关于《安顺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关于《安顺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划定并严守“三线一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部署。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目标要求。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正式提出“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018年5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召开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启动视频会,全面部署省市两级“三线一单”编制工作,要求省级“三线一单”与市(州)“三线一单”同步编制,上下联动。为推进全省“三线一单”编制,省委、省政府将“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列入市(州)目标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挂图督战,要求各市(州)政府制定并发布本地区“三线一单”。

安顺市人民政府成立安顺市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协调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安顺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成果,2020年5月25日通过贵州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2020年9月21日,安顺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安顺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一)明确阶段目标,守好生态底线

到2020年,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中有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乌江、西江两大水系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中心城区、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到2025年,全市各县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5%以上,乌江、西江两大水系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中心城区、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状况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持续巩固,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绿色低碳循环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二)划定分区管控单元,明确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全市共划定110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对每个管控单元分别明确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环境准入管控要求,形成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划定优先保护单元42个,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管控,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

划定重点管控单元36个,主要包括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心城区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是生产、生活空间和少量的一般生态空间。以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为主,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划定一般管控单元32个,主要包括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区域。以适度开发的生产、生活空间为主,不包含生态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按照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控。

三、主要特点

(一)注重法制保障

2019年8月实施的《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省人民政府应当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把“三线一单”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实施生态环境目标管理和生态环境准入的依据。

(二)预留发展空间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差别准入、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方面把一般生态空间中的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建设用地等优化调整出来,为城镇开发、农业生产留足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对生态保护红线内存在的永久基本农田、自然村落、矿业权等,提出有序退出要求。切实把该保护的保护好,该留出的发展空间留足,协调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动态调整

把“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落实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变化情况,及时对“三线一

单”进行更新和调整,确保“三线一单”中的生态空间与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中的生态空间保持一致。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