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也不等同于活动课程。虽然它是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当然,这里的“实践”的含义不仅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到大学、科研机构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研究性学习和以往的兴趣小组、奥赛训练不同,它不仅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如“节水洁具的设计”就至少需要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知识。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而学生选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高中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在内涵和要求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仍然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像科学家一样”的学习。它形式上是“研究”,实质上是学习,一种综合性的学习。与同学们熟悉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

1、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什么”要由你自己选择

2、在研究性学习中“怎么学”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

3、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

研究性学习具有的特点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活动形式都是开放的。

2、探究性:课题的提出、研究等过程是学生探究的过程。

3、实践性: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

总之,通过参加研究性学习,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这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与生活至关重要!

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按照内容分为:

1、课题研究类(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认识世界

2、活动设计类(社会性活动设计和科技类项目)——操作实践

3、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3—6人组成课题组)——个人独立研究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

1、制订研究计划,确定人员分工

2、校内、外结合,搜集资料

3、整理、分析资料

4、完成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同学们“学”的方式,必然就要转变老师“教”的方式,从而使师生的关系获得了新的意义和新的内涵。研究性学习中特别强调同学们的主体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要靠同学们自己动脑和动手。老师是离你最近的援助者,苦恼、困惑可以向老师倾诉,活动的修正调整可以和老师商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