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_采集和移植后造血重建

合集下载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 环磷酰胺代谢产物-丙烯醛
➢ 马利兰、GVHD等因素
01 临床诊断
➢ 血尿、尿痛、尿路刺激 ➢ 尿细菌及真菌培养阴性
02 观察要点:
每小时尿量、尿液颜色
03 预防治疗:
➢ 水化、碱化、解毒利尿 ➢ 解痉、止血、膀胱冲洗
并发症的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 )
急性GVHD
• 移植后100天内发生 • 皮肤、肝脏、消化道 • 皮疹、黄疸、腹泻
造血干细胞 来源
自体、异体、脐带血
• 异体 亲缘 非亲缘
造血干细胞移植 分类


骨髓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异基因骨髓移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适应症
• 白血病 • 淋巴瘤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地中海贫血
并发症的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 )
慢性GVHD
皮损:色素沉着 脱屑 增厚角化不良、苔藓 样皮疹晚期出现皮肤 硬化或关节挛缩
肝功能异常 干眼症 外阴病变 血小板减少
课程内容回顾
课后学习资源
慢性GVHD
• 移植100天后发生 • 多器官损伤及功能减退 • 硬皮病,关节挛缩等
超急性GVHD
• 移植后10天发生 • 斑丘疹、皮疹 • 肝功能异常等
并发症的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 )
aGVHD皮疹
• 手掌受累是GVHD的特异表现 • 观察患者耳后、掌心皮肤变化 • 保持床单位、皮肤清洁勿抓挠 • 干裂局部保湿、剥脱时勿撕拉
造血干细胞移植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2 患者准备 3 环境准备

造血干细胞移植PPT幻灯片

造血干细胞移植PPT幻灯片
高剂量化疗杀伤肿瘤细胞 移植物抗肿瘤作用(GVT)
5
造血干细胞来源
骨髓 外周血 脐血
6
干细胞的特性 自我维持 多向分化
7
8
造血干细胞(HST)标识


CD34+
Ly6A(Sca-1)+
Thy-1+
Thy-1
C-Kit +
C-Kit
Lineage
Lineage
HLA-DR
Sca-2 +
2
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三十多年来,随着实验和临床血液学及其相 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使HSCT的技术逐渐成熟并 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治愈某些恶性血液病、 遗传性及免疫性疾病的可靠方法。
3
发 展 历史
1939年
有记载的首例骨髓移植但植入失败
18
植活证据
从BMT日起,中性粒细胞(N)多在4周内回升至> 0.5×109/L,而血小板(PLT)回升至≥ 50×109/L的时间多长于4周。
应用G-CSF5μg/(kg.d) ,可缩短N >0.5×109/L 的时间5-8天。
19
预处理
根据预处理强度,又分为传统的清髓性和非清髓 性预处理。后者称为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 (nonmyeloablativ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ST)或小移植(minitransplantation)。
造血干细胞移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吴德沛
1
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G-CSF动员后异基因骨髓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

G-CSF动员后异基因骨髓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
Cl ia t d f G. F mo i z d a l g n i o e ma r w el l s p rp e a lo t m el i c l su y o CS bl e l e ec b n n i o r o c l p u e i h r l b o d se c l s s
维普资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4・ 7
临床 内科杂志 20 0 8年 6月第 2 5卷 第 6期
JCi t nMe .u e 0 8 V l2 N . l I e d Jn 0 . o。5. o6 nnr 2

论著 ・
G C F动 员后 异基 因骨 髓 联 合 外周 血 —S 干 细 胞 移 植 治 疗 血 液 病
M eh d 4 a in su d r o eal g n i — t o s 5 p t t n e g n o e e c G BM l s G. BS r s l t t n f rh maoo ia ie e . e l pu P C ta p a ai o e tlgc d s a s n n o l s 3 a e e e mac e o A a t e s 8 c e r n 7 c sw r th d frHL i n . a swee o e~t r elc s t h d A n 8 p t ns w t s n g s h e o imimac e . mo g 3 ai t i e h
ta slnainfr e tl垂 吐 dsae HU Hua .U ii G N inqa . 1Dp r rnpa tt mao c i s o oh o e s i n S N Zmn。E GLag un e a. e t l t a— m n o e ao g A h i r ni o i l f l t nu M d a U iri , e i 30 1C i etfH m toyo n u P ̄i a H s t ,f ie t A h i ei l nv syHf 00 , h a l f c l pa A a do i c e t e2 n 『 btat O jcie T t yteci cl ucmeaot e tpei rcntui 、rfvr A s c] bet os d l ia o t bu hma ot eosttn g t e r v u h n o o c i o a— - S¥ ot i aer as n ri l f auoyecln i lt gf t ( —S )m bi daoee I一 s ds s 、 lpeads v a o nl et o ysmu i co G C F oiz lgni .h e L e u v g r o t an a r le l c

3.2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冻存,及回输

3.2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冻存,及回输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原理、冻存及回输山东省立医院姜玉杰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原理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是经过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清除受体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然后把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回输给受体,以替代原有的病理性造血干细胞,从而使患者正常的造血及免疫系统得以重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

HSCT的基本流程•Injection:供者注射动员剂(G-CSF)•Mobilization:干细胞动员•Collection:干细胞采集•Storage (Cryopreservation):干细胞分装储存(冻存)•Conditioning:预处理•Transfusion:干细胞回输•Engraftment & recovery:植入和恢复HSCT基本流程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CD34 造血细胞的一种重要标志,CD34+细胞占骨髓细胞的1%~4%•CD117 是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IgSF(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CD117+约细胞占骨髓细胞的1%~4%•50%~70%的CD117+骨髓细胞表达CD34供体造血干细胞采集标准•选择合适的方式,通过外周血或骨髓采集供体的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需要采集到一定的数量:•单个核细胞须达到4-6 ×108/;•CD34+细胞(造血干细胞)在HLA半相合时,应达到达到2 ~4 ×106/kg 和1 ×107/kg,全相合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可适当放宽标准;•如有HLA抗原理想的脐带血,也是儿童患者合适的干细胞来源。

血液成份分离基于它们不同的重力,在一定的离心力下分离细胞.PlasmaPacked red cells BuffycoatGranulocytes1.085*Monocytes1.065*Lymphocytes1.071*Platelets1.048**Average specific gravity of cell type shown*以上显示的为细胞的平均比重自体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采集时机:•WBC>5 109/L BPC>50(30) 109/L CD34+细胞>1%•采集用血细胞分离机COBE Spectra Baxter CS 3000•采集细胞数(移植阈)•MNC >6~8 108/Kg•CD34+ >2 106/Kg•多发性骨髓瘤(二次移植)体外净化技术•物理学方法:微波加热(42-43℃)、光敏剂步化青(MC-540)•药物学方法:选择药物:血液学毒性小、易灭活、对肿瘤及正常造血干细胞杀伤存在较大差异。

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标准

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标准

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标准
自体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标准主要涉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细胞数。

具体来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应达到5×10^8/Kg,CD34+细胞数应达到2×10^6/Kg。

采集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骨髓、外周血及脐带血采集。

1. 骨髓造血干细胞采集:首先需要对捐献者进行麻醉,之后操作者对捐献者进行髂骨穿刺,采集骨髓。

同时手术时要输入原自身备血,一般抽出
500\~1000ml骨髓液。

2.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由于外周的造血干细胞含量有限,所以要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然后采集捐献者的全血,再用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需要采集造血干细胞,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围移植期的心理护理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围移植期的心理护理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围移植期的心理护理作者:丁凌芳徐琳洁蒋芳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2期摘要: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已被大多数血液病患者接受,但由于供者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知识的缺乏,采集动员针所带来的不适,使供者更加恐惧和焦虑,心理压力很大,从而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困扰或障碍。

也正因此会使供者在采集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适,就会导致采集的失败。

而有针对性的围移植期心理护理,可大大改善供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成功率,使移植顺利完成。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围移植期;心理护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的治疗。

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具有干细胞采集方便,供者无需麻醉,无痛苦,而受体的造血功能恢复快,免疫功能的重建早,所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已被大多数血液病患者接受。

要保证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除了使用常规药物外,更重要的是供者自身心理状态,因此,我科室根据供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围移植期心理护理,从而大大改善了供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了采集动员期和术中所带来的不适,提高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成功率,使移植顺利完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均为我科2007年12月~2014年7月开展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男10例,女5例,年龄13~53岁,受体年龄22~50岁。

与受体的关系:哥哥5例,姐姐2例,妹妹3例,弟弟5例,供者选择标准:①伦理上严格遵守"无害、有利、公正、尊重、互助"原则,绝对自愿,智力正常,有完全自主能力;②既往无重要器官和系统疾病史及精神疾患或已治愈;③HLA配型与受者相同。

满足上述条件,且供者无移植术禁忌症。

1.2 心理状态评估主要采用移植期前后交谈,了解供体移植期前后的心理状态,通过交谈了解供者的一般情况。

其中包括:知情同意、动机、期待、担心移植失败、害怕疼痛、应对不适的方式、担心并发症、决策过程、行为健康、医疗费用问题、家庭、社会支持、与受者关系、过去对医疗建议的依从性,贯穿于供者的住院全过程。

[选读]造血干细胞移植

[选读]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陆道培血·肿瘤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

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发展历史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

由于骨髓为造血器官,早期进行的均为骨髓移植。

1958年法国肿瘤学家Mathe首先对放射性意外伤者进行了骨髓移植。

1968年Gatti应用骨髓移植成功治疗了一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患者。

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发现、血液制品及抗生素等支持治疗的进展,全环境保护性治疗措施以及造血生长因子的广泛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1977年托马斯报道100例晚期白血病病人经HLA相合同胞的骨髓移植后,13例奇迹般长期生存。

从此全世界应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严重血液病、急性放射病及部分恶性肿瘤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开创临床治疗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的新纪元。

骨髓移植技术使众多白血病患者得到救治,长期生存率提高50%—70%。

为发展此项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美国医学家托马斯因而获得了1990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

在中国,骨髓移植奠基人陆道培教授于1964年在亚洲首先成功开展了同基因骨髓移植,又于1981年首先在国内成功实施了异基因骨髓移植。

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长期存活率已达75%,居国际先进水平。

上世纪70年代年发现脐带血富含造血干细胞,1988年法国血液学专家Gluckman首先采用HLA相合的脐血移植治疗了一例范可尼贫血患者,开创了人类脐血移植的先河。

1989年发现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的作用,动员的外周血成为干细胞新供源,1994年国际上报告第一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近20年来,不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理论包括造血的发生与调控、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及移植免疫学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包括移植适应症的扩大、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等也有了很大发展,使移植的疗效不断得以提高,并且相继建立了一些国际性协作研究机构,如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MTR、欧洲血液及骨髓移植协作组、国际脐血移植登记处等,还建立了地区或国际性骨髓库,如美国国家骨髓供者库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等,对推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造血干细胞的动员

造血干细胞的动员

外 周 血 是可 取 的 。 非 骨髓 清 除 的 骨 髓 抑 制 剂 如 环 磷 酰 胺 化 疗后
的 饿 复 阶 段循 环 中 P P B C数 目大 量增 加 。还 发 现 H GF也 有 增 加 P P 的作 用 当 联 台 化 疗 和 H F时 , BC G 出现 协 同 增加 P P B C的 敏
特 有 的表 型 如表过 MD t p 7 . 种 药 物 耐 受 表 型 ) 被 成 功 R1 g l 0 多 已 的用 于 定义 一种 C 3 十细 胞 的 初 始 亚 群 , 至 预 测那 些 ( ]4 D 4 甚 ’3 一 【 的 H C的存 在 , 者 可能 代 表 C 3 十干 细 胞 有 着 更 好 的超 长期 S 后 D4 的植 ^ 性 能 。来 自老 年供 者 新 的证 据 提示 . 至 那 些 非 移 植 背 景 甚 的 ^类 造 血 , 的 自身 复 制 能 力 不 是 无 限 的 。 H C细 胞 分 裂 H S 动 力学 研 究提 示 H C 的 细 胞 周 期 是 静 止 的 , 中 少 数 在 任 何 特 S 其
维普资讯
补 盏 学 } 受血 液 学 箭 册 2 0 茸血 0 2年 第 2 5卷 第 l期
献血 与输 血
成 都 市 血 液 中0 ( 1 0 1 组 织 供 稿 60 4 )
造 血干细 胞 的 动员
Sqn . a eL e v l iig Fu J n is ed 胞 的 质 量 同 改 善 血 小 板 重建 相 关 的 指 标 。所 得 数据 支 持 C U F G 与 C 3 +细 胞 比率 可 用 于 预 测 改 善 血 小 板 重 建 t M D4 P=0 0 l 3 和 P=0 0 4 当 血 小 扳 分 别 遗 2 ,0 l 5 ,0 1 时 的 天 2, 0 00 和 O 0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