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合集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道德教育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中等职业教育道德教育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中等职业教育道德教育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中等职业教育道德教育问题研究 (1)引言 (1)1. 关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研究 (1)2. 关于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 (2)3. 关于职业道德素质评价的研究 (3)4. 关于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4)5. 关于解决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对策的研究 (5)参考文献 (5)引言职业教育是现有教育类型中的一种教育类型,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综合职业能力高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一线产业工人的任务。

面对新时代所给出的职业道德新内容和新挑战,中等职业学校应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满足个体自身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 关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研究首先,是对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分析。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贾玉敏(2012)在其博士论文中,从普遍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两个维度指出了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包括的规范性内容。

她认为,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最核心、最主体、最重要的部分,是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最集中、典型性、标准化体现。

职业道德规范的普遍性要求基本包括几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规范的特殊性要求中强调了对党政干部、企业生产者、商业工作者、教师、医生等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1]。

这种宏观的分类方法能够给人提供理解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方向和角度,但仅限方法论的高度,没有具体到实际的职业道德教育中。

刘昊(2018)认为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包含“以爱岗敬业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感教育;以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操守教育;以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为宗旨的职业道德精神教育;以遵纪守法为规范的职业道德纪律教育”[2]。

可以看出,该学者更关注基本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毋庸置疑,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是任何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对个人的人生发展也相当重要。

然而,同样重要的还有各行业专业职业道德,该学者在论述时并未涉及。

中学德育小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德育小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德育小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德育小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素质教育结奇葩,社团模式开硕果——枣庄市第十六中学德育社团模式小记.《课外阅读:中下》.2012年2期.孙晋成.李军.[2].小议德育在中学阶段的尝试.《新课程导学》.2013年1期.吴光伦.[3].中学德育领域的延伸与深化:现代公民教育.《教育科学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5期.章文丽.[4].学生时刻学生做主——课前小故事演讲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新一代《江西教育科研》.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2年9期.王斌.熊英.刘琍琍.熊霞.周文锋.[10].关于提高中学德育管理的思考.《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年10期.黄晓强.二、中学德育小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国德育传统与当代中学德育.被引次数:6作者:王振江.教育管理首都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2].基于校园文化的中学德育问题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苏礼城.教育管理东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3].论中学德育的和谐教育——结合湘潭市部分中学德育工作问卷调查. 作者:阳永红.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4].班集体德育中的心理机制探究——以某中学高二班为个案.作者:陈春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苏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5].校本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上塘中学为例.作者:叶小敏.学科教学(思政)浙江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6].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叶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7].中学德育应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被引次数:2作者:苏建申.学科教学·思政福建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8].论中学德育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被引次数:8作者:王恒映.学科教学·思政山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9].试论中学内部教育质量督导体系的建立.被引次数:1作者:沈钟.教育管理苏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10].中学德育中开展西柏坡精神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韩春丽.思想政治教育河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中学德育小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谈数字化校园德育网站的建设——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奥林匹克教育网的规划与建设.王萌.陈斌,2008第十七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2]经纶特色德育工作模式.张德庆,20112011“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暨全国基础教育协作体交流会[3]校本系列化主题班会课助推德育浅探.袁桐,2011第二十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4]以场育人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宜宾市二中打造特色教育铸就学校品牌的探索.唐绍林,20112011“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暨全国基础教育协作体交流会[5]折画的教学——中小学写字教学的再认识.余翰东,2010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6]传统蒙学教育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以《弟子规》为例.陈浩.汤敏,20082008年北京第二届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7]师者如水谈谈中学班主任应该具有的理想人格.邹启书,2012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8]浅谈中学图书馆的德育功能.谢小萍,20082008年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年会[9]浅谈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李正权,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10]在文明礼仪教育上下真功夫.刘文华,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范文(5篇).docx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范文(5篇).docx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论文(5篇)第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德育课教学和学生管理都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相互对接、相互融合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

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努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的现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Z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共五门课程。

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停留在课本基本内容教学和传统单一的理论说教形式上,存在照本宣科上课等现象。

德育课教师对学生现实情况和学校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状态、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仪容仪表、理想信念、学生所在的班级建设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总体要求等)不够关心了解,导致德育课教学脱离学生现实、脱离学校实际,难以达到德育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往往注重抓班主任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社团活动等,忽视了德育课教师的力量,忽视了德育课教学的作用,全员参与学生管理的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有效利用起来,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与德育课教学形成两条平行线,没有结合点、交叉点、对接点,没有形成教育管理合力,缺乏德育实效。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管理对接的意义(一)体现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XX年修订)》精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XX年修订)》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职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职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职论文参考文献一、中职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教育与职业》.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11期.徐肇杰.[2].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教学探析.《职教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6期.王彩霞.刘光然.[3].民国时期中职合并与分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陈学军.[4].中职示范校数字化资源体系建设及推进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5期.王伟.钟绍春.尚建新.[5].制度变迁语境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兼谈中职助学政策和中职免费政策.《继续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5期.潘建华.[6].服务于中职旅游专业的中职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探索.《教师》.2015年29期.李燕平.[7].关于中职语文课的几点思考.《科学导报》.2014年3期.马瑞娟.[8].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化问题的思考——基于江西中职学校校长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职教论坛》.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1期.卢建平.何爱萍.[9].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成功(教育版)》.2008年8期.谭蒙革.[10].利用中职技能大赛推动中职教学的探究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4年10期.廖锦鲜.二、中职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被引次数:68作者:苏占先.学科教学·语文河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2].对中职语文教学职业特色的思考.被引次数:27作者:李姗姗.学科教学·语文湖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3].中职女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张旭.学科教学(思政)河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运用“必需、够用”原则增强中职文化课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中职旅游专业语文课为例.作者:鲁辉玲.教育管理四川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5].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和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牛爱苹.学科教学(语文)山东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6].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22作者:刘晓燕.学科教学·数学山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7].河南省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段心词.职业技术教育学河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8].新课标下的中职语文问题教学浅探.被引次数:1作者:奚安路.学科教学(语文)上海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9].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被引次数:12作者:沈安琴.学科教学(英语)华东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10].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蔡书云.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三、相关中职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Schoolengagementasamediatorofacademicperformanceamongurbanyout h:Theroleofcareerpreparation,parentalcareersupport,andteachersupport. Perry,J.C.Liu,X.Pabian,Y.《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20102[2]TobaccouseamongyouthandadultsinMainlandChina:theChinaSevenCiti esStudy.. AndersonJohnsonCPalmerPHChouCPPangZZhouDDongLXiangHYangPXuHWangJFuXGuoQSunPMaHGallaherPEXieBLeeLFangTUngerJB《Publichealth》,被SCI收录SCI.200612[3]Teachers'OrganisationalbehaviourInPublicAndPrivatefundedSchool s.M.E.HoninghF.J.Oort 《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management》,20092/3[4]Teachers'OrganisationalbehaviourInPublicAndPrivatefundedSchool s.M.E.HoninghF.J.Oort 《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management》,20092/3[5]ProblemsandSolutionsoftheCurriculumConnectionfromOurSecondaryt oHigherVocationalSchool.MaohuaXu2015[6]ABouquetofMeasurestoPromoteComputerScienceinMiddle&HighSch ools.UlrikSchroeder2011[7]TimetrendofsubstanceuseamongadolescentstudentsinTaiwan,1991199 6..ChouPLiouMYLaiMYHsiaoMLChangHJ 《JournaloftheFormosanMedicalAssociation=:Taiwanyizhi》,被SCI收录SCI.199912[8]"It'sNotAbouttheBees".MikeWiltse《AmericanBeeJournal》,被SCI收录SCI.20125[9]TheCritiqueofInstitutionalism:ExperienceResearchonOrganization alTransformationofTechnologicalandVocationalEducationalSysteminChina. Yang,JiazhenWang,FamingXie,JinWang,Tong2010[10]Social,attitudinalandbehaviouralcorrelatesoffruitandvegetable consumptionamongCypriotadolescents..Loucaides,C.AJago,RTheophanous,M.《PublicHealthNutrition》,被SCI收录SCI.201112四、中职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关于中职商品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徐安平,2013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五届学术论坛[2]关于中职文化课功能定位与改革的再思考.黑岚,20112011年全国教师培训学术研讨会[3]区域性农业中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选择.丁金英,2011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三届年会[4]浅析中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的理性与审美.吕安萍,2015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5]中职院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张青梅.门学立,2011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6]中职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师资建设探讨.胡加勇,20102010年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7]金融危机下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实践与探索.薛尚青,20102010年“我国技工院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期研讨会[8]论中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侯冰洁,2015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9]浅析中职护理专业语文课构建模式.刘杰慧,2008全国城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协作会第十七届年会暨第二届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国际)论坛[10]论虚拟实训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的运用.何向东,20102010年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

德育方法论文(5篇)

德育方法论文(5篇)

德育方法论文(5篇)德育方法论文(5篇)德育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熟悉力量和实践力量的人。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消失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乐观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

教育是培育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同学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简单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

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扬唯一的价值观,向同学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老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进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

很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同学闻所未闻,就是老师也颇感生疏。

受老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老师并不能够完全关心同学顺当解决全部的道德难题。

而且社会道德原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洁推断。

老师也需要仔细学习和深刻思索,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

老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肯定正确。

像以往那样由老师代替同学作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唯恐过于简洁了。

对老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同学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进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

青少年同学必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推断、自我选择、自我掌握和自觉成长。

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力量。

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

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同学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意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意道德尊严的确立。

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

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缺乏制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例(优秀4篇)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例(优秀4篇)

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范例(优秀4篇)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篇一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对进行德育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其强制性等特点,使得学生容易对其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因此,学校应当适当的采取一些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通过育的方式,来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

二、传统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的弊端(一)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出现的原因1.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学校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一些中考落榜、未能进入理想高中的学生。

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就需要有一种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约束。

同时,这种管理制度必须要能够迅速的发挥作用。

因此,中职学校纷纷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而班主任是这项制度的执行者,因此往往会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管理。

2.班主任对德育教育认识的偏差。

所谓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但是,在大多数中职学校当中,班主任普遍认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正是由于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才使得班主任过分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重管轻育对德育教育的不良影响1.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中职学校当中,主要是通过量化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考核。

其中班主任是考核的主导,并由学生干部进行辅助实施。

而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考核当中,班主任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往往比较忽视。

因此在很多时候,都是由学生干部按照行为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评分。

然而,这样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动机不明确等行为。

进而将会导致过分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考核的结构,而忽视了学生行为的动机,对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2.容易诱导学生产生功利主义。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通常是以量化制度的形式来进行的。

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

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

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第一篇: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一、引言《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

语文学科在实施德育方面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既包含丰富的人文思想,又富有鲜明的形象性,文道结合,易于感染学生,因而在中职德育开展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教育的效果也最为明显。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一优势,结合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性、工具性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多在“德育渗透”上下工夫,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中职德育的基本目标解读谈到德育它的概念非常广泛,小到吃饭点滴,大到家国民族,每个方面人们都应该对学生展开教育和督促,从中职教育的特点出发,人们主要进行三方面的教育。

第一,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多年来创造了许许多多举世瞩目的奇迹,这其中有人民的血汗智慧,更是人们家国天下的民族意识促使人们不断向前,在中职阶段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之外,要渗透给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继续努力为国争光。

第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中职过后很多学生会逐步走入社会,成为一名基础岗位的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积极健康的人格不禁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同时也会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团结协作,共同创新。

中职语文教学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第三,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

不管以后学生走入哪个行业,都是一枚小小螺丝钉,拉动着整个机器的运转,在学生阶段就需要渗透给学生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踏实勤奋、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德艺双馨越来越被看重,也只有在良好职业道德支配下的人生才更具魅力。

三、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样化渗透德育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与心灵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着学生感悟文化的独特魅力,徜徉在文学的世界中发现并感悟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德育。

中学教师师德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教师师德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教师师德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教师师德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学教师师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教学与管理(中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1期.谷玉端.[2].中学教师师德浅析.《才智》.2014年29期.王世怀.刘艳华.[3].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学教师师德创建模式研究.《考试周刊》.2012年37期.刘莲叶.[4].浅谈职业中学教师师德.《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8期.席彩琴.[5].中学教师师德建设研究.《神州(下旬刊)》.2014年2期.王海凤.李雪.[6].中学教师师德修养和建设的对策研究.《时代教育》.2013年24期.徐顺求.[7].中学教师师德建设与培养探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25期.白冰.[8].加强中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制度设计初探.《职业圈》.2007年13期.李岩.[9].刍议中学教师师德建设.《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3期.韩丽华.[10].新形势下中学教师师德建设探讨.《神州(中旬刊)》.2011年2期.左振科.二、中学教师师德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农村中学教师师德建设研究.被引次数:7作者:林思彤.思想政治教育山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2].新形势下中学教师师德建设探讨.被引次数:6作者:蔡冬云.思想政治教育苏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3].广东湛江农村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研究——以广东湛江地区三所农村中学为例.作者:杨昭炼.教育学原理西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4].师德形成:两位中学教师的叙事研究.作者:冯晨昱.教育学原理天津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5].继续教育师德培训问题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韩信钊.教育管理华东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6].当代新入职中学教师师德培育研究.作者:邢海丽.思想政治教育天津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7].中学教师工作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次数:17作者:马雅菊.基础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8].H地区中学教师领导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许天佑.教育经济与管理华中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9].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状况与建议.作者:王永平.教育管理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10]乌盟中旗一中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对策.被引次数:1作者:王丽影.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三、中学教师师德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我国《小学(幼儿园、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探析.翁蔚,2012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2]中芬中学教师德育专业化比较与反思.刘争先.刘阳,2014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职德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理想信念成为中职德育重中之重中职德育大纲的重大突破.
《职业技术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15期.蒋乃平.
[2].浅析习仲勋的红色家训及其当下中职德育工程启示.
《价值工程》.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17期.关晶.
[3].以合格职业人为导向的中职德育立体模式探讨.
《职教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21期.刘合群.黄成忠.李召旭.
[4].构建机制,为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保驾护航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保障机制探究.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4年7期.葛坚.
[5].关于中职德育的思考.
《大科技》.2016年2期.杨黔.
[6].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卫生职业教育》.2015年21期.郭海秀.
[7].中职德育"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时代教育》.2015年22期.吕晓婷.
[8].工作德育:中职德育的理念与方法.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6年1期.郑富兴.
[9].试论中职德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2年3期.杨善铭.
[10].中职“德育微课”的内涵特点及设计开发.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5年6期.吕晓婷.
二、中职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陈健.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湖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2].中职德育的有效性研究——以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为个案.被引次数:1
作者:余洪斌.职业技术教育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学位年度)
[3].中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金宝华.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苏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4].农村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教育方法的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宋小玲.课程与教学论河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
[5].数据挖掘在中职德育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林敏.软件工程湖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
[6].视频教学资料在中职德育课堂的运用初探——以中山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为例.
作者:朱洪英.教育管理华中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7].案例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的运用研究.被引次数:10
作者:王馨婕.教学管理辽宁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8].问题解决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孙东旭.课程与教学论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
[9].大众媒体对中职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以无锡高等师范学校为例.
作者:吴浩.教育·媒体德育苏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10].新课改背景下中职德育课地位问题的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姜样淼.学科教学(思政)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
三、中职德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三管齐下,共谱中职德育新篇章——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探究.
曹颐华.鱼东彪,2008第十七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
[2]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思考.
孙维浠,2011第二十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
[3]中职德育管理者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乔蔓菁,20102010年度职教教改论坛
[4]加强中职德育课建设有效策略的研究.
康朕晔,2012第二十一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
[5]在学校文化管理中实现中职德育创新.
,2009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6]新时期如何开展中职德育工作的分析与探索.
李建军,2009全国中等财经职业教育协作会第23届年会
[7]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中职生职业道德水平.
张捷树,2015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
[8]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有效渗透.
朱青华,20092009年度职教教改论坛
[9]提高德育课程实效.
李玉娣,20092009年度职教教改论坛
[10]德育视野下培养中职生和谐的人格.
王素群.胡茜,2009全国中等财经职业教育协作会第23届年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