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单片机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2)

1.1.1单片机的特点 (2)

1.1.2单片机的应用 (3)

1.2飞思卡尔MC9S12XS128单片机简介 (5)

1.3实现智能充电的意义 (6)

第二章充电方案选择 (7)

2.1恒流充电(CC) (7)

2.2恒压充电法(CV) (8)

2.3恒压限流充电 (8)

2.4恒流恒压充电法(CC/CV) (9)

2.5分级定电流充电法 (9)

2.6脉冲充电方法 (10)

2.7定化学反应状态充电法 (11)

2.8变电流间歇/定电压充电法 (11)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12)

3.1设计思路分析 (12)

3.1.1脉宽PWM法充电 (12)

3.1.2电源管理IC控制充电 (13)

3.2电路设计 (15)

3.2.1MAX1898电源管理IC (15)

3.2.2AMT1001温湿度传感器 (17)

3.2.3其他外围设备驱动介绍 (19)

第四章软件设计 (22)

4.1程序流程设计 (22)

4.2程序功能模块设计 (23)

4.2.1电池状态检测子程序 (23)

4.2.2键盘扫描子程序 (23)

4.2.3倒计时子程序 (23)

4.2.4显示子程序 (24)

4.2.5A/D转换子程序 (24)

第五章调试 (25)

5.1硬件调试 (25)

5.1.1静态测试 (25)

5.1.2联机调试 (25)

5.2软件调试 (26)

5.3系统调试 (26)

致谢 (29)

附录 (31)

附录A 系统设计源代码 (31)

第一章绪论

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重量比、无记忆效应、可重复充电多次、使用寿命长、价格低等优点。因此,在便携式产品向更小更轻方向发展的今天,选用单节锂离子电池供电已成为产品设计者的首要选择。

锂离子电池因易受到过充电、深放电以及短路的危害,单体的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必须严格控制。充电速率(蓄电池的充电电流通常用充电速率C表示,C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例如用1A的电流对500mAh的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2C;同样地,用1A的电流对1Ah的电池充电,充电速率就是1C)通常不超过1C,最低放电电压为2.7V~3.0V,如果再继续放电则会损害电池。

锂电池的充电过程一般包括预充电、恒流充电(CC)和恒压充电(CV)三个过程。预充电以小电流对电池进行涓流充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预充电阈值以上时,以大电流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接近浮充电压阈值(4.2V),充电器逐渐转变为恒压模式充电,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流减小到终止电流时,充电过程结束。

在深入了解了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原理和充电控制方法后,我发现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设备需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能进行充点前处理,包括电池充电状态鉴定、预处理。

(2)解决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3)改善因充电控制不合理而造成电池过充、欠充等问题,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4)通过加强单片机控制,简化外围电路的复杂性,同时增加自动化管理设

置,减轻充电过程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从而使充电器具有更高的可

靠性、更大的灵活性,并且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论文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研究,设计了一款单节锂离子电池智能充电器,并且可以从USB接口充电。该充电器可以实时采集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并对充电过程进行智能控制,可在无过热危险的情况下实现电池充电速率的最大化,并且系统中的管理电路还具有保护功能,可防止电池的过充和过放电对电池造成损坏。同时,系统采用了充满电后自动断电措施,有效的防止了多数情况下在充满电后充电器始终连在电源上造成的电能浪费。

1.1单片机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微型化的需要,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部件: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定时器/计时器等多种资源集成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使得一块集成电路芯片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这种集成电路芯片被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单片机在结构设计上,它的软、硬件系统及I/O接口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具有强而有效的功能。从其组成、逻辑功能上来看,单片机具备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部件。

目前,各种类型单片机在应用产品中占主导地位,产品众多,已有几十个系列、几百种型号,除了通用单片机以外,集成更多资源,如A/D转换器、D/A转换器、“看门狗”(Watchdog)电路、LCD控制器、网路控制模块等,将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好Internet连接起来已是一种趋势。还有专用单片机产品,如专门用于数据处理(图像和语言处理等)的单片机(DSP)。总之,单片机正在向微型化、低功耗、高

速、高集成度、多资源、网络化、专用型方向发展。

1.1.1单片机的特点

(1)高集成度,体积小,高可靠性

单片机将各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晶体芯片上,集成度很高,体积自然也是最小的。芯片本身是按工业测控环境要求设计的,部布线很短,其抗工业噪音性能优于一般通用的CPU。单片机程序指令,常数及表格等固化在ROM中不易破坏,许多信号通道均在一个芯片,故可靠性高。

(2)控制功能强

为了满足对对象的控制要求,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均有极丰富的条件:分支转移能力,I/O口的逻辑操作和位处理能力,非常适用于专门的控制功能。

(3)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

为了满足广泛使用于便携式系统,许多单片机的工作电压仅为1.8V~3.6V,而工作电流仅为数百微安。

(4)易扩展

片具有计算机正常运行所必需的部件。芯片外部有许多供扩展用的三总线及并行、串行输入/输出管脚,很容易构成各种规模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5)优异的性能价格比

单片机的性能极高。为了提高速度和运行效率,单片机已开始使用RISC流水线和DSP等技术。单片机的寻址能力也已突破64KB的限制,有的已可达到1MB和16MB,片的ROM容量可达62MB,RAM容量则可达2MB。由于单片机的广泛使用,因而销量极大,各大公司的商业竞争更使其价格十分低廉,其性能价格比极高。

1.1.2单片机的应用

(1)单片机在智能仪器仪表中的应用

在各类仪器仪表中引入单片机,使仪器仪表智能化,提高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简化仪器仪表的硬件结构,提高其性能价格比。

(2)单片机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业发展的方向。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指集成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具有智能化特征的机电产品,例如微机控制的车床、钻床等。单片机作为产品中的控制器,能充分发挥它的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能强等优点,可大大提高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

(3)单片机在日常生活及家用电器领域的应用

自从单片机诞生以后,它就步入了人类生活,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电子玩具、电饭煲、视听音响设备等家用电器配上单片机后,提高了智能化程度,增加了功能,倍受人们喜爱。单片机将使人类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丰富多彩。(4)在实时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用单片机实时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使系统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5)办公自动化设备

现代办公室使用的大量通信和办公设备多数嵌入了单片机。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绘图机、考勤机、以及通用计算机中的键盘译码、磁盘驱动等。

(6)商业营销设备

在商业营销系统中已广泛使用的电子称、收款机、条形码阅读器、IC卡刷卡机、出租车计价器以及仓储安全监测系统、商场保安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冷冻保险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