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经济发展情况(重庆市经信委 赵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重庆工业历史沿革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和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重庆工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重庆工业在上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891年重庆开埠至抗日战争前,为重庆近代民族工业创建时期。重庆工业源于明末清初的手工业工场;19世纪末,重庆被迫开埠通商,近代工业萌芽,民族工业起步,工业结构以轻纺为主。

第二阶段:从抗日战争到建国前,奠定了重庆工业的基础。400多家工商、金融企业内迁重庆,促进了重庆工业第一次跳跃式发展,形成了以兵器和军需生产为中心,以机械、轻纺、冶金、采矿、电力等为主体,轻重兼备、门类较全的产业结构。

第三阶段:从建国后到“三线” 建设时期,奠定了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地位。“一五”期间,国家在重庆布局了一批能源、机械建设项目;“二五”时期,重庆的冶金、煤炭得到重点支持;长达10多年的“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以重庆为中心,以国防为重点,新建、迁建和扩建了若干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与之配套的科研开发机构,重庆工业实现了第二次跳跃。重庆

成为全国重要的兵器、民用机械、医药、化工、仪器仪表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了重型工业结构特征明显了工业体系。

第四阶段:1979年到直辖前,重庆工业取得长足进步。80年代初,重庆首批成为全国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推动了重庆工业快速发展;军工企业首开全国“军转民”先河,嘉陵、建设摩托,长安汽车得到发展。

第五阶段:直辖以后,重庆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7年至目前,重庆工业以年均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1997年到2000年是扭亏脱困阶段;2001年到2005年是重庆工业打基础阶段;2006年至今是爬坡上坎阶段;今后一段时期将是重庆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

二、重庆工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努力,重庆已基本形成以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源工业等“6+1” 重点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汽车摩托车产业:重庆是中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汽车摩托车是重庆第一大支柱产业,已经形成重型车、轻型车、微型车、轿车和摩托车多系列的研发生产格局。重庆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2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628家,其中有27个企业汽车零部件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居前3位。重庆是中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基地。现有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24家,上规模的零部件生产企业500余家,摩托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生产和出口连续多年位居中国

第一。

信息产业:重庆是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两江新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两大核心产业园区。初步构建起了软件及信息服务、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汽车电子、数字仪器仪表、信息家电、计算机及外设、LED及光伏、动漫、电子材料和新型元器件等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整机+配套”的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产业。

装备制造业:重庆有很强的机械制造和配套能力,是中国重要的内燃机生产基地、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最大的内河船舶研发基地、中国大型变压器生产基地;主要有金属制造、普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专用设备、电气及器材、仪表等6大类,47个行业,生产仪器仪表、输变电设备、船舶、机床工具等1500多个品种,1万多个规格的产品。重庆机床齿轮加工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代表了国家齿轮加工的最高水平。

材料工业:主要由冶金工业和建材工业组成。(1)冶金工业。重庆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中国最大船舶用钢精品基地、中国最大的铝材加工基地;包含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拥有炼铁、炼钢、轧钢、耐火材料、焦炭、金属制品、功能材料、粉末冶金、磁性材料、电解铝、电解铜、电解镍、铝加工、铜加工、镁铝合金等工艺与技术,常年生产2000多个品种的冶金产品。(2)建材工业。已形成玻璃纤维、卫生陶瓷、水泥、玻璃深加工、墙体材料、化学建材以及装饰装修材料为一体的建材工业产品体系,包括38个小类,数百个品种。

化医工业:重庆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以长寿天然气化工、万州盐气化工、涪陵精细化工三大化工园区为重点的布局。拥有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有机化学品、涂料及颜料、染料、化学试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17个行业,生产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重庆医药工业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中药及中药材加工、动物药品和生物制药、医疗仪器设备、诊断用品和医用材料等行业。

轻纺工业:拥有食品工业、皮革及其制品工业、家用电器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工业、纺织服装工业、日化工业、硅酸盐工业等20多个大类,覆盖80多个行业。

能源工业:主要包括天然气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等,能源工业占重庆工业销售产值8.5%。

(二)产业布局

重庆按照“一圈两翼”发展格局的要求(“一圈”:“都市圈”有26个区县;“两翼”:渝东北翼11个区县,渝东南翼6个区县),已形成了“3+3+37”的产业布局形态,并且正在打造3个新的战略聚集区,即3大电子制造基地(西永、两江新区、茶园)、3大化工制造基地(长寿、涪陵、万州)和37个工业园区,加快建设“两江新区”、“西部工业新城”和“江南工业走廊”3大工业聚集区。

重庆工业园区建设始于2003年。到2010年,实际开发面积350平方公里,累计建成标准厂房650万平方米,累计建成入住企业职工宿舍70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20个。大部分园区开展了一站式办公服务,18个设立了担保机构,9

个园区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0个就业培训中心。全市园区入驻企业累计达到4500 户,其中投产企业3000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3%;完成销售产值5700亿元,占全市工业55%,产出强度超过了每平方公里90亿元;就业人数65万人,占全市工业近1/3。百亿级园区达到20个,其中400亿元园区3个,300亿元园区6个。

“一圈两翼”发展更加均衡,“两翼”工业发展提速,2009年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6.4%,超过“一圈”11.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到18.8%。

(三)工业投资

2010年,完成投资2200亿元,增长31%,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近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投资7100亿元,是“十五”的3倍,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28.1%提高到33%。制造业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由2005年的58.3%提高至近80%。

1.工业投资的三个“集中”

一是向园区集中。2009年,全市工业园区投产企业2897户,完成投资占全市工业的70%,增长40%。工业集聚式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

二是向重点产业集中。2009年投向支柱产业1347亿元,增长32%,占全市工业的75%。其中,材料工业增长54%;装备制造业增长38%;汽摩增长23%;化医增长23%;轻纺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20%。电子信息88%。

三是向重点区县集中。2009年全市有4个区县工业投资突破100亿元,投资占全市的28%;投资50亿元至100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