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墙体预留洞封堵施工方案(1)

楼板、墙体预留洞封堵施工方案(1)
楼板、墙体预留洞封堵施工方案(1)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施工准备???????????????????????????2

四、穿楼板预留洞封堵操作工艺???????????????????3

五、墙体预留洞封堵操作工艺????????????????????5

六、构造做法???????????????????????????6

七、质量控制要点及验收??????????????????????7

八、安全注意事项?????????????????????????10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GB50300-2013)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4、《建筑施工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9、《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DBJ01-92-2005 、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2、建筑概况:

本标段施工范围:本工程建设用地面积约2933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1700 平方米。是由9#、10#、11#、12#、13#、14#楼、G3#楼(管家大堂)、G4#楼(综合用房)、整体地下车库构成的住宅小区。其中9~14#楼为普通住宅,G3#楼为管

家大堂、G4#楼为综合用房。

3、结构概况:

9#楼为地下2层地上6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10 #楼为地上22层/地上34 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11#楼为地下2 层地上20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12#楼为地下2 层地上18 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13#楼为地下3 层地上34 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14#楼为地下2 层地上34层剪力墙结构的住宅,G3#楼(管家大堂)为地上1 层框架结构,G4#楼(综合用房)为地上5 层框架结构,整体地下车库分别为地下二层与地下一层框架结构。

现场存在管道预留洞、塔吊穿楼板预留洞、施工电梯穿楼板预留洞等后浇洞需在管道安装完成、设备拆除后进行封堵。开洞类型主要分为楼板开洞、墙上开洞,由于各专业管道布置集中,塔吊、施工电梯穿楼板预留洞较大,为保证后浇洞施工质量,消除建筑水电的渗漏问题,特制订本方案。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及要求:

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材料:标准钢管、顶撑、扣件、A14 对拉螺杆、15 厚胶合木模板、硬方木、E43焊条、水泥、商品混凝土(掺入相当于胶凝材料含量8%的高效HEA抗裂防水膨胀剂)

2、主要机具:用具:斗车、木(铁)锤、钢錾子、直尺、铁抹子、铁丝、线锤、铁锹、空气压缩机、风炮机、焊机。

3、作业条件:

管道施工已完成,经检查验收合格。塔吊、施工电梯拆除完成。为施工操作必须设有防护盖板,确保施工的操作安全。

4、劳动力准备

由于本次封堵涉及楼号较多,洞口分部较广,涉及质量、安全等问题比较多,为了加强全面控制和管理,提早完成任务,进行现场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并保证施工质量、进度,施工现场按区域分工到责任人。

劳动力安排10 人以上,积极整合现场资源,合理安排工序,保证日工作效率,确保早日完工。

5、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确定开洞区域,并做好现场标记。

2、对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施工质量要求。

3、重点做好洞口封堵灌浆料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外墙不漏水。

四、穿楼板预留洞封堵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钢筋处理→支模→洞口边处理→混凝土封堵→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底板打磨→表面清理→刷防水涂料

2、基层处理:

应在穿过楼板的管道安装牢固或塔吊、施工电梯拆除、放线孔完成后,方可进行预留洞的封堵,楼层从下至上封堵。将洞口部位松散混凝土凿除,并剔凿成上大下小的坡口型,用水清洗干净,并保持二次浇筑部位湿润。

3、钢筋处理:钢筋表面必须清理干净,无混凝土浆、砂浆及杂物粘牢,必要时还要除锈。对后浇板部位钢筋用薄素水泥浆进行涂刷处理。如果钢筋产生微锈,可以不处理,因为钢筋的微锈有利于钢筋和砼的握裹力。但是生锈严重的话那就要用钢丝刷去刷了,但严禁用酸性液体除锈,因为那会使钢筋截面变小。

因预留板洞有部分图纸设置有预留钢筋(塔吊、施工电梯预留洞),部分没有设置预留钢筋(管道预留洞),因此分别按以下方案进行封堵。

预留板洞有预留钢筋时,钢筋采用同型号钢筋进行搭接焊,钢筋间距同相邻楼板,搭接倍数单面焊10d,双面焊5d,搭接处满焊,并根据结构设计总说明要求,将两侧钢筋加焊,如下图:

如预留板洞未预留钢筋的,先在相邻墙体内植筋及板内钢筋剔出,然后采用与相邻板内钢筋同型号钢筋,与剔凿出的板内或墙体钢筋进行搭接,钢筋间距同相邻楼板,搭接倍数单面焊

10d,双面焊5d,搭接处满焊。如果钢筋搭接处有预留套管无法穿过进行搭接,钢筋与预留穿板套管焊接,焊接长度同搭接要求。

4、支模:支模时用钢管加顶撑,将模板顶牢固,严禁采用铅丝吊模,防止漏水。底模与楼板、底模与套管间的缝隙应严密。

对于塔吊、施工电梯等较大的穿楼板预留洞,需在预留洞及其下两侧各1.5m 范围内搭设模板支撑架。

5、洞口边处理:

在周边混凝土充分湿润后,用素水泥浆将洞口周边涂抹均匀,其配合比与砼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6、混凝土封堵:

洞口边处理完毕后,浇筑比楼板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掺入相当于胶凝材料含量10%的高效HEA抗裂防水膨胀剂)。

对于管道预留洞,为防止渗漏发生,采用分层堵洞法,这种方法彻底解决了因堵洞不密实而产生的渗漏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刷完一道水泥浆后,先用细石混凝土浇筑第一层,高度为洞高的1/2 ,用手工插捣密实。

第二天进行面层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压实抹平。分层浇筑有效地避免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通缝,并能使其每层收缩缝相互错开,起到层层设防的作用。

7、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派专人及时跟进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 天。砼养护方式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为准。

8、模板拆除: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方可拆除底模。模板拆除顺序:解除支撑→松开紧固螺栓→撬动松动模板→人工拆开模板→ 模板清理→螺杆、蝴蝶卡等整理→施工垃圾清理在模板拆除过程中,如发现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拆除。在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

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模板拆除后应随即进行修整及清理,整平后涂刷隔离剂分类堆放整齐,以便周转使用。

9、板底打磨:

模板拆除后应检查板底的密实度、平整度,将超过原板底部分的砼通过剔凿、打磨处理。

10、表面清理:清理表面灰尘和垃圾。

11、刷JS 防水涂料:

按设计图纸要求,在预留洞口后补处及洞口边100mm范围内刷防水涂料三遍。

五、墙体预留洞封堵操作工艺

1 、穿墙套管的封堵

1.1 在安装管道进入套管之前,应先清除套管内的杂物;

1.2 先用清水冲洗管壁,保证管壁湿润,再用细石混凝土( 掺入相当于胶凝

材料含量10%的高效HEA抗裂防水膨胀剂) 将套管周边灌填密实,并在管道的上下左右振捣密实。

砌体墙

2、穿墙管的封堵

2.1 穿墙套管安装完毕后,采用特定的填充材料将钢套管与穿墙管之间的缝隙填充密实。

细石混凝土封堵

2.2 在墙体风管洞口处应设置过梁。 过梁宽度同墙厚, 过梁长度为每侧伸过 洞 250mm 。

2.3 砌筑完成后,砌体墙与风管之间的缝隙采用特定的填充材料填充密实,

随即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六、构造做法

1、预留洞口的封堵严格按上述工艺做法施工,模板支设、钢筋恢复完成后, 通知搅拌站按照比原楼层标号高一等级的掺入微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发往工地。

2、混凝土入模后应浇捣密实,后补预留洞口混凝土应略高于原表面也可与原 表面平。后补混凝土与原混凝土结合应紧密,面应压实抹平。待强度达到 1.2KN/cm 2

后浇水养护。 3、模板拆除后应检查预留洞口底部的密实度、平整度等。如有与原结构楼板

砌体墙

轻质隔墙 穿墙管

穿墙管节点大样 填充材料 风管口封堵大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