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因素及措施

风险识别因素及措施
风险识别因素及措施

风险因素1

活动与工序:施工场地平整。

危险识别与描述:机械、车辆交叉作业,易发生设备碰撞、人员受伤事故

危险评估:川

发生频率:很少有。

发生原因:操作手判断失误、操作不当、违章操作、酒后上岗、作业面受

限、指挥错误、标志不清、夜间照明不足等。主要原因:操作手主观失误。

恶化因素:救急措施不当,延误时间。

控制措施:调查了解施工场地的地面、地下及周边情况,HSE交底明确,

教育到位,地面标识清楚,设置醒目警戒标识,指挥得力,夜间照明充足;操作手操作谨慎,严禁违章。一旦发生险情,应立即组织自救,并及时寻求帮助

风险因素2

活动与工序:施工临时用电。

危险识别与描述:触电伤人、火灾、财产损失

危险评估:川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配电箱、闸刀、插座、引线等使用未按JGJ46- 2005规范要求配置;未编制现场用电规划;标识不清,违章操作,乱拉乱接,线路老化,负荷过载,未按要求接地、接零和安装漏电保护器等。主要原因:未执行JGJ46—2005规范,违章作业。

恶化因素:救人、灭火前未切断电源,造成二次触电人员伤亡;对初期火

灾扑救措施不当,引发大火;通讯不畅或联络不及时救援延迟。

控制措施:编制现场用电规划,落实HSE技术交底,严格执行JGJ46- 2005 规范;加强员工教育和现场监督,杜绝违章操作。发生事故立即切断电源,组织抢救,并请求援救和向上级报告。

风险因素3

活动与工序:勘察、测量

危险识别与描述:迷路,野生动物袭击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川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沿线人迹罕见,社会依托差,风险主要来自于环境风险,救助较为

困难。

恶化因素:通讯不畅或联络不及时救援延迟。

控制措施:

1测量人员应穿信号服,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外伤急救包,并配带一定的水和食品。

2、对情况不明的地貌应先进行勘察,准备充足食品,油料及应急方案,后方可进行,不得冒险进入。

3、勘察测量人员应携带联络工具,车辆配备应急用的配件和工具,以便进行应急修理和求助。

风险因素4

活动与工序:土方运输

风险识别与描述:,违章操作、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危险评估:川

发生频率:时有

发生原因:运输道路以简易戈壁公路为主,道路条件较差,风沙较为频繁, 尘土影响司机视线,会造成车辆碰撞。

恶化因素:急救措施不当,违章驾驶,疲劳驾驶。

控制措施:

1施工前,做好现场勘察,了解线路交通状况和道路最佳路线,满足施工通车要求。

2、对司机进行恶劣环境及气候条件下的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常识的培训。

3、加强交通法规的教育,严禁违章驾驶和疲劳驾驶。

4、恶劣天气限制车速与当地交通部门保持联系,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处理。

风险因素5

活动与工序:道路施工一垫层、基层

危险识别与描述:机械伤害;机械翻倾;交通事故;坍塌;爆炸等造成的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危险评估:川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施工场地人员、机械交叉作业;路基狭窄、卸料操作失误翻倾,指挥不当;道路交通事故,施工便道交通标识不全或无交通标识,驾驶员违反右侧通行原则,施工区无防尘措施,视线差,盲目开车,疲劳驾车,刮断各类电缆,架空管线;路基开挖护坡坍塌;爆破作业未审批,制定方案,作业过程违章,无关人员误进入爆破危险区,运输、存贮炸药不符合规定,其它影响。主要原因:违章操作。

恶化因素:救急措施不当,延误时间。

控制措施:调查了解清楚地下概况,交底要清楚,标示要明确,操作、

指挥要准确;操作手操作谨慎,严禁违章;路基开挖支护牢固;爆破作业严格执行《爆破作业HSE作业指导书》;一旦发生险情,应立即组织自救,并及时寻求帮助。

风险因素6

活动与工序:道路施工一洒油

危险识别与描述:烫伤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操作失误;未按要求劳保着装

恶化因素:救急措施不当,伤情加重。

控制措施: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按要求劳保着装

风险因素7

活动与工序:道路施工一水泥稳定土摊铺

发生频率:少有。

危险识别与描述:机械伤害、触电;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发生原因:搅拌机械转动时,操作人员违章操作;临时用电不符合规范;停机检修未设警示牌;道路交通事故,施工便道交通标识不全或无交通标识,驾驶员违反右侧通行原则,施工区无防尘措施,视线差,盲目开车,疲劳驾车, 刮断各类电缆,架空管线。主要原因:违章操作。

恶化因素:救急措施不当。

控制措施:严禁违章操作;临时用电执行《施工临时用电工序》;停机检修设警示牌且标示要明确;操作手操作谨慎,严禁违章;看清空中环境,避免盲目驾驶,疲劳驾驶。

风险因素8

活动与工序:道路施工一沥青混凝土摊铺

危险识别与描述:灼烫、机械伤害造成人员伤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