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新形势下的辽宁钢铁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新形势下的辽宁钢铁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FINANCE&ECONOMY金融经济新形势下的辽宁钢铁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贺慧璇摘要:辽宁省钢铁产业一路发展至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内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和建立辽宁省自贸区的新形势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本文分析了我国尤其是辽宁省钢铁产业的现狀,得出其钢材产量过剩的结论,分析原因后引出辽宁省钢铁企业"走出去”的客观必然性,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企业战略建议。

关键词:辽宁省;钢铁产业;产能过剩一、弓丨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粗钢产量自从1996年后始终处于世界第一位,2017年产量为831.73百万吨,同比增长5.7个百分点,增速比2016年提高4.5%。

加入WT0以来,企业的对外投资额(FDI)实现较大提升。

2011年达到746亿美元,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四成,海外投资额已近2000亿美元,FDI比肩美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钢铁行业“走出去”的模式仍然较为陈旧,国际市场上依然处于若是低温。

近几年来,钢铁的进口甚至远超出口量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出台,倡导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国际贸易,推进贸易便利化。

2015年国家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除此之外,2017年3月,辽宁省自贸区的建设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和深化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该政策成为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实力的新引擎。

二、辽宁省国有钢铁行业现状分析为得出我国钢铁“走出去”的必然性结果,我们需要对目前我国钢铁与辽宁省钢铁的产业产量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

表2.1为历年我国钢材产量情况。

表2.12013-2018年中国钢材产量情况及预测单位:万吨年份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E)钢材产量106762112557112349113800104818105440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辽宁省作为“共和国的装备军”,是我国核心的钢材生产基地。

中国硅钢行业发展现状及进出口分析

中国硅钢行业发展现状及进出口分析

中国硅钢行业发展现状及进出口分析一、硅钢综述磁性材料是指由过渡元素铁、钴、镍及其合金等组成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

常用的分类是按照功能来划分,主要包括永磁材料、软磁材料和功能性磁材。

其中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既包括金属类,又包括铁氧体类,功能磁性材料主要有磁致伸缩材料、磁记录材料、磁电阻材料、磁泡材料、磁光材料,旋磁材料以及磁性薄膜材料等。

硅钢是又称为电工钢,按含硅量不同,硅钢分为低硅片(中低牌号)和高硅片(高牌号)两种。

低硅片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主要用于制造电机,俗称电机硅钢片;高硅片磁性好,但是较脆,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俗称变压器硅钢片。

按生产工艺不同,硅钢分为热轧和冷轧两种,冷轧硅钢又根据内部晶粒朝向分为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的晶粒基本朝一个方向,含硅量较高,主要用于变压器制造。

无取向硅钢晶粒分布杂乱无章,含硅量较低,主要用于电机制造。

冷轧片厚度均匀,表面质量好,磁性较高,因此,随着工业的发展,热轧片有被冷轧片取代的趋势。

二、硅钢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钢铁产能取得显著成效,行业内企业布局优化,加大了对取向电工钢产品的供应,行业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

据统计,2020年中国硅钢行业产能为1276万吨,产量为1118.11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7.60%。

从细分产品市场来看,据统计,2020年中国硅钢片市场,无取向电工钢产量为960.49万吨,取向电工钢产量为157.62万吨。

其中其中,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约760.2万吨,同比增长0.03%,占比79.15%;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约146.7万吨,同比增长35%,占比15.27%。

中低牌号仍占绝对地位,高牌号快速增长。

无取向硅钢主要用于家用电器、工业领域电机、大型电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据统计,2020年家用电器占比40%居下游需求首位。

伴随着工业电机及新能源行业发展,有望拉动硅钢需求持续攀升。

三、硅钢行业进出口量情况从进出口数量来看,2017年,我国从电工钢净进口国成为净出口国,完全摆脱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之基石。

长期以来,钢铁工业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有力支撑了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开局阶段,也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制定并落实好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对实现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建成世界钢铁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编制,作为未来五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行业现状“十二五”时期,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提供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绝大部分钢铁材料,产品实物质量日趋稳定,有效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钢铁工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矛盾愈发突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环境能源约束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问题。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1.支撑经济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在需求的带动下,我国粗钢产量由2010年的6.3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8亿吨,年均增长5%,并在2014年达到8.2亿吨的历史峰值。

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9%,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钢材的需求。

2015年,钢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万亿元,利税2416亿元,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2.品种丰富质量提升。

“十二五”期间,关键钢材品种生产取得突破,以百万千瓦级核电用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第三代高强汽车板、高性能海洋平台用钢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用钢实现产业化。

量大面广的建筑用钢实现升级换代,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400兆帕(Ⅲ级)及以上高强钢筋生产比例高达99.6%,达到“十二五”规划“80%以上”的目标。

中国钢铁出口现状及问题探析

中国钢铁出口现状及问题探析

中国钢铁出口现状及问题探析作者:郑雨豪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13期摘要:2016年钢铁行业不断有大事件发生,钢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钢企扭亏为盈,钢铁电商实现持续盈利,宝武合并,中国钢铁产品遭贸易救济调查大增等。

本文从钢铁出口现状、问题、措施来阐述中国钢铁出口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钢铁出口;产能过剩;贸易壁垒;技术中图分类号:F426.31;F752.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8)13 -0019-02一、引言2016年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达到8.1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0.5%,钢铁出口量也达到了1.08亿吨,虽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较2015年的出口量有所下降,中国作为钢铁出口的第一大国,在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首次亏损,直到2016年国内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也仅有1.28%。

而基于钢铁行业面临着全球产能过剩的情况,中国政府进行供给侧改革压缩钢铁产量,宝武合并作为中国钢铁企业首例联合兼并重组案例,提高钢铁行业的集中度。

去产能和行业结构调整是中国现阶段对钢铁行业的政策。

在中国钢铁的技术含量低、出口依靠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各个进口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多,随之反倾销事件也不断发生。

二、中国钢铁业出口存在的现状1.钢铁行业产能根据历年数据,尽管已经实施去产能政策,钢铁产量依然处于增长趋势,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钢铁行业进入加速阶段,粗钢产量从2000年的1.3亿吨到2016年的8.1亿吨,仅在2008年增速下降,到2010年增速放缓。

而钢铁出口量仅在2009年金融危机出现低谷,之后一直迅猛增长在2015年达到峰值,出口量达1.2亿吨成为出口第一大国。

由于如此大的产量加上国内外市场的饱和供大于求使得大部分小型钢铁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2.钢铁出口产品结构从近些年钢铁出口产品结构的数据看,我国钢铁出口的高端钢材的占总出口量持续扩大,普通钢材出口比例下降。

近些年已经出现了像冷轧硅钢、高等级汽车板、家电板、第三代高强钢这样的高端钢材,出口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在 2017年的前11个月出口产品中,棒线材出口量减少17%,板材增加13%,冷轧板卷增长12.52%,不锈钢增长1.9%。

我国钢铁企业弊端分析报告

我国钢铁企业弊端分析报告

我国钢铁企业弊端分析报告引言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一直以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钢铁企业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

本文将从生产能力过剩、环境污染、技术创新不足以及市场竞争不激烈等方面,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弊端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生产能力过剩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剩产能的周期。

由于供过于求,钢铁行业的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部分钢铁企业甚至陷入亏损。

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6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种生产能力过剩不仅浪费了资源,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环境污染严重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了环境。

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环保治理力度,但是钢铁企业仍然存在一些环保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措施,不仅损害了生态环境,也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和抗议。

三、技术创新不足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钢铁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方面,我国钢铁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研发能力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缺乏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导致技术水平滞后。

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市场竞争不激烈我国钢铁行业存在一些垄断现象,市场竞争不够激烈。

一方面,少数大型钢铁企业依靠其规模优势,垄断了市场,限制了其他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当地经济利益,对本地钢铁企业保护过度,导致市场竞争不够公平和活跃。

这种现象不利于钢铁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结论我国钢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生产能力过剩、环境污染、技术创新不足和市场竞争不激烈等一系列弊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促进钢铁行业的优胜劣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严格依法治理钢铁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还应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钢铁行业多元产业发展

钢铁行业多元产业发展

面对经济疲软下滑,经济数据不乐观,产能过剩,资金链断裂,出口贸易摩擦,下游加工企业关停1/3等糟糕的情况,铁行业逐渐发展成区别于以往的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下,钢铁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危""机"的选择。

钢铁行业何去何从?是瘦身?是转型?还是消亡?如下结合目前国内实际情况,总结如下箴言。

1、产品升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血液2013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48.5%,是钢铁产量大国,但不是钢铁产量强国,低附加值钢材占据整个钢材产量超过7成。

而关于钢铁行业的产品升级的问题,早在"十二五"计划初期就已经提出:为适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钢铁企业将把产品升级放在首位,将提高量大面广的钢材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钢铁产品性能和实物质量,加快标准升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到钢铁产品上来看,截止到2014年10月份,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单月进口钢材1232576.96吨,1-10月累计8517220.12吨,从进口的品种来看,目前进口量大的钢材和特钢成为产品升级的重点。

从进口的产品上来看,进口的产品板材占比70%,特钢16%,说明我国的钢材产品需要这两种大类是重点。

而我国钢企也可以从这些钢材品种入手。

比如板材来说,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硅钢片、船用耐蚀钢、低温压力容器板等可以实现国内的自供自给,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而特钢如车轴钢、高压锅炉管、高速铁路车轮等等钢材或特钢都可以适当提高自给率。

而拥有一个高端的产品能够使得一个企业逆流而上,而国内比较成功案例比如方大特钢。

在2009年10月江西冶金集团将57.97%的南昌钢铁国有股权转让给民企辽宁方大集团,方大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公司的两大主营业务是钢材和汽车零部件。

方大特钢将弹簧扁钢和汽车板簧作为公司的主导战略产品,目前已是我国最大的弹簧扁钢和汽车板簧生产基地。

其中弹簧钢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并且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

钢铁行业周期规律演变分析及企业应对举措建议

钢铁行业周期规律演变分析及企业应对举措建议

钢铁行业周期规律演变分析及企业应对举措建议从2000年至今,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历了五次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波动整体呈现出一定规律性。

文章回顾了钢铁周期波动下的产业链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周期与钢铁周期关系,探讨钢铁周期成因。

钢铁周期的影响因素相对复杂多样,机会与挑战并存,部分钢铁企业在洞察周期规律的基础上,成功开展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调节,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主动驾驭行业周期的行为值得广大钢铁企业学习借鉴。

最后,结合历史周期的相关规律与研判,对钢铁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长期以来钢铁周期演变规律1、钢铁周期波动情况总结从2000年至今,中国钢铁行业已经经历了五次周期性波动。

2000年至2005年是第一次周期性波动。

2000年至2002年是此轮波动的下行周期,2002年至2006年是此轮波动的上行周期。

2002年中国加入WTO成为了此轮周期上行的节点;2003年,中国政府发布了《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旨在推动钢铁行业结构调整;2005年国家开始取消出口退税并加强了对钢铁产能的调控,此轮上行周期结束。

2005年至2008年是第二次周期性波动。

2005年至2006年是此轮波动的下行周期,2006年国家出台了价格调控政策。

2006年至2008年是此轮波动的上行周期,2007年政府发布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政策》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目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此轮上行周期结束。

2008年至2011年是第三次周期性波动。

2008年至2009年是此轮波动的下行周期,此轮下行核心受国际贸易萎缩、国内外需求下降的影响。

2009年至2011年是此轮波动的上行周期,2009年政府发布了《新一轮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周期为2009年至2011年;同时2009年下半年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生效,需求开始回升。

2011年,铁矿石价格大幅波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下游需求疲软,此轮上行周期结束。

2011年至2018年是第四次周期性波动。

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 s o iee i n ad 武。 haz y ae c n utd sc ste id s ilp l is tutrlr ̄ f n, n alls r n J o d r o d ce , uh a h n ut a oi e ,srcua eda o r c i n ,wae ovn ,wa g trr ig 姻 u ane ta dce npK ̄ dn adi spitdo tta h etl n la ll n ( o n ti one u h tc e oo y enm
1 我 国钢 铁 工 业产 业政 策
总量增 加不多的前提下实现总量适度发展。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编< 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系数手册> 对钢铁行业产生污染物的主要生产工序 , 即焦化、 烧结 、 炼铁 、 炼钢( 平炉 、 转炉和电炉) 及连铸等工序的产品综 合产污和排污系数进行了确认 , 如表 1 。
根据表 1如果 用转炉炼钢 方法生产 1 万 t , , 0 0 钢 那么仅
在该工序就会产生 35 5 7万 t .— . 烟尘 、 . 4 0万 t 20— . 悬浮物
和 1 . —1. 2 0 4 0万 t 钢渣。
世界铁矿 的可开采年限为 16年 , 5 焦煤 的可开采年 限为 6 年。中国能源同样短缺 , 油 、 然气人均 占有 量仅为世 0 石 天 界平均水平 的 l%和 46 , l .% 煤炭资源 的人均 占有 量也 只有 世界平均水平 的 5 %。中国在 20 年消耗的钢材 占全球总 6 03 量的 2 % , 7 消耗 的原 煤 占 3 %。大量 消耗 能源 而不 能获得 l 经济总量的大 幅度提升 , 以及 因资源的短缺触发 的循环经济 模式已经引起 了国内外 钢铁业人 士的高度重视 。从 环境保 护、 可持续发展到循 环经济这 一理念 的变化 , 使人 们不得不 从。 资源 一环境 一发展” 的理想模式出发 , 由末端 污染治理走 向生产与消费的源 头治理 , 可能形成行业 共生 的生态链 , 尽 达到无污染和无废弃物生产 。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 的世界潮流和趋势 , 我国钢铁 行业 应 以技术创新 为动 力 , 搞好 生态设计 、 清洁生产 和资源综 合 利用 , 最终 实现绿色制造业的宏伟 目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二、钢铁业流通中存在问题
(二)钢材市场建设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
近年来,全国各地区的钢材交易市场在规模、数量、交 易总量等方面都有了跨跃式发展。特别是在钢材生产集中 和钢材需求旺盛的地方,其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提供较为优惠的政策积极支持相关企业在本地区开办各种 钢材交易市场,大力吸引各种类型钢材流通企业进驻。钢 材交易市场多分布在经济繁荣的大中型城市,通过辐射、 覆盖周边地区,使钢材交易市场成为专门从事销售钢材的 钢材流通企业的聚集地,并在本地区发挥出较强的区域性 钢材集散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但是,钢材市场的建设也 存在诸多问题。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一、钢铁业发展现状
(二)钢铁需求持续旺盛 2010年,我国粗钢消费(国内消费+出口、下同)量接 近7亿吨,比2005年增加近1倍。5年来钢材消费量 年均增长15.8%,铁矿石年均增长16.2%;生铁消 费量年均增长13.8%。 (三)上下游产品生产和进口全面增长 2009年国内生产和进口的钢铁相关产品数量高达近 34亿吨,比2005年的22亿吨增加了12亿吨,年均 增长11.5%。
不利于与其他社会体系的同步发展。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三、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一)增速趋于平缓 我国钢铁流通规模自“十五”时期以来一直 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是在“十二五”期间增速 将趋于平缓。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进程的平稳 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电力电信、公路铁路等 基础建设已过了投资的高峰或高速增长期。 2、2008年底金融危机时国家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后 的大规模基础建设项目陆续完成,基础建设将逐 步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2017/3/26
二、钢铁业流通中存在问题
(四)产销关系尚未理顺
钢材生产企业表面上处于绝对强势,但与流 通企业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利益密切相关,
又存在利益矛盾。但“产销风险共担机制”远未
形成。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二、钢铁业流通中存在问题
(五)物流仓储服务水平不高、物流成本高等制约 了钢材流通的范围。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二、钢铁业流通中存在问题
(二)钢材市场建设水平低、重复建设严重
1、我国钢材交易市场发展缺乏规划,地方地方政府和企业各自为 政比较严重,盲目投资建设钢材交易市场和钢铁物流园区成为普遍 的现象。 2、某些房地产商或投机商借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之机,以建钢材市场之名,行圈地、 开发房地产之实;还有的借办钢铁物流园的名义,对项目进行包装, 目的是上市圈钱,或融资贷款用于炒房、炒股、炒期货。与此相配 合,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绩,成为“卖地政府”。在长江中下游的 个别地区,二百公里的沿江地带竟然兴建了几百个批发市场,有的 钢材市场开办后并无一吨交易。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搞 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还有可能威胁金融安全。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一、钢铁业发展现状
(六)效益不高。原因主要是:
2、国内市场钢材供大于求,推动钢材价格由升转降。从去年 5月份开始,钢材价格连续4个月下跌,8月末钢材价格指数比4 月末下降10.58%。 3、钢材出口困难增多,部分出口钢材转入国内市场,加剧国 内供大于求。2010年7月15日国家实施限制低附加值钢材出口的 政策,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率由9%降至零。这一措施使这部分钢 材出口成本上升,加上国际市场同时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国 际市场钢材价格下跌,国内、国际市场价格差缩小,制约了我 国钢铁产品出口。2010年下半年粗钢净出口比上半年减少463.9 万吨,下降29.04%,这部分粗钢由投放国际市场,转为进入国 内市场,相应增加了国内市场的钢材供应量。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三、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一)增速趋于平缓
3、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 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平衡增长和包容性增长,高 产能、高成本、低利润和单纯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方式 将受到抑制。 4、国家公布了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盲目扩大钢铁投 资、增加粗钢产量的发展模式即将终结。 5、钢铁制造业面临铁矿石和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水 电油气及运输成本上升、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多重压力,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低成本优势逐渐削弱,规模扩张空间 有限。
我国钢铁行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对 生产领域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但对 生产领域以外的仓储、代理、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 重视不够,加上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运输、仓储等物 流环节缺乏有效衔接,导致钢铁流通效率低下。近年 来,钢铁流通领域的现代物流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和 装备条件比以前有较大改善,但与欧美日等钢铁强国 相比,我们距离现代流通仍存在较大差距。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一、钢铁业发展现状
(六)效益不高。原因主要是: 1、原燃料采购成本大幅上升,压缩企业盈利空 间。仅进口铁矿石一项,2010年进口铁矿石 61864.47万吨,比上年减少913.47万吨,而2010年 使用外汇794.27亿美元,比上年多用汇292.8亿美 元,折合人民币1900多亿元,全部进入钢铁生产 成本。即便在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的情况下, 代表钢铁行业生产成本的炼钢生铁制造成本2010 年仍比上年上涨19.67%。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二、钢铁业流通中存在问题
(一)行业集中度较低
由于绝大部分的经销商年销售量都在10万吨以下,缺少能带动行业 发展的领军企业和操作方式,而且这些中小型经销商功能单一、行为 雷同、服务对象大同小异、服务能力薄弱;其次是产品从钢铁企业到 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等层层分销再到终端用户,环节众多,时间、 空间跨度过长,而且多数经销商都是各自为战,缺少有效合作,造成 市场分散、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再次是钢材流通中的投机成分较重。 经销商是以获取流通利润为目的,在其所经营的产品数量、品种相对 稳定的前提下,经销商增加利润的方式要么降低买入价,要么提高卖 出价。过长的销售渠道,庞大而繁杂的经销商队伍,为一部分经销商 提供了以扩展利润空间为目的的投机空间。投机的存在,进一步增加 了流通成本,扰乱了流通了秩序。综上,现有钢材流通渠道模式难以 满足终端用户对产品个性化、多元化、即时化、短程化、稳定化的需 求。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一、钢铁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规模高速增长
2017/3/26
一、钢铁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规模高速增长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一、钢铁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规模高速增长
2010年钢材流通规模超过7亿吨,其销售总 额在所有大宗商品流通中位居前列。钢铁流通规 模的快速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 材料的需求,有力支撑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 发展进程。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பைடு நூலகம்/3/26
一、钢铁业发展现状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一、钢铁业发展现状
(四)产量、质量双提高
“十一五”的五年里,我国从一个钢铁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钢铁产 量稳居全球第一,原本大部分依靠进口的汽车用钢、造船用钢实现基 本自给;同样在这五年里,中国钢铁行业实现了量与质的双重提升。 2010年国产钢材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我国汽车用钢、管线钢、 硅钢、船板、钢轨等关键钢材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了 重大的突破,22大类钢材品种中有18类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5% 以上。 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2010年全行业产粗钢最多的十家钢铁企 业集团合计生产粗钢30473.3万吨,占全国粗钢生产总量的48.43%, 比上年十大钢企占全国总量的45.02%,提高3.41个百分点。
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趋势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钢铁业发展现状
钢铁行业在唐山的经济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
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主要特点是:
(一)生产规模高速增长 1949年我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1957年我国粗钢 产量超过500万吨;1986年超过5000万吨,1996年 超过1亿吨,2003年超过2亿吨。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二、钢铁业流通中存在问题
(六)体制性约束制约发展
目前以生产税为主体税的财税体制,导致国内市 场分割,钢铁流通企业跨地区经营困难,难以成长为 全国性、网络化的现代流通企业。企业在创新发展、 产业升级方面享受不到与高科技企业同等的待遇,缺
乏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致使全行业升级创新缓慢,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二、钢铁业流通中存在问题
(三)行业自律需要加强
近来虽然有一些钢铁流通企业从相互压价竞 争转变为合作共赢,但仍有一些企业不能抱团, 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大打价格战,自相残杀。 还有极少数企业不讲信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缺斤短两,坑害消费者。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易钢在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2017/3/26
二、钢铁业流通中存在问题
(一)行业集中度较低
全国各类钢铁流通商超过15万家,仅上海一地就有约 6000家。多数钢材流通企业的大部分客户和大宗业务都是 来自建筑公司、工厂和大型工程项目,以私人建房为目的 的零散用户所占比例较小。众多的经销商中,年营业收入 亿元以上的法人企业不到5%,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 法人企业占60%以上。年销售能力达到1000万吨的企业只 有四家,绝大多数企业钢材销售量都在10万吨以下。而国 内钢厂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9家,宝钢和河北钢铁集团 均超过3000万吨。与钢铁生产企业相比,钢铁流通企业在 资源掌控、定价话语权上仍处于弱势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