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详解学习资料

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 诊断
• 对于急性CO中毒的患者要时刻提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临床上经 过一段时间的清醒期再出现精神异常、智能改变肌张力增高和 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为主的神经机能障碍时,应考虑发生了迟发 性脑病,结合头颅CT或MRI有广泛性脑白质损害可以确诊此病。
• 鉴别诊断:急性CO中毒一般诊断不困难根据患者有CO中毒的 环境条件,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全脑神经系统障碍为主局 灶性定位体征相对缺乏口唇呈樱桃红色血液中检测到碳氧血红 蛋白可以确定诊断。迟发性脑病应与其他脑部损伤、感染和脑 血管病及代谢性脑病如低血糖性脑病相鉴别
人数 100 12 24 17 10 13.3 2 1 2 3
百分率%
40 80 56.5 33.3
6.6 3.3 6.6
影像学检查:
• 21例行头颅CT或MRI检查,其中14例CT表现异常:双侧额叶 白质、双侧苍白球、豆状核及内囊膝部可见对称或不对称性片 状低密度影,边缘模糊。2例MRI示脑室周围,双侧半卵圆中心 对称性片状等或长T1、长T2异常信号。3例影像学未见异常。2 例报告为脑梗塞表现。脑电图:25例行脑电图检查,其中4例病 程中作3次,均表现为以额顶叶为主的广泛性或阵发性δ或θ慢波 节律。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脑电图异常程度平行。
2.迟发性脑病
• (1)对于迟发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要在3个月以上或至患者清醒 后。
• (2)激素应用,一般用地塞米松,10mg/d静脉点滴持续用1个月以上。 • (3)促脑细胞功能恢复的药物用法同急性中毒 • (4)迟发性脑病多伴有肌张力增高情况可加用肌松药乙哌立松(盐酸乙哌
立松)是首选药物。50~100mg2~3次/d。伴有震颤者可试用苯海索 (安坦)2~4mg3次/d也可用左旋多巴/苄丝肼(美多巴)(每片250mg)从早 1/4片、中1/2片晚1/4片始用,以后逐渐加至治疗量,可改善症状。 • (5)对于长期昏迷的患者,注意营养,给予鼻饲。注意翻身及肢体被动 锻炼,防止褥疮和肢体挛缩畸形。
中毒性脑病的疾病查房

护理要点总结
严密观察病情
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瞳孔、呼 吸、心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防止继发感染
加强病房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 染的发生。
ABCD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给予吸氧、吸痰等 护理措施。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
影响因素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毒物的种类、接触时间、接触方式、剂 量以及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此外,早期发现、早期诊 断和早期治疗也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02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要点
毒物接触史
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毒物接触史 ,包括职业、环境、误服或自服 等,了解毒物的种类、剂量、接
触时间和方式。
血液生化检查
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血液 生化指标,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其他相关检查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心电图、肺 功能等其他相关检查项目。
03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 查
实验室检查项目
01
02
03
血液检查
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电解 质、血糖、肝肾功能等指 标,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 况。
毒物筛查
针对可能的中毒物质进行 筛查,如重金属、有机溶 剂、农药等。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心肺功能、 腹部触诊、皮肤黏膜等相关系统检查 。
神经系统检查
重点检查患者神经系统,包括意识状 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脑膜刺激 征、肌力及肌张力、共济运动、感觉 功能等。
神经系统检查重点
意识状态评估
01
通过呼唤、对话、疼痛刺激等方式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判断其
清醒程度。
颅内压监测
慢性酒精中毒脑病护理

宣传教育活动
03
开展慢性酒精中毒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长期随访计划制定
定期评估病情
制定长期随访计划,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提供持续支持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 慢性酒精中毒带来的挑战。
推广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理 念
积极推广先进的护理技术和理念,加强与国 际先进护理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护 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重要性
预防慢性酒精中毒对于保护个人身体健康、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早期发现和干预慢性酒精中毒有助于减轻病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脑病护理基础知识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组成
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 部分组成,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 和脊髓。
06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本次护理工作总结
患者病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慢性酒精中毒脑病的病情严重 程度,为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护理措施实施
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 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心理护理等,确保患者得到全面 有效的护理。
护理效果评价
通过观察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 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慢性酒精中毒脑病护 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慢性酒精中毒概述 • 脑病护理基础知识 • 慢性酒精中毒脑病患者评估 • 护理措施实施要点 • 家庭护理与社区康复支持 •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影像学表现

以基底节最重
梗塞、坏死、软化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CO中毒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急性CO中毒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CO中毒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 影像表现
01 添加标题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02 添加标题
-- 影像表现
03 添加标题
急性CO中毒
脑白质可能比基底节区对缺血更 敏感
且具有可逆性,继之出现基底节区病 变 急性CO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 影像表现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 影像表现
急性CO中毒
CT主要表现为脑白质内 水肿和肿胀
CT的异常表现征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添加标题
一氧化碳中毒 性脑病
-- 影像表现
CO中毒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 影像表现 双侧苍白球长T1 与长T2 异常信号 卵圆形,直径<1cm
CO中毒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 影像表现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 影像表现 CO中毒迟发性脑病 侧脑室前、后角周围月晕状缺 血性脱髓鞘改变 呈长T1 与长T2 -- 可长期存在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 影像表现 CO中毒迟发性脑病 急性CO 中毒迟发脑病CT 阳性发现率为 20%~60% CT的异常表现以皮层下广泛的白质低密度 改变及基底节的局灶性低密度为特征 CT表现:
CO中毒迟发性脑病 MRI表现: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 影像表现
双侧弥漫性,对称(或不对称性)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 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 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 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 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 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 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 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 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co中毒迟发性脑病PPT课件

迟发性及脑病的发生率
1、年龄:40岁以上发生率显着高于40岁以下者, 经大宗病例统计发现年龄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呈正相关。
2、职业: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发生率高 ,二 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
国外报道占0.6%—40%;国内2.5%—72%,为什 么相差很大?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率与诊断标准 ,治疗经过等有密切关系,是否发生脑病与以下 各项有关。
管壁的营养状况,改善血管内膜的修复。 3、加强微血栓的吸收,减轻闭塞性血管内
膜损害及血管再通。 4、促进测支循环的建立,对神经系统生化
过程产生激活作用。
21
总结
实践证明高压氧对CO中毒或脑病的治疗与常规治疗相 比有其明显优点:清醒快、恢复早、治愈率高、并发 症少、预防迟发脑病疗效好、死亡率低。
5
毒理
CO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分两种:直接和间接毒性作用 1、CO与Hb结合生成COHb。由于CO与Hb结合为
COHb,力较O2与Hb结力强300倍,而COHb的解离较 O2慢3600倍。即形成容易解离难。COHb失去带O2能 力,尽管此时组织血流量不减少,但仍得不到O2的供 给。 2、CO与肌球蛋白结合,阻碍O2从毛细血管向 线粒 体弥散,使生理氧化过程抑制。 3、CO与Fe++结合,使酶使去活性,影响呼吸链,使 细胞内呼吸抑制。 4、CO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阻断细胞氧化过程。
2、高压氧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浆溶解氧 含量。
3、高压氧环境下使脑血管收缩,血管床减 少的同时能正常供氧。——降低颅内压,防 治脑水肿。
4、高压氧增加组织氧储藏及增加氧在组织 的弥散半径。改善组织缺氧。
20
高压氧对中毒性迟发性脑病的作 用机理
1、增加氧供给,有利于神经元功能恢复 2、促使脑血管继发性损害的恢复,改善血
中毒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及诊治-陆铸今

·小儿不典型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及诊治陆铸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0000)[关键词]脑疾病/病理生理学;脑疾病/诊断;脑疾病/治疗[中图分类号]R742.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7171(2004)11-1226-04中毒性脑病(s e p t i ce n c e p h a l o p a t h y)是指脑外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的可逆性脑功能障碍症候群,临床以意识状态恶化、惊厥、脑水肿,同时伴有非神经系统严重感染、呼吸心率加快及器官灌注异常为主要特征。
从死亡患者脑组织病理检查可发现脑组织肿胀、淤血,神经元变性、坏死,脑容积与重量增加,但无中枢神经系统内部感染病灶。
早在公元前古希腊施医者就将发热、脓肿、充血红肿等出现精神错乱归咎于脑功能受到损伤。
从公元200年后中毒性脑病诊断被用于临床。
中毒性脑病是儿科危重症常见的临床症候群,是导致I C U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败血症、败血性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是I C U的主要死亡原因,病死率在10%~50%之间。
中毒性脑病在败血症中的发生率为8%~70%,其中I C U中的病人发生率较高。
中毒性脑病可分为两种:无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早期中毒性脑病和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全身症状的晚期中毒性脑病。
前者不能用肝肾功能障碍、低血压或近期缺氧来解释,而仅能归咎于微生物在血中产生毒素导致脑功能损害以及脑内炎症介质作用和脑细胞对这些炎症介质产生有害反应结果。
在中毒性脑病命名方面,国外采用“s e p t i ce n c e p h a l o p a-t h y”一词,而国内一般将败血症毒素引起的脑功能损害泛指为中毒性脑病,这一概念有别于其他非感染性毒物(如药物、农药等)中毒引起的脑病---“t o x i c e n c e p h a l o p a t h y”。
本文主要就感染性中毒性脑病进行讨论。
《中毒性脑病》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11
2013-10-28头颅MR
整理课件ppt
12
第一次腰穿
❖ 2013.10.29行腰穿 ❖ 脑脊液压力:220mm H2O ❖ 脑脊液:无色澄清
整理课件ppt
13
脑脊液结果
❖ (2013-10-29)脑脊液LDH+ADA+CRP:乳酸脱氢酶: 36U/L(参考范围8-32),C反应蛋白:0.1mg/L, 腺苷脱氨酶:8.1U/L
神经 ❖ 地塞米松针 5mg IV Q8H 减轻脑水肿。 ❖ 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治疗。
整理课件ppt
8
入院后辅检
❖ (2013-10-28)脑电图示高度异常,头前部偏胜。
❖ (2013-10-28)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4×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2.7% ,血红蛋白:134g/L, 血小板计数:208×10^9/L
整理课件ppt
3
体格检查
❖ 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萎靡,体温36.5℃、脉搏 6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4/82mmHg。两侧 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存,伸舌居中, 颈软,心律齐,腹软,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 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两肾区 无叩痛。四肢肌力检查欠配合,粗测四肢肌力Ⅳ级。 四肢肌张力偏低,双侧巴氏征未引出,腱反射无亢 进。双侧肢体痛触觉对称。
整理课件ppt
10
入院后辅检
❖ (2013-10-29)头颅MRI:两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半 卵圆中心、外囊、苍白球及小脑齿状核区多发对称 性脑水肿性改变,考虑中毒性脑病,请结合临床病 史及工作史,MRV矢状窦显示佳,未见明显充盈缺 损,右侧横窦、乙状窦发育优势,左侧横窦、乙状 窦发育细小,左侧筛窦慢性炎症。
中毒性脑病,可用三方法治疗

中毒性脑病,可用三方法治疗
脑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一般来讲,在人们患上脑病后,其对于脑病的类型也要多加了解,而中毒性脑病,就是其中的一种。
★手术治疗
通过微创手术将磁场内电极植入患者头皮下,中国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疗法:在脑内装入脑起搏器磁场内电极,修复受损脑神经。
脉冲仪在体外,解除了患者再次手术更换电池的痛苦,根据患者病情每天接受体外脉冲仪治疗3-5次。
体外的脉冲仪通过头皮连接植入头皮下的磁场内电极,将电脉冲信号传入到大脑,起到给大脑电场调频的作用。
脉冲仪是一个能定时输出从控制器输过来的电波的机器,机器有开关,可根据不同患者病情自由控制,通过每天的电脉冲刺激和持续的磁场调频,达到中毒性脑病患者的偏瘫和癫痫、失语等症状,脉冲仪的充电在体外就可以完成,而且不妨碍患者正常的生活。
中毒性脑病在急性期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症及支持疗法,如退热、止惊等。
★脱水疗法
可使用20%甘露醇溶液,重者加用地塞米松,注意边脱边补。
★阿托品疗法
适用于眼底检查有血管痉挛现象者,可采用阿托品解痉。
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针对脑缺氧和脑水肿采取积极措施。
常用脱水疗法、糖皮质激素、高压氧治疗。
在抢救时,加强护理、注意预防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等。
慢性中毒性脑病常由严重的慢性铅、汞、锰、四乙铅、有机汞、二硫化碳中毒引起,我国已非常罕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中毒性脑病
我国的煤矿事故是世界上主要采煤国家煤矿死亡 总人数的4倍以上, 是世界上煤矿事故最严重的国家 之一, 这些事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身心伤害和心理 伤害。2007 - 2010 年间共发生瓦斯类事故214起 , 死亡1688人,却没有提中毒事件或中毒人数。
在国内的其他方面:
如2003年12月23日发生在重庆开县高桥镇的井喷 事件,致243人死亡,2142人住院治疗。
急性中毒性脑病
急性中毒性脑病
金属通过抑制酶,干扰微量元素,影响细胞的水 和电解质平衡、能量代谢、以及扰乱中枢神经介质 等而损害神经细胞的功能和结构。
有机溶剂能溶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类脂质,改变血 脑屏障和神经细胞的通透性而损害神经细胞。
急性中毒性脑病
2.慢性中毒性脑病
慢性中毒性脑病的发生,与一些毒物在长期低浓 度作用下使中枢神经组织发生细胞代谢及神经递质 功能障碍有关。如锰中毒因使苍白球、纹状体、黑 质神经细胞变性与数量减少,多巴胺含量降低,产 生帕金森综合症的临床表现。慢性有机汞化合物中 毒时因抑制细胞内巯基,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活 力,并抑制神经细胞内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造成神经系统组织的器质性损害。严重的慢性中毒 性脑病者,还常见脑实质萎缩,其发病机制尚有待 进一步研究。
急性中毒性脑病
1.7兴奋性氨基酸释放: 缺氧后脑内谷氨酸等兴奋毒性物质释放,通过激 动细胞的代谢型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启动钠、钙离 子通道开放,引起钠、钙离子内流,导致星形胶质 细胞水肿,以及神经细胞的肿胀或死亡。
急性中毒性脑病
1.8由调质介导的继发性损伤:
许多不同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脑部损害,最后 都产生脑水肿,提示可能存在有引起相同继发损伤 的致病机制,如引起某些调质在脑内释放等。有人 观察到前列腺素PGE2和PGF2(以及激肽释放酶—激 肽原—激肽)系统与脑屏障破坏有关,可能属于脑 中引起继发损伤的调质。机体在应激反应中因β-内 咖啡释放使正常循环功能的有关介质如儿茶酚胺等 受到抑制,可导致脑循环障碍。5-羟色胺、游离脂 肪酸、和上述的自由基,也可能部分地起到调质的 作用,引致继发性脑损伤。
汞、三烷基锡等。
1.2类金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磷化氢、 硫化氢等
1.3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硫化碳、三氯乙烯 、甲醇、乙醇、氯乙醇、四氯化碳、醋酸丁酯、 二氯乙烷等。
1.4农药: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 类、溴甲烷、氟乙酰胺、毒鼠强等
急性中毒性脑病
2.导致脑组织缺氧的毒物 2.1低氧性缺氧 2.1.1吸入空气中含有过多的甲烷、二氧化碳或氮
多种神经毒物引起性急性中毒时,可损害脑部引 起急性中毒性脑病,此时脑水肿常为其共同的病理 变化,脑衰竭常为其共同的严重结局。其发病机理 复杂,缺血、缺氧、代谢紊乱是主要发病机理。
急性中毒性脑病
有些毒物(三乙基锡、四乙基铅等)可直接影响 中枢神经组织能量代谢和递质传递,引起急性中毒 后,可导致以星形胶质细胞肿胀为主的细胞内水肿 ,称为细胞毒性脑水肿。有些毒物(如铅等)急性 中毒时因破坏血脑屏障致溶质和水分漏出血管外, 则可产生以细胞外水肿为主的血管源性脑水肿。但 多数情况下,两类脑水肿常同时或先后伴存,如在 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等毒物直接或间接造成 的中毒性缺氧性脑病、急性中毒性肺水肿后缺氧性 脑病、以及急性中毒因呼吸循环停止复苏后出现的 缺血性脑病等,皆产生细胞内外混合性脑水肿。
急性中毒性脑病
从发病的情况看,轻者头痛、头昏、呕吐、乏力 ,严重者可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从发病特点看,急性中毒性脑病首先起病急、变 化快、病情重,治疗不及时导致严重后果,或可引 发多脏器或累及多脏器病变。
从治疗的措施看,针对病因治疗,第一时间确定 治疗方案和手段,采取中毒的对因治疗,消除脑水 肿,保护脑组织,解除抽搐等,防止并发症,减少 多脏器损伤。
侵入人体的途径
主要是呼吸道、也可经食道或皮肤等渠道进入人体 。
急性中毒性脑病
三、发病机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人脑是由1011个神 经元和1014个突触以及神经胶原细胞所构成。是人 体最复杂的器官。脑的重量仅及体重的2%,但其 所需的血液占心输出量的15%,所消耗的氧量占 人体总利用氧量的20%,是最易受多种化学物损 伤的部位。目前中毒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较多。
急性中毒性脑病
1.2细胞钠—钾离子泵功能障碍:
当中毒导致缺氧后,脑中三磷酸腺苷(ATP)于 10分钟内消耗完毕,依赖于ATP的钠—钾离子泵的能 量迅速衰竭,钠离子顺其化学梯度由细胞外流入细 胞内,使细胞内渗透压增高,水及氯离子因此流入 细胞内引起细胞内水肿,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继之 亦肿胀,进而使血流减慢。膜钠、钾、ATP酶活性消 后失,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增高,PH值降低,一磷酸 腺苷及二磷酸腺苷因不能转变ATP亦蓄积增多,致红 细胞聚集,阻滞血流,严重时脑血流可以断流。当 脑血流量每分钟低于15ml/100g时,神经元活动即停 止。
急性中毒性脑病
1.5细胞内钙离子超载:
细胞内游离钙([Ca2+]i)的升降对神经细胞的 许多生理活动如神经递质释放、膜内信息传递、膜 兴奋的控制以及酶活性的调节均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毒或缺氧后发生钙泵能量供应障碍,大量( [Ca2+]i)流入细胞内,激活膜磷脂酶A2和磷脂酶C ,产生多价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释放出来后 ,通过环加氧酶的作用,产生前列腺环素及血栓素 A2。血栓素A2可致血管收缩及血小板聚集,引起脑 血管痉挛。细胞内([Ca2+]i)的剧增,还可引起氧 化磷酸化过程断偶联,使线粒体ATP能量生成减少。
气等使氧的分压过低。
2.1.2影响血红蛋白携氧能力的毒物:如一氧化碳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亚硝酸盐等;
2.1.3刺激性气体:如光气、氯气、氮氧化物等( 重度急性中毒时因引起中毒性肺水肿,损害肺的 换气和通气功能,引起呼吸性低氧血症)。
2.2组织中毒性缺氧:硫化氢、氰化氢、丙烯晴等 。
急性中毒性脑病
急性中毒性脑病
1.急性中毒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 1.1对能量代谢的抑制: 1.2细胞钠—钾离子泵功能障碍: 1.3血脑屏障功能障碍: 1.4脑及脑脊液PH降低: 1.5细胞内钙离子超载: 1.6自由基所致的损害: 1.7兴奋性氨基酸释放: 1.8由调质介导的继发性损伤:
急性中毒性脑病
1.急性中毒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归纳起来,可与 以下几个环节有关:
急性中毒性脑病
1.4脑及脑脊液PH降低: 脑缺氧后,脑中葡萄糖进入无氧代谢,乳酸作为 其最终代谢产物逐渐增多聚集,使脑PH下降,引起 乳酸性酸中毒,膜离子运转酶随之受抑制,使细胞 内钠离子增多,水肿加剧。缺氧时脑脊液中的乳酸 浓度或PH则与预后有关,脑脊液乳酸高于15umol/ml (比正常高10倍)时,很少见到意识恢复。
1.1对能量代谢的抑制: 如三乙基锡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轴突中的 三磷酸腺苷酶;
四乙基铅经肝脏转变为三乙基铅后,抑制脑内葡萄 糖的代谢过程,减少高能磷酸键化合物的合成;
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生成氟柠檬酸,抑制乌头酸酶 的释放,干扰三羧酸循环;
溴甲烷通过强烈的SH基甲基化作用,抑制多种含 巯基的酶等。
急性中毒性脑病
1.3血脑屏障功能障碍:
血脑—屏障结构包括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属于 紧密连接的形式),和包绕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外 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以及界于毛细血管内皮细 胞与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之间由规则的纤维粘蛋白组 成细胞外基底膜。血脑—屏障特殊的通透性。不同 毒物对神经系统作用的差异,显然与其穿透与破坏 血脑屏障的能力不同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分 子量小的、不易解离的、脂溶性的弱电解质容易进 入脑内,如金属汞、四乙基铅、苯、二硫化碳等。 反之,水溶性物质特别是血浆蛋白结合的物质,则 很难入脑。
我们从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报告 获悉,2011年全国煤矿发生事故1201起、死亡1973 人。
2009年11月21日2时30分,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 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时,全矿井共有528人在井下作业。遇 难人数108人,已有420人获救。
急性中毒性脑病
事故原因确认为瓦斯突出。我们看到的是个较为 沉重而惨痛的数字,但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实际升 井的420人中,还有一氧化碳中毒150余人,后经职 业病诊断为中毒性脑病,轻度中毒100 人,中度中 毒30人,重度中毒20人。至今为止还有十余人在佳 木斯住院治疗,今后的生活无以维计,大部分人在 当地医院治疗。各种费用可想而知,然而这个数字 并没有报告在当年的职业病统计中。这样的数字我 们国内不少。
急性中毒性脑病
二、病因:
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金属类金属化学物、 有机溶剂、农药、化学武器、地球物理因素等多个 种类的毒物可引发中毒。
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化学物按照发病 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
1.直接影响脑组织细胞代谢、酶或神经递质的毒 物;
2.导致脑组织缺氧的毒物。
急性中毒性脑病
1.直接影响脑组织细胞代谢、酶或神经递质的毒物 1.1金属及其化合物:如铅、四乙基铅、锰、有机
急性中毒性脑病
卫生应急培训
目录
1
概述
2
病因
3
发病机理
4
临床表现
5
实验室检查
6
治疗
急性中毒性脑病
一、概述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辽阔,人口众多的国 家。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在促进经 济社会繁荣,物质社会富足上不断的努力。由于社 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在社会生产高速前进的过程中 ,每年多有数以万计的劳动者,为了生产、生活而 发生了中毒,特别是重度中毒多数可发生中毒性脑 病。从职业病报告数字可见,2011年发生了职业中 毒2131例,然而这只是报告数字,具专家估计实际 数字要高于十倍以上。
急性中毒性脑病
脑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也增加了K+的流出,引起血管 平滑肌细胞的去极化和持续收缩。脑血液灌流量因 而减少,加剧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脑水 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