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技术学院(校)机械类数控加工、机械设备、模具制造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专业工艺课程之前必须学好的一门课程。它为学习专业工艺课程和实习以及就业

后在生产实践中熟悉、使用、维护、维修机械设备、进行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

该课程的后续课程有《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

2.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对各种常用传动机构、常用零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熟

练掌握,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运算,并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培养和提高学生善

于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实践

技能的训练打下基础,包括:

(1)对常用机械传动机构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和传动特点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运算。

(2)对常用轴系零件键销连接、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结构、应用特点能熟练掌握。

(3)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

3.学习内容与学时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平面连杆机构、

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以及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等。具体内容见

见下表:

4.考核方案

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约占总成绩的40%为

40分,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具体项目包括学习态度及考勤60%作业40%期

末考试约占总成绩的60%为60分,采用闭卷全校统一考试的方式。

5.教学建议

(1)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课程特点,教学中应结合实物模型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机械基础的有关知识。

(2)本课程的实用性很强,认真分析,精心讲解;尽可能利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或实物等组织教学。

(3)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例如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注重将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宜选用示教模型和挂图,并采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各种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加强直观性教学,增强教学互动。

(4)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考核,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