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方式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PPT课件

诗歌鉴赏PPT课件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
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 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 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诗 歌 鉴 赏 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 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 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 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 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 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 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 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 然泪下。
2.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 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 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 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 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诗 歌 鉴 赏 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
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 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 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 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ppt课件
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别是,前者表面写景, 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
篮球比赛 是根据 运动队 在规定 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4. 以景结情
诗歌的结尾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 (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
篮球比赛 是根据 运动队 在规定 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2、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3、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借物抒情 4、用典抒情 5、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 贵的蔑视。
优点:感情直白显露,让人一目了然, 感染力强 。
篮球比赛 是根据 运动队 在规定 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间 接古 抒 情事
篮球比赛 是根据 运动队 在规定 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赏析】这是一首典型的、寓意深长的托物讽喻诗。头一二句, 极其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小时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关注的环境 中渐渐成长的过程。它刚刚出土时,被周边的杂草深深地掩盖着, 尽管不被人识,它依然表现出了特异的品格,长着一个“刺头”。 一个“刺”字,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质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而今渐觉出蓬蒿”,是说慢慢地慢慢地它已经崭露头角,比那 些不能成大器的“蓬蒿”要高出了一筹。三四句的议论,既是一 种讽刺和鞭笞,也是一种感慨和愿望。它讽刺的是社会对小人物 的成长缺乏关注与培养,大人物往往不能慧眼识人,在小人物还 胸怀凌云志的时候便将他选拔出来,感慨的是,为什么总是在小 树长成参天大树后才能被人发觉与接纳,为什么不能有伯乐,在 其弱小的时候便将它们挖掘出来呢?这首诗也是作者借用“小松” 来哀叹自己的命运,表达自己壮志凌云的志向和抱负。

诗歌鉴赏手法指导: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阅读专题阅读技巧课件

诗歌鉴赏手法指导:中考语文复习诗歌阅读专题阅读技巧课件

10.壮丽山河之热爱 11.友谊之真挚 12.黑暗官场之苦 13.离别思念之情 14.时光易逝之感慨 15.归耕隐居之乐 16.鄙弃权贵之高洁 17.贬官谪居之恨 18.愤世嫉俗之绪
再见
诗歌鉴赏手法指点
(一)表达方式
(二)修辞手法
(三)描写手法
1.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描写 2.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3.白描、工笔描写(细致)、铺陈描写(多) 4.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5.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多种感 官(视、听、嗅、味、触觉)集合 6.衬托(正衬、反衬)、对照 7.色彩渲染 8.选取典型事物 9.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10视察角度、移步换景富有层次(远近、高低) 11.象征 12.欲扬先抑 13.以小见大 14.烘托渲染、氛围、情境
(四)抒情手法
(五)语言特色
一、鉴赏诗歌语言常用字
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 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刚健、 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 清新、明艳、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二、诗歌题材的语言特点
宫廷诗:缠绵宛转 讽喻诗:沉郁激愤 田园诗:恬淡宁谧 咏史诗:雄浑壮阔
五、语言风格
豪迈雄奇、婉约细腻、沉郁顿挫、含蓄委婉、大方悲壮、、 清新明艳、朴素自然、 1.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愁闷愁怨 2.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 3.对高洁品质的坚守 4.对建功立业的期望 5.羁旅行役漂泊的愁思 6.悠闲自得的欢乐愉悦 7.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 8.耕读的美好愿望 9.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10.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三、托物言志类
1.对景物的爱好赞美 2.对景物象征隐喻的品质的赞美 3.对景物处境遭遇不幸的同情悲伤 4.伤春悲秋之类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 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首联和颈联正面写环境的艰苦和战士们作战的艰
辛。颔联和尾联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
起了曲子“折杨柳”,引发了对家人的思念;尾联
“斩楼兰”言简意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国家英勇杀
精选课件
42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⑴用相关事物代所要表达的人或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代富豪之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代李广,实指唐朝名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代文学成就。
精选课件
43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固定代称: 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等。 书信——鸿雁、尺素、尺牍等。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楫等。 太阳——东曦、金乌等。 月亮——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银阙、 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 桂树等。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 来,遗我双鲤鱼。”
精选课件
34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精选课件
35
①明引: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 ①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

高考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ppt

高考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ppt
鉴赏诗歌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
• 1、了解常见的抒情方式。 • 2、辨析“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的区别。 • 3、总结抒情方式类诗歌答题要点并解题。
抒情方式
•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 间接抒情: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1)“借景抒情”与“触景 生情”的区别:
【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 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寓情于景。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 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 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 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 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 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 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 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缘情 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 颜色。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因 景而生情,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 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 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 的区别:
“借景抒情”重点在情,景物或 意象是抒情的媒介,读完诗歌后的感 受是有“情”也有“景”(有情有 景); “寓情于景”重点在景,“情” 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中,明写景,暗 含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含
鉴赏诗歌的景和情
答题要点: 1、从“景”的角度: ①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 节词)。 2、从“情”的角度: ①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62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62张

设问
概念:先提出问题(故意设置疑问),接着自己
把答案说出。即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作用: (1)突出强调作用: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表 达情感态度; (2)引人思考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3)提纲挈领作用: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廓清思路、 提纲挈领的作用. (4)开头:点明题旨,领起下文;中间:承上启下,突 出内容;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折杨

萧译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 ,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①运用比问喻:手“法山,似山莲如花莲艳花,般流明如艳明,月水光如”月两光句般素洁 ,以莲花喻山历,来以为月人光称喻道水,,请形简象要写赏出析了。山之明丽与 水之清澈,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月下山水风光。②以乐 静写哀情,山水的美丽与下文猿声的悲哀、游子的愁 绪形成反差,凸显了游子思乡的悲哀。
辞手法。(6分)
比拟、排比。①“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 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 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 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②“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 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设问 反问 反复 双关 互文 顶真 列锦
比喻
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做比方 的修辞手法。诗歌中经常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
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语言化平淡为生动, 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描写生动形象; 2、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事物特征; 3、化深奥为浅显,表达某种情感; 4、化冗长为简洁,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虚实结合
想象为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结合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07重庆卷)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7、夸张
(2005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虚: ①不得进门的遗憾;
景中有情 ②怦然心动的愉悦; ③满园春色的想象;
景中有理 ④“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的哲思。 景中有人 ⑤其园主人隐士乎?
(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鉴赏+课件44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鉴赏+课件44张

2/26/2023

昭君怨 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注: 《昭君怨·梅花》是南宋词人郑域的作品。“昭 君怨”本琴曲名,词牌名。 这首词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26/2023

昭君怨 梅花 郑域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 (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26/2023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表达技巧鉴赏之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鉴赏
2/26/2023
表达技巧鉴赏之
修辞手法鉴赏
2/26/2023
• ✿ 在高考题目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考生的瓶颈。
一、考纲要求: 是什么
怎么样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为什么
修辞方式
表 达 技 巧 表达方式
温庭筠 (唐)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颈联。
首先明确是哪一种问题,情和景的角度分析
已经告诉我们就是借景抒情。需要我们继续
分析是借景抒情的哪一种(一共有四种)
答:颈联是借景抒情,以哀景衬哀情。石麟 被埋没于荒草之中,铜雀也尽显一片荒凉。 抒发作者对昔日贤才的惋惜与追思。以及对 曹操这样明君的赞美与褒奖。从而借古讽今 表达自己的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