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化习题集

高级生化习题集
高级生化习题集

第一章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练习题

1. William Astbury发现, 羊毛的X-射线衍射谱表明,在羊毛的纤维方向有间距大约5.2 ?的重复结构单位。当在蒸汽条件下拉长羊毛, X-射线衍射谱表现出一个新的大约7.0 ?间距的重复结构单位。拉长了的羊毛, 然后让其收缩后又回到间距5.2 ?。虽然这些观察提供了羊毛分子结构的重要线索, Astbury那时仍不能解释。(1) 根据我们目前关于羊毛结构方面的知识, 解释Asthury的观察结果。(2) 当羊毛汗衫或袜子在热水中洗涤或在干燥器中干燥时, 会发生收缩; 而在同样条件下丝绸并不收缩, 说明原因。

2. 头发的生长速度为每年16-20 cm. 其生长集中在头发纤维的基部, a-角蛋白细丝是在此处的表皮活细胞中合成并装配成的绳状结构的。α-角蛋白的主要结构因素是a-helix, 它每圈有

3.6个氨基酸残基, 每圈上升5.4?。假定α-螺旋角蛋白链的生物合成是头发生长的限速因素, 计算a-角蛋白链必须以怎样的速度(每秒肽键数)合成, 才能解释所观察到的头发年生长速度。

3. 多肽链a helix的解折叠成为随机线圈构象时, 伴随着其比旋光度(溶液转动平面偏振光的能力的量度)的极大降低, 只有L-谷氨酸残基组成的多聚谷氨酸pH3.0时呈现a helix构象。但当pH升至7时, 溶液的比旋光度就大大下降; 同样, 多聚赖氨酸(L-赖氨酸残基)在pH 10时呈现a helix构象, 但当pH降至7时, 比旋光度也下降。如下图所示。

如何解释pH变化对多聚谷氨酸和多聚赖氨酸的这种效应?为什么此种转变的pH范围这样狭(见上图)?

4. 许多天然蛋白质非常富含二硫键, 其机械性质(张力强度、粘性及硬度等)都与二硫键的数量有关。例如, 富含二硫键的麦谷蛋白, 使麦面的粘性和弹性增加。同样, 乌龟壳的坚硬性也是由于其a-角蛋白中广泛存在二硫键之故。(1) 二硫键含量和蛋白质的机械性质之间相关性的分子基础是什么? (2) 大多数球蛋白当短暂加热到65°C, 就会变性失去其活性。但是含多个二硫键的球蛋白却必须在更高的温度下加热更长时间才能使之变性。此种蛋白质的一个例子就是牛胰胰蛋白酶抑制剂(BPTI), 它有58个氨基酸残基, 呈单链, 含有三个二硫键。变性的BPTI溶液冷却时, 蛋白质的活性得到恢复。此性质的分子基础是什么?

5. 我们关于蛋白质如何折叠的愈来愈多的知识, 使研究者能够根据氨基酸序列资料预测蛋白质的结构。

(1) 根据上面的氨基酸序列, 你认为哪里可以形成β-转角?(2)哪里可以形成链内二硫键?(3)假定此序列是一个大的球蛋白的一部分, 说明下列氨基酸残基Asp, Ile, Thr, Ala, Gln, Lys的可能位置(蛋白质的表面或内部), 并说明原因。

6.一分子量为132,000的660mg寡聚蛋白样品, 在弱硷性条件下用过量的1-氟-2, 4-二硝基苯(Sanger 试剂)处理, 直到反应完成。然后此蛋白质的肽在加热条件下用浓盐酸完全水解。发现水解产物含5.5mg的下列化合物:

(1)请解释此信息如何用于确定一个寡聚体蛋白的肽链数目; (2)计算此蛋白的多肽链数目; (3) 还有什么其它技术可用于确定此蛋白中的多肽链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

7.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一个70-kd的肌肉蛋白, 它由一个双链的α-螺旋的线圈的线圈组成,(1)请问其分子长度是多少?(2)假设一蛋白质的40个氨基酸残基节段折叠成两个链的反平行式β结构,并带有一个4个氨基酸残基的发夹转角。请问此模序的最长长度为多少?

8.多聚-L-亮氨酸在有机溶剂如二氧杂环己烷(Dioxane)中为α-螺旋结构, 而多聚-L-异亮氨酸却不是。为什么?

9.一种突变使一个蛋白质内部的Ala变成了Val, 并导致了其活性的丧失。但是当在另一个不同位置发生第二个突变使异亮氨酸变成甘氨酸时,活性又得到恢复。为什么第二个突变导致活性的恢复?

10.一个催化二硫键巯基交换反应的酶称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DI)被分离出来。它可使无活性的核糖核酸酶快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而胰岛素却被PDI快速失活。此重要现象说明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三维结构的什么关系?

11.甘氨酸在蛋白质的进化中是一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为什么?

12.头发的形状部分是由于其主要蛋白角蛋白中二硫键的模式所决定的。卷发怎么诱导产生?

13.噬菌体T4溶菌酶暴露在溶剂中的一个α-螺旋含有三个Ala残基。其一个变种的此螺旋的连续10个位置上为Ala残基,它能正常折叠,有与野生型几乎相同的酶活性。另外,此多重突变体的主链构象也与野生型实质上相同。(1)此突变体揭示出其野生型氨基酸序列信息含量的什么内含?(2)此螺旋中的一个包埋状态的Leu被Ala置换,使此蛋白的熔点降低了8℃。为什么? (3)相反, 用Ala置换一个暴露的Ser残基使溶解温度升高1℃。为什么? (4)如何用多重Ala突变来简化其蛋白质折叠问题?

14.磷酸核糖酰邻氨基苯甲酸异构酶是参与Trp合成的一种酶,它折叠成一个αβ 桶, 其氨基和羧基末端非常靠近。曾构建了一个将这些末端相连、且在不同的部位产生新的末端的突变体。这个突变体与野生型的

序列实际上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其二级结构元件与链末端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此种突变体仍有酶学活性。这一发现说明折叠过程的什么信息?

第二章蛋白质的功能

练习题

1. 蛋白A与有其结合位点的配体X之间的Kd 为10-6M. 蛋白B与有结合位点的配体X之间的Kd 为10-9M. 哪种蛋白质对配体X的亲和力高?把两种蛋白质的Kd转化为Ka。

2. 下列哪种情形会产生n H < 1.0的Hill图? (1)此蛋白质有多个亚基, 每个亚基上有一个结合位点。配体与一个结合位点的结合降低了其它位点对配体的亲和力; (2) 此蛋白质为单个多肽链, 有两个配体结合位点, 每个对配体有不同的亲和力; (3) 此蛋白质为单个多肽链, 只有一个配体结合位点。纯化后的此蛋白制备物是不均一的, 含有一些部分变性的蛋白分子, 因此对配体的亲和力降低。

3.下列变化对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有什么效应?(1)血浆pH从7.4降至7.2; (2)CO2分压从肺部的6 kPa(平身静气)降至2 kPa(正常); (3) BPG水平从5 mM(正常海拔)上升到8 mM(高海拔)。

4. 在合适的条件下, 血红蛋白解离成四个亚基。分离的a-亚基能与氧结合, 但氧饱和曲线为双区线而不是S 型。另外, 氧与分离的a-亚基的结合不受HCO3-和BPG的影响。这些观察事实说明血红蛋白的协同性的来源的什么情况?

5. 对怀孕哺乳动物的氧转运研究表明, 当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时, 胎儿与母体血的氧饱和曲线显著不同。胎儿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的一个变种HbF, 它是由两个α和两个γ亚基组成(α2γ2), 而母体红细胞含HbA (α2β2)。

(1) 在生理条件下, 哪种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高, HbA还是HbF?请解释。(2) 这种不同的氧亲和力有什么生理意义?(3)当仔细除去HbA和HbF样品中所有的BPG, 测得的氧饱和曲线和亲和力向左移动, 此时HbA对氧的亲和力比HbF高。当重新引入BPG, 氧饱和曲线又回到正常, 如下图所示.BPG对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用上述信息解释胎儿与母体血红蛋白对氧的不同亲和力?

6. 血红蛋白的天然变种几达500余种。大多数变种是α链的单氨基酸突变。有些变种产生临床疾病, 尽管不是所有变种都有害。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些变种。

HbS (sickle-cell Hb): 分子表面的一个Glu被一个Val取代。

Hb Cowtown: 减少了一个参与T稳定态的一个离子对。

Hb Memphis:.表面上的一个不带电的极性基团被另一个相似不带电的极性基团取代。

Hb Bibba:在一个a helix中的一个Leu被Pro取代。

Hb Milwaukee: 分子中的一个Val被一个Glu取代。

Hb Providence: s一个正常情况下伸出四聚体中央腔穴的Lys被Asn取代。

Hb Philly: Tyr被Phe取代, 打破了a1β1界面的氢键。解释下面你的每一个选择。

(1) 最不可能引起病理症状的变种; (2) 在跑IEF时最有可能表现出与HbA不同pI的变种; (3) 最有可能表现出降低BPG结合, 增加血红蛋白对氧亲和力的变种。

7. 一个抗体与抗原的Kd 为5×10-8 M, 在什么抗原浓度下θ为(1) 0.2; (2) 0.5; (3) 0.6; (4) 0.8。

8.一个单克隆抗体能与球状肌动蛋白(G-actin)结合但不与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结合, 这告诉你这个抗体识别的半抗原的什么情况?

9.V、D和J节段重排形成的一个有功能的免疫球蛋白基因只出现在一个染色体上, 因为其蛋白质产物抑制另外一个染色体发生重排。因此,单个细胞制造的所有抗原结合位点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实验室却可以制作含有特异性不同的两个抗原结合位点的抗体。(1)两个Fab单位如何连接才能产生双特异性的抗体?(2)此双特异性的抗体怎样用于治疗?

第三章蛋白质寻靶

练习题

1. 下列每种寻靶序列的特征是什么?(1) 引导新生肽到内质网的真核信号; (2)引导新生肽到质膜的原核信号;(3)引导一种蛋白质从高尔基体到溶酶体的信号; (4)引导高尔基体中的一种膜蛋白质到质膜的信号; (5)引导胞浆中的一种蛋白质到线粒体的信号; (6)使一种胞浆蛋白寻靶到快速降解的信号。

2. 有一种突变型的LDL受体被发现均匀地分布在质膜上而不是浓集分布在有被小窝区。此突变体能与LDL正常结合但却不能内化。受体的哪个区域发生了突变?

3. 来自I-细胞疾病病人的细胞能吸收从正常细胞纯化的溶酶体的酶类。添加的酶类出现在这些细胞的溶酶体中。(1)这些酶从胞外基质转运到I-细胞的溶酶体的可能路径是什么?(2) 此实验导致这样一个假说:溶酶体酶类通过此路径正常分泌和吸收。要验证此假说,你在胞外基质中加哪一种磷酸糖?

4. 膜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和其分泌形式在其重链的羧基末端区不同。这些变化都来自于mRNA的选择性剪接。(1) 假若这些抗体的跨膜序列通过重组DNA方法放在一种胞浆蛋白的氨基末端,此嵌合体蛋白可能定位在哪里?(2) 假若此跨膜序列置于胰凝乳蛋白酶原的羧基末端,此嵌合体蛋白可能定位在哪里?

5. 分泌的真核蛋白的氨基末端残基通常与胞浆蛋白不同。大多数分泌蛋白以Leu、Phe、Asp、Lys或Arg 作为其氨基末端残基。与其相反,这些残基很少存在于胞浆蛋白的氨基末端。此两类蛋白的不同氨基末端残基可能的好处是什么?

6. 有人发现,一个有多种发育异常和严重神经损伤的新生儿的过氧化物酶体不能氧化长链脂肪酸、不能进行缩醛磷脂的合成、不能形成胆酸。发现其过氧化氢酶存在于胞浆而不是过氧化物酶体中。请提出一个能解释这些发现的分子缺陷。

7. 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是一种胞浆酶。通过在其氨基末端连上一个基质寻靶序列, 可以被重新引导到线粒体。可以在DHFR的氨基末端加上一个正常情况下定位于线粒体基质的乙醇脱氢酶的27个残基的前导

序列,而使其引导到线粒体基质。此嵌合体DHFR进入线粒体基质受到氨甲蝶呤的阻断。但是氨甲蝶呤并不能阻断其真品线粒体蛋白的转运, 也不干扰此嵌合体蛋白与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的结合。氨甲蝶呤是如何干扰此前导序列-DHFR嵌合蛋白进入线粒体的?

8. 持续以GTP结合状态存在的ras 的突变形式可促进许多肿瘤的发生。请据此改变了的ras寻靶提出一种新型抗癌剂。

第四章蛋白质研究技术

练习题

1. 下列试剂经常用于蛋白质化学

溴化氰丹磺酰氯尿素6N 盐酸巯基乙醇

茚三酮胰蛋白酶异硫氰酸苯过甲酸胰凝乳蛋白酶

请问完成下列每项任务最适合的试剂是什么?

(a)确定一个小肽的氨基酸顺序。

(b)鉴定一个不足0.1μg 的肽的氨基末端残基。

(c)使一个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可逆变性。如果含有二硫键, 还需要加什么试剂?

(d)水解芳香氨基酸残基的羧基肽键。

(e)在蛋氨酸的羧基侧切割肽键。

(f)水解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的羧基肽键

2.常用无水肼切割蛋白质中的肽键。其反应产物是什么? 此技术如何用于鉴定羧基末端氨基酸?

3.原肌球蛋白是一个93-kd 的肌肉蛋白, 它比65kd的血红蛋白沉降得慢。它们的沉降系数分别为2.6S 和 4.3S。原肌球蛋白的什么结构特征可以解释其较低的沉降系数?

4.一个球蛋白沉降系数与其质量的关系是什么?一个80-kd的球蛋白的沉降速率是一个40-kd 的球蛋白的多少倍?

5.两种分子量标准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0-kd和92-kd, 其在SDS-PAG上的迁移率分别为0.80 和0.41, 一未知蛋白迁移率为0.62 , 它的分子量是多少?

6.一个编码带一个二硫键的蛋白质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使其一个丝氨酸突变成了半胱氨酸, 你想知道此突变体的二硫键成对情况是否发生改变, 用什么实验方法?

7.(1) 圆二色谱测定表明, poly-L-lysine 在pH7时为随机线圈, 而当pH 增至10时却变成了α-螺旋, 请解释此转变。(2) 请预测poly-L-glutamate的螺旋-线圈转变对pH 的依赖性。

8. 如果一种蛋白质是全由D-氨基酸通过固相法合成的, 其沉降性质、电泳性质和圆二色性质与其天然形式比较如何?你如何预测此D和L-酶的肽底物?

9. 固体支持物上一小块面积上就能合成大量的肽段。此高密度的阵列可用荧光标记的蛋白去探测识别肽段。抗体与含1024种不同的肽段的阵列结合, 此阵列只有拇指那么大。你如何合成这样的肽阵列? (提示: 在每轮合成中使用光而不是酸使末端氨基去保护)。

第五章基因和染色体

练习题

1. 噬菌体T2的DNA分子量为120×106,它包含在大约210nm的头部中。请计算其DNA的长度(假定一个核苷酸对的分子量为650)并将其与T2噬菌体头部长度相比较。

2.噬菌体M13的DNA的碱基组成为A=23%、T=36%、G=21%、C=20%。这一信息告诉你噬菌体M13DNA 的什么信息?

3.已知的最简单的细菌生殖支原体(Myoplasma genitalium)的基因组是一环形DNA分子,580,070个碱基对。请计算其分子重量和伸展长度。其基因组的Lk0是多少?如果其σ = -0.06, 其Lk又是多少?

4.从大鼠肝脏分离出来的一种酶有192个氨基酸残基, 被含1440个碱基对的基因编码。请解释此种数量关系。

5.一闭环DNA分子的松弛态的连环数为500。此DNA大约有多少个碱基对?在下列情况下,其连环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增加、减少、不变或无意义)?(1)结合了一个蛋白质复合物,形成了核小体; (2)一条DNA链发生了断裂; (3)在其DNA 溶液中加入了DNA解旋酶和A TP;(4)双螺旋DNA发生了热变性而解链。

6.λ噬菌体通过将其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而浸染大肠杆菌。此重组的成功依赖于大肠杆菌DNA的拓扑结构。当大肠杆菌DNA的超螺旋密度σ大于-0.045时,其整合概率小于20%; 当σ小于-0.06时,其整合概率大于70%。从大肠杆菌培养物分离出来的DNA的长度为13800个碱基对, 连环数为1222。请计算此DNA的超螺旋密度σ,并预测λ噬菌体感染此培养物的可能性。

7.请解释B-DNA双螺旋的欠旋是如何促进或稳定Z-DNA的形成的?

8. 早期帮助研究者确定核小体结构的证据是通过下面的琼脂糖凝胶阐明的。图中的色带代表DNA. 它们是通过降解DNA的酶类简短处理染色质后,然后除去蛋白质纯化后,进行电泳产生的。图中左侧的数字表示其相应带的线型DNA大小(bp)。此电泳胶告诉了你关于染色质结构的什么信息?为什么这些DNA带呈浓稠状展开而不是狭窄的带?

9. 酵母人工染色体(YACs)用于克隆酵母细胞中大片段的DNA。需要哪三种类型的DNA才能确保一个YAC在酵母细胞中正确复制和繁殖?

第六章基因研究技术

练习题

1. (1)下图表明的是用化学切割特异碱基后产生的DNA片段经电泳后的放射自显影图。这些DNA片段的5′ -末端有32P 标记。其序列是什么?

(2) 如果用Sanger双脱氧法表明模板链的序列为5′-TGCAA TGGC-3′。请画出其凝胶电泳图。.

2. 卵清蛋白是鸡蛋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鸡的卵清蛋白基因有8个外显子, 7个内含子。我们是使用其cDNA 还是使用其基因组DNA 来在大肠杆菌中生产此种蛋白质?为什么?

3. 假如一个人的基因组文库是通过限制酶EcoR I彻底消化人的DNA后制备的。产生的片段长度平均为4kb。(1) 此方法适合克隆大基因吗?为什么?(2) 此方法适合于通过染色体步移来对基因组作图吗?为什么?

4. 镰刀细胞贫血病产生于编码人血红蛋白β链的基因突变。突变体中用GTG.代替了GAG。这一突变减少了一个Mst II限制酶位点, 它识别的靶序列为CCTGAGG。这些发现成为了临床上诊断镰刀细胞基因的基础。请提出一种快速区别正常和镰刀性突变基因的方法。阳性结果能证实突变体含有GTG 而不是GAG 吗?

5.Thomas Cech 表明,纤毛原生动物四膜虫(Tetrahymena) 的rRNA前体在没有任何四膜虫蛋白存在的情况下能自我拼接。他在质粒中克隆了存在于此前体RNA中包括内含子及其旁侧序列的四膜虫DNA 区域。请说明如何用此质粒去证明rRNA前体的拼接不需要蛋白质。

6.假如你分离出了一种能消化纸浆的酶及其cDNA。如果目的是要产生一个在高温下有效的突变体。你已经在其30bp的编码区旁侧的DNA上工程化了1对独特的限制性位点。请提出一个在此区快速产生许多不同突变体的技术。

7. PCR通常用于扩增两个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假如你要研究一单个已知序列两侧DNA,请设计常用PCR 的变种,使你能够扩增全新的DNA区域。

8.一PCR产物的凝胶电泳图谱显示出四个强带。这四段DNA的长度比大致为1:2:3:4. 将最大的一个片段从凝胶中切出, 用同样的引物进行PCR, 同样产生四条带的梯状分布。这一现象能揭示其编码蛋白质结构的什么信息?

第七章生物膜与跨膜转运

练习题

1. 一个磷脂双分子层的1μm2区域有多少个磷脂分子?假定一个磷脂分子占70 ?2的表面积。

2. 在1微秒、1毫秒和1秒内一个膜磷脂分子移动的平均距离是多少?。假定其扩散系数为10-8cm2/秒

3. 一个刚性的球体分子的扩散系数D =kT/6πηr, 式中η为溶剂的粘度,r为球体的半径, k为Boltzman 常数(1.38×10-16 erg/deg), T 为绝对温度。一个100kd的蛋白质在37C的有效粘度为1泊(poise,1 poise =1 erg s/cm3) )的膜中的扩散系数是多少?此蛋白在1微秒、1毫秒和1秒内跨越平均距离是多少?假定此蛋白

未被水合,为密度为1.35g/ cm3的刚性球体。

4. 含一个载体抗生素的一个脂类双分子膜的导度在当温度从40℃降到36℃时突然降低。相反, 当其含一个形成通道的抗生素的时候,却很少改变。为什么?

5. 磷脂双分子膜中磷脂的跨膜扩散用磷脂酰胆碱的顺磁类似物即称为自旋标记的磷脂酰胆碱进行研究。

自旋标记的磷脂酰胆碱中的NO基团能产生特殊的顺磁共振谱。当NO被还原剂如抗坏血酸转变为胺类时,此顺磁共振谱消失。通过超声波处理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制得含有95%磷脂酰胆碱和5%的自旋标记类似物的脂质囊泡。这些脂质体的外径约为25nm。其顺磁共振谱的振幅在第二次加入等量的抗坏血酸后数分钟内降低到其初始值的35% 。但是余谱的振幅以半衰期6.5小时呈指数性衰减。你如何解释这些顺磁谱振幅的变化?

6. 假设一个离子通道遵守协同变构模型(MWC模型)。配体与其R态(开放态)的结合亲和力是其与T态(关闭态)结合的20倍。在没有配体存在时,关闭的通道与开放的通道的比率为105。如果此通道为一个四聚体, 当1个、2个、3个及4个配体结合时,开放的通道的比率分别是多少?

7. 塔崩(Tabun)即N, N′-二甲氨基氰磷酸乙酯和沙林(Sarin) 曾用作化学武器, 而对硫磷(Parathion)作为杀昆虫剂。它们的致死作用的分子基础是什么?

8. 结合0个、1个、2个乙酰胆碱分子的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的开放与关闭态的比例分别为5×10-6, 1.2×10-3, 和14, (1) 第一个乙酰胆碱的结合增加了开放/关闭比例多少?结合第二个乙酰胆碱分子时又如何呢?(2) 在25℃时, 其对通道开放的自由能贡献是多少?(3) 此变构转变可用MWC模型解释吗?

9. 在20℃时,从-45mV 开始到+5mV 结束期间的5mV时电压门控开放通道的比例分别为0.02, 0.04, 0.09, 0.19, 0.37, 0.59, 0.78, 0.89, 0.95, 0.98, 0.99。(1) 通道开放50% 时的电压是多少?(2) 门控电荷值是多少?(3)从-45mV 到+5mV转变过程中,门控电荷的移动贡献多少自由能?

10. 箭毒蛙毒素(Batrachotoxin, BTX) 是来自哥伦比亚毒蛙皮肤中的一种固醇类生物碱。在BTX存在下, 当膜处于去极化状态时,切下的膜片上的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当膜重极化(Repolarized)时却关闭。BTX 阻断了什么转变?

11. γ-氨基丁酸(GABA) 特异性地打开氯离子通道。GABA A受体通道在药学上非常重要, 因为它是减轻焦虑的药物安定(Valium)的作用靶。(1)胞外Cl-浓度为123 mM,胞内Cl-浓度为4 mM。当膜电位在-60mV

至+30mV范围内,Cl-通过开放通道移动的方向如何?(2)通道开放对神经元的兴奋性有何影响?(3)GABA A受体的疏水作图类似乙酰胆碱受体。请预测此氯离子通道的亚基数。

12. 当胞浆[Ca2+]为0.4μM、胞外[Ca2+] 为1.5mM、膜电位为-60mV时,泵出Ca2+的自由能消耗是多少?

13. 一个通道在膜电位为-50mV时表现出每步5 pA 的电流变化。其平均开放时间为1ms, 其平衡电位为0mV。注:平衡电位又称逆转电位(reversal potential)或Nernst 电位。它指的是当跨膜两侧没有净的离子流动时的膜电位。

(1) 此通道的电导是多少?(2) 在此平均开放时间里, 有多少单价离子流过此通道?(3) 一个离子通过此通道需要多少时间?

14.设计一个实验表明乳糖透过酶在体外可逆转为泵出质子。

第八章生物信号转导

练习题

1. 生物体中磷酸化作用非常丰富。试比较细菌的趋化性、视觉和生长调控级联中磷酸化作用的异同。

2. 细菌的趋化突变体有不同的个性。(1)一种类似小驴屹耳(Eeyore)(Eeyore是米尔恩(Milne)的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中的固执的悲观者。为一只灰色的驴子,非常安静及忧郁悲观,常常都愁眉苦脸,自怨自哎,为一些事而担心,觉得所有人和事都专门跟他作对,幸好有百亩森林的动物陪他一起欢乐)的表型。产生于哪个che 基因的丢失? (2)另一个不同的che 的丢失产生一种类似V oltaire 的老实人Candide, 即永远的乐观者,总是认为“这是所有世界中的最好的一个”(Candide本来是一个诚实、纯真的青年,他的心灵简直干净得没有瑕疵)。这是哪个基因呢?

3. 一个视杆细胞的外段可在其近基部切除,产生一个在A TP和GTP存在时能进行视觉转导的片段。小分子和蛋白质能扩散进入此切短了的视杆细胞, 因为其基部没有封闭。请预测下列每种操作对于能激活几个视紫红质分子的闪光的响应效果。(1)加视紫红质激酶的抑制剂。(2)加cGMP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3)加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 EGTA)。(4)加GTPγS(GTP的一种抗水解类似物)。

4.1794年John Dalton向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协会(the Manchester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Society)发表了一个题为“Extraordinary Facts Relating to the Vision of Colours”的演讲。Dalton后来建立了原子论。在其演讲中他强调了他对颜色的感觉与大多数人是多么的不同。“… 其它人称为红色的图象部分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些阴影或折光,然后是橙色、黄色、绿色好象是一种颜色,这些颜色相当均一地从强变成淡黄色…” Dalton与8% 的男性和0.6% 女性一样,都是红绿色盲。此种色盲在女性中少见发生,是因为它是一种隐性性连锁突变所造成。最近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红、绿受体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相互靠近。在某些男性色盲中发现,绿色基因取代了红色基因。请预测此种杂和基因的吸收光谱。为什么它能导致色觉改变?

5. 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许多蛋白质都是通过移除一个抑制性的障碍而得以激活的。请举三个例子来说明此机制。

6. 霍乱毒素催化腺苷二磷酸核糖单位转移到促进性G蛋白的一个精氨酸残基上。此种修饰称为ADP-核糖基化, 它阻断了与Gs的α亚基结合的GTP的水解。霍乱毒素是如何诱导爆发性腹泻的?如果不及时补充体液,此种腹泻甚至是致命的。(提示: 肠上皮细胞氯离子通道的磷酸化使Cl-和水分外排增加)。

7. 真核细胞质膜上的Ca2+-ATPase泵受到Ca2+-钙调蛋白的激活。此138-kd 的泵.的C-末端区含有一个与

钙调蛋白类似的氨基酸序列。

Ca2+-ATPase Glu-Glu-Glu-Ile-Phe-Glu

钙调蛋白Glu-Glu-Glu-Ile-Arg-Glu

此序列是如何使此泵被Ca2+-钙调蛋白激活的?

8. 受体酪氨酸激酶是癌症治疗的潜在药物靶。一种致癌突变的效应是如何被一种小分子逆转的?请提出一种寻找此药物的策略。

第九章基因表达的调控

练习题

1. E. coli在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忽然加入色氨酸, 细胞继续生长, 并且每30分钟分裂一次。请定性地描述细胞中色氨酸合酶的活性在下列条件下如何发生改变。(1) 色氨酸mRNA稳定(数小时后缓慢降解); (2) 色氨酸mRNA迅速降解, 但是色氨酸合酶稳定; (3) 色氨酸mRNA和色氨酸合酶都比正常情况下更迅速地降解。

2. 描述在下列位置发生突变对乳糖操纵子的基因表达有什么效果: (1) 删除了大部分O1的乳糖操纵子; (2)使阻遏物失活的LacI基因; (3) 操纵基因-10位附近的区域被去除。

3.典型的原核阻遏蛋白能够区分它的特定DNA-结合位点(操纵基因)和非特异性DNA, 特异程度达10 4 到106。大约每个细胞中有10分子的阻遏物就可足以保证高水平的抑制。假设在人细胞中有着相似的阻遏物存在, 并有着相似的特定结合位点。引起与原核细胞相同水平的抑制需要多少数目的阻遏物?(提示: E coli 基因组包含4, 700, 000核苷酸对, 人类的单倍体基因组有大约2, 400, 000, 000核苷酸对)

4.一个特定的阻遏物-操纵基因复合物的分裂常数是很低的, 大约10-13M。一个E coli细胞(体积2 ×10-12 mL)含有10个阻遏物。计算这个阻遏蛋白的胞内浓度。如何将这个值与阻遏物-操纵基因复合物的分裂常数相比较?这个结果有什么重要意义?

5. E coli细胞在含有乳糖但不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生长。指出下列条件的改变是否会增加, 减少或者不改变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这也许有助于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各种情况。(1)加入高浓度的葡萄糖; (2)发生一种突变, 阻止了Lac阻遏物从操纵基因上脱落; (3)发生突变使β-半乳糖苷酶完全失活; (4)发生突变使半乳糖透性酶完全失活; (e)一种突变阻止了CRP同它在Lac启动子附近的位点的结合。

6. 如果色氨酸mRNA的前导区域发生以下突变, 将会对E coli细胞的色氨酸操纵子的转录产生什么影响?(1)增加前导肽基因和序列2之间的距离(碱基数); (2)增加序列2和序列3之间的距离; (3)除去序列4; (4)把前导肽基因中的两个色氨酸密码子改成组氨酸密码子; (5)除去编码前导肽的基因的核糖体结合位点; (6)改变序列3中的几个核苷酸使得它可以与序列4而不是序列2配对。

7. 阻止Lex A蛋白自身催化分裂的lexA基因的突变会对E coli的SOS响应产生什么影响?

8.在沙门氏菌属的相转变系统中, Hin的再结合如果活性增加并且每个细胞世代的再结合都活跃好几倍, 细胞中会发生什么?

9.在一种外国真菌的细胞粗提物中发现了一种新的RNA聚合酶活性。这个RNA聚合酶只能由一种单一的高特异性的启动基因开始转录。当这种聚合酶被提纯, 它的活性下降, 并且纯化的酶完全没有活性除非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细胞粗提物。为这个实验观察提出一个解释。

10.一个生化学家将酵母Gal4蛋白的DNA结合区域替换为Lac阻遏物的DNA结合区域, 然后发现改造过的蛋白质不再调节酵母中GAL基因的转录。画出一个图表来表示你希望在Gal4蛋白和其改造蛋白中发现的不同功能区。为什么改造蛋白不再调节GAL基因的转录?这个蛋白识别的的DNA结合位点对启动GAL基因的转录起了什么作用?

11.果蝇的bcd-/bcd-卵可以正常发育, 但是其成年果蝇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解释。

12. 下列突变的可能效应是什么?

(1)乳糖阻遏蛋白基因的删除; (2)色氨酸阻遏蛋白基因的删除; (3)araC蛋白基因的删除; (4)λ噬菌体cI基因的删除; (5)λ噬菌体N基因的删除

13.乳糖操纵子的超阻遏突变体(i s) 表现为非诱导的突变体, 在部分双倍体中其i s基因对i+是显性的,此突变可能的分子本质是什么?

14.大肠杆菌的一个突变体无论有无诱导物的存在都合成大量的β-半乳糖苷酶,此突变体形成的一个部分二倍体和Fi+o+z- 在有无诱导物存在下也能合成大量的β-半乳糖苷酶。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以产生这样的结果?

15. 从野生型培养物中分离出一种突变体不能以半乳糖、乳糖、阿拉伯糖、以及几种其它碳源生长。这一突变体中的cAMP水平是正常的。什么样的突变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16. 携带有λ原噬菌体的大肠杆菌细胞不受λ噬菌体的裂解性感染。为什么?

17. 大多数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位点的结合在低离子强度下比在高离子强度下要快得多。而与之相反的是,操纵基因对阻遏蛋白的亲和力却不受到离子强度的显著影响。为什么?

18. 正常色氨酸脱辅基阻遏蛋白(aporepressor)的晶体加色氨酸后发生崩解。但是一种突变体的色氨酸脱辅基阻遏蛋白晶体在加色氨酸后却不受影响。此晶体的单位细胞大小几乎与结合了色氨酸的正常阻遏蛋白晶体相同。请预测此突变体阻遏蛋白的生理活性。

19. 终止因子RF2的量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机制的调控。要么从RF2 的mRNA上产生一个在第25个残基处截短了的多肽, 要么产生一个在第340个残基出结束的完整多肽。其第25个氨基酸残基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和相应的碱模体列为:

-Gly-Tyr-Leu-Asp-Tyr-Asp-

5′-GGGUAUCUUUGACUACGAC-3′

根据这些资料,提出其控制机制。此调节回路的结果是什么?

20. λ阻遏蛋白与相距5或6圈双螺旋DNA的操纵基因位点协同结合。而当操纵基因位点相距4.5 5.5或6.5 圈时, 其结合却是非协同性的。请指出此差异的分子基础。

21. 在色氨酸前导基因的转录过程中,RNA 聚合酶在完成序列1和2的转录后立即在一个确定位点暂停。为什么?

22. 噬菌体434阻遏蛋白的螺旋-转角-螺旋模序C-末端螺旋外侧的五个氨基酸残基被P22阻遏蛋白中占据

同样位置的氨基酸置换。此P22阻遏蛋白是由侵染沙门氏菌的一种噬菌体所编码的。此嵌合蛋白的DNA 结合特异性与P22阻遏蛋白的DNA结合特异性一致, 而与434 阻遏蛋白不一致。此种螺旋重设计实验揭示识别过程的什么信息?

第十章代谢调节策略

练习题

1.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活性位点上的一个组氨酸残基被认为在稳定其与底物结合时的过渡态中起重要作用。假定此相互作用是必需的且在此酶的pH-活性图上起主要作用,请预测其催化速率对pH的依赖性。

2.一种底物与一种变构酶的R态的结合牢固程度是与其T态的100倍。假若协同(MWC)模型适用于此酶. (1)每个底物分子与每个酶分子的结合对R态和T态酶分子的浓度改变的比例如何?(2)假定在没有底物存在时[T] / [R] 比值(L)为107且此酶含有4个底物结合位点。请问在饱合底物浓度存在时R态与T 态酶分子的比值是多少?

3.假若你分离出了一种含有两个相同活性部位的二聚体酶。底物与其中一个活性部位的结合降低了另一个活性部位对底物的亲和力。哪种变构模型能解释此种负协同性?

4.L-膦酰乙酰-L-天冬氨酸(PALA) 是ATCase的强力抑制剂, 因为它模拟了其两个生理底物。但是低浓度的此种不反应的双底物类似物却增加反应速度。此促进作用在ATCase催化砷酸对N-氨甲酰磷酸的分解(这是一个非生理反应)时尤其显著。加PALA 后反应速率增加直到达到每个酶分子平均结合三个PALA分子。此最大反应速度是没有PALA存在时的18倍。然后反应速率在达到每个酶分子结合三个PALA分子时降低到近乎零。为什么低浓度的PALA能激活ATCase?

5.当非常低浓度的胃蛋白酶原加到酸性介质中时,其激活一半的时间对酶原浓度的依赖性如何?

假若你刚刚检查了一个极有可能为经典血友病(凝血因子VIII缺陷)的患出血疾病的男孩。由于时间很晚了,专门进行凝血试验的实验室关门了,但是你碰巧有一小时前入院的一个经典血友病患者的血样。你有什么最简便、快速的方法确定目前这个患者是不是凝血因子VIII缺陷?

6.凝血因子X的合成与凝血酶原一样需要V K。凝血因子X的氨基末端区也含有γ-羧基谷氨酸残基。但是活化了的凝血因子X与凝血酶不同, 它保留了此区。此两种活化形式间的这种差异的功能意义是什么?

活化了的因子X 保持与血小板膜结合,从而加速凝血酶原的激活。

7.抗凝血酶III与凝血酶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 但却不与凝血酶原形成不可逆的复合物。此反应性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8.血纤蛋白的三种类型的链都含有重复性的七肽单位(abcdefg), 其中的a 和d 都是疏水的。请问此规则性

的原因是什么?

9.一个制药公司决定用重组DNA方法制造一种修饰了的、比天然存在的抑制剂更抗氧化的α1-抗胰蛋白酶。你建议替换哪一个氨基酸?

参考答案

第一章

1.(1)羊毛纤维多肽的主要结构为α-螺旋,其每圈距离为5.4 ?。用蒸汽处理拉长了此纤维,使其变成了伸展的β-构象,后者其相邻R基团的间距大约为7.0 ?。随着多肽链重新采取α-螺旋结构时,纤维就发生了收缩。(2)在湿热条件下,加工后的羊毛的多肽链从伸展的β-构象转变为天然α-螺旋构象。丝绸的β-折叠片其氨基酸侧链小、装配密实,比羊毛更稳定,因此不发生收缩。

2. 大约每秒34~43个肽键。即[(16~20)×108×

3.6]/(5.4×365×24×60×60) = 34~43个肽键/秒。

3. 在pH6以上, 多聚谷氨酸的羧基发生了去质子化,其带负电的羧基相互的排斥导致解折叠。同样,在低于pH9时,多聚赖氨酸的氨基发生了质子化,这些带正电荷的基团的相互排斥也导致解折叠。

4.(1)二硫键为共价键,它比稳定大多数蛋白质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要强得多。二硫键使蛋白质肽链间相互交联,增加其机械强度和硬度; (2)胱氨酸残基(二硫键)避免了蛋白质完全解折叠。

5. (1)β-转角最有可能在第7和第19个残基出形成,此处的顺式构型Pro 很适合形成此β-转角。(2)第13位和24位的半胱氨酸可以形成二硫键。(3)外表面: 极性和带电的残基Asp、Gln和Lys; 内部非极性和脂肪族残基Ala和Ile; Thr虽然是极性的,但其疏水指数为零, 因此在蛋白质内外部都可以存在。

6. (1) 计算出每摩尔蛋白质形成的DNP-Valine的摩尔数就是氨基末端数,也即多肽链的数目; (2) 4个; (3)

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能将不同的链分辨为不同的带。

7. (1) 每个链的分子量为35 kd ,因此有大约318个残基(氨基酸残基的平均分子量约为110)。因为在α-螺旋中每个残基上升1.5 ? , 所以其长度为477 ? (318×1.5)。(2)每个链上有18个残基(40-4,然后除以2) 处于β构象,因为每个残基上升3.5 ?, 其长度为63 ?。

8.异亮氨酸β-碳原子上的甲基在空间上干扰α 螺旋的形成。而在亮氨酸中此甲基位于γ碳原子上,远离主链而不发生干扰。

9.第一个突变使活性丧失是因为Val比Ala占据了更多的空间,因此蛋白质必须采取不同的形状。第二个突变恢复了活性是因为体积的补偿性减小,Gly比Ile小。

10.胰岛素的天然构象不是热力学上最稳定的形式。事实上胰岛素是从其单链前体前胰岛素切割下33个残基而形成的。在前胰岛素中,形成成熟胰岛素B-链的第30个残基是与A链的第一个残基相连的。11.Gly是侧链最小的氨基酸。其此种性质特点使其在多肽链发生急转弯或多肽链彼此靠近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头发中的二硫键通过加硫醇和微热条件下被打断, 然后卷曲头发, 再加氧化剂重新形成二硫键来稳定理想的形状。

13. (1) 这一实验表明,噬菌体溶菌酶的氨基酸序列有相当大的信息冗余。(2) Ala比Leu小得多.。缺少三个碳原子会在疏水核心产生一个孔洞,并减小范德华相互作用的强度。(3)丝氨酸能打断α-螺旋, 而Ala能形成α-螺旋。(4) 用Ala来置换非关键残基会让人发现对折叠和稳定性方面重要的那些位置。

14.在决定最终折叠结构方面,多肽链合成的顺序并不重要。

第二章

1. 蛋白质B对配体X有更高的亲和力,与蛋白A相比,它会在低得多的X浓度下达到50%的饱和。蛋白质A和B 的Ka 分别为106 m-1和109 m-1。

2. 所有三种情况的n H都小于1.0。配体结合的表观负协同性可由在同一溶液中同一种蛋白质或不同的蛋白质上有不同亲和力的两个或以上的结合位点所造成。表观负协同性也常在不均匀的蛋白质制备物中观察到。很少有真正的负协同性的记载。

3.对肌红蛋白与O2亲和力的效应: (1) 无影响; (2) 无影响; (3) 无影响; 对血红蛋白与O2亲和力的效应:(1) 降低; (2)增加; (3)降低。

4. 血红蛋白的协同行为产生于亚基间的相互作用。

5. (1)当pO2为4 kPa时观察到母亲HbA只有33%的饱和度,而胎儿HbF在同样的生理条件下为85% , 说明HbF 对氧的亲和力比HbA高。(2) HbF的较高的氧亲和力确保了氧气经过胎盘从母亲的血液流到胎儿的血液。在HbA与氧气亲和力低的地方,胎儿血液能达到氧饱和。(3)此处观察到的在结合BPG后HbA的氧饱和曲线比HbF发生更大的移动,说明BPG与HbA结合比与HbF更紧密。BPG 与这两种血红蛋白结合的差异可能决定了其亲和力的差异。

6. (1) Hb Memphis (2) HbS, Hb Milawukee, Hb Providence, 可能还有Hb Cow-town (3) Hb Providence

7. (1) 1.25 × 10-8m (2) 5 × 10-8m (3) 7.5 ×10-8m(d)2× 10-7m. 注意[L] =θKd/(1-θ)。

8.其半抗原可能是当G-肌动蛋白聚合为F-肌动蛋白时被掩被了的结构。

9. (1)改变每个重链基因,使其编码CH1结构域后面的线圈的线圈序列。然后通过形成一个α-螺旋的线圈的线圈与F ab单位相连。(2) 曾通过杀手T细胞用一个双特异性的抗体去增加靶细胞的破坏。此抗体的其中一个Fab单位是对杀手T细胞表面蛋白特异的抗体, 而另一个则是对靶细胞上的一种白细胞介素特异的抗体。

第三章

1. (1) 可切割的氨基末端信号序列, 通常13 ~36 个残基长, 含有10~15个残基长的一个高度疏水的中部区域。其氨基末端部分至少有一个碱性残基。其切割位点前有几个小的中性残基。(2) 原核信号序列与真核相似。此外还需要一个终止-转移序列(stop-transfer sequence )使蛋白质位于质膜上。(3) 6-磷酸甘露糖残基引导蛋白质到溶酶体。(4) 最初在内质网上的膜整体蛋白到达质膜,除非它带有其它相反的信号。不需要特异的信号。(5)含有带正电的氨基酸残基、丝氨酸和苏氨酸以及一些疏水残基的氨基末端序列。(6) 一个氨基末端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或酪氨酸。

2. 能与有被小窝互作的此受体的胞浆部分可能发生了改变。

3. (1) 对6-磷酸甘露糖残基特异的受体所介导的内吞作用。含有加了溶菌体酶类的内吞囊泡然后与溶酶体融合。(2) 如果正常路径涉及向外分泌和运近细胞的话,在胞外基质中加6-磷酸甘露糖就能避免溶酶体酶类到达其目的地。但是6-磷酸甘露糖并不抑制正常的溶酶体寻靶, 这说明溶菌体酶类未离开细胞而进入溶酶体。

4. (1) 此嵌合蛋白可能会存在于胞浆。一个膜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的跨膜序列以一种终止转移序列而起作用,而不是信号序列。(2) 此嵌合蛋白可能会在质膜上, 因为胰凝乳蛋白酶原合成时带有信号序列。

5. 错误寻靶到胞浆的分泌蛋白, 由于其氨基末端有快速降解的标识,会被快速降解掉。快速清除寻靶错误的分泌蛋白非常重要, 因为其中的有些蛋白(如胰凝乳蛋白酶原)会造成胞浆的混乱。

6. 此遗传疾病称Zellweger综合症。它是由于带有SKL序列的过氧化物酶体基质蛋白的运入缺陷所造成的。此突变可能发生在SKL受体或其相关的转位酶的基因上。

7. 氨甲蝶呤与DHFR结合牢固使其不能解折叠。我们知道,蛋白质在跨线粒体或其它膜转运时必须部分或完全解折叠。

8. 只有被膜锚定时,突变型ras 蛋白才是致癌的。ras 蛋白的法尼基化是其膜锚定必需的。因此法尼基转移酶的特异抑制剂可能是有价值的抗癌剂。

第四章

1. (a) 异硫氰酸苯; (b) 丹磺酰氯; (c) 尿素; β-巯基乙醇还原二硫键; (d) 胰凝乳蛋白酶; (e) CNBr. (f) 胰蛋白酶。

2. 除了氨基末端残基以外的每个氨基酸残基都与肼发生反应生成肼类化合物。可鉴定羧基末端残基, 因为它产生一个自由氨基酸

3.原肌球蛋白是棒状结构, 而血红蛋白大致为球状的。

4.摩擦系数f 和质量m决定S。具体地说,f 与r(f=6πηr)成正比。因此f 与m1/3[s= m(1-?ρ)/ f]成正比,S与m2/3成正比。一个80-kd的球蛋白沉降速度是一个40-kd球蛋白的1.59倍。

5.50kd(根据两种已知蛋白质的log MW与迁移率作图,然后找到未知蛋白质的分子量)。

6.二硫键的位置可以通过对角线电泳法确定。如果突变蛋白和天然蛋白形成的偏离对角线的肽是一样的, 则说明二硫键的位置未发生改变。

7.(1) 在pH 7时带正电的ε-氨基之间的静电相互排斥使其不能形成α-螺旋; 在pH 10时, 此侧链发生去质子化, 从而可以形成α-螺旋。(2)P在pH 7时多聚-L-谷氨酸是随机线圈,在低于pH4.5时, 由于其γ-羧基发生质子化,使其形成α-螺旋。

8. L-型酶及其镜像D-型酶的沉降和电泳性质是一样的。它们的圆二色谱振幅相同, 但符号相反, 因为这两个结构旋转方向相反。彼此互为镜像的肽底物将会被L-型酶和D-型酶以同等速率切割。

9. 用光导合成这些多肽。在含有光敏的α-氨基保护基团而不是t-Boc基团的固体支持物上加每种氨基酸。对固体支持物的精选区域照光导致保护基团的释放,暴露出这些位点的氨基,使其具有反应性。照光过程中使用的masks 的模式以及加试剂的顺序决定了其最终产物和其位置。

第五章

1. 62769nm,T2噬菌体的大致分子量除以650得184615个碱基对,此数乘以3.4/bp得627691?即62769nm。

因此其DNA的长度大约是其头部的300倍。

2.因为M13噬菌体的A的含量不等于T的含量,G的含量也不等于C的含量。说明其DNA不可能是碱基配对的双螺旋。M13的DNA是单链的。

3.分子量= 580,070×650 = 3.77×108;长度= 580,070×3.4 = 1972238? = 197μm; Lk0=58,070/10.5 = 5524

4.76=55245; Lk = 55245-55245×0.06 = 51930.

4.此基因的外显子含有3×192=576个碱基对,余下的864个碱基对以内含子存在或可能为前导序列或信号序列。

5.松弛态DNA分子的连环数等于双螺旋的圈数:500×10.5=5250个碱基对; (1)不改变。连环数在没有链的断裂和重新形成共价骨架的情况下是不发生改变的; (2)无意义。因为环状DNA中一条链的断裂从定义上讲就没有连环数; (3)连环数降低。在ATP存在时DNA解旋酶使DNA发生欠旋; (4)不发生改变。因为热变性中没有DNA的断裂发生。

6.σ= (13800/10.5-1222)/(13800/10.5) =-0.07;此时λ噬菌体感染此培养物的可能性大于70%。

7.右手螺旋的Lk值为正值; 左手螺旋如Z-DNA的Lk值为负值。一个闭环DNA分子通过欠旋降低其Lk,使得在某些序列区形成Z-DNA区。

8.这些结果表明了染色质的一个基本结构单位。每大约200bp重复一次; 核酸酶只能接近200bp 单位之间的DNA区; 短暂处理不能将其每个单位切下, 因此产生的DNA梯状带分布其大小差异为200bp的倍数关系。进一步的水解将会导致大多数DNA变成最下面的带。DNA带的浓稠分带说明,切割位点的位置有些变化, 也就是说, 在最下面的带中不是所有的片段都是准确的200bp长。

9.着丝粒、端粒和自主复制序列或复制起点。

第六章

1. (1) 5′-GGCA TAC-3′. (2) Sanger双脱氧测序法产生的凝胶电泳图谱如下所示。

2. 应使用卵清蛋白的cDNA。大肠杆菌缺乏对从基因组DNA转录产生的原初转录本进行拼接的机器。

3. (1) 此法不适于克隆大的基因。因为大多数人类基因远大于4kb。我们获得的品段只是一个完整基因的一小部分。(2) 不适合。染色体步移技术依赖于重叠的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彻底消化产生的是非重叠的小片段。

4. MstII消化液的Southern 印迹将能够区分正常和突变体基因。一个限制性位点的丢失会导致Southern 印迹上两个片段被单个长的片段的置换。这一现象回证实GTG 置换了GAG; 在此限制性位点上的其它序列改变也会产生相同的结果。

5.Cech 在大肠杆菌中复制了此重组DNA质粒,然后在体外使用细菌RNA聚合酶将此DNA进行转录, 再后他发现,此RNA在没有任何来自四膜虫的蛋白质的存在下能发生体外自我拼接。

6.产生许多突变体的一个简便方法是用活化核苷酸的混合物,在特定循环的寡核苷酸合成中合成一组兼并性的盒子。假如一个30聚体开始序列为GTT, 它编码Val。如果在第一和第二轮合成中使用所有四种核苷酸,产生的寡核苷酸序列将以XYT ( X和Y代表A、C、G或T)开始。这16种不同的盒子将编码第一位分别为Phe、Leu、Ile、Val、Ser、Pro、Thr、Ala、Tyr、His、Asn、Asp、Cys、Arg和Gly的蛋白质。同样人们还可制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码子同时发生改变的兼并性盒子。

7. 用限制酶消化基因组DNA, 然后选择出含已知序列的片段,使此片段发生环化。然后使用一对远离已知序列的引物进行PCR。

8.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特异氨基酸序列的4次重复。

第七章

1. 2.86×106个分子, 因为双分子层的每个单层含有1.43× 106个分子。

2. 2×10-7、6.32×10-6和2×10-4cm

3. 此分子的半径为3.08×10-7 cm, 其扩散系数为7.37×10-9 cm2/s。在1微秒、1毫秒和1秒内跨越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72×10-7、5.42×10-6和1.72×10-4cm。

4. 当温度降低时,膜发生了从高度流动态到几近凝固态的相变。一个载体穿梭运送离子只有在双分子层处于高度流动态时才能进行。而离子通道即使是在膜处于相当程度的凝固态时也能跨通道转运离子。

5. 顺磁共振谱振幅的初始降低产生于双分子层外层中自旋标记的磷脂酰胆碱的减少。在这些实验条件下,抗坏血酸不发生跨膜转运。因此它不会降低内层的磷脂。余谱的缓慢衰减是由于翻转运动到双分子层的外层导致磷脂分子减少所致。

6. 当0个、1个、2个、3个及4个配体结合时,关闭与开放离子通道的比值分别为105、5000、250、12.5 和0.625 。因此开放通道的比率分别为10-5、2×10-4、3.98×10-3、

7.41×10-2和0.615。

7. 这些有机磷化合物通过与活性部位的丝氨酸反应生成稳定磷酸化衍生物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它们通过阻断胆碱能突触处的突触传导,引起呼吸瘫痪。

8. (1) 第一个乙酰胆碱的结合增加开放/关闭比值240倍,第二个乙酰胆碱的结合增加此比值11, 700倍; (2) 因此其自由能贡献分别为 3.3kcal/mol [ΔG=-RTlnKeq=-8.315×(273+25)ln240]和 5.6 kcal/mol[ΔG=- RTlnKeq=-8.315×(273+25)ln11700]; (3) 不能。MWC 认为,每个配体的结合对开放/关闭比值的效应是一样的。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并不是完美对称的, 其两个α 链所处的环境并不完全相同。另外,除了开放和关闭状态,还存在去敏状态,说明需要更复杂的模型。

9. (1) -22mV; (2) +4.5 mV; (3) 5.2kcal/mol.

10. 箭毒蛙毒素阻断了从开放到钝化状态的传递。

11. (1)氯离子流进细胞; (2) 氯离子的流动对神经元是抑制性的, 因为它使膜发生了超极化; (3) 此通道有5个亚基。

12. 自由能代价为7.6kcal/mol (4.88kcal/mol 用于做化学功, 2.76kcal/mol用于做电势功)

13. (1) 通道的电导(g)为100 pS; (2)在平均开放时间为1ms 时,有3.12×104个离子流过通道; (3) 一个

离子的平均转运时间为32 ns.

14. 首先制作内部含高浓度乳糖的膜囊泡。乳糖与透过酶的内侧面结合后,会引起一个质子的结合。然后这两个结合位点都会发生外翻。因为外侧乳糖浓度低, 乳糖和质子就会从透过酶上解离。在此体外系统中,此乳糖的顺浓度梯度流动将驱动质子的逆浓度梯度流动。

第八章

1.磷酸化作用介导了趋化性和受体酪氨酸激酶级联中兴奋响应。它参与视觉的恢复和适应。che A的自我磷酸化是趋化性必需的。同样,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自我磷酸化在生长调控级联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反的是,光兴奋了的视紫红质的磷酸化导致其钝化。

2.(1) che B基因(编码甲酯酶的基因)的缺失会使受体完全甲基化。细菌将会持续打滚(tumble), 总是觉得走错方向。(2) che R基因(编码甲基转移酶的基因)会使受体完全去甲基化。细菌总是流利地游动,总是坚信前面有更绿的草地。

3. (1) 因为R*的钝化,光响应将会延迟。(2) 光响应的振幅将会降低, 因为较少的cGMP会被水解。(3) EGTA 会降低钙的水平,这会增加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较高水平的cGMP将会削弱光响应。(4) 光响应将会显著延迟,因为与视觉传导蛋白结合的GTPγS不能被水解。磷酸二酯酶将会持续被激活。

4. 其最大吸收波长可能介于红绿受体之间。区别红绿间色调的能力依赖于吸收光波长分离较好的受体。杂合受体和绿光受体之间的分离比正常情况要差些。因此色觉受到损伤。

5. cGMP 磷酸二酯酶、蛋白激酶A 和蛋白激酶C 都是通过移出一个抑制性障碍而得以激活的。

6. 霍乱毒素引起的ADP-核糖基化导致腺苷酸环化酶的持续活化,因为Gs-GTP 水解为Gs-GDP 非常慢。异常高浓度的cAMP 会导致蛋白激酶A的完全激活。后者使氯离子通道发生磷酸化。这使得其开放的比例大大增加,导致盐分和水分的过度丢失。

7. Ca2+-ATPase 泵呼含一个D区,它可与此内在的钙调素类似的序列(C)结合。通过形成C-D 复合物其催化位点被阻断。Ca2+-钙调素(C)与D的结合打断了此内部复合物而使泵激活。因此,Ca2+-钙调素逆转了其靶位上的一个自我抑制区的效应。在这里我们再次见到,一个蛋白质被另一个蛋白质激活是通过消除一个内在抑制性障碍来介导的。

8. 策略之一就是寻找能够阻断受体酪氨酸激酶发生二聚体化的化合物。二聚体化的抑制剂会阻断自我磷酸化。

第九章

1. (1)色氨酸合酶保持高水平,尽管有色氨酸的存在; (2)色氨酸合酶仍保持高水平; (3)色氨酸合酶水平迅速下降,避免浪费性地合成色氨酸。

2. (1)操纵子呈组成性表达。大多数操纵基因的突变会引起阻遏蛋白的结合降低; (2) 要么象(1)那样组成性表达,要么稳定阻遏,如果突变破坏了其与乳糖及相关化合物结合的能力,不能对诱导物做出响应; (3) 在诱导条件下,要么增加要么减少操纵子的表达,依赖于其突变使得启动子与大肠杆菌的一直序列更相似还是更加不同。

3.大约5,000个拷贝。

4. 8 × l0-9M,大约是其解离常数的105倍。每个细胞中如有10个拷贝的活性阻遏蛋白,我们就可以说操纵基因位点总是保持与阻遏蛋白分子结合。

5.每种情形都会降低乳糖操纵子基因的表达。

6. (1) 完成序列1翻译的核糖体再也不能与序列2重叠而阻断序列2。这样,因为序列2总是可以与序列3配对,避免了衰减子结构的形成,衰减效率就要差得多; (2)序列2与序列3的配对效率就会降低。衰减效率增加, 因为更常形成衰减子结构,即使当序列2并不一个核糖体阻断; (3) 不会发生衰减。此时的唯一调控将是色氨酸阻遏蛋白的调控; (4)衰减子将会失去对色氨酸tRNA的敏感性,可能变得对His tRNA敏感; (5) 衰减将罕见发生, 因为序列2和3总是阻断衰减子的形成; (6)不管有无色氨酸存在,衰减子结构都会形成。

7. SOS反应的诱导不会发生, 这使得细胞对高水平的DNA损伤更敏感。

8.每个细胞都含由两种类型的鞭毛蛋白构成的鞭毛。细胞对两种鞭毛蛋白所产生的抗体都敏感。

9.在此聚合酶的纯化中可能丢失了一个可解离的且是活性必需的因子(如大肠杆菌酶的a亚基相似的一个特异因子)。

10.此工程化了的蛋白不能与GAL基因(UAS G) 上的Gal4结合位点结合, 因为它缺乏Gal4 DNA结合结构域。修饰Gal4p DNA 结合位点使其具有能与Lac阻遏蛋白正常结合的核苷酸序列。

11.发育所需的bcd mRNA是母亲提供给卵的。然后,只要母亲有一个正常的且是隐性的bcd基因,即使其基因型为bcd-/bcd-,卵也能正常发育。但是成年bcd-/bcd-雌果蝇却是不育的, 因为它没有正常的bcd mRNA提供给它自己的卵。

12. (1) 在i-突变体中缺乏lac阻遏蛋白。因此对乳糖操纵子的蛋白为组成性表达; (2) 此突变体对色氨酸操纵子蛋白是组成性表达, 因为色氨酸阻遏蛋白缺乏; (3) 此突变体中阿拉伯糖操纵子不表达, 因为需要araC蛋白激活转录; (4) 此突变体是裂解性的, 但不是溶原性的, 因为它不能合成λ 阻遏蛋白; (5) 此突变体是溶原性的,但不是裂解性的, 因为它不能合成N蛋白, 此蛋白转录的一种正调节因子。

13.一种可能是i s突变体产生一种改变了的lac阻遏蛋白, 它对诱导物几乎没有亲和力, 但与操纵基因的亲和力却正常。这样的lac阻遏蛋白会与操纵基因结合,即使在诱导物存在时也阻断转录。

14.此突变体的lac操纵基因发生了改变,不能与阻遏蛋白结合。此种突变体称为O c (operator constitutive).

15. 在此突变体中环腺苷酸结合蛋白(CAP) 可能发生了缺陷或缺失。

16. 一个带有λ前噬菌体的大肠杆菌细胞含有λ阻遏蛋白分子, 它也能阻断浸染λ DNA的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s)的转录。

17.一个阻遏蛋白分子首先与DNA分子的一个非特异部位结合,然后沿DNA分子扩散至其特异位点。以这

种方式找到其靶位点。在低离子强度下阻遏蛋白与非特异DNA结合比在高离子强度下要弱, 因为增加了静电排斥。相反,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的结合是不依赖于离子强度, 因为其相互作用是以与操纵基因位点的碱基之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介导的。

18. 即使在没有结合色氨酸时,此突变体蛋白都可作为阻遏蛋白而起作用。在此突变细菌中色氨酸操纵子的表达被永久阻遏。

19.当存在RF2时, UGA 被读作终止密码, 从而导致形成一个截短的25个残基的多肽。

.

当RF2的水平很低时,在UGA处的终止并不发生。而是发生了阅读框的移动,导致持续的蛋白质合成, 其下一个残基(第26个残基)为Asp。当RF2的水平非常低时

.

20.被5圈或6圈双螺旋隔开的操纵基因位点的定位,使其能与二聚体受体的两个位点都能结合。当另一个操纵基因位点相距4.5、5.5 或6.5 圈时,只有一个操纵基因可以与二聚体受体结合,因为第二个位点处在相反方向(偏离180度)。

21. 衰减要求转录和翻译密切偶联。暂停是为了使这两个过程同步。转录暂停到核糖体起始翻译并到达暂停的聚合酶附近时为止。然后就依赖于前导序列是否完全被翻译。

22. 两种阻遏蛋白的螺旋-转角-螺旋模序的第二个螺旋是特异性的主要决定子。因此它经常被称为识别螺旋。

第十章

1. 组氨酸的质子化形式(带正电)可能对过渡态敏感键中的带负电的羰基氧原子起到稳定作用。其去质子化会导致活性的丧失。因此,在pH大约为6.5(即蛋白质中组氨酸侧链的pK值)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速率的一半,并随pH的增加而降低。

2. (1) 100。结合一个底物分子时[R] / [T] 比值的变化一定与这两种形式对底物亲和力的比值。(2) 10。四个底物分子的结合以1004 =108改变[R]/[T]比值。在缺乏底物时此比值为10-7. 因此完全与配体结合了的分子的此比值为108×10-7 =10。

3. 序变模型可以解释负协同性, 而协同模型却不能。如果符合协同模型的话,同促变构互作必定是正协同的。

4. LALA的结合使ATCase 从T态转变为R 态, 因为它是作为底物类似物而起作用的。一个含有结合了PALA的酶分子比一个未结合PALA的酶分子的自由催化位点要少。但是, 含PALA的酶将会以R态存在, 因此对底物有更高的亲和力。活化程度对PALA 浓度的依赖是变构常数L0以及R和T态对类似物和底物的亲和力的复杂函数。

5.因为反应发生在分子内, 激活与酶原浓度无关。

6. 将第二个病人的血液加到第一个病人的血液中。如果此混合物发生凝固, 说明第二个病人的缺陷与第一个病人不同。此类实验称互补试验。

(完整word版)生化上册作业.

一、问答题 1.食用油长时间放置后,为什么会有异味? 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或水解的过程和现象,酸败的食物具有难闻气味和难吃味道。油脂长时间暴露于温热和潮湿的环境中,会产生所谓的臭油味。这些臭油味就是由于脂肪被氧化或水解而产生的:水解酸败从脂肪里的脂肪酸链中把甘油结构分解出来,并继续被水解或氧化。 2.为什么有的抑制剂虽不与底物结合部位结合,但仍表现出竞争性 抑制? 1.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不能与游离酶结合,但可与ES复合物结合并阻止产物生成,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酶的反竞争性抑制。其特点为:a.抑制剂与底物可同时与酶的不同部位结合;b.必须有底物存在,抑制剂才能对酶产生抑制作用;c.动力学参数:Km减小,Vm降低。 2.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既可以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ES复合物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为非竞争性抑制。其特点为:a.底物和抑制剂分别独立地与酶的不同部位相结合;b.抑制剂对酶与底物的结合无影响,故底物浓度的改变对抑制程度无影响;c.动力学参数:Km值不变,Vm值降低。 3.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疏水侧链的比例有何不同? 4.DNA在纯水中为何易变性? 磷酸脊骨在中性pH 下,会带有许多负电荷,导致两股 DNA 相互排斥分离而变性,要加入镁离子稳定之,因此DNA 不能溶在纯水中。

真核细胞核中含带有强正电性的组织蛋白(histone),与DNA 结合成复杂结构,并中和掉核酸的负电荷。 5.蛋白质的酸水解通常只能检测到17种氨基酸,为什么? 因为有些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比如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6.磷脂可作为细胞膜成分的分子特征是什么? 7.用哪两种简易的方法可以区别酶的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 透析和增加底物量 8.利用SDS电泳和分子筛层析测得的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是不同的,为 什么?(一个变性,另一个未变性) 血红蛋白分子是四聚体,如果SDS电泳加了还原剂测出来的分子量(16-17KDa)就是一个多肽亚基的分子量,是血红蛋白分子量的四分之一。 9.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比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 营养价值高,为什么? 10.一位生物化学家在对某酶分离纯化过程中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生化习题及答案

期中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Watson-Crick的DNA结构为: B.DNA双链呈反平行排列 2.已知某酶的Km为0.05mol/L,使此酶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80%时的底物浓度是:C. 0.2mol/L 3.tRNA的作用是:B.把氨基酸带到mRNA的特定位置上 4.下列哪一种物质是琥珀酸脱氢酶辅酶:B.FAD 5.若电子通过下列过程传递,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NADH-->Cytaa3 6.氨基酸与蛋白质都具有的理化性质是:B.两性性质 7.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C.tRNA 8.在寡聚蛋白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为:D.别构现象 9.下列哪种氨基酸是极性酸性氨基酸:D.Glu 10.DNA一级结构的连接键是:B. 肽键 11.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是:D、呼吸链 12.属于解偶联剂的物质是:A.2,4-二硝基苯酚 13.关于酶催化反应机制哪项不正确:D.酶-底物复合物极稳定 14.酶在催化反应中决定专一性的部分是:B.辅基或辅酶 15.核酸分子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通过:D.碱基顺序 16.核酸对紫外线吸收是由哪种结构产生的:C.嘌呤、嘧啶环上共轭双键 17.关于氧化磷酸化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内膜外侧pH比线粒体

基质中高

18.具有下列特征的DNA中Tm最高的是:B.T为15% 19.底物水平磷酸化涵义:C.底物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ADP磷酸化为ATP 20.三羧酸循环,哪条不正确:C.无氧条件不能运转氧化乙酰COA 二、多项选择题(选错或未选全不得分。号码填于卷头答题卡内;)1.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C.天冬E.谷 2.EMP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步骤是:P208 A.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3.蛋白质二级结构中包括下列哪几种形式:P27 A.α-螺旋 B.β-折叠D.β-转角 E.无规则卷曲 4.下列哪些是呼吸链组成成份:P177 A.辅酶Q B.乙酰CoA C.细胞色素类D.铁硫蛋白E.钼铁蛋白5.下列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A.磷酸烯醇式 B.ATP C.柠檬酸 D.磷酸二羟丙酮 E.3-磷酸甘油酸 6.蛋白质变性后: B.次级键断裂 D.天然构象解体 E.生物活性丧失 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作用力是: A.疏水作用 B.氢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作用力

生化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唾液淀粉酶应属于下列那一类酶( D ); A 蛋白酶类 B 合成酶类 C 裂解酶类 D 水解酶类 2.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一定是( A ); A 必需基团 B 结合基团 C 催化基团 D 非必需基团 3.实验上,丙二酸能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但可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来消除其抑制,这种抑制称为( C ); A 不可逆抑制 B 非竟争性抑制 C 竟争性抑制 D 非竟争性抑制的特殊形式 4.动物体肝脏内,若葡萄糖经糖酵解反应进行到3-磷酸甘油酸即停止了,则此过程可净生成( A )ATP; A 0 B -1 C 2 D 3 5.磷酸戊糖途径中,氢受体为( B ); A NAD+ B NADP+ C FA D D FMN 6.高等动物体内NADH呼吸链中,下列那一种化合物不是其电子传递体( D ); A 辅酶Q B 细胞色素b C 铁硫蛋白 D FAD 7.根据化学渗透假说理论,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在线粒体内产生了膜电势,其中下列正确的是( A ); A 内膜外侧为正,内侧为负 B 内膜外侧为负,内侧为正 C 外膜外侧为正,内侧为负 D 外膜外侧为负,内侧为正 8.动物体内,脂酰CoA经β-氧化作用脱氢,则这对氢原子可生成( B )分子ATP; A 3 B 2 C 4 D 1 9.高等动物体内,游离脂肪酸可通过下列那一种形式转运( C ); A 血浆脂蛋白 B 高密度脂蛋白 C 可溶性复合体 D 乳糜微粒 10.对于高等动物,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B ); A 丙氨酸 B 苏氨酸 C 谷氨酰胺 D 脯氨酸 11.高等动物体内,谷丙转氨酶(GPT)最可能催化丙酮酸与下列那一种化合物反应( D );

2019最新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最新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 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 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10.四对付鼻窦哪一对在体表不能进行检查: A.上颌窦 B.蝶窦 C.额窦 D.筛窦 E.以上均不对 11.300-450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超过以下水平称颈静 脉怒张:即锁骨上缘至下颌骨距离的下: A.上1/3 B.中点 C.下1/3 D.下2/3 E.上2/3 12.奇脉检查阳性者是患者在吸气时桡动脉搏动呈下列改变: A.不变 B.减弱或消失 C.增强 D.先增强后减弱 E.先减弱后增强

生物化学作业题与部分参考答案(17页)

生物化学作业题及答案(一) (绪论、糖类、脂类、蛋白质化学) 填空题: 1、生物化学简单地说就是生命的化学,它是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大体上包括静态生化、动态生化和机能生化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生物体内特有的大而复杂的分子叫生物大分子,包括糖、脂肪、蛋白质、酶、核酸等。 3、我国科学工作者于1965 年,首先合成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于1972 年,对猪胰岛素空间结构的X光衍射法研究分析率达到了1.8 A 水平。1981 年又胜利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 4、生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是指糖、脂肪、蛋白质,其中糖是生物体最重要的能源和碳源物质。 5、糖是一类多羟基的醛、酮和它们的缩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而脂类则是指由甘油 和高级脂肪酸所构成的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的生物体内的化合物。 6、糖可依据其结构的繁简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三类,最简单的单糖是甘油醛和二羟丙酮,最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核糖,大米中含量最多的糖是淀粉。 糖原、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分别加入碘溶液后各产生的颜色是红色、紫色和兰色。 糖原可以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找到。 糖原和支链淀粉都以α—1,6 糖苷键形成分支 10、自然界中最多的有机物是钎维素,此有机物是组成单位是β—D—比喃葡萄糖。 11、动物脂肪的碘价较低,在室温下呈固态。 12、膜的两种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类脂,在所有的生物膜中都有磷脂。 13、饱和脂肪酸的碳原子之间的键都是单键;不饱和脂肪酸碳原子之间则含有双键。 14、在人体内,对新陈代谢、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叫激素,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叫酶;在细胞膜上起运载作用的蛋白质称为载体;对入侵人体内的病原体具有特殊的抵抗能力的蛋白质是抗体。 15、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S 等五种。有些蛋白质还含有P、Fe、I、Zn、Mn、Cu 。 16、假定1克生物样品的含N量为0.01g,则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为0.0625g 。 17、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主要有20 种,可用“R—CH NH2—COOH ”通式来表示。 18、唯一无光学活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它的等电点是5.97 。 19、氨基酸或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没有净的电荷,而且溶解度最低。 20、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生成蓝紫色复合物;而与2?4—二硝基苯酚反应则生成_稳定的2、4—二硝基苯氨基酸黄色物_。 21、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键是_肽键_和___二硫键__;维系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有_氢键__、_疏水键__、_盐键_、__酯键_、_范特华力_等。 牛胰岛素是由_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有_A_链和_B_链,有_3_个二硫键。 23、蛋白质在水中能形成胶体溶液,是因为它的颗粒直径达到了_ 胶体颗粒(即1—100nm)_范围。胶体溶液得以稳定的原因则是因为__胶体颗粒表面形成水膜(水化层)__和_在非等电点的条件下带有同种电荷。 24、蛋白质变性是指_引起蛋白质天然构象的变化,而不涉及肽链断裂的任何过程_;凝固是指_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相互凝集为固体的现象_;沉淀是指_当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受到破坏后胶体颗粒聚集下沉的现象_。 25、加入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从其溶液中沉淀析出的现象叫_盐析_;调节盐浓度使蛋白质中的几种蛋白质分段析出的现象叫_分段盐析_。 二、选择题(单选): 下面关于氨基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a—氨基酸; 甘氨基酸无光学活性; 赖氨酸的侧链含S元素; 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分子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C )每种氨基酸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 苯丙氨酸的等电点大约是( B ) 3 ; 6; 10; 有5种氨基酸组成的五肽,可能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次序有(D ) 30种; 90种; 120种。 某氨基酸溶于PH为7的水中,所得的氨基酸溶液的PH值为6。则此氨基酸的PH应该是(C ) 大于6; 等于6; C. 小于6; 下述关于蛋白质a—螺旋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每一个螺旋含3.6个氨基酸残基;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本

佳木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卷 专业班级康复治疗学专升本科目诊断学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Kayser—Fleischer:环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称Kayser—Fleischer环,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2. 肝颈静脉回流征: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 Kussmaul呼吸:当有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快的呼吸,使机体代偿性地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调节血中的酸碱平衡,该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 4. 三凹征: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时,气流进入肺中畅,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加强,肺内负压明显增高,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5. 类白血反应:是指机体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和(或)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发热的临床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 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以及不规则热。 3. 胆汁淤积性典疸患者,检查时可见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4. 问个人史中的居住地时,应注意是否到过疫源病和地方病流行地区。 5. 手的感觉以指腹和掌指关节的掌面的皮肤最为敏感,故多用此两个部位进行触诊。 6. 营养状态通常根据皮肤、皮下脂肪、肌肉发育、毛发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7.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等作用。 8. 出现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的原因有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 9. 常用于计数胸椎的标志是第七颈椎棘突 10. 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右位心时,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五肋间即正常心尖搏动的镜相位置。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左移 2-3cm ;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右移 1.0-2.5cm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体温持续在39.0~40.0℃以上,数天或数周,24h内波动范围<1℃称之为( A )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回归热 D、波状热 E、驰张热 2. 一青年男性,饱餐后突发剧烈中上腹部刀割样疼痛,板状腹,最可能的诊断是(C )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消化性溃疡 D、急性胃炎 E、以上都不是 3. 某患者生气后突发呼吸困难,呼吸60次/分,伴手足抽搐,最可能的诊断是( E ) A、自发性气胸 B、肺梗死 C、支气管哮喘 D、心源性哮喘 E、癔病 4. 中枢性发绀见于( B )

生化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一、填空题 2.蛋白质分子表面的_电荷层______ 和__水化膜_ 使蛋白质不易聚集,稳定地分散在水溶 液中。 5. 写出下列核苷酸的中文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P__三磷酸腺苷—和dCDP_脱氧二磷酸胞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蛋白质酶类是由__酶蛋白__和__辅助因子_____ 相结合才有活性。 7.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时,对Vm 的影响__不变_______ ,对Km 影响_是增加 _______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是因为它可以引起酶的___不可逆______ 抑制作用。 & 米氏方程是说明—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Km的定义—当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1/2 时的底物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FAD含维生素B2 _____ ,NAD+含维生素 _____ P P _______ 。 12. 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__生成磷酸核糖__和 __NADPH+H_ 。 13. 糖酵解的主要产物是乳酸___。 14. 糖异生过程中所需能量由高能磷酸化合物 _ATP__和__GTP__供给。 15?三羧酸循环过程的限速酶—柠檬酸合酶__、一异柠檬酸脱氢酶、_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16.糖酵解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_乳酸________ 的过程,成熟的_红细胞 ____ 靠糖酵解获得能量。 17?乳糜微粒(CM )在__小肠粘膜细胞__合成,其主要功能是_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极低密度脂蛋白在__肝脏_合成。 18?饱和脂酰CoA 氧化主要经过脱氢、_ 加水__、—再脱氢—、__硫解—四步反应。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酮体是由__乙酰乙酸___、__2---_羟基丁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丙酮 ___ 三者的总称。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在__肝、_肾__、__脑___等组织中进行。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在血液中主要是以__谷氨酰胺__和__丙氨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被运输的。 22. ATP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用物水平磷 _酸化 _____ ,另一种—氧化磷酸化 _____ 。 23. 线粒体外NADH的转运至线粒体内的方式有_苹果酸-天冬氨酸—和_a_---磷酸甘油___。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携带一碳单位的主要载体是_四氢叶酸__,一碳单位的主要功用是_合成核苷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脂肪酸的合成在__肝脏进行,合成原料中碳源是_乙酰CoA__;供氢体是 _NADPH+H_ ,它主要来自_磷酸戊糖途径_____。 26. 苯丙酮酸尿症患者体内缺乏__苯丙氨酸氧化_酶,而白化病患者是体内缺乏_酪氨酸_______ 酶。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_胰岛素___。 27. 某些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是因为这些药物结构与酶相似,其中氨甲嘌呤(MTX )与__

生化上册作业资料

生化上册作业

一、问答题 1.食用油长时间放置后,为什么会有异味? 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或水解的过程和现象,酸败的食物具有难闻气味和难吃味道。油脂长时间暴露于温热和潮湿的环境中,会产生所谓的臭油味。这些臭油味就是由于脂肪被氧化或水解而产生的:水解酸败从脂肪里的脂肪酸链中把甘油结构分解出来,并继续被水解或氧化。 2.为什么有的抑制剂虽不与底物结合部位结合,但仍表现出竞争性 抑制? 1.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不能与游离酶结合,但可与ES复合物结合并阻止产物生成,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酶的反竞争性抑制。其特点为:a.抑制剂与底物可同时与酶的不同部位结合;b.必须有底物存在,抑制剂才能对酶产生抑制作用;c.动力学参数:Km减小,Vm降低。 2.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既可以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ES复合物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为非竞争性抑制。其特点为:a.底物和抑制剂分别独立地与酶的不同部位相结合;b.抑制剂对酶与底物的结合无影响,故底物浓度的改变对抑制程度无影响;c.动力学参数:Km值不变,Vm值降低。 3.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的疏水侧链的比例有何不同? 4.DNA在纯水中为何易变性?

磷酸脊骨在中性pH 下,会带有许多负电荷,导致两股 DNA 相互排斥分离而变性,要加入镁离子稳定之,因此DNA 不能溶在纯水中。真核细胞核中含带有强正电性的组织蛋白(histone),与DNA 结合成复杂结构,并中和掉核酸的负电荷。 5.蛋白质的酸水解通常只能检测到17种氨基酸,为什么? 因为有些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比如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6.磷脂可作为细胞膜成分的分子特征是什么? 7.用哪两种简易的方法可以区别酶的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 透析和增加底物量 8.利用SDS电泳和分子筛层析测得的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是不同的, 为什么?(一个变性,另一个未变性) 血红蛋白分子是四聚体,如果SDS电泳加了还原剂测出来的分子量(16-17KDa)就是一个多肽亚基的分子量,是血红蛋白分子量的四分之一。 9.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比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 营养价值高,为什么? 10.一位生物化学家在对某酶分离纯化过程中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诊断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属外源性致热原的物质为(1分)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白细胞介素-1 E.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外源性致热原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某些类固醇物质;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2.下列哪种是内源性致热原(1分) A.细菌 B.坏死组织 C.肿瘤坏死因子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炎性渗出物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3.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物质是(1分) A.病毒 B.炎性渗出物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坏死物质 E.干扰素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包括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4.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1分)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5.由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是(1分) A.脑出血 B.肺炎 C.心力衰竭 D.甲亢 E.皮炎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余下四项为非致热原性发热。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6.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1分) A.变态反应 B.感染性疾病 C.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 D.内分泌代谢障碍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7.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1分) A.病毒 B.立克次体 C.细菌 D.真菌 E.肺炎支原体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局部性还是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其中以细菌最常 见。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选择(20×2=40分) 1.正常成人每天的尿量为(C) A 500ml B 1000 ml C 1500 ml D2000 ml 2: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B) A丝氨酸B脯氨酸C亮氨酸D组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C) A盐键B疏水键C氢键D二硫键 4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C) A分子不带电荷B分子最不稳定,易变C总电荷为零D溶解度最大 5.试选出血浆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的正确顺序(B) A.LDL、VLDA、CM B.CM、VLDL、LDL、HDL C. CM、VLDL、LDL、IDL D. VLDL、LDL、CM、HDL 6.一碳单位不包括(C) A.—CH3 B.—CH2— C. CO2 D.—CH=NH 7.不出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B) A.半胱氨基酸 B.瓜氨酸 C.精氨酸 D.赖氨酸 8.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最主要的化学键是(C) A.离子键 B.二硫键 C.肽键 D.氢键 9、关于α—螺旋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一般为右手螺旋 B. 3.6个氨基酸为一螺旋 C.主要以氢键维系 D.主要二硫键维系

10.结合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有活性( D) A.酶蛋白单独存在 B.辅酶单独存在 C.酶基单独存在 D.全酶形式存在 E.有激动剂存在 11.关于Km值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C) A.Km是酶的特性常数 B.Km值与酶的结构有关 C.Km等于反应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的浓度 D.Km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2.维生素B2是下列哪种辅基或辅酶的组成成分(D) A .NAD B.NADPH C.磷酸吡哆醛 D. FAD 13、1 mol乙酰CoA彻底氧化生成多少mol ATP(B) A. 11 B.1 2 C.13 D.14 14、合成DNA的原料是( A) A、dATP、dGTP、dCTP、dTTP B、ATP、dGTP、CTP、TTP C、ATP、UTP、CTP、TTP D、dATP、dUTP、dCTP、dTTP 15、合成RNA的原料是( A) A、ATP、GTP、UTP、CTP B、dATP、dGTP、dUTP、dCTP C、ATP、GTP、UTP、TTP D、dATP、dGTP、dUTP、dTTP 16、嘌呤核苷酸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C)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一、A型选择题 1.在荧光定量分析法中,下列哪种不是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A.荧光物质的浓度 B.溶剂的性质C.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 D.温度E.溶液的pH值 2.琼脂糖凝胶电泳用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可以把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区带,由正极向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 A.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 B.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C.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β-球蛋白 D.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白蛋白 E.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 3.在区带电泳中,能产生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的固体支持介质有() A.醋酸纤维素薄膜、纤维素、淀粉B.纤维素、淀粉、琼脂糖 C.硅胶、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D.淀粉、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 E.醋酸纤维素薄膜、硅胶、纤维素 4.利用流动相中的离子能与固定相进行可逆的交换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方法是() A.凝胶层析法B.吸附层析法C.分配层析法D.亲和层析法 E.离子交换层析法 5.通过在波片或硅片上制作各种微泵、阀、微电泳以及微流路,将生化分析功能浓缩固化在生物芯片上称() A.基因芯片B.蛋白质芯片C.细胞芯片D.组织芯片E.芯片实验室 6.离心机砖头的旋转速度为20000γ/min的离心为() A.低速离心B.平衡离心C.高速离心D.超速离心E.等密度离心 7.标本条码下有10个阿拉伯数字,其中第4~5位表示()

A.标本号B.标本类型C.组合号D.月份E.日期 8.由实验室自己配置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的标准品为()A.一级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控制物D.参考物E.原级参考物 9.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或在某些方面不够明确的方法为()A.决定性方法B.推荐方法C.参考方法D.常规方法E.对比方法10.测定恒定误差的试验是() A.重复性试验B.回收试验C.线性试验D.干扰试验 E.检测能力试验 二.X型选择题 1.酶免疫分析的基本技术组成为() A.应有高活性的酶和高质量的酶标抗体B.最佳固相载体和抗体包被技术 C.最佳酶作用的底物D.通过电场来精确控制整个分析过程 E.检测放大系统及再生技术 2.免疫比浊测定应注意的事项为() A.抗原或抗体量不能大大过剩 B.应维持反应管中抗体蛋白量始终过剩 C.高血脂标本易受干扰D.易受环境温度和pH值的影响 E.加入聚合剂可促进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3.流式细胞仪接受并分析的信号主要有() A.光散射讯号B.光吸收讯号C.荧光讯号D.电流讯号 E.生物发光讯号 4.鉴定纯酶度的常用方法是() A.比活力测定B.电泳分析C.免疫学分析D.活性浓度测定 E.Km测定 5.影响血标本成份变化的因素有()

生化作业

1.有四种氨基酸,其解离常数分别为: 氨基酸pK1(α-COOH) pK2(α-NH3+) pK3(R) Cys 1.71 8.33 10.78 Glu 2.19 9.67 4.25 Arg 2.17 9.04 12.48 T yr 2.20 9.11 10.07 问:⑴四种氨基酸的等电点分别是多少? ⑵四种氨基酸在pH=7的电场中各向哪个方向移动? 2.一种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可以带电或中性状态存在,这取决于它的pK值和溶液的pH。已知: pK(α-COOH)=1.82; pK(α-NH3+)=9.17; pK3(R)=6.0 (a)组氨酸有3种可解离基团,写出相应于每个pK 值的3种解离状态的平衡方程式。每种解离状态下的组氨酸分子的净电荷是多少? (b)在pH1、4、8和12时,组氨酸的净电荷分别是多少?将每一pH下的组氨酸置于电场中,它们将向阴极还是阳极迁移?

3.胃液(pH=1.5)的胃蛋白酶的等电点约为1,远比其它蛋白质低。试问等电点如此低的胃蛋白酶必须存在有大量的什么样的官能团?什么样的氨基酸才能提供这样的基团? 4.利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下列每一对氨基酸,哪一种氨基酸首先被pH7缓冲液从离子交换柱上洗脱出来。 (a)Asp和Lys(b)Arg和Met 5.下列试剂和酶常用于蛋白质化学的研究中: CNBr 异硫氰酸苯酯丹黄酰氯脲6mol/LHCl β-巯基乙醇水合茚三酮过甲酸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 其中哪一个最适合完成以下各项任务? (a)测定小肽的氨基酸序列。 (b)鉴定肽的氨基末端残基。 (c)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的可逆变性。若有二硫键存在时还需加什么试剂? (d)在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羧基侧水解肽键。 (e)在蛋氨酸残基羧基侧水解肽键。 (f)在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侧水解肽键。

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试题 单选(每题1分) 1.关于问诊内容不确切的是 A.首先从一般项目问起 B.主诉是描述主要症状、体征加时间 C.现病史不是描述病情演变全过程 D.既往史是指过去所患疾病 E.诊治经过可以忽略 2.稽留热是指 A.体温在39-40℃,持续3天 B.体温在39-40℃,24h波动不超1℃ C.体温高达39℃,每日波动2℃以上 D.体温高达39-41℃,持续2天 E.体温高达39℃,持续1周 3.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皮肤黏膜出血,因为它能导致 A.血管壁异常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血小板数量异常 D.凝血功能障碍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不符合肾源性水肿特点的是 A.可见于各型肾炎及肾病 B.从眼睑及面部开始 C.发展迅速 D.比较坚实,移动度较小 E.可伴有高血压 5.金属音调咳嗽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支气管肺癌 B.声带炎 C.喉结核 D.百日咳 E.喉癌 6.国人最常见咯血原因为 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B.肺脓肿 C.肺结核 D.肺栓塞 E.慢性肺心病 7.带状疱疹的特点不包括 A.水泡状 B.沿神经分布 C.可超过体表中线 D.伴有疼痛 E.成簇存在 8.当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多少可出现发绀 A.10g/L B.15g/L C.20g/L D.30g/L E.50g/L 9.下列哪项不是左心衰引起呼吸困难特点 A.活动时加重 B.仰卧位时加重 C.多伴有肝淤血 D.患者常采取端坐呼吸体位 E.可出现心源性哮喘 10.心悸伴有消瘦、出汗多见于哪种情况 A.高血压 B.胃溃疡 C.心绞痛 D.甲亢 E.贫血 11.幽门梗阻导致呕吐的典型特点为 A.伴有腹痛 B.餐后较久或数餐后呕吐 C.含有胆汁 D.呕吐量小 E.呕吐物内含有血液 12.临床上最常见呕血原因为 A.急性胃粘膜病变 B.胃癌 C.消化性溃疡 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E.胆道出血 13.隐血便时提示出血量在多少以上 A.3ml B.5ml C.10ml D.30ml E.50ml 14.空腔脏器痉挛引起的腹痛性质为 A.闷痛 B.胀痛 C.绞痛 D.钝痛 E.烧灼痛 15.下列哪种腹泻最易导致重度脱水 A.高渗性腹泻 B.分泌性腹泻 C.渗出性腹泻 D.动力性腹泻 E.吸收不良性腹泻 16.急性便秘多见于 A.结肠肿瘤 B.痔 C.肠梗阻 D.肠易激综合征 E.溃疡性结肠炎 17.全身黄疸,粪便白陶土色常见哪种疾病 A.急性肝炎 B.肝硬化 C.溶血性贫血 D.胆囊炎 E.胰头癌 18.下列哪种关节痛不属于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导致的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增生性关节炎 C.干燥综合征 D.过敏性紫癜 E.系统性红斑狼疮 19.无痛性血尿多见于 A.前列腺增生 B.膀胱癌 C.膀胱结核 D.前列腺炎 E.膀胱结石 20.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正常的是 A.膀胱炎 B.子宫肌瘤 C.糖尿病 D.膀胱肿瘤 E.神经源性膀胱 21.以下可导致肾前性少尿的是 A.消化道大出血 B.急性肾炎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前列腺肥大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6) 第六章生物氧化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 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 P/O 比值 5.解偶联剂 6.高能化合物 7.细胞色素 8.混合功能氧化酶 二、填空题 9.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 ___ 、 __ 、___ 、 _ 、____ 。 10.在NADH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___ ,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超过 __ KJ 11.胞液中的NADH+H通+过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呼吸链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呼 吸链,可分别产生 __ 分子ATP 或分子ATP。 12.ATP 生成的主要方式有___ 和。 13.体内可消除过氧化氢的酶有 __ 、 ___ 和。 14.胞液中α- 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 ,线粒体中α- 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基是___ 。 15.铁硫簇主要有__ 和____ 两种组成形式,通过其中的铁原子与铁硫蛋白中的____ 相连接。 16.呼吸链中未参与形成复合体的两种游离成分是____ 和__ 。 17.FMN 或FAD 作为递氢体,其发挥功能的结构是 __ 。 18.参与呼吸链构成的细胞色素有、 ____ 、____ 、___ 、____ 、___ 。 19.呼吸链中含有铜原子的细胞色素是 __ 。 20.构成呼吸链的四种复合体中,具有质子泵作用的是___ 、___ 、___ 。 21.ATP 合酶由_ 和____ 两部分组成,具有质子通道功能的是____ ,__ 具有催化生成ATP 的作用。 22.呼吸链抑制剂中, __ 、_____ 、 _ 可与复合体Ⅰ结合, ____ 、___ 可抑制复合体Ⅲ,可抑制细胞色素c 氧化酶的物质有 __ 、___ 、___ 。 23.因辅基不同,存在于胞液中SOD 为__ ,存在于线粒体中的SOD 为___ ,两者均可消除体内产生的 24.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主要有 __ 和 三、选择题

生化作业

仅供参考 生化作业 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以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 白质的四级结构 2、蛋白质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 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30 3、DNA变性: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会导致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链发生断 裂,使双链DNA解离为单链。这种现象称为DNA变性。P60 4、酶的活性中心:这些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 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和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P66 5、糖酵解:在机体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6、糖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有氧 氧化 7、必需脂酸: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脂 酸,称必需脂酸。 8、酮体:乙酰乙酸、B-羟丁酸、丙酮三者总称为酮体。是脂酸在肝细胞分解氧气化时产生的特有中间代 谢物。 9、氧化磷酸化:由代谢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 过程P167 10、必需氨基酸: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 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11、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P197 12、变构调节:内源、外源性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变构效应剂可与酶蛋白分子活化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 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成为…P227 13、半保留复制: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重新合成,两个 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P238 14、不对称逆转录:在庞大基因组中,按细胞不同的发育时序、生存条件和生理需要,只有少部分的基因 发生转录,转录的这种选择性称为….. P267 15、密码子:在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以第3个相邻的核苷酸为一组,代表一种氨基酸或其他信息, 这种存在于mRNA的开放阅读框架区的三联体形式的核苷酸序列称为密码子。 16、顺式作用元件:就是指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顺式作用元件通常是非编码序列,但 是并非都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分为启动子、增强子及沉默子等。 17、第二信使:指肽类激素等第一信使不能透过细胞膜,其信号通过质膜受体介导,激活细胞内产生传递 信号的小分子。如CAMP、CGMP等。P370 18、生物转化:机体在排出这些非营养物质之前,需对它们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 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 P412 问答题: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基结构特征是什么? 答: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且均属L—a—氨基酸(除甘氨酸外)。 2、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的本质是什么?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如何? 答:蛋白质变性是指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其本

2020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2020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 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1)

121.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C ) A.转变成胆固醇酯 B.转变为维生素D3 C.合成胆汁酸 D.合成类固醇激素 E.转变为二氢胆固醇 125.肝细胞内脂肪合成后的主要去向是( C ) A.被肝细胞氧化分解而使肝细胞获得能量 B.在肝细胞内水解 C.在肝细胞内合成VLDL并分泌入血 D.在肝内储存 E.转变为其它物质127.乳糜微粒中含量最多的组分是( C ) A.脂肪酸 B.甘油三酯 C.磷脂酰胆碱 D.蛋白质 E.胆固醇129.载脂蛋白不具备的下列哪种功能( C ) A.稳定脂蛋白结构 B.激活肝外脂蛋白脂肪酶 C.激活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D.激活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E.激活肝脂肪酶 131.血浆脂蛋白中转运外源性脂肪的是( A ) (内源) 136.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D ) A.转运外源性脂肪 B.转运内源性脂肪 C.转运胆固醇 D.逆转胆固醇 E.转运游离脂肪酸 138.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的原发性代谢障碍是( C ) A.缺乏载脂蛋白B B.由VLDL生成LDL增加 C.细胞膜LDL受体功能缺陷 D.肝脏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 E.脂酰胆固醇脂酰转移酶(ACAT)活性降低 139.下列哪种磷脂含有胆碱( B ) A.脑磷脂 B.卵磷脂 C.心磷脂 D.磷脂酸 E.脑苷脂

二、多项选择题 203.下列物质中与脂肪消化吸收有关的是( A D E ) A.胰脂酶 B.脂蛋白脂肪酶 C.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D.辅脂酶 E.胆酸 204.脂解激素是( A B D E )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 D.促甲状腺素 E.甲状腺素 206.必需脂肪酸包括( C D E ) A.油酸 B.软油酸 C.亚油酸 D.亚麻酸 E.花生四烯酸208.脂肪酸氧化产生乙酰CoA,不参与下列哪些代谢( A E ) A.合成葡萄糖 B.再合成脂肪酸 C.合成酮体 D.合成胆固醇 E.参与鸟氨酸循环 216.直接参与胆固醇合成的物质是( A C E ) A.乙酰CoA B.丙二酰CoA 217.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变为( B D E ) A.维生素D2 B.睾酮 C.胆红素 D.醛固酮 E.鹅胆酸220.合成甘油磷脂共同需要的原料( A B E ) A.甘油 B.脂肪酸 C.胆碱 D.乙醇胺 E.磷酸盐222.脂蛋白的结构是( A B C D E ) A.脂蛋白呈球状颗粒 B.脂蛋白具有亲水表面和疏水核心 C.载脂蛋白位于表面、VLDL主要以甘油三酯为核心、HDL主要的胆固醇酯为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