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关于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北京市东城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十五”期间,为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东城教委提出了推进“特色校建设工

程”,旨在“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特色校建设工程”的推进,调动了区域内各校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东城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尤其是一批小学校通过特色建设,所彰显出的学校面貌的改观和教育品质的全面提升令人振奋。那么,什么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怎样才能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呢

一、学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对于学校特色,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因而有不少认识和实践偏差。有的学校把办学特色定位成拥有一两个特色项目、一些特长生,或在一两次体育竞赛中获奖,就自认为是体育特色校。这种将特色游离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之外,满足于表层的展示和表演,没有将特色渗透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之中,没有根植于大多数教师的思想中,并反映在大多数学生发展上的“特色”,只能称为特色项目,而不能称为学校特色。还有的学校的特色缺乏时间考验和文化积淀,为了追

求特色而特色,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特色项目,或速成办校特色。

1.办学特色的含义。

笔者认为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传统和优势,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学校文化、环境、设施等多方面综合的办学风格和特征;它是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

2.办学特色涵盖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在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价值规范上的特色;在制度、模式、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在文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的特色;在物质环境、校容校貌建设等方面的特色。

3.办学特色的四个特性、六个维度。

四个特性即独特性,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优质性,优秀的校园特色;稳定性,来自于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稳定特征;发展性,学校特色一旦形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发展的。六个维度即理念的认同度、参与的广泛度、内涵的深刻度、实践的系列度、优势的显效度和作用的迁移度。

二、学校特色的形成与构建

构建学校特色首先要明确构建什么样的“特色”,其次要明确怎样构建。

1.学校特色的选择与定位。

学校特色不仅是一所学校以往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它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辩证批判地取舍,经过精心提炼、精心构建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与众不同的品质。学校特色的确定需要研究历史、分析现状、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育管选择发展方向。脱离学校自身实际,或者不关注社会发展趋势的学校特色都是不成熟的。选择与定位学校特色可以从8个角度来思考:

(1)从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

的因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形成学校特色。如北京府学小学已有638年历史,他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深厚的特色积淀,提出了传统特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既保持了传统特色中重基础知识、重人文素养培养的精髓,同时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老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2)分析、聚焦学校已有优势,提升、扩展为学校特色。

学校已有的优势,有时主要体现在某些方面,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理念,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将其扩大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学校的文化与特色。比如北京东四九条小学的科技教育具有很强的实力,无论在师资、课程、仪器设备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基础,他们将这些优势不断深化、发展、培育

为学校的特色,“科技兴校”带动了学校工作的全面提升,东四九条小学成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

(3)将优秀教师的特色迁移、扩大,发展为学校的文化特色。北京和平里第四小学,美育师资力量很强,每位教师都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校长抓住这一优势,将其扩大、发展为整个教师团队的优势,提出“以美建校、以美辅德、以美促智、以美强体、以美陶情”的办学思路,大大扩展了美育本身的教育能力和价值,形成了独特的美育文化和特色。

(4)学习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内化、建设、形成学校特色。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引航灯,引领着学校的方向和发展,及时吸收、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经验,对推动学校的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

(5)在学校已有“特殊性”的基础上,发展、建设学校特色。如北京东城特教学校主要面向在听力和智力方面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针对特殊儿童,他们提出了“有爱无碍、教育康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把这一理念很好地体现在教育工作中,老师们真诚关爱每一个孩子,为他们提供了融教育康复为一体、有利于残疾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优质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6)将校长的教育理念、治学方略发展、建设成为独特的学校特色。如北京史家小学校长卓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

出了“和谐教育”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发展为史家小学的办学特色,对史家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将改革创新的突出亮点和成就发展成为学校特色。如北京东城区遂安伯小学,1998年参加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取得优异成绩,他们以此为突破点,将古诗文的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的特色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并不断扩大阅读的范围,逐渐形成了学校的阅读文化特色。

(8)将课程建设的独到之处发展为学校特色。如:北京东城区织染局小学,编写了校本教材《礼仪道德》,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学生受到了系统的、规范的礼仪教育,行为举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他们将礼仪道德教育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同文明礼貌教育、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学校的养成教育特色。

2.学校特色构建的推进策略。

确定学校特色的发展方向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落实和推进,在实践中应把握好推进的策略和方法。要重视三个把握:一是把握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提出的学校特色,都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都要有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要保证学校特色建设的科学性、教育性、时代性、适宜性。如前面提到的和平里四小的“美育”文化特色,既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又有美学的基础理论和多元智能的心理发展理论作基础,有很高的研究与实践价值。

二是把握框架。学校特色建设光有口号和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学校特色建没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体系,精心打造,精心构建。比如史家小学的“和谐教育”,包括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等方面,而每一个他们所追求的“和谐”里面又有着具体而丰富的内涵。像人与人的和谐,包括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师师和谐、老师和家长的和谐、干群和谐、家校和谐等丰富的内容,并有具体的操作要求,把和谐理念体现到了实际工作中。

三是把握节奏。学校特色建设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积淀过程,它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稳定性,因此要常抓不懈,既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也不能停滞不前,停滞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应根据学校已有特色建设基础、干部教师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坚持实事求是,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不断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特色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要注意四个找准,即找准结合点:学校特色建设要与教师日常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环境创设中,只有这样,才不会流于形式。

找准落脚点:推进特色建设是学校办学的手段、途径,不是办学目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检验学校特色建设成败的关键点、落脚

点要看教育质量如何,要看学生是否享受到了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是否获得全面发展。

找准支撑点:支撑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这里“大师”比“大楼”更重要。

找准生长点:学校特色建设既要体现稳定的特性,又要体现创新,既要重视积累、积淀,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寻找新的增长点。

三、学校特色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建设学校特色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性问题需要给予关注:

1.学校特色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大视野,要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要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坚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2.学校特色建设的推进,应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清晰的工作思路。尤其是校长要做一个清醒、明白的引路人。

在这里,校长的作用非常重要,校长既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决策者,又是学校特色建设的组织者,校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判断力、哲学的思辨力、不断进取的引领力、凝聚人心的

团结力,带领领导班子与教师进行正确决策、科学实施,才能形成优秀的学校特色。

3.学校特色建设要符合《义务教育法》,体现新课程精神,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要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贴标签。

4.学校特色建设必须要有全体教职工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要把师生的个人价值追求和学校的发展目标、教育质量、教育特色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努力把这种办学愿景和目标内化为广大干部教师的内心需要和共同为之奋斗的精神追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共识才能有共谋共为,才能全面实施学校特色战略。

5.学校特色建设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深化,力求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只有积淀上升形成一种文化,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成为顺势而生的华章,成为提升学校育人能力的源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