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前,必须对被分析的量具进行零件间评价人平均值和重复性极差分析,同时分析结果必须受控方可进行重复性、再现性的分析工作,否则测量系统不能检查出零件间变差,且不能用于过程控制中。

2)若有一半以上或更多的平均值落在控制限之内,则该测量系统足以检查出零件间变差。若有一半以下的平均值落在控制限之外,则该测量系统不足以检查出零件间变差,并且不能用于过程控制,也不能用于测量系统的再现性和重复性分析工作。

5.3.1均值极差法(X—R)

5.3.1.1选择2-3个操作员抽取5-10个样品进行盲测,每个操作员对同一样品的同一特性重复测量2-3次;

5.3.1.2将测量结果记录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上;

5.3.1.3负责组织此项研究的人员,依据数据表和质量特性规格,按标准规定的格式出具《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5.3.1.4结果分析

A.当重复性(EV)变异值大于再现性(AV)时,可采用下列措施:

增强量具的设计结构。

改善量具的使用方式。

对量具进行保养。

B.当再现性(AV)变异值大于重复性(EV)时应考虑:

修订作业标准,加强对操作员的操作技能培训。

是否需采用夹具协助操作,以提高操作的一致性。

量具校准后再进行R&R分析。

5.3.1.5 R&R接收准则

A.R&R<10%可接受。

B.10%≤R&R≤30%,依据量具的重要性、成本及维修费用,决定是否接受。

C.R&R>30%不能接受,必须改进。

5.3.2极差(R)法

E.不能有连续7点(或更多点)持续上升或下降。

凡呈现不稳定状态(失控)时,必须对量具进行校准或维修。量具维修后应重新作稳定性分析。

5.5 偏倚分析

5.5.1独立样本法

A.获取一个样本并确定其相对于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如果没有这样的样品,则选取一个样品,但其测量值应处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中间区域。可能需要建立相应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低、中、高数值的三个样品,并对每个样品用更精密的量具测量10次计算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基准值”。

B.由一位操作员(评价人)以常规的方式对每个样品测量10次,并计算10次的平均值,此值即为“观测平均值”。

C.计算偏倚=观察平均值-基准值

过程变差=6δ

偏倚

偏倚%= ×100%

过程变差

过程变差无法求得时,可用规格公差代替,这样“偏倚%”的计算公式中分母使用“规格公差”代替。

5.5.2偏倚接受准则:

A.对测量重要特性的系统偏倚%≤10%时接受。

贵州恒航华盛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HHHHS-10.4.1

页次第 4 页共4页

测量系统分析规定

版次A/0

B.对测量一般特性的系统偏倚%≤30%时接受。

C.偏倚%>30%时拒绝接受。

5.6线性分析

5.6.1 选5个产品,它们的测量值应覆盖规格公差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