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案例分析

波音案例分析
波音案例分析

波音兼并麦道案例分析

引言

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按照1996年12月13日的收盘价,每一股麦道公司的股票折合成0.65股波音公司的股票,波音公司完成这项收购共需出资133亿美元。1997年,新波音公司的总收入达到480亿美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

并购发生的宏观背景与行业背景

苏联解体和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后,美国的国防工业开始全面调整。美国及其盟国对军火的需求量急剧下降,提出要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和竞争力强的国防工业基础,军工企业改革规模大、频率高,极大提高了研究开发的规模效益。

同时,世界飞机制造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民航事业发展很快,飞机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军转民”和军民结合成为航空工业的发展趋势。民用飞机在整个航空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为了与美国的飞机制造商抗衡,位于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的四国资本联合起来组建欧洲空中客车公司,集各国所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对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形成很大的威慑。1990——1994年间全球民用客机的市场份额:波音60%,空中客车20%,麦道15%,其他企业5%,争夺飞机制造业全球霸主地位的斗争越来越激烈。

公司简介

一、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7月1日,由威廉·爱德华·波音创建,并于1917年改名波音公司。1929年更名为联合飞机及空运公司。1934年按政府法规要求拆分成三个独立的公司:联合飞机公司(现联合技术公司)、波音飞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1961年原波音飞机公司改名为波音公司。波音

公司建立初期以生产军用飞机为主,此后涉足民用飞机市场,自成立后的80多年来它几乎一致主宰着国际民用飞机市场,客户遍布全球。波音公司由四大业务分部组成:波音民用飞机集团、空间与通讯集团、军用飞机与导弹集团、公用服务集团。随着国际商务和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商业飞机的世界市场需求旺盛,为争夺世界市场的份额,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以后,波音公司的主要业务由军用飞机转向商用飞机,其商业飞机的制造能力大大增强,商业飞机的制造业务占公司总业务的80%,军用飞机业务量缩至20%。此次合并前波音公司已是世界商用飞机制造业的老大,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0%。

二、麦道公司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Douglas Corporation)是美国制造飞机和导弹的大垄断企业。1939年由詹姆斯·麦克唐纳创办,称麦克唐纳飞机公司。1967年兼并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改为麦道公司。麦道公司在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三,1993年全球大企业排名第83位。在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1994年合并前,麦道公司曾是美国军用飞机制造业中的龙头老大。它的营业收入中有2/3来自军用飞机制造,而它的利润几乎全部来自军用品的生产。冷战后,美国国防开支缩减,军用飞机希求下降,这些形势对麦道不利。在民用商用飞机方面,麦道的处境更糟,其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在1996年全球商用飞机市场份额中,麦道仅占4%。综上所说,麦道在军用、民用飞机市场上都处境艰难。

三、空中客车

1970年,英、法、德、西班牙四国政府用各自的国有航空制造企业跨国组成空中客车。当时以波音为首的美国公司,占领了世界市场的90%,欧洲任何国家的航空制造企业,都无法与之抗衡。要挽救欧洲的航空制造工业,跨国联合是唯一的出路。从那时起,空中客车直接得到政府100~200亿美元的补帖。经过25年的努力,到1995年,7 个机型 1300架空中客车在天空翱翔,市场份额从零增长到30%。1994年,空中客车的订货首次超过波音,占市场份额的48%(波音为46%),俨然成长为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

合并动因

波音兼并麦道,既是市场行为,又是政府意志的体现,这场兼并是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合力促成的。

一、麦道公司处境艰难

麦道公司是最大传统军用飞机制造公司,随着信息技术与情报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增加,军方采购偏向于电子及相关的高科技产品,传统战机失去青睐。1994年后麦道在于波音和空中客车的民用商用竞争中一路败北,市场份额从15%降到10%以下。在军用与民用飞机市场双双失势的情况下,这家巨型飞机制造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只有两条:兼并或是被兼并。

二、波音公司需要综合发展

波音虽已坐稳世界商用飞机制造的头把交椅,但世界商用飞机的需求仍在迅速增长,波音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来承揽国际业务。若将全部力量投到商用飞机市场,公司风险太大,一旦商业飞机市场出现起伏,公司将面临巨大危机,故需要发展军用飞机,使其成为不使公司业务锐减的平衡措施。然而,要使军用飞机起到足够的缓冲能力,仅靠波音公司现有的20%显然不够。如何增加公司军用飞机制造能力?有两个方法:公司内部增强军用飞机的制作能力;外部购买一家军用飞机企业。前种方法见效太慢,在有合适的收购对象的情况下,后一种方法将更为有效。

三、强强联合,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

合并前,波音公司与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在民用领域竞争激烈,总体上,波音没有绝对优势,但由于美国的保护政策,使得波音在利润上领先对手;而麦道公司的F-15,F-18订单充足,而且产品仍在不断升级,同时公司负债也仅为2%,是一家经营极好的公司,前景可观。两家自身条件都极为优越,通过合并,使得美国航空制造业在资源与技术两方面都得到更合理的配置,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四、航天政策,要求“军民一体化”

冷战后,各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推动国防工业接轨,航天公司向军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美国政府提出的空间威慑战略,使得航天工业的地位上升更快。因此,许多航天公司都希望通过兼并、重组以提升军用航天和民用航天项目的竞争力。合并过程

波音公司兼并麦道从生产方案到最后完成兼并历时四年多时间,收购过程不仅涉及交易双方,还惊动了美国以及欧盟政府。麦道公司曾两度拒绝波音公司。期间,麦道公司在于波音和空中客车的民用商用竞争中一路败北,市场份额从15%降到10%以下。

1996年12月,麦道公司放弃自己的440座MD--11计划,开始作为波音的分承包商,帮助波音生产加长型747客机。

1996年12月15日,波音公司宣布收购麦道。按1996年12月13日的收盘价,波音公司完成这项收购共需133亿美元。

1997年5月,欧洲委员会发表不同意这场兼并的照会。

为了完成兼并,波音公司在7月22日对欧盟作出让步:首先,波音放弃三家美国公司今后只购买波音飞机的合同;其次,接受麦道军用项目开发的技术许可证和专利可以出售给竞争对手的原则;最后,同意麦道的民用部分作为波音公司的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分别公布财务报表。

7月24日欧洲正式同意波音兼并麦道。25日,麦道大部分股东同意兼并。

84日,原波音董事长宣布合并程序全部完成,新的波音公司正式营运。并购结果

按波音公司设想,并购后波音可以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可以使民用客机的份额达到空中客车的2倍多,而且波音军民合一,军用飞机生产能力加强,年销售额将超过150亿美元。其在军用飞机和民用客机领域将形

成绝对优势。

但是,事实是,波音的销售额的确大幅提升,但是1997年非但没有赢利反而亏损1.78亿美元;1998年终于赢利,但是与合并前持平;1999年赢利增长6%,主要是民用飞机盈利,军用飞机收益依然很少。同时,2001年的9.11事件对整个航空业都形成巨大打击。

一、生产制度落后

经济繁荣使得订单迅速增长,生产流水线达到严重的饱和状态,工艺流程落后,改革十分困难。

二、管理层存在文化差异

三、大规模裁员影响士气

为削减开支,降低成本,波音公司降低员工福利,同时大幅裁员,员工积极性大受打击,这种情绪影响企业整合发展。

波音在改革

与麦道公司完成合并后的波音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航空航天领域规模最大的公司。波音公司由四个主要的业务集团组成:(1)波音民用飞机集团(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s),主要生产民用运输机,主要产品包括:波音707、717、727、737、747、757、767、777、787系列飞机,提供从100座级别到500多座级别以及货运型号在内的各种民用运输机。全球同时在现役运营波音民用飞机有上万架之多。目前,波音民用飞机集团正在全力开发大量使用复合材料的波音787和波音747-8系列飞机。(2)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Boeing Integrated Defense Systems),主要生产军用飞机、导弹以及运载火箭等产品。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大的承包商。(3)波音金融公司(Boeing Capital),是提供资产融资和租赁服务的融资公司。(4)波音联接公司(Connexion by Boeing),为飞机提供空中双向互联网及电视服务,把互联网直接接入到民航班机上。

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波音始终致力于不断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技术。创造民用飞机新产品;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支持和改造飞机;制造能够将重达14

吨载量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以及通过先进的卫星网络改进全世界人民的通信状况,波音秉承着长期的传统,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研发新技术和新发明。此外公司对飞机制造生产线进行了改造,生产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启示

一、产业战略发展

按照反垄断法,波音与麦道不符合兼并条件,但是美国政府不仅没有阻止波音兼并麦道,而且利用政府采购等措施促成这一兼并活动。主要原因:波音公司在美国国内市场保持垄断地位,但是在全球市场上受到来自欧洲空中客车的强劲挑战。波音与麦道的合并有利于维护美国的航天工业大国的地位。

少数大企业的兴衰关系到国家产业的存亡。波音兼并麦道发生在自由经济的美国,这个事件告诉我们无论政治企业多么分开,对一些战略产业,国家利益至高无上,凌驾企业利益、行业利益甚至法律之上。

二、整合事关并购成败

并购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并不代表并购已经成功,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企业需要真正的整合在一起,进入良性循环。并购成功的案例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其中整合是并购是否真正成功非常关键的一环。整合的主要内容:

1、战略整合

企业并购后,并购企业把目标企业纳入总体战略。如: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通过并购一系列食品类公司,实现业务和战略转型;再如联想收购IBM-PC业务预实现产品和全球战略整合

2、组织整合

它是指并购后的企业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进行必要的调整或重建,以实现企业的组织协同。并购后公司还要进行组织整合,重建企业的组织指挥系统,以保证企业有健全的制度和合理的组织结构,从而实现重组双方最佳的协同效应,降低内耗,提高运作效率。企业并购后组织结构的调整是必要的。

企业管理咨询案例分析选择题案例(六)

总部设在美国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公司创建于1916年,是世界航空航天业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于20年代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航空邮政业务;30年代建立了自己的全金属运输机系列,二次大战期间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立下了汗马功劳,二次大战后率先把喷气式客机送上了蓝天。波音公司取得了一个接一个惊人的成绩。到1991年,波音 镜南 鄱畲?93.14亿美元,利润额为15.67亿美元,雇员16余万,在世界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三十二位。 然而,在令世人瞩目的业绩背后却是披荆斩棘的历程,波音公司的事业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最让波音人刻骨铭心的是60年代末期,蒸蒸日上的波音事业开始由于日趋庞大的机构运转不灵了。当时仅总部机构就达2000多人,官僚习气滋生,遇事互相扯皮,更糟糕的是公司领导人陶醉于已取得的赫赫成就,无视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日益强劲的同行,躺在一;两项大宗的官方合同上过舒服日子。很快惩罚来了,公司装配厂里摆满了卖不出去的喷气客机,曾有18个月公司竞无一张订货单,此时公司的老板们才惊恐的发现曾一度拥有的高效率已不存在。 与此同时,世界飞机制造业强手迅速崛起,特别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和老对手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实力雄厚,相继推出先进的新型飞机,其势直逼波音,波音公司面临强劲的挑战。 威尔森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波音公司的董事长。30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使他深指企业面临危机的症结和回天之术。他一到任便使出了被人称为“威尔森五招”的措施,使波音公司迅速摆脱了困境,再次走向辉煌。 1.精兵简政。“新官上任三把火”,威尔森到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力排众议,精兵简政。他从庞大的公司办事机构中调出1800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并把决策权逐级下放,将责权与各级主管负责人的经济利益挂钩。紧接着公司又大量裁剪雇员,仅西雅图地区的 10.5万雇员就裁掉3.8万人,这是一段至今仍使波音人回想起来心有余悸的历史。但这一做法立竿见影,公司的办事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 2.研究与开发。为了振兴波音,公司在60年代末共投入了69亿美元的研究和开发经费,70年代后期面临石油危机,威尔森不惜投入30亿美元研制出被认为是现代民航史上最经济、最省油、最安全的“波音757”、“波音767”两种新型客机。波音公司的R&D经费逐年提高,1988年为7.51亿美元,1989年为7.54亿美元,1990年为了开发产品和新技术投入了160百万美元的新仪器和设备费用以及8.27亿美元的科研开发费。1991年RD经费增到14.17美元。在愈来愈激烈的竞争面前,波音公司把加强研究和开发放在了首位,力争走在同行的前面。 3.质量就是生命。对于飞机制造业来说,产品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命”和前途,而且涉及到亿万乘客本身的生命和安全。因此,波音公司对产品质量格外重视。他们认为从长远看,无论在哪个市场上,唯一经久不衰的价值标准是质量本身。公司要求每一个职员都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每一个工厂,每一部门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切实保证每一个部件、零件甚至每颗螺丝钉都以第一流的质量出厂。威尔森逢会必讲:质量是飞机的生命,质量不合格就意味着杀死人的生命。 此外,飞机飞行是否安全还取决于航空公司是否对飞机进行严格的定期检测和维修,机组人员是否严格的按规定操作以及天气恶劣的程度等。波音公司对可能的飞机事故高度重视,他们重新设计了生产程序,以杜绝隐患。在车间里,工程师们对每个工人的每项工作进行严

波音787飞机性能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 波音787飞机性能简介 学院名称宇航学院 学生姓名王国鹏 班级学号12151153 卷面成绩 2013年12 月

摘要 波音787,又称为“梦想客机”(英语:Dreamliner),中型双发(动机)宽体中远程运输机,是波音公司1990年启动波音777计划后14年来推出的首款全新机型,由波音民用飞机集团(BCA)负责开发,在2004年4月正式启动。经多次延期后,于美国时间2009年12月15日成功试飞,标志着787飞机的制造项目进入交付使用前最后一个阶段,2010年交付使用。2011年9月27日零时20分,波音787“梦想飞机”交付全日空。2013年1月16日,由于连续出现安全故障,美国联邦航空局宣布暂时停飞所有波音787“梦想”客机。 关键词:梦想客机、试飞、安全故障

目录 1、简介 (1) 2、研发情况 (1) 2.1研发背景 (1) 2.2项目成立 (2) 2.3研发发展 (2) 2.4首飞测试 (3) 2.5最新计划 (4) 3、参数 (4) 4、特点 (5) 4.1巡航速度 (5) 4.2生产周期 (5) 4.3人性化设计 (5) 4.4发动机 (5) 4.5材料使用 (6) 4.6机身设计 (6) 5、国内相关机型比较 (7) 参考文献 (7)

1、简介 波音787系列[1]属于200座至300座级客机,航程随具体型号不同可覆盖6500至16000公里。波音公司强调波音787的特点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低燃料消耗、较低的污染排放、高效益及舒适的客舱环境,可实现更多的点对点不经停直飞航线。以及较低噪音、较高可靠度、较低维修成本。波音787梦想飞机是航空史上首架超长程中型客机,打破以往一般大型客机与长程客机挂钩的定律。预计2010年787的单位造价为$1.3-1.8亿美元。[1] 787在技术和设计上的突破,使中型 尺寸的787具有在同座级的飞机中,无与 伦比的航程能力与英里成本经济性。倘若 乘客偏爱不经停直飞服务及更高航班频 率,那么787就是开辟这种新航线的完美 机型,尤其是不适合大型飞机的客源少的 远程航线。它是一架绿色环保的飞机。波 音787除了让中型飞机尺寸与大型飞机航 程的实现结合,还以0.85倍音速飞行,这也使其点对点远程不经停直飞能力得以更好的体现,从而能在450多个新城市对之间执行点到点直飞任务。这让运营商能更灵活地把机型与市场相匹配,首架787客机在美国西雅图埃弗雷特波音工厂向日本ANA航空公司交付使用。 2、研发情况 2.1研发背景 在1990年代后期,随着民用飞机市场份额不断流失给其欧洲竞争对手空中客车公司(Airbus)。波音767在与空中客车A330的竞争中处于下风,波音公司决定研发其取代产品。向市场推出“音速巡航者”(Sonic Cruiser),强调在燃油消耗与波音767和A330相当的情况下,接近音速的飞行速度(约0.98倍的音速,即0.98马赫)。当时美国不少大规模的航空

案例分析波音公司的新计算机系统

案例分析:波音公司的新计算机系统 一、案例分析:波音公司的新计算机系统(40分)1990年,西雅图波音商用航空集团公司准备在其商用零部件部门,安装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计算机系统。该部门向个商用航空公司出售零部件。这个计算机系统的目的是要使该部门的许多工作任务自动化,如更新库存报表、回答顾客询问以及定价等。波音公司的管理人员都知道,这个新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要求对雇员进行广泛的再培训,这几乎会对零部件部门所有的700名雇员发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使用这个新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方面。例如,该部门的办公室会成为无纸办公状态。而对雇员来说,更可怕的也许是他们得花更多的时间在计算机终端上工作。此外,由于每个雇员会更相信别人准确输入计算机的信息,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加相互依赖。雇员们必须理解,突然间他们拥有了许多依赖他们的“顾客”,而事实上这些顾客是其他零部件部门的雇员。培训协调人在实施培训计划时体会到:“我们认识到仅提供技术培训不能保证新系统的成功运行。”这个新系统的用户需要掌握和处理当系统投入运行时他们将经历的变化的手段。这个培训小组想做到,通过培训将系统运行可能引起的压力和混乱降到最低。更准确地说,它想做到使每一个使用新系统的雇员成为“以顾客为中心”的雇员,提供本零部件部门同事或顾客所需要的信息。由于该部人员只能多种多样,波音公司知道面临一个挑战:这些人中有一半人在货栈工作,负责部件的装运、收货和仓储;另一半人则在30英里开外的一间办公室里工作。而且,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在确定培训计划的性质时,波音公司面临多种选择。由于其已有一个完整的公司内部培训部,可以由内部培训部来实施培训;但另一方面,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700名雇员进行培训可能需要一个适应这个培训计划运作要求的咨询、培训、开发公司的服务。培训部还必须考虑要采用的各种培训方式,如研讨班,录象教学,讲座以及书籍等。波音公司考虑请一个总部设在旧金山的咨询公司来做,该公司在迅速设计大规模培训计划方面享有盛誉,其培训开发方式主要是利用书面资料和录象资料组织研讨、参与式练习、范例以及讲座实施研修。但是,在决定究竟是由公司内部还是让咨询公司来组织实施培训计划之前,波音公司认为必须使实际培训目标更明确。例如,除纯技术方面的培训之外,还需要使使用计算机系统的雇员更进一步以顾客为中心,也许必须开发雇员沟通和判断的技能,以便在他们需要从该计算机系统得到数据输入员目前不能提供的特殊信息时,能够让有关人员了解他们的需求。答:员工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离岗培训和业余自学四种类型。建议以在岗培训为主,鼓励员工业余学习,同时少量(好的或差的)人员进行离岗培训。答:目标即培训结束时受训者应掌握哪些技能或目标。也就是说,零部件部门应掌握哪些知识,会哪些技能才能满足以顾客为中心的模式,只有这样培训才能做好、有效。答:二者结合。以自主为主,结合外部咨询机构。答:培训计划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明确培训对象;确定培训目标;确立培训时间;落实实施机构;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培训设施。

浅析价格战中的博弈论

价格战中博弈论的浅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博弈论 班级:10物流治理(采购与供应链1班) 学号:1040407122 姓名:曾维乐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价格战中的博弈论浅析 摘要:博弈论研究互动决策行为,大多数时候是研究对抗性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对抗行为。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类型众多。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博弈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纳什均衡。通过案例,充分运用囚徒困境、智猪博弈、反向归纳法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经济决策中行为人如何决定最优决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博弈论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针对商家的价格战问题。

关键词:囚徒困境懦夫博弈安全博弈纳什均衡 一、理论介绍 1、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game theory),也称对策论,它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简单讲来确实是一些个人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同意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从上述定义中能够看出,一个完整的博弈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博弈的参加者,各博弈方各自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集合、博弈方的得益(得益矩阵)、结果、均衡等。 1、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能够是个人,也能够是团体)。 2、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 3、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即在博弈进程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行动的预先安排。 4、信息指的是参与人在博弈中所明白的关于自己以及其他参与人的行动、策略及其得益函数等知识。 5、得益是参与人在博弈结束后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一般

空客波音民机简介及主要性能数据

目录 空客系列 ..................................................................................................................................... - 2 - 空客系列飞机简明表.......................................................................................................... - 2 - A-300 ................................................................................................................................... - 3 - A-310 ................................................................................................................................... - 5 - A-320 ................................................................................................................................... - 8 - A-330 ................................................................................................................................. - 10 - A-340 ................................................................................................................................. - 12 - A-350 ................................................................................................................................. - 14 - A-380 ................................................................................................................................. - 16 - 波音系列 ................................................................................................................................... - 18 - 波音系列飞机简明表........................................................................................................ - 18 - B-707.................................................................................................................................. - 19 - B-717.................................................................................................................................. - 21 - B-727.................................................................................................................................. - 23 - B-737.................................................................................................................................. - 24 - B-747.................................................................................................................................. - 27 - B-757.................................................................................................................................. - 29 - B-767.................................................................................................................................. - 31 - B-777.................................................................................................................................. - 33 - B-787.................................................................................................................................. - 35 -

《市场营销》波音公司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波音公司案例分析 Q1:波音为什么非常注重中国各级政府建立良好关系? A1:首先,波音公司作为组织市场中的生产者市场,在组织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政府作为非营利组织之一,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波音公司作为世界最大的航天公司,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出口商之一。而组织市场的主要产业包括工业,运输业,通信业,公共事业等等,波音公司主导航天事业,之间贯穿以上提到的产业类型。所以对于政府来说很重要。 所以,波音公司很注重于中国各级政府建立良好关系。原因之一,从宏观来看,组织市场需要供需双方关系密切。购买者需要源源不断的货源,供应商需要有长期稳定的销路。波音作为供应商,应该经常与买方沟通,详细了解其需求并进最大努力予以满足。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型工业化国家,在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航天产品的需求非常大,满足产品(PRODUCT)需求;而且注重和中国各级政府建立良好关系,也能够更好更宽的拓展市场渠道(PLACE):再次,建立良好关系也能够对波音公司在中国市场做更好的,多层次的市场促销政策(PROMOTION),波音公司作为世界最大的航天公司,在航天领域制造利润最大化程度因该比较高,所以相对其他航天公司有价格优势(PRICE)。原因之二,从微观来看,波音公司认为中国市场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环境因素)。说明波音对中国经济前景看好,扶持甚至增强中国航天产业的发展;波音有自己的战略目标(组织因素),他们需要大数量的输出产品获得盈利,并且会产生派生需求等,通过和中国各级政府建立良好关系可以帮助波音了解中国该产业的采购程序,可以正确认识中国对该产业产品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效避免政府对于该产业的政策限制等。其他方面,波音公司的自身价值足够吸引中国政府与之长期合作,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互惠互利。 Q2:飞机购买决策过程中的购买决策参与者有哪些? A2:航空公司,参与飞机运行过程中的乘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各级金融机构。 Q3:阐述飞机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波音公司如何利用这些因素以提高营销活动效益? A3:影响飞机购买行为的因素分为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人际因素和个人因素。 1、环境因素可以理解为生产者无法控制的宏观环境因素,包括国家的经济前景、对航空市 场需求水平、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产业竞争态势、该国的政治法律状况等等。 2、组织因素理解为飞机制造商的经营目标,产品购买程序,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内部和外 部市场制度等等。 3、人际因素解释为应当了解购买者在购买决策中扮演何种角色,相互之间的关系等,以便 利用这些因素促成交易。 4、个人因素指生产者用户内部参与购买过程的有关人员的年龄、教育、个性、偏好、风险 意识等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其中也要特别关注文化因素。 提高营销活动效益的方法: 1.、了解中国航空市场需求水平,帮助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2、有效贯穿企业理念,使中国用户认同理念,认清市场制度。 3、与各个购买决策参与者和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达成共识。 4、传播企业文化。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刘肃素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1211086) 摘要:博弈论是研究策略博弈的数学理论,亦称对策论。它的作用在于发现普遍有效的博弈原则。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充满了博弈,这就需要了解博弈的思想,用科学理论来指导行为。博弈论应用于经济学,已经和正在引起现代经济学一系列的发展和突破。博弈论在经济学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发现,博弈论方法越来越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随着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运用和研究的深化以及经济复杂性现象的不断涌现,博弈论的经济学研究呈现出合作化、对称化和连续化的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博弈论经济学对策论应用 Abstract:game theory is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research strategy game, which is also called game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effective principles of game. In the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is full of game, this game, you need to understand in a scientific theory to guide behavior. Game theory is applied to economics, has been and is causing a series of modern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breakthrough. Major progress was made in the game theory in economics, found that the game theory method is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in the economics research method. With

波音787介绍(小时段演讲必备)

当梦想照亮现实波音787首飞成功 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由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美国波音公司研发,素有“梦想客机”之称的波音787客机。 在经过多次延期推出之后,“梦想客机”波音787终于在美国时间2009年12月15日成功试飞。这款新型客机是波音公司最新型的宽体中型客机,也是航空史上首架超长程中型客机,重要的是,这架客机打破了以往一般大型客机才能与长程客机挂勾的定律。谈到波音787客机的特点呢,我们不得不首先谈到飞机制造在用料方面的选择。早在波音787客机研发之初,波音公司就宣布将在飞机的主体结构上,大量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即用更轻、更坚固的碳纤维合成材料代替铝合金,这就使得飞机机身重量大大减轻,在飞行过程当中减少燃料的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另外,也正是由于这种合成材料的优势,使得可以减少在飞机维护方面不少的费用。与其他同类飞机比起来,飞机寿命也更长。其次,在飞机机身设计与客舱设计方面。波音787客机机身截面形状采用双圆弧形,顶部空间也进行了优化设计,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宽敞更舒适的空间。而在客舱内,波音787客机额外安装了一种新型气体过滤系统来保证机舱内空气质量更加清新,同时在照明上采用了节能型的阵列发光二极管,让客舱内的光线更为柔和。第三,在发动机设计方面。波音787客机的发动机建立在通用电气GE90与劳斯莱斯遄达发动机产品的基础上。再加上先进的机舱降噪技术,使得飞机在飞行过程当中的噪音大大降低,避免乘客发生耳鸣耳痛的情况。最后,在空气动力学设计方面。波音787客机融合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技术,使得飞机的巡航速度至少达到每小时900公里,巡航高度达到10000米以上,最大航程则可以达到15700公里。 实际上,目前对于波音787客机来讲,12月15日的试飞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9个月内,波音787客机还将接受一系列的飞行测试。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顶可以看见波音787客机在蓝天上自由的翱翔。 谢谢! 蒋承志

价格战中博弈论的浅析

价格战中博弈论的浅析

价格战中博弈论的浅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博弈论 班级:10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1班) 学号:1040407122 姓名:曾维乐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价格战中的博弈论浅析 摘要:博弈论研究互动决策行为,大多数时候是研究对抗性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对抗行为。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类型众多。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博弈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纳什均衡。通过案例,充分运用囚徒困境、智猪博弈、反向归纳法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经济决策中行为人如何决定最优决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博弈论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针对商家的价格战问题。 关键词:囚徒困境懦夫博弈安全博弈纳什均衡 一、理论介绍 1、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game theory),也称对策论,它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简单说来就是一些个人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博弈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博弈的参加者,各博弈方各自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集合、博弈方的得益(得益矩阵)、结果、均衡等。 1、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 2、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 3、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即在博弈进程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行动的预先安排。 4、信息指的是参与人在博弈中所知道的关于自己以及其他参与人的行动、

波音案例分析

波音兼并麦道案例分析 引言 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按照1996年12月13日的收盘价,每一股麦道公司的股票折合成0.65股波音公司的股票,波音公司完成这项收购共需出资133亿美元。1997年,新波音公司的总收入达到480亿美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 并购发生的宏观背景与行业背景 苏联解体和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后,美国的国防工业开始全面调整。美国及其盟国对军火的需求量急剧下降,提出要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和竞争力强的国防工业基础,军工企业改革规模大、频率高,极大提高了研究开发的规模效益。 同时,世界飞机制造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民航事业发展很快,飞机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军转民”和军民结合成为航空工业的发展趋势。民用飞机在整个航空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为了与美国的飞机制造商抗衡,位于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的四国资本联合起来组建欧洲空中客车公司,集各国所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对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形成很大的威慑。1990——1994年间全球民用客机的市场份额:波音60%,空中客车20%,麦道15%,其他企业5%,争夺飞机制造业全球霸主地位的斗争越来越激烈。 公司简介 一、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7月1日,由威廉·爱德华·波音创建,并于1917年改名波音公司。1929年更名为联合飞机及空运公司。1934年按政府法规要求拆分成三个独立的公司:联合飞机公司(现联合技术公司)、波音飞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1961年原波音飞机公司改名为波音公司。波音

公司建立初期以生产军用飞机为主,此后涉足民用飞机市场,自成立后的80多年来它几乎一致主宰着国际民用飞机市场,客户遍布全球。波音公司由四大业务分部组成:波音民用飞机集团、空间与通讯集团、军用飞机与导弹集团、公用服务集团。随着国际商务和世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商业飞机的世界市场需求旺盛,为争夺世界市场的份额,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以后,波音公司的主要业务由军用飞机转向商用飞机,其商业飞机的制造能力大大增强,商业飞机的制造业务占公司总业务的80%,军用飞机业务量缩至20%。此次合并前波音公司已是世界商用飞机制造业的老大,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0%。 二、麦道公司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Douglas Corporation)是美国制造飞机和导弹的大垄断企业。1939年由詹姆斯·麦克唐纳创办,称麦克唐纳飞机公司。1967年兼并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改为麦道公司。麦道公司在世界航空制造业排名第三,1993年全球大企业排名第83位。在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1994年合并前,麦道公司曾是美国军用飞机制造业中的龙头老大。它的营业收入中有2/3来自军用飞机制造,而它的利润几乎全部来自军用品的生产。冷战后,美国国防开支缩减,军用飞机希求下降,这些形势对麦道不利。在民用商用飞机方面,麦道的处境更糟,其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在1996年全球商用飞机市场份额中,麦道仅占4%。综上所说,麦道在军用、民用飞机市场上都处境艰难。 三、空中客车 1970年,英、法、德、西班牙四国政府用各自的国有航空制造企业跨国组成空中客车。当时以波音为首的美国公司,占领了世界市场的90%,欧洲任何国家的航空制造企业,都无法与之抗衡。要挽救欧洲的航空制造工业,跨国联合是唯一的出路。从那时起,空中客车直接得到政府100~200亿美元的补帖。经过25年的努力,到1995年,7 个机型 1300架空中客车在天空翱翔,市场份额从零增长到30%。1994年,空中客车的订货首次超过波音,占市场份额的48%(波音为46%),俨然成长为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

世界民用航空飞机最全介绍

世界民用航空飞机最全介绍 转自@易启游Xinjiang给大家整理出当前航空市场常用的飞机机型都有那些,最后介绍的巨型飞机和这家航空公司会让你很震撼!如今,世界民航领域的客机基本被美国的波音公司(Boeing)和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Airbus)二分天下,绝大多数世界主流的国家和地区航空公司均选择这两家公司的产品作为其主力机型。历史上波音会比空客早不少,波音创立于1916年,而空客成立于1970年,但不能就此判定波音的技术比空客更先进,其实他们的技术和制造经验都不相上下。其他在民航领域见到的飞机制造公司还有: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加拿大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俄罗斯联合航空器制造公司,还有已经进入市场主流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等等。 今天我们主要按飞机体格大小,列举你出行中常见的各种机型。目前市场上的民用飞机分成三类:一、单通道窄体机(国内航线最常见);二、双通道宽体飞机(国际航线最常见); 三、巨型客机 一单通道窄体机空中客车A320系列 1 空客 A320 系列 空中客车的A318、A319、A320、A321飞机均属于A320系列飞机家族。A320系列飞机于1988年推出,是世界上第一

款使用电传操纵飞行控制系统的商用飞机,截止2013年整个A320系列共交付了5715架,是历史上销量第二多的商用飞机,是空中客车公司主要生产的窄体单通道机型,是波音737系列飞机的主要竞争对手。首飞于1987年2月22日,第一架于1988年3月28日商用。 第一个型号是A320-100,产量很少,很快就被其改进型号 A320-200所替代并生产至今。A320-200在两舱布局下可以搭载150人,满载航程可达6150公里。 随后,空客又于1996年推出了它的缩短型A319-100,使用与A320-200相同的引擎,两舱布局下可以搭载124人,满载航程6850公里。 A320neo系列是A320系列飞机的一个改款,于2010年发布,采用更有效率的新发动机,并加装新设计的鲨鳍小翼,预计2015年交付。截至目前,中国所有主要的航空公司都有运营A320系列飞机,A320系列飞机是中国航空市场的主力机型之一。 2波音B737系列波音737系列是波音公司目前唯一投产的窄体单通道客机,至今已发展出9个型号。波音737系列是人类民航史上最畅销的客机,自1968年投产以来已生产了7800多架,是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的主要竞争对手。第一代型号737-200于1967年4月9日首飞,其缩短型为 737-100,由于初期设计存在缺陷,波音随后便推出了737-200

2012年春《人力资源管理》平时作业2 :波音公司的新计算机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四:波音公司的新计算机系统 1990年,西雅图波音商用航空集团公司准备在其商用零部件部门,安装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计算机系统。该部门向个商用航空公司出售零部件。这个计算机系统的目的是要使该部门的许多工作任务自动化,如更新库存报表、回答顾客询问以及定价等。 波音公司的管理人员都知道,这个新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要求对雇员进行广泛的再培训,这几乎会对零部件部门所有的700名雇员发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使用这个新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方面。例如,该部门的办公室会成为无纸办公状态。而对雇员来说,更可怕的也许是他们得花更多的时间在计算机终端上工作。此外,由于每个雇员会更相信别人准确输入计算机的信息,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加相互依赖。雇员们必须理解,突然间他们拥有了许多依赖他们的“顾客”,而事实上这些顾客是其他零部件部门的雇员。 培训协调人在实施培训计划时体会到:“我们认识到仅提供技术培训不能保证新系统的成功运行。”这个新系统的用户需要掌握和处理当系统投入运行时他们将经历的变化的手段。这个培训小组想做到,通过培训将系统运行可能引起的压力和混乱降到最低。更准确地说,它想做到使每一个使用新系统的雇员成为“以顾客为中心”的雇员,提供本零部件部门同事或顾客所需要的信息。 由于该部人员只能多种多样,波音公司知道面临一个挑战:这些人中有一半人在货栈工作,负责部件的装运、收货和仓储;另一半人则在30英里开外的一间办公室里工作。而且,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在确定培训计划的性质时,波音公司面临多种选择。由于其已有一个完整的公司内部培训部,可以由内部培训部来实施培训;但另一方面,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700名雇员进行培训可能需要一个适应这个培训计划运作要求的咨询、培训、开发公司的服务。培训部还必须考虑要采用的各种培训方式,如研讨班,录象教学,讲座以及书籍等。波音公司考虑请一个总部设在旧金山的咨询公司来做,该公司在迅速设计大规模培训计划方面享有盛誉,其培训开发方式主要是利用书面资料和录象资料组织研讨、参与式练习、范例以及讲座实施研修。 但是,在决定究竟是由公司内部还是让咨询公司来组织实施培训计划之前,波音公司认为必须使实际培训目标更明确。例如,除纯技术方面的培训之外,还需要使使用计算机系统的雇员更进一步以顾客为中心,也许必须开发雇员沟通和判断的技能,以便在他们需要从该计算机系统得到数据输入员目前不能提供的特殊信息时,能够让有关人员了解他们的需求。 问题:⑴你认为该零部件部门的雇员需要接受何种培训? ⑵如何确定具体的培训目标? ⑶你认为波音公司请外部的咨询公司来组织这个培训比较合适,还是由本公司自己来组织实施比较合适?为什么? ⑷无论是由本公司还是由咨询公司来做这个培训项目,请说明你怎样设计这项培训计划。 ⑴你认为该零部件部门的雇员需要接受何种培训?

波音787研制历程

2009年12月15日,波音公司的革命性作品波音787成功完成首飞。与以往客机不同的是,波音787预先进行了充足的调研,然后依靠雄厚的技术积累,采用全球制造和电子化运营的方式来进行生产。这些革新思想让波音787落地成虎,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霸气。 波音787被波音称为“梦想客机”,寄予了很重的期望。 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6日凌晨2时),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87客机从埃弗雷特潘恩机场首次起飞成功,这是波音787客机发展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标志着这型新型客机向投入营运飞行又迈进了一大步。 做为新世纪波音公司也是当今民机工业最为重要的飞机研制计划,波音787被称为新世纪的“梦想客机”。这个梦想包括新世纪客机的标准以及波音公司力图在新世纪保持民用飞机领域领先地位,由此可见这个型号对于波音公司的重要意义。波音787的市场反应极为热烈,客户来自世界六大洲—非洲、亚洲、澳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合同储备订单总价值达到1400多亿美元。中国订了57架,包括国航、东航、南航、海南航空和上海航空。 A380代表着空客对未来民航枢纽模式的预测。 当今民机市场基本被波音与空客垄断,当然这也没什么意外,这后面是美国与西欧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做后盾的结果,通常这两家公司会推出差不多的客机,互相竞争,争夺市场,但在本世纪初,两家公司分别推出迥然不同的重大飞机研制计划,即空客的A380大型客机与波音的波音787中型客机。这两者似乎并不存在竞争,更象一种互相相互配合的关系,实际上这后面是两家公司对于未来民航客运模式预测的差异。 要枢纽还是要直达 空客公司认为未来民航“车轮辐射式”即人们支线客机到达中心机场,然后搭载大型客机到达另外一个中心机场,再通过搭乘支线飞机到达最终的目的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客流量也随之猛增,因此中心机场之间需要大型客机运输,以减少所需要的飞机架次,降低中心机场调度、维护等方面的压力,

(营销管理案例分析)一名乘客的航班

一名乘客的航班1999年3月9日,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从广州飞往成都的一个航班,148个座位中,只有一名乘客。 一架波音737客机,从广州飞成都,总费用在7万—8万元之间,只运载一名乘客,远远不够运输成本。但飞机还是照常起飞了。而且,航行途中照常举行乘客抽奖活动,这位惟一的乘客以100%的中奖率,获得一张免费机票,等于不花钱享受到了乘坐专机的待遇。 这件事,引起人们的争论。当地报纸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有的为海航“一名乘客的航班”叫好,大为赞赏公司以客人利益为重,恪守信誉的做法。有的对“一名乘客的航班”不解。认为: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148比1这个数字的比例就已经失去了这个专机航班存在的理由。”有的则觉得可以循国内外许多航空公司常规的做法: 或者向乘客讲明情况,帮助乘客调整航班;或者在乘客同意的前提下,给予退票和相应的赔偿。 海南航空公司自办的一张报纸发表评论员文章。文章说: “海航从来都不是按常规发展起来的。”“为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牺牲局部利益是值得的。一名乘客的航班,照 飞。” 一名乘客的航班该不该飞?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集中反映了这么几种观点: 赞成飞的人认为: 一张机票,形成了乘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契约关系。乘客买了机票,只要不言放弃,航空公司就应履行飞行的承诺。否则,其信誉损害,远远超过一次几乎空载的航班的经济损失。而且,“一名乘客的航班”偶尔出现一次,“照飞”可以为企业取得轰动效应,相当于为企业做了一次花钱不多的广告。 反对飞的人则认为: 对于本次航班,航空公司应当采取“常规”办法,对这名

1惟一的乘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给予一定的赔偿。在国内航班正点率原本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得到赔偿的这名乘客完全可以高兴地改乘下一个航班。这样做,可以防止经济损失,因为如果航空公司每天都面对几起“一个人的航班”,谁还敢夸“照飞”的海口。这样做也不会损害航空公司的信誉。 对于“一个人的航班”飞与不飞,还有另外一种观点: “一个人的航班”现象的发生,是市场发出的一种危险信号。有关经营者对此不应沾沾自喜,更不应把它当作吹牛的资本。在服务良好的前提下,需要想一想市场为什么不选择这个航班,多研究一些解决供需严重失衡的办法,少提一些壮志凌云的口号…… 资料 高铸成.这次航班该不该飞.中国旅游报, 1999.6.4 分析讨论题: 1.案例出现的众多观点中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如果你所在的航空公司遇到类似情况,你打算如何处理? 3.对于服务性的企业来说,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2分析解答: 1、我赞成让一个人的飞机飞的。原定机型保持不变。 因为:1)顾客关系是企业组织公共关系对象中利益关系最直接的外部公众,是企业的生命线。2)一张机票,形成了乘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契约关系。乘客买了机票,只要不轻言放弃,航空公司就应履行飞行的承诺。否则,其信誉损害,远远超过了一次几乎空载的航班的经济损失。3)因为飞机不是单向的,有来有往,广州这边只有一个旅客,而成都那边估计有很多的旅客等著回去广州,如果飞机不走,就会引起航班的取消和延误,整个飞机航线就无法循环下去。4)别说是一个旅客,就算是没有旅客,也要起飞,而且机组人员一个

促销策略案例分析2

四个经典促销策略案例分析 瞧这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d5824051.html,/wz/94198.html 案例一:美国波音公司促销策略案例分析 美国波音公司可谓是当今世界最有财力的大企业之一,它不仅以制造质地精良的飞机赢得了世界各国用户的欢迎,而且它对顾客竭诚周到的服务也博得了人们交口称赞。 一次,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急需特殊降落装置,以便飞机因故降落在泥泞的临时跑道上。波音公司知道后,毫不迟疑地把这种装置送到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为该公司解决了急迫的困难,这不但感动了这家航空公司,还感动了众多的乘客。还有一次,加拿大航空公司的飞机因排气管结冰阻塞,发生故障。波音公司立即派工程师乘机飞到温哥华,不分昼夜地从事维修工作,最后把故障排除了,减少了航空班机的误点时间,这也成为众人传颂的事例。 1978 年12月,意大利航空公司DCX型客机在地中海坠毁,航空公司急需一架替代客机。意航总裁诺狄奥向波音公司董事长威尔逊提出一项特殊要求:“波音公司能不能迅速送来一架波音727客机?”当时订购这种型号飞机的单子较多,至少要等两年,但波音公司考虑到意航的特殊情况,在发货表上稍微作了一下调整,并要求公司把生产排紧一点。这样,意大利航空公司在一个月内就得到了这个型号飞机,解决了燃眉之急。为了感谢波音公司的优良服务,意航决定取消购买道格拉斯公司DC-O飞机的计划,转向波音公司,一下子订购了9架波音747超大型客机。可见,周到的服务是扩大销售和赢得客户的极佳通道。 案例二:日本蛇目公司促销策略案例分析 日本蛇目公司是日本乃至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缝纫机生产厂家,而其发家之道却有非同寻常之处。1951 年,日本发生大水灾,许多家庭的缝纫机都被浸泡得面目全非。于是,日本最畅销的“蛇目”牌缝纫机公司决策机构当即下令,命各地生产及经销部门积极加班,替全日本各家庭作免费维护修理;如果人手不足,可以破例雇用临时工作人员加以支援。结果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总共修护了840余万台,而其中“蛇目”牌产品仅为35%。 表面上看蛇目公司是做了一件亏本的事,其实这是一个增加消费者认识的太好时机,很容易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高层次的形象。所以,许多同行竞争者在蛇目公司“趁水打劫”的行动中,丧失了许多既有市场,也形成了今日蛇目公司独步日本乃至世界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