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复习习题

学前教育学复习习题
学前教育学复习习题

学前教育学复习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前教育学》总复习习题(简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一般来说,学前教育是指( C)儿童的教育。

A.出生到3岁岁到6、7岁 C.出生到6、7岁岁到12岁

2.我国最早对胎教思想进行论述的是( B )

A.孔子

B.贾谊

C.颜之推

D.朱熹

3.在西方教育史上,( D )是最早论述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A.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福禄贝尔

4.( C )提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用以说明教育要顺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A.孔子

B.颜之推

C.王守仁

D.韩愈

5. ( B )通常被看做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世界图解》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母育学校》

二、简单题

15.学前教育的教育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6.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意义有哪些

17.请简述杜威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

18.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19.结合自身情况谈谈怎样学习学前教育学。

20. 简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与意义。

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

一、选择题

1. 幼儿能够正确回答“这里有6个苹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的问题,却不能回答“3+3+”的问题,那么此时幼儿的思维

( B )。

A.感知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逻辑思维

2.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大脑和头部的发育更为迅速,更早达到成年时期的比例,而生殖器和其他生殖器官的发展在整个幼儿期都非常缓慢,青春期却发育异常迅速。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C )。

A.不均衡性

B.连续性

C.阶段性

D.整体性

3. 虽然在发展速度上是不均衡的,发展有先有后,但是,在同一时间片段内,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D )。

A.不均衡性

B.连续性

C.阶段性

D.整体性

4.( B )认为,儿童是“缩小”的大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身高和体重的不同而已。

A.儿童是私有财产

B.儿童是小大人

C.儿童是花草树木

D.儿童是有罪的

5. 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 B ),这是第一个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文件,重在救济、保护儿童,防止奴役、贩运童工迫使其卖淫等。

A. 《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

B.《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

C.《儿童权利公约》

D.《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二、简答题

16.论述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17.简述儿童身心发展的相互作用性。

18.什么是现代化的儿童观

19.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对幼儿实施体,德,智,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0.为了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教师要做到什么

1·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孩子多与

第三章学前教学活动

一、名词解释:

1.体验型教学

2.表现性教学

3.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4.教学活动的发展适宜性原则

5.生活教育

二、简答题:

1.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2.试述浪漫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3.试述文化传递流派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4. 简述蒙台梭利模式的指导思想

5. 简述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教育内容

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游戏

2.交叉式介入法

3.平行式介入法

二、填空题

4.按照学前儿童认知发展进行分类,皮亚杰将学前儿童游戏划分为:感觉游戏_、___、、。

5.按照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分类,学前儿童的游戏行为归纳为六种类型:无所事事、旁观行、独自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

6.按照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的传统分类,学前儿童游戏划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根据游戏形式和内容,创造性游戏分为、、,而规则游戏分为、、。

7.表演游戏的特点是游戏性,约束性,创造性。

8.表演游戏的种类有整体表演型、分段表演型、区域活动型、。

9.规则游戏的分类是单人,、联系性、合作性。

三、选择题

10.下列不属于游戏在幼儿情感中的作用的选项是(C)

A.游戏丰富幼儿情绪体验 B.游戏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美感

C.游戏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D.游戏可以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

11.下列不属于按照学前儿童体验形式进行分类的是(C)

A.机能游戏 B.平行游戏

C.想象游戏 D. 制作游戏

四、简答题

12. 学前儿童游戏的特征有哪些

13.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14.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15.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第五章学前儿童日常生活活动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日常活动

2.自由活动

二、填空题

3.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包括:入园、自由活动、进餐、洗、喝水、如厕、午睡和离园八大生活环节。

4. 自由活动是指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内容、玩具材料和同伴,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充分交往,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各种情感的活动。

5.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包括:、、、、、。

6.入园环节中,托班和小班幼儿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进餐。

三、简答题

7.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8.自由活动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9.自由活动中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10.自由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有哪些

第六章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一、选择题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B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具体性

2.幼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A )

A.专家型教师 B.新手型教师 C.熟手型教师 D.普通型教师

3.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B )

A.注意倾听 B.言语专业化

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D.用点头、抚摸鼓励孩子。

4.教师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C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5.“只有当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出自哪位着名的教育家( A )

A.第斯多惠 B.卢梭 C.陶行知 D.梁漱溟

6.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C )最早提出的。

A.华生 B.斯金纳 C.班杜拉 D.佛洛依德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形容幼儿教师劳动的( B)

A.纯真性

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精神生产性

D.多重角色性

二、简答题

1.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

2.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3. 教师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

4.从专业发展态度来看,不同的教师对于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倾向或认同度,对自身专业发展大概有如下四种态度:、、和。

5. 《专业标准》从、和三个维度对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

6.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大多学者认为教师成长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及。

三、简答题

1.联系当前实际,谈谈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哪些

2.试述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具备的专业素质

3.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4.简述幼儿为本的核心内涵和践行准则

5.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与“教育技能”在概念上有何差别

第七章学前教育环境设计

一、选择题

1.在布置自然角时,让幼儿讨论决定该饲养何种动物。这遵循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B )

A.目标导向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幼儿参与原则 D.经济性原则

2.幼儿园人际关系属于(C )

A.幼儿园广义环境 B.幼儿园外部环境

C.幼儿园精神环境 D.幼儿园物质环境

3.要提高与幼儿沟通质量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做到(D )

A.提高与幼儿交流的技能 B.教给幼儿交流的技巧

C.多和幼儿交谈 D.真正树立与幼儿平等交流的观念

4.物质环境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以及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能力的变化而变化,这体现了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的(A)

A.动态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5.“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C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二、填空题

1.幼儿园环境按照性质分可划分为和。

2.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包

括、、和。

3. 现代幼儿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幼儿和环

境。

4.室内设备主要包括、、。

5.教室内的柜子一般分

为、、、、。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幼儿园环境

2.浅谈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3.如何利用幼儿园的各个活动区促进幼儿的有效性发展

4. 如何有效发挥幼儿园墙面布置的教育功能

5.如何创设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第八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家园合作中家长间接参与方面的是( A )

A.亲子游戏

B.家访

C.家长开放日

D.夏令营活动

2.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 C )

A.家庭

B.社区

C.幼儿园

D.社会

3.教师了解幼儿最好的信息来源是(D )

A.同龄伙伴

B.园长

C.社区人士

D.家长

4.定期让家长来园参观或和幼儿一起活动,这是(A )

A.家长开放日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家长专栏

5.以下不属于幼儿园与社区结合存在问题的是( B )

A.流于形式

B.不会打乱幼儿园常规

C.加重教师负担

D.影响幼儿园正常日程

二、填空题:

1.美联邦政府自1964年起开始实施_____________。规定至少要给90%以上的家庭生活子在贫困线下的3-5岁幼儿提供社区教育服务。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对幼儿实施免费的补偿教育。

2.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发展,在我国城乡普遍出现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区幼儿教育机构。

3.按社区幼儿教育服务机构的分工,社区幼儿教育可分为哪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每个儿童身上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__音乐智能___________、___人际智能__________、___内智能__________、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九种智能等。

家园合作__________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

三、判断题

1、开发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就是鼓励、引导家庭和社区把物资提供出来,供教育幼儿使用。()

2、教育机构的教育作用不是万能的。( 1)

3、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家长。( 1 )

4、家长可以直接参与到幼儿园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去。( 0 )

5、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是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方向。()

四、名词解释

家园合作

五、简答题:

1.家园合作的意义

2.社区幼儿教育的特点

3.简述社区中的幼儿园,与社区合作“走出去的方式”有哪些

第九章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一、单项选择

1. 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B )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 幼儿园小学化问题

C. 小学幼儿园化问题

D. 幼儿的读、写、算问题

2. 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小班进行

B. 在中班进行

C. 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3.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 A )方面的适应能力。

A. 主动性

B. 人际交往

C. 独立性

D. 规则意识

4. 在幼儿入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这种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

工作中要( B )

A. 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B.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C. 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D.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5. 研究表明,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是( C )

A. 家庭的配合

B. 幼儿园和小学的沟通

C. 幼儿教师的素质

D. 社区的帮助

二、判断题

1、幼儿园教育就是为幼儿入学作准备。(1 )

2. 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是大班第二学期和小学一年级的第一期。因此,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由大班老师在大班第二学期着手进行。( 0)

3. 读写困难和数学困难是幼儿进入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因此,为幼儿进行入学准备主要是在这两方面进行。( 0 )

4. 作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在于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 1 )

5. 幼小衔接工作关系着幼儿终身的成长和发展。()

三、名词解释

幼小衔接

四、简答题

1.简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2.举例说说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3.简述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的具体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