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管理系统说明书[1].

能量管理系统说明书[1].
能量管理系统说明书[1].

能量管理系统说明书

----LGEMS02-A2

目录

一、数据采集模块 (2)

1.接口说明 (3)

2.电压检测排线与电池的连接 (4)

3.串行通信总线的连接 (4)

二、主控模块 (6)

1.接口说明 (7)

2.电流传感器安装说明 (7)

三、显示屏 (8)

1.触摸屏结构 (8)

2.触摸屏接线说明 (8)

3.运行指示灯 (10)

4.显示说明 (10)

1)显示界面说明 (10)

2)EMS设置 (13)

3)配置步骤 (14)

4)各配置参数含义 (15)

四、充电控制说明 (16)

五、装箱清单 (18)

1.EMS系统清单 (18)

2.图示说明 (19)

六、技术规格参数 (20)

七、故障排除 (20)

为了您能够正确使用为了您能够正确使用、、贮存和维护本公司的系列电池组产品贮存和维护本公司的系列电池组产品,,请在使用前仔

细阅读该使用说明书。

我公司研发的电动汽车等动力设备用能量管理系统AUTO_EMS_V2.0为各类电动车锂电池组提供完善的保护,实现对电池组电压、电流、温度等多种电池参数的在线检测,对各种故障实时报警并采取应急处理,动态估计电池组的剩余容量,并可选配充放电控制功能。系统提供多种供选的显示单元解决方案,并充分考虑整车系统的需求。AUTO_EMS_V2.0同时提供与充电机,电机控制器的CAN 总线接口,并已实现协议的共享。

整个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含电流传感器)及显示屏构成,以下为各模块的说明。

一、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与电池模组连接,外带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池箱体的电压、温度等信息,一套能量管理系统一般由多块数据采集模块组成,根据连接的电池箱体内的电池串联节数的不同,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单体电压数从5~16节不等。另外每个数据采集模块上均带有两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需通过外部的12V 电源(9V~18V)为其提供工作电源,它将采集到的电池电压、箱体温度等信息通过串行通信总线传输到主控单元。

1.接口说明

图1.1数据采集模块

图1.2数据采集模块背面接口

图1.3数据采集模块正面接口

2.电压检测排线与电池的连接

以16节单体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箱体为例,对电压排线的说明如下(如串数n低于16S,则只需将B(n)N接到最后一节电池的负极即可):

注:B1P(Bat+),B1N(B1-),B16N(B16-)

图2电压检测排线的说明

3.串行通信总线的连接

串行通信总线为数据采集模块之间或数据模块与主控模块的通信介质,本系统采用3芯屏蔽线作为通信电缆,航空插头作为通信接口。线缆分为两种,一种是采集模块间的通信总线,另一种为采集模块与主模块的通信总线。两种线缆可通用。连接实物图及示意图分别如下:

图3.1串行通信总线的连接

图3.2串行通信电缆连接示意图

图3.3串行通信总线连接实物图

二、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的功能如下:

?与数据采集模块通信获得电池组的电压、温度信息;

?测量电池组充放电的电流值;

?估计电池组的SOC;

?通过CAN总线与充电机、电机控制器通讯,实现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

?为显示屏提供24V电源;

?通过LCD BUS将显示数据传送到显示屏

1.接口说明

图4.1主控模块接口(正面)

图4.2主控模块接口(背面)

其中CAN BUS1是主控模块与充电器连接的接口,CAN BUS2是主控模块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的接口。+12V是电源输入接口。DCM BUS为主控模块获取数据采集模块信息的通信线缆接口;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穿心通信电缆连接。LCD BUS为主控模块和显示屏连接接口,主控模块通过LCD BUS给显示屏提供电源并实现两者之间的通讯。电流传感器接口用来连接4pin的电流传感器线缆。

2.电流传感器安装说明

本系统的电流传感器为霍尔开环电流传感器,电流范围最大可到1000A,电流传感器可以连接在电池组输出的正极或负极,两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如下(注意电流传感器上方的箭头指向):

图5电流传感器连接示意图

三、显示屏

本系统采用的显示屏为3.5寸或5.7寸彩色触摸屏,3.5寸触摸屏外形尺寸:96mm×81mm×46mm,5.7寸触摸屏外形尺寸:172mm×140mm×60mm。

1.触摸屏结构

触摸屏的整个结构由显示区域、指示灯、电源、通信口组成。所有型号的触

摸屏颜色采用工业设计标准,耐脏,适合在工厂恶劣的环境中使用。前面板配备了指示灯,用于判断设备故障。电源和通信口均放在触摸屏的底部。

2.触摸屏接线说明

本系统的触摸屏的电源及通信接口均需与主控模块连接,如下图所示,24VDC为电源输入接口,COM为主控模块和显示屏的通讯接口,对于5.7寸触摸屏,通常只用COM1接口:

图6.1 3.5寸触摸屏

图6.2 5.7寸触摸屏

3.运行指示灯

图7运行指示灯

触摸屏的运行状态指示灯包括电源(PWR),运行(RUN),通讯(COM)三个指示灯,如上图所示。触摸屏通电时电源指示灯(PWR)是常亮。运行指示灯是常亮的绿色,触摸屏CPU正常运行时,指示灯(RUN)是常亮的黄色,CPU故障时,运行指示灯(RUN)不亮。当已经连接上BMS时,通讯指示灯(COM)是闪烁的黄色。下表为显示屏各情况下三个LED灯的显示状态:

图8指示灯各状态说明

4.显示说明

1)显示界面说明

系统供电并正常运行后,触摸屏的完整界面显示如下图:

图9显示界面

①中间的五个标识正常情况下并不显示,出现问题时,才会显示相关标识。

②触摸屏上显示电流,电压以及电池的SOC等各项数值,直观准确,实时刷新,同时以数值的形式显示最高电压、最低电压和最高温度值,以及电池充放电的循环次数。

点击按钮,将弹出如下菜单界面:

图10菜单

通过此页面,可以进入各个分支页面,第一项可以进入,输入密码“8888”,即显示如下界面:

图11EMS配置

在此页面可以进行各个参数的读取和配置(配置前要进行操作),点

击按钮进入主页面。通过按钮可以选择进入其他各个页面。点击,屏幕便会显示充电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12充电器信息

通过菜单按钮可以选择进入其他各个页面,点击,电池的单体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13电池单体信息

16串电池的电压,温度信息一览无余。,可以在电池的各个模块之间切换。通过按钮可以选择进入其他各个页面。

2)EMS设置

EMS设置是建立在有相应的权限基础上的,系统在初始时我们设置了高低权限操作用户,以便更好的保护系统的稳定性。EMS设置要求有高于8的权限才可以进行操作。在低权限用户操作时会提示输入高权限的密码方可操作。输入正确的密码后页面切换到如下所示页面,请谨慎操作,以免造成系统崩溃(EMS 设置需要一定的延时,设置过程中若其出现通信中断标识,可稍等一分钟)。该EMS参数在不必要的时候尽量不要重新设置,以免由于设置过程中出现掉电等现象使整个EMS不能使用。

为了能够较为精确的对电池的性能做出评估,在EMS首次运行时,可对EMS 进行重新配置,可配置的内容包括:电池组总容量(标称容量)、电池组当前剩余容量、电流传感器数字校准、充电器充电电流、单体电池过充电压、单体电池过充释放电压、单体电池欠压电压、单体电池欠压释放电压、单体电池过放电压、单体电池过放释放电压、过温保护温度和过温释放温度。配置界面如下图:

图14EMS配置页面

3)配置步骤

步骤一:连接触摸屏和EMS主控模块(CCM)。

步骤二:点击→è,输入配置密码8888,进入配置页面如图15。

步骤三:在系统启动后首次进入配置页面,EMS实际的参数值必须通过点击后才能获得,因此进入配置页面后首先读取EMS配置参数。

步骤四:根据电池组的实际参数对EMS进行初始化设置。

步骤五:将配置参数写入EMS。点击,停止一切操作,等待10秒钟左右,直到COM指示灯正常闪烁,表示设置操作已完成。

步骤六:验证配置修改成功。点击,如果显示参数与所设置的完全相同,表示配置任务成功,否则重复步骤四到步骤六。

4)各配置参数含义

电池组总容量:电池组在充满电后所能够释放出的最大能量。一般用电池组的标称容量进行初始化配置。

电池组剩余容量:电池组当前时刻所存储的能量。根据电池厂家提供的参数进行设置。

电流数字校准:在默认情况下电流数字校准值为0.0A,如果在系统停止运行的情况下(不进行充电或放电),从屏上读到得电流为非0的x.xA,那么通过设置电流数字校准项为读取值x.x可将电流校准到0A。可校准范围从-20.0A到20.0A。

举例说明:如果在系统停止运行时,从显示屏上读到的电流值为0.8A,则通过输入电流数字校准为0.8A,并设置,可将电流校准到0A;如果从显示屏上

读到的电流为-1.2A,则通过输入电流数字校准值为-1.2A,并设置,可将电流校准到0A。(在设置该参数时应先将电流数字校准值设置为0.0A)充电最大电流:如果选用的是带CAN通讯协议的充电器,可以通过修改此选项对充电最大电流进行限制。充电最大电流可设置范围从1.0A到0.3C(C 表示标称容量),默认设置为所配充电器的标称电流。

过充保护电压:单体电池在过压时,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在单体电池过充时关闭充电器输出。对于磷酸铁锂电池,过充保护电压设置3.90V。

过充释放电压:为了保护充电器,在电池过充关闭充电器输出后,不能够立即又启动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因此需要设置一个电压阈值,当单体最高电压回落到该阈值以下时才能够重启充电器(EMS复位除外,EMS复位后能够立即启动充电器)。对于磷酸铁锂电池,释放电压的取值范围为3.7V。

欠压报警电压:电池在高倍率放电时,有可能加剧电池容量的衰减速度,因此有必要提醒使用者在使用电池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不要高倍率放电。通过设置欠压报警电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使用者注意电池的使用。如果在小电流使用过程中一直处于欠压报警状态,则用户需尽快的对电池进行充电。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欠压报警电压的取值2.8v。

欠压释放电压:对于磷酸铁锂电池,取值范围从欠压报警电压到2.9V。

过放保护电压:单体电池在过放情形下会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过放情况下必须停止使用电池并尽快对电池进行充电。对于磷酸铁锂电池,过放保护电压的取值范围从2.3V

过放释放电压:取值2.5v

过温保护温度:当电池箱体温度高于该设置值时,使用者应该平缓的使用电池或停止使用电池。可设置范围从70℃

过温释放温度:取值为50℃

四、充电控制说明

EMS通过CAN接口控制智能充电器进行充电。

充电器充电过程一般分为预充电、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三个阶段。EMS对充电器的控制只涉及到恒流和恒压阶段。

恒流阶段充电电流可以通过配置页面中的进行设置,充电电流的设置范围为1A到0.3C。如果充电器的标称电流小于充电配置电流,则充电器在恒流充电阶段实际的输出电流为充电器的标称电流。对于磷酸铁锂电池,EMS 对充电过程的控制如下:

步骤一:当检测到充电器发出的广播报文后,立即启动充电器进行充电,充电器结束预充阶段后转步骤二。

步骤二:恒流充电阶段,充电电流的大小为充电配置电流与充电器标称电流之间的最小值。在供电功率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将充电最大电流设置为充电器标称电流。

步骤三:如果单体最高电压高于3.65V,则EMS通过CAN总线发送控制信号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大小,避免单体电压过快的升至过充电压。

步骤四:当单体最高电压高于过充电压时,EMS通过CAN总线发送控制信号,关闭充电器输出。

步骤五:当单体最高电压回落到过充释放电压以下时,EMS通过CAN总线发送控制信号,重新开启充电器。

与充电相关的配置参数:充电最大电流(指充电器恒流充电阶段的电流)、过充保护电压、过充释放电压。

五、装箱清单

1.EMS标准系统清单

EMS标准系统清单

图示名称用途接口

CAN BUS 1连接充电机

CAN BUS 2连接电机控制器

LCD 连接线利用主控模块为显示屏提供电源输入并实现两者之间的

通信

+12V 电源线(蓝"+", 黑"-

")利用主控模块为数据采集模块供电

温度传感器(含两个温度

探头)检测电池的温度信

电压检测排线连接电池和数据采

集模块

电流传感器连接线(4pin

航插)连接主控模块和电流传感器

串行通信电缆(两端均为

3pin航插)连接各数据采集模块或主控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

产品图示

六、技术规格参数

七、故障排除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档编号:PIMS_1.0版 文档名称: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审核批准: 创建时间:2012.4.16 审核人签字:____________

详细设计说明书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目录 1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程序系统的结构 (4) 3程序1(标识符)设计说明 (6) 3.1程序描述 (6) 3.2功能 (6) 3.2.1用户登录模块 (6) 3.2.2超级管理员模块 (7) 3.3性能 (7) 3.4输人项 (8) 3.5输出项 (8) 3.6算法 (8) 3.7流程逻辑 (8) 3.7.1用户登录模块 (8) 3.7.2超管理员登录模块 (10) 3.8接口 (11) 3.9存储分配 (11) 3.10注释设计 (11) 3.11限制条件 (11) 3.12测试计划 (11) 3.13尚未解决的问题 (11)

1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此概要设计说明书对《个人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做了全面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明确所要开发的软件应具有的功能、性能与界面,使系统分析人员及软件开发人员能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先一步完成后续设计与开发工作。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社会上的广大人群、需求分析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管理人员。 1.2 背景 开发软件的名称: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郑州大学软件学院教师宋玉 项目开发者:郑州大学软件学院工程专业2010级:杨永生、王栋、王东旭、黄海、 尤欣欣、胡洁、刘晴; 用户:公司人员、国家公民; 实现软件者:本小组 项目与其他软件、系统关系:银行支付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后投资方支付给开发方报酬); 求职人员与招聘公司信息数据库 1.3 定义 PIMS: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是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SQL Server 2005。 1.4 参考资料 《<详细设计说明书>(GB8567——88)》 《数据库原理教程》科学出版社 《实用软件文档写作》清华大学出版社

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范文

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 明书

统一用户及权限管理系统 概要设计说明书 执笔人:K1273-5班涂瑞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推进和发展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中,需要经过统一规划和设计,开发建设一套统一的授权管理和用户统一的身份管理及单点认证支撑平台。利用此支撑平台能够实现用户一次登录、网内通用,避免多次登录到多个应用的情况。另外,能够对区域内各信息应用系统的权限分配和权限变更进行有效的统一化管理,实现多层次统一授权,审计各种权限的使用情况,防止信息共享后的权限滥用,规范今后的应用系统的建设。 本文档旨在依据此构想为开发人员提出一个设计理念,解决在电子政务整合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2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区县的信息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截至当前,在各区县的信息化环境中已经建设了众多的应用系统并投入日常的办公使用,这些应用系统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区县的信息体系中的现存应用系统是由不同的开发商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技术建设的,如:邮件系统、政府内

部办公系统、公文管理系统、呼叫系统、GIS系统等。这些应用系统中,大多数都有自成一体的用户管理、授权及认证系统,同一用户在进入不同的应用系统时都需要使用属于该系统的不同账号去访问不同的应用系统,这种操作方式不但为用户的使用带来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电子政务体系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各区县正在不断建设新的应用系统,以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的程度和电子政务的水平。这些新建的应用系统也存在用户认证、管理和授权的问题。 1.3定义 1.3.1 专门术语 数据字典: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示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示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性能需求:系统必须满足的定时约束或容量约束。 功能需求:系统必须为任务提出者提供的服务。 接口需求:应用系统与她的环境通信的格式。 约束:在设计或实现应用系统时应遵守的限制条件,这些

实验室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实验室管理系统 第一章:引言 1.1课题背景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促使现代工业技术在快速发展,随着科研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 原来的人工管理模式已显得不太适应, 而对于高校实验室, 无论其规模的大小, 每时每刻都会产生例如实验设备信息、实验数据、设备维修等等这样大量的信息, 这些数据、信息不仅是一些测量、分析的数据, 还有许多维持实验室运行的管理型数据。在以往的手工管理、纸袋储存数据的方式下,这些海量般的数据、信息, 使得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以及使用人员为维护这些数据浪费了大量的物力和时间, 效率低下, 并且经常出错, 更谈不上数据的快速科学分析。 在这一背景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开始出现, 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成为一项崭新的实验室管理与应用技术。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信息时代, 除了提高实验室自身专业水准, 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准已经是唯一的选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 无疑会把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信息时代的高水平。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以实验室信息管理和实验信息管理为主的先进的网络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实验室信息和实验信息的查询手段。传统的人工管理实验室这种古老的方式来进行,已完全不能满足学校对实验室规划的需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也是使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的竞争逐渐整合为工作效率的竞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教学实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图书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目录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用途 (2) 2.1功能 (2) 2.2性能 (3) 2.2.1精度 (3) 2.2.2时间特性 (3) 2.2.3灵活性 (3) 2.3安全保密 (3) 3运行环境 (3) 3.1硬设备 (3) 3.2支持软件 (3) 3.3数据结构 (4) 4使用过程 (5) 4.1安装与初始化 (5) 4.2输入 (6) 4.2.1输入数据的现实背景 (6) 4.2.2输入格式 (6) 4.2.3输入举例 (6) 4.3输出对每项输出作出说明 (6) 4.3.1输出数据的现实背景 (6) 4.3.2输出格式 (7) 4.3.3输出举例 (7) 4.4文卷查询 (7) 4.5出错处理和恢复 (7) 4.6终端操作 (7)

用户手册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用户手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一个使用指南,以便为首次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说明使用方法,以及给已经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1.2背景 a.本项目的名称:中小学图书管理系统 b.本项目的提出者:河北省任丘市教育体育局电教站 c.本项目的开发者:由张德轩本人独立设计、开发 d.本项目的使用者:中小学图书室、图书管理员 1.3定义 图书模板:为了能使用户批量导入图书信息,系统内置的储存有部分图书信息的Excel文档。超级用户:系统内置的管理员帐号,初始密码为admin。 1.4参考资料 《Visual C++开发技术大全》(第二版),刘锐宁梁水宋坤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10月第2版 《实战突击Visual C++项目开发案例整合》(第四版),孙秀梅李鑫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2用途 2.1功能 该系统主要有三个大的模块:图书借阅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查询,其中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图书借阅管理:根据读者提供的借书证号或借书卡号进行图书的借阅、图书归还操作。 读者信息管理:对读者进行注册登记、注销读者、查阅借阅记录等操作。

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说明书

信息管理系统系统 说明书

电力配件公司信息系统说明书 电力配件公司信息系统说明书 1.引言 1.1项目名称:电力配件公司信息系统说明书 1.2项目概述 对公司人事管理、进货或销售商品时,用户要对进货单或销售单进行核对审查,并进行登记;用户要获得进货、销售、库存信息时,要对进货情况、销售情况、库存情况进行查询并打印。 1.3信息系统目标 1.3.1总目标 (1)系统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但这些模块都进行集中式管理。 (2)分层的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作为应用程序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扩展性。 (3)合理的数据流设计,在应用系统设计中,相对独立的模块间以数据流相互连接,使各模块间的耦合性较低,方便系统运行,提高系统安全性。 1.3.2功能目标 进行进货查询,统计库存,能进行销售明细查询和打印销售报表,查询和更新人事管理。

1.3.3性能目标 各项指标达到最优。 1.4功能 帮助企业对整体的采购,对客户的服务、销售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为业务过程提供更加快捷、更好和更加经济的服务。 1.5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某汽车配件公司也随着发展的浪潮不断扩大规模,随之,订单成倍增加,各项业务更加细化,各部门工作量增加,以往的人工处理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出错 1.6引用材料(如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 配件管理系统项目的软件需求说明 1.7本文所用的专门术语 电力配件管理系统 2.项目概述 2.1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 销售管理要做的主要事情是: (1)编辑订货单,审核顾客填写的订货单; (2)如果是新顾客,则进行登记; (3)确定顾客订货,根据库存情况确定是否有现货买给顾客;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吉林省明日科技有限公司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而成,通过系统把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统一管理,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 读者将系统的原程序拷贝到本地计算机后,去掉文件夹的只读属性,按照《安装配置说明书》内容附加完系统数据库、配置完成服务器后,便可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网站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如图1.1所示,输入用户名:admin 密码:admin 单击【提交】按钮,进入如图1.2所示的人资源管理系统。 图1.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登录 图1.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奖惩管理和薪金管理五大管理模块。 1.1 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主要包括浏览人员信息和添加人员信息两部分。通过这两个部分基本实现了人员的系统化管理。 单击【添加人员信息】按钮,系统自动进入如图1.3所示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添加人员信息。 图1.3 添加人员信息 单击“人员姓名”、“登录密码”、“出生日期”和“人员简介”的文本框,输入相关内容,勾选“性别”选项,勾选“是否管理员”选项,最后单击【提交】按钮即完成添加操作。同时系统自动进入浏览人员信息的界面。 图1.4 浏览人员信息 单击相应人员信息后的【修改】按钮,在系统弹出的修改人员信息的列表中单击各文本框即可进行修改,最后单击【提交】按钮即完成修改操作。 单击相应人员信息后的【删除】按钮即可删除相应的人员信息。 1.2 招聘管理 招聘管理主要包括:添加应聘信息、浏览应聘信息和浏览人才库。从人员信息的添写、浏览到人才信息的入库,保证了人力资源一体化的管理。 单击【添加应聘信息】按钮,界面右侧自动添加应聘信息的界面,如图1.5所示。 图1.5 添加应聘信息 单击姓名、年龄、所学专业、学历、电话、职位、工作经验、毕业学校、Email和详细经历的文本框,输入相关的内容,勾选“性别”选项,最后单击【提交】按钮,系统自动进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编写目的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在仔细考虑讨论之后,我们对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功能的划分、数据结构、软件总体结构的实现有了进一步的想法。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是与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有联系的决策人,开发组成人员,扶助开发者,支持本项目的领导和公司人员,软件验证者。 背景 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人事信息的管理水平,是每一现代公司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重要课题,就必须有一套科学,高效,严密,实用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公司的人事信息管理都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采用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提供规范,统一的服务,它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简化,规范各机构的日常操作,而且可以使企业人事信息管理更加方便,简单,快捷,清晰,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企业的财政消耗。 定义 SQL Server:所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VS 2010:所用的开发软件 二、程序(一)设计说明 程序描述 主模块 功能 建立与数据库连接 获取系统设置 能够跳转至子模块:登陆、注册等模块。 输入、输出项 用户鼠标点击登陆、注册按钮 跳转至相应模块界面 流程逻辑

选择项 登陆系统注册系统查询系统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功能实现方法 '跳转登陆页面 Protected Sub Link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Handles If ("UserName") Is Nothing Then ("") Else "", "") End If End Sub '跳转注册页面 Protected Sub lbtnRegister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Handles ("") End Sub 三、程序(二)设计说明 程序描述

食堂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非接触式IC卡 食堂管理系统 用户使用手册 二零零四年八月六日

欢迎阅读本使用手册,借助本使用手册,您可以: 了解IC卡食堂管理系统的详细信息; 学会如何安装,操作IC卡食堂管理系统; 查找问题答案; 解决您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 因此,希望您能在开始安装、运行系统之前,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抽出一点闲暇,认真阅读以下文件资料,它们会让您的工作更轻松、更方便!本使用手册由五部分内容组成: ●食堂管理系统运行环境要求:系统程序要求运行在一个最底配置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中, 您的机器达到要求了吗?请您一一对照设置妥当; ●食堂管理系统数据库SQL Server安装步骤:为您简单的介绍安装餐饮系统所需数据库SQL Server2000软件的过程; ●食堂管理系统的安装步骤:为您简单的介绍食堂管理系统的安装步骤; ●系统内容简介:系统各个模块的内容简介,使用户对系统能达到的功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系统各个模块的详细说明:这节内容请您一定仔细认真的阅读,这样您会一步一步地熟悉系统的操作规程,否则,您或许会在实际操作中碰到不必要的错。 目录:

一、餐饮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1.硬件环境: ●CPU:赛扬633以上; ●内存:64M以上的RAM,最好128M以上; ●硬盘空间:10G或以上; ●显示器:VGA视配器分辨率在800*600以上; ●通讯断口:正确安装485通讯卡。 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95/98、Win Me、Win2000个人版. ●通讯:正确设置了485通讯参数; 数据库支持:正确安装了SQL Server 2000个人版。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 分析 一、背景 (一)实验室发展状况 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学习的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式认识到了实验室教学的重要性,各个学校的实验室也是鳞次栉比的落成。实验室的仪器、耗材、低值品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旧式的登记管理方式已经渐渐显得力不从心。 实验室资源是衡量一所学校的硬件和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各个学校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更新,优化实验室的教学和设备等,虽然对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比较重视,花费也比较多,但实验室的软件却没有跟上。实验室的软件,包括对实验室器材,教学仪器,辅助设备,实验教学等的统筹管理,使之达到对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和保养维护,对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什么是实验室管理系统 面对日益增多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往人工管理方式和人工预约方式已经不符合需求,简便和规范化的管理需要一套与对应的实验室管理系统。 通过使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高校实验室、实验仪器与实验耗材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提高实验教学特别是开放实验教学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为实验室评估、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等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智能生成每学年教育部数据报表,协助完成数据上报工作。运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现代网络技术,为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低值品与耗材管理、实验室建设与设备采购、实验室评估与评教、实践管理、数据与报表等相关事务进行网络化的规范管理。

(三)建立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若以某个实验室来考虑,我们通常会想到验室里会有很多的仪器设备,包括教学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等。实验室管理员在采购,使用,维护时通常都会做些记录,整个过程显得繁琐·效率低下,并且对之后的资料整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另外就是在实验室的课程教学中,仪器使用记录,学生考勤,实验报告等都是以纸质的形式记录,占用了学生的实验课实践操作时间。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科学的的工具与手段来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全面、综合地利用信息资源,设备管理人员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从实物和价值两方面了解各自管辖范围内各类设备的分布情况,掌握设备的新旧程度、使用状态、分布状况,掌握设备内部流动情况,才能以此推动实验室管理技术的进步,改善和加强实验室管理,辅助管理决策,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实现对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二、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条件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设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情况下需要建设实验室管理系统? (一)实验室的建设现状需要 目前的很多实验室,处于深化市场机制的过程中,还未采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作为实验室主管,无法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控合同状况、试验进度、人员管理等实验室信息;人员和任务分配过程较复杂;检验任务书、试验报告、原始记录等信息需要重复录入,而且查询、生成不方便;实验仪器设备的查询、维修、校准、各种标准文本的发放、查询等管理手续繁琐;从检验任务书的传递、检验,以及检验报告等都由人工处理;虽然各部门都配备了电脑,但是大多数部门的计算机都是独立使用,没有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这种不适应当前 检验工作需要的现状,说明了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必要性。 (二)实验室自身业务流程的规范 实验自身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实验室管理清晰的初始化资料,包括实验室人员角色配置和权限配置、实验室仪器设备台帐、检测能力范围、方法标准等保证实验室良好运行的基本资料。 (三)实验室硬件的建设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姓名:燃组 任课老师:夏晨洋 课程:技术文档写作与沟通日期:2017年6月24日

目录 1. 引言 (5) 1.1. 编写目的 (5) 1.2. 项目背景 (6) 1.3. 定义 (6) 1.4. 参考资料 (6) 2. 项目计划 (7) 2.1工作容 (7) 2.2产品 (8) 2.2.1程序 (8) 2.2.2文档 (8) 2.3运行环境 (8) 2.4服务 (8) 2.5验收标准 (9) 2.5.1代码的验收 (9) 2.5.2 文档验收 (9) 2.5.3 服务验收 (9) 3. 实施计划 (10)

3.1. 任务分解 (10) 3.1.1. 调研和需求分析 (10) 3.1.2. 系统设计 (10) 3.1.3. 编码及测试阶段 (10) 3.1.4. 项目总结 (10) 3.2. 预算 (11) 3.2.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总预算 (11) 3.3. 关键问题 (11) 4. 人员组织及分工 (12) 4.1. 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 (12) 4.1.1. 组织结构 (12) 4.1.2. 人员分工和职责 (13) 5. 交付期限 (14) 6. 项目SSR (14) 7. 需求规格说明 (16) 7.1. 目标 (16) 7.2. 运行环境 (17) 7.3. 假定和约束 (17) 7.4. 对功能的规定 (18) 7.5. 性能的规定 (24) 7.5.1. 精度 (24) 7.5.2. 时间特性要求 (24)

7.5.3. 灵活性 (25) 7.6. 输入输出要求 (25) 7.7. 故障处理要求 (25) 7.8. 设备 (25) 7.9. 支持软件 (26) 8. 总体设计 (26) 8.1. 需求规定 (26) 8.2.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28) 8.3. 结构 (31) 8.4. 人工处理过程 (33) 8.5. 尚未解决的问题 (33) 8.6. 接口设计 (34) 8.6.1. 用户接口 (34) 8.6.2. 外部接口 (34) 8.6.3. 部接口 (35) 8.6.4. 运行设计 (36) 8.6.5. 运行模块的组合 (36) 8.6.6. 运行控制 (36) 8.6.7. 运行时间 (37) 8.7.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37) 8.7.1. 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37) 8.7.2. 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39)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户使用说明书

学生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配置源程序 配置ODBC 运行本实例需要配置用户DSN,在ODBC数据源管理器中配置用户DSN连接指定的SQL Server 数据库。关键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命令,打开“ODBC 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打开“用户DSN”选项卡。 (2)单击“添加”按钮,打开“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选择安装数据源的驱动程序,这里选择“SQL Server”。 (3)单击“完成”按钮,打开“创建到SQL Server的新数据源”对话框,在“名称”文本框中设置数据源名称为“mystudentsys”,在“描述”文本框设置数据源描述为“配置SQL Server数据库DSN”,在“服务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连接的数据库所在服务器为“(local)”。 (4)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使用用户输入登录ID和密码的SQL Server验证”单选框,在“登录ID”文本框中输入SQL Server用户登录ID,这里为“sa”,在“密码”文本框中输入SQL Server 用户登录密码。 (5)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更改默认的数据库为”复选框,并在其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连接的数据库名称,这里选择“tb_student”,单击“下一步”按钮。 (6)单击“完成”按钮,打开“ODBC Microsoft SQL Server安装”对话框,显示新创建的ODBC 数据源配置信息。 (7)单击“测试数据源”按钮测试数据库连接是否成功,如果测试成功,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源配置。 附加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1)将database文件夹中的两个文件拷贝到SQL Server 2000安装路径下的Data文件夹中。 (2)打开SQL Server 2000中的“企业管理器”,然后展开本地服务器,在“数据库”数据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附加数据库”菜单项。 (3)将弹出“附加数据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单击“”按钮,选择所要附加数据库的.mdf 文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数据库的附加操作。 使用说明 系统介绍 随着各大院校的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管理成为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就学生的个人的自然情况出发,对其进行管理,但是,这种方法不但效率低,而且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已经不能满足各大院校的学生管理要求。 提高学生管理的管理水平,优化资源,尽可能地降低学校的管理成本,成为学生管理的新课题。

实验室管理系统

系统介绍 《实验室管理系统》是为实验室的管理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及数据查询、统计为一体。适合范围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 室、全国重点中学、公路监管站、大中专院校、研究所、工厂等。它包括了实验项目、仪器设备、易耗品管理、仪器借用、人员情况、仪器标定等,并且都有查询功能,报表打印功能等。 其中:1、实验项目:主要包括实验项目、项目查询和期间登记项目统计。 2、仪器设备:主要包括仪器设备、仪器价值统计和仪器设备查询。 3、易耗品管理:主要包括易耗品信息、入库登记、出库登记、易耗品库存明细、期间易耗品入库统计、期间易耗品出库统计和易耗品查询。 4、仪器借用:主要包括仪器借用和仪器借用查询。 5、人员情况:主要包括人员情况录入和人员情况查询 6、仪器标定:主要包括仪器标定录入和仪器标定查询。 《实验室管理系统》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一、输入功能: 该系统提供了对实验项目录入、仪器设备录入、易耗品录入、易耗品入库录入、易耗品出库录入以及仪器借用录入等的模式录入和表格界面录入。操作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您的工作效率。 二、查询功能: 您只需用鼠标点击一下查询节点,就可迅速查询信息,根据不同的查询统计条件显示出需要的结果。 三、报表功能: 根据查询或者统计出来的结果生成报表。 四:打印功能: 系统支持打印功能,如想打印信息单击预览报表上的打印按钮即可。 五、安全功能: 进入系统后,单击菜单“系统→工具→用户及权限”可以设置系统的各用户权限。 六、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可备份在硬盘或其他可移动磁盘中,并可对备份的数据进行多项操作。 公司首页 公司概况 软件下载 定制开发进入社区 返回主目返回主目录录

图书馆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图书馆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9.1 引言 9.1.1 编写目的 图书馆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为用户提供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帮助用户更好更快的了解系统,使用系统,以及解答用户的一些使用问题。当然,其中也会涉及一些对用户疑虑的正面保证和回答。用户主要包括广大民众和航空公司的专业人员。 9.1.2 背景 项目名称:图书馆管理系统 开发者:昆明学院11级计算机三班队员 用户:某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系统构建平台为Windows all,其数据库构建在SQL Server 2005上。 9.1.3 定义 WINDOWS :本系统所采用的操作系统。 SQL SERVER: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结构化语言:将自然语言加上程序设计语言的控制结构就成了结构化语言。数据库: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一个图书管理系统首先是一个人机交互的过程,一个面向对象的Java和数据库的结合来实现这个系统,友好的用户界面,较高的处理效率,实用,便于维护,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等一些元素构成了这个系统。 9.1.4 参考资料 1.Java编程思想作者 : [美] Bruce Eckel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Effective Java 中文版作者 : (美)Joshua Bloch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3.设计模式作者: [美] 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JohnVlissides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4.敏捷软件开发 作者 : Robert C. Martin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5.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d770997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d770997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d7709978.html,/ 6.《软件工程》第二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划 7.《软件工程导论》/21世纪软件工程专业规划教材(第六版) 9.2 软件概述 软件的结构 (1)系统模块: 主要是对用户进行登录和添加修改删除用户及退出 (2)书籍处理模块 主要是对书籍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3)借书管理模块: 主要是实现对书籍出借和对出借书籍信息进行修改。 (4)还书管理模块: 方便实现对书籍进行还书和对还书信息进行修改 (5)信息一览模块: 主要是对书籍信息,借阅信息及用户信息的浏览 系统架构示意图 各模块功能设计 1系统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用户通过登陆页面登陆图书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功能流程图所示。 sql IE 浏览器 接受请求,发起查询,处理查询结果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说明书

一、项目背景: 当今社会,计算机正被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领域。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化处理,能够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系统作为计算机的核心,它具有操控整个计算机的功能。 二、项目目标 本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要完成对图书的增删改查等等,同时对系统设置权限,主要是设置用户的权限。例如学生和教师可以查询相关学生的有关信息,学院的有关信息,出版社的有关信息,管理员的有关信息,图书的有关信息,管理员处理借书证的有关信息,学生借阅图书的有关信息,学院颁发借书证的有关信息,但是教师和学生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增删查改。而只有图书馆管理人员才能进行以上信息的增删改查,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但,管理员不能对管理员表进行增删查改,只有图书馆的主管才能对管理员的信息进行插入、删除、修改,这样可以保证这些表的信息不能任意地被篡改,保证系统的完整性,也使系统具有安全性。 需求分析分为三个部分:需求的文字表述、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一、需求分析

第一部分调查用户需求 本系统的最终用户为在校学生,我们根据从图书馆方面取得的图表资料、文字资料以及其他细节方面的信息,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根据我们所做的其他询问和调查,得出用户的下列实际要求: 1、学校的组织机构情况 调查是系统需求分析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对用户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到需要的信息。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需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1)信息要求是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通过信息要求可以导出数据要求,即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2)处理要求是指用户要求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处理方式是什么等,即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3)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包括数据保密措施和存取控制要求、数据自身的或数据之间的约束限制等。 新系统的功能必须能够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需求分析调查的内容 与图书馆信息管理相关的学校的组织机构有:图书、学生、管理员、学院和出版社。学校的所有日常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三大部分进行的。 一个学校下设若干学院,如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一个学院下设若干专业,如计算机学院下设三个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等等;一个专业有若干班级,如计算机学院的201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下设两个班级:信息1班、信息2班;一个班级有若干同学。 一个学院给学生颁发了借书证,借书证号是对应的每个人的学号,一个学院可以给若干个学生颁发借书证,一个学生只能拥有唯一的借书证,并且一个学生只能附属于一个学院,也就是说一个借书证只能由一个学院颁发。 一个图书馆有若干本书,书有不同的作者,例如白落梅,曹雪芹等,书也有不同的出版

公车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新版本)v2.0

公车管理系统用户 操 作 手 册 (新版本) 项目名称:云维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管理系统及公车管理系统项目编号: 文档编号: 文档版本: 编制:

变更履历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第一章公务车辆监控 (4) 1系统简介 (4) 1.1客户端下载与安装 (4) 1.1.1下载客户端软件 (4) 1.1.2应用环境 (4) 1.1.3安装.net Framework 3.5 SP1 (5) 1.1.4安装GPS监控客户端软件 (7) 2功能描述 (10) 2.1登录界面 (10) 2.1.1系统设置 (11) 2.1.2修改密码 (12) 2.2主界面说明 (12) 2.3车辆监控 (13) 2.3.1地图操作 (13) 2.3.2 监控流水 (15) 2.3.3 车辆列表 (16) 2.4车辆管理 (20) 2.5统计报表 (20) 2.5.1 里程统计 (21) 2.5.2 在线统计 (22) 2.5.3 停车统计 (23) 2.5.4 报警统计 (24) 2.5.5 行驶轨迹 (24) 2.5.6 行驶数据 (25) 2.5.7 超速报表 (26) 2.5.8 服务到期 (26) 2.6车辆图元颜色 (27) 第二章公务车调度审批 (28) 1系统登录 (28) 2公车调度管理 (28) 2.1申请管理 (28) 2.2审批管理 (33) 2.3回执管理 (35) 2.4用车信息查询 (36) 3 车辆管理 (37) 第三章常见问题解答 (40)

第一章公务车辆监控 1系统简介 公务车辆管理系统,是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GPS)、地理信息技术(GIS)、通信移动公众网络(GPRS)和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的用于对车辆目标进行监控和全过程运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采用了全新的软件架构和最新的地图引擎,全面优化数据结构及通讯处理能力,极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响应速度,并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功能提供给管理部门多样化的统计数据报表及图表。1.1客户端下载与安装 1.1.1下载客户端软件 旧版本的公务车监控系统将暂停使用,公司用户可以通过在IE 浏览器上登陆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d7709978.html,:8001/,在弹出的登录界面里输入授权的用户名,密码即可登录。进入后在界面右侧下载新版本的公务车辆监控客户端。 1.1.2应用环境 软件环境: 系统能兼容:32位的Windows 2000/XP/2003/Vista操作系统。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

实验室管理系统需求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08信管 成员:饶冬冬(2008082388) 瞿海(2008082363) 钱程(2008082395)

目录 一: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定义 (3) 1.3参考资料 (3) 二:任务 (3) 2.1: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3) 2.11 功能分析 (3) 2.12 功能划分 (6) 2.13 系统流程 (6) 2.2:性能需求 (7) 2.3: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 (7) 2.4:出错处理需求 (7) 当向系统输入错误信息时,系统应该提示,且不能将错误数据插入到数据表 (7) 中,如金额只能输入数字,电话号码只能输入数字等,若输入错误,系统应该提示。 (8) 2.5:接口需求 (8) 2.6:约束 (8) 2.7:逆向需求 (8) 2.7: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8) 三:数据需求 (8) 3.1:数据库需求分析 (8) 3.2:数据库设计 (9) 3.3数据表结构 (12) 3.4 数据库视图 (16) 3.5 数据库关系图 (16) 四:数据描述 (17) 4.1 数据流图 (17) 4.2数据字典 (18) 五:运行要求 (19)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一:引言 对软件需求的全面、深入的理解是软件开发工作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作为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求分析的任务是明确用户对目标系统的需求,主要是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同时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它能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能见度,便于实现软件开发人员对开发过程的工程化管理与控制,便于项目管理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维护人员之间更好地交流与协作。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定义的是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数据描述、运行环境。 旨在使用户、软件开发者、测试人员、维护人员及分析人员对该软件的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它说明了本系统的工作流程、各项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明确标识各功能的实现过程,提供客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或权能,提供一个度量和遵循的基准。 1.2定义 借还:设备外借和归还。 报废:管理人员发现设备因某些原因损坏而导致设备不能使用时,就将该设备记录下来,并记录报废原因。 维修:管理人员发现设备因某些原因损坏需要维修时,就将该设备记录下来,并提出维修意见。 1.3参考资料 《新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用教程》钱雪忠机械工业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宣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SQL Server 2000 教程》龚波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软件工程导轮》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任务 2.1: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1 功能分析 1):基本信息管理

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配置源程序 附加数据库SQL Server 2000 (1)将TM\05\Database文件夹中的扩展名为db_library_Data.MDF和db_library_Log.LDF的两个文件拷贝到SQL Server安装路径下的Data文件夹中。 (2)打开SQL Server 2000中的“企业管理器”,然后展开本地服务器,在“数据库”数据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附加数据库”菜单项。 (3)将弹出“附加数据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单击【】按钮,选择所要附加数据库的db_library_Data.MDF文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数据库的附加操作。 发布与运行 (1)将光盘\TM\05\libraryManager文件夹拷贝到MyEclipse的工作空间中。 (2)启动MyEclipse。 (3)选择“文件”/“导入”菜单项,展开“常规”节点,选择“现有项目到工作空间中”子节点,如图1.1所示。 图1.1 “导入”窗口 (4)单击【下一步】按钮,单击【浏览】按钮,选择程序所在目录,然后勾选“将项目复制到工作空间中”复选框,如图1.2所示。

图1.2 “导入”窗口 (5)单击【完成】按钮。 (6)在项目上单击鼠标右键,依次选择“新建”/“文件夹”命令,新建一个“lib”文件夹,然后,将SQL Server 2000数据库驱动文件“msbase.jar、mssqlserver.jar、msutil.jar”拷到该文件夹中。在该文件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构建路径”/“添加至构建路径”命令。 (7)在导入工程的src文件中,找到可执行的主类,在该类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运行方式”/“Java应用程序”项,如图1.3所示,完成程序配置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说明书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一、项目背景: 当今社会,计算机正被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领域。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化处理,能够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系统作为计算机的核心,它具有操控整个计算机的功能。 二、项目目标 本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要完成对图书的增删改查等等,同时对系统设置权限,主要是设置用户的权限。例如学生和教师可以查询相关学生的有关信息,学院的有关信息,出版社的有关信息,管理员的有关信息,图书的有关信息,管理员处理借书证的有关信息,学生借阅图书的有关信息,学院颁发借书证的有关信息,但是教师和学生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增删查改。而只有图书馆管理人员才能进行以上信息的增删改查,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但,管理员不能对管理员表进行增删查改,只有图书馆的主管才能对管理员的信息进行插入、删除、修改,这样可以保证这些表的信息不能任意地被篡改,保证系统的完整性,也使系统具有安全性。

需求分析分为三个部分:需求的文字表述、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一、需求分析 第一部分调查用户需求 本系统的最终用户为在校学生,我们根据从图书馆方面取得的图表资料、文字资料以及其他细节方面的信息,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根据我们所做的其他询问和调查,得出用户的下列实际要求: 1、学校的组织机构情况 调查是系统需求分析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对用户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到需要的信息。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和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需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1)信息要求是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通过信息要求可以导出数据要求,即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2)处理要求是指用户要求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处理方式是什么等,即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3)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包括数据保密措施和存取控制要求、数据自身的或数据之间的约束限制等。 新系统的功能必须能够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需求分析调查的内容 与图书馆信息管理相关的学校的组织机构有:图书、学生、管理员、学院和出版社。学校的所有日常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三大部分进行的。 一个学校下设若干学院,如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一个学院下设若干专业,如计算机学院下设三个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等等;一个专业有若干班级,如计算机学院的201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下设两个班级:信息1班、信息2班;一个班级有若干同学。

酒店智能卡锁管理系统用户使用说明书

酒店智能卡锁管理系统用户使用 说明 书 酒店智能卡锁管理系统 用 户 使 用 手 册 2010 年3 月 第1 章系统简介 (3) 1.1 系统概述 (3) 第2 章软件安装 (5) 第3 章系统管理 (11) 3.1系统设置 (11) 3.2数据管理 (12) 3.2 日志管理 (12)

第4 章用户管理 (14) 4.1用户设置 (14) 4.2权限设置 (15) 4.3修改密码 (17) 第5 章客房管理 (18) 5.1楼栋管理 (18) 5.2客房类型 (19) 5.3客房资料 (20) 第6 章客人和房间查询 (22) 6.1客人查询 (22) 6.2房间查询 (23) 第7 章发卡管理【前台发卡】 (24) 7.1发客人卡 (24) 7.2团队发卡 (26) 7.3宾客续住和换房 (27) 第8 章卡片管理【注销、挂失、查询和卡片制作】 (28) 第9 章系统记录 (39) 9.1发卡记录 (39) 9.2登录记录 (40) 9.4 开门记录 (41) 第10 章软件帮助和注册 (43) 10.1软件帮助 (43) 10.2软件注册 (44) 第1 章系统简介 1.1 系统概述 智能卡锁管理软件是本公司开发的一套面向各种酒店的客人及客房管理的 综合性软件软件,系统易学易用,实现了酒店的计算机化的管理,代替了传统 的人工管理方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酒店的工作效率。 软件包括强大的数据存储、查询和汇总功能,提供多角度的数据查询;严 谨的权限和发卡流程控制、系统自动维护和备份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智能 化的管理确保酒店经营的正常进行。 优点一:采用最先进的无驱USB 技术,即专业的USB。即插即用,无须安装驱动文件;也可兼容以前需要驱动的USB 系列发卡器[但是需要进行驱动]; 优点二:门锁设置轻松愉快,可以不用“房号设置”与“时钟设置”,用授权卡连刷三次,再用对应的客人卡开门,房号与时钟就已经带入了门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