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节气相关古诗谚语

春天的节气相关古诗谚语
春天的节气相关古诗谚语

春天的节气(xx)月夜(xx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xx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

北斗七星横卧xx斗六星也已倾斜。

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

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xx,雨水匀xx,一春晴

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xx一声雷,一月不见天

立春寒,一xx春xx雨水多

xx东风回暖早、xxxx回暖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xxxx(xxxx)

桃红复含宿雨,xx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xx。

雨后的xx碧绿一片,

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家童还未打扫。xx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xx)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xx)

雨水落雨三大碗,xxxx都要满。(xx)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xx。(xx)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xx)

雨水明,夏至晴。(xx)

惊蛰绝句二首(xxxx)

迟日xxxx,春风花草xx。

泥融飞xx,xx鸳鸯。

惊蛰至,xx起。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雷打惊蛰前,xx好种田

惊蛰xx,成堆xx。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xx,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xx不能歇。

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春分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xx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xx。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第一种: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xx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xx》,

能不勾起我的思乡之情吗?

春分,昼夜平分。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有雨是xx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不xx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春分西风多阴雨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春分大风夏至雨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早报xx,xx虫害有一宗

清明有约(南宋xx)

xx时节家家雨,青草xx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xx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

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xx)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xx)

清明难得晴,xx难得阴(xx)

清明不怕晴,xx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xx,xx宜雨(xx)

谷雨题都xx(xx)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xx。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就在这xxxx的门中,

那xx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

分外的艳丽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

那含羞的面庞不知去了哪里,

只有xx桃花依旧,笑对着这xx春风!

清明早,xx,xxxx相宜。

过了xx种花生。

xx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xx下秧,大致无妨。

苞米下种谷雨天。

xx雨天,忙种烟。

地蛋要xx,刀口要朝下。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杨叶哗啦,快种西瓜。三月种瓜结蛋蛋,四月种瓜扯蔓蔓。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立春】 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日照增加,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陆游丨木兰花·立春日作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雨水】 2月18日-20日,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惊蛰】 3月5日/6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 宋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春分】 3月20日/21日,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二十四节气谚语(整理版)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春分节气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清明节气谚语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二十四节气与诗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与诗歌 篇一:二十四节气诗歌 源:作文网 一、冬至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小雪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二十四节气与诗歌),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三、立春的诗词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诗

二十四节气诗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各个节气对应公历(阳历)时间点: 春季 立春:2月3-5日交节; 雨水:2月18-20日交节; 惊蛰:3月5-7日交节; 春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4月4-6日交节; 谷雨: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5月5-7日交节; 小满:5月20-22日交节; 芒种:6月5-7日交节; 夏至:6月21-22日交节; 小暑:7月6-8日交节; 大暑: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8月7-9日交节; 处暑:8月22-24日交节; 白露:9月7-9日交节; 秋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10月8-9日交节; 霜降: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11月7-8日交节; 小雪: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12月6-8日交节; 冬至: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1月5-7日交节; 大寒:1月20-21日交节 注:如果按照农历换算“立春”一般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前后,“雨水”是正月十五 古诗 【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简析:此诗通过描写飞雁高飞远天、游鱼迸出冰面的画面,写出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愉悦。 木兰花·立春日作【宋】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唐李商隐 ①②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③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④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⑤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①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②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③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④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⑤缄札:书信。 简析:《春雨》作于大中四年,是诗人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题作《春雨》,却并非直接写春雨,而是抒写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一、立春 1、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唐·白居易《立春后五日》 2、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3、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4、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5、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宋·梅尧臣《立春在元日》 二、雨水 1、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2、春雨知时,山桃含笑,梦醒贫家。——清·赵熙《东风齐著力·雨水节种花》 3、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垓。——明·朱元璋《新雨水》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唐·韦庄《谒金门·春雨足》 三、惊蛰 1、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 2、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唐·韦应物《观田家》 3、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4、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宋·苏辙《游景仁东园》 5、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宋·赵蕃《闻蛙》 四、春分 1、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2、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宋·苏轼《癸丑春分后雪》 3、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清·顾贞观《柳梢青·花朝春分》 4、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唐·徐铉《春分日》 5、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宋·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 五、清明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唐·温庭筠《清明日》 3、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唐·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六、谷雨 1、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唐·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2、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明·方太古《谷雨》 3、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宋·陈允平《过秦楼·谷雨收寒》 4、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宋·元绛《映山红慢·谷雨风前》 5、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宋·朱槔《谷雨》 七、立夏 1、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宋·赵友直《立夏》 2、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宋·薛澄《立夏》 3、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明·郭之奇《三十日立夏》 4、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明·蔡汝楠《山中立夏即事》 5、涉春尚鲜雨,入夏转多风。——明·唐之淳《通州立夏日作》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大全 导读:二十四节气各有各的不同,留下了许多有意思的谚语。下面是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大全,欢迎阅读了解。 二十四节气——春天的相关谚语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二十四节气——夏天的相关谚语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后,海水浪潮渐大。)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二十四节气——秋天的相关谚语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

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

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 【篇一:关于惊蛰的诗词(一)】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 后(公历每年3月5日-3月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 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名称演变 该节气在历史上原本被称为“启蛰”,本意为蛰虫开始活动。《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在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啓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啓”,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当时 发音不同但略近的“惊”字。但因为意思从“开始”变成了“惊醒”,时 序略有不合,因此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 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立春 ? 啓蛰 ? 雨水 ? 春分 ? 谷雨 ? 清明 汉景帝代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啓”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啓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 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子,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后来,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啓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 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惊蛰节气诗词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 义雀行和朱评事

二十四节气习俗谚语大全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 六一,一雷压九台。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

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词 立春 立春是24节气之首。随着立春的到来,逐渐昼长夜短,天气日暖。河堤有“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孢,泥土中有蠢蠢欲动的小草。正等待“春风吹又生”。 立春时节,各地风俗不一。但吃春饼,吃春卷,吃萝卜(特别是心里美红心萝卜),咬春、迎春、备春耕民俗则是一样的。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释】①春盘,古俗,立春日取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称“春盘”。②两京,唐代有京都长安,东都洛阳,是为两京。⑦高门,汉未央官宫殿门。此代指唐长安皇宫之门。行,赐与。白玉.洁白如玉的盘。古代立春前一日,皇帝向臣僚赐春盘。 ④青丝,切细的生菜丝。⑤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巫山得名。那,通“挪”,移动。对眼.双眼。此句意思是:目光随着巫蛱滚滚江水流动。⑥杜陵远客,杜甫曾寓居长安杜陵东南之少陵原东,故宫称“杜陵远客”。 【简析】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旧治在今四川奉节县),至大历三年(768)离蜀。《立春》杜甫在寓居夔时所做,离安史之乱结束不过数年。杜甫由眼前的春盘,回忆起往年太平“盛世”,两京立春日的美好情景。但眼下的现实,却是飘泊异乡,萍踪难定。面对巫峡大江,愁绪如东去的一江春水,滚滚而来。悲愁之余,只好“呼儿觅纸”,寄满腔悲愤于笔端了.是封建时代,一个正直诗人命运坎坷,前途未卜的形象写照。这是安史之乱后,杜甫困居夔州,回忆在长安、洛阳过立春的盛况。诗中不免流露了惆怅情绪和漂泊异乡的无奈。 雨水

雨水前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渐向北移。日照时数和强度日增,意味着雪花纷飞、寒气浸骨的天气日消,春风佛面,冰雪融化,潇潇细雨正向我们走来。但乍暖还寒天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 雨水时节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女婿为岳父母'接寿’等风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①呈:恭敬地送给。②天街:京城街道。③酥(sū):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④最是:正是。⑤绝胜:远远超过⑥皇都:长安城(唐朝京都)。【诗意】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简析】这首诗写长安城中早春时节生机一派的景色。写早春,要写出特点,与繁花竟放的春景就有不同,韩愈紧扣“早春”主题,写草刚出芽时的有嫩色,一场清新的春雨之后,原野上绿意茸茸,邀望可知是春草出露嫩芽,蒙蒙茸茸,清新可爱,又正因是早春,草还没有长高长大,走近再看,才见稀疏的初芽,并不能形成绿色一片,人们说好诗如画,韩愈这首诗写草色的传神之笔,恐怕是画也难以表现的境界。后两句说这初春的生机,带给人欣喜和柔美的生命意识,是远远胜过暮春的烟柳之色的。 同是春景,诗人却进行比较,评出高低,显然他喜爱早春,当是因为早春是盼望了一冬的春消息的最先透露者,早春是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有力证明,早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诗人观察细致,表达新巧,语言自然,感情纯真,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小诗极其生动地展现了早春景象。犹如一幅绝妙的早春风景画。 惊蛰 惊蛰一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春雷乍鸣,蛰居于地下的虫被惊醒,钻出地面活动。所以民间有“春雷惊百虫”之说,山东一带烙煎饼,江苏炒糯米,陕西、福建炒豆子、意为'炒虫’、'驱虫’之意。宁波、梅州、川西等地也有相应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

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 导读: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俗语谚语

二十四节气俗语谚语 1、小寒暖,立春雪。 2、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3、六月六秋,早收晚丢。 4、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5、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6、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7、瓦块云,晒死人。 8、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9、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10、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11、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 12、秋来伏,热得哭。 13、小满不下,黄梅偏少。 14、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15、鸡迟回窝有雨,鸡早回窝大睛。 16、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17、天上鲤鱼斑,地下晒谷不用翻。 18、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19、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 20、四月八,冻死黑豆英。 21、淋伏头,晒伏尾。

22、一场秋雨一场寒。 23、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24、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 25、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6、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27、夏至下雨十八河。 28、立春晴,雨水匀。 29、雹打一条线,霜杀一大片。 30、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31、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32、处暑下雨烂谷箩。 33、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34、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35、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36、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37、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38、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39、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40、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 41、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42、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43、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古诗中的24节气:惊蛰教学提纲

古诗中的24节气: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惊是惊动,蛰是藏。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冬眠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意思是说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当然,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是因为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翻页】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在农忙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惊蛰时节,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因此,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在我们后边学习的唐代韦应物《观田家》诗中便讲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有谚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证明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一个好收成。 【翻页】 那么,同学们都知道惊蛰节气里有哪些习俗吗?接下来,我们在一块了解一下惊蛰节气里的习俗。【惊蛰习俗】 惊蛰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语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继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驱赶霉运

二十四节气谚语之白露汇总

二十四节气谚语之白露汇总 二十四节气谚语之白露汇总 二十四节气谚语之白露汇总 在民间,有着很多通俗易懂的熟语,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那么,你知道白露节气的谚语么?下面是范文先生网整理的二十四节气谚语之白露汇总,欢迎大家参考! 1、晒枣连阴天,很难不霉烂。 2、耕后灌垡,枉把力下。 3、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4、光耕不耢,不如睡觉。 5、耕得深,耙得细,后面还有合墒器。 6、麦怕胎里旱,墒差就得灌。 7、随熟随收随运粪,抓紧耕翻莫停顿。 8、耕地深一寸,顶上一层粪。 9、犁要深细,耙要透平。 10、前紧、中松、后不管,棉花一定大减产。 11、犁地到头到边,麦苗长得齐严。 12、犁地没隔墙,麦根扎得广。 13、耕得深,耙得匀,地里长出金和银。 14、天气好,吐絮好。 15、上午修棉花,下午拾棉花。

16、有水三追要适中,旱地基肥一炮轰。 17、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 18、用上小麦播种机,行距大小任调剂,下种均匀又节省,深浅一致出苗齐。 19、麦怕三月寒,棉怕八月连阴天。 20、过腹还田禾苗壮,经济效益大提高。 21、松耪要轻,减少撞碰。 22、贪耕不耙,满地坷垃。 23、白露节,枣红截。 24、犁深耙透多上粪,打得麦子撑破囤。 25、累坏牲口犁不坏地。 26、白露的花,温低霜早就白搭。 27、种麦底墒足,根多苗子粗。 28、八月连阴种麦好,只怕淋烂柿和枣。 29、坷垃耙不破,麦子受折磨。 30、秋后棉花锄三遍,絮厚绒白粒饱满。 31、要想小麦苗子好,整地细碎少不了。 32、八月八,秋热霜晚能见花(絮)。 33、扶犁向前看,耕地一条线。 34、下午收工前,耢下保墒全。 35、十层八层,不如底粪一层。 36、深耕施肥再细耙,不收麦子是瞎话。

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 导读:1、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2、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3、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4、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5、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6、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7、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8、立秋下雨喜悠悠,处暑下雨万人愁。 9、小寒暖,立春雪。 10、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11、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12、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13、小雪白兆大旱,大雪白连根烂。 14、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15、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16、星星稠晒死牛,星星稀淋死鸡。 17、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18、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19、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20、过了大寒,又是一年。21、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22、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23、雨天麻雀叫喳喳,云退晴刮刮。 24、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25、小寒寒,惊蛰暖。 26、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27、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28、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29、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0、立冬小雪,抓紧冬耕。 31、三月雷,麦屹堆。 32、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33、麦怕清明连夜雨。 34、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35、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36、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37、霜降无霜,碓头无糠。 38、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39、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40、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41、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42、春分无雨到清明。43、风前暖,风后寒;霜后暖,雪后寒。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典诗词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一、冬至的诗词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祭》张志真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二、小雪的诗句(诗词) 小雪日戏题绝句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小雪宋释善珍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三、立春的诗词 立春习俗“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广群芳谱〃天时谱》杨维祯诗)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二十四节气有关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二十四节气 有关谚语 【--春节】 一年四季,四季十二个月,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五天为一侯。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有关谚语,希望大家喜欢。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长江流域及江南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也有不少,例如: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有关夜(晚)雨的气象谚语有: 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赣) 雨打夜,落一夜。(浙) 夜雨三日雨。(浙)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 雨下黄昏头,明天是个大日头。(陕) 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赣)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描述着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关于惊蛰,有不少的谚语。农谚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每年第一声春雷几时打响,在农民眼里是很重要的。在这儿介绍几个根据惊蛰何时打雷,推测未来天气和收成情况的谚语: 一是雷打在惊蛰前,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别多,“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杭州),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但对于山区就不同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雨水虽

二十四节气 诗歌

源:作文网 一、冬至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小雪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三、立春的诗词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歌 篇一: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词(中考用) 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古诗词 『立春』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雨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惊蛰』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陆游《春晴泛舟》 『春分』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徐铉《春分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谷雨』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花》 『立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欧阳修《五绝·小满》 『芒种』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陆游《时雨》 『夏至』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小暑』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庞铸《喜夏》 『大暑』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关于24节气的天气谚语

关于24节气的天气谚语 本文是关于关于24节气的天气谚语,感谢您的阅读! 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流传于民间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它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日常生活积累的机智性感悟,一是对生产劳动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两者都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即兴发挥。而这些智慧的火花,又通过民众的加工与完善,以通俗化、幽默化、‘直白化的,口语形式,在民间交口相传,代代相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4节气的天气谚语,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天气谚语 立春三日,百草发芽。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惊蛰不动风,冷到五月中。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清明要明,谷雨要淋。立夏不下,犁粑高挂。小满不满,厂断田坎。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吃了暑伏饭,一天短一线。三伏不热,五谷不结,过了立秋节,夜寒白天热。寒露霜降,胡豆豌豆把坡上。立冬无雨一冬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端阳吃过粽,棉衣高高送。过了中秋节,一夜冷一夜。天上起了老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云往东,一场空;云往南,水满田;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黑一黑。风急云起,愈急必雨。三日东南风,不必问天公。北风雨,南风晴。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雷打清明前,高山涨满田,雷打清明后,平地种成豆。先打雷,后下雨?当不得一场大露水。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雷打天顶,有雨不狠,雷打天边。大雨连天。东闪晴,西闪雨,南闪北闪大雨通。

四季谚语: 春谚: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