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在抗旱找水定井位中的应用_苏永军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勘测中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探究

水文地质勘测中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探究

水文地质勘测中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探究摘要:高密度电阻率法与传统的电阻率法相比,成本低、效率高、方便、信息丰富,勘探效力显著提高,该方法对于研究区的浅层地层分布、地质构造等均可取得较理想的探查效果,为准确掌握水文地质条件提可靠的数据,本文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水文地质勘测中应用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水文地质应用实例实际效果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电阻率法勘探在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中应用较为广泛。

然而,常规的电阻率法由于其观测方式的限制,不仅测点密度较稀,而且也很难从电极排列的某种组合上去研究地层断面的结构与分布。

因此,其所提供的关于地层断面结构特征的地质信息较为贫乏,无法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和对比解释。

在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中,常规电阻率法已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为此,人们开始将一些新的思想应用于传统电法测量上,对其进行改进。

高密度电阻率法就是阵列思想应用于电阻率法的产物,直到9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优点更加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和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虽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也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测线附近的电力设施、地下管线等都可能引起视电阻率曲线的畸变,影响探测成果的精度,另外采用该法不能了解岩土的力学性质,因此需要与钻揉配合方可取得优质高效的勘察成果。

二、运用方法2.1工作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物理前提是地下介质间的导电性差异。

同常规电阻率法一样,它通过A、B电极向地下供电流I,然后在M、N极间测量电位差,从而可求得该点(M、N之间)的视电阻率值ρa=KUMN/I。

实际上,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测量时只需要将全部电极沿测线按一定的电极间距布设在测点上,然后用多芯电缆线将各电极按一定的顺序连接到电极转换器和多功能宜流测仪上,进入正常测量时,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直流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观测数据将有序地逐次存入随机存储器内。

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测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激发极化法原理、测定方法和设备要求、测量数据记录表

地下水污染地球物理探测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激发极化法原理、测定方法和设备要求、测量数据记录表
(2)抗干扰能力强。野外存在各种天然和人文的干扰信号,要求仪器对各种干扰信号 有很强的压制能力。在我国,特别要求能够很好地压制 50Hz 的人文干扰信号;
(3)较高的稳定性。要求仪器能够适应潮湿和温度大幅度变化等比较恶劣的野外工作 条件;
(4)输入阻抗高。要保证仪器在电极接地条件不良、接地电阻比较大时仍然能够获得 准确的测量结果。
D-4 电极接地原则
(1)电极布设时位置应准确,接触应密实; (2)电极埋入深度一般应小于 AB 的 1/20,当 AB 很小时,也不应超过 AB 的 1/10。 高密度电阻率法电极布设时,各电极保持竖直状态;当供电极距很小时,电极埋入深度一般 应小于供电—测量电极间距的 1/5。对高密度电阻率法,由于电极间距不断变化,因此电极 埋入深度至少要求电极稳固不晃动; (3)电极布设位置应避开沥青、垃圾堆、炉渣、碎石等高阻地点。在冰上或表层土壤 冻结地区进行电阻率剖面法测量时,电极应穿透冰层、冻土层。在孔隙较大的干燥地段宜浇 盐水,必要时使用长电极; (4)测量电极应使用相同电极,测量前应使电极接地时间尽可能长,当使用非极化电
53
极时,应在布极完成至少 1min 后方可进行观测; (5)各电极与电缆线接口应保持良好接触; (6)当电极因客观条件限制只能偏离预定接地点时,其垂直于测线方向的位移应小于
AO 的 2.5%,沿测线方向的位移应小于 AO 的 1.0%。当偏离量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应按一 定精度测出其移动距离,并予以记录,同时重新计算 K 值;
图 D-6 二极装置法示意图 (4)偶极装置法 偶极装置法的电极排列顺序,如图 D-7。测深参数 n 为内侧供电电极与测量电极之间的 间距和供电电极间距(或测量电极间距)之比值。供电电极 AB 在测量电极 MN 的一侧。偶 极剖面法的ρ-S 曲线特点是异常变化明显。但是,由于该异常变化也可能是由于假异常点的 存在所至,使解译复杂化。所以,目前此法应用较少。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地下水源勘查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地下水源勘查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地下水源勘查中的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某地区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测深寻找地下水的应用及其钻探验证情况,说明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含水构造的位置、形态,以及应用激电参数判别地下水的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地区概况;高密度电法勘探; 含水构造;激电异常1.概况1. 1地理位置物探工作地区位于某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北纬?。

1.2地形地貌该物探工作区的地貌组合类型是:峰丛谷地,呈四周高、中部低的地势。

1.3地层构造(1)地层该工作区、周边出露地层由上至下分别是A、第四系残坡积层(Q):黄褐色红粘土,表层含植物根系,分布于斜坡、谷地及地势平坦地带,厚0~5. 0m。

B、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T2 s):分布于工作区南部,岩性为灰、灰白色中至厚层白云岩,灰岩夹泥岩。

C、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广泛分布于工作区,岩性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夹深灰色、灰黑色泥质灰岩、泥岩。

(2)构造地层倾向南东,单斜构造。

1.3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该物探工作区中,地下水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因为地下水类型为裂隙也就是溶洞水,也就是大气降水到了地面后,经过岩层中构造裂隙、风化裂隙、溶洞溶隙等补给了地下水,在工作区的地下水汇水面积约 3.2km2。

因在地形、地貌及构造控制的下,地下水补给区周边均以地表分水岭为界,有河为区内地下水的侵蚀基准面,地下水总体上由南西向北东向迳流,在北部出露地表且补给地表河水。

地下水类型为裂隙—溶洞水,大多赋存于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中,,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为主。

2测区地球物探特征耕植土、粘土及红粘土组成该区表层,呈低电阻率反映,视电阻率300Ωm,局部不均匀体也呈高阻反映,基岩由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T2 s)、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 T1m )组成,松子坎组岩性为灰、灰白色中至厚层白云岩、灰岩夹泥岩,茅草铺组岩性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夹深灰色、灰黑色泥质灰岩、泥岩,无论是白云岩还是灰岩与含水构造都呈高阻反映。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在抗旱找水定井位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在抗旱找水定井位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在抗旱找水定井位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是两种广泛应用于抗旱找水定井位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地下水资源的位置和大小,以便更有效地进行井位的定位和钻探。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地球物理测量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地下层的电性阻抗。

通过对地球物理场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确定地下不同结构的电阻率分布情况,从而推测出地下水的位置及分布情况。

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井位的选择。

激发极化法则是一种基于地下极化现象实现的测量技术。

这种方法先将电流通过电极注入地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作用后,再通过电极接收反馈信号。

通过分析信号的振幅、相位及其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获得地下储水层的电性参数,从而推断地下水体存在的位置及分布情况。

与高密度电阻率法相比,它更具有定量化、灵敏度高等优点。

总体而言,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都是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可以在不破坏地下环境的情况下迅速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存在及其分布情况。

在抗旱找水定井位中,这些技术能够快速提供有关地下水体的准确信息,帮助人们选定最优的井位位置和钻探深度,以提高抗旱寻水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因此,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成为了当前抗旱工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技术手段。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析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析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析摘要:高密度电阻率相关方法属于一种应用效果突出十分实用的地球物理方法,从诞生到现在经过数年的不断发展,当下逐渐融入各个领域的工程建设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强化以及基础建设的深入发展,通常需要在高山峻岭中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而因为工程所处区域地形十分复杂,所以如果采用常规勘察方法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为此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合理选择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引言高密度电阻率法,是90年代初研究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的直流电法。

该方法理论成熟,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与成像技术的发展,大量繁琐的数据计算、成像处理变得极为快速准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地质效果,因此,该物探方法推广应用速度极快。

目前,在金属与非金属矿产、水工环地质、考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创造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高密度电阻率法主要特征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需要面对十分复杂的环境,从而导致一些常规性勘测方法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勘察难度。

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高密度电阻率应用工程勘测当中,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勘测效果,和常规电阻率检测手段相比,其主要特征如下:①工程勘测过程中所需要的电极可以一次性布设完成,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极布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干扰与故障问题。

②针对电极布设灵活采用多种排列形式,针对目标物体进行测量扫描,从而采集大量的地电断面信息,了解断面整体结构特点,充分掌握相关地质信息。

③在野外工程勘测中能够针对各种数据信息实施自动化采集,信息采集速度较快,同时还能进一步减少手工操作中的数据误差和错误问题。

④能够针对相关信息资料实施有效的预处理工作,将剖面曲线整体运行状态全面显示出来,经过计算机设备对相关数据信息实施处理后,还能够进一步显示出相应的剖面曲线波动状态。

2.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相关的基础地质技术内容分析2.1钻探技术分析我国地质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地质状况与地理环境各不相同。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下水探测及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实践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下水探测及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实践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下水探测及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实践张吉涛【摘要】详细分析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技术原理、特点、装置形式和数据处理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探讨了该方法在地下水探测、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成果.通过数据采集、处理、解译,并结合钻探验证成果,详细总结了地下富水层、采空区对应的电性特征.研究表明:①地下富水层位对应的视电阻率较高,呈现高阻异常特征;②采空区充水对应于低阻异常,异常规模较大且形态完整.%High 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is an important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method,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hydrogeology,engineering geology,environmental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The technical principle,characteristics,device form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of high 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are analyzed.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s,the application results of groundwater detec-tion and goaf exploration based on high density resistivity method is b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results,the typical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ound aquifer and goaf is summa-rized.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①apparent resistivity of underground aquifer is higher than other stra-ta,i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resistance abnormality;②goaf filled with water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re-sistance abnormality,its abnormal size is larger than others,and its abnormal shape is relatively complete.【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地下水;地下富水层;采空区;异常特征【作者】张吉涛【作者单位】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正文语种】中文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以地下岩土介质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人工构建的地下稳定电流场的分布规律以解决地下地质问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1-4]。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海水入侵咸淡水界限初步调查研究——以莱州湾为例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海水入侵咸淡水界限初步调查研究——以莱州湾为例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海水入侵咸淡水界限初步调查研究——以莱州湾为例苏永军;范剑;刘宏伟;张国利;刘继红;匡海阳;黄忠峰;范翠松【摘要】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海水入侵界限的可行性,对该方法在莱州湾地区实例分析表明,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勾划出来的咸淡水分界线与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了该方法在莱州湾地区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笔者还利用视电阻率断面图确定了咸淡水水体在平面分布情况和垂向变化情况,为查清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该方法在探测海水入侵方面具有简单、快速、低廉、无破坏性原位探测等特点,其应用前景可观,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年(卷),期】2014(037)003【总页数】5页(P177-181)【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视电阻率;海水入侵;莱州湾地区【作者】苏永军;范剑;刘宏伟;张国利;刘继红;匡海阳;黄忠峰;范翠松【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2;X143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六十多个沿海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个地方发现了海水入侵问题,海水入侵给各国沿海地区带来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全球范围海水入侵的普遍性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并积极开展海水入侵问题的研究和治理。

我国首先于1964年在大连发现海水入侵,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又在莱州湾发现海水入侵,进入80年代,海水入侵现象又发现多处,且海水入侵范围逐渐扩大[1],入侵速度逐年加快,危害越来越严重。

一种新的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新的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新的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孙甲富;梁树昌【摘要】本文针对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因地面岩石不均匀造成断面等值线呈振荡式畸变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消除这种弊病的办法,即反射系数法,介绍了在常见Execl应用程序上实现这种换算的计算方法以及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实例.【期刊名称】《地质装备》【年(卷),期】2011(012)003【总页数】6页(P33-37,41)【关键词】高密度电阻率法;测深;反射系数;视真电阻率【作者】孙甲富;梁树昌【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黑龙江牡丹江市157011;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黑龙江牡丹江市157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23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延伸,两者的基本原理完全一致。

它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野外测量时只需沿勘探线按一定间距(一般为等间距)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一次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自动和快速采集。

使用专业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可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物理解释的结果。

显然,这种采集电阻率数据的方法,使电法勘探的智能化程度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以下优点:(1)电极布置一次性完成,不仅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故障和干扰,并且提高了效率;(2)能够选用多种电极排列方式进行测量,可以获得丰富的有关地电断面的信息;(3)野外数据采集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避免了手工误操作。

但是,在实践应用中我们经常发现高密度电阻率法采集到数据或断面等值线出现无规律的振荡畸变。

这时高密度电阻率法所取得资料就无法使用,以致该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开展。

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当前高密度电阻率法只是在地下水勘查中应用较多,而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应用较少。

为解决这个问题,有关学者采用数据滤波、比值换算等方法,收到了一定效果。

但是滤波方法需要多次选择滤波参数进行试验(图1),实际应用中是无法像室内预先知道选择哪一组滤波后数据是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的,就是说这样的数据处理具有不确定性或多解性,只能符合室内的理论研究,不适宜野外应用;比值方法的的处理效果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改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