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岳文龙《前庭系统的功能解剖学》听力大讲堂完整版

前庭觉属于平衡感觉的一 部 分 ; 主要的功能器官是 迷 路 ; 参与 姿 势 与 运 动 平衡的感受;
与视觉和本体感觉共同构成平衡觉主体 。
Romberg 试验
消除光线的视觉干扰
闭目 直立 静止
姿势不稳 Postural Unstability
Fukuda 试验 排除本体系统的影响
耳的结构 Structure of the Ear
迷路的结构 Human Labyrinthes
骨迷路 膜迷路 内耳液 功能意义
内 耳 Inner Ears or Labyrinths
内耳
又称 迷路 ,深居头颅的颞骨内,无 法直接窥视,使我们对此的认识受到 了极大的限制,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 让我们 迷茫在路上; 对于不少的耳科医师而言,掌握前庭 诊治眩晕富有不小的挑战,甚或为此 终生不倦地 学 习 。
感知姿势和运动的变化
视网膜图像的清晰
随意动作的调节
前庭系统 VestibularS ystem
前庭系统
外周前庭
中枢部分
耳科与颅底
神经内科、脑外科、精神与心理等
狭义的前庭系统 Special Congnition
专业的职守 Our Responsility
广义的前庭系统,不仅包括前庭结构的本身,还有诸如视觉、本体感 觉、网状系统、小脑、丘脑、皮层等诸多的神经部分,十分 复杂,远远 超出了耳科对于平衡的认识; 临床执业涵盖神经科、骨科、眼科等 诸多 的专业领域; 前庭感受器,才是我们的重点关照,其中包括 前庭迷路 、前庭神经 和 前庭神经核 等; 前庭神经核水平以下的病变造成的眩晕,我们称之为 周围 性眩晕 ,这才是我们专业的关注,也是临床工作的范畴 。
与视觉和本体感觉共同构成平衡觉主体 。
Romberg 试验
消除光线的视觉干扰
闭目 直立 静止
姿势不稳 Postural Unstability
Fukuda 试验 排除本体系统的影响
耳的结构 Structure of the Ear
迷路的结构 Human Labyrinthes
骨迷路 膜迷路 内耳液 功能意义
内 耳 Inner Ears or Labyrinths
内耳
又称 迷路 ,深居头颅的颞骨内,无 法直接窥视,使我们对此的认识受到 了极大的限制,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 让我们 迷茫在路上; 对于不少的耳科医师而言,掌握前庭 诊治眩晕富有不小的挑战,甚或为此 终生不倦地 学 习 。
感知姿势和运动的变化
视网膜图像的清晰
随意动作的调节
前庭系统 VestibularS ystem
前庭系统
外周前庭
中枢部分
耳科与颅底
神经内科、脑外科、精神与心理等
狭义的前庭系统 Special Congnition
专业的职守 Our Responsility
广义的前庭系统,不仅包括前庭结构的本身,还有诸如视觉、本体感 觉、网状系统、小脑、丘脑、皮层等诸多的神经部分,十分 复杂,远远 超出了耳科对于平衡的认识; 临床执业涵盖神经科、骨科、眼科等 诸多 的专业领域; 前庭感受器,才是我们的重点关照,其中包括 前庭迷路 、前庭神经 和 前庭神经核 等; 前庭神经核水平以下的病变造成的眩晕,我们称之为 周围 性眩晕 ,这才是我们专业的关注,也是临床工作的范畴 。
人体解剖学(第三版)(第二部分课件) 教学配套课件 邹锦慧 16前庭蜗器

前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骨壶腹 单骨脚 总骨脚
五个脚 5/27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骨迷路
2、前庭vestibule 分别与半规
管和耳蜗通连。 前庭窗 蜗窗
5/27
骨迷路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总骨脚开口
椭圆囊隐窝 球囊隐窝
前庭水管内口 前庭嵴 5/27
前庭内侧壁
5/27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耳镜检查的解剖学要点 耳镜检查成人鼓膜时,须将耳廓向上、向后提
起使外耳道成一直线,方可观察到鼓膜的形态。 婴儿的外耳道骨部和软骨部尚未发育完全,故
外耳道短而直,鼓膜近乎水平位,耳镜检查婴儿鼓 膜时需将耳廓拉向后下方,才能看到鼓膜。
5/27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大部分是鼓膜
鼓室上隐窝
外侧壁
5/27
鼓 室尚 辅 网 shangfuwang
2.上壁 是盖壁, 由鼓室盖构成 3.下壁 为颈静脉壁 4.前壁 为颈动脉壁
鼓膜张肌半管口 咽鼓管咽口
5/27
鼓 室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5.内侧壁(迷路壁)
岬 前庭窗 蜗窗 (第二鼓膜) 面神经管凸
5/27
二、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呈S形弯曲,2.0-2.5cm 分为软骨部1/3和骨部2/3 外耳检查 毛囊,皮脂腺 耵聍腺,耵聍
5/27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三、鼓膜tympanic membrane 位于外耳道底部, 向前下外倾斜, 与其成45角 。
5/27
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管腔相对较大,故 咽部感染可经咽鼓管蔓5延/27至鼓室,引起中耳炎。
五个脚 5/27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骨迷路
2、前庭vestibule 分别与半规
管和耳蜗通连。 前庭窗 蜗窗
5/27
骨迷路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总骨脚开口
椭圆囊隐窝 球囊隐窝
前庭水管内口 前庭嵴 5/27
前庭内侧壁
5/27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耳镜检查的解剖学要点 耳镜检查成人鼓膜时,须将耳廓向上、向后提
起使外耳道成一直线,方可观察到鼓膜的形态。 婴儿的外耳道骨部和软骨部尚未发育完全,故
外耳道短而直,鼓膜近乎水平位,耳镜检查婴儿鼓 膜时需将耳廓拉向后下方,才能看到鼓膜。
5/27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大部分是鼓膜
鼓室上隐窝
外侧壁
5/27
鼓 室尚 辅 网 shangfuwang
2.上壁 是盖壁, 由鼓室盖构成 3.下壁 为颈静脉壁 4.前壁 为颈动脉壁
鼓膜张肌半管口 咽鼓管咽口
5/27
鼓 室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5.内侧壁(迷路壁)
岬 前庭窗 蜗窗 (第二鼓膜) 面神经管凸
5/27
二、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呈S形弯曲,2.0-2.5cm 分为软骨部1/3和骨部2/3 外耳检查 毛囊,皮脂腺 耵聍腺,耵聍
5/27
尚 辅 网 shangfuwang
三、鼓膜tympanic membrane 位于外耳道底部, 向前下外倾斜, 与其成45角 。
5/27
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管腔相对较大,故 咽部感染可经咽鼓管蔓5延/27至鼓室,引起中耳炎。
人体解剖学-前庭蜗器详解

球囊。
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 管内。在骨壶腹内的 部分膨大为膜壶腹。
膜迷路内充 满内淋巴
内淋巴管由椭圆囊球 囊管发出,穿经前庭 椭圆内囊侧位壁于,前至庭颞部骨的岩部 后上后骨方面迷,,路后在与壁硬膜有脑迷五膜路个下扩
开口球大二,为囊者分内之较别淋间小通巴的,三囊间靠个。隙前膜内淋
半规下 巴充管可方满;经,外自此下淋前囊端巴壁渗借。发透连内出到、周 椭圆合 围外囊血管淋球管连巴囊丛于互管。蜗不与管相球。通囊。 相连。
下壁(颈静脉壁) 是分隔鼓内室侧与壁颈静 鼓室可分为脉六的个薄壁层:骨板。
内侧壁(迷 路壁)中部 隆凸称岬。 岬的后上方 有前庭窗 (卵圆窗), 为镫骨底封 闭。岬的后 下方有蜗窗 (圆 窗),在活体有膜封闭,称第二鼓膜。前庭 窗后上方有面神经管凸,管内有面神经通过。
鼓膜分隔鼓室和外耳 鼓道膜,上为1椭/4圆为形松半驰透部明, 薄薄而膜松,驰其,外在侧活面体向呈前淡、 红向下色下。3、/4向为外紧倾张斜部。,所 以坚,实外紧耳张道,的在前活壁体和呈 下灰壁白色较,长其。前鼓下膜方中有心 向一内三凹角陷形称反鼓光膜区脐称,光 内锥面。为锤骨柄末端所 附着。
大,空气进入鼓室。
返回
乳乳突突窦窦和和乳乳突突小小房房是内鼓都室衬向以后粘的膜延,伸且, 乳与突鼓窦室是的鼓粘室膜和相乳连突续小,房故之可间因的中小耳腔炎,而感 向染前。开口于鼓室,向后与乳突小房相连 通。
返回
内耳是前庭蜗器的主要部分,由骨迷路和膜
迷路组成,全部在颞骨岩部的骨质内,位于鼓 室和内耳道底之间。
后内(即内耳道底);尖端朝向前外,称蜗顶。
蜗螺旋管
蜗轴
耳蜗实为蜗螺旋管(骨蜗管)环绕蜗轴 约两圈半形成。蜗轴为耳蜗中央的骨松 质,呈圆锥形。
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 管内。在骨壶腹内的 部分膨大为膜壶腹。
膜迷路内充 满内淋巴
内淋巴管由椭圆囊球 囊管发出,穿经前庭 椭圆内囊侧位壁于,前至庭颞部骨的岩部 后上后骨方面迷,,路后在与壁硬膜有脑迷五膜路个下扩
开口球大二,为囊者分内之较别淋间小通巴的,三囊间靠个。隙前膜内淋
半规下 巴充管可方满;经,外自此下淋前囊端巴壁渗借。发透连内出到、周 椭圆合 围外囊血管淋球管连巴囊丛于互管。蜗不与管相球。通囊。 相连。
下壁(颈静脉壁) 是分隔鼓内室侧与壁颈静 鼓室可分为脉六的个薄壁层:骨板。
内侧壁(迷 路壁)中部 隆凸称岬。 岬的后上方 有前庭窗 (卵圆窗), 为镫骨底封 闭。岬的后 下方有蜗窗 (圆 窗),在活体有膜封闭,称第二鼓膜。前庭 窗后上方有面神经管凸,管内有面神经通过。
鼓膜分隔鼓室和外耳 鼓道膜,上为1椭/4圆为形松半驰透部明, 薄薄而膜松,驰其,外在侧活面体向呈前淡、 红向下色下。3、/4向为外紧倾张斜部。,所 以坚,实外紧耳张道,的在前活壁体和呈 下灰壁白色较,长其。前鼓下膜方中有心 向一内三凹角陷形称反鼓光膜区脐称,光 内锥面。为锤骨柄末端所 附着。
大,空气进入鼓室。
返回
乳乳突突窦窦和和乳乳突突小小房房是内鼓都室衬向以后粘的膜延,伸且, 乳与突鼓窦室是的鼓粘室膜和相乳连突续小,房故之可间因的中小耳腔炎,而感 向染前。开口于鼓室,向后与乳突小房相连 通。
返回
内耳是前庭蜗器的主要部分,由骨迷路和膜
迷路组成,全部在颞骨岩部的骨质内,位于鼓 室和内耳道底之间。
后内(即内耳道底);尖端朝向前外,称蜗顶。
蜗螺旋管
蜗轴
耳蜗实为蜗螺旋管(骨蜗管)环绕蜗轴 约两圈半形成。蜗轴为耳蜗中央的骨松 质,呈圆锥形。
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课件

演讲人
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课件
目录
01
耳部解剖结构
02
耳部生理功能
03
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课件设计
耳部解剖结构
外耳
耳廓:收集声波,引导声波进入外耳道
01
外耳道:声波传导通道,将声波传递至鼓膜
02
鼓膜:振动,将声波转化为机械能
03
耳垂:保护外耳道,防止异物进入
04
中耳
结构:包括鼓室、咽鼓管、鼓膜、听小骨等
内耳淋巴液:维持内耳压力平衡,保护耳蜗和前庭
内耳神经:将内耳信号传递给大脑,形成听觉和平衡感觉
3
2
1
4
5
6
耳部生理功能
听觉传导
外耳:收集声波,通过耳廓、外耳道传递到鼓膜
01
中耳:鼓膜振动,带动听骨链,将声波传递到内耳
02
内耳:耳蜗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
03
大脑:解析神经冲动,形成听觉感知
04
平衡感知
1
内耳前庭系统:负责感知头部位置和运动
2
半规管:感知旋转运动
3
耳石器:感知直线运动
4
前庭神脑整合平衡信息,维持身体平衡
耳部疾病
耳鸣:耳内持续或间歇性出现声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1
耳痛:耳部疼痛,可能由炎症、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
2
听力下降:听力减弱或丧失,可能由年龄、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
总结与回顾:总结课件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回顾关键知识点
教学方式选择
理论讲授:讲解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的实际应用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的实践技能
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课件
目录
01
耳部解剖结构
02
耳部生理功能
03
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课件设计
耳部解剖结构
外耳
耳廓:收集声波,引导声波进入外耳道
01
外耳道:声波传导通道,将声波传递至鼓膜
02
鼓膜:振动,将声波转化为机械能
03
耳垂:保护外耳道,防止异物进入
04
中耳
结构:包括鼓室、咽鼓管、鼓膜、听小骨等
内耳淋巴液:维持内耳压力平衡,保护耳蜗和前庭
内耳神经:将内耳信号传递给大脑,形成听觉和平衡感觉
3
2
1
4
5
6
耳部生理功能
听觉传导
外耳:收集声波,通过耳廓、外耳道传递到鼓膜
01
中耳:鼓膜振动,带动听骨链,将声波传递到内耳
02
内耳:耳蜗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
03
大脑:解析神经冲动,形成听觉感知
04
平衡感知
1
内耳前庭系统:负责感知头部位置和运动
2
半规管:感知旋转运动
3
耳石器:感知直线运动
4
前庭神脑整合平衡信息,维持身体平衡
耳部疾病
耳鸣:耳内持续或间歇性出现声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1
耳痛:耳部疼痛,可能由炎症、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
2
听力下降:听力减弱或丧失,可能由年龄、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
总结与回顾:总结课件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回顾关键知识点
教学方式选择
理论讲授:讲解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的实际应用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耳部应用解剖及生理的实践技能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有“拾卵”作用。
结构分三层
(手术时作为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1.外浆膜层即阔韧带上缘;
2.中层为平滑肌,内环行外纵行、有节奏的收缩有利于输 卵管由远端向近端蠕动。
3. 内层为粘膜层,由单层高柱状上皮组成。
4.总之输卵管的收缩、上皮细胞的形态、分泌及纤毛的摆 动均受性激素的影响。
【内生殖器】
(四)卵巢:是一对性腺;具有生殖和内分泌的功能 ,绝经后变小变硬
【内生殖器】
输卵管
附 件
卵巢 子宫 阴道
(1一、)阴阴道道
【内生殖器】
(1)解剖结构:位置 真骨盆下部中央
形态 上宽下窄
协助临床诊断
大小 前7~9cm 后10~12cm
阴道穹窿:环绕子宫颈周围的组织。
前、后、左、右四部分
(2)组织结构: 粘膜 、肌层 、 纤维组织膜
直肠子宫陷凹 复层鳞状上皮 、无腺体、随激素水平变化 而变化、富有静脉丛,易形成血肿
子宫位于真骨盆腔中央 ,坐骨棘水平之上,膀胱与直肠之 间,呈倒置的梨形。
子宫颈管:又称宫颈内腔,成梭形。子宫颈管黏膜为高柱状 上皮,宫颈阴道部为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和鳞状上皮交界处 是宫颈癌好发部位。
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1:2, 成年妇女为2:1,老人为1:1。
【内生殖器】
(二)子宫
大小:4×3×1cm 重5~6g 灰白色扁椭圆形 无包膜
结构:皮质: 始基卵泡和致密结缔组织
经 淋巴管
髓质:无卵泡 疏松结缔组织 血管 神
【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
骨骼: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
【骨盆】
骨盆关节 1、耻骨联合 2、骶髂关节 3、骶尾关节
女性生殖系统详细解剖图ppt课件

第3节 骨盆与盆底组织12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的骨性标志 间接了解骨盆入口的横径。
髂前上棘和髂嵴
突入出妊骨口程娠盆前度期分后可尺界径直侧的的接子标大影宫志小响长之。骨度一盆的,标也志是。
骶岬
中骨盆平面的标志,是衡量中骨
耻骨联合 坐骨棘 坐骨结节
两侧盆坐大骨小结的节重内要缘径间线的;距分离娩为过骨程盆中出口横径 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骨盆轴
骨盆轴 为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连线,上段向下后, 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前,胎儿沿此轴下降并娩出。
第3节 骨盆与盆底组织16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倾斜度
妇女直立时骨盆 入口平面与地面 之间形成的夹角 一般为600
第3节 骨盆与盆底组织17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底
骨盆底的组成-外层
第2节 内生殖器 9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输卵管
精子与卵子相遇受精的场所,并将受精卵输送入宫腔 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与卵巢接近游离呈伞状 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全长约8~14cm 间质部 最窄部位
峡部 绝育术的结扎部位 壶腹部 卵子受精的场所 伞部 有“拾卵”作用
第2节 内生殖器 10
第2节 内生殖器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子宫
子宫内膜层 功能层,周期性变化 基底层,无周期性
肌层 环行 外纵 中层交叉
子宫浆膜层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宫颈外口处鳞、柱交界部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第2节 内生殖器 8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子宫韧带
圆韧带 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 阔韧带 限制子宫两侧倾斜,维持子宫于盆腔正中位置 主韧带 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的骨性标志 间接了解骨盆入口的横径。
髂前上棘和髂嵴
突入出妊骨口程娠盆前度期分后可尺界径直侧的的接子标大影宫志小响长之。骨度一盆的,标也志是。
骶岬
中骨盆平面的标志,是衡量中骨
耻骨联合 坐骨棘 坐骨结节
两侧盆坐大骨小结的节重内要缘径间线的;距分离娩为过骨程盆中出口横径 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骨盆轴
骨盆轴 为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连线,上段向下后, 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前,胎儿沿此轴下降并娩出。
第3节 骨盆与盆底组织16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倾斜度
妇女直立时骨盆 入口平面与地面 之间形成的夹角 一般为600
第3节 骨盆与盆底组织17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底
骨盆底的组成-外层
第2节 内生殖器 9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输卵管
精子与卵子相遇受精的场所,并将受精卵输送入宫腔 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与卵巢接近游离呈伞状 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全长约8~14cm 间质部 最窄部位
峡部 绝育术的结扎部位 壶腹部 卵子受精的场所 伞部 有“拾卵”作用
第2节 内生殖器 10
第2节 内生殖器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子宫
子宫内膜层 功能层,周期性变化 基底层,无周期性
肌层 环行 外纵 中层交叉
子宫浆膜层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宫颈外口处鳞、柱交界部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第2节 内生殖器 8
第1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子宫韧带
圆韧带 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 阔韧带 限制子宫两侧倾斜,维持子宫于盆腔正中位置 主韧带 固定子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间接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人体解剖学-生殖系统-PPT

• 形态: 子宫部:以输卵管子宫口开口于子宫腔。
•
峡部:输卵管结扎的部位。
•
壶腹部:受精的地点。
•
漏斗部:以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
•
末端:输卵管伞:识别输卵管的标志。
(三)子宫:(uterus)
• 1、形态:呈倒置的梨形。
•
分部:子宫底
•
子宫体→子宫峡
•
子宫颈↗:肿瘤好发部位。
•
内腔:子宫腔
•
• 5、前庭大腺(greater vestibular gland):
• 位置:位于阴道球后端,开口于阴道口与小阴唇
•
之间。
• 功能:分泌物能湿润阴道口。
二、女性外生殖器:
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 两侧小阴唇中间的裂隙。前部有尿道外口,后
部有阴道口。
学习要点
1、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 2、睾丸的位置、结构、功能。 3、输精管的结扎部位。 4、精索的概念及组成。 5、前列腺的位置与毗邻。 6、男性尿道的长度、分部、狭窄、弯曲。 7、卵巢的位置、卵泡的结构与功能。 8、输卵管的分部及生理和临床意义。 9、子宫的位置、毗邻、形态。固定子宫的装置。 10、子宫内膜的分层。月经周期。 11、阴道后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12、阴道前庭的概念及开口。
•
输精管的外侧。
•
功能:分泌液体,参于精液的组成。
2、前列腺(prostate) 形态:倒置的栗子形。后面有前列腺沟。 分部:底、尖、体。 位置: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包绕尿道起始部,后临直肠。
• 直肠指检
①可触及前列 腺、精囊和输
精管壶腹。
②可行前列腺 按摩,收集前 列腺液或精液。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PPT医学课件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阴阜:耻骨 联合前面隆起的脂 肪垫。 (二)大阴唇: 隆起的皮肤皱 襞,大阴唇皮下富 有脂肪、弹力纤维 及静脉丛,损伤后 易形成血肿。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三)小阴唇 大阴唇内侧一对 皮肤皱襞,富含神经 末梢。 (四)阴蒂 小阴唇的顶端, 为海绵体组织,富 含神经末梢,极敏感。
髂内动静脉 髂外动静脉 脐动脉 闭孔神经 闭孔动脉
膀胱上动脉 子宫园韧带 卵巢 输卵管 子宫动脉 子宫 尿道 阴道 小阴唇
阴部内动脉 直肠下动脉 子宫动脉 阴道动脉
输尿管
直肠
直肠子宫陷凹 肛门外括约肌
入乳糜池
(二)淋巴: 女性生殖器官具有丰 富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均伴随相应的血管而行。 主要分为外生殖器淋巴 与盆腔淋巴两组。当生 殖器官发生炎症或癌症 时,可沿各部回流的淋 巴管扩散,引起相应淋 巴结肿大。
髂前上棘 骶岬
坐骨棘
耻骨弓 坐骨结节
女性骨盆标志
(三)骨盆的平面
入口平面(横椭圆形)
中骨盆(纵椭圆形)
前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 为坐骨棘,后为骶骨下端。
出口平面(菱形)
前三角形顶端耻骨联合下 缘,两侧为耻骨联合降支。 后三角形顶端为骶尾关节, 两侧为骶结节韧带。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四)骨盆的类型
女性内生殖 器位于真骨盆 内,包括阴道、 子宫、输卵管 及卵巢,其中 后两者合称为 子宫附件。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温馨提示:阴道后穹窿顶 端为子宫直肠陷凹,是腹 腔的最低部位,临床上可 经此穿刺或引流。
(一)阴道 性交器官、排出经 血、娩出胎儿 粘膜+肌层+纤维层 阴道穹隆 前 后 左 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