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电子课件-《电工学(第六版)》-A02-3525 §1-3

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第一章 直流电路
电路的三种状态
1.有载 开关SA接到位置“3”时,电路处于有载状态。电路中电流为
I E Rr
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为 U外 E U内 E Ir
第一章 直流电路
§1-3 全电路欧姆定律
一、部分路欧姆定律
只含有负载而不包含电源的 一段电路称为部分电路,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公式为
I
GB
U
R
部分电路
第一章 直流电路
如果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可画出电 阻的U/I关系曲线,即伏安特性曲线。电阻元件的伏安 特性曲线是直线时,称为线性电阻其电阻值可认为是不 变的常数。如果不是直线,则称为非线性电阻。
电路短路状态
由于电源内阻一般都很小,所以短路电流极大。 此时电源对外输出电压
U 流电路
全电路欧姆定律又可表述为:
电源电动势等于U外和U内之和。
电源电动势E= U内+U外
第一章 直流电路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电源端电压U与电源电动势E的关系为: U = E-Ir
第一章 直流电路
电源端电压随负载电流变 化的关系特性称为电源的外 特性,其关系特性曲线称为 电源的外特性曲线。
电路有载状态
第一章 直流电路
2.开路(断路) 开关SA接到位置“2”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I 0 U内 Ir 0
U外 E Ir E
电路开路状态
即:电源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第一章 直流电路
《电工电子学》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课时).总结

1 1 1 1 R R1 R2 Rn
分流公式
+
i i1
R1
i2
R2
R2 i1 i R1 R2
R1 i2 i R1 R2
理想电流源的串联与并联:
IS1 IS2 IS3 IS
并联
IS= ISk
注意参考方向
IS= IS1+ IS2 - IS3
串联
电流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联,且每个恒流 源的端电压均由它本身及外电路共同决定。
想想
US
练练
在电路等效 的过程中,与理 想电流源相串联 的电压源不起作 用;与理想电压 源并联的电流源 不起作用。 is=is2-is1
KVL通常用于闭合回路,但也可推 广应用到任一不闭合的电路上。 例:列出下图的KVL方程
a + uab b - + us3 -
i1
+ us1 -
R1
i4
+ us2 -
i2
R2
uab us3 i3 R3 i2 R2 us 2 i1R1 us1
uab us3 i3 R3 i2 R2 us 2 i1R1 us1 0
导线 理想化 电源
I
电 池
灯 泡
+
_ 电源 E
R
U
理想化 元件
负载
今后我们分析的都是 电路模型,简称电路。
1-1电路中的物理量及其正方向
电路分析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求解电路物理 量,其中最基本的电路物理量就是电流、电 压和功率。
一、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简称电流。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电工学(第五版)电子通用课件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流 超前电压90度,具有容抗。
线性交流电路的分析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线性交流电路中,阻抗的串联和并联遵循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 律。
功率的计算
在交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需要考虑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
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
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的重要概念,影响电路的性能。
线性电路中,多个电源共同作 用时,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 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于该支 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
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 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来表示 ,其中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网 络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该网 络所有独立源置零后的等效电 阻。
电路的分析方法
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 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 和回路电压方程,求解未知量
正弦交流电是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 化的电压和电流。
通常用相量图和三角函数表示正弦交 流电。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振幅、频率和相位是描述正弦交流电 的三要素。
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 压和电流同相位,遵循欧姆定律
。
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 超前电流90度,具有感抗。
逻辑门电路
介绍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如与门 、或门、非门等,以及它们的逻 辑功能和符号。
05
安全用电常识
触电及其预防
触电定义
触电是指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通过电流流过 人体而造成伤害的事故。
触电原因
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违章作业、设备损坏、误触 带电体、静电感应等。
预防措施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私拉 乱接电线,不用要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等。
大学《电工学》试题及答案(九)

大学《电工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虚短”指的是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两点电位相等,在没有短接的情况下出现相当于短接时的现象。
2. 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全部或部分通过某种方式回送到输入端,这部分信号叫做反馈信号。
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减小,放大倍数也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加,放大倍数也增加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放大电路中常用的负反馈类型有并联电压负反馈、串联电压负反馈、并联电流负反馈和串联电流负反馈。
3. 若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若要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开环或者正反馈。
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是输入电流等于零和输出电阻等于零;工作在非线性区的特点:一是输出电压只具有高电平、低电平两种稳定状态和净输入电流等于零;在运算放大器电路中,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电压比较器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
4. 集成运放有两个输入端,称为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相应有同相输入、反相输入和双端输入三种输入方式。
5. 放大电路为稳定静态工作点,应该引入直流负反馈;为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应该引入串联负反馈;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该引入电压负反馈。
6.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有两个重要特点是“虚短”和“虚断”。
二、判断题:1.放大电路一般采用的反馈形式为负反馈。
(对)2.集成运放使用时不接负反馈,电路中的电压增益称为开环电压增益。
(错)3. 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只有两种数值。
(对)4. 集成运放未接反馈电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称为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对)5. “虚短”就是两点并不真正短接,但具有相等的电位。
(对)6. “虚地”是指该点与接地点等电位。
(对)7.“虚地”是指该点与“地”点相接后,具有“地”点的电位。
( 错 )8、集成运放不但能处理交流信号,也能处理直流信号。
( 对 )9、集成运放在开环状态下,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电子技术基础马磊主编 课后练习填空题整理

示为(������������������������������������������������������������������������)������������������������������������������,用余 3 码可表示为(������������������������������������������������������������������������)余������码。
������������
反 向 电 压 ������������������ =50 ������ V , 若 采 用 桥 式 整 流 电 路 , 二 极 管 承 受 的 最 大 反 向 电 压 ������������������ =50 ������V, 若采用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100V, 若采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50 ������V。 (4) 已知负载上的直流电 流 ������������ =100mA ,若采用半波 整流电路,通过二极管 的电流 (5) (6) (7) (8) (9) (10) 第六章 (1) (2) ������������ =100mA,若采用桥式整流电路,通过二极管的电流������������ =50mA。 电容滤波电路中的电容与负载相并联,适用于负载电阻比较大的场合,交 电时间常数越大,输出波形脉动越小。 电感滤波电路中的电感与负载相串联,适用于负载电阻较小的场合。 对二极管产生较大冲击电流的是电容滤波电路,对二极管产生较小冲击电 流的是电感滤波电路。 如果通过稳压管的反射电流小于������������min ,则稳压管工作在截止状态,这时稳 压管不起稳压作用。 串联型稳压电路由采样环节、基准环节、放大环节、调整环节四个环节构成。 三端集成稳压器 W7809 输出正电压 9V,W7909 输出负电压-9V。 数字电路基础 输入有 0 得 1,全 1 为 0 是与非门;输入相同为 0,相异为 1 是异或门。 三极管具有放大、饱和、截止三种状态,在模拟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和饱和状态。
电工学下册ppt课件

Si
Si
pS+i
Si
多
掺杂后自由电子数目
余 大量增加,自由电子导电
电 成为这种半导体的主要导
子 电方式,称为电子半导体
或N型半导体。
失去一个 电子变为 正离子
磷原子
在N 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 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
载流子。
14.1.2 N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
Si
Si
BS–i
Si
硼原子 接受一个 电子变为 负离子
++++++ ++++++
对相反的运动 最终达到动态 平衡,空间电
多子的扩散运动
扩散的结果使空 间电荷区变宽。
荷区的厚度固 定不变。PN结 处于相对稳定 的状态。
14.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1. PN 结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 P接正、N接负
PN 结变窄
---- - - ---- - - ---- - -
第14章 半导体器件
14.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14.2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4.3 二极管 14.4 稳压二极管 14.5 双极型晶体管 14.6 光电器件 本章要求: 一、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和 电流放大作用; 二、了解二极管、稳压管和三极管的基本构造、工 作原理和特性曲线,理解主要参数的意义; 三、会分析含有二极管的电路。
14.1.1 本征半导体
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称为本征 半导体。
价电子
Si
Si
共价健
Si
Si
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硅单晶中的共价健结构
共价键中的两个电子,称为价电子。
电工学_下册(电子技术)第六版_秦曾煌

1.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其发射结处于正…偏置,集URM = 14.1 V ;若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则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压降 U RM = 14.1 V 。
5.(57.5) 10= (111001.1 )2=( 39.8 )16。
6.三变量的逻辑函数共有 8个最小项。
其全部最小项之和为 1 。
7.TTL 三态门的输出包括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态等三种工作状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某硅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Ve Vb 和Vc 分别为3V 、3.7V 和6V ,则该管工作在A )状态。
A 饱和B 、截止C 、放大2.工作在甲乙类状态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通常提供一个偏置电路以克服(D )失真。
损坏A 、截止3.电路如图1所示,引入的反馈为(B 、饱和 C )负反馈。
C 、截止和饱和交越A 、电压并联B 、电流并联 C 电压串联 电流串联4.下列电路中D )电路。
A 、加法器B 、编码器 C 、译码器计数器5.构成一个十二进制的计数器, )个触发器。
A 、 2B 、 46.摩根定律的正确表达式是:C 、D 12、用代数法化简如下逻辑函数为最简与或式。
B 、 D 、(6分)2.放大电路电工学期考试卷01-电子技术B、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并宜负反馈;若想要增加输出电阻,应引入电流 负反馈。
3. 理想运算放大电路工作在线性区时,有 虚断和虚短两个重要概念。
4.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 U =10V,采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压降Y = A B^A C C+C D +AB C +B C D解:Y = B(A AC) C(D AD BD)= B(A C) C(D A B)AB CD AC =AB BC C D AC精品文档四、图 2 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V C C=12V,金i=90k Q,吊2=30k Q , F C=2.5k Q , R=1.5k Q , F L=10k Q , 3 =80, U B E = 0.7V。
电工学_第七版_下册_秦曾煌_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6章ppt课件

ui
R1 if i1
∞ -
+ +
uO
R2
【分析】:
i1 if i 0
i i1
if
i1
ui
u R1
ui u R1
u uo Rf
if
u
uo
R f
电工及电子技术A(2)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ui u uuo
R1
Rf
u 0u
Rui1
uo Rf
ui
uoR R1f ui AufR R1f
RF
【电路】:
【分析】: 叠加定理:
ui1
R1
ui2 R2
∞
-
+ +
uO
R3
ui1单 独ui作 20 用 uo , R R 1 f ui1 u i2 单独 u i1 作 0 u o 用 (1 R R 1 f, )R 2 R 3 R 3u i2 共 同 u o u o 作 u o R R 用 1 fu i1 ( 1 R R 1 f)R 2 R 3 R 3u i2
RF
∞
-
ui R2
+ +
uO
R3
u o u u R 2 R 3 R 3u i ( 2 R R 3 ,2 R //3 R R f)
电工及电子技术A(2)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二、加法运算
ui1 i1 R11 if RF
【电路】: 【分析】:
ui2 i2 R12
i1i2if i0
i i1i2if
若R f: R 1R 2R 3 u ou i2u i1 减法
电工及电子技术A(2)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