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鱼雷战斗部威力试验研究_胡功笠
怒海猛犬—二战英国舰队驱逐舰

怒海猛犬—二战英国舰队驱逐舰怒海牧羊犬—二战英国舰队驱逐舰(战斗篇)不朽的“萤火虫”号1940年春,为了截断德国进口瑞典铁矿石的通道,英国海军展开在挪威水域布雷的“威尔弗雷德”行动。
4月5日,英国WB编队在克里斯蒂安松以北水域佯动布雷。
接着WV编队在博多附近水域布设了水雷阵。
由惠特沃思海军中将指挥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和4艘G级驱逐舰担任掩护任务。
6日,“荧火虫”号因救援落海水兵脱离掩护编队,此后因风浪大雾一直没返回编队。
8日晨7时10分,“荧火虫”号遭遇两艘德军驱逐舰,这时希特勒进攻挪威的“威悉河演习”己开始,这两艘德舰(Z-18、Z-11)就是前往特隆赫姆的第2大队(包括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和4艘驱逐舰)的属舰,它们也与大队失散。
为了保证攻占挪威行动的隐密性,Z-18在“荧火虫”号开炮后迅速逃离。
而Z-11一面与“荧火虫”号在巨浪中交火,一面发电求援。
“荧火虫”号在暴风雨中紧追德舰。
突然哨兵高叫:发现敌巡洋舰!这就是第2大队指挥官海耶上校的旗舰—12000吨的“希佩尔海军上将”号。
8门203毫米重炮猛轰“荧火虫”号,鲁普少校立即命令施放烟幕并发射鱼雷。
但10条鱼雷都未命中敌舰。
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鲁普毫不畏惧,他借烟幕掩护把中弹累累的“荧火虫”号绕到德舰右舷,全速向排水量几乎是“荧火虫”号十倍的德舰拦腰撞击。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右舷立即裂开37米长的破口。
舰首全毁的“荧火虫”号向敌手射出最后一弹后傲然翻沉大海。
阵亡的鲁普舰长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荧火虫”号也成为英国海军中英名永存的军舰。
纳尔维克之雄1940年4月9日,德国海军驱逐舰部队司令邦特上校指挥的、在“威悉河演习”中担任攻占纳尔维克的第1舰队(10艘驱逐舰)到达目的地。
搭载的2000名德军登岸后,邦特命5艘驱逐舰在纳尔维克港加油,另5舰分散停泊到另两处港湾支谷,以便策应。
英国海军部立即直接电令为“声望”号战列巡洋舰护航的第2驱逐舰支队指挥官沃伯顿?李上校前往纳尔维克,相机行事。
美国海军潜艇大事记

美国海军潜艇百年大事记1776年9月7日由34岁的耶鲁大学研究生戴维·布施奈尔制造的单人潜艇"海龟"号,试图将鱼雷系在停泊于纽约港附近海域的英国军舰“鹰”的船体上,但未获成功。
1801年7月3日罗伯特·福尔顿制造的"鹦鹉螺"号潜艇潜入水下25英尺,并停留了一个多小时。
1864年2月17日"同盟"级“亨利”(H.L.Hunley)是在战斗中将敌舰击沉的第一艘潜艇。
它当时用梁式鱼雷猛击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附近海域的联邦螺旋单桅帆船——"豪瑟托尼克"号(USS Housatonic)。
"亨利"本身被震波击沉。
1888年舰艇建造与维修局通过设计竞争,授予发明家约翰·P·豪兰制造"潜水者"合同。
1897年8月7日"潜水者"是蒸气驱动潜艇,下水了,但未通过验收试验。
1900年4月11日通过在弗吉尼亚州芒特弗农附近海域的演示试验后,约翰·P·豪兰以160,000美元的价格将他的内燃汽油驱动潜艇"豪兰"VI 卖给了美国海军,从而标志着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正式诞生。
1900年10月12日"豪兰"级潜艇(USS Holland,代号SS-1,前称"豪兰"VI)服役。
1903年原"豪兰"A级潜艇的第7艘、也是最后一艘--"鲨鱼"(USS Shark,SS-8)在美国海军服役。
1909年美国海军仿造法国潜艇"白鹭"(Aigrette)的柴油机推进系统,当时电船公司已开始在福尔河船厂制造F 级(SS-20至23)和E级潜艇(SS-24至25)。
1912年3月5日海军部长宣布成立“大西洋潜艇小舰队”,由海军上尉切斯特·W·尼米兹指挥。
219470590_鱼雷可靠性与性能一体化设计方法

鱼雷可靠性与性能一体化设计方法陈 欢 1, 王斗辉2(1.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第705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77; 2.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 广东 广州, 615123)摘 要: 为解决鱼雷研制过程中可靠性设计和性能设计顾此失彼、效率低的问题, 结合鱼雷装备研制特点, 通过分析鱼雷可靠性与性能一体化设计需求关系, 提出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从而明确了鱼雷可靠性与性能协同设计和一体化评价工作内容和流程。
基于该方法建立一体化设计优化模型,使鱼雷可靠性与性能设计能够协同开展,并提高设计效率,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 鱼雷; 可靠性; 一体化设计; 优化模型中图分类号: TJ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920(2023)03-0495-06DOI: 10.11993/j.issn.2096-3920.2023-0001Integrated Design Method for Torpedo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CHEN Huan 1, WANG Douhui2(1. The 705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Limited, Xi’an 710077, China; 2.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615123, China)Abstract: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at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are challenging to synchronize during torpedo development,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were put forward for an integrated design which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rpedo development and analyz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orpedo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tegration, thus cleared the work content and process of torpedo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collaborative design and integrated evaluation. Based on this method, an integrated design optimiz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enable a harmonized torpedo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design and an improved design efficiency.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model engineering was verified practically.Keywords: torpedo; reliability; integrated design; optimization model0 引言随着使用方对鱼雷装备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通用质量特性要求的提高, 鱼雷型号研制中可靠性设计工作也在逐步深入和规范, 但鱼雷在内外场试验中仍会暴露出产品可靠性问题, 究其原因之一是可靠性设计与性能设计存在脱节现象[1], 即在设计方法、产品技术状态和工作进度等多方面不同步或“重性能轻可靠性”, 导致鱼雷产品出现故障频出、设计改进难度大、成本高以及周期长等问题。
一种改进的鱼雷装载可靠度鉴定试验方法

一种改进的鱼雷装载可靠度鉴定试验方法
贺成刚;高江
【期刊名称】《鱼雷技术》
【年(卷),期】2016(024)002
【摘要】针对鱼雷传统装载试验方法和加速试验方法的特点,文中提出改进的以装载试验为主、加速试验为辅的总体思路,并采取扩大装载信息源、增加装载信息量、制定合适的检验方案等具体措施.通过各种信息综合评估,改进和完善装载可靠度鉴
定试验方法,达到提高装载可靠度鉴定置信度、适当降低研制方风险的目的.改进的
装载可靠度鉴定方法可行性强,可直接指导试验的实施工作.
【总页数】5页(P145-149)
【作者】贺成刚;高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广东湛江,524022;中国人民解放军91388部队,广东湛江,524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631.2
【相关文献】
1.一种改进的鱼雷鉴定试验方法 [J], 叶豪杰;唐世轩
2.鱼雷装载可靠度的评估方法 [J], 钟强晖;张志华;董理
3.火箭助飞鱼雷装载可靠度的Bayes检验方法 [J], 齐立新;宁永成;邢国强
4.一种改进的鱼雷实航工作可靠度评定方法 [J], 贺成刚;叶豪杰;张迪
5.鱼雷装载可靠度和工作可靠度的关系研究 [J], 田星;宋保维;梁庆卫;邵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鱼雷DC

一种鱼雷DC/DC电源模块质量比测模型及方法郭如鹏 1, 宋婉潇 2, 朱天鹏 1, 朱俊琦 2, 杨 冰 2(1.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第705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77; 2. 西安西谷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7)摘 要: 为了能够有效识别和甄选出可供鱼雷使用的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DC/DC电源模块, 提出了一种鱼雷DC/DC电源模块质量比测模型, 该模型的建立以DC/DC电源模块工作原理和失效模式以及鱼雷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为切入点, 从性能与功能、结构与形成、设计开发过程、质量保证能力等多个维度总结和分析了对鱼雷DC/DC电源模块质量有相对重要影响的关注点, 进而提炼出相关要素构建了鱼雷DC/DC电源模块质量比测通用模型。
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性能与功能、结构与形成等方面的比测方法进行了研究, 同时, 根据比测模型和鱼雷产品应用场景, 对比测结果的判定提出依据和方法。
质量比测模型、比测方法及相关判据的研究, 为鱼雷产品选用DC/DC电源模块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同时也为鱼雷电路可靠性分析和保障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鱼雷; DC/DC电源模块; 失效模式; 质量比测模型; 比测方法中图分类号: TJ63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920(2023)06-0949-09DOI: 10.11993/j.issn.2096-3920.2023-0028Quality Comparison Model and Method of DC/DCPower Modules for TorpedoesGUO Rupeng1, SONG Wanxiao2, ZHU Tianpeng1, ZHU Junqi2, YANG Bing2(1. The 705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Limited, Xi’an 710077, China; 2. Xi’an Xigu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Xi’an 710077,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dentify and select DC/DC power modules with great performance and reliable quality available for torpedoes, a quality comparison model of the DC/DC power module for torpedoes was proposed. The model was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failure mode of the DC/DC power module, with the faults during torpedo oper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concerns that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the DC/DC power module for torpedoes from the aspects of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quality assurance. Then, the related factors were extracted, and a general model of quality comparison of the DC/DC power module for torpedoes was constructed. On this basis, the comparison methods for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 as well as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wer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the basis and method for the comparison results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model and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torpedo products. The research on quality comparison model, comparison method, and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results provides a system solution for selecting DC/DC power modules for torpedo products and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guarantee of torpedo circuit. Keywords: torpedo; DC/DC power module; failure mode; quality comparison model; comparison method收稿日期: 2023-03-17; 修回日期: 2023-07-09.作者简介: 郭如鹏(1976-)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质量技术研究及管理.第 31 卷第 6 期水下无人系统学报Vol.31 N o.6 2023 年 12 月JOURNAL OF UNMANNED UNDERSEA SYSTEMS Dec. 2023[引用格式] 郭如鹏, 宋婉潇, 朱天鹏, 等. 一种鱼雷DC/DC电源模块质量比测模型及方法[J].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3, 31(6): 949-957.0 引言DC/DC电源模块是一种运用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实现DC/DC功率变换的开关电源, 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1], 广泛应用于鱼雷电路控制系统。
舰艇生命力_第2讲 武器对舰船的破坏作用1

第二讲 武器对舰船的破坏作用
炸药在水中爆炸
水下爆炸的基本现象和效应 冲击波 气泡脉动 气泡射流 片状空化和水锤效应 水底效应和自由面截断效应 水冢
第二讲 武器对舰船的破坏作用
炸药在水中爆炸
冲击波 炸药水中爆炸时,高温、高压的爆炸产物以极 快的速度向外扩张,强烈的挤压着与之相邻的 介质——水,使其压力、密度、温度有了突跃 式的升高,形成初始冲击波,由于冲击波的传 播速度快于气泡膨胀速度,很快冲击波就与气 泡分离,单独向外传播。
舰艇生命力
主讲人:郭君
船舶工程学院 振动与冲击实验室
第二讲 武器对舰船的破坏作用
武器对舰船的破坏作用是舰船生命力研 究的直接因素之一。 正确的掌握武器对舰船的破坏作用有利 于有效的实施损害管制.
第二讲 武器对舰船的破坏作用
攻击舰船的武器,主要有导弹、 鱼雷、水雷、深水炸弹、航空炸 弹、舰炮、核武器等。
i B
2
第二讲 武器对舰船的破坏作用
⑶空气冲击波正压区作用时间 T+ 的计算
t+=1.35×10-3· r1/2·ω1/3(秒)
式中:
ω ——梯恩梯球形装药重(公斤) ; r——距爆心距离(米) t+——正压区作用时间。
第二讲 武器对舰船的破坏作用
⑷装药当量换算:
T
式中
ω ——TNT装药重量(公斤); r——距爆心距离(米) r 1 3 10 ~ 15 应用范围:
第二讲 武器对舰船的破坏作用
⑵空气冲击波比冲量I的计算
当r>12r0时:
i A
Biblioteka 2) (公斤 · 秒 / 米 r 当r≤12r0时:
空投鱼雷海况适应性评估方法

空投鱼雷海况适应性评估方法马浩文;韩召【摘要】边界条件下的海况适应性考核是水中兵器试验的重点项目,针对空投鱼雷,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在实航试验中较难实现.为解决空投鱼雷海况适应性考核难题,梳理了海况对空投鱼雷工作过程的影响因素,从开伞强度、入水冲击和海洋环境干扰3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种对空投鱼雷海况适应性考核的评估方法,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期刊名称】《鱼雷技术》【年(卷),期】2014(022)002【总页数】4页(P136-139)【关键词】空投鱼雷;海况适应性;评估方法【作者】马浩文;韩召【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116041;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710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631.7空投鱼雷贴近实战使用条件下的高海况适应性考核是科研、试验中的难点之一[1], 由于测试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兵力难以保障、产品容易受试验人员及设备影响导致安全隐患等原因, 在高海况环境条件下进行海况适应性实航试验难以实现。
因此, 本文分析了高海况对空投鱼雷的影响,根据空投鱼雷的实际特点对鱼雷高海况适应能力进行评估, 以寻找能够替代边界条件下实航试验的考核方法。
依据GJB4000-2000(0)《舰船通用规范 0组舰船总体与管理》中规定的高海况边界条件主要包括最大风速和最大波高2个参数[2], 分析了空投鱼雷整个工作过程, 海况对其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
1) 开伞过程中, 风速的叠加导致鱼雷离机综合速度增加, 开伞速度为飞机投放后鱼雷速度与风速的叠加值, 该值提高了对降落伞强度的要求。
2) 高海况导致鱼雷入水速度提高, 速度的增大导致鱼雷入水时受到的冲击力和冲击加速度增加, 从而要求鱼雷抗入水冲击能力增强。
3) 高海况条件导致海洋环境(比如混响、流噪声、环境噪声等)的改变, 会对鱼雷的自导系统造成一定干扰[3]。
2.1 理论分析计算降落伞按照鱼雷给定的入水速度要求, 并考虑入水角度要求和一定的速度裕度开展设计, 从速度叠加方向分析, 空投鱼雷为水平投弹方式,鱼雷最大投放速度为式中:νmax为鱼雷最大投放速度; v飞机为飞机最大投雷速度; v风速为高海况对应的最大风速。
基于毁伤机理的常导反舰作战发射弹量计算

收稿日期:2020-04-05修回日期:2020-05-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64002)作者简介:韩光松(1984-),男,四川阆中人,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武器装备作战运用。
*摘要:常导反舰作战已成为反击制衡对手的有效手段之一。
针对现有发射弹量计算方法不适合常导反舰作战,分析了大中型水面舰船的毁伤机理,提出常导反舰作战发射弹量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兰德公司给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作战筹划,反舰作战,毁伤机理,发射弹量中图分类号:TJ015;E82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21.05.004引用格式:韩光松,曾筱晓,李昭锐.基于毁伤机理的常导反舰作战发射弹量计算[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5):18-21.基于毁伤机理的常导反舰作战发射弹量计算*韩光松,曾筱晓,李昭锐(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石家庄050084)Calculating the Conventional Missiles for Anti-ship CombatBased on Damage MechanismHAN Guang-song ,ZENG Xiao-xiao ,LI Zhao-rui(Joint Operations College ,PLA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84,China )Abstract :The anti-ship combat of conventional missil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ns tocounterattack and counterbalance the enemies.The existed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launched quantity of missiles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conventional missiles for anti -ship combat.The damage mechanism of large and medium -sized surface ships is analyzed.The method on calculaing the launched quantity of the conventional missiles for anti-ship is put forward.The calculated result of is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 by Rand Corporation.Key words :operational planning ,anti-ship combat ,damage mechanism ,quantity of missiles launched Citation format :HAN G S ,ZENG X X ,LI Z R.Calculating the conventional missiles for anti-ship combat based on damage mechanism [J ].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2021,46(5):18-21.0引言常规导弹作战筹划中,发射弹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打击目标的特性、导弹部队的作战能力、敌我双方对抗强度等,筹划结果直接影响着火力打击的毁伤效果,决定了战役发展进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