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培养料“1+N”生产供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双孢菇种植技术_双孢菇种植技巧

双孢菇种植技术_双孢菇种植技巧

双孢菇种植技术_双孢菇种植技巧大家知道怎么种植双孢菇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双孢菇种植的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双孢菇的种植技术建造菇棚1、简易地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100-200平方,投资300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的简易小棚,不搭设立体棚架,直接地面栽培。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一次性备料成功,不要二次发酵。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2、塑料大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500平方左右,投资2万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塑料大棚,搭设立体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3、旧房屋改造式:说明:实验性种植,根据房屋高度搭设立体棚架,根据种植面积计算投资金额,一般每平方3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废旧厂房、废旧农舍、废旧地瓜大屋窖、废旧防空洞等,根据实际情况搭设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4、标准菇棚式:说明:建设框架式温室大棚或者房屋式菇棚,属标准化、规模型模式。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实行二次发酵技术。

第三步:由技术员自己生产栽培种,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5、企业化生产模式:说明:属资金雄厚的或者国家投资的项目,可以不分季节实现全年种植。

第一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机械化备料上料。

第三步:标准化生产菌种,采取控温方式,全年工厂化栽培。

菇棚管理棚温过高或过低,含水量过大、渗水、菌丝自溶、盲目用药、菌丝生理不成熟等,均可导致不出菇。

温度降至8℃以下时一般不再出菇,采取生火炉等方式加温也无法满足正常出菇时,应进入冬季管理阶段。

双孢菇发展调研报告

双孢菇发展调研报告

双孢菇发展调研报告引言双孢菇,又称为双孢蘑菇、油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双孢菇的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期为种植者、市场参与者和消费者提供有关双孢菇行业的全面情况和未来趋势的信息。

背景双孢菇是一种生长迅速、产量高、适应性广泛的真菌类。

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广泛用于烹饪。

双孢菇的市场需求量大,且有稳定的消费群体。

市场现状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双孢菇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食用菌之一。

其在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和菜场都有销售,且价格相对稳定。

根据统计数据,双孢菇的市场需求量每年都在稳步增长,销售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产业链分析1. 种植环节双孢菇种植是双孢菇产业链的起点,决定着产业链的成败。

种植者需了解气候和土质要求,掌握种植技术,合理施肥灌溉,关注病虫害防治等。

另外,对于合理的种植面积规划和品种选择也至关重要。

2. 加工环节加工环节主要包括采摘、分级、清洗、包装等。

充分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是这个环节的核心任务。

加工企业应建立标准作业程序,提高自动化程度,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3. 销售环节销售环节是双孢菇产业链的末端,直接关系到双孢菇产品的消费能力和市场份额。

销售渠道多样化、宣传推广力度加大是提升销售额的关键。

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都是销售双孢菇的主要渠道。

潜在机遇与挑战1. 机遇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双孢菇作为一种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素的食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这为双孢菇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机遇。

2. 挑战双孢菇市场竞争激烈,品种繁多,如何保持产品的竞争力是一个挑战。

种植者需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加强与加工企业的合作,依托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发展趋势1. 品种的细分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双孢菇的品种细分化趋势将会持续加强。

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差异,种植者和加工企业需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的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类,也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蘑菇品种。

双孢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生长速度较快,容易栽培。

下面是双孢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1.培养基准备双孢菇的培养基主要是由牛粪、蘑菇渣、秸秆等有机物组成。

首先将这些原料进行堆堆发酵,使其温度可以达到50-65℃,并保持在这个范围内发酵10-15天。

发酵完成后,将堆料整理平整,制成层叠的菌棒。

2.菌棒灭菌将菌棒放入大型高温灭菌锅中,将锅内的温度升至110-120℃,保持2-3小时以杀灭有害细菌和真菌,为真菌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3.菌棒接种将灭菌的菌棒移入接种室进行接种。

接种一般采用稀缩孢子悬液或菌丝糊进行。

悬液和菌丝糊的制备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止杂菌的侵入。

将接种好的菌棒放在栽培箱中,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栽培。

4.栽培环境控制双孢菇的栽培一般需要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的控制。

菌棒接种后,将栽培箱放置在温度为22-25℃、湿度为80-90%的环境中。

保持适当的湿度可以促进双孢菇的生长,同时避免过高的湿度对真菌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双孢菇对光照的需求不高,一般在栽培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半阴暗状态即可。

5.喷水保湿双孢菇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助于真菌的正常生长。

在栽培过程中,可以定时进行喷水保湿,但避免过多的水分积聚。

当发现菌体表面有结露时,应立即停止喷水。

6.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双孢菇栽培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排除污浊的空气和增加新鲜空气的流通,可以提高菌丝生长的环境。

在栽培箱中设置通风口,定时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7.收获和储存双孢菇一般在菌棒接种后的20-25天左右可以开始收获。

当菌盖完全展开,并且菌褶开始裂开时,说明双孢菇已成熟。

收获时应将整个菌盖割下,避免菌丝破损。

收获后的双孢菇可以用湿纸巾包裹,放入塑料袋中进行冷藏保存。

总结:双孢菇是一种较容易栽培的食用菌类,只需要进行一定的环境条件控制,就可以获得丰收的成果。

双孢蘑菇栽培:培料发酵

双孢蘑菇栽培:培料发酵

双孢蘑菇栽培:培料发酵培养料的发酵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

(1)一次发酵法建堆前1天,将稻(麦)草切断,用清水淋透,使之充分吸水,堆放1天。

建堆前7-10天,将干粪用清水或尿水淋湿,然后建堆发酵。

堆制时,要求1层粪、1层草,逐层堆放,到第四层开始浇水,从第四层到第八层逐层加入全部的饼肥、过磷酸钙及石膏和一半量的尿素,堆好10层后,堆高达1.5m左右,四边基本垂直,堆顶做成龟背形,最上面盖1层粪。

为保持通气状态,可在料堆顶部用竹筒从上向下插2-3个通气孔。

为保温、保湿,堆顶要覆盖草苫子,雨天要盖薄膜。

堆料时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饱和。

堆料的第二天要测定50厘米以内的料温,正常情况下料温会升高到70摄氏度,如达不到此温度,要查明原因,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发酵期间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翻堆,并补充辅助原料,调整培养料的含水量和pH。

建堆后的第二天,料温开始上升,第三天料堆中心温度达到最高点(74-80摄氏度),在达到此温度的情况下,建堆6-7天后可进行第一次翻堆。

翻堆前一天在料堆上部先浇水,翻堆时再逐层浇水,堆好后在其周围要有少量水流出来,说明补水量合适。

建堆时仍然从第四层至第八层加入余下的尿素。

第一次翻堆2天后,料温最高可达75-80摄氏度。

第一次翻堆后5-6天,进行第二次翻堆。

第二次翻堆的重点是调整水分,含水量以用手紧握培养料,可挤出3-4滴水为宜。

雨天盖塑料布,要用木棍支起来,使料里面透气,防止厌气发酵,保持料温在60-65摄氏度。

一般第二次翻堆4-5天后即可进行第三次翻堆,方法同上。

如果有粪块,要捣碎后再拌入。

第三次翻堆后4天,进行第四次翻堆。

首先检查料堆的含水量,方法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时,指缝间滴1-2滴水正合适,水分不够,用1%的石灰水调节。

水分过大,先摊晾片刻,到水分合适时再建堆。

同时配制浓度为0.5%的敌敌畏,喷洒灭虫。

第四次翻堆后3-4天,料内温度仍在50摄氏度左右并趋向平稳,进行最后一次翻堆,翻堆时调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3%,pH7.5-8.0,同时检查培养料内是否有残存的氨气和害虫,如氨味可重用甲醛中和,如有虫可用0.5%敌敌畏灭虫。

浙江嘉兴桐乡企业双孢蘑菇培养料标准发酵隧道效益显著

浙江嘉兴桐乡企业双孢蘑菇培养料标准发酵隧道效益显著

浙江嘉兴桐乡企业双孢蘑菇培养料标准发酵隧道效益显著2017年9月13日,嘉兴桐乡市联翔食用菌有限公司双孢蘑菇培养料标准发酵隧道已于近日正式投产运行。

该技术主要将稻草粉碎后添加畜禽粪便等辅料通过发酵生产双孢蘑菇栽培基质,可年利用稻草等秸秆1万吨,将缓解石门镇及周边镇稻草的综合利用难题,提高秸秆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同时,可消纳畜禽粪便,满足生产用基料,达到年产绿色农产品要求的双孢蘑菇20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推动了废弃物合理使用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构建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项目负责人表示,这一项目是针对我国高端双孢蘑菇工厂化由于投资大、生产运行成本高,纷纷亏损倒闭的现状而产生的,为了加快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水平的差距,提高双孢蘑菇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项目引进应用了国内外先进实用双孢蘑菇工厂化设施装备,集成开发了与我国条件相适应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

通过项目实施,联翔公司平均每期蘑菇培育周期54天,单位菇房实现年栽培6次,菇房实现了单位面积年产量160多kg/m2。

公司自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底,12000平方米菇房累计生产双孢蘑菇16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据介绍,该项目技术淘汰了传统的、落后的双孢蘑菇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生产周期不使用农药,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单位菇房实现年栽培6次,大大提高了单位产出能力,形成了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公司投资160多万元建设了两套栽培基质发酵隧道,形成了栽培基质自产能力,通过与周边规模农业经营主体签订水稻秸秆、畜禽粪便收集和运输服务协议,至2017年7月底利用稻麦秸秆5000多吨,畜禽粪便1900多吨,直接带动农户增收300多万元,也实现了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集约化处理。

同时废菌渣用于果园、苗木等作物做肥料进行综合利用,对推进石门镇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具有积极意义,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双孢蘑菇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双孢蘑菇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引言概述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食用蘑菇之一,其可行性分析对于蘑菇种植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技术、经济效益、风险与挑战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种植者评估双孢蘑菇种植的可行性。

正文内容1.市场需求1.1蘑菇市场概况介绍蘑菇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和区域分布等情况。

1.2双孢蘑菇市场需求分析双孢蘑菇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情况,包括消费者需求、价格趋势、市场前景等。

2.种植技术2.1地理适应性讨论双孢蘑菇种植的地理适应性,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

2.2选择品种介绍双孢蘑菇的常见品种和特点,并提供选种的建议。

2.3基地建设阐述双孢蘑菇种植的基地建设要求,如温度控制、通风设施、土壤准备等。

2.4育苗和栽培详细描述双孢蘑菇的育苗和栽培技术,包括原料准备、接种方法、培养基配方等。

2.5病虫害防治介绍双孢蘑菇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保障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3.经济效益3.1成本与投资分析双孢蘑菇种植的成本结构,包括土地租赁、设备采购、人工成本等,并评估投资回报率。

3.2市场价格与销售渠道调研双孢蘑菇的市场价格和销售渠道,帮助种植者做出明智的销售决策。

3.3政策和市场环境探讨政策和市场环境对双孢蘑菇种植业的影响,包括政策支持、市场竞争等因素。

4.风险与挑战4.1自然灾害讨论自然灾害对双孢蘑菇种植业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灾害风险管理等。

4.2病虫害防治进一步阐述双孢蘑菇的病虫害防治问题,包括新病害的出现和传播等。

4.3市场竞争分析双孢蘑菇种植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如其他蘑菇品种的崛起、进口蘑菇的竞争等。

5.可行性评估5.1SWOT分析利用SWOT分析方法,评估双孢蘑菇种植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5.2发展前景与风险预测综合上述内容,对双孢蘑菇种植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总结本文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双孢蘑菇栽培开发与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解

双孢蘑菇栽培开发与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讲解

双孢蘑菇栽培开发与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二〇一五年六月二日一、项目概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双孢蘑菇栽培配套技术,其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拟在酒泉发展食用菌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该项目具有在酒泉进一步研究与示范推广,有着比较优越的市场条件。

项目主要依托已经掌握的双孢蘑菇生产大棚的建设技术和具有先进水平的喷嘴式隧道发酵技术(隧道发酵培养料场、二次隧道发酵)。

以麦秸、玉米芯和鸡粪为主要原料,采用专业化自动化生产培养料设备,通过巴氏杀菌法对培养料进行杀菌并通过益菌培养生产出对双孢蘑菇菌丝体有着高度选择性的优质培养料,直接提供给种值使用,使双孢蘑菇产业不再受季节限制,该项目是农业发展的新型项目。

1、项目推广的必要性双孢蘑菇栽培在我国主要为传统栽培方式,由于季节和气候的影。

传统栽培方式每年只能栽培一次,而且每年自10月份至11月份,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双孢蘑菇集中上市,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调,导致市场价格浮动较大,项目收益受到极大影响,而气温相对较低的12月份至来年的3月份以及气候较高的5月份至9月份,自然条件下双孢蘑菇无法栽培又导致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因此高效栽培配套技术栽培双孢蘑菇非常有必要,实现双孢蘑菇生产的最关键之处在于实现发酵料生产的建造可控的生产菇棚。

而传统的做料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发酵料制做严重依赖于自然的高温条件,无法实现高效生产。

现依托已经掌握了山东聊城先进的培养料制做技术(发酵隧道),可以完全满足项目对优质二次发酵培养料的需求。

传统的层架式砖墙或土墙大棚,只能依靠自然的气候条件一年只能栽培一季,而全套的双孢蘑菇生产大棚的建造技术和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为双孢蘑菇的栽培创造了适宜的人工环境,使得双孢蘑菇栽培不再受外界气候因素的制约。

通过山东聊城近几年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掌握了大量进一步改进的参考数据,及具有发展空间和潜力。

目前,双孢蘑菇的栽培推广在甘肃周边只进行了小面积的推广,所以在酒泉地区周边还有非常深的市场潜力挖掘。

双孢菇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双孢菇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双孢菇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优质食用菌,具有高营养、低脂肪、高蛋白等特点。

双孢菇可广泛应用于餐饮、食品加工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大。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双孢菇作为一种食用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双孢菇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竞争分析:目前,双孢菇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食用菌产品、肉类以及其他蔬菜。

为了提高竞争力,本项目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双孢菇的种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投资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来确保种植的成功。

同时,深加工技术也相对成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

2.市场可行性:根据市场调研,双孢菇的市场需求较大,消费者对其健康、营养的认可度较高。

通过与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可以确保市场销售渠道畅通。

3.经济可行性:双孢菇种植业务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相对容易实现盈利。

通过合理的生产和销售规划,可以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4.管理可行性: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种植流程、严格的品质控制和灵活的销售策略,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项目实施方案1.选址:选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地区作为双孢菇的种植基地,并建立相应的设施,如大棚、温室等。

2.种植技术: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包括菌种培养、菌床建设、灭菌处理等,确保双孢菇的产量和品质。

3.深加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当的深加工处理,如鲜食双孢菇、腌制双孢菇、脱水双孢菇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4.市场销售:与餐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开拓销售渠道,同时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

五、项目投资与盈利预测1.投资估算:根据选址、设施建设、种植设备、劳动力等因素,初步估算项目的投资成本为XXX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双孢蘑菇单产。在生产实践 中, 栽培户也愿意采用隧道发酵 技术生产培养料, 既降低培养料 堆制人工成本, 又提高培养料 质量。 据调查, 应用专业堆料公司 生产的二次发酵料进行工厂化栽 培双孢蘑菇, 双孢蘑菇单产普遍 超过 30 kg/m2; 应用二次发酵料在 常规条件下栽培双孢蘑菇, 单产
[1]
效, 已占到生产总量的 1/4 。双孢蘑菇是浙江栽培 专业化生产和供应方面相对滞后。当前受双孢蘑
的 4 个主要食用菌品种之一, 但双孢蘑菇的培养料 菇堆料成本、 生产效益等因素影响, 传统方式栽培 双孢蘑菇呈下滑趋势。为促进双孢蘑菇生产水平 提升, 有效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 生产环境压力、 培 养料质量问题, 笔者进行了有关探索和实践, 取得 了一定成效。现就有关情况总结介绍如下。
胜。 ③ 掌握省本栽培与保鲜技术, 才可赢得竞争 力。 ④ 配套冷链装备, 拓展营销半径。 ⑤ 灵活保鲜
[ 2 ] 中国食用菌协会 .2013 年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 [ 3 ] 王庆武, 王秀荣 . 平菇小口定位出菇技术集成 [J]. 中国 [ 4 ] 钟雪 羙 , 袁静 . 平菇菌丝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研 [ 5 ] 张立辉 . 赴福建考察秀珍菇生产情况及分析 [J]. 食用菌 市场, 2016 (8) : 50-51. 究[J]. 食用菌, 1994, 16 (5) : 4-5. 食用菌, 2015, 34 (4) : 85-86. 析[J]. 山东食用菌, 2014 (6) : 6-8.
2
2.1
双孢蘑菇培养料 “1+N” 生产供应模式构建
新模式探索
1986: 71-77.
为应对当前双孢蘑菇培养料堆
������������������������������������������������������������������������������������������������������������������������������������������������������������������������������������������������������������������������������������������������������������������������������������������������������������������������������������������������������������������������������������������������������������
1
1.1
Hale Waihona Puke 传统培养料堆制存在的弊端废水造成的环境问题 双孢蘑菇培养料预湿、
堆制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水, 富余的水分会从培 养料溢渗而出。每到培养料制作的夏秋时节, 双孢
收稿日期: 2017-05-18 基金项目: 浙江省 “三农六方” 科技协作计划项目(编号: SN201319) 。 作者简介: 陈青, 高级农艺师, 主要从事食用菌技术研究和 推广。E-mail: chenq501@ *通信作者。E-mail: zaimingch@
2017 (6)
专 题 综 述
dible fungi
双孢蘑菇培养料 “ 1+N ” 生产供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陈 青1 陈再鸣 2* 龚佩珍 3 徐 丹4
(1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杭州 310020; 2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58; 3 平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平湖 314200; 4 嘉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嘉善 314100)
制中的废水污染环境和培养料质量问题等弊端, 总结了 双孢蘑菇培养料 “1+N” 生产供应新模式及实践效果, 并 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培养料 堆料 专业化生产体系
文章编号 1000-8357 (2017) 06-0009-02
袋栽食用菌香菇、 黑木耳、 秀珍菇等, 浙江推广 菌棒工厂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模式, 取得了明显成
囤菇, 均衡应市稳赚利。万山荣忠农业发展公司掌 握一定保鲜技术, 通过抽气、 低温处理, 能将平菇保 鲜期延长 15 d, 有保鲜囤菇 4 万 kg 能力, 根据天气巧 囤菇巧出售, 增值利润 10%以上。 参考文献
[ 1 ] 黄年来 . 自修食用菌学[M].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9
专 题 综 述


分析了当前传统生产方式双孢蘑菇培养料堆
蘑菇生产区域会出现污水四溢甚至流入河道造成 水体发红的情况。这与当前菇农自行堆制培养料, 又缺少废水回收循环利用有关。在生态环境日益 得到关注的背景下, 处置双孢蘑菇堆料过程中产生 的废水问题已引起了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重 视。因此, 有的菇棚被拆除, 或者要求配套回收池, 产生的废水回流到回收池中, 通过安装上水泵, 将 回收池中的水抽上来喷洒在稻、 麦草上, 以循环利 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1.2 培养料的质量问题 一次发酵料质量是双孢 蘑菇栽培成功的关键, 发酵过程中培养料温度和水 分的控制、 翻堆的方法、 时机的把握决定着发酵质 量。造成培养料质量问题的原因, 除技术因素外, 主要是低效率、 高成本的生产方式导致。传统的人 工翻堆生产方式, 由于劳动强度大、 生产效率低、 劳 动力成本高等因素, “ 偷工减料” 导致操作不到位的 情况较为普遍, 培养料质量得不到保障。改进的 “土 法” 机械翻堆生产方式, 即一些规模大户使用挖机改 造成的机械手进行培养料翻堆, 虽然生产效率有了 较大提高, 但培养料的抖松、 拌匀与机械手操作人 员熟练和专业程度有关, 而且受土地性质限制, 堆 料场不能硬化, 增加了泥块混入培养料的风险, 露 天堆场日晒雨淋也不利于生产优质的培养料。
dible fungi
2017 (6)
制过程中的问题, 浙江省双孢蘑
菇培养料生产供应出现了 “1+N” 生产供应新模式, “ 1” 是指供应方 专业化的培养料堆料公司, “ N” 供需双方实现互惠互利。具体有 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专业堆料公 司, 主要服务对象是周年栽培双 孢蘑菇的生产主体。如浙江嘉兴 联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专业化 生产双孢蘑菇二次发酵料, 带动 服务 3 家周年化双孢蘑菇生产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