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光学仪器

常用光学仪器
常用光学仪器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种光学元件的作用。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既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全反射棱镜可以使光路转折90°,也可使光路转折180°。把这些光学元件以不同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可得到不同的光学仪器。再和我们自带的光学仪器——眼睛互相配合,就使我们的视野扩大好多倍。下面先来研究我们的眼睛。

新课教学 一、视角

眼睛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射来的光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使人们看到了物体。由于眼睛既要看远处的物体,又要看近处的物体,而它们的像又都必须成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是能够自动调节的。

1.眼睛:相当于一个焦距能够自动调节的凸透镜。

由经验和实验知道:物体能否被看清楚,是跟视角有关的。

2.视角:由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间的夹角叫做视角。

图1中AO 和BO 两条直线的夹角

就是视角。

图1 α

A B O B

1

A 1 眼睛的

光心 晶状体

视网膜 α

A

B

O

B α

B

A B

如图2所示,同一物体AB,离眼睛近时,视角1大,成在视网膜上的像A1B1也大;离眼睛远时,视角2小,成在视网膜上的像A2B2也小。可见,增大视角的方法,是把物体移近眼睛。但将物体移近眼睛又有一定的限度,移得太近,眼睛需要高度调节,这样,眼睛很快会感到疲倦。使眼睛既能看清物体,又不感到疲倦的最近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对于正常眼睛,这个距离一般为25cm。

3.明视距离:使眼睛既能看清物体,又不感到疲倦的最近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d =25 cm

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的真假、发行编号时,把邮票放在明视距离处,图案的细微结构还看不清楚,那就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在医院的化验室里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菌。人们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来增大视角,从而能看清微小的物体。

请同学们阅读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这部分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二、放大镜

问题:1.能否说凸透镜就是放大镜?

2.怎样使用放大镜?

解答:不能说凸透镜就是放大镜,只有将物体置于凸透镜焦点之内,使它在人眼的明视距离处成一正立、放大的虚像时,它才叫做放大镜。

1.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所用的凸透镜,叫做放大镜。

2.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使用放大镜看物体时应将透镜靠近眼睛,把物体置于透镜焦点之内,调整物体的位置,使它在明视距离处成一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用放大镜做示范)。

3.放大镜成像光路图。

d

A2

A B B2

A1

B1α0

α

图3

由图3画可见,当用眼睛直接观察明视距离处的物体AB 时,视角为0

;当用放大

镜观察时,视角为。显然,大于

。由于视角增大,较小的物体被看清楚了。

通常用的放大镜,它的焦距为1 cm ~10 cm 之间,可将视角放大2.5倍到25倍,其放大倍数一般都标在仪器上。

三、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是由两组凸透镜 (物镜和目镜)组成的,并 且物镜和目镜两者的主光 轴重合在一起。目镜的焦

距很短,物镜的焦距更短。

图4是XSP-62生物显微镜的照片,图5是XSZ-107B 显微镜的照片。

2.显微镜的成像光路图

如图6所示,把物体AB 放在物镜前的焦点以外非常靠近焦点的地方,物镜给出一个倒立而放大的实像A 1B 1,调节显微镜镜筒的长度,使像A 1B 1成于目镜的焦点以内非常靠近焦点的地方,且使经目镜放大后的像A 2B 2成在明视距离处,这样,对像

A 1

B 1来说目镜是一个放大镜,因此我们从目镜中看到的虚像A 2B 2,就是AB 经过物镜、

目镜两次放大后的像。

显微镜上配备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目镜。使用时,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

B A F 1

F

B

A B 2

A

F

O 1 O

图6

图4

图5

图9

线经过物镜会聚后,就在物镜焦点F 1外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得到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A 1B 1。由于A 1B 1又位于目镜L 2的焦点F 2以内,所以这时目镜起着放大镜的作用,人眼通过它来观察A 1B 1,可在明视距离处看到一个对A 1B 1来说是放大了的虚像

A 2

B 2。A 2B 2也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

从图8中可看出,用望远镜观察物体的视

角,即A 2B 2对目镜L 2所张的角,比人眼直接观察远处物体的视角(可以认为是物体AB 对物镜光心所张的角

) 大得多,也即视角增大

了,所以我们就觉得物体离我们近了。

开普勒望远镜有一个缺点,就是成的像是倒立的,用它来观察地面上的物体是很不方便的。如果在开普勒望远镜的镜筒里装上一组倒转棱镜,那么就可以形成物体正立的虚像。一

些看戏用或军用的双筒棱镜望远镜就是这样改装而成的(图9)。 五、照相机

照相机的构造与眼睛相似,它的主要部件有镜头(会聚透镜)、暗箱和感光片,各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眼球和视网膜。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距应大于镜头焦距的2倍(图10)。

F 1 L 2

L 1

B A

B 1 A 1

B

A 2 F O 1

O

α

α

f 1

f 2

图8

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 1.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 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 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B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大 C 、使幻灯机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D 、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变小 4.如图B4-5,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 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图一 5.如图二所示,虚线框内的一透镜,MN 为透镜的主光轴,O 是透镜光心,a (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 通过透镜之后与MN 交于P 点,光线b 通过透镜之后与MN 交于Q 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 小于焦距 B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 大于焦距 C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 小于焦距 D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 大于焦距 图二 6.在下列图三中,哪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图三 7.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

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光学仪器说课稿新版粤教沪版

眼睛与光学仪器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第三章第七节(P73~P78)。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了解眼镜的结构、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第二、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作用;第三、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属拓展性内容,都是上节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如眼睛、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因此,本节内容对于学生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增加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形成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 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而眼睛和用眼卫生与学生切身相关,学会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终生受用,所以眼睛和照相机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本节没有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只是扩展性的介绍透镜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整体难度不大。相比而言,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理解其中的道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生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近视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实践操作、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讨论、实践操作、调查研究、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四、说学法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实践操作、调查研究,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原则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教学操作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复习问题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请同学们回答凸透镜成像规律,激发思考P73页问题,来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采用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回忆生物课上学过的有关知识,用多媒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练习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要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蜡烛可以放在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哪个位置 A.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 2.5cm B.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10cm处 处 C.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12.5cm D.蜡烛放置在距离透镜25cm处 处 2 . 近视眼、远视眼和正常眼睛相比,晶状体最厚的是 A.近视眼B.远视眼 C.正常的眼睛D.一样厚 3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将 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 4 . 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 .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6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7 . 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一物体放在距透镜焦点5厘米的主光轴上,则物体通过透镜一定成()A.正立的像B.倒立的像C.放大的像D.缩小的像 8 .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眼睛与光学仪器 长治县二中宋金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大屏幕理解眼睛成像的原理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校正,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过程。 ⑷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⑸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 ⑹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⑺关心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⑻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1)眼睛成像原理及视力的矫正。(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校正。 教法:多媒体演示法、创设情景法、讲解法 学法:自学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图片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与神奇,认识眼睛作为重要信息来源的作用) 二、目标达成

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结合课本图3-64,回忆生物课所讲内容: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复习旧知,加强学科渗透。)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定有学生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有疑问,可以通过大屏幕解决。) 展示课件: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通过课件中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可以让学生清楚认识眼睛是如何看清远近物体的。) 提出问题:一旦晶状体不能正常调节,物体的像就不会正好成在视网膜上。那么它会成在哪里呢? 学生活动: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通过实践认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课件展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直观形象的展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光路图,突破难点。) 自学信息浏览:思考眼镜的度数是怎样算出来的?(通过自学眼镜的度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影像的保存 展示图片:刘翔运动图片。(激趣、过渡) 自学:“活动2”对照实物了解照相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将生活常识与物理规律相结合,体验物理服务于生活。)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照相机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照相机成的是什么像?为什么?3)照片是怎样出来的? 展示课件: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加深印象,更加直观) 3.眼睛的好帮手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除了照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物体外,还有哪些由透镜做成的镜子在帮助着我们更好的观察物体? 自学:“活动3”与“活动4”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作用。 图片展示:电子显微镜和各种天文望远镜及成像原理,哈勃望远镜及其拍摄的照片。(体会将物理应用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

四大光学仪器在生活中各领域的应用

四大光学仪器在生活中各领域的应用 摘要:现代光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成为现代科学技术最活跃前沿领域之一[1]。光学的应用是与光学实验仪器的不断改进和光学理论的逐渐完善同步产生的。本文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在生活中各领域的应用一一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功能更加齐全,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围[2]。目前,分光光度法已为工农业各个部门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所广泛采用,成为人们从事生产和科研的有力测试手段。 1.结构 一般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系统、单色器系统、样品室、检测系统组成。光源发出的复合光通过单色器被分解成单色光,当单色光通过样品室时,一部分被样品吸收,其余未被吸收的光到达检测器,被转变为电信号,经电子电路的放大和数据处理后通过显示系统给出测量结果[3]。 2.原理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都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3]。 3.特点 分光光度法对于分析人员来说,可以说是最常用和有效的工具之一。因为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适用浓度范围广的特点[4]。 4.应用 4.1纯度检验 紫外吸收光谱能测定化合物中含有微量的具有紫外吸收的杂质。如果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区没有明显的吸收峰,而它的杂质在紫外区内有较强的吸收峰,就可以检测出化合物中的杂质[4]。 4.2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2]。 4.3氢键强度的测定 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 4.4反应动力学研究 借助于分光光度法可以得出一些化学反应速度常数,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温度条件下得到的速度数据,得出反应活化能。 4.5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金属离子常与有机物形成络合物,多数络合物在紫外可见区是有吸收的,我们可以利用分光光度法来研究其组成。 除此之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还常常应用于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检定物质等方面的研究[3]。 二、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仪 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化学组成的分析领域,对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具有鲜明的特征性。由于其专属性强各种基因吸收带信息多,固可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定性和定量分析[4]。又由于用红外光谱作样品分析时基本不需要处理,且不破坏和消耗样品,自身又无环境污染,因而被广泛运用。 1.结构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一节透镜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通过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室验,训练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質特征。 3、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通过光的折射的知识在实际光学器材中的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乐于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态度。 教学重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光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怎样测凸透镜的焦距。 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光聚盘及附件、多媒体课件等 板书设计 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会聚 透镜 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发散 教学设计 综合运用实物展示、边学边实验、演示实验等方式,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出透镜的分类方法和透镜对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画图或课件,把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抽象概念直观的呈现出来,有效的解决这些抽象概念难教难学的问题。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 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从而认识透镜。 学习新课: 一、透镜 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 出示凸透镜、凹透镜实物,学生观察,但告诉学生不能用手摸,让学生自 己观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透镜的剖面图,对照实物讲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什么是薄透镜,简要说明它们在生活和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再分析不同类别的透镜有什么不同特征,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透镜的截面图: 使学生能明确辨别出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教师在黑板画课本上的图6—2,讲解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和透镜的光心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比球面的半径小许多的透镜叫做薄透镜;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二、凸透镜: 1.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说明: F D C B A E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含答案)

第六章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2.下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A.图甲和图丙 B.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 3.(2012广东广州)图中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 4.(2012山东济宁)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4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5.(2012四川绵阳)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

不切实际,它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 .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6. 小海是一个爱动脑的学生,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他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7. 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 .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C .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 D .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 8. 人脸识别系统已被大型集会广泛使用,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前lm 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B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C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D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6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9. 古代人用冰磨制成凸透镜取火,这是利用了凸透镜 对光线的 作用。 10.用焦距不同的两架照相机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体,用焦距较大的照相机拍摄到物体的像较 (“大”或“小”)。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15cm 处,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6cm ,适当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的像。 12.用照相机照相时,为使成的像再小些,可采取的办法是 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同时 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填“增大”或“减小”)。 13. 有以下器具:①远视镜②潜望镜③幻灯机④穿衣镜⑤放大镜⑥牙医内窥镜,请将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 ,其特征是 ; 二类包括: ,其特征是 。 14. 一同学用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做实验得到了下表数据,请回答: (1)通过进一步观察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当u= 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最短。 第8题图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学点滴教学目标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 2.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3.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重、难点 教学重点:眼睛和照相机。 教学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器材准备 眼睛模型、照相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完成光路图: 二、新课教学: (一)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为什么有的人会近视? 进行新课: 1、眼睛: (1)、眼睛的结构: 各部分的作用……晶状体: 睫状体: 视网膜: (2)、眼睛如何看到物体:课本P63示 总结: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改变透镜焦距(厚度)的高档 照相机

2、近视眼与远视眼的产生原因: (1)近视眼: 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眼球前后方向太长 结果: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 (2)远视眼: 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差、眼球前后方向太短 结果: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 探究:如何调整? 3、眼镜: (1)、近视眼镜:让光线发散……凹透镜 (2)、远视眼镜:让光线会聚……凸透镜 4、眼镜的度数: 度数越大,折光能力越强。 远视眼镜(凸透镜)……正数 近视眼镜(凹透镜)……负数 (二)影像的保存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 原理:被拍摄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2倍焦距,才能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的使用方法:照相机对准被拍摄的景物后,旋转相机前面的 “调焦环”移动镜头,即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使胶片上形成一 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按下“快门”,镜头打开,使光线进入并射向胶片。快门速度是快门开合的时间,或称曝光时间。“光圈” 通过改变光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照相机的光线数量,这与眼睛的虹膜 通过改变瞳孔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数量相似。照相胶片上涂有化学 物质,在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反应,所成的像固定在 胶片上,变成底片。将底片冲洗后,就能将像印在相纸上。 (三)眼睛的好帮手 显微镜和普通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的。 课下登录互联网,分别搜索“显微镜”和“望远镜”,查阅更多的相关信息,并与同学交流。 小结 1.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 2.照相机原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章节测试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章 节测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一、单选题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 D. 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 2.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目镜、物镜直径相同 B. 目镜、物镜焦距相同 C. 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 D. 物镜直径比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 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图甲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 图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C. 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图丁中,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如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则此人的眼睛是()

A. 远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远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 近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近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5.一凸透镜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 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6.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下列说 法错误的有() 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7.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放在镜前60cm处时,所成的像 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 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8.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 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 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36分) 1. 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 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 ,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 A.100mm 以外 B.50mm 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 2. 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 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 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3. 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4. 如下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 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5. 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钥匙形状如A 图示,则幻灯片应 如何插法( )

A B C D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蜡 烛的像,其原因是蜡烛放在了凸透镜( ) A 、 倍焦距以外 B .二倍焦距处 C .焦点以外 D .焦点以内 7、凸透镜成像中,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换点在( ) A 、焦点处 B 、一半焦距处 C 、二倍焦距处 D 、三倍焦距处 8、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潜望镜 C.幻灯机 D.照相机 9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 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10以下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小明用焦距为10cm 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 票间的距离应 A .等于lO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在l0cm 与20cm 之间 12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 30cm 处,则( )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 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应 一40 30 20 10 50 60 70 80(cm)

(完整版)初二物理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含答案)

《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有以下五种光学镜子: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其中对光线发生反射的有,对光线发生折射的有;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有。 2、小明同学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他先用凸 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与 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 cm时,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则 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然后他将凸透镜调到 距烛焰25cm的地方,则他观察到的像应是 (选填“正 立”或“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3、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水珠(直径为5mm),双手平拿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如图所示,看到的是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像。 (选填“实”或“虚”)。 4.小星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蚂蚁身上的细微之处。如图 所示,此时放大镜与蚂蚁间的距离________10cm。(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5、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 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 _ 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 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6、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7、幻灯机的镜头是_______镜,物体应放在______________。 8、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用镜。用焦距的作为物镜,用焦距的作为目镜。(选填“长”或“短”) 9、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 下面的问题: (1)右图中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 _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 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__。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 _ 、 _ __的__ _____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___。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_处最为合适。 10、小华有三个同样的凸透镜,把其中一个做了照相机模型,把其中另一个做了一台投影仪,还有一个做放大镜用,三个凸透镜的焦距都是20 cm。小华用照相机模型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用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昆虫。方框中提供了几个长度数据,选择合理的长度和左边的有关距离用线连起来。不需要的数据可以空着。

典型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1、光学仪器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绝大多数光学仪器可归纳为望远镜系统、显微镜系统和照明系统三类。 2、人眼构造:人眼本身就相当于一个摄影系统,外表大体呈球形,直径约为25mm,由角膜、瞳孔、房水、睫状体、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的屈光系统相当于成像系统的镜头,起聚焦成像作用。眼睛内的视网膜和大脑的使神经中枢等相当于成像系统的感光底片和控制系统,能够接收外界信号并成像。 3、视度调节:眼睛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本能地改变水晶体光焦度的大小以实现对任意距离的物体自动调焦的过程称作眼睛的视度调节。 4、视觉调节:人眼除了随着物体距离的改变而调节晶状体曲率外,还可以在不同的明暗条件下工作,人眼能感受非常大范围的光亮度变化,即眼睛对不同的亮度条件下具有适应的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称为眼睛的视觉调节。 5、放大镜定义:放大镜(英文名称:magnifier):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 6、视角愈大,像也愈大,愈能分辨物的细节。移近物体可增大视角,但受到眼睛调焦能力的限制。使用放大镜,令其紧靠眼睛,并把物放在它的焦点以内,成一正立虚像。放大镜的作用是放大视角。 7、显微镜: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

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父子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mm。 8、光学显微镜由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通光孔,遮光器,转换器,反光镜,载物台,镜臂,镜筒,镜座,聚光器,光阑组成。 9、显微镜以显微原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 10、光学显微镜:通常皆由光学部分、照明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无

眼睛与光学仪器 教学设计(粤沪版)教案

沪粤版《3.7眼睛与光学仪器》说课稿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第三章第七节(P72~P77)。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了解眼镜的结构、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第二、研究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作用;第三、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属拓展性内容,都是上节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如眼睛、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因此,本节内容对于学生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增加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形成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完成以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⑵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⑶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4)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5)实际操作照相机,学会用照相机拍照。 (6)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学会相应的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关心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8)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而眼睛和用眼卫生与学生切身相关,学会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终生受用,所以眼睛和照相机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本节没有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只是扩展性的介绍透镜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整体难度不大。相比而言,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需要学生动脑思考理解其中的道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生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近视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归纳 一、透镜及其实例 1: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2、基本概念: 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光心:通常情况下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3、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4、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5、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结构角度: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对光的作用角度: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成像的角度: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6、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作用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放大镜要靠近物体。 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火柴 2: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又叫“三心等高”,目的是为了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3: 4:能够画出物体处在不同区间所成像的光路图。(作业本画过) 注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雨后彩虹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 B.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斑是太阳的实像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透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 . 在奥运歌曲选拔比赛的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3 . 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一定 A.汇聚于一点B.一定发散但反向延长不相交于一点 C.仍然是平行光D.一定发散但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 4 . 下列现象中,文明的是() A.遇到路堵时司机猛按喇叭B.用激光手电照射同学的眼睛 C.用穿衣镜正衣冠D.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阳光点燃枯草 5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 6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 7 . 如图所示,伦敦奥运会圣火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点燃,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实像D.平面镜成虚像 8 .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针管把药液打入人体内,利用了大气压强 B.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特点 C.飞机能够腾空而起,利用了机翼产生的升力 D.小王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9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凹透镜只能透光,不能成像 B.正常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0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cm)、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5cm,移动光屏在离透镜20cm处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 二、多选题

光学仪器基本原理

第二章光学仪器基本原理 光学仪器分为:助视仪器、投影仪器、分光仪器。本章主要研究常见光学仪器的放大本领、聚光本领、分辨本领。 §1人眼 一、结构与特性 结构如图所示,人眼主要由角膜、前房、瞳孔、水晶体、后房、视网膜 等组成。 简化眼——高尔斯特兰(A.Gullstrand)模型: n r mm f mm f mm D ===-'== 43571712285848 /.... 、、、、Φ 特性: a.适应过程:瞳孔大小调整需要时间,由视近到视远调整需要时间。 b.视觉暂留:人眼看见的画面会在大脑记忆中停留一段时间( 1 16 秒)。 c.立体视觉:用双眼(或单眼转动眼球时)可感觉物体的空间位置。 二、人眼的调节 远点S FO :眼肌松驰,水晶体两曲面曲率半径最大时,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的物到眼的距离。 近点S NO :眼肌收缩,水晶体两曲面曲率半径最小时,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的物到眼的距离。 明视距离S MS :在合适照明下,一般人眼看眼前25cm处的物不费力,很舒适,且能看清物体的细节,这个距离称为明视距离。

正常眼:S FO →∞,S NO <25cm. 近视眼:S FO 是一有限值,成因是眼球变长,角膜、水晶体曲率过大或折射率异常等。 远视眼:S NO >25cm ,成因是眼球变短等,老年人多半是远视眼(也称老花眼)。 三、非常眼的校正 1.近视眼:眼前加凹透镜,使有限远的远点恢复到无限远。 例:一近视眼的远点为1m ,问需配多少度的眼镜。 [解] 由题设可知:S S m =-∞'=-,1 故 Φ= '='-=-=-1111100f S S D 度 2.远视眼:眼前加凸透镜,使近点移近到离眼为明视距离处。 例:一近视眼的近点为1.5m ,问看近物时需戴多少度的眼镜。 [解] 由题设可知:S m S m =-'=-02515 .., 故 Φ= '='-==11133330f S S D .度 若S NO →∞,则ΦΦ===M 4400D 度,故理论上无高度远视眼。 3*.校正后调节范围的变化 A.近视眼(设S m S m FO NO =-=-101,.): 设眼球的折射率为'n ,眼球的长度为'S ,视近物时眼球的光焦度为ΦNO ,则 不戴镜时:''-=n S S 1 NO NO Φ 戴 镜 时:''-' =+n S S 1 NO NO ΦΦ 故 Φ='-'11 S S NO NO ,'=-S m NO 011 . 即近视眼戴眼镜后也可看近处的物,调节范围变大。 B.远视眼(设S S m FO NO =-∞=-,15.):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同步教案:3.7眼睛与光学仪器

3.7眼睛与光学仪器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等结构和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 了解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构造和原理。 教学用具 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玻璃片、水、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同学们都有一双眼睛,你们能否想象出,人是如何通过眼睛去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那么照相机(出示)是怎样给你留下成长的足迹、精彩的瞬间的呢?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与照相机、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1.眼睛的构造 提出问题:(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呢?(2)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怎样的像呢? 课件展示:眼睛的结构 结合课本P73图3-64“人眼和它的剖视图”。让学生说说。 学生思考,观察后回答:人眼的构造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虹膜、水样液、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相当于蜡烛。 提问: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来看,眼睛看物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的哪一种? (相当于物体距离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眼睛成像的调节 提问:我们的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也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它是如何实现这种功能的呢?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通过晶状体凸度的调节,人的眼睛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课件展示: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不变,换上凸度不同的透镜,移动蜡烛,使它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其实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晶状体在睫状体的作用下,改变厚薄,改变焦距(即调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