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砷
砷的处理方法

砷的处理方法废水中的三价砷可以用沉淀法进行回收,如硫酸厂中的废水,可用硫化钠在20~40℃下进行处理,所得的硫化砷用硫酸铜在70℃进行处理,冷却后进行分离,分出硫化铜后,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并在>70℃通入空气或氧,使砷成为五价,再分出硫化铜,溶液通入二氧化硫或硫酸厂的尾气,使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并结晶,过滤干燥,即可回收三氧化二砷[1]。
在从蒽醌磺酸制备氨基蒽醌过程中,以前曾用过Na2HAsO4作为催化剂,其废水可以先在90℃加入过氧化氢,再通过一个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出水中形成的H3AsO4可以用20%的NR3(R=C8~16的烷基)在二甲苯中的溶液进行萃取,约有95%以上的砷被回收,其纯度可达97~98%,可以回用于氨基蒽酯的生产。
而出水中砷的最终浓度可降至0.005~0.007mg/L[2]。
5.3沉淀及混凝沉降法砷的主要处理方法有硫化物沉淀法, 或与多价重金属如三价铁等络合并与金属氢氧化物进行共沉定。
第二种方法是水处理技术中常采用的传统混凝沉降法。
此外也可采用活性炭和矾土吸附或离子交换。
5.3.1 铁盐法铁盐法是处理含砷废水主要方法,由于砷(V)酸铁的溶解度极小,所以除外,也可在处理含砷废水时,先进行氧化直接用铁盐处理[3][4][5][6][7][8][9][10]处理,使废水中的三价砷先氧化成五价砷,使沉淀或混凝沉降法的效果更好。
由于空气对三价砷的氧化速度很慢,所以常用氧化剂进行氧化,常用的氧化剂有氯,臭氧,过氧化氢,漂白粉,次氯酸钠[11][12][13]或高锰酸钾,也可以在亚硫酸钠存在下进行光催化氧化[14][15]。
如在活性炭存在下也可以进行空气催化氧化,再与镁,铁,钙或锰等盐作用,脱砷能力可以提高10~30倍[16]。
结合铁盐处理,出水中的砷含量可以降至0.05~0.1mg/L[17]。
铁盐法可以用在饮用水的净化中去[18]。
废水中的砷可以用石灰乳、铁盐沉淀、中和,再用PTFE膜过滤,废水中的砷的去除率可达99.7%,克服了传统的含砷废水处理工艺投资高,占地大,运行成本高,处理后水质不稳定的弱点,滤清液无色,清澈,透明,可以达标排放或降级回用[19]。
水质砷的测定

HZHJSZ00101水质砷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基体不复杂的废水样品中的含量砷。
适用于浓度范围与仪器特性有关,本装置检出限为0.25ìg/L。
适用的浓度范围1.0~12ìg/L。
本方法对砷的测定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但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液相和气相两大类干扰。
液相干扰是指共存金属离子被硼氢化钾先还原成金属粉末吸附了砷化氢并与之沉淀。
气相干扰主要是碲、铋和硒的氧化物对砷化氢的干扰。
对于5μg/L砷的测定,100mg/LCu2+、Mn2+、Sr2+、20mg/LFe3+、0.04mg/LCo2+、10mg/LBi3+无明显干扰。
20mg/LZn2+、40mg/LFe3+、10mg/LSe4+、0.02mg/LCr6+产生负干扰。
20mg/LPb2+、Ca2+、Ni2+、Mg2+、10mg/LAl3+、V5+、30mg/LBi3+、0.5mg/LSb3+和0.02mg/LGe4+是正干扰。
加入碘化钾溶液可消除Zn2+、Ca2+、Mg2+、Sb3+、Ge4+和Cr6+的干扰。
加入抗坏血酸溶液能消除Se4+和V5+以外的上述离子的干扰。
加入硫脲溶液几乎可消除全部离子的干扰。
抗坏血酸和硫脲对砷有明显的增感效应,可考虑同时使用这三种试剂。
2、原理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在酸性溶液中,产生新生态氢,将水样中无机砷还原成砷化氢气体,将其用N2气载入石英管中,以电加热方式使石英管升温至900~1000℃。
砷化氢在此温度下被分解形成砷原子蒸汽,对来自砷光源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的水样中砷的吸光值和标准吸光值进行比较,确定水样中砷的含量。
3、试剂3.1去离子水。
3.2工业氮气。
3.3盐酸、硝酸、高氯酸,均为优级纯。
3.4砷标准贮备溶液:将三氧化二砷在硅胶上预先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1320g,溶于2mL20g/1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用1+49盐酸溶液中和,然后再加2mL,移至100mL容量瓶中,摇匀。
砷的处理方法范文

砷的处理方法范文砷是一种有毒、致癌的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岩石、地下水中。
长期摄入或暴露于砷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对砷的处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就砷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砷的处理方法1.水处理方法砷主要通过水被人体摄入,因此处理饮用水中的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a.活性炭吸附:活性炭能够有效地吸附砷,并将其从水中去除。
该方法适用于砷浓度较低的水体。
b.离子交换法:通过将水中的砷与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接触,使砷离子被树脂吸附去除。
c.氧化沉淀法:通过添加一定的氧化剂(如氯气、二氧化锰等)使砷被氧化成别的形态,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
d.膜过滤法:通过超滤、反渗透等膜过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砷。
2.土壤和土壤水处理方法砷在土壤中通常以固体形式存在,因此处理土壤中的砷具有较大的难度。
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a.修复和管理技术:包括土壤改良、土壤深耕、植被重建等措施,可以减少砷对农作物和水体的污染。
b.热解技术:通过高温加热将土壤中的砷转化为更稳定的形式,从而减少其可溶性。
c.膨润土等吸附剂:通过将膨润土等吸附剂添加到土壤中,可以有效吸附砷,减少其迁移和可溶性。
3.工业废水处理方法a.化学沉淀法:通过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如铁盐、铝盐等)将废水中的砷沉淀下来,从而去除砷。
b.离子交换法:通过将废水中的砷与离子交换树脂接触,将其吸附去除。
c.生物除砷:包括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种类的利用,通过它们的生物活性将废水中的砷转化为较稳定的形态,进而去除砷。
d.高级氧化技术:如过氧化氢、紫外光等,通过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砷转化成无毒、无害的物质。
4.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除了以上的处理技术,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重要的处理方法之一、加强环境教育,宣传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砷,避免暴露于砷的环境中。
综上所述,砷的处理方法包括水处理、土壤和土壤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培养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
水质砷超标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岩石、水体等。
砷在自然界中以无机砷和有机砷两种形式存在,其中无机砷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的水质砷超标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解决水质砷超标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水质砷超标的原因1. 自然原因(1)地质背景:砷在地壳中分布广泛,某些地区地质构造特殊,导致砷含量较高。
(2)土壤污染:土壤中的砷可以通过渗透、淋溶等方式进入水体,导致水质砷超标。
2. 人类活动原因(1)工业排放:一些化工厂、冶炼厂等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砷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水质砷超标。
(2)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砷,不当使用会导致土壤砷含量增加,进而污染水体。
(3)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砷,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也会导致水质砷超标。
三、水质砷超标解决方案1. 预防措施(1)加强地质调查,查明区域砷背景值,为水质砷超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4)加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确保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2. 治理技术(1)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砷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砷。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硅藻土等。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小规模水处理。
(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砷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砷。
该方法具有吸附容量大、选择性高、易于再生等优点,适用于中、大规模水处理。
(3)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利用化学药剂与砷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去除水体中的砷。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硫酸铝、硫酸铁、硫酸铜等。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小规模水处理。
(4)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将砷从水体中分离出来。
地下水砷含量标准 灌溉

地下水砷含量标准灌溉
地下水中砷含量标准在灌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砷含量
的地下水可能对农作物和土壤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国际上的一般标准,地下水中砷的含量应该低于50微克/升。
这个标准是为了保护
农作物和土壤免受砷的污染。
如果地下水中的砷含量超过这个标准,可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对人类健康构
成威胁。
另外,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地下水中砷含量标准也可能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当地的地质条件、环境政策和农业需求。
一些地区可
能会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来保护农作物和土壤的健康,而另一些地
区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在灌溉方面,如果地下水中的砷含量超过标准,可能会导致农
作物吸收过量的砷,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此外,过量的砷还
可能会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质量造成长期影响。
因此,对于灌溉
水源中的砷含量,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农作物和土壤不
受到过量砷的污染。
总之,地下水中砷含量标准在灌溉方面对于农作物生长和土壤
质量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国际标准来制定和执行相应的监测和管理措施,以保障农业生产和环境健康。
化解饮水砷之患 一步法除砷原理 工艺及应用

化解饮水砷之患一步法除砷原理工艺及应用饮水中的砷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砷是一种高度有毒的物质,长期暴露于高砷水中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包括癌症、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必须采取措施来消除饮水中的砷污染。
一步法除砷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砷去除领域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来将水中的砷离子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形式,从而降低水中砷浓度。
一步法除砷的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水处理:首先,将原水过滤,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等杂质。
然后,采用调节pH值的方法将原水调至适宜的范围,以提高砷去除效率。
2.加药混合反应:在原水中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如铁盐或铝盐等。
这些药剂可以与水中的砷形成复合物,从而实现砷的去除。
混合反应一般通过搅拌或反应槽进行,以确保药剂与砷充分混合和反应。
3.沉淀分离:混合反应后,砷药剂复合物会形成沉淀,这时需要将沉淀与水体分离。
可以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槽等装置进行沉淀分离,通过重力沉降或沉淀剂添加来促进沉淀效果。
4.后处理:对于分离后的沉淀,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可以利用过滤、压滤、离心等技术将沉淀进一步浓缩、干燥或固化,以提高砷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性。
一步法除砷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高效性:一步法除砷可以快速、高效地降低水中的砷浓度。
通过合理的药剂选择和控制条件,可以实现较高的砷去除率。
2.灵活性:一步法除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废水等。
同时,它也适用于不同砷形态的处理,如三价砷和五价砷。
3.成本效益:相对于其他砷去除方法,一步法除砷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能耗。
它可以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药剂选择,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
一步法除砷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了该工艺来处理饮水中的砷污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一步法除砷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药剂选择、副产物生成和处理等方面。
地下水中砷是存在形态

砷是一种有毒元素,其化合物有三价和五价两种,三价砷的毒性大于五价。
天然地下水和地表水砷主要以无机的H3AsO3、H2 AsO4-、HAsO42- 存在。
砷的来源主要有人为源和自然源,前者主要是指自然界局部的砷地球化学异常;后者是造成环境中砷污染的最主要因素。
其中,工业上排放砷的主要部门有化工、冶金、焦炼、火力发电、造纸、皮革、电子工业等。
在农业方面,曾经广泛利用含砷农药做杀虫剂和土壤消毒剂,其中用量较多的品种是砷化钙、砷酸铅、亚砷酸钙、亚砷酸钠等,另外有些有机砷被用来做除莠剂和防治植物病害,全世界每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的砷达11万吨。
人体砷中毒的剂量为10-50mg,致死剂量为100-300mg。
砷主要通过呼吸道,食道,皮肤粘膜进入人体。
砷中毒是一个以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它可以危害人体的皮肤、呼吸、消化、泌尿、心血管、神经、造血系统等,按其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中毒。
此外,砷还有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和致突变。
砷的毒性主要是影响与硫氢基(SH)有关的酶的作用,妨碍细胞呼吸。
一般来说,As(III)与SH基结合,会形成稳定的鳌合物,而As(V)对于SH 基几乎不具亲和性,故As(111)的毒性大于As(V)。
除砷工艺:砷的常规处理方法包括石灰或硫化物沉淀法,但其存在明显的缺点。
如砷酸钙不稳定,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砷酸,再次进入水体中。
在pH值0.6~1.6范围之内容易产生H2S气体,恶化工作环境;处理后的水含钙和硫化物超标,很难达到回用的要求等。
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除砷技术主要有混凝、吸附、氧化、离子交换、膜分离和生物法。
吸附法以其使用简便、经济、可再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是饮用水中砷去除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是以具有高比表面积、不溶性的固体材料作吸附剂,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离子交换作用等机制将水中的砷污染物固定在自身的表面上,从而达到除砷的目的。
主要的除砷吸附剂有活性氧化铝、活性炭、骨炭、沸石以及天然或合成的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等。
温泉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分别测定

知识专题:温泉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分别测定一、引言温泉水是一种天然的矿泉水,通常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分,包括砷。
而砷又是一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分别测定对于温泉水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探讨温泉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分析测定方法,以及其在温泉水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二、温泉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的特点温泉水中的三价砷和五价砷是常见的砷化合物,它们在水中的浓度和分布状态对温泉水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价砷通常以亚砷酸根的形式存在,而五价砷则以砷酸根的形式存在。
了解温泉水中三价和五价砷的浓度和分布状态,对于评估温泉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三、温泉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分析测定方法1. 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是目前用于温泉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原子吸收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温泉水中三价和五价砷的含量。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对于温泉水中三价和五价砷的分析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该技术通过分离和检测温泉水中的砷化合物,可以准确地测定三价和五价砷的含量,并且能够对砷的分布状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对于温泉水中三价和五价砷的测定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电化学分析仪器,可以对温泉水中的砷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并且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三价和五价砷的含量。
四、温泉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分析测定的应用温泉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分析测定方法在温泉水质量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对温泉水中三价和五价砷含量的测定,可以评估温泉水的质量和安全性,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障温泉水的质量和安全。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位文章写手,我认为温泉水中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分析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在温泉旅游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加强对温泉水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对于保障游客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砷
地下水中的砷污染的分布
砷是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五主族元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单质砷是一种黑色非金属,不溶于水、酸和醇类,毒性极低。
自然界中单质砷比较少见,大多数都是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岩石和砷矿中,常见的含砷矿物有雄黄、雌黄、砷硫铁矿,毒砂、斜方砷矿、硫砷铜矿等。
砷的化合物一般以+5, +3, 0、-3四种价态存在。
水体中的砷,通常以无机状态存在,有三价砷As(III)和五价砷As(V)两种化学价态。
砷在地下水中分布广泛,世界范围内至少有22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地下水砷污染的影l 据中国新闻网2007年8月30口报道,“英国研究人员30口发表的报告认为,全球将有1.4亿人因为用水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9年4月5口在达卡发布的新闻公报,全世界约有6000万人饮用水受砷污染,其中80%在亚洲。
在全球范围的高砷地下水区,孟加拉国和孟加拉州是人类受高砷地下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受影响区地下水中砷的浓度范围大,为0.5-3200ug/L;在匈牙利平原南部的冲积物中(包括罗马尼业的部分区域)已经发现砷浓度高于50 ug/L的地下水;在墨西哥中北部的Lagunera 地区、智利北部(包括Antofagasta 、Calama和Tocopilla等城市)及阿根廷中部的Chaco-Pampean平原都发现了地下水砷问题。
在美国,高砷地下水影响的地区主要包括内华达、加利福尼业和业利桑那州。
在内华达州,至少有1000眼私人民用井砷含量超过50ug/L。
在加利福尼业州的图莱里(Tulare)盆地,大多数地下水的砷含量在1-2600ug/L之间。
我国于2007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砷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 0ug/L。
按照此饮用水砷标准,我国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口高达1500万之多,已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
我国的高砷地下水区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山西、吉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区的40个县,受影响人口约234万人,其中饮水中砷含量大于50ug/L的高砷暴露人口已超过52万人。
同时,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几起重金属污染水源事件,如“滇中明珠”阳宗海砷污染事件、湖南岳阳砷污染、河南民权砷污染事件等,使得人们对水源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水源水砷污染和砷中毒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生活饮用水中砷的浓度标准
砷是一种毒性很高的原生质毒物,在环境污染物中砷是最毒的元素之一,位居污染有毒元素黑名单之首。
地下水水源中的砷是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地区人们健康威胁的魁首。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砷及其化合物,列在工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95种物质中的第三位。
同时在接触场合中,饮用水中的砷列在第二位。
砷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但由于所处的环境中都含有砷成为人和动物的构成元素。
在正常情况下,人每天从食物和水、空气中摄入砷的总量为100ug左右,每天从粪便、尿、汗腺和乳汁中排出的总量也是约100ug,因此不会引起中毒。
但当体的摄入量超过排出量,就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危害。
砷中毒可使细胞正常代谢发生障碍,导致细胞死亡。
砷对人的中毒剂量为0.01 -0.052g,致死量为0.06-0.2g。
砷可以通过呼吸、皮肤接触、饮食等途径侵入人体,与蛋白质和酶中的琉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抑制体内许多生化过程,引起细胞代谢的严重紊乱。
长期摄入低剂量的砷,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体内蓄积才发病。
砷中毒主要表现为有神经损伤、产生末梢神经炎症;肌肉萎缩;头发变脆易于脱落;皮肤色素高度沉着,呈弥漫的灰黑色或深褐色斑点,逐渐融合成大片;手掌脚底皮肤高度角质化:食欲差、消化不良,腹痛、呕吐等。
3生活饮用水中砷的浓度标准
由于地下水中砷存在的普遍性和高毒性,世界各国对于砷的毒理学以及慢性砷中毒
引起癌变的生理过程进行了广泛研究。
研究表明,在饮水高砷与低砷地区,其粮食蔬菜牧草及土壤砷含量无差异,说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人群过量摄砷来源为饮水中的高砷含量,故科学合理的饮水卫生标准对于防制砷中毒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人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饮用水砷标准为0.01 mg/L,欧盟和美国均采用了此标准。
我国对于砷污染问题也非常重视,2004年11月26日,由联合国和中国政府共同主办,15个国家代表参加的“水质及减砷区域大会”在我国山西太原召开,并发表了《关于水质和砷含量问题太原宣言》,指出业洲地区饮水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敦促各国努力解决慢性砷中毒问题。
《太原宣言》呼吁各国配合2005年开始的“联合国国际供水十年”活动,实现联合国到2015年把得不到安全饮水人口减半的发展目标。
2006年我国成立“中国砷中毒协作组”,并于当年3月25日举行了首次协作组会议。
2007年7月1日我国实施了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将饮用水中砷的标准限值从原来的不超过0.05mg/L提高到不超过0.01 mg/L 。
2国内外地下水除砷技术的研究现状
2. 1物理、化学法去除地下水中砷技术的研究现状
在国际和国内大背景条件下,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研究出各种地下水除砷方法,其中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吸附一过滤法、离子交换法、氧化法、膜过滤法等。
这些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除砷工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吸附一过滤法
该法主要利用吸附剂具有大的活性表面积或吸附基团的强大的吸附作用吸附砷,然后过滤或用滤膜除去水中的砷。
吸附剂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最常见和运用最广泛的无机吸附剂是铁盐(如Fe(OH)2, FeCl2等)和铝盐(如Al(OH)3 ,A1C13)等,也有用煤渣主要成分是和有骨架结构和微孔经粉碎及高温培烧活化后做吸附剂,另外还有聚硅酸铁、无机饰铁稀土基材料、活性炭、椰子壳、锯屑等等。
其中铁盐的除砷效果最好,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于铁盐水解产物和砷之间的吸附与络合作用,受pH和共存离子影响较大。
其中F e ( III)类混凝剂对As (V)去除率较高,对于As (III}去除效果较差,而地下水中砷多以As ( III)形式存在,此为该方法存在的不足。
由曲久辉和王洪杰等人发明了一种基于原位生成符合金属氧化物的吸附过滤除砷方法的专利,通过制备以铁氧化物、锰氧化物、铝氧化物为基础的原位生成复合金属氧化物除砷吸附剂可用于去除地下水的中的砷,最高能去除1 mg/L的As (III) 曲久辉和张高升等人还提供了一种新型吸附剂一铁锰复合氧化物/硅藻土的制备、使用及再生方法,用这种滤料制成的滤柱能去除1 mg/L的As(III)}滤料饱和后再通过表面重新负载铁锰复合氧化物而再生。
吸附法是目前广泛使用和研究最多的方法,但是由于地下水总砷中As ( III)占大部分,而上述吸附剂对As ( III)的吸附能力有限且再生性差,故限制了其在地下水除砷工艺中的应用。
有研究人员进一步对改性吸附剂如改型斜发沸石、改性高岭土、改性锻烧矾土等进行了研究。
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开发出纳米吸附剂如TiO2, Fe2O3 ,ZrO2, Ni0等,由于吸附机制的变化使其具有较高的除砷能力。
但一些纳米微粒对生物体产生了有害作用,如Ti02纳米微粒促进了砷在鱼体内的累积聚合纳米颗粒减小了孔隙度并挤压反应床,造成严重的水头损失和操作方面的问题;纳米材料中常用的黏合剂由于其弱凝聚和有毒性也可能产生有害影响。
在吸附法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新生态Mn02对As ( V)的吸附性能表现优异,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