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业园区研究报告完整1551402340

科创园调研报告

一、成都市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调研

1、成都市近期总体规划目标

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近期的建设目标与重点,是城市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管理的依据。

近期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

2、城市功能分区与用地规划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发展计划(纲要)》中提出了21世纪前10年成都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构建西部战略高地,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城市建设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标:加快建设城市中央商务区和城市副中心,城市功能分区总体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管理科学规范有序,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框架;建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卫星城市(镇)为纽带、远郊中等城市为支撑、小城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纲要还提出了由七个外围片区与中心城共同构成成都现代化特大城市的主体。各片区应集中发展,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产业用地与生活用地相平衡。保留生态绿化间隔带,严禁城市连片发展。在适当条件下,规划区内各县宜改为区建制,以促进和确保一体化的发展。

目前成都市城区规划基本形成了以下格局:

2.1完善市中心区城市功能。

市中心区为一环路以内范围,要重点建设大型的金融、商贸、文化、信息及服务设施。将市中心区建设成为具有历史和地方特征的现代化高效率都市核心。要通过地价级差调节作用及行政、法律手段,逐步降低市中心区生活、居住、行政用地比重,缩小市中心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市中心内各类公共设施应相对集中设置,以有利于高效发挥其功能。

2.2加快发展主城区。

主城区为一环路与三环路之间区域,是中心城的主体,突出特色,重点发展生活居住、

科研教育、交通枢纽、物资集散等功能。除发展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以外,不再新增工业区或设置大型工业项目。加快东部工业区结构调整,鼓励区内工业迁往卫星城发展。

2.3有重点地发展环城区。

环城区为主城区以外至外环路之间区域,是中心城的外围区域。要按照生活与就业相对平衡的模式,根据不同区位,确定不同的发展重点。适当发展占地少、效益高、污染低的工业,同时接受市中心区及主城区部分工业的迁移。

2.4尽快形成城市副中心。

调整城市布局,推动城市新区和东、南两个城市副中心尽快形成。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在项目和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向城市东、南部倾斜。制定切实措施控制、引导城市西、北部开发。通过加大对副中心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城市规模,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特别是大幅度提高对非农业人口的承载能力。

二、周边主要科技园区调研

本案宗地位于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聚集了科技创新区、航空产业园区等多个工业产业园区,结合这一开发背景,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此对成都市工业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做一个简单介绍。

1、成都市现有科技园区分布状况

据成都工业网数据资料统计,成都市工业发展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建立的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仅在2005年,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63亿元,新引进规模以上企业383户,工业集中度达到60%,克服了散、乱、差等情况,使成都工业真正做到了集中集约发展。

目前成都已形成了2个国家级工业开发区和19个市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分别是:1.1国家级工业开发区2个。

即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高新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龙泉驿区);

1.2工业集中发展区19个。

即成都锦江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金牛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高新区武侯科技园区、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位于武候区)、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金堂工业集中发展区、双流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高新

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位于温江区)、郫县工业集中发展区、新都工业集中发展区、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蒲江工业集中发展区、新津工业集中发展区、都江堰工业集中发展区、彭州工业集中发展区、邛崃工业集中发展区、崇州工业集中发展区。

2、重点园区规划发展简述

2.1国家级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位于成都市南面,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由南区和西区两部分组成,南区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西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区位示意如图:

南区用地规划示意:

西区用地规划示意:

◆南区作为成都市规划的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现代化的科技商务区和全国最大的科

技孵化基地之一,其功能定位为:“智力最活跃、资金最密集、创新氛围最浓郁”

的科技商务区。

◆西区作为成都高新区国际化的制造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中药产业,其功

能定位为:聚集IT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为核心的、国际化的制造基地。

◆区内有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人民币企业7家,过亿元的企业50多家。有外商投资

项目430多项,总投资14亿多美元,有摩托罗拉、住友、三菱、康宁、阿尔卡特

等16家世界500强投资兴办企业。

2.2成都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市级)

发展区(东区)位于成温公路旁,紧邻132厂,距三环路2.5公里,占地面积3557亩,主要分为800亩的科技创新园地、1751亩的精密加工区、464亩的综合配套服务区三大功能区域。是青羊区政府落实工业发展战略的突出重点、是青羊区政府为实现工业集中化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而打造的精品工业园区,区位示意如图:

园区用地规划示意:

◆611所和132厂的国家重点项目即将进入发展区(东区),整个发展区(东区)将

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发和制造基地之一,汇聚高科技精密模具和电子产品的研发

和制造企业。

◆成都青羊工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羊发展)是发展区(东区)的规划、

建设、经营管理的主体。

◆青羊发展是青羊区政府作为第一大股东、成都置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二大

股东的实体企业。

◆衡平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衡平信托)设立的本项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拟募集资金1亿元贷款给青羊发展,专项用于发展区(东区)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

建设。

2.3成都金牛工业集中发展区(市级)

成都金牛高科技产业园成立于2000年6月,是成都市确定的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2002年2月,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产业园地处成都市中心城区的金牛区,分为西区和北区。区位示意如图:

西区用地规划示意:

◆西区位于成都市羊西线与老成灌路之间,迎宾大道以西,金周路以东,与成都国家

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毗邻,规划面积4235亩。

◆北区位于成都市川陕路以西,人民北路北延线以东,东风渠以北,绕城高速公路以

南,规划总面积17000亩,其中,首期启动园区面积2800亩。

◆园区建立以来,已有57家企业签约进园,一批企业成为在国内或行业中有较强竞

争力的公司。目前园区有上市公司4家,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工业企业2家,过亿

元的8家,过千万元的企业23家。四川汇源科技、成都国嘉生物科技集团、成都

中汇制药有限公司进入成都市工业五十强。

2.4成都高新区武侯科技园区(市级)

武侯科技园成立于2000年8月,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起步区3.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达2.12平方公里。园区紧临成都市三环路西二段,距双流国际机场5公里,距成都火车南站6公里,武侯大道、双流机场货运干道、新川藏公路等主干道路贯穿、环绕

园区,区位示意如图:

园区用地规划示意:

◆2002年,率先在园区内建立了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顺利通过了由中国环境科学

研究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的ISO14001认证。

◆2003年,武侯科技园创业中心经过科技部的批准,正式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

业服务中心,成为西部地区由区(县)级政府创办的孵化器中第一家进入国家级的

创业中心。

◆截止2006年4月,园区共引进企业228家,重点优势企业36家。在所有入园企业

中,电子信息类75家,生物工程及制药类34家,机电一体化类38家,环保新材

料类19家,投资及其它类62家。

2.5成都?浙江天一产业园

位于成都市东三环二段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内,2006年12月16日动工,规划用

地2000亩,项目分三期开发:一期“多元总部国际1号”为总部基地示范区,用地约100

亩,总建筑面积约60000平方米,旨在打造创新型生态独栋企业总部。二期“多元总部国际2号”为总部基地核心区,规划用地400亩,打造科研、办公、培训、营销、贸易为一体的西南区域总部集群。三期规划用地1500亩,为生产、物流、仓储、配套服务区。

园区用地规划示意:

◆项目一期“多元总部国际1号”将建造成都东三环路的标志性建筑“浙江大厦”和

独栋企业总部。

◆浙江大厦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按五星级标准修建,集酒店、餐饮、办公、金

融、会务和娱乐休闲为一体。

◆独栋企业总部以创新型生态临水建筑,提供独立冠名权,面积为300—9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