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班别:姓名:

一、俄国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俄国爆发的这场社会主义革命,历史上称为十月革命。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4、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为巩固政权采取的非常措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体制弊端

1、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1928年,斯大林领导苏联开始实行计划经济,重点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

3、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表现在:①经济上,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失调。

②政治上,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形成高度集权以及斯大林的个人独裁。

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经济危机:①时间:1929——1933年

②导火线: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

③国家: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其中对美国和德国的打击最大。

④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2、罗斯福新政:(1)时间:1933年,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2)目的:摆脱经济危机。

(3)中心内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措施:①财政方面,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首要措施)

②工业方面,政府实施“产业复兴法”(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包括制定“公平竞争法

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③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补偿农民损失,以复兴农业。

④兴建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

(5)罗斯福新政作用:使美国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局限性: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罗斯福新政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危机。

四、“冷战”局面的形成

1、二战后初期,面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和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美国采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2、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3、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1947年3月;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杜鲁门主义,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的使命。这既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6、针对二战后初期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又叫马歇尔计划。这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实际运用。它以“复兴欧洲”为名,试图达到控制西欧、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的目的。

7、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8、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美苏争霸,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五、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1、战后初期时期被称为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

2、美国是二战参战国中唯一的本土未遭受战争破坏的资本主义大国,且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经济在战后初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①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拓展海外贸易②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③各国重建经济,为美国提供国外市场。

3、西欧振兴的原因有:①原有的经济基础②第三次科技革命③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第②点。

4、50-70年代,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尤其迅速,逐渐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西欧国家为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决心走联合自强的道路。1967年,法、意等12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东欧剧变后,欧洲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5、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有:①实行民主化改革②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③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第②点。

6、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创造了二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7、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1)相同原因:①美国的扶持或援助;②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对中国的借鉴:①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六、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即从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2、时间:东欧剧变(1989-1990)苏联解体(1991)

3、东欧国家的改革:从50年代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东欧国家是匈牙利,曾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4、“东欧剧变”的表现:①政治上由共产党执政变为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②经济上由公有制基础的计划经济变为实行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③军事上由华约转为北约。

5、东欧剧变的原因:①盲目照搬苏联模式②经济发展缓慢③民主和法制不完善④改革成效不大⑤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

6、中国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出现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7、中国与东欧国家的改革启示:有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东欧国家是照搬苏联模式,而中国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8、赫鲁晓夫改革:试图客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

9、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苏联政治体制剧变,一

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10、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发生试图夺取最高权力的八一九事件。1991年底,苏联正式解体。

1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级格局的崩溃。

七、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1、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时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即冷战结束后。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此外,世界贸易组织及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2、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90年代后世界出现很多经济组织,其中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而区域性经济组织包括有欧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3、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主角的是世界五百强中的跨国公司。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经济格局,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5、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国在全球化中收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八、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指还没有实现,只是一个变化的方向)

1、20世纪90年代初,两级格局崩溃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2、影响: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九、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

2、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

3、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首先发射载人宇宙飞船;1969年,美国首先登陆月球;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4、知识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

指知识资源的配置、生产和利用。代表: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世界现代史历史复习提纲234

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二月革命: ⒈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⒉地点:俄国首都彼得格勒。 ⒊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⒋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⒈概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⒉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 争,而且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它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⑴目的:为了平定国内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⑵时间:1918年开始。 ⑶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②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 和日用品配给制。 ⑷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⒉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⑴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 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改变经济政策。 ⑵时间:1921年开始。 ⑶内容: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②工业方面,允许本 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③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⑷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 定了苏维埃政权。 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了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的精神。 ⒊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一些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 联”。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⒈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8年开始,苏联有计 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实行: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 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标 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严重弊端:①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 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②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填空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选择题: 1、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两个政权并存)。 2、1917年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倾覆。 3、1918年4月17日,列宁在党的代表会议上作了报告。4月20日,《真理报》发表了列宁的报告提纲.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 4、1917年12月20日,成立了(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契卡”,第一任主席是捷尔任斯基。它在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直接领导下,揭露和摧毁了大量反革命阴谋案件,但也不时发生滥用职权之事。 5、1919年4月28口,巴黎和会通过了国联盟约,并把它列为(对徳和约)和对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各国和约的第一部分内容。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当时的会员围是44个,战败国和苏俄暂被排除在外,以后发展到63个,(美国)则始终未加入国联。国联盟约共26条.主要内容包括国联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建立国联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以及管理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制度。国联盟约宜称,国联成立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6、1921年11月,在罗马(法西斯战斗团)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确定了以古罗马的“棒束”为标志的党微.选举墨索里尼为党的领袖。1922年10月29日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授权墨索里尼担任首相组阁。31日墨索里尼组成第一届法西斯政府,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初步确立。 7、1924年1月28日,埃及国王福阿德任命大选获胜的(华夫脱党)领袖扎格鲁尔组阁。在新宪法颁布后的第一届华夫脱党民族内阁政府中,扎格鲁尔任首相。 8、1934年7月,墨西哥国民革命党人(卡德纳斯)当选为墨西哥总统,在总统任期内(1934-1940),推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9、1921年3月,俄共(布)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大会根据列宁在会上做的报告通过决议,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10、1936年12月5日,第八次全苏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了苏联宪法草案。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个体制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中,高度集权)。 11、1924年日本举行议会选举,由宪政会、政友会、革新俱乐部联合组成“护宪三派”提出打倒特权贵族内阁,实行普选权,改造贵族院、改革财政和行政等政策,得到广泛的支持,在选举中获胜。由宪政会总裁加藤高明组成了“护宪三派”联合内阁,这标志着(日本政党政治时代)的正式开始。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始于(斯大林格勒会战)。 13、1923年1月11日,法国不顾英美的反对,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约10万法、比军队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从而酿成了当时欧洲最严重的国际事件,即(鲁尔危机)。 14、凡尔赛体系中唯一比较平等的条约是(《洛桑条约》)。 15、.“文化形态史学”的代表作《西方的没落》的作者是(奥斯瓦尔徳·斯宾格勒)。 16、1924年初,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组成了(麦克唐纳)为首的工党政府。 17、取代色佛尔条约的是(《洛桑条约》)。 18、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又名(非战公约)。 19、.“凡尔赛体系”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起来的新秩序。 20、希特勒不费一枪一弹,吞并了(奥地利),迈出了征服欧洲的第一步。 21、二战中,法国败降后组成的傀儡政府的所在地是(维希)。 22、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后形成的文件是(《联合国家宣言》)。 24、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期间,英法推行(不干涉政策)。 25、30年代西班牙的法西斯政党是(长枪党)。 26、1936年8月,广田内阁通过的(基本国策纲要),暴露了日本对外侵略、南北并进的狂妄野心。 27、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 )年。 28、日本(近卫文磨)内阁时期,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29、1932年(兴登堡)执政时期,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3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标志太平洋战争转折点的战役是(中途岛战役)。 31、1931年西班牙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是(尼塞托·阿尔卡拉—萨莫拉)。 3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破坏性强)。 33、.《华格纳法》的全称是(《国家劳工关系法》)。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班别:姓名: 一、俄国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俄国爆发的这场社会主义革命,历史上称为十月革命。 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4、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为巩固政权采取的非常措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体制弊端 1、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1928年,斯大林领导苏联开始实行计划经济,重点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 3、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表现在:①经济上,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失调。 ②政治上,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形成高度集权以及斯大林的个人独裁。 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经济危机:①时间:1929——1933年 ②导火线: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 ③国家: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其中对美国和德国的打击最大。 ④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2、罗斯福新政:(1)时间:1933年,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2)目的:摆脱经济危机。 (3)中心内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措施:①财政方面,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首要措施) ②工业方面,政府实施“产业复兴法”(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包括制定“公平竞争法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北约和华约 北约:1949年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 织。1949年4月,美国同英、法、荷等国在华盛顿签订军事同盟公约,公约规定: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当缔约国遭到遭到“武装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应“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开始生效。该组织是美国所组织最大一个军事同盟,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华沙:1955年为对抗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5月,苏联,捷 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等国家在华沙签订《华沙条约》,有效期20年。条约宣称:缔约国将致力于“国际和平和安全”并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规定设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和政治协商委员会等组织。同年6月4日条约生效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解散。 2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成立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国家组织。1949年1月,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的最初宗旨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交流经济管理工作的经验,制定有关科技合作和技术援助方面的措施,实行在原料、食品、机器、设备、等方面的相互协作等。互经会的成立对于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3麦卡西主义 1950年美国出现的反共运动。1950年2月9日,共和党参议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惠灵市发表演说,指责国务院中“充斥着共产党人”。在他任职参议员期间,大肆渲染共产党侵入政府和舆论界,促进成立“非美调查委员会”,在文艺界和政府部门煽动人们互相揭发,许多著名人士受到迫害和怀疑。 4波兹南事件 1956年6月28日波兰波兹南市的工人上街示威与国家保安人员发生的流血冲突,是波兰历史上第一次第一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1952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特别是赫鲁晓夫《关于克服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在波兰引起巨大震动。6月上旬波兹南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工人要求减少税收和增加工资,当局拒绝,人群中传出派在华约代表团被扣留的消息,矛盾激化,事态扩大波兰政府出14万军队进入波兹南,事件得以平息。 5水门事件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 时间、地点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 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结果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的 历史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民的解放斗争。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 (列宁) 时间1921年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重大成就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斯大林模 式” 形成时间1936年 形成标志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弊端 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 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召开时间1919年1月 操纵者美、英、法 《凡尔赛和约》内 容 领土法国收回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 莱茵河东岸50公里范围内为非武装区,德国不得设防; 殖民地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 移给日本; 赔款另外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的赔款总数和方式。 华盛顿会召开时间1921—1922年主导国美、英、日

世界近代现代史复习提纲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一、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 (1)文艺复兴 性质: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控制,宣传人文主义思想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意大利人、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英国的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原因: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条件:当时天文地理知识的扩大,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往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主要人物及航线: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麦哲伦(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环球航行) 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欧洲国家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与落后。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体现了下列哪一思想: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 D、进化论思想 2、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重大突破称之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就是今天的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 3、欣赏《蒙娜丽莎》两幅美术作品 回答: ⑴这两幅作品表达了当时人们的什么精神追求? ⑵当时的艺术家能够创作出这些传世作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⑶文艺复兴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4、以下是15——16世纪世界上两次著名航海活动的示意图(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两次航海活动的开始时间大约相差了多少年 (2)两次航海活动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3)请你简要叙述图一中航海活动的意义。 5、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曾经横渡大西洋的有 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第一个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航海家是

八年级世界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世界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世界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一、俄德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俄国: 1)17世纪末,农奴制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对农奴制没有根本的 触动。 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废除农奴制,从此,俄国实现从封建生产方 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德国: 1)19世纪中叶,德国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的严重阻碍。 “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大大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 ①第一次: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第二次:1866年击败奥地利(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同盟。第三次: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3)建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 3、日本: 1)19世纪中叶德川幕府竭力维护封建统治,成为日本社会各界斗争的对象。 2)1853年美国强迫日本“开国”,引发民族危机;由于西方科学知识传入而形 成的“兰学”家要求在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倒幕运动兴起。 3)1868年,明治天皇推行了学习西方的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4)从此,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于1894年发动了甲 午战争。 二、资本主义在亚、非、拉美的扩张: 1、英国在印度的扩张: 1)东印度公司是英国在印度的侵略工具,通过这一机构,英国在印度聚敛了巨 额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为其工业革命的进行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在拉美的扩张: 1)新航路开辟后,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在拉美实行残暴的奴役和掠夺,拉美人民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独立战争,揭开这场战争序幕的是杜桑·卢维杜尔领导的海地革命。 2)前期革命中心在墨西哥,伊达尔哥领导了墨西哥革命。 3)后来,中心转移到南美洲,其主要领导人有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最终17国独立,为拉美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资本主义在非洲的扩张: 1)禁止奴隶贸易后,西方国家发起了内陆探险活动,柏林会议后,西方国家掀 起瓜分非洲的狂潮,一战前,非洲被瓜分完毕。 三、两次世界大战 战争时间交战双 方 重要战役及转折点结果和影响 一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1914~ 1918 同盟国: 德国、 奥匈帝 国、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部分)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部分)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1、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这就是十月革命。它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压力下,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苏俄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放弃原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第2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和约内容主要包括: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2、1922年,美、英、法、中等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3、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第7课疯狂的战车 1、二战进程: 时间历史事件影响 1939.9 德国闪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41.6 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12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定了《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领土割让给德国,《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暴露其推行绥靖政策实质: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第8课正义的胜利 1、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阵线的最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二战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作用

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P2 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③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④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附1: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示? 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启示:马列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胜利;国家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实事求是,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附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指导的各国革命斗争 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事件:《共产党宣言》发表(从空想到科 学的标志)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巴黎公社成立(从理论到 实践的标志) ③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标志) ④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指导的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7 1、了解“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成立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⑴了解“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 (教材P8材料: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 原因:①国内战争结束,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首要任务是恢复发展经济。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内容(特点):①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②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具体内容:a农业方面:实行固定的粮食税;b工业方面: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c 流通分配方面: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全部复习提纲(精编版)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全部复 习提纲(精编版)

2.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①新航路的开辟,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第13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的新生) (《世界历史》九上P80-P82) 一、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二、领导人:克伦威尔(领导军队:“新模范军”) 三、时间:1640——1688年。 四、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反动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五、重大事件

1、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2、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建立共和国。 3、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自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4、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5、结束标志:1688年的“光荣革命”(内容: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威廉三世及其妻玛丽二世共同执政)。 六、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颁布《权利法案》) 1.目的:限制王权 2.时间:1689年 3.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3.内容:①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 ③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5.意义: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 第14课、美国的独立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P84-P88) 一、独立战争爆发与《独立宣言》(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1.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人:华盛顿

历史中考复习提纲(含世界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

世界现代史上三次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 一、一战后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建立: 1、巴黎和会: 1)原因:战胜国为了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 2)参加者:有27个国家,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 3)内容:a、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b、1919——1920年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4)影响:这些和约共同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秩序。 2、华盛顿会议 1)原因:在东亚、太平洋地区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2)参加者:美、英、法、日、中等九国。英、美、日三国起主要作用 3)内容: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4)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通过这两次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评价: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并且由于对德国的处置过激,为二战埋下祸根。 (二)瓦解: 1、希特勒纳粹政权的建立 1)历史背景: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德国,导致严重政治危机。 2)建立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3)恐怖统治表现:A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B解散一切工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C焚毁大量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D掀起迫害犹太人狂潮。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3、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1936年2月,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失败后,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4、轴心国集团形成: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5、二战爆发: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至此崩溃。 二、二战后国际格局:两级格局(冷战格局) 1、产生背景:二战以后,美苏双方争夺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2、形成过程: 1)序幕:1946年,英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九年级世界现代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 1.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2)影响: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2.十月革命 (1)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大战后期,1917年3月,俄国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②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2)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3)领导人:列宁(4)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5)主要参加者:工人阶级和士兵(6)最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7)结果: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②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8)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9)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③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10)影响: 对国际格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世界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局面;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中国的影响: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②中国学习苏俄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③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1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俄两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给你的启示。 不同:俄国采取有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启示:无论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对马列主义要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3.新经济政策 ⑴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⑵领导人:列宁。⑶实施时间:1921年⑷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⑸作用:①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②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6)比较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同之处比较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同之处。 ①背景:经济困难,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内容:都是从农村改革入手。③目的:都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7)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新”在: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8)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给我们什么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基本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大学历史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doc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填空 1二月簟命:(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 “四月提纲” :1917年四月,列宁回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 命的目标 3.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 —7日):推翻临时政府,成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4. 四月危机和六月危机(1917年):革命群众运动的高涨和临时政府的危机,扩大布尔什维克在群众中的 影响。 5. 粉碎协约国的三次武装进攻(1919——1920年) 第一次:高尔察克的叛乱(白匪)第二次:邓尼金匪军第三次:波兰侵入 6、. 一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重度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 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也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它 使德军包 抄和消灭法军主力的计划失败,速决战计划完全破产。 (2)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血战,双方共伤亡70万人,因而凡尔登战 场被称 为“绞肉机”、“屠场”或"地狱”。 (3) 索姆河战役: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个师的兵力,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消耗战。 (4) 日德兰海战: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7、 1918年3月5日,苏德签订《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一战。 8、 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了农业问题,确定了农业集 体化的方针。 9、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 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该五年计划片面强调工业化,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致使农业生 产力遭受损畲。 10、 为了应付国内战争,苏俄政府与1918年夏开始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实 行国有化,实行贸易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建立劳动军。 11、 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 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柯立芝繁荣是一种虚 假繁荣,在当时没有特别地表现,但是后来从金融业开始,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12、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德日: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 美英法: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 13、 .绥靖政策的表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德国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侵占捷克,进攻波兰。 14、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 斯大林思瘩翩战役(194 2、7—1943> 2) --------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 中途岛海战(1942年)一一美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海上主动权,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3、 阿拉曼战役(1942年冬到1943年初)一一英军在北非发动反攻,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成为北非 战场的转折点。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16、 二战的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讨论了三国在缅甸作战和战后处 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一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于在德黑兰举行会议。会议决定,英美盟军 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开辟欧陆第二战场,苏军届时发动大规模攻势加以配合。会议最后通过了《德黑 兰宣言》,表示三国将在战争中一致行动并在战后继续合作。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再次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 德国(分区占领、赔款)、波兰、苏联对日作战、组建联合国等问题。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7日,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7月28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在柏林郊外 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首脑会议,着重讨论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并在雅尔塔会议的基础上加以具体化。 会后,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17、 反法西斯联盟(三个阶段)P125 美英联盟的建立:1941年前后,美英事实上结成了反德联盟。 苏英美同盟的形成: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考虑援助苏联。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暴力革命的光辉典范)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前提 客观前提:十月革命史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因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生产的社会化为乌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经济的基础;一站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是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因为它是帝国主义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的基本国情:政治反动,经济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沙皇专制,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的三位一体的国家;一战的后果:是俄国社会矛盾空前锐化,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前提) 主管前提:俄国无产阶级的先进性;一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先进理论的指导,创造性的运用;农民的支持,有巩固的工农联盟 十月革命的特点: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士兵运动的紧密结合;各种合法的和平斗争与暴力斗争相结合。 十月革命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物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暴力革命史无产阶级专政的一般规律;加强国际主义的团结,是十月革命能够胜利的重要条件。 十月革命的意义: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在世界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俄国以及人类历史上真正实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开船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避开了资本主义高度的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胜利;十月革命在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冲出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地,从而使人类历史进入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共处的社会格局中;十月革命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为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胜利,

世界现代史下册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5单元: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建立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的演说,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争取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攻下冬宫,起义胜利。 4.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②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 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③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为实践,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突破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的理论。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1918年下半年,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战时特殊措施,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余粮收集制②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③在产品分配上,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④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2.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作用: 1921年3月第十次代表大会,党内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内容:①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上,改变国有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商业方面.允许商品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④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 作用: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三、“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世界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史 一、填空 1、美西战争后,美国炮制了一个美古关系原则的文件——“_______修正案”,古巴由此沦为美国的殖民地。 2、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____________,反映了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 3、_______年2月8日,日本海军偷袭旅顺的俄国舰队,同时在仁川登陆,由此爆发了日俄战争。 4、1905年8月,日俄两国签订了《___________》,日俄战争结束。 5、在俄国1905革命中,沙皇的重要支柱军队发生动摇,黑海舰队“___________号”装甲舰爆发起义。 6、1914年6月,奥地利皇储__________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7、___________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 8、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按所谓“__________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进攻。 9、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是____________海战。 10、俄国1917年“七月事件”后,列宁被迫离开彼得格勒,在外地隐匿期间,他写了《_____________》一书,阐明了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11、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发端是________起义。 12、匈牙利共产党于1918年11月20日宣告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书记是______。 13、共产国际成立于________年。 14、巴黎和会确定了对战败国殖民地的________政策。 15、1919年9月,战胜国与奥地利签订了________条约,条约规定奥地利和匈牙利分立。 16、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17、国际联盟成立于______。 18、1923年11月,希特勒率纳粹党徒在慕尼黑发动______________,企图推翻政府。 19、在20世纪20年代,币原喜重郎任日本外务大臣期间,推行了所谓________外交。 20、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______年。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纲要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纲要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纲要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 (1)客观条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②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封建军事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很大,各种矛盾表现突出,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较低,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各种矛盾: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沙皇专制同人民矛盾,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同东方殖民地的矛盾。 (2)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状况: ①力量不断壮大,②革命性较强,③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④有革命的同盟军——贫苦农民。 (3)经过: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①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另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四月提纲》内容:a.第一阶段:1917年二月革命完成民主革命。第二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b.如何退出大战。

④七月流血事件:7月,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反对革命,革命已不可能和平发展,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⑤10月,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列宁提出的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 ⑥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打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胜利。 (4)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 ①政治: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②经济: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帝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5)共产国际: ①背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 ②成立:1919年3月,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 ③性质: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是统一的世界性的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受它的领导。 (6)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 ③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④使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