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
置
2
强化水资源管理 优化水资源配置
创建人水和谐
龙岩市水利局优化水资源配置课题调研组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日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
本要素。根据市委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把龙岩建成闽粤赣边联结
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的目标,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
有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比较全面地总结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
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水资源
配置、节约、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重点与对策。
一、 龙岩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龙岩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708.2 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为188.55亿m3,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6574 m3。据有关资料,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2200 m3,福建省人均水资源量约为3300
m3,因此,从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上说我们算是相对富水地区,
但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8800 m3/人·年)。受降雨时空分布
不均影响,我市水资源量的时空差异大,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丰
枯相差悬殊,汛期(4-9月)水量占全年的74.5-80%,枯水期
(10月-次年3月)水量仅占全年的20-25.5%。2004年在连
续三年干旱情况下,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48%。
3
区域差异方面,如龙岩中心城市,预计 2010年人口达40万,
届时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降至1600立方米,进入国际通常定义
的 “水资源紧张区”行列。此外,全市还有连城的文亨、林坊、
隔川,武平的岩前、十方,上杭的庐丰、蛟洋,永定的培丰、坎
市,长汀宣成及新罗适中等局部区域在少雨情况下极容易产生缺
水。
地下水方面,全市具有规模开采价值的岩溶地下水分布不
广,但作为较干净的水源,在我市区域供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市具有规模开采价值的岩溶地下水开采情况见下表。
龙岩市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统计表
单位:万吨/日
名称 允许开采量 开采现状 备注
龙岩盆地 27.885(含地热水) 15.0 核心区开采已饱和
连城盆地 2.65 1.77
长汀盆地 3.6 2.27 南部饱和
雁石盆地 6.26(其中工业集中区3.12) 0.79(工业集中区)
适中盆地 4(其中工业集中区0.8) 0.37(工业集中区)
高、坎、培 8.9(其中高陂3.6、坎市2.6、培丰2.7) 1.8
开采现状为规划现
状年2004年
岩前盆地 4.15 0.57
4
十方盆地 0.85 0.18
庙前盆地 5(其中工业集中区2.38) 0.326(工业集中区)
截止2006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5万余处,其
中,以灌溉供水为主的蓄水工程739座,总库容3.4亿立方米,
引、提水工程31234处,有效灌溉面积105.69千公顷,节水
灌溉面积达67.68千公顷,分别占总耕地面积132千公顷的
80.1%和51.3 %;建成水电站1055处,装机容量156.3万千
瓦。全市各类工程总供水量28亿立方米,约占多年平均水资源总
量的15%。 2006年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评价污染河长211.1公
里,占评价河长的14.3%,九龙江干流和梅江水系中山段水质
污染仍较严重, 黄潭河水质恶化,溪口段水质为超Ⅴ类,永定河水
质有富营养化趋势。
二、水资源管理成效和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各级水利部门着力强化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与
保护工作,主要措施:一是围绕为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提供
水资源保障的要求,全面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节约与保护工作,
先后印发了《龙岩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意见》、《龙岩市水利系
统水资源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和《关于切实做好我市乡镇工业集
中区水资源配置工作和防洪安全规划的通知》,近年来,市县二
级水利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完成了重要区域的地下水资
源调查、城区和工业集中区供水规划等前期工作,规划对区域水
5
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角度对产业结构提出
合理化建议;同时努力推进富溪水库、武平捷文水库等城区饮用
水源工程建设。二是落实取水许可制度,依法办理取水许可审批,
推行建设项目取水水资源论证工作,强化计划用水与用水计量管
理,加强水政执法监管,从事前审批到用水、退水管理的全过程
落实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要求。三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自
2005年起,我市将连续五年,市财每年投入300万元,实施
300~3000亩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同时,我市积极争取中
央国债节水示范项目和国立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捆绑项目投入节
水灌溉;烟草部门组织实施烟基工程,每年投入8000万元,其
中70%的资金用于烟田水利项目,至2006年底,全市已完成
节水灌溉面积101.52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4%;四是推
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五是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和监管力度,全市水
土流失面积从2000年的281.7万亩降至195.2万亩,占全市
土地面积的6.83%,下降了3.04%。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我市水资源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
高,有效地保障了我市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万元GDP用水量
也从2004年的712 m3下降到2006年的583 m3,但与建设
和谐社会、实现人水和谐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水资源面临的新
形势是:工业用水量将较快增长,局部区域经济发展受水资源供
给制约,资源性、水质性和工程性缺水将在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地
存在,尤其是乡镇工业集中区不少存在水源紧缺问题;水资源质
6
量呈下降趋势,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另外一方面,水法律法规
制度的落实、水资源管理的力度等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
问题有:
1、局部区域水资源紧缺与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突出,需有
科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较大的水工程投入和强有力的水资
源保护措施。
2、取水许可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完善,尤其是工业取水办证
率不高、取水计量装置安装及检测不规范、取(退)水水质管理
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地下水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江河水质下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
遏制。矿业开发和养殖业污染问题较普遍,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亟
待加强。
4、水土保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市的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仍
然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同时开发与
保护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因工程建设造成的强度流失面积仍在增
加。
5、节水宣传力度不够,节水意识不强,缺乏操作性强的节水
政策措施,管理手段乏力。
6、有调蓄能力的大中型蓄水工程偏少,全市目前已建大中型
水库22 座总库容29亿立方米,这其中棉花滩等大中型水电站
的库容占大多数,以灌溉供水为主的10座中型水库总库容仅1.9
亿立方米,调蓄供水的能力十分有限。
7
三、对策与任务
针对上述问题,围绕市委提出的把我市建设成生态型经济枢
纽、成为海西经济重要增长极的战略目标,应全面加强水资源优
化配置、节约与保护,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
资源保障。
(一)、强化宣传,提高全社会节约保护水资源意识。党中
央、国务院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度重视节能减
排工作,节水作为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四大重点之一,要通过
各种宣传平台和载体强化水资源形势、水资源管理法规、节水科
普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水危机”意识,增强水资源
节约保护意识,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二)、突出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供水安全。落实科学发
展观,实现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全面推进水资源优化
配置各项工作:
1、深化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继续做好水资源普查工作,
摸清家底,完善水资源普查成果,对地表水的资料进行整编,并
进一步深化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提高水资源调查评价的等
级,逐步开展和完善龙岩、连城、长汀盆地等地下水开采量较大
地区的动态监测,防止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合理配置水资源,着力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当前
一段时期应紧紧围绕市委市府提出的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战
略构想,做好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8
(1)科学制订和完善乡镇工业集中区供水规划。做好乡镇
工业集中区的供水规划,应对每个乡镇工业集中区的需水量根据
工业规模、产业发展方向及聚集人口进行科学预测分析,确定合
理的供水规模,寻找合适的水源,适度超前建设供水工程,以满
足工业集中区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正在实施的首批15个乡镇工
业集中区来看,有现成供水规模的还没有,大部分需要通过兴建
水工程来解决,有些区域水资源较为紧张,需限制高耗水工业。
根据本次调研情况对规划工作提出如下建议:(a) 在有条件的地
方,尽量采用现有蓄水工程来供水,如长汀新城区和策武、河田、
适中、雁石、岩前等地,以减少投资规模,缩短建设期。在没有
现成的水库且水资源不足地方,考虑通过兴建蓄水工程来解决。
(b)分质供水。从首批1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来看,大部分属
工业用水从河道抽水较易解决,但生活用水不足,建议分质供水,
以减小蓄水工程的投资规模,解决水量不足和投资过大的问题。
如新罗的雁石、永定的高陂、坎市、上杭的蛟洋、武平的岩前、
连城的朋口、漳平的西元等,因生活饮用水源有限,应尽可能分
质供水。
(2)、深化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进
程。市局重点抓好中心城市二水源富溪水库工程建设,为业主提
供良好的服务;认真做好黄岗水库作为红坊和永定莲花开发区供
水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何家陂水库、朝前水库等枢纽工程的
建设,发挥其综合功能。各县(市、区)应重点推进城镇和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