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机电工程学院

题目: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2013-10-08

高速切削加工

关键词:高速切削刀具,高速切削加工工艺,高速主轴

一.概念

高速切削是一个相对概念,高速切削通常指比常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高出5~10倍的切削加工,有时也称为超高速切削。也有将主轴转速达到10000r/min~60000r/min,快速进给速度40m/min以上,平均进给速度10m/min以上,加速度大于1g的切削加工定义为高速切削。

高速切削概念起源于德国切削物理学家Carl Salmon的著名切削试验及其物理引伸。他认为一定的工件材料对应有一个临界切削速度,其切削温度最高。在常规切削范围内。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提高,但当切削速度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时。切削温度不但不升高反而会降低。对每一种工件材料都存在一个速度范围。在该速度范围内。由于切削温度过高,刀具材料无法承受。即切削加工不可能进行,称该区为“死谷”。因此。只有越过“死谷”才可用现有的刀具进行高速切削。所以高速切削是一个相对概念。

二.基本原理

高速切削的基本原理是在低负荷状态下切削,通过提高主轴转速,减少切削深度,加大进给速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切削热的产生,而较低的切削深度又能使铣刀端齿全部参与切削,而在这种情况下则利于切屑的排出,大部分切削热可通过切屑带走,有文献报道,在低负荷状态下切削,约有90%的切削热会通过切屑带走,从而有效解决切削热变形及振动的问题,而且在切削效率以及刀具使用寿命上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高速切削加工工艺和常规切削加工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常规切削认为高效率应由低转速、大切深、缓进给、单行程等要素决定。而高速切削则追求高转速、中切深、快进给、多行程等要素实现高效率。在高速切削加工中,必须对切削用量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其中包括刀具接近工件的方向、接近角度、移动的方向和切削过程等。工艺路径的拟定是制定加工工艺的总体布局,目前主要考虑是如何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等。拟定工艺路径时,先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保证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再根据最优化原则,确定最短的走刀路线和最少的换刀次数,以减少加工辅助时间。当然切削刀具的选择也是加工工艺必须的程序。切削刀具现状已由传统的切削工具时代过渡到了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专用化的数控刀具时代,实现了向高科技产品的飞跃。而选用合理的切削刀具,即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最高刀具

的耐用度,从而达到提高切削效率,节约时间,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以满足高速切削加工的需求。在高速切削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热,切削必须及时的将它从工作台上清楚掉,避免使机床、刀具和工件产生热变型。合理的选择冷却润滑方式是保证加工质量的先决定条件。由于在高速切削加工时常规的冷却液很难进入加工区域,所以,目前干切削和微量油雾冷却是在高速加工过程中使用较多的工艺方法。

高速切削速度较之常规切削速度几乎高出一个数量级,其切削机制异于常规切削。由于切削机制的改变,使得高速切削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a) 切削力小:由于切削速度高,切屑流出速度加快,切屑流出阻力减少,切削变形减小,从而使切削力比常规切削降低30%以上,尤其是主轴轴承、刀具、工件受到的径向切削力大幅度减少,特别适合于加工薄壁类刚性差的工件,如飞机上的机翼壁板等。

b) 工件热变形小:在高速切削时,90%以上的切削热来不及传给工件就被高速流出的切屑带走,工件积累热量少,所以工件温升不会超过3℃,基本保持冷态,不会由于温升导致热变形,特别适合于加工细长易热变的工件。

c) 材料切除率高:随切削速度的提高,进给速度也相应提高5倍~10倍,单位时间内的材料切除率可达常规切削的3倍~6倍,适用于材料切除率要求大的场合,在航空航天、汽车和模具制造等领域,高速切削技术已成为加工整体构件最理想的制造技术。

d) 工艺系统振动小,可实现高精度、低粗糙度加工:在高速切削时,机床的激振频率很高,远远超出了“机床—刀具—工件”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范围(50Hz~300Hz),使得加工过程平稳,振动小,可实现高精度、低粗糙度加工。高速切削加工获得的表面质量常可达磨削水平,因此常可省去铣削后的精加工工序。

e) 可加工难加工材料:难加工材料如高锰钢、淬硬钢、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材料和耐磨铸铁等的切削加工不仅切削效率低,而且刀具寿命短。高速切削时,由于切削力小,切屑变形阻力小,刀具磨损小,故可加工一些难加工材料。

f) 高速干切削可以实现加工过程的绿色制造:高速干切削就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切削液的工艺方法,是对传统切削方式的一种技术创新。它相对于湿切削而言,是一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绿色切削和清洁制造工艺,它消除了切削液的使用对外部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现有技术

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高速切削的理论探索阶段、高速切削应用探索阶段、高速切削的初步应用阶段、高速切削的较成熟阶段等

四个阶段,现已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究开发高速切削技术及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国外近几年来高速加工机床发展迅速,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相继开发了各自的高速切削机床。高速切削在国内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高速机床的高档数控系统和开放式数控系统正在深入研究中,但目前主要还是依赖进口。目前国内正逐步开始推广应用高速切削技术,主要是应用在航空航天、模具和汽车工业,加工铝合金和铸铁较多,但采用的刀具以进口为主。

目前对铝合金的高速切削机理研究,已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结论,并已用于指导铝合金的高速切削生产实践。但对黑色金属及难加工材料的高速切削加工机理研究尚在探索阶段,其高速切削工艺规范还很不完善,是目前高速切削生产中的难点,也是切削加工领域研究的焦点。另外,高速切削已进入铰孔、攻丝等的应用中,其机理也都在不断研究之中。就目前而言,对高速切削时的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与刀具寿命、加工表面质量与加工精度的变化规律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四.发展趋势

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和绿色化是机械加工领域的发展趋势。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必将沿着安全、清洁生产和降低制造成本的方向继续发展,而成为21世纪切削技术的主流。

刀具材料对进一步发展高速切削技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现有高速切削刀具材料陶瓷刀具、金属陶瓷、涂层刀具和超细硬质合金刀具等仍将起主导作用,并将得到新的发展。进一步发展新型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抗热震性能的高可靠性的刀具材料(包括自润滑刀具材料),特别是为加工超级合金和高性能新型工程材料和高速干切削的刀具材料是发展的重点。

在发展高速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开发高效复合切削技术和高性能切削技术及其多功能与专用刀具,是提高切削效率和加工质量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高速切削过程的机床、刀具和工件质量的智能监控技术将得到更加重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舒尔茨著,高速加工发展概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 艾兴,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3]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https://www.360docs.net/doc/ce4118114.html,/view/4683346.htm

高速干式切削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高速干式切削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来源:慧聪网 1.引言 随着“21世纪绿色制造工程”的提出和实施,高速干式切削加工技术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迄今,大多数金属切削加工仍是以使用切削液的湿式加工方式来进行。 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排屑、清洗、防锈等功能,并对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保证加工表面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切削过程中使用切削液,一方面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据德国公司的统计资料,切削液使用费用占总制造成本的16%,而切削刀具费用仅占总制造成本的3%~4%)。另一方面,切削液会对环境产生较严重的污染,甚至会危害工人健康。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环境保护立法的日益严格,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制造”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制造业模式。为使金属切削加工尽可能达到绿色制造的要求,可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资源和能源的高速干式切削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所谓高速干式切削加工,是指在高速机械加工中,为保护环境、降低成本而有意识地减少或完全停止使用切削液。高速切削加工具有以下优越性: (1)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材料切除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乘积,v×f×ap)增加,切削加工时间减少,从而可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2)在高速切削加工范围内,切削力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而减小,根据切削速度的提高幅度,切削力平均可减少30%以上,有利于对刚性较差的零件和薄壁零件的切削加工。 (3)高速切削加工时,切屑以很高的速度排出,可带走大量切削热。切削速度愈高,带走的热量愈多(约90%以上),传给工件的热量大幅度减少,有利于减小加工零件的内应力和热变形,提高加工精度。 (4)从动力学的角度,在高速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提高而降低,而切削力正是切削过程中产生振动的主要激励源。转速的提高使切削系统的工作频率远离机床的低阶固有频率,而工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对低阶固有频率最敏感,因此高速切削加工可大大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5)高速切削可加工硬度45~65HRC的淬硬钢铁件,如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淬硬后的模具,可减少甚至取代放电加工和磨削加工,满足加工质量的要求。 2.实现高速干式切削加工的关键技术 在高速干式切削加工中,由于切削过程缺少切削液的润滑、冷却、排屑等作用,相应地会出现以下问题: (1)由于缺少切削液的润滑作用,高速干式切削加工中的切削力会大大增加,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振动会加剧,从而导致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变差,刀具磨损加快,刀具使用寿命缩短。 (2)由于缺少切削液的冷却作用,高速干式切削加工会在加工瞬间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主要集中在切屑中,会影响切屑的成型,过热的高温环境会导致形成带状和缠结状切屑并缠绕在刀具上,影响后续切削,加剧刀具磨损。如不及时将热量从机床的主体结构中排出,同样会使机床产生严重的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和降低工件表面质量。 (3)在高速干式切削加工某些材料(如石墨电极等)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如不能及时清除,会严重损害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细微颗粒也会侵入丝杠、轴承等机床关键部件,加大机床的磨损,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4)由于高速干式切削加工与高速湿式切削加工的切削过程有所不同,为使机床能够稳定地完成切削过程,需要对原来高速湿式切削加工选用的切削参数作相应修改和调整,才能应用于高速干式切削加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高速干式切削加工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与高速湿式切削加工相当(甚至更高)的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就必须对包括机床、刀具、工件以及切削参数在内的整个工艺系统进行全面的考虑权衡,并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以弥补高速干式切削加工的不足。

超高速加工发展状况及趋势.

班级:机制2班姓名:周明学号:1208470528 超高速加工发展状况及趋势 随着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各个国家关于对超高速加工技术的投资与研究使用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各国的发展水平却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超高速加工到2005年基本实现工业应用,主轴最高转速达15000r/min,进给速度达40~60m/min,砂轮磨削速度达100~150m/s;超精密加工基本实现亚微米级加工,加强纳米级加工技术应用研究,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期水平。超高速加工已经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竞争的一个制高点。超高速加工中,工件与刀具相互高速撞击,力的瞬态作用使剪切局限在一个微区域,能量在此微区的耗散使材料局部高温,可能达到熔化或接近熔化的状态。正反馈效应使局部绝热剪切作用愈加增强。切削速度越高,这种绝热剪切作用也越强,接近音速的超高速切削走向极端条件,带来了诸多新机理研究和对传统切削机理的突破性挑战。机床工作在数万转/分转速下承受冲击载荷,依然达到μ级的工作精度,要求实现机床主轴系统旋转的高精度高稳定性控制以及整机动静热特性的精确设计。冲击载荷下,主轴的高刚度、高精度要求轴承工作间隙很小,在微间隙中轴承润滑介质受到强剪切与挤压,同样达到了一种极端的工况。 超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的刃具,通过极大地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来提高材料切除率、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现代加工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高速切削与磨削机理研究,超高速主轴单元制造技术,超高速进给单元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用刀具与磨具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在线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等。超高速加工的切削速度范围因不同的工件材料、不同的切削方式而异。 超高速切削是金属切削加工技术的新发展。在今后15年内,现代机床技术将在机床设计、结构、金属切削效率和生产率等方面有重大突破。预计九十年代生产的机床将比七十年代生产的机床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它将采用强度与重量之比很高的材料(有色金属狈非金属材料)来代替钢和铸铁。在加工速度方面,未来的机床主轴将以10万转/分的速度进行工作,金属切削效率将为今夭的十倍,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也将有本质上的改进。下面对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研究和试验超高速切削加工的情况作一概括介绍。 超高速切削原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在三十年代提出的一个实验理论,它认为金属切削效率直接与切削速度有关。特别是该理论断定,当切削速度在10万英尺/分(3万米/分)以上时,金属切削效率将提高50~1。。O倍。这个理论直到五十年代后期才得到证实。当时该公司在加工口径为20毫米的滑膛大炮炮筒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切削速度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并充分证明超高速切削的理论是可行的。但是由于当时有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特别是刀具和工件的高速运动的控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超高速切削的研究中断了。六十年代初,美国空军主持研究用超高速切削方法,加工钦、铝、不锈钢和热处理钢,他们使用单刃刀具加工火箭发动机零件,切削速度达到1.5~36万英尺/分(。.45、10万米/分),研究表明,用超高速切削方法加工这些宇宙航空用的金属材料,切削效率要比用普通方法加工高很多倍。 机械装备大多工作在力热耦合状态下,现代CAE技术对连续的机械结构的特性预测已达到很高的精度。分析的困难发生在结构界面造成的不连续性。因此,无论整机的结构设计,还是高速切削中,刀具与工件材料的强烈摩擦,以及高速轴承支承的工作表面与润滑介质的相互作用都存在界面强耦合作用问题。 Salomon高速切削(high speed machining,HSM或high speed cutting,HSC)的理念提出以来,超越“热沟”、切削力和切削热同时下降的假设始终未得到验证。超高速加工过程中,被切材料与刀具以接近声速进行瞬间碰撞,材料的高速激烈应变和切屑的瞬间形成,工件材料的

高速切削

1. 论述高速切削的特点。 材料去除率高,切削力较小,工件热变形小,工艺系统振动小,可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可实现绿色制造,简化加工工艺流程。高速切削追求高转速、中切深、快进给、多行程的加工工艺,高速切削加工可大大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表面质量可提高1~2等级。加快产品开发周期,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2.阐述高速切削技术研究体系、关键技术。 数控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建立在机床结构与材料、高速主轴系统、高性能CNC控制系统、快速进给系统、高性能刀具材料、数控高速切削加工工艺、高效高精度测试技术等许多相关的软件和硬件技术基础之上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将各单元技术集成的一项综合技术。关键技术:高速切削机理;高速切削刀具技术;高速切削机床技术;高速切削工艺技术;高速加工的测试技术。 3.阐述高速切削发展趋势。 机床结构将会具有更高的刚度和抗振性,使在高转速和高级给情况下刀具具有更长的寿命;将会用完全考虑高速要求的新设计概念来设计机床;在提高机床进给速度的同时保持机床精度;快换主轴;高、低速度的主轴共存;改善轴承技术;改进刀具和主轴的接触条件;更好的动平衡;高速冷却系统。(新一代高速大功率机床的开发和研制;新一代抗热振性好、耐磨性好、寿命长的刀具材料的研制及适宜于高速切削的刀具结构的研究;进一步拓宽高速切削工件材料及其高速切削工艺范围;高速切削机理的深入研究;高速切削动态特性及稳定性的研究;开发适用于高速切削加工状态的监控技术;建立高速切削数据库,开发适于高速切削加工的编程技术以进一步推广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基于高速切削工艺,开发推广干式(准干式)切削绿色制造技术;基于高速切削,开发推广高能加工技术) 4结合典型工件材料和加工工艺方法,讨论高速切削的速度范围。 (1)根据工件材料:刚才380m/min以上、铸铁700m/min以上、铜材1000m/min以上、铝材1100m/min以上、塑料1150m/min以上时,认为是合适的速度范围。(2)根据加工工艺方法:车削700~7000m/min,铣削300~6000m/min,钻削200~1100m/min,磨削5000~10000m/min,认为是合适的速度范围。 5讨论高速切削加工的切削力变化规律。 (1)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背吃刀量ap增大,切削力成正比增加,背向力和进给力近似成正比增加。进给量f增大,切削力与增大,但切削力的增大与f不成正比(75%)(2)工件材料对切削力的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塑性。a材料的强度、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在现代机械切削加工技术中,高速切削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其技术已开始被使用,随之而来的,首先是高速机床,那么,高速切削与传统切削技术究竟有什么不同? 其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实现它有哪些益处? 其适用性怎么样呢? 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且尽可能结合目前在世界上居领先水平的瑞士MIKRON公司的机床的结构、特点来分析,用它同目前国内仍在普遍应用的传统的加工方法和切削理论相比较,促进高新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普及。 缩短加工时的切削与非切削时间,对于复杂形状和难加工材料及高硬度材料减少加工工序,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品的高精度和高质量,是我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性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有人认为,一提高速加工,就是主轴转速要几万转;只要主轴转速一达到几万转,就可以实现高速切削,这其实是不全面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机床已经具备了下面的条件,也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会使得高速切削成为可能。 1.机电一体化的主轴,即所谓电主轴。现代化的主轴是电机与主轴有机地结合成一体,采用电子传感器来控制温度,自有的水冷或油冷循环系统,使得主轴在高速下成为“恒温”;又由于使用油雾润滑、混合陶瓷轴承等新技术,使得主轴可以免维护、长寿命、高精度。由于采用了机电一体化的主轴,减去了皮带轮、齿轮箱等中间环节,其主轴转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0~42000r/min,甚至更高。不仅如此,由于结构简化,造价下降,精度和可*性提高,甚至机床的成本也下降了。噪声、振动源消除,主轴自身的热源也消除了。MIKRON公司便采用了本集团“STEP-TEC”公司生产的电主轴,这种电主轴采用了其特别的、最先进的矢量式闭环控制、高动平衡的主轴结构、油雾润滑的混合陶瓷轴承,可以随室温调整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主轴在全部工作时间内温度衡定。 何为矢量式闭环控制呢?其实就是借助数/模转换,将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量值变换为直流电模型,这样,既可实现用无电刷的交流电机来实现直流电机的优点,即在低转速时,保持全额扭矩,功率全额输出,主轴电机快速起动和制动。以UCP710机床切削45#钢为例,用STEP-TEC 的主轴铣削,铣刀直径?63mm, 主轴转速为1770r/min,金切量为540cm3/min;在无底孔钻孔时,钻头直径?50mm, 转速1350r/min,可一次钻出,而无需常用的先打中心孔,而后钻孔再扩孔的方法。 2.机床普遍采用了线性的滚动导轨,代替过去的滑动导轨,其移动速度、摩擦阻力、动态响应,甚至阻尼效果都发生了质的改变。用手一推就可以将几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的重工作台推动。其特有的双V型结构,大大提高了机床的抗扭能力;同时,由于磨损近乎为零,导轨的精度寿命较之过去提高几倍。又因为配合使用了数字伺服驱动电机,其进给和快速移动速度已经从过去最高的6m/min,提高到了现在的20~60m/min,MIKRON公司的最新型机床使用线性电机,进给和快移速度可达80m/min。 3.目前最先进的数控系统已经可以同时控制8根以上的轴,实现五轴五联动,甚至六轴五联动,多个CPU,数据块的处理时间不超过0.4ms;同时,均配置功能强大的后置处理软件,运算速度快,仿真能力强且具备程序运行中的“前视”功能,随时干预,随时修改。外接插口,数据传输速度快,甚至可以与以太网直联;加上全闭环的测量系统,配合使用数字伺服驱动技术,机床的线性移动可以实现1~2g的加速和减速运动。 4.机床床身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机床均采用落地式床身,整体铸铁结构,龙门式框架的主轴立柱,尽可能由主轴部件来实现二轴甚至三轴的线性移动,考虑到刀具重量的变化极小,这样,在工件乃至工作台不进行快速线性移动的情况下,机床快速线性移动的部件的重量近乎常量,因此,更容易实现快速加速和减速情况下的运动惯量及实现动态平衡,减少由于动态冲击所带来的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作业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许磊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13机制(1)班 1306011031) 摘要:高速切削加工作为模具制造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与传统加工技术相比是质的飞越,具有高生产效率、小切削力、高加工精度、低能耗等特点。可以解决在模具常规切削加工中备受困扰的一系列问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速加工工艺、高速加工应用、高速加工趋势。 引言:对于某种机械零件而言,高速加工就是以较快的生产节拍进行加工。一个生产节拍:零件送进 →定位夹紧→刀具快进→刀具工进(在线检测)→刀具快退→工具松开、卸下→质量检测等7个基本生产环节。而高速切削是指刀具切削刃相对与零件表面的切削运动(或移动)速度超过普通切削5~10 倍,主要体现在刀具快进、工进及快退三个环节上,是高速加工系统技术中的一个子系统。对于整条自动生产线而言,高速加工的表征是以简捷工艺流程,以较短、较快的生产节拍的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这就要求突破机械加工传统观念,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改革原有加工工艺(方式),尽可能地缩短整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对于某一产品而言,高速加工也意味着企业要以较短的生产周期,完成研发产品的各类信息采集与处理、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市场营销及反馈相关信息。 一、高速切削工艺 加工工艺是成功进行高速切削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选择不当,会使刀具磨损加剧,完全达不到高速加工的目的。高速切削工艺技术包括切削参数、切削路径、刀具材料及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等。 1.切削参数的选择 在高速切削加工中,必须对切削参数进行选择,其中包括刀具接近工件的方向、接近角度、移动的方向和切削过程(顺铣还是逆铣)等. 2.切削路径的选择 切削路径的选择与优化在高速切削加工中,除了刀具材料和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外,还要采取不同的切削路径才能得到较好的切削效果。切削路径优化的目的是提高刀具耐用度,提高切削效率,获得最小的加工变形,提高机床走刀利用率,充分发挥高速加工的优势。主要包括: 1)走刀方向的优化在走刀方向的选择上,以曲面平坦性为评价准则,确定不同的走刀方向选取方案;对 于曲率变化大的曲面以最大曲率半径方向为最优进给方向,对曲率变化小的曲面,以单条刀轨平均长度最长为原则选择走刀方向。 2)刀位轨迹生成按照刀位路径尽可能简化,尽量走直线,路径尽量光滑的要求选择加工策略,选择合适 的插补方法,保证加工面残留高度的要求,采用过渡圆弧的方法处理加工干涉区,这样在加工时就不需要减速,提高加工效率。 3)柔性加减速和断刀的几率。选取合适的加减速方式,减少启动冲击,保持机床的精度,减少刀具颤振。 3.刀具材料的选择 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1)切削刀具材料与加工对象的力学性能匹配,主要指刀具与工件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硬度等力学性能相 匹配,具有优良高温力学性能的刀具尤其适合高速切削加工。对于硬脆刀具(如硬质合金和陶瓷)的磨损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其力学性能。 2)切削刀具材料与加工对象的物理性能匹配,主要是指刀具与工件材料的熔点、弹性模量、导热系数、 热膨胀系数、抗热冲击能力等物理参数要相匹配。加工导热性差的工件时,应采用导热较好的刀具材料,以使切削热得以迅速传出而降低切削温度。对于精密加工则要选用热膨胀系数小的刀具材料(金刚石等)。高速干切削、高速硬切削和高速加工黑色金属的最高切削速度主要受限于刀具材料的耐热

(高速切削技术及其应用)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中文题目: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英文题目:High speed cutt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毕业专业:汽车机械制造技术 学生姓名:高越 准考证号:290414100432 指导教师:穆春燕 二零一五年八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特授权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目录 前言 (05) 1.高速切削概念、内容及特点 (06) 1.1高速切削概念 (06) 1.2高速切削的研究内容 (06) 1.3高速切削特点 (07) 2.高速切削的技术体系 (08) 3.高速切削的技术关键及目前解决方案 (08) 3.1高速切削的技术关键 (08) 3.2高速切削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09) (1)高速切削机床 (09) (2)高速切削刀具 (11) (3)C A D/C A M (11) (4)高速切削的数控编程 (11) 4.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 (12) 4.1高速切削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 (12) 4.2 高速切削在纤维增强塑料中的应用 (12) 4.3高速切削在模具制造业中的应用 (12) 4.4 高速切削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 (12) 5.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12) 6.答谢辞 (14) 7.参考文献 (14)

国内外先进切削加工理论

国内外先进切削加工理论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取技术优势,各国纷纷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一方面发展了以数控机床为基础的自动化加工技术,另一方面发展了各种新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比较典型的有(超)高速切削、干切削、硬切削、(超)精密切削技术等。微机械(或微型装置)是另一个新型研究领域,其加工技术的开发具有巨大的产业化应用前景。虚拟切削加工技术是在计算机上借助虚拟现实、立体建模和仿真技术,检验产品的设计合理性和可加工性,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行模拟与仿真,预测产品的加工质量、制造周期、使用性能等,以便及时修改设计,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获得最佳产品质量、最低生产成本和最短开发周期。本文主要综述(超)高速切削、干切削、硬切削、(超)精密切削、虚拟切削加工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关键技术。 2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提高切削速度一直是切削加工领域十分关注并为之不懈努力的重要目标。虽然目前国内外专家尚未对高速切削的切削速度的界定达成共识,但通常认为高速切削的切削速度比常规切削速度高5~10倍以上。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在机床结构及材料、机床设计制造技术、高速主轴系统、快速进给系统、高性能CNC 控制系统、高性能刀夹系统、高性能刀具材料及刀具设计制造技术、高效高精度测量测试技术、高速切削机理、高速切削工艺等诸多相关硬件与软件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高速切削加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体系(见图1)是机床、刀具、工件、加工工艺、切削过程监控、切削机理等诸多方面的有机集成。 高速切削加工具有以下特点:①切削力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而下降;②切削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被切屑带走;③加工表面质量提高;④在高速切削范围内机床的激振频率远离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范围。以上特点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改善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有利于减少模具加工中的手工抛光;有利于减小工件变形;有利于使用小直径刀具;有利于加工薄壁零件和脆性材料;有利于加工较大零部件;可替代其它加工工艺(如磨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刀具寿命会下降。 目前,航空制造业(尤其是大型整体铝合金薄壁飞机结构件的加工)、模具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均已积极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加工情况合理选用高速机床和加工工艺,不同的生产领域和加工对象对高速机床的性能要求和适用的工艺方法是有区别的。适于高速切削加工的

数控机床中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

2012年第11卷第15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11).15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数控机床中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吴卫军 【内容摘要】目前高速切削技术以其高效率、低磨损的技术特点,在制造行业内的应用正不断增强,尤其是在精密仪器的制造 上,更是离不开高速切削的技术支持。这一技术对其运行设备要求严格,目前,数控机床是高速切削技术应用的最好平台,该技术也对数控机床设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关键词】数控机床;高速切削;电主轴;刀具【作者单位】吴卫军,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当前,社会的发展对制造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高效率、高质量、高节能的机械加工水平已经成为了整个数控加工行业的共同追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高速切削理念的提出和发展,时至今日,在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上兼具优势的高速切削技术已经成为数控机床的首要选择。高速切削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一般认为高速切削或超高速切削的速度 为普通切削加工的5 10倍[1] 。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技术、船舶加工以及模具的制造等需要精密加工的领域几乎都能看到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这也反映了高速切削技术在数控机床中占据的位置必将越来越重要的发展趋势。 一、高速切削的效益优势1931年,德国切削物理学家萨洛蒙(Carl.j.Salomon )博士研究成果得出:被加工材料都有一个临界切削速度,在切削速度达到临界速度之前,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随着切削速度增大而增大,当切削速度达到普通切削速度的五至十倍时,切削刃口的温度开始随切削速度增大而降低,刀具磨损 随切削速度增大而减小[2] 。高速切削技术这一特性为切削过程带来了必然的高效益,具体表现如下: (一)生产率上的优势。高速切削首先带来了切削速度的提升,速度的改变使相同时间内的切削量至少提高四倍,这就使得加工工序的高度集中变为了可能。常规的切削过程经常要把工件按加工的精细程度进行划分,分工序进行分别加工,这种情况需要占用一定的工件装卸和搬运时间。采用高速切削技术后,可以将繁复的加工工序简单化,以前要分工进行的步骤都可以集中在同一道工序内进行加工,而且基本上不会对工件的精度和质量造成影响。此外,由于高速切削技术的引入,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大大地延长了,在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刀具替换和托盘交换的时间,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件的生产率。 (二)加工精度上的优势。高速切削技术不仅不会降低工件的加工精度,反而能够做到工件质量的提升,这不得不说是高速切削的魅力所在。 1.工件所受切削力变小。高速切削的技术原理不同于常规的切削技术,在切削时运行速度高,切削力却比较小,切削速度的提高和切削力的减小,使得工件因夹压受力导致形状 异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故而大大地提升了工件的合格率,这种切削技术尤其适用于一些较细长、较纤薄的精密部件的加工。 2.工件受热降低。在常规切削加工中,由于切削带来的高温也是导致部分工件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高温切削技术以后,由于切削热量的降低及切屑的迅速散热效果,工件受热量大大降低,这也基本上避免了由于高温受热所造成的工件变形。 由于高速切削在这两方面的技术优势,制造出来的工件 往往在尺寸要求、 表面平整性、光滑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这是常规切削工艺所难以比拟的。 二、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对数控机床提出的要求 高速切削技术对使用设备在运行速度、设备精度及稳定程度上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数控机床是最符合高速切削加工技术要求的加工设备。然而, 当前的数控机床还存在提升和进步的空间,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 的改善和提升,以便更好地适应先进的高速切削技术的内在要求。具体如下: (一)采用电主轴作为数控机床的主轴。主轴单元的设计,是实现高速加工的最关键的技术领域之一,同时也是高速加工机床最为关键的部件,它不仅要能在很高的转速下旋转, 而且要有很高的同轴度,高的传递力矩和传动功率、良好的散热或冷却装置,要经过严格的动平衡矫正,主轴部件的设计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热态特性,具有极高的角加减速度来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升降速和指定位置的准停[3] 。而电主轴能够保证机床主轴和发电机的转子轴合二为一,在运行的平稳性上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电主轴在温度的保持上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对于温差的控制水平更为先进,在轴承支撑和润滑方面采用了最新的技术,保证了主轴的使用寿命和高性能。 (二)改善伺服单元的性能。切削速度的提升需要与之配套的进给,才能更好地体现先进的高速切削技术的工作水平。由于主轴转速的提高,机床进给速度也必须大幅提高(60m /min 以上),以保持刀具每齿或每转进给量基本不变,从而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和刀具寿命。每故而在数控机床伺服单元的性能上,应尽量采用响应速度较高的配套设施。在 · 57·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1)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艾兴教授 一、概述 机械加工的发展趋势是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和绿色化,切削加工的发展方向是高速切削加工,在发达国家,它正成为切削加工的主流。50年来,切削技术的极大进步说明了这一点:今天切削速度高达8000m/min,材料切除率达150~1500cm3/min,超硬刀具材料硬度达3000~8000HV,强度达1000Mpa,加工精度从10um到0.1um。干(准)切削日益广泛应用。随切削速度提高,切削力降低大致为25~30%以上;切削温度增加逐步缓慢;加工表面粗糙度降低1~2级;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高速切削技术不只是一项先进技术,它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将带动整个制造业的进步和效益的提高。在国外,20世纪30年代德国Salomon博士提出高速切削理念以来,经半个世纪的探索和研究,随数控机床和刀具技术的进步,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应用并快速发展到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制造业加工铝、镁合金、钢、铸铁及其合金、超级合金及碳纤维增强塑料等复合材料,其中加工铸铁和铝合金最为普遍。 不同材料的高速切削加工速度范围 高速切削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陶瓷刀具高速切削淬硬钢并在生产中应用,其后引起对高速切削加工的普遍关注,目前主要还是以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为主,硬质合金刀具切削速度≤100~200m/min,高速钢刀具在40m/min以内。但在汽车、模具、航空和工程机械制造业进口了一大批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国内也生产了一批数控机床,随着高速切削的深入研究,这些行业有的已逐步应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高速切削加工理论基础 (1) 切屑形成特征 不同材料在不同状态下的切屑形态: (a) 供货状态,切削速度127.2m/min (b)硬度325HB,切削速度125.5m/min

超高速切削技术

兰州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刘毅

超高速切削技术 一、概述 自20世纪30年代德国Carl Salomon博士首次提出高速切削概念以来,经过50年代的机理与可行性研究,70年代的工艺技术研究,80年代全面系统的高速切削技术研究,到90年代初,高速切削技术开始进入实用化,到90年代后期,商品化高速切削机床大量涌现,21世纪初,高速切削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应用,正成为切削加工的主流技术。 根据1992年国际生产工程研究会(CIRP)年会主题报告的定义,高速切削通常指切削速度超过传统切削速度5-10倍的切削加工。因此,根据加工材料的不同和加工方式的不同,高速切削的切削速度范围也不同。高速切削包括高速铣削、高速车削、高速钻孔与高速车铣等,但绝大部分应用是高速铣削。目前,加工铝合金已达到2000-7500m/min;铸铁为900-5000m/min;钢为600-3000m/min;耐热镍基合金达500m/min;钛合金达150-1000m/min;纤维增强塑料为2000-9000m/min。 高速切削是一项系统技术,图1显示了影响高速技术的各方面因素,企业必须根据产品的材料和结构特点,购置合适的高速切削机床,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采用最佳的切削工艺,以达到理想的高速加工效果。

图1 高速机床CNC控制技术 二、高速切削的特点与应用 实践表明,高速切削具有以下加工特点: 切削力降低 工件热变形减少 有利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形位精度 已加工表面质量高 工艺系统振动减小 显著提高材料切除率 加工成本降低 高速切削的上述特点,反映了在其适用领域内,能够满足效率、质量和成本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解决了三维曲面形状高效精密加工问题,并为硬材料和薄壁件加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高速切削在航空航天业、模具工业、电子行业、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业主要是解决零件大余量材料去除、薄壁件加工、高精度、难加工材料和加工效率等问题,特别是整体结构件高速切削,既保证了零件质量,又省去了许多装配工作;模具业中大部分模具均适用高速铣削技术,高速硬切削可加工硬度达50- 60HRC的淬硬材料,因而取代了部分电火花加工,并减少了钳工修磨工序,缩短了模具加工周期;高速铣削石墨可获得高质量的电火花加工电极。高速切削的高效率使其在电子印刷线路板打孔和汽车大规模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适合高速切削的工件材料有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不锈钢、淬硬钢、石墨和石英玻璃等。

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及研究展望切削加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的共性技术,是机械制造业主导加工方法,在近二三十年中,机械制造业经历了成组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发展阶段,并继续向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使机械加工的辅助工时大大缩短,切削工时成为总工时的主要部分,因而提高切削加工效率已成为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高速切削技术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并以其极高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被公认为现代制造技术的一大突破。 自从德国萨洛蒙博士首次提出高速切削概念以来,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高速切削的理论探索、应用探索、初步应用、较成熟的应用四个发展阶段。随着数控机床和刀具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高速主轴系统的应用,本世纪初期,高速切削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切削主流。如今,美、德、日、法、瑞士、意大利等生产的不同规格的各种商业化高速机床已经进入市场,应用于飞机、汽车及模具制造。 切削加工的发展方向是高速切削。高速切削技术不只是一项先进技术,它的发展和应用将推动整个制造业的进步和效益的提高。应当指出:高速切削中的“高速”不仅是一个技术指标,而且是一个经济指标;对于工程而言,“高速”就是效益。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生产技术成为国际生产工程的主流,工业发达国家机床的数控化率显著提高,已经逐步取代普通机床。 1高速切削的优点及其发展 1.1 高速切削的优点 高速切削是一个相对概念,迄今尚未有一个确切的界定。高速切削通常指比常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高出5~10 倍的切削加工,有时也称为超高速切削。与常规切削相比,高速切削由于速度高出一个数量级,切削机理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零件加工产生一些优良的效果。生产实践表明,其主要有以下优点: (1)单位时间内材料切除量可增加3~6 倍以上,提高进给速度从而较大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周期,达到节省制造资源的目的。使切削力显著减少,尤其是径向切削力会大幅度减少。因此,可以加工普通切削无法加工的薄壁复杂工件,并有利于提高薄壁件和细长件的加工精度。 (2)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以减少进给量,加工过程平稳、振动小,改善工件的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高速切削时的激振频率很高,可以远离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固有频率,因而工艺系统振动小,能加工出非常精密的零件。切屑带走大部分的热量,切削力和切削热影响小,至使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小,从而能达到较高的表面质量。 (3)高速切削时,切屑以极高速度排出,95%以上的切削热被切屑带走,工件基本上保持冷态,因此特别适合加工容易产生热变形的零件,同时还减少了工件内应力的产生,可以部分实现干切削。相对于湿切削而言,不免是一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绿色切削和清洁制造工艺。 (4)采用高速切削,可降低机床需求种类,减少刀具使用种类,简化工艺流程,达到降低切削成本的目的。与常规切削相比,高速切削可一次完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工序,大大减少了工序。部分零件经过高速切削加工后可作为最终产品,无需进行超精密加工。1.2 高速切削的发展 对高速切削机理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切屑成形机理、切削力和切削热变化规律上。

高速切削的所罗门原理

一、高速切削的原始定义1931年,德国切削物理学家萨洛蒙 (Carl.J.Salomon)博士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同年申请了德国专利(Machine with high cutting speeds)的所罗门原理: 被加工材料都有一个临界切削速度V0,在切削速度达到临界速度之前,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随着切削速度增大而增大,当切削速度达到普通切削速度的5~6倍时,切削刃口的温度开始随切削速度增大而降低,刀具磨损随切削速度增大而减小。 切削塑性材料时,传统的加工方式为“重切削”,每一刀切削的排屑量都很大,即吃刀大,但进给速度低,切削力大。 实践证明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屑形态从带状、片状到碎屑状演化,所需单位切削力在初期呈上升趋势,而后急剧下降,这说明高速切削比常规切削轻快,两者的机理也不同。 二、现代高速切削技术的概念所罗门原理出发点是用传统刀具进行高速度切削,从而提高生产率。 到目前为止,其原理仍未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 但这一原理的成功应该不只局限于此。 高速切削技术是切削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角度去确切定义高速切削,目前还没有取得一致,因为它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的加工方式,不同的切削材料有着不同的高速切削速度和加工参数。 这里包含了高速软切削、高速硬切削、高速湿切削和高速干切削等等。 事实上,高速切削技术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机床材料的研究及选用技术,机床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高性能CNC控制系统、通讯系统,高速、高效冷却、高精度和大功率主轴系统,高精度快速进给系统,高性能刀具夹持系统,高性能刀具材料、刀具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高效高精度测试测量技术,高速切削机理,高速切削工艺,适合高速加工的编程软件与编程策略等等诸多相关的硬件和软件技术。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论文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机械本113 唐钊伟 摘要:介绍高速切削加工的定义,高速切削加工中机床的选择,高速切削加工刀具材料的介绍及高速切削加工工艺的有关知识。 关键词:高速切削加工;高速切削刀具;高速切削工艺; 一、高速切削加工的定义。 高速切削加工是一种比常规切削速度高得多的先进制造工艺。它的巨大吸引力在于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而且可以使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达到更高的水平。高速加工已在航空、航天、汽车以及超精密微细加工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资料表明,一般模具和工具。有6O%的机加工量可用高速切削加工工艺来完成的。高速切削概念起源于德国切削物理学家Carl Salmon的著名切削试验及其物理引伸。他认为一定的工件材料对应有一个临界切削速度,其切削温度最高。在常规切削范围内。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提高,但当切削速度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时。切削温度不但不升高反而会降低。对每一种工件材料都存在一个速度范围。在该速度范围内。由于切削温度过高,刀具材料无法承受。即切削加工不可能进行,称该区为“死谷”。因此。只有越过“死谷”才可用现有的刀具进行高速切削。所以高速切削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把采用比常规切削速度高得多(一般为5一l0倍)的切削加工称为高速切削。如当切削速度对钢材达到380m/min以上、铸铁700 m/rain以上、铜材1000m/min 以上、铝材1100m/min以上时称为高速切削加工。 二、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优势。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21世纪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可以解决在汽车模具常规切削加工中备受困扰的一系列问题。近几年来,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大部分的模具公司都得到了广泛应用,85%左右的模具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序已被高速加工所替代。高速加工技术集高效、优质、低耗于一身,已成为国际模具制造工艺中的主流。通过国内外汽车模具制造行业的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实践应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具有如下优势:(一)、高速切削加工提高了加工速度 (二)、高速切削加工生产效率高 (三)、高速切削加工可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

高速切削技术

高速切削的加工技术(2008-08-20 14:07:47) 标签:高速切削min主轴转速刀具兰 生公司数控机床杂谈 高速切削的加工技术 在现代机械切削加工技术中,高速切削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其技术已开始被使用,随之而来的,首先是高速机床,那么,高速切削与传统切削技术究竟有什么不同? 其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实现它有哪些益处? 其适用性怎么样呢? 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且尽可能结合目前在世界上居领先水平的瑞士MIKRON公司的机床的结构、特点来分析,用它同目前国内仍在普遍应用的传统的加工方法和切削理论相比较,促进高新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普及。 缩短加工时的切削与非切削时间,对于复杂形状和难加工材料及高硬度材料减少加工工序,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品的高精度和高质量,是我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性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有人认为,一提高速加工,就是主轴转速要几万转;只要主轴转速一达到几万转,就可以实现高速切削,这其实是不全面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机床已经具备了下面的条件,也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会使得高速切削成为可能。 1.机电一体化的主轴,即所谓电主轴。现代化的主轴是电机与主轴有机地结合成一体,采用电子传感器来控制温度,自有的水冷或油冷循环系统,使得主轴在高速下成为“恒温”;又由于使用油雾润滑、混合陶瓷轴承等新技术,使得主轴可以免维护、长寿命、高精度。由于采用了机电一体化的主轴,减去了皮带轮、齿轮箱等中间环节,其主轴转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0~42000r/min,甚至更高。不仅如此,由于结构简化,造价下降,精度和可靠性提高,甚至机床的成本也下降了。噪声、振动源消除,主轴自身的热源也消除了。MIKRON公司便采用了本集团“STEP-TEC”公司生产的电主轴,这种电主轴采用了其特别的、最先进的矢量式闭环控制、高动平衡的主轴结构、油雾润滑的混合陶瓷轴承,可以随室温调整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主轴在全部工作时间内温度衡定。 何为矢量式闭环控制呢?其实就是借助数/模转换,将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电量值变换为直流电模型,这样,既可实现用无电刷的交流电机来实现直流电机的优点,即在低转速时,保持全额扭矩,功率全额输出,主轴电机快速起动和制动。以UCP710机床切削45#钢为例,用STEP-TEC的主轴铣削,铣刀直径?63mm, 主轴转速为1770r/min,金切量为540cm3/min;在无底孔钻孔时,钻头直径?50mm, 转速1350r/min,可一次钻出,而无需常用的先打中心孔,而后钻孔再扩孔的方法。 2.机床普遍采用了线性的滚动导轨,代替过去的滑动导轨,其移动速度、摩擦阻力、动态响应,甚至阻尼效果都发生了质的改变。用手一推就可以将几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的重工作台推动。其特有的双V型结构,大大提高了机床的抗扭能力;同时,由于磨损近乎为零,导轨

高速切削技术课后作业

《第二章高速切削技术》课后作业 班级:机设1506 姓名:吴利锋学号:10 1. 高速切削技术具有哪些优越性? 高速切削之所以得到工业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相对传统加工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1.可提高生产效率 高速切削加工允许使用较大的进给率,比常规切削加工提高5~10倍,单位时间材料切除率可提高3~6倍。当加工需要大量切除金属的零件时,可使加工时间大大减少。 2.降低了切削力 由于高速切削采用极浅的切削深度和窄的切削宽度,因此切削力较小,与常规切削相比,切削力至少可降低30%,参见图1。这对于加工刚性较差的零件来说可减少加工变形,使一些薄壁类精细工件的切削加工成为可能。 3. 提高了加工质量 因为高速旋转时刀具切削的激励频率远离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不会造成工艺系统的受迫振动,保证了较好的加工状态。由于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和切削力都很小,使得刀具、工件变形小,保持了尺寸的精确性,也使得切削破坏层变薄,残余应力小,实现了高精度、低粗糙度加工。 4.加工能耗低,节省制造资源 由于单位功率的金属切除率高、能耗低、工件的在制时间短,从而提高了能源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切削加工在制造系统资源总量中的比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 简化了加工工艺流程 常规切削加工不能加工淬火后的材料,淬火变形必须进行人工修整或通过放电加工解决。高速切削则可以直接加工淬火后的材料,在很多情况下可完全省去放电加工工序,消除了放电加工所带来的表面硬化问题,减少或免除了人工光整加工。 2. 与常规切削相比,高速切削机理有哪些特别之处? 与常规切削相比,高速切削具有下列特别之处: (1) 加工效率高。随着切削速度的大幅度提高,进给速度也相应提高5~10 倍。金属去除率可达到常规切削的3~10 倍。同时机床快速空行程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也减少了非切削的空行程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机床的生产率。 (2) 切削力降低。在切削速度达到一定值后,切削力可降低30%以上,尤其是径向切削力的大幅度减少,特别有利于薄壁细肋等刚性差零件的精密加工。 (3) 工件热变形减小。高速切削刀具热硬性好,95% ~98%以上的切削热被切屑飞速带走,工件可基本上保持冷态,可进行高速干切削,不用冷却液,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能实现绿色加工。 (4) 已加工表面质量高。高速切削时,机床的激振频率特别高,它远远离开了“机床- 刀具- 工件”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范围,工作平稳振动小。 (5) 有利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形位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