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V多联体空调施工方案

VRV多联体空调施工方案
VRV多联体空调施工方案

三、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材料、设备及部件检验→现场放样→支架制安→风管制作风管检查验收→风管安装→漏光、风试验→暖通设备进场→设备验收→设备安装→单机试运转→各类接口镶接→各类风口镶接→系统调试→中间验收

3.4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

3。4。1工程内容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材料采购、打墙洞、管线连接、室内、外机的安装、控制线接线及系统调试。整个大楼的空调主配电部分不在本公司施工之列。

3。4.2施工方法

3.4.2.1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设备基础(支架)验收→开箱检查→设备运输→安装调平→试运转

2、设备基础(支架)安装及验收

(1)基础:机组在安装前应由专业人员核对屋面(结构)的承重能力.机座工字钢或槽钢制

作;机座可用角钢制作托架、加防震橡胶垫置于地面。机座表面应水平.主机可直接用螺栓固定在机座上。

(2)吊装点应紧固且需要足够强度以承受机组重量及运行振动,并且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必

要时须进行承重核算。

3、开箱检查

(1)设备在就位安装前必须进行开箱验收,协同业主代表检查外观有无一次搬运造成的损伤,有无保管不完善造成的锈蚀进水问题,检查设备零件是否符合装箱单,并做好三方签认记录,主要检查项目有:

①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

②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③装箱清单、随机设备技术文件、资料;

④随机专用工具及零部件的数量;

(2)按设备清单核对机壳和其他部位的主要尺寸,检查各种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好

检查记录.机壳的防锈情况是否发生变形或锈蚀、碰损等。

4、吊运

(1)运输路线为:卸货点——汽车运输—-设备安装就位点

(2)用载重汽车将设备水平运输至设备安装就位点附近,利用吊车(起重设备)将设备从汽

车上吊放到枕木上。

(3)搬运和吊装的绳索不得捆缚在机壳或轴承的吊环上

5、大件设备吊运专项

(1)准备工作

检查准备所需起重器具和工具,并运至现场.

(2)设备安装(起重设备):

采用吊车起重吊装设备。

6、设备安装吊平

(1)空气处理机组安装吊平

①支吊架与设备接触处设有橡胶减振垫。需使排水盘保持一定的倾斜,以利于冷凝水

排放。

②机组连接的风管、水管等重量不得由机组承受。

(2)室内机吊装

①吊装点应紧固且需要足够强度以承受机组重量及运动振动,用Ф=10mm的圆条作吊

装连

接件,安装时需保持排水盘一定的坡度,让冷凝水排放顺畅。

②接线:接线前检查带能源的电压、频率及相辐是否与机组一致,电源电压偏差不超过

定电压的10%。启动风机前,必须进入风机箱内手用转动风机叶轮,仔细检查有无金属摩擦声.

③冷凝水管连接:冷凝水管保持1%的坡度以便冷凝水排放畅通。

7、配电

(1)设备、器件管线定位放线一定要按照设计图和工艺的要求进行,施工中的各种支/吊架应按图纸用有关技术资料的规定要求,事先预制,并做好防腐处理,安装时一定要牢固可靠。

①各种金属构件的安装孔采用电、手动开孔或钻孔,不得采用气割或电弧焊穿孔;电气的接线螺栓必须采用镀锌件,并配垫圈等防止松动.

②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控仪表设备、管线、铁件应与接地干线良好连接。

③所有仪表都须作单体校验,在试运转前,须作系统调校。

(2)配管

①在配管施工中,要仔细核对建施/结施图及其它专业图,避免发生打架或位置错误。

②明配管要合理利用平面及空间位置,一般采用管卡/吊架固定,在适当位置加装角钢固定支架,减少晃动,管路集中的地方,尽量采用管排形式敷设,明配管应排列整齐,固定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明配管保护接地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并与地母线接通。

③金属软管和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敷设长度不宜大于3m,固定点长度不应大于1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mm。

8、试运转

(1)试运转前准备及具体条件:

①设备系统均全部完工,施工记录及资料齐全。设备的几何精度经检验合格,电气(仪器)控制等附属装置系统检验完毕,符合试运转要求。

②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检验仪器、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等,均符合试运转要求。

③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并应掌握操作规程及试运转操作。

(2)试运转

①启动设备前,必须进入风机箱内用手转动风机叶轮,仔细检查有无金属摩擦声,如有异常,应予排除。电源接通后启动风机,检查叶轮转动方向是否正确,若发现转动不对,只要调换电源进线相序即可。

②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h.运转后,再检查空气处理机减震基础有无移位和损坏现象,做好记录。

9、质量标准

(1)风机叶轮严禁与壳体碰擦。

检验方法:盘动叶轮检查.

(2)地脚螺栓必须拧紧,并有防松装置;垫铁放置位置必须正确,接触紧密.

检验方法:小锤轻击,扳手拧试和观察检查。

(3)室内机吊架螺母必须拧紧。

检验方法:扳手拧紧和观察检查。

(4)试运转时,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经不少于2h的运转后,滑动轴承温升不超过

35℃,最高温度不超过70℃,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40℃,最高温度不超过80℃。

检验方法: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

10、成品保护

(1)整体安装的空气处理机等机械搬运和吊装时,与机壳边接触的绳索,在棱角处应垫好柔软的材料,防止磨损机壳及绳索被切断。

(2)般动时不应将设备直接放在地上滚动或移动。

11、注意的问题

(1)风机产生与转速相符的振动。应该检查叶轮重量是否对称,或叶片上是否有附着物。

(2)空气处理机整体振动.应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松动,机座是否禁锢;与空气处理机相连的风管是否加支撑固定;柔性短管是否过紧。

12、质量记录

(1)风机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表.

(2)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单.

(3)一般通风系统运行记录.

(4)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

(5)中间验收记录。

3。4.2。2冷媒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氮气压力试验

2、施工方法

冷媒管从管路末端设备起安装,以单个系统为施工单位,每段管路安装完毕,试压验收合格后再进入下管路安装.

3.4.2。3冷凝水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满水试验→管道通水试验

2、施工方法

⑴凝水管从管路末端设备起安装,以单个系统为施工单位,每段管路安装完毕,试压验收合格后再进入下管路安装。

⑵在管道安装前,首先进行支架安装。用水平仪测定支架安装高度,以保证管道标高和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⑶冷凝水管遵从设计图说明,选用镀锌钢管。针对现行安装技术,建议冷凝水管选用U—PVC管,管道连接采用UPVC专用胶水粘接,涂胶水前,须清除UPVC管及其管件上的污物;涂上胶水后,让其在干燥空气里自然风干5分钟,插接后旋转360度.UPVC管与室内机冷凝水管排出口采用塑料软管连接,塑料软管与UPVC管和室内机冷凝水管排出口用胶水粘接,且用夹箍夹紧。

3、质量标准

⑴保证项目:

a)隐蔽管道试水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检验方法:检查系统或分区(段)试验记录。

b)系统竣工后或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冲洗。

检验方法:检查冲洗记录。

⑵基本项目:

①管道坡度的正负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②管道支(吊、托)架及管座(墩)的安装应构造正确,埋设平正牢固,排列整齐。支架

管道接触紧密。

检验方法:观察或用手扳检查。

(3)成品保护

①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撑或放脚手板,不得踏压,其支托卡架不得作为其它用途的

受力

点。

②中断施工时,管口一定要作好临时封闭工作;密封安装时,要注意检查管内有无异

物。

(4)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①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②管道单项试水记录。

③管道隐蔽检查记录。

④系统试水记录。

3.4。2.4隔热工程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冷媒管穿套保温管

2、施工方法

(1)保温材料下料要准确,切割面要平齐,在裁料时要使水平、垂直面搭接处以短面两头顶

在大面上。

(2)保温材料铺覆应使纵、横缝错开.

(3)小块保温材料应尽量铺覆在水平面上。

(4)管道绝热采用橡塑保温管施工材料,现场安装。

(5)施工时严格遵守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施工原则.。

3、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接头处,以及产生凝结水的部位,必须保温良好、严密、无缝隙。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基本项目:

保温层应符合以下规定:粘贴牢固,拼缝用粘结材料填嵌饱满、密实,拼缝均匀整齐、平整一致、纵向缝错开.

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拉检查。

4、成品保护

(1)保温材料现场堆放一定要有防水措施,尽可能存放于库房中或用防水材料遮盖并与地面

架空。

(2)保温用料应合理使用,尽量节约用材,收工时未用尽的材料应及时带回保管或堆放在不

影响施工的地方,防止丢失和损坏。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保温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表.

6、

(1)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

(2)中间验收记录.

(3)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4)自检、互检记录。

(5)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