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科学方法论结课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科学方法论结课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科学方法论结课论文

治学先做人

随着日益增长的社会竞争压力,本科的学历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一般工作的门槛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或者是出国,为自己的履历上镀一点金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以后我慢慢发现,研究生的生活并不再是本科的填鸭式的学习,而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并一步一步地把它从设想变成现实。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对于硕士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我们要做的是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博士研究生最大的特色。这个过程是艰苦并且孤独的,但是如果我们半途而废,那之前的努力也就前功尽弃了。我们进入了科研的轨道,就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想学校开设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的意义也在于此。

很有幸可以聆听到学校众位知名院士、教授的教诲,了解他们做科研的方法以及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课时不是很多,但是每节课都觉得自己收获满满,也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第一讲就被殷鸿福院士的风采和素养所吸引,殷鸿福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在他取得的众多科研成果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将二叠系-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最终定址在了我国浙江长兴煤山。我们都知道这一成果有多么来之不易,但是殷院士谈起来却让人觉得很平静很自然,这种胸襟让我为之折服。

“金钉子”名称来源于美国修铁路的历史。1869年5月10日,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贯通时,为表示永久性的纪念,就在最后两根的连接处钉上了一个金铆钉。地质学借用这一典故,把全球界线层形象地称为“金钉子”,体现了全球界线层型在年代地层划分中的重要地位和永久性。殷院士说每个…金钉子?都是国际地质专家历时多年,考察世界各地的候选剖面后定的。每个候选剖面都须经过由所在国专家为主的国际地层工作组系统的研究和论证,并经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金钉子一旦钉下,这个地点就成为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标准,即使对这里的岩石年龄测算结果发生改变,它的地位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国家建立…金钉子?,不仅体现了领先国际的综合科研实力,更是国家荣誉。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是古生界(代)—中生界(代)界线,是地球历史上三个最重要的断代界线之一,历来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

对于古生界和中生界的划分,地质学界100多年来一直沿用耳菊石化石作为标志,但由于耳菊石分布的局限性,无法用在全球范围划分界线的标准化石。1986年,殷院士等提出,将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浙江长兴煤山发现的微小舟形牙形石(Hindeodusparvus)作为划分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标准化石,以此确定古生界和中生界的分界线。这个观点一提出,就在国际地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也遭到了一些外国学者的反对。在接下来的近10年时间里,殷院士的科研组和国内外科研工作者一起,对浙江煤山进行考察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1996年,中、美、俄、德等国的9名科学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联名文章,推荐以我国浙江长兴煤山的微小舟形牙形石为划分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标准化石。此后,经过国际界线工作组、三叠系亚委会、国际地层委员会三轮投票,最终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认可,确定了煤山在地质学上的“金钉子”地位。

在讲完了殷院士是怎样将二叠系-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最终定址在了我国浙江长兴煤山以后,他又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治学之前都要先学会如何做人。纵观各学科的大家,无一不是有着人格魅力的学者。他们拥有远大的

理想,他们坚持自己的选择,他们秉承正直和诚信的原则,他们能够做到自由独立地思考。人类的进步,都是伴随着新的重大科技发现,然后新的可以发现也为人类带来了新的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科学技术的正面或反面价值取决于掌握科技的人使用它的目的和实际作用。人文精神就是那仗剑的人,所以只有掌握好了方向,才能更好地利用这把利刃。也许我们早就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理想,也许我们已经偏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但是我们要知道,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不同的性格,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执着于理想,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它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处事的原则。在复杂的现实社会关系中,我们外面原有的棱角都磨圆了,但是不同的是,我们有底线,是外圆内方,是有规矩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理想就是规矩,这是我们内心的精神支柱。现在,要紧的是,如何在今天市场经济、金钱至上的情势下,忠诚地守护住它们,并用我们的一生来作证。

人生是一条歧路,生活的每一步都是在做出选择。人要在做事治学上有所成就,必须沿选定的目标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为其它歧路所吸引,这是不容易的,需要选择,需要割舍,有舍才有得。要治学, 就要舍得金钱而耐住清贫,舍得功名而耐住寂寞,舍得玩乐而坐稳冷板凳。

殷院士为我们讲述了他1952年考大学时候的选择还有回国前后的选择,在我看来,承担这些选择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只有懂得有舍有得的人才能真正成为科研的精英。殷院士还提醒我们正直和诚信也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必备品格,我们要抵制大学里面的功利化现象,特别要坚持学科建设上高标准、严要求,不要被急功近利,“短、平、快”搞扭了方向。现在可能很少有人会称自己是知识分子了,但是从殷老师的言谈中,我能体会到他对于这个称呼的骄傲和自豪,他依然牢记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依然把为祖国做贡献当成己任,这种人生态度是我们当代研究生缺少并应该学习的。最后,殷院士送给我们几首小诗,读起来让我觉得很坦荡,很纯粹。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发展没有跟上,拜金的思潮侵蚀了全社会的道德水准,也侵入了大学。如果大学能保持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整个社会就会有一座高高矗立的灯塔,这个灯塔会照亮一片天地,然后不断扩大影响范围。听了殷院士的讲座后,我感触良多,也逐渐开始审视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一点一点改进。

在第五讲中,吴冲龙教授向我们讲述了科学方法论的中心问题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学风问题。要研究科学方法论的中心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些概念。“科学” 有很多种定义,一种认为科学是“知识体系”,另一种认为科学是“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在辞海中,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苏联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则比较全面: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即当时所得到的,综合构成世界的科学图景的科学知识的综合。

明确了科学的定义之后,就要探讨科学的目的了。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实际存在的东西加以论证。为了便于考察和研究,我们将科学进行分类。按功利分成实用科学,基础科学两类;按对象分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类;按属性分成物质科学、能量科学和信息科学三类;按实践类型分成。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科学的方法按照普遍性程度和内涵,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例如:地质学中通过古生物化石来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方法。第二层次是各门学科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

实验法、科学抽象法、逻辑方法、数学推导、资源预测和评估方法等。第三层次是具普遍意义的认识论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矛盾分析法等,可通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等。这三层次的方法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第二层次方法来源于第一层次的方法,是通过无数次科学实践概括和提炼出来的;第三层次的方法则是对前两个层次方法的抽象概括,并从哲学高度进行宏观把握和运用。而科学方法论中心问题就是第三层次涉及的问题。这个问题包括如何发现和如何证明、发现和证明定律和理论要依据什么推理规则这两个方面。

谈到这里,吴教授总结了自己对于科学方法的理解:对科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一定要按照科学的原则办事;搞研究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但一定要按照科学的规则着手;做推理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法则进行。

在谈到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吴教授从6个方面一一阐释。科学是得到证明的确实可靠的知识,否则只是空想。历史事实证明,许多重要科学发现的设想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伟大科学家第一个提出来的,詹纳不是第一个提出种牛痘防天花的人,魏格纳不是第一个提出大陆漂移说的人,牛顿也不是第一个提出万有引力假说的人,这些例子都说明创新是必须的,但证明是更重要的。在方向的选择方面,我们从既定的事实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从物质的各种对象形态和运动形态出发,从事实中发现联系,发现就用经验加以证明。做研究的学生若是自己担任选题的主要责任,并且在本实验室老资格科学家的研究范围内选择题目,则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意外”的敏感度,要知道很多成果都是在意外中总结出来的。有时,机遇带给我们线索的重要性十分明显,但有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很有造诣的人,其思想满载着有关论据并已发展成熟适宜做出发现,才能看到这些小事的意义所在。当头脑中充满大量有关但无紧密联系的材料,以及一些模糊概念的时候,一件小事可能有助于形成某种将他们联系起来的清晰概念。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能按其本身价值而不是根据主宰当时的观念去判断佐证的科学家,最有可能认识某种确属新东西的潜在意义。当时机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要紧紧抓住,也许就是这个常理理解不了的问题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方法和途径上,需要掌握的是观察、思考、假说、交流、推理、引证、求证等。作为地质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观察是科学发现之父。在观察之后就要进行头脑风暴了,思考是对观察所得的资料的分析、改造和归纳。我们不要被传统观念束缚,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地质科学研究有着广阔的时间域和空间域,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假说,小心求证。在求证的过程,一定是最艰难的历程,所以我们一定要带着执着、勇气和信心。吴教授说,一个新成果发布了,如果都鼓掌说好,说不定没有多少价值。一个新成果发布了,如果引起了争论,说不定具有一定价值。一个新成果发布了,如果引起了群攻,说不定具有巨大价值。应当记住的教训是不要热衷于标榜自己“首次提出了什么”,也不要满足于“首次发现了什么”,而不去深究其证据,不去加以确切证明。不要急于公布自己的发现,但如果公布了,也不要被咄咄逼人的质疑所吓倒,更不要急着找原因解释,应当着力于寻找更多更普遍的证据。

最后,吴教授很严肃地跟我们探讨了关于学风的问题,无论我们做科研的动力是个人兴趣爱好、是为了谋生还是为了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都应该始终保持科学研究的道德。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他人发现和提出的观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数据和图表不能以任何方式和借口窃为己有,包括改头换面的

手法。在参考文献问题上,引用他人的观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数据和图表,必须加以标注。表示对前人的尊重,对研究领域成果的了解。在创新意识方面,要分清主次,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本求末,不放过一个细节;全景扫描,留心意外的状况;敢于创新,不为权威所吓倒。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新领域的开辟、自然规律的发现和相对真理的揭示是永恒的,其它都是过眼烟云。

讲授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的老师,都用最朴素又不失专业风范的言语向我们讲述了他们是怎样用心地去做科学研究的,也向我们传授了做科研的的基本步骤和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博士研究生需要做的就是,紧密围绕学科前沿和国家目标凝练研究方向。全面了解相关学术领域的历史、现状,对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尤其是研究上薄弱甚至空白、能够形成竞争优势、具有相对长期、持续的研究机会的方向作出科学判断。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方向并不代表具体发展路径,一些科学的重大发现常常带有不可预见性和偶然性。当然,在确定方向的时候时,我们也需要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研究基础、可利用的学术资源。

我们应该立志将国家目标认同为个人目标;我们要有敢于怀疑、批判现有学说、敢于超越前人、尊重事实、热爱科学、敬畏真理的科学精神;我们需要具备全球视野,能够发现和对比国际同类研究的异同与不足;在人文素质方面,良好的品德、宽广的胸怀、以及坚强的意志力、忍耐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类伟大的思想无一不来自于孤独中的沉思,人类伟大的创新无一不来自于寂寞中的坚守,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孤独;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包括写作、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我们在做科研的时候,往往是在一个团队中完成,所以组织管理能力、交流能力、团队精神也是我们应该着力培养的。在技术能力方面,要充分掌握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和获取信息能力;学好一些工具学科还有专业必备的基础,提高实验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研究思路的能力以及外语能力。

学术不端是科研工作者不可触碰的一条红线,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去抄袭、剽窃、伪造数据、代写或被代写论文。当我们在发表论文或者我们的师兄师姐发表论文的时候,随意挂名或者遗忘合作者和帮助者都是一些很不好的现象。我们要有团队精神和数据分享,不要急于求成和剽窃团队思路。

综上,我们要追求科学真理,以科技创新为天职,杜绝重复研究;我们要崇尚科学自由,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挑战权威;我们要积极谋求合作,主动寻找合作机会,形成联合攻关优势,开放交流,捕捉灵感,反对闭门造车;我们要尊重他人成果,正确引用他人观点,标注数据原始出处,严谨剽窃,反对间接引用;我们要保护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利用已有成果,反对恶意下载、复制、传播文献资料、严禁无端公开内部资料;我们要重视论文署名,论文作者按照实质贡献排序,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承担文责,严禁冒名署名,反对人情署名;我们要提升科研素养,不断优化研究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论文撰写精益求精,严禁同类错误重复出现;我们要厉行财务节约,严密论证研究方案,精简实验内容,保护仪器设备,削减开支,严禁虚支;我们要练就科学人生,办事认真严谨,反对散漫马虎,信守“勤奋成就人生”。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品格,没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那他的科研之路也不会走的太远,因为他丢掉了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在做科研之前,先做好所有准备工作,“治学先做人”,这样,在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不会束手无策,才可以从容大气地解决问题。以上就是我在《科学方法论》这门课中获得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殷鸿福, 鲁立强.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全球层型剖面—回顾和进展[J]. 地学前缘(中国

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2006, 13(6): 257-267.

[2] 王焰新. 发扬优良传统谱写未来华章—在校庆6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J]. 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1): 1-3.

[3] 吴冲龙, 刘刚, 田宜平, 等. 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理论与方法问题[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5, 30(4): 359-365.

[4] 沈健. 科学方法论的演化[J]. 河池学院学报, 2008, 28(6): 8-12.

[5] 郭玉珍, 李久贤.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现状探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2012, 14(2): 122-125.

[6] 蒋红雨. 质疑方法—对科学方法论的文化审视[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21(6):

66-70.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手机病毒形态模拟及防研究 姓名:唐勇学号:19207311 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信息安全 指导教师:任伟职称:副教授 评阅人:职称: 2011 年 6 月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 毕业论文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校代码:10491 本科生学号: 中国地质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手机病毒形态模拟及防研究 本科生:唐勇 学科专业:信息安全 指导老师:任伟 二〇一一年六月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Epidemic Model and Prevention and analysis of Mobile Phone Virus Candidate: Tang Yong Major: Information Security Advisor: Ren Wei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P. R. China

作者简介 唐勇,男,汉族,1987年生于省简阳市。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安全系。大学期间曾担任过计算机学院学生会体育部干事,192073班组织委员等职位。曾获人民奖学金若干次,科技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主要学习经历: 2004.9——2007.6 省市高新实验中学 2007.9——2011.6 中国地质大学() 本人大学四年以来曾参与过多项科研活动和竞赛,熟悉基于C,C++的软件开发,对信息安全技术有着浓厚兴趣。 联系方式:地址:中国地质大学()192073班(430074) 电话: 电子:tly513126.

科研方法论全

科研方法论 第一章导论 1、19世纪下半叶,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启蒙思想家福泽瑜吉首次把Science译为“科学”。 2、12世纪初,宇宙论者威廉提出了“科学是知识”的思想,认为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的一部分,从而与神学区分开来。 3、《不列颠百科全书》对“science”的解释是“任何涉及真实世界和它的现象的知识系统,这一知识系统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化的实验。 4、科学活动不是人和对象“两体”,而是科学共同体、科学范式和特定的客观对象三体活动,是一项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 5、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科学的三条划界标准:第一,方法论认识;第二,令人信服的确定性;第三,普遍有效性。 6、科学分为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科学还包括以人类思维存在为对象的思维科学。 7、哲学与科学的联系在于:科学史全部真正哲学的条件,任何从事哲学思维活动的人都必须熟悉科学的方法。 8、科学按照研究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9、哲学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规律性认识,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概括与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0、自然科学包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它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部分组成。 11、社会科学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12、我国教育部讲科学研究定义为: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13、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就表现为创新性和继承性。 14、从研究过程看,科学研究的类型可分为: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 15、基础科学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 16、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 17、从研究性质看,科学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 18、探索性研究是指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19、从研究方法看,科学研究可分为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 20、实验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是一种受控的研究方法。 21、调查研究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 22、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确立科研选题,设计研究方案,获得研究数据与资料,对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申请专利、应用推广研究成果等。 23、确立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首要环节。 24、设计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科学实践的具体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等,科学地设计研究方案是科研选题实现的关键保障。 25、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中国地质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书撰写规范(试行) 木科毕业论文或设计书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应能表明作者确己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工程设计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论文或设计的撰写必须道循正确性、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确证性和可读性的原则。 一、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书的构成、装订顺序及排版格式要求 1.论文或设计书构成 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书由前置、主体和后置二部分构成(见图1)。 2 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目录→注释表(必要时)→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必要时)→封底。 3.论文或设计书的排版格式要求

论文(设计)全文必须用16K(195mmx270mm)纸打印。内容文字凡是没有特别说明的一律采用宋体5号字。 (1)页面设置:word排版,页设置为:40行,母行39个字.页面边距设置为:上、下边距均为25mm;左、右边距均为25mm:页眉15mm:页脚17.5mm。 (2)页码设置:页码从主体部分的引言或绪论开始编码,一直到附录结束为止。页码设置在页脚、居中,页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3)封面:采用学校统一制作的论文封面,或按学校统一制作的论文封面打印。可在学校教务处的网页上下载封面。 (4)中文摘要及关健词:中文摘要友关键词单独一页,中文摘要的内容600字左右,关键词5个左右。排版式样要求见图2所示。 (5)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单独一页,并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的内容对应。排版式样要求见图2所示。 (6)目录:只采用两个层次,即“章”与“节”,并标注页码。单独一页。“目录”两个字用宋3、粗体、居中;其它用宋体5号。 (75号字, 式样见图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攻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应试精华&复 试攻略 复试综述 休整了一个寒假,快要迎来复试了。在出分之前大家要充分做好准备。不要等复试名单下来在做准备,那时候就有点晚了。 首先明确地大的复试要考什么?一共考2~4项目,分别是笔试(有的专业不考笔试,也有的专业要考两门笔试),听力,面试,体检。跨考的同学需要加试1~2门专业课。复试一般要一周的时间。 1、审核材料 2、体检 3、复试笔试一 4、复试笔试二(有些专业要考两门笔试) 5、加试(跨考的有) 6、听力 7、面试 复试前的一些“准备” 复试之前需要和老师当面见一次,建议早去2天,提前约老师见次面。有的老师报名的人数太多,如果你的初试成绩不是很高,老师会建议你换一个别的老师,不要在他那里浪费时间了,这个不是说有什么内幕的。因为初试成绩在综合成绩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与其在他那里费劲,不如换一个不太火的老师,有个学上。老师也是为你好,如果他提出让你换个老师,你可以询问一下哪个老师还有剩余名额,或者征求一下能不能让老师引荐一下。这样求个稳妥。如果老师没说

让你换个老师,那就是你的初试成绩他还是挺满意的,只要复试别出太大的失误就基本差不多录取了。一些火爆的专业除外,如去年的三矿3:1的复试比率也是历年未见的,希望今年情况能够对大家有利一些。 另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你在私下约见老师的时候,老师可能就专业课的知识问你几个问题,这个都是可能的。有些老师很在意专业课能力,提前会考核你一下。我认识的一个同学,考得分数挺高的,就是在私下提前见老师的时候,老师问他的几个问题都没有准备,来了个措手不及,最后被调剂了。倒是另外几个初试考得不高,但是专业课挺扎实的同学被录取了。 再有一个见老师的目的就是征求一下老师算不算跨考,因为考生是否为跨专业由导师来界定,有些在跨考边缘的学科,老师一念之间就可以少考一科。所以考前找一下老师是必要的,稍微恳求一下老师,可能就会少考一门,何乐而不为呢。也可以和老师联络下感情,让你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复试之前要再填一次报名表的,是纸质的,时间院办会公布,到时候论坛也会同步更新。那个时候可以选择换别的导师,填表的时候写新的老师名就行,就是同一个方向的不同老师。 复试之前填表那里还有一个选项,就是问你愿意不愿意调剂到专业硕士,这个大家一定要填愿意。这个是每个人都要填的,不是填了愿意就一定会调剂找专业硕士。我有一个同学去年考了340+分,就是复试的时候填的不愿意,最后没考上工作去了。相反考了290+的同学调剂到专业硕士,现在研一在读。有同学说专业硕士是不是自费啊,我这里澄清一点。自费公费和你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硕士没有任何关系。学硕也有自费的,专硕也有公费的。就地大的一个普遍规则是,用初试四科的成绩排名,确定你是专硕还是学硕;用初试前三科成绩排名,确定你是公费还是自费。地院的情况比较特殊,要综合初试、复试、是否跨考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 综上,如果你复试前见一面老师,不论是不是他收留你,你都占得了先机。谁看谁知道,一般人我不告诉ta。 笔试不是鄙视 笔试是复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考察你对该专业课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个小时,闭卷。具体的考试科目在下边这两个帖子,选择你擅长的即可。其实出的题目都是很简单的,没有那么可怕,这个笔试没有初试那么难,好好看书没有问题。一些科目在初试中也有出现,比如“综合地质学”“C 程序设计”是初复试都考的科目,可以参考一下初试的真题。 2012年研究生各学院复试通知及复试名单汇总 听力如何不打酱油 听力,满分100分,40分钟,要自备收音机。题型和6级的一样,长、短对话,短文,没有复合式听写。说是考40分钟,其实20分钟就听完了,题型和题量都和4、6级相当。建议考前用四六级的听力模拟几遍。另地大的广播的效果不是太清楚,大家要有心理准备,频道是是FM86.7,可能会听得不太清楚,也有可能会

社会科学方法论

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现实意义 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水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是人们很难对社会历史作出全面、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及其原则 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而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要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是实践性原则。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 必须要研究社会实践过程, 必须要研究社会实践的主客体, 必须要从社会实践中来提炼研究课题, 并且依据社会实践来检验研究课题的成果。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认识必然要受其实践程度的局限。因此, 实践的原则应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所遵循的第一原则,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遵循实践的原则。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社会实践是检验社会科学成果正确与否, 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如何的根本标准。 第二是系统性原则。系统原则是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同时也就是社会科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系统性原则, 必须要做到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且始终注意把握各要素在系统联系中所获得的整体性的新质态。研究对象的系统原则还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 把社会对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有组织的、有序的、具有有机结构的整体系统。坚持整体性原则,还必须做到坚持系统都是有序的, 是一个自组织结构, 具有高度的主动

社会科学方法论

浅谈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现状和意义 从学科性质角度出发,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而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就好像自我意识对人、对于人格的作用、对于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一样。就特定的知识和学科来说, 如果没有成熟而系统的方法论作为预设和前提, 就表明这一学科和这一类知识对于自己的逻辑依据和研究程序、自己的视野和边界以及自身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为, 尚缺乏系统而清晰的认识。社会科学今天这种状况无疑会妨碍人们对于社会科学的身份及其社会功能作出合理的评价和认同, 不利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也不利于社会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当然, 首先会影响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身, 影响社会科学学术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因此, 重视关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 尤其是方法论研究, 重视这方面的学科建设, 是我国学术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方法论问题。这个问题, 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至少可以说, 远不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的发展难题

中国地质大学论文模板

摘□□要 (“摘要”之间空两格,居中三号黑体) □□☆☆☆☆(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 顶格、小四号黑体小四号宋体 ABSTRACT (居中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Key words:☆☆☆☆;☆☆☆☆;☆☆☆☆;☆☆☆☆ 顶格、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目□□录 (“目录”两字中间空两格,居中三号黑体、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1☆☆☆☆☆ (1) 1.1☆☆☆ (1) 1.1.1☆☆☆ (1) 2☆☆☆☆☆ (2) 2.1☆☆☆ (2) 2.1.1☆☆☆ (2) 参考文献 (3) 致□□谢 (4)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中中文字体为宋体,数字、页码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内容采用五号宋体)自动生成阶梯状,无需左对齐!

(黑体,三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居中) 1.1☆☆☆(黑体,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左对齐) 1.1.1☆☆☆(黑体,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左对齐) □□☆☆☆☆☆☆☆☆☆☆☆☆☆☆☆☆☆☆☆☆☆☆☆☆☆☆☆☆☆☆☆☆☆☆☆☆☆☆☆☆☆☆☆☆☆☆☆☆☆☆☆☆☆☆☆☆☆☆☆☆☆☆☆☆☆☆☆☆☆☆☆☆☆☆☆☆☆☆☆☆☆☆☆☆☆☆☆☆☆☆☆☆☆☆☆☆☆☆☆☆☆☆☆☆☆☆☆☆。 (正文小四号或五号宋体、行间距18磅) ☆☆☆☆☆☆☆☆☆☆☆☆☆☆☆☆☆☆☆,☆☆☆☆☆☆☆☆☆☆☆☆☆☆☆☆☆☆☆☆☆☆☆☆☆☆☆☆☆☆☆☆☆☆☆☆①,☆☆☆☆☆☆☆☆☆☆☆☆☆☆☆☆☆☆☆☆☆☆☆☆☆☆☆☆☆☆☆☆☆☆☆☆☆☆☆☆☆☆☆☆☆☆☆☆☆☆☆☆☆。 (注释采用页末注或篇末注方式,注释必须要以圆圈括号“①、②”上标方式注出。) 图1□□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专业结构图 (黑体小五号居中,位于图下,图与下文空一行) □□☆☆☆☆☆☆☆☆☆☆☆☆☆☆☆☆☆☆,☆☆☆☆☆☆☆☆☆☆☆☆☆☆☆☆☆☆☆☆☆☆☆☆☆☆☆☆☆☆☆☆☆☆☆☆☆☆☆☆☆☆☆☆☆☆☆☆☆☆☆☆☆☆☆☆☆☆☆☆☆☆☆☆☆☆☆,☆☆☆☆☆☆☆☆☆☆☆☆☆☆☆☆☆☆☆☆☆☆☆。 ①☆☆☆☆☆☆☆☆☆(页末注释宋体六号) 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文件 中地大京发〔2004〕106号 关于授予江永宏等1632人学位的决定 经2004年6月24日校学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查,决定授予江永宏等1632人学位。具体名单如下: 一、授予江永宏等42人理学博士学位;贺学海等73人工学博士学位。 (一)理学博士(42人) 江永宏王刚亢宇郑骥代明泉吴六灵 王文和志军詹朝阳刘翠李德胜段焕春 刘为付刘云华赵欣白云来张龙张汉成 贾宝华于俊吉白峰燕长海郭福生刘成东 印建平向运川李纯王支农韩东昱康明 邓小万吴琳李国彪张海军杨胜雄徐守余 藏文栓王明明程捷王永彭轩明赵志中 (二)工学博士(73人) 贺学海张德强刘立才张戈李向全傅鑫谊

刘圣伟张宗贵张于喆鲍荣华孟旭光王俊明 唐子军余辉龙崔刚焦志峰刘鹏程陆建林 张文才周东升杨勇袁选俊邵先杰杜刚 王江王玉满高兴军刘计国肖坤叶武晓春 赵明毕研斌王建东唐俊伟王立志廖群山 孟元林纪云龙齐金成王德仁周新桂陈永峤 汪功怀蒋飞虎丁国生王家亮朱庆荣赵新民 蔡毅胡小平柳忠泉徐善法薛良伟谭绍泉 郭志宏于长春王玉学罗小明李明娟吴亚东 张聿文马水龙刘浩军覃世银梁向前刘招伟 连建发孙维连李惠娣崔康平陈翠柏张宏达 石健 二、授予鞠野等92人理学硕士学位;李鹤等162人工学硕士学位。 (一)理学硕士(92人) 鞠野贾庆庆赵海云王雪梅李灵全李楠 李春华李耿贾世银孙磊冯晓燕刘燕 沈战武文智慧常有军庞宁余化崔振民 刘翠王雪莲丁秋霞冯武威苗世顶王丽娟 林智辉李秉海孙华肖树青陈华英张昌能 周延彪傅渊慧陶林王效平钱纁赵俊香 刘艳青郭莉唐金荣雷知生李建东左力艳 靳玄烨晏国龙刘金辉刘建清陈军元李志红 李海英高建飞梁凤华吕慧卿高亮邓建业 李红娟陈晓林张凤琴刘典波谢瑞永梁勇

社会科学方法论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历史决定论,或者生产决定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方法论,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二是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三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描述与规范的统一;四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地位与作用。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

研究生论文印刷、答辩、归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按照《关于统一博士生、硕士生学位论文格式》文件要求编排,论文格式文件请查阅“研究生主页/下载表格/学位下载区/论文格式”中论文格式要求。 2.请到专业复印点复印、装订论文。 3.外封面由复印室制作,研究生无需考虑。 4.因档案管理及信息管理需要,研究生论文需分别交学位办和科技档案馆存档,具体要求如下: (一)、学位办公室的归档要求 1.硕士研究生提交1份论文。连同答辩材料袋一并交到各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老师处。 2.优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获得者需提交2份论文和一张光盘,连同答辩材料袋一并交到各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老师处。 光盘中的内容包括: 论文全文,word文档,文件名为:学号_姓名.doc; 论文全文,PDF格式,文件名为:10491_专业代码_学号.pdf; 中英文摘要,word文档,文件名为:10491_专业代码_学号.doc; 优秀论文推荐表,word文档,文件名为:10491_专业代码_姓名.doc (二)、科技档案馆的归档要求 1.硕士研究生另外提供3份论文(其中1份为原件),一张光盘(内为论文全文)到科技档案馆。

(此页为外封面,由专业复印室制作) 分类号:密级:U D C: 中国地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硕士生: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二○一X年X月

学校代码:10491 研究生学号: 中国地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3号黑体居中) 硕士生: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二○一×年×月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or the Master Degree of ××× Title Master Candidate: Major: Supervisor: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P. R. China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它不仅仅体现在哲学层面也深深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处理社会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会为研究者提供唯物辩证的正确判断。经过一段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也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发现许多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含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发放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以上方法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题活动、世界眼光。以下分述这四方面的对于我实际工作和学习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实践基础”的实践指导意义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也就是说“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主体,正如我说学习的专业——企业管理,这也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主体也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产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提炼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的管理理论,升华成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简而言之,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客观规律,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再将这些经过实践得来的宝贵理论财富返回到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然后周而复始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在工作中,“实践”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我目前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除了许多常规工作可以从既有的教学管理政策和文件中,找到规范的工作流程以外,更要面对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教学不是死板的“填鸭工程”,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需的知识体系和人才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要不断地更新改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社会培育出适合社会的人才。这也对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面对很多新的问题,解决很多新的问题。那么“实践”的指导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每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再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过程中,总结出有用的经验,规避出现的弊端,将之思考汇总,在原有的政策文件基础上,形成新的适合新的形势要求的工作方法,这便是“实践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的产生,用唯物辩证观点指导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这以上看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科学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辩证思维”的实践指导意义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收惩罚的”——恩格斯。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唯物主义世界观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研究社会的诸多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系统的历史演变。但社会也是矛盾的,研究社会就必须研究矛盾,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再者,社会作为过程而存在,研究社会必须把它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 从企业管理专业学习角度来看,“辩证思维”是研究的基本思想要素。重视研究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是认识社会特别是阶级社会的中心线索。“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每一项经营决策的时候,虽然经过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多层次的研究,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每一项政策的执行,有有利的一面就必然存在不利的方面。如何去取舍或者平衡,便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一书主要选自《自然论文集》,本书由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三篇长文组成,它们分别阐述了韦伯方法论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的内容,是韦伯方法论著作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的阅读研究韦伯的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一文,进行浅析。 在《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一文中,韦伯提出人们在大学授课时是否应当宣明他们所赞成的某种伦理的或者建立在文明理想以及其他世界观基础上的实际的价值判断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其一是以可以从纯逻辑演绎而得到的事实和经验事实为一方与以实践的、伦理的或世界观的价值判断为另一方的区分是正确的;其二是尽可能在课堂上不讲实际的价值问题。对于上面两种回答,韦伯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大学教师在一切具体情况下,甚至在面临使他的授课内容变得毫无吸引力的危险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听众,首先向自己宣明,哪些陈述是纯粹从逻辑推理演化而来的或者对纯粹经验事实的说明,哪些陈述是实际的价值判断,并且把这一点看作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第一种回答才可以接受;而韦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赞同第二种回答,认为第二种回答只适于掩盖向听众发表的意见的实际影响,韦伯认为如果让教师放弃实际的价值判断,不能讲激情昂扬的话语,会使听众迷失于各种不同范围的彼此混淆之中。 在讲坛上一般是否应该进行实际的价值判断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问题,因而它最终只能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而对大学的任务所取的观点来决定。韦伯批评了种种不合时宜的德国教授们在大学课堂的言行,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在教室里应当向自己的教师学到的东西,首先是熟练地完成给定的任务的能力;其次,承认事实,即使是令人不堪的事实,然后把关于它们的规定和自己的价值态度区别开来;第三,使自己服从职责,因而首先抑制不必要地表示自己个人兴趣和其他感受的冲动。”提出在每一项职责任务中,承担任务者应当克制自己,排除那些不属于职责的东西,而最需要排除的是他自己的爱与恨。 韦伯认为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指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因此关于实在的经验认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科学研究者在涉及社会事实时,应当克制对它公开发表个人见解,韦伯写道:“一个职业‘思想家’如果有什么职责的话,他所迫切要做的便是,面对时下盛行的理想,哪怕是倾人的理想,都要保持个人才智的清醒,倘有必要,就需‘逆潮流而动’。”韦伯深切地认识到研究者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做学术报告时需要回避价值判断,不借科学研究来鼓吹自己的价值观;正是在这些因素之下,韦伯提出了“价值无涉”的概念。 韦伯写《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这篇论文的意图在于,批判德国的教授们利用自己不受攻击的权威在学术讲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混淆了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在韦伯看来大学教授不能任意的发表其价值判断。即应该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所谓价值无涉是指要求研究主体按主观愿望选择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应该客观地描述关于所要研究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而不管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价值无涉这一原则首先是由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依然广为接受的标准。社会科学是否需要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争论。这两种立场在中国社会学界争论了十几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刊登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的郑杭生教授和李金教授之间的争辩。 李金教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价值无涉”的立场是持基本接受的态度。他在《为“价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引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就必须搞清楚社会科学的含义、范围及其界定等;就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内容及其意义等;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实际;就必须客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评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本论文将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 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实证性、开放性等特点。英美强调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强调两分法: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的范畴指广义的人文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性质及界定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晚期,行为科学这一

术语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那些喜欢采用这个术语的人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因为可以把上述这些学科与一些也属于探讨人类行为的学科像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等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1]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 社会科学的特点,我采用的是百科收录的观点,其他不同之处略有补正。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2、依赖性。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特别是感情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

科学方法论复习与思考题

第一讲(导论,参考第42页) 1.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其内涵和特征是怎样的? 人类认识社会的五种方式: ——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的内涵:是原始社会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是远古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初级阶段。那时的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不久,认识能力很低,主要是借助于原始思维对社会进行认知,其认识成果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以“讲故事”等方式流传。 神话传说的特点: 第一,人类运用原始思维方式对社会进行认识,初步具备了在观念中把自己与对象区别开来并把自己与人的类存在联系起来的能力,进而在观念中创造出理想世界和理想人物,具有极度的夸张性、再造性和超现实性。 第二,神话传说常常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 (集体表象:是在原始集体中为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认识倾向或解释方式。这种方式世代相传,先于个人而存在,对每一个成员的认识活动发生深刻影响,并引导原始居民以一种神秘的眼光感知、思考世界,从而引起该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重、恐惧、崇拜等情感。) 第三,神话传说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流传。 神话传说的局限性:

很难传播那些广泛性、复杂性和精确性的知识。特别是由于个体表达能力限制,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真,以讹传讹。 ——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内涵:就是人类以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经验作为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参照系;其目的是为了理解现实、调节行为、创造未来。这种方法是人们认识社会和自我认识的第一种自觉形式。 以史为鉴的特点: 第一,人类在自身的历史活动及其结果中找到了反观自我和现实的镜子,意味着人类已经不仅能够把“主我”与“客我”区别开来,而且把“现实中的我”与“历史上的我”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 第二,表明了人们对自己活动结果的关注:现实的结果都是历史活动造成的,不仅物质生产如此,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也如此。正是源于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诸多“结果”的把握,人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历史意识”。 以史为鉴的缺点: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某种命定论的色彩或英雄史观、循环史观的特征。 ——理性求知 理性求知内涵:即以人类理性为根据和尺度,去理解和评价社会历史与现实,并进一步在观念中构建和创造社会的未来。这是发生在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过程中的,与中世纪神学和经典诠释相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理性求知的特点:

中国地质大学 海洋科学导论结课论文

一、简述《海洋科学导论》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 你的学习体会。 自19世纪70-90年代COOK船长对三大洋的及其岛屿的详细考察,并绘制精细海图为世界增加了8000余海里海岸线起,海洋科学拉开了序幕,并成为了一门科学。海洋科学是指研究发生在海洋中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中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囊括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既有各种各样的海生动植物,还有各种金属矿物,海水运动中云海的无限能量与物理知识(科里奥利力),以及海洋化学等。海洋科学导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海洋地质与地理:地球的结构、地球上的洋和海、海底地貌、各大洋情况分述、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威尔逊旋回、大洋演化史、海洋沉积作用、海洋矿产资源。2、物理海洋学基础:海水的物理性质(海水的温度、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其他性质)、海水的运动(科里奥利效应及其对海水运动的影响、波浪、潮汐水团和洋流)、海水相互作用(海气间的物质交换、海气间的能量交换、海洋对大气的热、水贡献、及气候效应、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古海洋学。3、海洋化学:海水的组成和特性(海水化学性质、海水化学组成、海水化学组成的恒定性、盐度的含义、大洋表层盐度的变化、大洋盐度的垂直变化、盐度的来源和去向)、海水中的化学反应、海洋化学资源、海洋化学环境及保护。4、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分类、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条件、海洋水域生产力、海洋生物资源。5、海洋法和海洋权益简介。6、若干重要的海洋技术。 《海洋科学导论》这门课对我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的专业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智能仪器设计以及检测与过程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品质、创新意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申请提前毕业的有关规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的 暂行规定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及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学位[1997]54号、教学[1998]11号、学位办[1999]7号)精神和我校的有关规定(中地大京发[1997]70号、中地大京发[2005]125号等),我校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为了规范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的管理制度,保证培养质量,现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对我校研究生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问题暂作如下规定: 一、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 (一)凡比正常毕业或申请学位时间提前半年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者,均属于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 (二)硕士生学制为2—3年,原则上不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主要为入学前参加过硕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1.5年。 (三)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以同等学力入学者不办理提前毕业。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入学前参加过博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四)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含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5年,提前答辩和申请学位,要求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入学前参加过硕士课程进修和提前取得学分者,入学后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二、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须具备的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

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 (二)申请提前毕业和提前申请学位研究生要求: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具有学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前具有硕士学位。 (三)已按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成绩均在良好或良好以上,其它课程考试及格或考查通过。 (四)完成了国家和学校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 (五)毕业(学位)论文已经完成。并且,在学期间表现出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下同]在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须有相应证明)。 (2)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者。 (3)攻读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工作有关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三等奖或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获得技术专利(有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者),并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 (2)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在正式出版刊物或学术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者。 (3)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获奖者。 3、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提前申请学位,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学期间,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或会议文集上发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或2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篇为第一作者,并在作者第一署名单位或脚注上注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在学期间,参加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作学位论文相关研究成果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获奖。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