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理综4月模拟考试(潍坊市二模)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理综4月模拟考试(潍坊市二模)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理综4月模拟考试(潍坊市二模)

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理综4月模拟考试(潍坊市二模)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题,共107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1卷共20道小题,1-13题每小题5分,14-20题每小题6分,共107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0 1 6 Na 23 S 32 Cl 35.5 Ti 48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细胞内某些生物膜上的蛋白质被糖基化形成糖蛋白,起到识别信息分子、保护自身免受破坏等作用,下列哪种细胞器膜上最可能存在较多的糖蛋白

A.内质网 B.溶酶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2.血浆中的各类蛋白质分子统称为血浆蛋白,下列关于血浆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的能维持血浆渗透压 B.有的能催化肽聚糖的水解

C.有的可以参与免疫调节 D.有的可以引起肌肉细胞收缩

3.下列关于呼吸作用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少量储存在ATP中

B.丙酮酸一酒精的阶段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C.催化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酶只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

D.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CO2、水、ATP

4.右图表示某肽链片段合成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过程都需要能量和DNA聚合酶

B.③过程的模板和场所含有不同的五碳糖

C.图中DNA模板链上的G突变为C,蛋白质的结构不会改变

D.若仅a链发生突变,A变为C,则该片段复制3次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8个5.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列有关酒精及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观察生物组织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需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B.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需要用盐酸和酒精的等体积混合液解离根尖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要用8%的酒精水解细胞

D.可用70%的酒精保存从土壤中采集的小动物

6.下列关于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必然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化

B.一般来说,种群内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

C.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D.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8.短周期元素R、T、Q、W、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

所示,其中Q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T< W

B.等物质的量的W、G单质分别与足量铁粉反应,后者消耗的铁粉多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Q

D.T和G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其水溶液呈中性

9.下列两种物质间发生反应,消耗等物质的量的酸,产生气体最多的是

A.木炭与浓硝酸 B.铜与稀硝酸 C.锌与稀硫酸 D.木炭与浓硫酸

10.已知 一紫罗兰酮的结构简式是,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子式为C13H18O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11.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1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 (NH 4+)相等的NH 4HCO 3、NH 4HSO 4、NH 4Cl 溶液中:

B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中:

C .1.0mol 1L -?Na 2CO 3 溶液中:

D .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 溶液中:

13.

kJ 1mol -?。在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 .前25min 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6.lkJ

B .第25min 改变的条件是将NH 3从反应体

系中分离出去

C .若第60min 时反应又达到了平衡,则时段

Ⅲ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D .若时段I 中投入物质的浓度为原来的2

倍,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不变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道小题,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在揭示现象本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实质上是导体内运动电荷受到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

B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场发生变化时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是因为变化磁场在周围 产生了电场使电荷定向移动

C .磁铁周围存在磁场,是因为磁铁内有取向基本一致的分子电流

D .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5.已知地球的平均密度为1ρ,火星的平均密度为2ρ,设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最

小运行周期为T 1,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最小运行周期为T 2

,则为12

T T

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电源电压u=220sin100πtV ,通过电阻0R

接在变压器原线圈两端,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12V ,电流表的示数为10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R 的阻值是100Ω

B .电源的功率是120W

C .t=0.0ls 时刻,电阻R 中电流最大

D .若将开关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仍然是12V

17.如图所示,在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D 、

E 、

F 是两电荷连线上等间距的三个点,三点的电势关

系是,K 、M 、L 是过这三个点的等势线,

其中等势线L与两电荷连线垂直.带电粒子从a点射

人电场后运动轨迹与三条等势线的交点是a、b、c,粒

子在a、b、c三点的电势能分别是,以

下判断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带正电 B.

C. D.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1、m2。的两个物块,通过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轻绳悬挂在天花板的M、N两点,平衡时悬挂于M点的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悬挂于N点的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现将悬点M向左缓慢移动一小

段距离后固定,再次平衡后,关于,αβ以及M、N两点

所受作用力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滑轮重力和

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不计)

A.α和β均变大,且α=β

B.α和β均不变,且α=2β

C.绳对M、N的作用力不变

D.绳对M、N的作用力变大

1 9.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通过一轻绳固定,下端拴一小球,小球与光滑的三角形斜面接触,弹簧处于竖直状态。现用力F竖直向上推斜面,使斜面

缓慢向上运动直至弹簧与斜面平行,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一直增大

B.弹簧对小球不做功

C.斜面对小球做正功

D.推力F做的功等于斜面与小球机械能的增加

20.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水平虚线L下方有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边长为h,质量为m,电阻为R,放置于L上

v. 方一定距离处,保持线框底边ab与L平行并由静止释放,当ab边到达L时,线框速度为

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边到达L下方距离d处时,线框速度也为

A. ab边刚进入磁场时,电流方向为a→b

B.ab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加速度沿斜面向下

C.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的最小速度小于

D.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mgdsinθ

第Ⅱ卷(必做157分十选做36分,共193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8道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题未命题,32-38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化学,1道生物和1道物理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1道化学,1道生物和1道物理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21.(18分)(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A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水平固定,细线跨过定

滑轮与滑块A 、重锤B 相连。将细线拉直,测出B 离地

面的高度h ,将重锤从h 高处静止释放,B 落地后,测

出A 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x ;改变B 释放高度重复实

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若测得A 的质量A m =3kg ,B 的质量B m =lkg ,A 和B 间细线的长度L=112.0cm ,木板的长度l =98.0cm ,要达实验目的,以上四个量中没有必要测量的是________(用四个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②在答题卡坐标纸上作出x 随h 变化的图象;

③由图象并结合①中所测数值求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

(2)可记忆电阻有许多新奇特性,例如负差分电阻

效应,多重与可控导电率,迟滞效应等等,从资料上获

知某可记忆电阻Rx 的I-U 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现要利

用实验亲自描绘此元件加正向电压时的I-U 特性曲线,

除外,另有器材如下:

A.直流电源6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量程6V,内阻约6kΩ

C.电流表A1量程60mA,内阻约10Ω

D.电流表A2量程l0mA,内阻约20,Ω

E.滑动变阻器R(总阻值为20Ω)

开关1个、导线若干

①由已知的I-U图象可得出,电压在0~2.5V范围时,可记忆电阻的电阻值约为_________Ω;

②为较准确地描绘可记忆电阻的I-U图线,需要在0~3.5V和3.5~6V两个电压段上采用不同的电路和电流表.在描绘0~3.5V电压下的I-U图线时,应选甲、乙、丙、丁四个电路中的_________电路,电流表应选________(填C或D);描绘3.5~6V电压下的I-U图线时,应选甲、乙、丙、丁四个电路中的________电路,电流表应选_________(填C或D).

22.(18分)如图所示,倾角α=30o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m、质量M= 3kg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m=l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

动摩擦因数μ=32

.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l02/m s .

(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 应满足的条件;

(2)若F=37.5N ,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

理由;若能,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

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23.(20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 的第二象限内有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第三象限内存在匀强磁场I ,y 轴右侧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Ⅱ,I 、Ⅱ磁场的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自P (,l l -)点由静止释放,沿垂直于x 轴的方向进入磁场I ,接着以垂直于y 轴的方向进入磁场Ⅱ,不计粒子重力.

(l)求磁场I 的磁感应强度B 1;

(2)若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B 2=B 1,粒子从磁场Ⅱ再次

进入电场,求粒子第二次离开电场时的横坐标;

(3)若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B 2=3B 1,求粒子在第一次经

过y 轴到第六次经过y 轴的时间内,粒子的平均速度.

24.(12分)下图表示枫杨在正常情况和遭受水淹时的生

理变化过程。各项指标均在晴天同一时间测得,其中,气孔导

度反映了气体通过气孔的难易程度,气孔导度越大,越有利于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水淹时,为根系吸收Mg 2+提供能量的场所是_________,此时根毛细胞液的渗透压

________。

(2)综合分析以上两图曲线可推断,水淹早期枫杨光合速率快速降低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此时,叶绿体内[H]的含量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