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及茶叶功能性产品的开发

合集下载

保健(功能)食品

保健(功能)食品

第十章特殊评价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卫生•辐照食品•新资源食品•转基因食品•保健(功能)食品•食品添加剂第四节保健(功能)食品health (functional) foods一、概述(一)保健(功能)食品定义health (functional) foods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二)保健食品的发展■最初治疗营养缺乏病■七十年代后健康长寿身体及智力发育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和肿瘤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保健意识提高世界各国保健食品市场⏹美国70年代5亿美元,80年代24亿,90年代40多亿美元;⏹日本70年代1亿美元,80年代10亿,90年代36亿美元;⏹中国92年总产值约100亿人民币,93年增至200亿人民币。

(三)保健食品的研究和开发1、特殊功能的新的食品资源,如花粉、绞胶蓝、螺旋藻、魔芋、珍珠粉、牡蛎、黑蚂蚁等。

2、在食物中添加营养素来防治缺乏病和改善营养情况,如补锌、铁、钙、碘、氨基酸3、天然抗氧化剂--自由基--慢性病如VE、V A、VC、胡萝卜、SOD和茶叶中的茶多酚来防治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肿瘤。

4、用低热量、低脂肪并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来防治糖尿病和脂肪肝。

5、用添加中草药的方法来抗衰老和延长生命。

6、用添加食欲抑制剂的方法来减肥。

7、用增强体力的物质来提高运动员的体力,如麦芽油、人参、天门冬氨酸等。

8、国外已利用生物学和生物基因工程等科技来研究和开发保健食品。

如瑞士合成肉碱并获世界性专利;日本开发了抗病毒大米和脱敏大米,美国研制了一种人造奶油(四)功能食品的现状与发展•1、功能食品的发展阶段•(1)、第一代功能食品•为初级功能食品,根据食品中的营养素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类食品的功能。

•(2)、第二代功能食品•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具有某种生理调节功能的食品。

其生产工艺要求更科学、更合理,以避免其功效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或转化。

普洱市开发保健茶的优势和建议

普洱市开发保健茶的优势和建议

杨涵雨 付开聪 罗健*(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云南 普洱 665099)[摘 要]茶产业和中药材产业是普洱市的两大特色产业,本文从地理环境、茶产业、生物药业、民族医药文化和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普洱市开发茶与中药材的结合体——保健茶的优势条件,并提出了发展普洱特色保健茶产业的建议,以期为普洱市的绿色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新方向。

[关键词]贵普洱市 保健茶 开发优势 建议普洱市开发保健茶的优势和建议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起源于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提出“防患于未然”的观点。

以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逐渐被现代医学所关注,并提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早治,讲究合理营养,自我保健......”等观念[1]。

尤其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的医疗新态度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当前,中国保健品市场中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保健茶正日益受到青睐,为保健食品、疾病预防等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保健茶在古代称之为药茶,包括历代医家积累的养生治病单方、验方之类的药茶和民间公认的预防、保健、治疗相结合的代茶饮品[2]。

我国是世界上饮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同样,保健茶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本文从地理环境、茶产业、生物药业、民族医药文化和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普洱市开发茶与中药材的结合体——保健茶的优势条件,期望将两者有效结合,为普洱市的绿色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新方向。

1 保健茶的分类保健茶可从有无茶叶来分类,即“有茶保健茶”与“无茶保健茶”两类:“有茶保健茶”是以茶叶为主料,配以一种或数种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初制品,精制而成的具有某种保健功效的保健饮品,如“午时茶”、“宁红保健茶”等;“无茶保健茶”无茶叶拼合,只是单纯地将一种或数种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进行加工,通常也称“××(主要原料名)茶”,煎煮或冲泡后代茶饮用,此时的“茶”字,其含意乃是“饮料”一词的代称,如“苦丁茶”、“绞股蓝茶”等[2]。

保健品行业精准保健产品研发方案

保健品行业精准保健产品研发方案

保健品行业精准保健产品研发方案第一章绪论 (3)1.1 项目背景 (3)1.2 研发目标 (3)1.3 研发意义 (3)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需求调研 (4)2.1 市场现状分析 (4)2.1.1 市场规模与增长速度 (4)2.1.2 市场竞争格局 (4)2.1.3 市场政策与法规 (4)2.2 目标客户群体调研 (4)2.2.1 年龄结构 (4)2.2.2 收入水平 (4)2.2.3 地域分布 (4)2.3 市场需求分析 (5)2.3.1 产品需求 (5)2.3.2 价格敏感度 (5)2.3.3 品牌认知 (5)2.3.4 服务需求 (5)第三章精准保健产品研发策略 (5)3.1 精准定位与目标设定 (5)3.1.1 市场需求分析 (5)3.1.2 产品定位 (5)3.1.3 目标设定 (6)3.2 研发流程优化 (6)3.2.1 研发流程梳理 (6)3.2.2 研发流程优化措施 (6)3.3 研发团队建设 (7)3.3.1 人才选拔与培养 (7)3.3.2 团队管理与沟通 (7)3.3.3 跨部门协作 (7)第四章原料筛选与配方设计 (7)4.1 原料筛选标准 (7)4.1.1 安全性标准 (7)4.1.2 功能性标准 (8)4.1.3 可靠性标准 (8)4.1.4 经济性标准 (8)4.2 配方设计原则 (8)4.2.1 科学性原则 (8)4.2.2 平衡性原则 (8)4.2.3 可行性原则 (8)4.2.4 市场适应性原则 (8)4.3 配方优化与改进 (8)4.3.1 原料更新与替换 (8)4.3.2 成分含量调整 (9)4.3.3 生产工艺改进 (9)4.3.4 持续研发与创新 (9)第五章功能性成分研究 (9)5.1 功能性成分筛选 (9)5.2 功能性成分提取与纯化 (9)5.3 功能性成分活性评价 (9)5.3.1 体外实验 (9)5.3.2 体内实验 (10)第六章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10)6.1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10)6.2 生产设备选型与配置 (10)6.3 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11)第七章安全性评价与临床试验 (11)7.1 安全性评价指标 (11)7.2 临床试验设计 (12)7.3 临床试验数据分析 (12)第八章精准保健产品包装与宣传 (13)8.1 包装设计原则 (13)8.2 宣传策略制定 (13)8.3 品牌建设与推广 (14)第九章市场推广与销售渠道 (14)9.1 市场推广策略 (14)9.1.1 品牌塑造 (14)9.1.2 产品宣传 (14)9.1.3 线上线下融合 (14)9.1.4 优惠政策 (14)9.2 销售渠道拓展 (15)9.2.1 电商平台 (15)9.2.2 线下实体店 (15)9.2.3 代理加盟 (15)9.2.4 跨界合作 (15)9.3 营销团队建设 (15)9.3.1 人才选拔与培养 (15)9.3.2 团队管理 (15)9.3.3 营销策划 (16)第十章项目评估与持续改进 (16)10.1 项目经济效益评估 (16)10.2 项目社会效益评估 (16)10.3 持续改进与创新 (16)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保健品行业在我国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国功能性食品与保健食品的比较研究

我国功能性食品与保健食品的比较研究

2、优缺点
2、优缺点
功能性食品的优点在于其具有特定的功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然而,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功能性食品的效果因人而异。此外,功能性 食品市场存在一定乱象,有些产品的功效未经科学证实或存在夸大宣传的问题。
2、优缺点
保健食品的优点在于其具有特定的健康益处,并且通常是针对特定人群或疾 病而设计的,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然而,保健食品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价格 较高、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群等。此外,部分保健食品存在过度宣传和虚假宣传 的问题,需要消费者谨慎选择。
3、未来发展趋势
3、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的未来 发展趋势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未来发展趋势
(1)科技创新:新技术的出现将推动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的研究和开发, 如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生理机制, 发现新的健康促进因子,提高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
三、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的重 点讨论
1、异同点
1、异同点
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都旨在改善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但它们 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功能性食品强调的是具有特定功能,通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 来改善健康状况,但不具备治疗疾病的作用。保健食品则强调具有特定健康益处, 针对特定人群或疾病而设计,同时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3、未来发展趋势
(2)个性化定制: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将更加个性化,针对不同人群的需 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例如,根据个人的基因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等因素,为 其提供最适合的食品和营养补充剂。
3、未来发展趋势
(3)整合医学: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将与整合医学的发展紧密相关。整合 医学是一种将各种医学理论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医学模式,强调整体观念和个性 化治疗。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将成为整合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治疗方 法协同作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品质的改善,保健食品作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重要手段,其市场潜力和社会价值日益显现。

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不仅关系到食品科技的进步,更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福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健康选择,同时也为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我们将概述保健食品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现状,以明确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我们将重点分析保健食品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原料筛选、功能评价、产品开发等,以及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促进保健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保健食品行业日益繁荣,其研究现状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特点。

在原料开发方面,保健食品的原料已经从传统的动植物资源拓展到海洋生物、微生物以及合成生物等新型领域。

比如,深海鱼油、螺旋藻、益生菌等新型原料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在产品研发方面,保健食品正朝着个性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定制化产品不断涌现,如针对老年人的增强免疫力产品、针对女性的美容养颜产品等。

同时,产品的剂型也日益丰富,从传统的胶囊、片剂发展到口服液、软胶囊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功能研究方面,保健食品的功能已经从单一的补充营养发展到调节生理功能、预防疾病等多元化领域。

例如,一些具有抗氧化、抗疲劳、降血糖、降血脂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在质量控制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保健食品的质量控制手段也日益完善。

从原料的筛选、提取到产品的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茶叶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成果

茶叶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成果

茶叶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成果茶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饮品之一,自古以来就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茶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茶叶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成果。

一、茶叶的成分研究与应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正逐渐成为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科学家通过提取和纯化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开发出多种茶叶提取物,用于制备功能性食品和药物。

而咖啡碱则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哮喘、心脏病等疾病。

二、茶叶的加工技术创新传统的茶叶加工过程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等步骤。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茶叶加工技术也得到了革新。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还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效率。

比如,新型烘干设备的使用可以使茶叶更快速地完成烘干过程,降低其水分含量,保持茶叶的活性成分。

此外,新型的突破性干燥技术也在茶叶加工中得到应用,使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得以保留,提高了茶叶的香气。

三、茶叶的品种改良与培育茶叶是一个拥有众多品种的植物,不同品种的茶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口感。

通过遗传改良和培育,科学家们成功地培育出了一系列具有丰富风味和营养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不仅适应了不同地域的栽培环境,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给消费者。

例如,如今已经有一些品种的茶叶具有低咖啡因和高茶多酚的特点,满足了一部分人群对咖啡因含量的需求。

四、茶叶的保鲜与储存技术创新茶叶的新鲜度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茶叶保鲜和储存过程中的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他们提出了多种新的保鲜和储存技术,例如真空包装、防潮防腐剂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延长茶叶的保鲜期,保持其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五、茶叶的科学饮用方法指导除了研究茶叶本身,科学家们还关注茶叶的科学饮用方法。

他们通过实验和研究,为人们提供了关于如何科学饮用茶叶的指导。

例如,他们研究发现绿茶适宜用80°C的温度冲泡,白茶适宜用90°C的温度冲泡,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与保健价值

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与保健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功能性食品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饮食选择。

功能性食品是指含有特定添加物或特殊成分以增加营养和保健价值的食品。

这些添加物通常是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膳食纤维、植物性营养素等,常常用于预防疾病、调节身体机能、促进健康等。

一、功能性食品的分类功能性食品的分类很多,以下列出一些常见的分类:1. 具有调节器官机能的功效型:如益生菌饮料、活性酸奶等;2. 对生理和代谢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的保健型:如钙片、蛋白粉、麦片等;3. 具有调节心脑血管功能的营养型:如大豆异黄酮、鱼油等;4. 具有改善运动和提高免疫力功能的营养保健型:如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籽、叶黄素等。

二、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价值1. 维生素和矿物质功能性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这些元素对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例如,牛奶可以补充钙质,防止骨质疏松症;富含维生素A和C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含有丰富铁质的豆腐、黑白芝麻等可以预防贫血等。

2. 益生菌益生菌被誉为“肠道健康的保卫者”,可以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胃肠疾病、便秘等。

益生菌常见于酸奶、酵母产品、脱脂乳、豆奶等,这些食品通过益生菌的活性,达到调节肠道功能、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

3.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泄体内垃圾,还可以控制食欲,减轻体重。

膳食纤维常见于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燕麦等食品中。

4. 植物性营养素植物性营养素是指植物中含有能够抵御病毒感染、促进身体健康、防治疾病的多种化合物。

如茶多酚、大豆异黄酮、花青素、黄酮类等。

这些植物性营养素在功能性食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如茶多酚可在茶叶中找到,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脂肪量和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三、功能性食品的推广和应用如今,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商和商家投入到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和生产中来。

功能性灵芝 银杏叶 绿茶复合饮料的研制

功能性灵芝 银杏叶 绿茶复合饮料的研制

文章编号 :1 7— 66( 0 6) 2 0 9 — 2 6 19 4 20 1— 0 3 0
功能性 灵芝
银杏 叶
绿茶 复合饮 料 的研 制
魏 新军 ,王伟华 ,谢岩黎 ,刘子立
( 河南科技学 院 食 品学 院 , 河南 新乡 4 30) 503
摘要:以灵芝、银杏叶及绿茶为原料 , 研究其浸提液及复合饮料的生产T艺,确定了关键丁序的: 艺参数, I
维普资讯
农产品加工 ・ 学刊
20 年第 l 期 06 2
K yw rs re a ig o ef l s aoema o p u dji e od :gent ;g k a;g s gn dr ;cm on e e n l oy ue
有资料表明,茶在 中国已有 几千年历史。具有防 治心脑血管疾病 、防癌抗癌 、抗衰老和抗辐射等多种 保健功能【 1 l 。灵芝是一种珍贵 的药用真菌嘲 ,有安神 、 清肝、利胆 、降血压 、降血糖 、抗肿瘤 、抗衰老 、美 容及解毒等作用1 3 ] 。银杏是我 国的特产植物 ,银杏叶 提取物 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 ,具有降血脂 、抗衰老 及抗肿瘤的作用[ 4 1 。灵芝 、银杏叶和绿茶有相似的保 健功能,开发其复合饮料 , 前景广阔。
Gl sy Ga o ema o s n d r
We x.a ,Wa g iu ,X eY ni i i ii n j n We a i al,LuZl h i ( e a st eo S i c n eh o g ,Xn i g H nI tu f ce eadT c nl y ix n ,He a 5 0 3 hn) n n it n o a ’ n4 3 0 ,C i n a
灵芝 ( 品)一切片 ( 干制 粉碎)一浸提一 过滤 ’ 瓶子杀菌 』 调配一罐装 ,密封一杀菌一冷却一产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红茶与健康
1. 常饮红茶可预防心肌梗死和中风: 波士顿大学科学家们研究了“红茶对血管内壁细胞 的影响”。他们发现,每天喝4杯红茶的病人,他 们心脏血管内壁细胞的状况变好了,形成血栓以及 血管壁炎症加剧的可能性也相对减少了。科学家们 认为,红茶对血管壁的良好作用还有助于预防心肌 梗死和中风。
➢ 绿茶的性味 :绿茶味苦,微甘,性寒凉,是清热、 消暑降温的凉性饮品。绿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 降血压,降脂减肥,抗突变防癌,抗菌消炎的作用, 效果优于其他茶类。绿茶性寒凉,若虚寒及血弱者 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倍损。绿茶不适合胃弱
者饮用,患冷症病者,不宜常喝绿茶。
➢乌龙茶性味:
乌龙茶滋味醇厚爽口,饮后回甘留香,汤色橙黄明亮,性温不 寒,具有明显降低胆固醇和减肥功效,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 下气健胃作用。乌龙茶香气能使血压下降,引起深呼吸现象, 以达到心理镇静的效果。
实验证明,用绿茶中的茶多酚或EGCG喂饲小白鼠后,发 现可抑制皮肤粒线体中脂氧化酶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作用, 同时肝脏和小肠中谷胱甘肽—S—转换酶的活性增强,起着抗 氧化的效应。
4. 茶的疗效 -- 抗高血脂明星
如今,高脂血症成了现代中国的“流行病”。据 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成人血脂异常 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的人数为1.6 亿。卫生部《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 中国人死亡原因中,约32%死于心脑血管病,而其 中绝大多数死于由高血脂导致的动脉硬化。在上 海,最新统计显示,居民死因前两位为心脑血管 病和恶性肿瘤,其中心脏病的死亡率已超过了日 本。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水分、类黄 酮物质、膳食纤维。
茶营养成分
蛋白质 氨基酸 生物碱 茶多酚 碳水化合物 脂类化合物 有机酸
矿物质 天然色素 维生素
含量 (%)
组成
20-30
谷蛋白、球蛋白、精蛋白、清蛋白,等
1-5
茶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 氨酸、苯丙氨酸,等 (30多种)
(三)茶的二十三功效
(1)少睡 (2) 安神 (3) 明目 (4) 清头目 (5) 止渴生津 (6) 清热 (7) 消暑 (8) 解毒 (9) 消食 (10) 醒酒 (11) 去减肥 (12) 下气 (13) 利水 (14) 通便 (15) 治痢 (16) 去痰 (17) 祛风解表 (18) 坚齿 (19) 治心痛 (20) 疗疮治瘘 (21) 疗饥 (22) 益气力 (23) 延 年益寿。
0.6-1.0
维生素 A, B1,B2, C, E, K, P, U, 泛酸, 叶 酸, 烟酰胺,等
茶的性味
1 茶叶的性味特点
“茶为万病之药”, 药性有四气五味之分:
“四气”即寒凉温热, “五味” 即辛、甘、苦、酸,咸;
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等。药物的热 性与凉性,与其苦和甜的程度有关,苦味重的通 常属寒凉性,苦味轻且有甜者一般属温热性。
5. 茶的疗效——防辐射作用
50年代日本从广岛原子弹爆炸后蒙难者迁移到茶区 居住并饮用大量优质绿茶,不仅仍然存活,而且体 质良好,这一调查发现,茶是一种有希望的辐射解 毒剂。有人用绿茶、红茶和茶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 合物喂饲大白鼠,再用致死剂量的放射性锶—90进 行处理。结果发现,茶叶可以吸收90%这种危险的 同位素,而且吸收的时间比同位素到达骨髓的时间 为短。
2003年,美国研究证明:连续食用12周富含茶 黄素的茶多酚胶囊(其中每粒胶囊中茶黄素的含 量为75mg,儿茶素等其他茶多酚300mg),能 有效降低高血脂人群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该结果更被刊登于医学界 权威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实验证明,茶黄素和儿茶素都有调节血脂作 用。但茶黄素比儿茶素有更强的调节血脂的作 用。但茶多酚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易被氧化, 在平时饮用的茶水中的含量很少。因此,要达 到有效的食用量,选用经过先进工艺提取的茶 提取物制品是个聪明的选择。
(1)绿茶含有茶多酚;如果你每天喝4杯绿茶,癌 细胞就不分裂,而且即使分裂也要推迟9年以上。所 以在日本,小学生每天一上学就喝一杯绿茶。(2) 绿茶里含有氟。(3)绿茶本身含茶单宁,茶单宁是 提高血管韧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
2. 绿茶功能:绿茶的功能多种多样,现在已引起 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欧美、亚洲各国对绿茶的功 能从多方面展开了研究。
➢红茶的性味:
红茶为全发酵茶,其滋味甜醇、浓厚,香气具蜜糖香。红 茶味甜性温热,温中暖胃,散湿,具和胃、健胃之功效, 可驱寒暖身。红脾胃虚弱、胃病患者较为适宜。红茶还具 有护肝的作用,红茶糖水可治疗肝炎。多酚类化产物具有 明显的抗凝和促纤溶作用,可防栓的形成。红茶还是良好 防贫血饮品。
➢白茶的性昧: 传统的白茶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鲜叶多采用早春 嫩芽,加工过程只经过萎凋和干燥工序,茶叶吸 收的热量少,茶味清淡,其性味寒凉,是民间常 用的降火凉药,具有消暑生津,退热降火、解毒 的功效。
8. 英国科学家发现喝茶能预防记忆力减退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药用植物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 是通过对红茶和绿茶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后,得 出定期喝茶能使人脑部更健康,还能预防因衰 老引起的记忆力减退现象和阿尔茨海默症等。
9.茶叶可以美容 茶糖美容法:茶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甚多,
经常饮茶的人,皮肤显得滋润好看。将红茶叶 和红糖各两汤匙加水煲煎,加面粉调匀敷面, 15分钟后,再用湿毛巾擦净脸部。每日涂敷一 次,一个月后即可使容颜滋润白皙。
6. 茶的疗效——减轻吸烟对人体的毒害
据调查,每吸一支烟可使体内维生素C含量减少 25毫克,吸烟者体内维生素C的浓度低于不吸烟 者。
每天吸一包烟的人,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会降低 25%,因此吸烟者喝茶,尤其是喝绿茶,可以补 充人体的维生素C。
此外,绿茶还有强化血管之效。因此,喝茶在某 种程度上可以降低吸烟的毒害。解烟毒作用。
1. 茶疗效——抗癌、抗突变作用
我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最近报道了对140余种茶叶进 行活体外和活体内的实验。大量的实验结果肯定 了茶叶的抗癌抗突变作用,表现对人体致癌性亚 硝基化合物的形成具有阻断作用。
在不同茶类中,绿茶的活性最高,其次为紧压茶、 花茶。乌龙茶和红茶。
机理:①抑制最终致癌物的形成 ②调整原致癌 物质的代谢过程 ③直接和亲电子的最终致癌 代谢物起作用 ④抑制致癌基因与DNA共价结合 ⑤清除自由基 。
饮茶能增加人体抗感染能力
茶的疗效——明目作用 茶的疗效——消炎灭菌作用 茶的疗效——助消化作用 茶的疗效——防龋作用 茶的疗效——醒酒作用
茶水漱口可预防流感 喝茶有助“一心二用”
(四)绿茶与健康
1. 绿茶的三大优点:国际会议上定出了6种保健品: 第一绿茶;第二红葡萄酒;第三豆浆;第四酸奶;第 五骨头汤;第六蘑菇汤。绿茶为什么有保健作用呢?
➢ “米”与“茶”
➢ 茶道基本精神: 日本: 和、敬、清、寂 (千利休) 朝鲜: 和、敬、清、乐,强调“中正的营养价值
新鲜的茶叶中含有75-80%的水及20-25%干物质。 但是就在这25%的干物质中含有成千上万的天然 营养元素,主要是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 多酚、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天然色素、 脂肪酸,等。
➢茉莉花茶的性味: 茉莉花茶为再加工茶,茶叶吸收花香,茶香花香
相得益彰,滋味浓厚,香气浓郁鲜灵持久。花茶茶性 温、寒的中性,具有独特疏肝解郁,理气调经,可刺 激神经,提高胃肠的机能,起到助消化的作用。
茉莉花芳香入胃,善于理气解郁,和中辟秽,是治
疗胃脘胀痛的常用品。香花的芳香油具有镇定、调理 神经系统的功效,女性饮花茶有利调节生理代谢。
(1)绿茶能美容养颜
绿茶中富含的儿茶素成分可有效淡化和祛除黄褐 斑,并具有明显的美容功效。
1983年11月,美国总统里根偕夫人南希访问日本。
茶叶中主要成分是茶多酚、生物碱、咖啡碱、茶碱、 多种维生素等,均有利于美容驻颜。
(2)减肥:
日本花王公司最近研究发现,持续摄取较高浓度茶, 借助其中的儿茶素成分,可增加热能消耗,有助于 燃烧脂肪。 据《日经产业新闻》17日报道,研究 人员以12名27岁至48岁的微胖成年男人为对象,把 他们分为两组,一组喝含儿茶素78毫克的饮料,一 组喝含儿茶素59.2毫克的饮料,连续12周,每天摄 取饮料量相同,食物也完全相同。结果发现,坚持 喝高浓度茶的一组除了脂肪容易燃烧之外,饭后热 能消耗到第12周平均每人增加了38.9千卡。
茶与健康
不同茶类的功能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冯友兰哲学家
(一)茶叶的营养价值 (二)茶的性味
(三)茶的二十三功效 (四)绿茶与健康 (五)红茶与健康 (六)乌龙茶与健康
(七)普洱茶与健康 (八)白茶与健康 (十)黑茶与健康 (九)茉莉花茶与健康
三、 针对身体和工作,你该喝什么茶? 四、冷茶与隔夜茶能喝吗? 五、饮茶的禁忌
3. 茶的疗效——抗衰老作用
人体中脂质过氧化过程已证明是人体衰老的机制之一,因 此人们服用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化合物,如维生素C和维 生素E。以起到增强抵抗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 化活性,而且活性强度超过维生素 C和维生素E.据报道, 20ppmEGCG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200ppm的维生素E和 50ppm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丁基羟基苯甲醚),且与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增效作用。儿茶素活性次序递减: EGCG>EGC>ECG>EC。
乌龙茶香气成分还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菌、防腐效果。乌龙茶 中富含的水杨酸甲酯、醛类,具有消炎镇痛的功效。
➢黑茶的性味: 黑茶大多经过长时间的渥堆,多酚类物质在湿热条 件下和渥堆中产生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复杂氧化作 用,形成黑茶滋味浓厚、醇和、耐泡,具特殊的陈 香,茶性温和。黑茶主要保健作用是消食下气去胃 胀,醒脾健胃,解油腻。黑茶降血脂、降胆固醇、 减肥功效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