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戏剧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外戏剧史课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外戏剧史课件
首陀罗迦《小泥车》
2007年10月
迦梨陀娑
第二章 印度梵剧
“迦梨陀娑”,印度梵剧史上最为响亮的名字。朝廷“九宝”之一的宫廷诗人。 中古印度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其创作不仅代表了印度梵语文学的最高 成就,而且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被誉为“印度的莎士比亚”。 18世纪起,西方梵语学者逐步介绍和翻译了他的作品。 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推荐他为世界文化名人,在全世界举行了他的1500 周年的纪念和研究活动。 “迦梨”为女神名字,“ 陀娑”是仆人的意思。
2007年10月

人物分析
沙恭达罗的“美”与“悲”
美 1、自然美:在自然界中长大, 秀色天成,洁质自生 2、质朴美:简单直率,善良纯真 勇敢大胆 3、青春美:渴望自由和幸福 温柔多情而又羞怯娇弱 4、人性美:忍辱负重而又嫉恶如 仇,敢于抗争
悲 1、社会制度悲剧:中古印度的等级制度, 森严宗法制度 2、王权男权悲剧:国王享乐至上, 玩弄女性、荒淫无道 3、神权命运悲剧:命运抗争也无法逃脱 天神的摆布 4、团圆幻像悲剧:神力之助,子嗣之力, 佛学和谐哲学倾向
印度梵剧发展与佛教关系
印度梵剧与中国戏曲的关联
拓展思考
2007年10月
印度梵剧的历史演变和舞台特征
第二章 印度梵剧
梵剧的形成也是从祭祀仪典发展而来,由颂神歌曲和拟神行为逐渐演变而成戏剧。 “史诗时代”(前6-前4世纪)的两大著名史诗 《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对其内容和形式产生直接影响。
⑷印度的非暴力精神已超越了人类社会,成为惠及整个宇宙的一种自由倾向。
2007年10月
戒日王、薄婆萨提
第二章 印度梵剧
1、剧作家简介 古印度著名帝王。 2、作品 三部英雄史剧:《妙容传》、《璎珞传》、《龙喜记》。 《龙喜记》:较有特色,五幕剧, 剧情介绍 人物分析。

中外戏剧史 ppt课件

中外戏剧史 ppt课件
的冲突
中外戏剧史
酒神精神与古希腊悲剧
❖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认为阿波罗原则讲求 实事求是、理性和秩序,酒神原则与狂热、过度 和不稳定联系在一起。希腊悲剧达到两种气质的 平衡。通过这种调和作用,希腊悲剧使得希腊人 和希腊文明格外与众不同。尼采往往用这个典范 来衡量后来文明的不充分成就。人类社会历史似 乎总是受制于两种基本的冲动:一是风风火火走 向世界的物质性渴望,即尼采所说的“日神精神 ”;一是清清爽爽走向内心的精神性追求,即尼 采所说的“酒神精神”。这两种冲动代表着两种 基本的人生哲学观:走向世界,故追求成功:走 向内心,故期望超越。
tragos演化而来,原 意为“山羊之歌” ❖ 起源:一年一度的酒神 狄俄尼索斯的祭祀仪式
❖ 三大悲剧诗人: ❖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
斯和欧里庇得斯
中外戏剧史
(一)发展轨迹
❖ 忒斯庇斯,首次采用第一个演员,第一个在悲剧 中使用面具的人
❖ 埃斯库罗斯的改革标志着悲剧的诞生。悲剧之父 ❖ 索福克勒斯的改革标志着古希腊悲剧的成熟 ❖ 欧里庇得斯,逐渐衰落
中外戏剧史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三场悲剧,取材 于古希腊神话
中外戏剧史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普》塑造了一个为人类的幸福而勇于牺牲、敢 于抗拒邪恶、坚定而高傲的巨神形象,剧中的天 神世界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艺术写照。
❖ 别林斯基指出:“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窃得而传授 给人间的火,是个什么东西呢?——这是把人们从 动物性直感状态的僵死的梦境中唤醒过来的思想 ,意识”
中外戏剧史
❖ (五)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戏剧的时 代
❖ 时间: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中叶 ❖ (六)现代派戏剧的时代 ❖ 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

中外戏剧史第五章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欧洲戏剧ppt课件

中外戏剧史第五章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欧洲戏剧ppt课件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一 创作阶段
莎士比亚医生作品众多,保留下来的有两首 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和37个剧本。他前后 创作的不同作品,对于人生的看法以及创作 风格都有所变化。后人据此将他的创作道路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历史剧和喜剧为主,剧品主要 有《亨利六世》、《罗密欧与朱丽叶》、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 的风流娘们》等。 第二个时期以悲剧为主,剧作主要有《哈姆 雷特》、《终成眷属》、《奥赛罗》、《李 尔王》、《麦克白》等。 第三个时期的创作以传奇剧为主,剧作主要 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等。
出身优势的决定人们命运的传统法则被扫荡一空,王侯将相的爵位向着每一 个人开放。
奥赛罗凭着自己的力量、才干、赫赫战功而赢得要职,而苔丝德蒙娜所爱
的,也是奥赛罗智勇兼备、迎难而上的秉性品格,以及他对事业无比执着的 热情。悲剧的制造者伊阿古之所以对奥赛罗怀恨在心,也是基于这样的一种 基础:他和奥赛罗一样,也是行伍出身的实干家,也想凭借战功和关系谋取 高位。奥赛罗没有选择他而选择了别人,悲剧便又仇恨心理酝酿而成。
也开始尝试自己编写剧本。在这一过程中,戏剧逐渐分为 两种类型,一类是所谓的学术喜剧,另一类则是成为宫廷 社会消遣品的田园剧。
这两类剧作尽管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罗马喜剧嬉笑
怒骂的批判精神,但也继承了他么雍容大度的贵族风。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骗局。
即兴喜剧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上

中外戏剧史

中外戏剧史

中外戏剧史1.写出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名字和他们个自的代表作。

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祈援女》索福克勒斯,代表作:《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独目巨人》《阿尔刻提斯》《美狄亚》《安德洛玛刻》2.写出《西厢记》和《桃花扇》的内容梗概。

《西厢记》故事梗概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

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

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

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

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

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

”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

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

张生因此致病。

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

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

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

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

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

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

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山东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戏剧艺术史与电影理论解读

山东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戏剧艺术史与电影理论解读

山东省考研戏剧与影视学复习资料戏剧艺术史与电影理论解读戏剧艺术和电影理论是戏剧与影视学中非常重要且基础的两个学科。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掌握戏剧艺术史和电影理论的知识,不仅对于提升文化修养有着重要作用,还是进一步研究和理解戏剧与影视作品的基础。

本文将从戏剧艺术史和电影理论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和复习,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研。

一、戏剧艺术史戏剧艺术史是研究戏剧产生、发展以及演化规律的学科。

它以古希腊戏剧为起点,经历了戏剧的黄金时期、中世纪戏剧、文艺复兴戏剧等不同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戏剧体裁。

在学习戏剧艺术史时,我们需要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艺术风格以及戏剧作品的特点。

1. 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是戏剧艺术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以三大剧种为代表:悲剧、喜剧和杂剧。

其中,悲剧以希腊戏剧大师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埃斯库罗斯为代表,具有哲学性和悲剧冲突。

喜剧则以亚里士多德的《云逸》和梭福克勒斯的《寡妇们》为代表,以幽默和讽刺为主要特点。

杂剧是一种结合了悲剧和喜剧元素的戏剧形式。

2. 中世纪戏剧中世纪戏剧是指在中世纪欧洲唱诗班学校中演出的宗教戏剧。

它具有宗教性质,以描绘圣经故事为主,表演形式多为歌舞剧,并且在表演时常使用道具和布景。

中世纪戏剧在演绎上重视象征性和神秘性,对后世戏剧影响深远。

3. 文艺复兴戏剧文艺复兴戏剧是指在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戏剧形式。

代表作家包括莎士比亚、马洛和切尔福德等。

文艺复兴戏剧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样,如悲剧、喜剧、历史剧等,还运用了大量的诗歌和声场表演形式。

4. 现代戏剧现代戏剧是20世纪以来戏剧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传统戏剧进行了颠覆和创新。

例如,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以对内心世界的表现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为特点。

俄国的布列希涅夫戏剧则以对现实主义的追求为核心,以揭示社会问题为目标。

二、电影理论解读电影理论是研究电影创作、制作和欣赏的学科,它包括电影的形式要素、电影语言以及电影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中外戏剧史及戏剧流派

中外戏剧史及戏剧流派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其中,戏曲是最后成熟的。

古希腊戏剧成熟于公元前6世纪后期,前5世纪为繁荣期;梵剧大约成熟于1世纪前后,2至5世纪为繁荣期;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

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并称为世办三大戏剧表演体系。

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

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南戏的代表剧作有:《张协状元》、《小孙屠》和《宦门子弟错立身》、《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琵琶记》。

其中《张协状元》是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南戏剧本。

昆曲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曲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曲以大都白话为主。

后来北曲发展成为京剧,南曲流传至今。

目前,推着推广普通话的号召,昆曲的发音正在向普通话逐渐靠拢。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中国戏剧史稿复习资料(1899

中国戏剧史稿复习资料(1899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899——1949)绪论一、现代性——历史使然1.中国戏剧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性转变(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向现代型转变的主要表现:A.戏剧价值观念的变化:真实反映社会人生,表现人的价值和尊严,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和现实,真正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成为一门真正“人”的艺术。

B.戏剧精神内涵的变化:“忠、孝、节、义”、迷信观念转变为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新思想。

C.舞台人物形象体系的变化: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转变为直接来自现代和会生活的人物形象。

D.戏剧艺术生态构成上的变化:从戏曲一元格局转变为话剧-戏曲二元格局。

二、中国现代戏剧的崛起1.代表:新兴话剧2.向西方寻求戏剧新观念的表现:上海学生演剧;梁启超、陈独秀的理论3.新戏剧的婴儿期:文明新戏4.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后三、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1.从“五四”前夕到二十年代末,文明新戏没落,现代戏剧勃兴时期。

2.二十年代:戏剧新思潮、新观念活跃期。

(特点:对旧事物大胆怀疑、坚决批判;对新事物热情向往、执着追求)3.三十年代:由曲折发展至成熟期⑴特点:A.政治上:对战斗性的追求明显加强B.艺术上:一方面:“理”盛于“情”,主题大于形象,思想和艺术不平衡;另一方面:艺术内容和形式随历史前进不断发展;作家队伍内取长补短,探讨和创作水平提高取得了成绩。

⑵艺术上臻于成熟的标志:A.从编、导、演等各方面看,已在我国特有的民族土壤中扎根、独立,在戏剧舞台上取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在戏剧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B.创作队伍形成:由左翼剧作家和民主主义进步剧作家组成,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并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4.四十年代:黄金时代的特点:A.在成熟的基础上,向丰富性、多样性方面开拓了新路B.在戏剧艺术的探索上,改变了“五四”以来只强调向西方学习而忽视中国戏剧传统的状态,戏剧民族化问题受普遍重视。

中外戏剧史 ppt课件

中外戏剧史 ppt课件

增加第三个 演员,闭锁
式式结构
写实性心理 分析
第三节 古希腊喜剧
❖ 一、概述
❖ 喜剧comedy一词由 希腊文comos演化而 来,该词原意“狂欢游 行之歌”或“化装舞会 ”
❖ 来源:由酒神祭祀低级 表演的临时口占发展而 来
中外戏剧史
❖ 希腊喜剧大半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产生 于言论比较自由的民主政治繁荣时代。在内战期 间,战乱频繁,城邦内部贫富对立加剧。当时民 主权利虽然受到限制,但仍多少有一些言论自由 ,因此喜剧加强了批判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时的喜剧称为“旧喜剧”,讽刺的对象是社会 的著名人物,特别是当权人物。
被缚的普 俄狄浦斯
罗米修斯

欧里庇得 斯
美狄亚
内容
英雄悲剧 命运悲剧 家庭悲剧
悲剧人物

理想人
普通人
表现手法
独白、对
中外戏剧史
行动刻画
重视心理
三大悲剧诗 人
悲剧命运观
命运由神掌 握,不可抗

命运是存在于 人类之外的抽 象概念,可以
反抗
命运在人手 中,自己掌

第二个演员, 戏剧贡献 首创“三部
曲”
中外戏剧史
中外戏剧史
三、舞台艺术 ❖ 舞台:露天半圆形剧场
中外戏剧史
❖ 表演特征: ❖ 表演必须夸张 ❖ 不能使用尺寸较小的道具 ❖ 穿着厚底靴、“胖袄”和面具 ❖ 表演形式: ❖ 歌唱、吟诵和舞蹈 ❖ 表演风格: ❖ 悲剧——持重、含蓄、优雅 ❖ 喜剧——夸张、外露、粗俗
中外戏剧史
第二节 古希腊悲剧
❖ 一、概述 ❖ 悲剧(tragedy)由
中外戏剧史
❖ 突转: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 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 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戏剧史复习资料
1、 汉代百戏中最具戏剧性的是角抵戏,典型例证是具备了完整的故事情节的《东海黄公》。
2、 唐代歌舞戏十分兴盛,最接近戏剧的剧目是《踏摇娘》,奠定了后世戏曲的主调,其主
角歌唱,旁人帮和,男扮女装,旦、丑相对的表演形式,也开了宋代南戏的先河。
3、 戏曲是一种把诗、歌、舞的艺术因素结合起来,使之共同为戏剧模拟人生情境的目的服
务的舞台表演艺术。这是一种在东方思维方式支配下孕育成熟的戏剧形态。中国型的成
熟戏剧——戏曲的出现是在两宋时期。其代表形态是南北宋之交在东南沿海一带形成的
南戏。
4、 北宋杂剧最初的兴起地点是都城汴京,商业性演出产所称之为“瓦舍勾栏”。
5、 宋杂剧内容的首要特色在于它的政治讽刺性。
6、流传至今的宋代南戏戏文有5种,内容分为两类:书生负心戏,即《赵贞女蔡二郎》、《王
魁》、《张协状元》三种;爱情磨难传奇,即《王焕》、《乐昌分镜》两种。
7、时空自由的美学原则是中国戏曲舞台最本质的审美特征。
8、南戏标志着中国成熟戏曲样式的诞生:宋代南戏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是歌舞的综合舞台
形式来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比较复杂的场景,其基本表现形式是由角色装扮成剧中人物,
模仿人物的生活情景,运用歌唱和对白的发声手段,利用舞蹈、身段、模拟动作等表演方式,
在舞台上建立起一定的人物关系和戏剧情境,制造戏剧冲突,从而展现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
人生故事,已经具备了中国戏曲的最一般特征,因此说标志着成熟。
9、上场诗:元杂剧里的任务上场时,大多都要先念几句诗,即所谓上场诗,格式通常为五
言、七言四句,内容一般与人物身份、心情、境遇有关。
10、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次正面提出了以“有情”作为婚姻基础的理想。
11、元代南戏的集大成之作是高明的《琵琶记》,高明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高明的《琵
琶记》的取得的艺术成就:(1)关目设计上的双线结构,剧情沿着两条线索发展;
(2)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3)语言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尤其长于
人物的心理描写。
12、四大南戏是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
13、关汉卿杂剧创作的艺术成就:(1)奠定了杂剧表现题材的广泛范围,几乎为后人树立了
杂剧创作的全部模式;(2)将历来的士大夫作家较少关注的底层民众的生活引入了戏剧艺术
的殿堂;(3)对戏剧的各种风格样式都进行了尝试;(4)十分重视对戏剧情节的提炼,传奇
性是他调遣戏剧情节、处理戏剧冲突的重要依据。
14、明代折子戏的出现,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由它开始,人们看戏的审美聚焦
点发生了转移,由欣赏剧本的故事情节转移到了欣赏舞台表演艺术,欣赏演员如何通过独到
的舞台技艺把剧本所提供的内容更好的表现出来。它标志着中国戏曲史即将由文学时代进入
演技时代。
15、汤显祖《临川四梦》,也称《玉茗堂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记》、《邯郸记》、
《南柯记》。
16、潘之恒轮戏曲表演的审美标准,提出了“才、慧、致”的范畴概念。“才”之演员所呈
现的外在表演才能,“慧”指演员所禀含的内在理解能力,“致”指演员在登场演出时所爆发
的临界激情和出神入化的舞台感觉与控制能力。只有三者兼备,才能成为出类拔萃的演员。
17、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
18、被希腊人称为“悲剧之父”的戏剧家是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19、普劳图斯的著名喜剧《撒谎者》提供了一个几近类型化的人物,这就是著名
的仆人形象索多勒斯,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骗子,而是一个类似于阿凡提的足智
多谋和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他口若悬河,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气息和自豪感,
同时也包含着对冷酷无情的“吸血鬼”和吝啬鬼的诅咒和嘲弄,是一个著名的仆
人形象。
20、罗马早期戏剧创作都显露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在世俗化的道路上跨进了一
大步
21、将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发展至顶峰的悲剧作家是拉辛
22、法国戏剧家高乃依的代表作《熙德》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的诞生
23、娜拉是在易卜生手里诞生的第一个现代女性的形象
24、
中世纪宗教戏剧表现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圣经》故事
25、表现主义戏剧由于激进的倾向、紧张的气氛和明显的义愤而被文化史上称为
“叫喊的戏剧”
26、莫里哀在《伪君子》中创造的著名伪君子形象是答尔丢夫
27、中国戏剧走向成熟的两个标志是南戏和北杂剧的形成
28、清代传奇创作阶段形成了双峰对峙局面,这双峰指的是“南洪北孔”,即洪
升和孔尚任,其代表作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29、中国戏曲最重要的基本元素是曲
30、哥尔多尼对意大利喜剧的贡献在于创建了被称为风俗喜剧
的新样式
31、雨果于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
32、皮兰德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采用了戏中戏结构的剧作《六个寻找作者的剧
中人》
33、四大悲剧: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代表作品,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
34、第四堵墙:这是自然主义戏剧在舞台布景上的贡献,由安托万领导的巴黎自
由剧院提出并加以实践,贯彻了“布景作为环境”的观念,即假设在演员与观众
之间存在着一堵墙,演员要完全忘记观众的存在。
35、间离效果: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核心。认为使自己与正在扮演的角色及其环
境保持一定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即所谓“间离”,是演员必须做到的,
以便能够唤起观众的思考和反诘。
36、“三一律”最初是由意大利学者卡斯特尔维特罗于1570年提出的,由法国古
典主义戏剧所极力倡导并严格遵守。就是在一部戏中,时间、地点和行动都要有
整体一致性。故事的发生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地点不能变换,情节从大的范
围说只能有一个。
37、易卜生对欧洲戏剧的贡献:(1)打破了古希腊以来悲剧和喜剧的类型区分,
创造了正剧,他的最富盛名的社会问题剧都是严肃题材的“正剧”类型;
(2)将剧场神圣化,使之由嬉笑喧闹的场所变成了严肃的思想发生地。
38、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1)存在主义是其核心和灵魂;
(2)可以表现荒唐、悲惨和毫无意义;
(3)艺术表现上也追求荒诞,其手法可说是集一切现代派艺术之大成;
39、狄德罗的戏剧主张主要有:
(1)主张打破古典主义所强调的悲剧和喜剧的严格界限,认为有一种中间样式
的戏剧,即严肃体裁的喜剧;
(2)戏剧是宣传启蒙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必须具有能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的
生活内容和思想内容;
(3)创作方法上,强调一切应法乎自然,合乎真实和单纯的要求。
40、歌德《浮士德》的艺术成就:
(1)素材来源是多元的:中世纪民间传说、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显示了目光
的宏光性;
(2)内容编织也极有特,结构谨严,安排恰当;
(3)场景变换复杂,动静结合,生动表现出角色的心理过程;
(4)思想、艺术内涵博大精深,不仅是歌德一生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而且可
说是一部艺术哲学史。
41、古希腊悲剧主要特点:题材多取自荷马史诗里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主要
表现神的事迹和历史英雄的业绩;多采用诗的语言叙述故事;结构严谨,风格庄
重严肃;主题大多是有关城邦政治、宗教信仰、人的命运;通过对一个人的厄运
的描述,来调动观众心理上的怜悯和恐怖情绪。
42、象征主义戏剧的特征:
(1)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性暗示,即用象征性的物象暗示主题,暗示
各种事物,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
(2)象征造成了剧作双层次的结构形式,亦即每一部剧作都有它的表层结构和
深层结构,表层叙述故事,深层暗寓意义。
43、拉辛悲剧创作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1)总是将着眼点放在感情与理性的冲突上,描写感情突破意志、导致悲剧的
过程;(2)大多取材于古希腊传说;(3)寄寓了人文主义的理想,扬弃了古希腊
悲剧中神定命运的观念,使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44、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与成就:
(1)剧作结构紧凑、精巧,充满了戏剧性,《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个范例;
(2)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莎士比亚朝着破坏传统的静态的、
性格无发展的人物形象买进了一大步;
(3)十分善于给平凡的生活现象抹上一层诗意的光彩,《暴风雨》的创作显示了
莎士比亚创造诗情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