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说木叶》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说木叶》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 《说木叶》同步练习

《说木叶》同步练习

一、基础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参与.(yǔ)尽.量(jǐn)强.词夺理(qiáng)所向披靡.(mǐ)

B.炽.热(zhì)瞭.望(liào)螳臂当.车(dāng)汗流浃.背(jiá)

C.模.样(mó)溘.然(kè)间.不容发(jiàn)琅.琅上口(láng)

D.应.许(yīng)号召.(zhào)妙语解颐.(yí)咎.由自取(jiù)

2.选出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明月皎皎红花灼灼细雨蒙蒙风度翩翩

B.北风萧萧炊烟袅袅红日冉冉红尘滚滚

C.奥妙无穷丰富多彩晴空爽朗游子漂泊

D.文意棉密情意缠绵文字洗练诗句精彩

3.下列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2)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的诗歌语言?

(3)“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是一字千金。

A.传诵精妙几乎

B.传诵精致简直

C.传颂精妙几乎

D.传颂精致简直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关注。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

....的商品。

B.曾几何时

....,十年寒窗磨剑,到头来,看到成堆的稿纸难以变成铅字,他内心无比痛苦。

C.三鹿奶粉为三鹿集团所生产,该企业是国产奶粉的“龙头”,奶粉产销量已连续11年排名全国第一。

“结石婴儿”事件,却使三鹿集团成为众矢之的

....。

D.应该看到,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孝道”作为一种伦理代代相传,不绝如缕

....,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先后两次完成了太空完美对接。

C.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国四川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说凉州林庚

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了“黄河”和“孤城”,这曾引起过疑问,因为凉州城(今武威县城)离黄河还远,两者为什么会同在一起出现呢?最近又有人怀疑当时凉州所属是否有临近黄河的城?

凉州古来原是一个广泛的地区,并不是单指凉州城说的(当然凉州城也无妨称凉州),而且最早的凉州城也不在武威。两汉以来凉州本指当时陇右一带,《后汉书》卷三十三,凉州刺史部下,就列有陇西郡、武都郡、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当时凉州刺史治陇城,在黄河以东,所以凉州原来就是横跨黄河的。据《后汉书》所载,陇西郡有城十一,武都郡有城七,金城郡有城十,武威郡有城十四……全部凉州所属总计约八十城,城不可谓不多。三国以后凉州移治武威,而唐代又以河西幕府为重镇,因分为“河西”、“陇右”两道,河西道设凉州都督府仍治武威。《唐书》凉州都督府、姑藏(即武威)条下,又载置有“阜兰府”、“贺兰州”等八州府。而《唐书》兰州条下则载:“贞观六年又督西盐州,十二年又督凉州。”兰州(即金城郡)是黄河边上的重镇,又是陇西与河西的通道,所以与凉州关系密切。凉州都督置“皋兰府”,这说明凉州东南郡是直达黄河边上的,而其东北部又置“贺兰州”,也是直临北部黄河西岸的,然则黄河西岸均属凉州府,岂非十分明显。这也就是所谓河西一带,而这里既设有州府,又岂能没有大小城堡,这是毋庸置疑的。

凉州一带说来即河西一带,而《凉州词》也就是泛写这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它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唐人的许多《凉州词》都可以说明这个,虽然凉州城是凉州的中心,是河西幕府的所在地。至于唐诗中写这一带边塞时,其区域则往往更偏东些,首先“陇西”与“河西”就时常是分而不清,这是由于古凉州原是横跨黄河的,而陇西一带又是古凉州的中心,长久以来即在边塞诗中出现,形成一种传统的概念。如王维的《陇西行》写“陇西”而远到了凉州的“酒泉郡”,而耿湋的《凉州词》歌“凉州”实际上是描写了“陇西”一带,然则唐代地理分区上虽划为“陇右”、“河西”两道,而陇西与凉州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则是近似的,陇西在河东,凉州在河西,诗人笔下的凉州因此并不是远离黄河的,薛逢的《凉州词》所以说“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凉州与九曲黄河是同其命运的又岂止是某处沾上点边而已。至

于当时的某些城堡,则今天可能已不复存在。王之涣的诗大约是写在初入凉州境时,不禁会想象着整个凉州,因而提到玉门关,这仍是一个凉州的泛写。从诗中“一片孤城”的形容看来,城大约也不甚大,历史上不一定留下了记载,本身也不容易保存。究竟是哪一座城,这就难作具体的考证。但是《凉州词》之可以写黄河边上的风光景物以及城堡,则是无可怀疑的。

(选自《唐诗综论》,有删改)6.下列关于“凉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凉州在古代原本指的是一个包括凉州城在内的广泛的地区,最早的凉州城并不在武威,直到三国以后凉州才移治武威。

B.两汉以来凉州指的是当时的陇右一带,当时凉州刺史治陇城,在黄河以东,由此可见凉州原来专指黄河以东的地区。

C.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汉代凉州刺史下辖多个郡,每个郡又都有多座城,凉州所管辖的城总计约八十座,数量很多。

D.从《唐书》的记载来看,唐代凉州的东南部一直达到黄河边上,东北部直临北部黄河西岸,所以河西一带都属于凉州府。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以河西幕府为重镇,把前代的凉州分为河西、陇右两道,河西道设凉州都督府仍治武威,置有皋兰府、贺兰州等八州府。

B.唐诗中写的河西边塞区域往往偏东,由于古凉州横跨黄河,陇西一带是古凉州的中心,所以唐诗中陇西与河西时常分而不清。

C.王维的《陇西行》和耿湋的《凉州词》都是将凉州和陇西混在一起写的,薛逢的《凉州词》则说明凉州与黄河有着紧密的关系。

D.王之涣的《凉州词》大约是他初入凉州境时所作,词中描写的是凉州城的景象,据“一片孤城”的形容推测,凉州城不是很大。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州地处黄河边上,是连通陇西与河西的重镇,与凉州有密切的关系,唐代河西一带设有凉州府,那里肯定有一些大小城堡。

B.唐代凉州城是凉州的中心,是河西幕府的所在地,但唐人的许多《凉州词》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而是泛写河西一带边塞的。

C.虽然唐代地理分区上陇西和凉州分处河东和河西,但是它们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是近似的,诗人笔下的凉州并不是远离黄河的。

D.因为古代凉州的城堡数量太多,而且年代久远,所以现在难以具体考证出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到的“孤城”是哪一座城。

三、语言表达运用

9. 将下列一组句子变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1)林庚成了北大名师。

(2)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令人耳目一新。

(3)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使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

(4)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学子们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

10. 请从“竹”“旦”“月”三字中任选一个,参照下面文字中画线句子的形式进行仿写。

中国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其独特的形美和义美,随时都能勾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例如:一个“马”字,让你仿佛看到了鬃毛飘扬昂首长啸的骏马,孤独踯躅在寂寞的沙场。一个“雨”字,让你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参与yù强词夺理 qiǎng B.炽热chì汗流浃背 jiā,浃:透,遍及。C.模样mú(模板、模具、模子)间不容发jiān

2.【答案】D

【解析】“文意棉密”中“棉”应写作“绵”。

3.【答案】A

【解析】(1)“传诵”与“传颂”都有“辗转传布”的意思,但“传诵”重在诵读或称道,“传颂”重在颂扬。(2)“精妙”,精致巧妙,侧重巧妙;“精致”,精巧细致,侧重细致。(3)“简直”的意思是“完全如此”,近于“等于”;“几乎”则表示“十分接近”,程度较“简直”稍弱些。

4.【答案】C 众矢之的: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正确。

【解析】A.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属于不懂词义和用错对象。B. 曾几何时:指没过多久。D. 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5.【答案】C

【解析】 A、成分赘余,“就任于”中去掉“于”字;B、偷换主语或中途易辙,应把“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全体科技工作者”放到“经过”之后。D、搭配不当,“走访”与“三千多公里路程”不能搭配。

6.【答案】B

【解析】B项缩小了范围。“凉州原来专指黄河以东的地区”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是说“凉州原来就是横跨黄河的”。

7.【答案】D

【解析】D项偷换概念。从原文“《凉州词》也就是泛写这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它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以及“这仍是一个凉州的泛写”来看,“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的是凉州城的景象”错,“一片孤城”也不能说指的就是“凉州城”。

8.【答案】D

【解析】D项无中生有,强拉因果。从原文看,现在难以具体考证出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到的“孤城”是哪一座城,是因为“历史上不一定留下了记载,本身也不容易保存”,文中没有说是“因为古代凉州的城堡数量太多,而且年代久远”。

9.【答案】自从林庚成了北大名师,他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唐诗中“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

【解析】比如本句,把“林庚成了北大名师”变成时间状语;“令人耳目一新”变成“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的定语;让“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变成“精神思想营养”的定语。

10.【答案】一个“竹”字,让你仿佛看到了翠绿秀颀的万竿斜竹,在阳光里筛下斑驳的影子,耳边竹风飒飒,地上竹影婆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