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课件
合集下载
新发呼吸道病原检测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o 流感病毒基因突变和基因重配--抗原漂移或转换 o 肠道病毒基因重组--新基因亚型 o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点突变或连锁突变--耐药株
• 新发呼吸道病毒的出现
• 动物源性病毒跨越种系屏障
策略一:密切监测 不断更新
• 密切关注病毒基因的变异趋势 • 及时主动更新检测方法
§ 引物、探针、抗原、抗体
高成本--厂家无法跟进、依赖实验室自行更新
2021/7/1
大规模并行单分子合成测序法
DNA纳米阵列与组合探针锚定 连接测序法
initiating antiviral treatment
Wang etal.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2014
19
方法学应用的局限性
• 对于主要感染下呼吸道的禽流感病毒,由于病 毒在上呼吸道细胞中的复制水平较低,胶体金 免疫层析法的检出率较低,导致漏检发生。
免疫荧光
• 高密度基因芯片 • 深度测序
未知病原的鉴定需要“序列非依赖性”的测序方法
2021/7/1
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度测序 deep sequencing
公司名称
技术原理
Apply Biosystems(AB
I) [SOLiD]
Illumina [Solexa]
基于磁珠的大规模并行克隆连 接DNA测序法
直接检测方法 ☺ 病毒分离培养 ☺ 电镜 (EM) ☺ 病毒抗原检测 ☺ 病毒核酸DNA/RNA检测
间接检测方法 ☺ 抗体检测 / 血清学检测 ☺ 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激活 ☺ 抗原刺激下的细胞因子释放
新发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
检测病毒抗原: 胶体金层析 免疫荧光
检测病毒核酸: PCR 多重PCR 生物芯片 深度测序
• 新发呼吸道病毒的出现
• 动物源性病毒跨越种系屏障
策略一:密切监测 不断更新
• 密切关注病毒基因的变异趋势 • 及时主动更新检测方法
§ 引物、探针、抗原、抗体
高成本--厂家无法跟进、依赖实验室自行更新
2021/7/1
大规模并行单分子合成测序法
DNA纳米阵列与组合探针锚定 连接测序法
initiating antiviral treatment
Wang etal.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2014
19
方法学应用的局限性
• 对于主要感染下呼吸道的禽流感病毒,由于病 毒在上呼吸道细胞中的复制水平较低,胶体金 免疫层析法的检出率较低,导致漏检发生。
免疫荧光
• 高密度基因芯片 • 深度测序
未知病原的鉴定需要“序列非依赖性”的测序方法
2021/7/1
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度测序 deep sequencing
公司名称
技术原理
Apply Biosystems(AB
I) [SOLiD]
Illumina [Solexa]
基于磁珠的大规模并行克隆连 接DNA测序法
直接检测方法 ☺ 病毒分离培养 ☺ 电镜 (EM) ☺ 病毒抗原检测 ☺ 病毒核酸DNA/RNA检测
间接检测方法 ☺ 抗体检测 / 血清学检测 ☺ 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激活 ☺ 抗原刺激下的细胞因子释放
新发呼吸道病毒的检测方法
检测病毒抗原: 胶体金层析 免疫荧光
检测病毒核酸: PCR 多重PCR 生物芯片 深度测序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案例二
一名3岁女孩,出现高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经过对症治疗和 氧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并在两周内康复。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
核酸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
核酸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类型,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问题二
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何?
03
核酸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 要作用。
经验总结与展望
• 临床医生应熟悉和掌握各种病原体的核酸 检测方法和技术。
经验总结与展望
01 02 03 04
展望
未来可进一步完善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技术和方法。
加强临床医生对核酸检测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
探索将核酸检测与其他检测技术相结合,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和治疗水平。
03
儿童呼吸道感染可导致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甚至 危及生命。
03
核酸检测技术原理与方法
核酸检测技术原理
核酸提取
01
从临床样本中提取核酸,通常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破坏病原体
细胞壁,释放核酸。
核酸扩增
02
利用PCR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将目标核酸片段进行指数级扩增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及持续改进
室内质控
实验室应建立室内质控体系,包括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内标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定期 对室内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室间质评
实验室应积极参加国家或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以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对于室间质评不 合格的项目,应进行整改并重新参加质评。
一名3岁女孩,出现高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经过对症治疗和 氧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并在两周内康复。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
核酸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
核酸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类型,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问题二
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何?
03
核酸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 要作用。
经验总结与展望
• 临床医生应熟悉和掌握各种病原体的核酸 检测方法和技术。
经验总结与展望
01 02 03 04
展望
未来可进一步完善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技术和方法。
加强临床医生对核酸检测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
探索将核酸检测与其他检测技术相结合,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和治疗水平。
03
儿童呼吸道感染可导致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甚至 危及生命。
03
核酸检测技术原理与方法
核酸检测技术原理
核酸提取
01
从临床样本中提取核酸,通常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破坏病原体
细胞壁,释放核酸。
核酸扩增
02
利用PCR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将目标核酸片段进行指数级扩增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及持续改进
室内质控
实验室应建立室内质控体系,包括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内标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定期 对室内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室间质评
实验室应积极参加国家或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以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对于室间质评不 合格的项目,应进行整改并重新参加质评。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综上所述,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治疗效果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实时 监测治疗效果,指导治疗调整,确保治疗的成功。
04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公共卫生 与防控中的应用
疫情监测与预警
早期发现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能够迅速发 现病原体,对疫情进行早期预 警,有助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
流行趋势分析
通过分析检测数据,可以掌握病原 体的流行趋势,为疫情研判提供科 学依据。
治疗效果的实时监测
评估病情转变
通过定期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可以实时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评估病情是否向着愈合的方向发展。
指导治疗调整
实时监测结果可为医生提供客观数据,以指导治疗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病原体清除与复发监测
确认病原体清除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可用于确认病原体是否已被完全清除,从而判断治疗是否成功。
指导临床用药
不同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 性不同,通过检测可以指 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等 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疫情防控
在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期间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对于 疫情的监测、防控和溯源 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方法及原理
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T)等,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 检测病原体。
05
未来展望与挑战
新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通量测序技术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 有望实现对呼吸道病原体更全面、快速 的检测。这项技术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病 原体,提高检测效率。
VS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快速、便携的优点, 未来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通过该技术,有望实现现场即时 检测,提高诊疗效率。
04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公共卫生 与防控中的应用
疫情监测与预警
早期发现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能够迅速发 现病原体,对疫情进行早期预 警,有助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
流行趋势分析
通过分析检测数据,可以掌握病原 体的流行趋势,为疫情研判提供科 学依据。
治疗效果的实时监测
评估病情转变
通过定期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可以实时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评估病情是否向着愈合的方向发展。
指导治疗调整
实时监测结果可为医生提供客观数据,以指导治疗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病原体清除与复发监测
确认病原体清除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可用于确认病原体是否已被完全清除,从而判断治疗是否成功。
指导临床用药
不同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 性不同,通过检测可以指 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等 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疫情防控
在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期间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对于 疫情的监测、防控和溯源 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方法及原理
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T)等,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 检测病原体。
05
未来展望与挑战
新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通量测序技术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 有望实现对呼吸道病原体更全面、快速 的检测。这项技术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病 原体,提高检测效率。
VS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快速、便携的优点, 未来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通过该技术,有望实现现场即时 检测,提高诊疗效率。
呼吸道感染病原检测及其临床应用2024课件

呼吸道感染病原检测及其 临床应用
目录 CONTENTS
01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
02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03
免疫学检测法
04
总结与展望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
涂片染色镜检法
3 2 1
涂片染色镜检法的联合使用 需与其他检测方法联合,提高病原检出率。
涂片染色镜检法的不足 灵敏度较低,需检验人员经验,难以鉴定到种。
03
免疫学方法的结合应用
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提高诊 断准确性。
总结与展望
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性
01
高风险人群早期诊断
儿童、老人和免疫低下者 易重症化。
02
快速有效治疗的关键性
早期明确病原体有助于及时 治疗。
03
综合评估选择检测方法
依病情、实验室条件等综 合选择。
选择经济有效的检测方法
评估实验室条件和技术优势考虑患者状况和Fra bibliotek病特点01
根据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和病 情选择检测方法。
02
依据实验室设备和技术能力决 定检测方式。
综合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检测效率
03
基于常见病原体和检测速度要 求优化选择。
未来发展方向
01 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
异度 优化技术,减少假阳性和
假阴性结果。
02发展快速且准确的诊断技术
缩短诊断时间,提升治疗 效果。
用已知病原体抗体检测患者体内有无相应抗原。
抗体检测法
用已知病原体抗原检测患者体内有无相应抗体。
免疫学方法的局限 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PCR技术
01
多重PCR的应用
多重PCR能同时检测多种 病原,提高诊断效率。
目录 CONTENTS
01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
02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03
免疫学检测法
04
总结与展望
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
涂片染色镜检法
3 2 1
涂片染色镜检法的联合使用 需与其他检测方法联合,提高病原检出率。
涂片染色镜检法的不足 灵敏度较低,需检验人员经验,难以鉴定到种。
03
免疫学方法的结合应用
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提高诊 断准确性。
总结与展望
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性
01
高风险人群早期诊断
儿童、老人和免疫低下者 易重症化。
02
快速有效治疗的关键性
早期明确病原体有助于及时 治疗。
03
综合评估选择检测方法
依病情、实验室条件等综 合选择。
选择经济有效的检测方法
评估实验室条件和技术优势考虑患者状况和Fra bibliotek病特点01
根据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和病 情选择检测方法。
02
依据实验室设备和技术能力决 定检测方式。
综合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检测效率
03
基于常见病原体和检测速度要 求优化选择。
未来发展方向
01 提高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
异度 优化技术,减少假阳性和
假阴性结果。
02发展快速且准确的诊断技术
缩短诊断时间,提升治疗 效果。
用已知病原体抗体检测患者体内有无相应抗原。
抗体检测法
用已知病原体抗原检测患者体内有无相应抗体。
免疫学方法的局限 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PCR技术
01
多重PCR的应用
多重PCR能同时检测多种 病原,提高诊断效率。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PPT课件

多学科协作与综合 治理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防治需要多 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理。未来可 以加强儿科、呼吸科、感染科 、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推动儿童呼吸道感 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06
儿童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策 略探讨
Chapter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推进力度
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
01
积极推广儿童呼吸道感染相关疫苗的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
儿童呼吸道感染现状及危害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快、并发症严重等特点,严重威胁 儿童健康。
核酸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核酸检测已成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诊断的重要手段,具有灵 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准确等优点。
专家共识制定的必要性
为规范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临床应用,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专家 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数据分析和利用
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和掌握病原体变异和流行趋势 ,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设
建立儿童呼吸道感染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启动应急响应 措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核酸检测技术原理及操作流程
Chapter
核酸检测技术原理
01
02
03
核酸提取
从呼吸道样本中提取出病 原体核酸,通常采用磁珠 法、硅胶膜法等。
核酸扩增
利用PCR技术,在特定条 件下对病原体核酸进行扩 增,以便后续检测。
核酸检测
通过荧光定量PCR等方法 ,对扩增后的核酸进行检 测,以确定病原体种类和 数量。
正确采集样本
根据病原体特性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和采样方法,确保采 集到足够的样本量。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的诊断ppt课件

抗生素敏感试验
• 药敏结果 ≠ 临床疗效:
敏感——有效 耐药——无效
敏感——无效(假敏感)
耐药——有效(假耐药) • 临床医师正确评价药敏试验结果的同时,必须参考 病人机体状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动学、药物毒 副作用和药物价格以及本地区本医院等细菌耐药监 测数辑修改使用
• 无意义: ①痰培养有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细菌(如草绿色链 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非致病奈瑟菌、类白喉杆菌等); ②痰培养为多种病原菌少量(<+++)生长。
抗生素敏感试验
• 当药敏报告为敏感(S),表示用常规剂量治疗可获得 临床疗效; • 药敏报告是中介度(I)表示加大剂量或药物浓缩部位 可有疗效; • 药敏报告耐药(R)表示该药无疗效。
痰培养
• 为提高检测阳性几率、准确率,原则上 – 抗生素使用前采集 – 尽量避免正常菌群的污染
– 标本量足够
– 采集后及时送检(1-2小时内送检阳性率最高)
痰培养收集
痰液标本的采集以清晨为好,因此时痰量多,含菌量大, 病人先用清水漱口,深咳嗽排出下呼吸道的分泌物,收集 在无菌容器中。痰量的要求,普通细菌>1ml,真菌和寄生 虫 3-5ml,分枝杆菌5-10 ml。无痰患者,可用高渗盐水 (3%-10%)雾化吸入诱导痰。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 次清晨痰标本。
痰涂片
优点操作简单,费用低,迅速判断结果
意义:在痰培养前涂片作革兰染色,判断标本是否合格。
痰涂片革兰染色
另一个作用是某些情况下帮助快速确定下呼吸道感染的致 病菌。 首先可以确定是以革兰阴性还是阳性为主。对于CAP,痰 涂片镜检见到典型革兰阳性柳叶状双球菌,如果每个油镜 视野中超过10个,就可以确定肺炎链球菌的诊断,这一方 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和85%。痰涂片找抗酸杆 菌是确诊开放性肺结核病的主要手段。呼吸道分泌物涂片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嗜肺军团菌肺炎的敏感性为25%75%,特异性为99.9%。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PPT课件

呼吸道病原体
❖ 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呼吸道病原体
❖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与其它病 原体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可能在2-3天后 咳嗽的病症会表现比较突出。在小于30岁的年轻 人中,肺炎支原体是最重要的下呼吸道病原体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
试剂盒组成
组分 载玻片
成分和用途
检测的物理载体,覆有聚四氟乙烯并包被有针对 检测物的特异性抗原,
质控品
吸附剂 羊抗人IgG用来吸附人IgG避免干扰IgM 检测
FITC结合 荧光素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结合物,和抗原抗 物 体复合物反应,并显色
封闭介质 甘油缓冲液,便于观察 磷酸盐缓 用于洗涤步骤,从反应介质中除去未结合的免疫 冲液(PBS) 球蛋白和结合物
❖ 检测抗体IgM比IgG更有临床意义
采样
抗原检测
❖拭子伸入鼻部后向鼻咽部水平伸入,不是向鼻 腔伸入。 伸入距离为从耳垂部到鼻尖长度的 一半,一般针对两周岁以下儿童,伸入距离约 为拭子绒毛头的长度两倍
❖拭子伸入后要轻轻捻动拭子转3圈。 取样后在 一小时之内洗脱到生理盐水中,12小时内送 检
抗原检测采样
下呼吸道感染
❖ 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支气管扩张等
❖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 物引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 时治疗的原那么,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 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Hale Waihona Puke 呼吸道病原体❖ 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 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
❖ IgM ❖ IgG
❖ 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 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 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 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IgM)九联检检测及应用教学课件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于 副粘液病毒。
感染后临床症状不典型。 建议抗病毒治疗,重症病人可以使用三
氮唑核苷做雾化治疗。
流感病毒
该病毒呈季节性周期性流行爆发(12月4月)
甲型流感的流行每年都会发生。 乙型流感的流行只在每3-6年爆发一次,
感染人数超过总人口的25%。 流感病毒降低了人体抵御呼吸道感染的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82021/5/ 182021/5/18T uesday , May 18,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82021/5/ 182021/5/182021/5/185/18/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2021/5/182021/5/182021/5/ 18
固相化的复合体被冲洗掉; (4)加样量、反应时间、温度不够; (5)没有及时观察结果或判断有误。
检测注意事项
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现象: (1)加样时操作不规范造成加样污染; (2)洗涤时发生交叉污染或洗涤不彻
底; (3)检查实验记录,是否严格按照操作
规程,是否忘记加IgG吸附剂; (4)判断有误; (5)试剂盒过期
腺病毒
3.急性呼吸道疾病(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s,ARD) 这一综合征由咽炎、发 热、咳嗽和全身不适为特点,常在军队的新兵 中流行,多因突然紧张、劳累、聚集等所致。 此感染多由腺病毒4、7型引起,也可见于3型。
4、腺病毒肺炎约占儿童期肺炎的10%,多由 腺病毒3、7型引起;在青年人腺病毒肺炎的病 死率为8%~10%;肺炎也是新兵急性呼吸 道疾病的一种严重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若检测的是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 急性感染
学习交流PPT
15
•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 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 比抗体法更有优势
• 检测抗体IgM比IgG更有临床意义
学习交流PPT
16
采样
抗原检测
• 拭子伸入鼻部后向鼻咽部水平伸入,不是向 鼻腔伸入。 伸入距离为从耳垂部到鼻尖长度 的一半,一般针对两周岁以下儿童,伸入距 离约为拭子绒毛头的长度两倍
学习交流PPT
3
下呼吸道感染
• 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支气管扩张等
•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 生物引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 及时治疗的原则,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 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学习交流PPT
4
呼吸道病原体
• 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 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
学习交流PPT
6
呼吸道病原体
• 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学习交流PPT
7
呼吸道病原体
•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与其它 病原体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可能在2-3天 后咳嗽的症状会表现比较突出。在小于30岁的 年轻人中,肺炎支原体是最重要的下呼吸道病 原体
• 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 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同一临床表
现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
学习交流PPT
5
呼吸道病原体
• 细菌:细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比病毒少。 一旦感染,症状多较严重,定位比较明显,如 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由细菌引起的 儿童肺炎往往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或 金黄色葡萄球菌
学习交流PPT
20
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
学习交流PPT
21
检测原理
•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是基于待测样本中的抗 体与吸附在载玻片上的 抗原发生的反应。样本 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和 抗原反应,未与抗原结 合的免疫球蛋白在洗涤 步骤中除去。在下一步 骤中,抗原-抗体复合物 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 蛋白反应,用免疫荧光 显微镜观察结果
学习交流PPT
22
试剂盒组成
组分 载玻片
成分和用途
检测的物理载体,覆有聚四氟乙烯并包被有针对 检测物的特异性抗原,
质控品
吸附剂 羊抗人IgG用来吸附人IgG避免干扰IgM 检测
FITC结合 荧光素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结合物,和抗原抗 物 体复合物反应,并显色
封闭介质 甘油缓冲液,便于观察
磷酸盐缓 用于洗涤步骤,从反应介质中除去未结合的免疫
学习交流PPT
8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
• 是指除肺炎链球菌以外的病原体,包括嗜肺军 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 、肺炎衣原体(CP) 、 Q热立克次体(贝纳柯克斯体) 、腺病毒(ADV)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流感病毒(IFV)和副流感 病毒(PIV)等
学习交流PPT
9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
优点 特异性高,金标准
缺点 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 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直接免疫荧光法
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需要特异性抗体、荧光显微镜, 易受采样限制
抗体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
灵敏度、特异性较高
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
酶联免疫吸附法
较快速,批量筛查
特异性不高,假阳性多
• 这些病原体变异快,传播广,由于不易形成长 期免疫力而难以预防和控制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学习交流PPT
10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现有的主要方法: • 病毒分离培养 • 抗原检测 • 抗体检测 • 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学习交流PPT
11
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 病毒分离培养 抗原检测
检测方法
一般使用ELISA或者间接免疫荧光法, 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有
有非特异性荧光
非特异性反应,敏感性较差
学习交流PPT
13
• IgM • IgG
学习交流PPT
14
• 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 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 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 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
分子生物学方法
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
学习交流PPT
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12
抗体、抗原检测的比较
抗体IgM检测
病原体抗原检测
检测最佳时间 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
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
临床意义
回顾性诊断, 适用于疾病中后期的诊断,
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检测灵敏度
将包被有不同基质的生物薄片固定在一个反应区中,可同时检测多种抗不同病 原体的抗体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学习交流PPT
1
呼吸道感染
•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 原体感染人体的鼻 腔、咽喉、气管和 支气管等呼吸系统
•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 和下呼吸道感染
学习交流PPT
2
上呼吸道感染
• 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鼻腔、咽或喉部急 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 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不分 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较强的传 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 拭子伸入后要轻轻捻动拭子转3圈。 取样后 在一小时之内洗脱到生理盐水中,12小时内 送检
学习交流PPT
17
抗原检测采样
学习交流PPT
18
采样
抗体检测
学习交流PPT
19
抗原检测的劣势
• 采样对结果影响较大 • 非典型感染多为干咳,无痰/少痰 • 阳性率低(标本问题,病毒颗粒小) • 抗原在体内存在时间短
• 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无荧光;支原 体、腺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 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细胞呈现红色学习交流PPT Nhomakorabea27
阳性结果荧光图谱
• 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 病毒对阳性血清的1-15%细胞的细胞核、胞浆或 胞膜出现苹果绿色荧光;军团菌、衣原体或立 克次体中所有的细菌呈现出苹果绿色荧光;支 原体对阳性血清在细胞外围呈现苹果绿色荧光
冲液(PBS) 球蛋白和结合学物习交流PPT
23
实验步骤1
• 样本的稀释:血清标本与PBS按1:1比例稀释 • 稀释后的血清加入吸附剂中,彻底混匀。处理
后的血清要离心10-15分钟除去沉淀,以防干扰 检测
学习交流PPT
24
实验步骤2
学习交流PPT
25
结果判断
学习交流PPT
26
阴性结果荧光图谱
学习交流PPT
15
•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 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 比抗体法更有优势
• 检测抗体IgM比IgG更有临床意义
学习交流PPT
16
采样
抗原检测
• 拭子伸入鼻部后向鼻咽部水平伸入,不是向 鼻腔伸入。 伸入距离为从耳垂部到鼻尖长度 的一半,一般针对两周岁以下儿童,伸入距 离约为拭子绒毛头的长度两倍
学习交流PPT
3
下呼吸道感染
• 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支气管扩张等
•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 生物引起,其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 及时治疗的原则,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 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学习交流PPT
4
呼吸道病原体
• 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 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
学习交流PPT
6
呼吸道病原体
• 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学习交流PPT
7
呼吸道病原体
•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与其它 病原体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可能在2-3天 后咳嗽的症状会表现比较突出。在小于30岁的 年轻人中,肺炎支原体是最重要的下呼吸道病 原体
• 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 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同一临床表
现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
学习交流PPT
5
呼吸道病原体
• 细菌:细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比病毒少。 一旦感染,症状多较严重,定位比较明显,如 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由细菌引起的 儿童肺炎往往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或 金黄色葡萄球菌
学习交流PPT
20
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
学习交流PPT
21
检测原理
•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是基于待测样本中的抗 体与吸附在载玻片上的 抗原发生的反应。样本 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和 抗原反应,未与抗原结 合的免疫球蛋白在洗涤 步骤中除去。在下一步 骤中,抗原-抗体复合物 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 蛋白反应,用免疫荧光 显微镜观察结果
学习交流PPT
22
试剂盒组成
组分 载玻片
成分和用途
检测的物理载体,覆有聚四氟乙烯并包被有针对 检测物的特异性抗原,
质控品
吸附剂 羊抗人IgG用来吸附人IgG避免干扰IgM 检测
FITC结合 荧光素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结合物,和抗原抗 物 体复合物反应,并显色
封闭介质 甘油缓冲液,便于观察
磷酸盐缓 用于洗涤步骤,从反应介质中除去未结合的免疫
学习交流PPT
8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
• 是指除肺炎链球菌以外的病原体,包括嗜肺军 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 、肺炎衣原体(CP) 、 Q热立克次体(贝纳柯克斯体) 、腺病毒(ADV)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流感病毒(IFV)和副流感 病毒(PIV)等
学习交流PPT
9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
优点 特异性高,金标准
缺点 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 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直接免疫荧光法
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需要特异性抗体、荧光显微镜, 易受采样限制
抗体检测
间接免疫荧光法
灵敏度、特异性较高
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
酶联免疫吸附法
较快速,批量筛查
特异性不高,假阳性多
• 这些病原体变异快,传播广,由于不易形成长 期免疫力而难以预防和控制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学习交流PPT
10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现有的主要方法: • 病毒分离培养 • 抗原检测 • 抗体检测 • 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学习交流PPT
11
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 病毒分离培养 抗原检测
检测方法
一般使用ELISA或者间接免疫荧光法, 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有
有非特异性荧光
非特异性反应,敏感性较差
学习交流PPT
13
• IgM • IgG
学习交流PPT
14
• 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 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 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 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
分子生物学方法
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
学习交流PPT
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12
抗体、抗原检测的比较
抗体IgM检测
病原体抗原检测
检测最佳时间 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
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
临床意义
回顾性诊断, 适用于疾病中后期的诊断,
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检测灵敏度
将包被有不同基质的生物薄片固定在一个反应区中,可同时检测多种抗不同病 原体的抗体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学习交流PPT
1
呼吸道感染
•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 原体感染人体的鼻 腔、咽喉、气管和 支气管等呼吸系统
• 分为上呼吸道感染 和下呼吸道感染
学习交流PPT
2
上呼吸道感染
• 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鼻腔、咽或喉部急 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 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患者不分 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不仅具有较强的传 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 拭子伸入后要轻轻捻动拭子转3圈。 取样后 在一小时之内洗脱到生理盐水中,12小时内 送检
学习交流PPT
17
抗原检测采样
学习交流PPT
18
采样
抗体检测
学习交流PPT
19
抗原检测的劣势
• 采样对结果影响较大 • 非典型感染多为干咳,无痰/少痰 • 阳性率低(标本问题,病毒颗粒小) • 抗原在体内存在时间短
• 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无荧光;支原 体、腺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 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的细胞呈现红色学习交流PPT Nhomakorabea27
阳性结果荧光图谱
• 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 病毒对阳性血清的1-15%细胞的细胞核、胞浆或 胞膜出现苹果绿色荧光;军团菌、衣原体或立 克次体中所有的细菌呈现出苹果绿色荧光;支 原体对阳性血清在细胞外围呈现苹果绿色荧光
冲液(PBS) 球蛋白和结合学物习交流PPT
23
实验步骤1
• 样本的稀释:血清标本与PBS按1:1比例稀释 • 稀释后的血清加入吸附剂中,彻底混匀。处理
后的血清要离心10-15分钟除去沉淀,以防干扰 检测
学习交流PPT
24
实验步骤2
学习交流PPT
25
结果判断
学习交流PPT
26
阴性结果荧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