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技术交底内容

注浆技术交底内容
注浆技术交底内容

路基涵背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ZK214+255~+350段路基为整体式路基,单线宽度12.25m,加上中间环岛区域路基总宽度59.5m。下设单孔6x4 通道一座,双孔6x4涵洞一座。路基填料主要为隧道弃渣等透水性材料。

尽管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定措施,但由于施工工期短,工后沉降时间几乎没有,不能满足《陕西省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工作要点》(2009 版)的有关路基填筑及“三背回填”的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彻底杜绝通车后台背跳车现象,我标段积极响应管理处、总监办的号召,并借鉴省内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情况,经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陕西段安康西管理处研究决定,对ZK214+255~+350段路基涵背进行加固处理。

二、施工准备

1、了解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收集如下资料:

(1)施工钻探资料,地基土或其他填料的试验资料。

(2)场地构造物平面定位图。

(3)施工场地内外、地面上下有无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如施工区域的净空要求、地下管线的布设情况等。

(4)主要施工机械及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情况和目前的状态。

(5)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等,避免盲目进场后无法施工或施工难度大。必要时可进行简易的施工勘察或向有关方面提出合理对策,为施工创造条件。

2、编制好施工技术方案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1)绘制施工平面图,标明孔位位置及编号、施工顺序即施工机械运行路线、临时设施和材料堆放位置,确定成孔和注浆机械及施工工艺等相关技术参数。确定施工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

(2)编制施工作业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劳动组织计划、施工进度安排等有关施工方法事宜。

3、按设计做好场地平整工作。施工结束后,将注浆孔口用水泥砂浆密封;

清除施工场地内的废弃填料;雨季施工时做好防、排水措施;

4、注浆孔可采用旋转式或冲击式钻机等机具钻孔。根据注浆方法和机具不 同,钻机孔径宜为 89~ 150mm .钻孔至设计深度为止。孔位偏差不得大于 50mm , 钻孔垂直度应控制在 1%以内。注浆孔设计有角度要求时应预先调节钻杆角度,倾 角偏差不大于 2°。

5.在不同季节、不同气温条件下施工,应注意温度对浆液性能的影响,并 及时调整浆液配比,保持浆液性能的稳定以确保注浆质量和效果。夏季炎热条件 下注浆施工时,用水温度不得超过 30℃~ 35℃,并应避免浆液暴露在阳光下,以 防加速浆液凝固。

6.施工场地达到三通一平后,应首先进行成孔和注浆试验。若场地填料变 化较大时,应进行不少于 2组的成孔注浆试验,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会同 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修改设计或拟定补救措施或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 技术措施。

7.施工成孔注浆过程中,对孔位上部覆盖层有一定的松动作用,待成孔和 注浆结束后,将其挖除或按设计规定进行处理。

三、施工工艺流程 1.钻孔成孔(排土法)

钻孔成孔法包括钻机就位定、桩下孔沉位钻和进编、号提放出钻头、移位

为:

场地平整清理 制定

作。施工要求 1)钻机安装就位后,使其平 2)钻头开始入 成孔机就位

成孔机就钻位

头对准桩孔位,

土时,钻油孔压成及孔转至速设较计低标,先慢后快, 再按正常钻进速度钻进

(3)施工顺序在加固路段从外提向升里钻间头隔 钻头进入土 0. 5m 时,

1—2孔隔行 行施工

(4)钻进时,钻机保持水平,保证桩的倾斜度小于设计要求值。钻进有困 难时,可用水浸湿钻孔 ( 5)施工中应注意安全, 填的桩孔不得超过 10个),并在孔口加盖

密封孔口 注浆

内壁土,以利钻煤灰

成综孔合后检钻验机应撤离一定距离按,配 并及时夯填桩孔 (未

合比

注浆加固施工工艺流程图

2.注浆

(1)浆液配制浆液的选择和配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符合注浆加固材料的要

求。

(2)注浆加固设备

目前注浆机械无定型产品,注浆施工按照《注浆技术规程》(YBJ44-92) 有关规定与设计要求进行,常用的有泥浆泵和浆液搅拌机械。

(3)注浆施工

a)钻机与注浆设备就位;钻孔或采用振动法将注浆管插入土层,采用钻孔法,应从钻杆内灌入封闭泥浆,然后插入注浆管;待封闭泥浆凝固后,再实施注浆,直至注浆结束。

b)注浆孔可采用旋转式或冲击式钻机等机具钻孔。根据注浆方法和机具不同,钻机孔径宜为89~150mm,钻孔至设计深度为止。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钻孔垂直度应控制在1%以内。注浆孔设计有角度要求时应预先调节钻杆角度,倾角偏差不大于2°。

c)浆液应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灌注,并在注浆过程中不停地

缓慢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

d)注浆过程中,应对地面、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进行沉降、倾斜监测。既有建筑物地基进行注浆加固时,应采用多孔间隔注浆和缩短浆液凝固时间等,防止注浆产生的附加沉降。

e)注浆过程中,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分析和资料整理工作,经常对比相邻注桨孔的流量、压力和注浆量等参数,做到信息化施工,分析注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成孔和注浆加固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注浆孔中心的偏差不超过设计值的5%。

(2)成孔和注浆加固的施工顺序,先注周边孔,压力不超过0.3MPa,再注中间孔,压力按0.3 ~l.OMPa控制。

(3)单孔进浆量达到平均设计压浆量的1.5 ~2倍,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当注浆压力不大或降低注浆量,基底出现异常上鼓,应终止注浆,同时采用附近注浆孔“补偿”等措施。

(4)压浆结束后,经质检工程师检查,将注浆孔填实封闭截割孔口套管,留下标记备查。最后清理场地,去除污染。

涵背注浆孔位平面图

四、注浆材料的质量要求注浆材料(水泥和粉煤灰)的选择和配制,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粉煤灰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粉煤灰,不含团块、腐植,比面积量大于

2500cm2/g 。

2.水玻璃

建议采用模数2. 4 ~3.0 的水玻璃。

3.水泥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32.5R 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本标段路基注浆建议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水=450kg: 400kg: 750kg 。注浆施工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加固效果,可现场适当调整浆液稠度(即适当调整水泥用量)及注浆加固孔的孔数、孔深。

3、通过钻孔,从注浆体内取出原状样品,送试验室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实践经验证明,通过这类检测可得出下述几项重要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据此能对注浆效果作出比较确切的评价:

(1) 、样品的密度;

(2) 、结石的性质;

(3)、浆液充填率及剩余孔隙率;

(4)、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

(5)、渗透性及长期渗流稳定性。

五、出现问题及应对办法

1、注浆压力是指不会使地表面产生变化和邻近建筑物受到影响前提下可能采用的最大压力。注浆压力值与地层土的密度、强度和初始应力、钻孔深度、位置及注浆次序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又难于准确地预知,因而宜通过现场注浆试验确定。

2、注浆量、注浆顺序应根据地质条件、现场环境和注浆目的确定。

3、在不同季节、不同气温条件下施工,应注意温度对浆液性能的影响,并及

时调整浆液配比,保持浆液性能的稳定以确保注浆质量和效果。夏季炎热条件下注浆施工时,用水温度不得超过30℃~35℃,并应避免浆液暴露在阳光下,以防加速浆液凝固。

4、在注浆过程中,发现地面冒浆、跑浆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停止注浆,查明原因;减少注浆压力、加浓浆液或采用间歇式注浆;改换采用速凝浆液注浆。

六、机械及机具设备组织

要求机械在2010年7月25日之前全部进场

注浆机2台,钻孔机械2套,搅拌机2台

七、施工人员及劳动人员组织

要求人员在2010年7月25日之前全部进场

现场施工员、施工技术员2人,质检员1人,试验员1人。现场水电工、机具修理工2人,搅拌工及杂工10人等。共计16人。

八、施工进度计划

本涵背注浆计划2010年7月25日开工,2010年8月18日结束,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2010年7月20日~7月25日,施工准备;

2010年7月25日~8月3日,涵洞区域钻孔注浆;

2010年8月4日~8月12日,涵洞、通道之间区域钻孔注浆

2010年8月13日~8月18日,通道区域钻孔注浆

九、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现场交接制度。

2、钻机注浆泵及高压管路必须试运转,确认机械性能和各种阀门管路,压力表完好后,方准施工。

3、每次注浆前,要认真检查安全阀、压力表的灵敏度,并调整到规定注浆压力位置。

4、安装高压管路和泵头各部件时,各丝扣的联接必须拧紧,确保联接完好。

5、在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标志牌,特别是用电机具的四周, 晚间施工必须有照明设施

6、坚持对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每天开工前都由工长

开班前安全会,介绍当天工作的危险源及注意事项。

7、机械应由专业机工按规程操作,并应经常检查、维修、保养。

8、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特殊工种人员上岗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持证上岗,严禁无证进行操作。

十、质量保证措施

1、提高全体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加强和保证施工质量;

2、严格执行质检程序,各工序施工前班组必须报检,经项目部质检人员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3、注浆过程实行全过程旁站,技术人员详细记录各孔注浆时间、压力、注浆量等参数。

4、严格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拌制浆液,确保注浆效果。

十一、环保措施

1、施工现场要注意文明施工,不准乱扔杂物,机械加油时,尽量避免油料污染路面;

2、废料选择适当方式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3、设备、车辆选用优质油料以减少空气污染。

4、采取适时洒水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5、注意废水、废油、泥浆的及时疏导与合理掩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