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乘除法巧算

三年级奥数乘除法巧算
三年级奥数乘除法巧算

1、乘除法巧算

这一讲介绍的是乘除法巧算的一些基本方法,同加减法一样,通过“带符号搬家”来适当改变运算顺序。

例题1

计算:(1)2×13×5

(2)51÷17×17÷51

(3)12×7÷3÷7

分析:仔细观察算式,如何改变运算顺序来使得计算简单些呢?

练习

1、计算:(1)4×7×25(2)21×19÷7÷19 .

在乘法巧算时,有三组乘法在巧算时经常用到:2×5=10, 4×25=100,

8×125=1000 .

还有许多两位数乘法中的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得10,例如:47和43,72和78、65和65等,我们把这样的情况称为“头同尾合十”。

对于“头同尾合十”的两个数可以这样进行计算:把“尾×尾”的结果作为得数的末两位,“头×(头+1)”的结果作为得数的头。

例题2

计算:(1)25×28 ;125×24 ;

(2)300÷25 ;8000÷125 ;

(3)45×45 ;41×49 .

分析:前两个小题中都有25或者125,这两个数能够如何巧算呢?第3小题的每组数有什么特点?

练习:

2、计算:(1)25×24 ;(2)2000÷125 ;(3)88×82 .

在计算连续乘除法运算时,式子中经常会出现括号。在乘除法中去括号同在加减法中去括号类似,要注意变号的问题,具体来说,乘除法中去括号的法则是:

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变符号。

例题3

计算:(1)(126÷9)×(9÷3)÷(6÷3);

(2)512÷(512÷16×8).

分析:在去括号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去括号后算式变成了什么样?能够如何巧算?

练习

3、计算:(10÷7)×(7÷6)×(6÷5)

例题4

计算:(1)23×70×22÷11÷7 ;

(2)300×13÷4÷25

分析:(1)算式中有几个数有倍数关系,该如何计算?

(2)看到4和25,能不能让它俩相乘呢?

练习

4、计算:3000×28÷125÷8÷14

除了“带符号搬家”、“添、脱括号”等巧算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算。

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商场卖游戏机,第一天卖了40台游戏机,第二天又卖了2台游戏机,每台都是赚25元。问:这两天一共赚了多少钱?

有两种方法可以求出这两天一共赚得钱。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

例题5

计算:(1)(20+3)×25;8×(125-7);(48+66)÷6;

(2)48×102 ;37×99 .

分析:(1)括号里每个数单独与括号外的数进行计算都很容易,如何让去掉括号呢?(2)两个算式中都有一个数离100很近,如果变成100计算就方便了,如何进行变化呢?

练习

5、计算:(1)4×(25-2);(2)42×98 .

思考题:

计算:11×10×9×8×7×6×5×4×3×2×1÷(22×24×25×27)

本讲知识点汇总

1、乘法中的凑整:

2×5;4×25;8×125 .

2、“头同尾合十”的运算技巧。

3、乘除法中添、去括号的原则:

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符号变符号。

4、乘法分配律:

(a+b)×c=a×c+b×c;(a-b)×c=a×c-b×c.

作业

1、计算:(1)2×9×5;(2)25×16;(3)33×37.

2、计算:(1)25×12;125×32;

(2)600÷25; 7000÷125;

(3)75×75;57×53 .

3、计算:(36÷12)×(12÷5)÷(6÷5).

4、计算:(1)42×54÷6÷9÷7;(2)310÷5÷2 .

5、计算:(1)43×98;(2)2505÷5 .

巧算乘除法

四年级奥数(二)巧算乘除法姓名() 一、怎么简便怎么算 (1)184×17+184×83 (2)(100+1)×99 (3) 796×837-496×837 (4)248×68-17×248+248×49 (5)(125×99+125)×16 (6)25×64×125 (7)301×467 (8)(36+66)×(172÷4)+14 (9) 56000÷(14000÷16)(10)45000÷(25×90) (11) 37500÷4÷25 (12)9600÷25 (13)125×91÷25 (14)136×101-136 (15)(10000-1000-100) ÷10 (16)(35+49+28+42) ÷7 (17)31÷9+13÷9+10÷9 (18)35×37+35×62+35 二、例题讲解 例1.666×444 + 333×112 230×54 + 540×77 例2.计算99999×88888÷11111 4444×9998÷1111

例3.计算1÷(2÷3)÷(3÷4)÷(4÷5)÷(5÷6) 例4.计算3333×2222÷6666 900÷36 例5.你能想办法比较189×121与188×122的大小吗? 试一试:不用计算结果,请你比较242×248与243×247的大小 练习与思考 (1)218×730+7820×73 (2)4444×7777÷1111 (3)454500÷(25×45) (4)9999×2222+ 3333×3334 (5)56×165÷7÷11 (6) 981+5×9810+49×981 (7)5÷(7÷11)÷(11÷16)÷(16÷35)(8)204×312÷197÷312×197÷204 (9)1+3+5+…+17+19 (10)29×28 + 46×72 + 17×28 (11)4200÷84

四年级奥数教程及训练 16乘除法的巧算

四年级奥数第十六讲乘除法巧算 【知识点与基本方法】 乘除法中的简便运算,要熟练地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与除法的运算运算性质,实际进行乘法除法以及乘除法混合运算时可以利用以下性质进行巧算: ①乘法交换律:a×b =b×a ②乘法结合律:a×b×c= a×(b×c) ③乘法分配律:(a+ b)×c= a×c+ b×c ④除法的性质:a÷b÷c= a÷c÷b= a÷(b×c) ⑤商不变的性质:a÷b=(a×c)÷(b×c) 利用乘法除法的这些性质,先凑整的整十、整百、整千…使计算更简便。在乘法中出现0,运算就会比较简单。2×5=10;25×4=100;125×8=1000;125×4=500;625×8=5000 【例题精选】 例1.(1)25×4×64×125;(2)56×165÷7÷11。 (1)25×4×64×125 分析:在计算乘除法时,我们通常可以运用2×5、4×25、8×125来进行巧算 解:原式=25×5×2×4×8×125=(25×4)×(5×2)×(8×125)=100×10×1000=1000000 (2)56×165÷7÷11 分析:运用除法的性质,带着符号“搬家” =(56÷7)÷(165÷11)=8×15=120 课堂练习题: (1)25×96×125;(2)77777×99999÷11111÷11111 例2.(1)218×730+7820×73 ;(2)4000÷125÷8 解:(1)分析:运用积不变的规律求解 218×730+7820×73=218×730+782×10×73=218×730+782×730=(218+782)×730=1000×730=730000 (2)4000÷125÷8 解:可以运用除法的性质:a÷b÷c= a÷c÷b= a÷(b×c)化简 =4000÷(125×8)=4000÷1000=4 课堂练习题: (1)60000÷125÷2÷5÷8 ;(2)375×480-2750×48;(3)99999×7+11111×37 例3.不用计算,请判别下面哪道题题得数大。 452×458 453×457 解:观察题之后453=452+1 458=457+1,接着我们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判断 452×458 453×457 =452×(457+1) =(452+1)×457 =452×457+452 =452×457+457 452×458 < 453×457 课堂练习题: 不用计算结果,比较积的大小关系:A=54321×12345 B=54322×12344 例4.巧算各题(1)76×99;(2)126×72 解:(1)76×99=76×(100-1)=76×100-76×1=7600-76=7524 (2)999×7学生完成 (2)126×72 这个题刚一看的时候好像不知从哪里入手,数字没有什么规律,但我们学过125是一个常见的可以进行巧算的数原式=(125+1)×72=125×72+1×72=125×8×9+72=1000×9+72=9000+72=9072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巧算

凑整法一一直接凑整 【知识要点】 凑整法就是根据题中数据特点、借助数的组合、分解以及有关运算性质,将其凑成整十整百的数,从而达到计算简便、迅速的一种方法。使用直接凑整法只需记住一句口诀:两数相加, 和凑整;同尾两数直接相减,差凑整。如:1+9二10, 2+8=10, 3+7=10, 4+6=10, 11+89=100, 35+65二100 。 【典型例题】 例1.24+44+56 二24+ (44+56) =24+100 二124 例2.303+102+197+298 二(303+197) + (102+298) =500+400 二900 例3. 453 + 598 + 147-198 二(453+147) + (598-198) =600+400 =1000 【我来试试】 1.53+36+47 2.214+138+486+262 3.428+657 + 172-157 4. 256-28-72 凑整法一一拆(加)补凑整 【知识要点】 拆补凑整,又叫加补凑整法,就是当加数或减数接近某个数时,根据交换律、结合率把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等,再减去多加的或加上少减的部分,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及正确率。 【典型例题】 例1. 1999+198+97+6 二(1999+1) -1+ (198+2) -2+ (97+3) -3+6 =2000+200+100+ (6-1-2-3 ) =2300+0 =2300

例2. 998+397+506 =(998+2) -2+ (397+3) -3+ (506-6) +6 =1000+400+500+ (6-2-3) =1900+1 = 1901 例3. 836+501-498+305 =836+ (501-1) +1- (498+2) +2+ (305-5) +5 二836+500-500+300+ (1+2+5) =1136+8 二1144 (注意:把减去498变为减去500时,多减了2,所以后面要加上2o ) 带符号搬家之抵消法 【知识要点】 带符号搬家是说在我们做计算题的时候,若需要改变两个数字的顺序,一定要记得将数字前面的符号(+或-)跟着数字一起带走。 而抵消法则指的是在改变数字的顺序后,可以相互抵消,简化计算,提高运算速度与正确率。 有的时候,如果两个数相隔很近,并且为一加一减,也可以先计算,也是可以简化计 算的。比如:236+475-236二236-236+475二0+475二475901-898+1577二901- 898+1577二3+1577二1580 【典型例题】 例1. 19+28-66+17-19-28+66 =19-19+28-28+66-66+17 =0+28-28+66-66+17 =28-28+66-66+17 =0+66-66+17 =66-66+17 =0+17 =17 例2. 278+325-156-278+331-325+156

四年级奥数巧算乘法

巧算乘法 整数乘法的速算与巧算,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凑整”。要达到“凑整”的目的,就要将一些数分解、变形,再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规则,把某些数组合到一起,使复杂的计算过程简便化。 一、记住乘法中常用的几个重要式子 5×2=10,25×4=100,125×8=1000,4×75=300;4×125=500;625×8=5000,625×16=10000。 二、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题型1、根据交换律与结合律直接凑整 ①19×4×25 ②125×49×8 ③125×(25×8)×4 ④4×145×25 ⑤125×19×8 ⑥37×4×25 ⑦625?(13?8)⑧17×4×25⑨25×439×25×4×8 ⑩2×4×5×8×25×125(11)456×2×125×25×5×4×8 题型2 分解因数凑整 ① 25×48 ②36×25 ③125×72 ④56×125 ⑤16×125×50⑥25×32×125 ⑦80×16×25×125 ⑧ 937×125×25×64×5 3、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题型3: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凑整 ①②③125×(40+8) ④(100—4)×25 ⑤(40+4)×25 ⑥125×(20—8) ⑦125×(80+8) ⑧125×(80—8)⑨ (40—8)×25 题型4 分解后利用乘法分配律凑整 ①37×99 ②234×102 ③46×101 ④⑤125×98 ⑥17×999 题型5 逆用乘法分配律凑整 ①95×71+95×29 ②62×38+38×38 ③175 ×34+175×66 ④64×25+35×25+25 ⑤123×235-24×235+235

三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加减巧算

三年级加减巧算 专题简析: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好,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 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多减要加上,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另外,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 例题1 计算下面各题。 (1)396+55 (2)427+1008 (3)456-298 (4)582-305 思路导航:(1)中396接近于400,396+55可以看成400+55,多加了4,所以还要减4; (2)中1008接近于1000,427+1008变成427+1000,少加了8,所以还要加8; (3)中298接近于300,456-298变成了456-300,多减了2,所以还要加2; (4)中305接近于300,582-305变成了582-300,少减了5,所以还要减5。 练习一 1.速算。 (1)497+28 (2)750+1002 (3)598+231 (4)2004+271 2.计算,并想想它的解题思路。 (1)574-397 (2)472―203 (3)8732―2008 (4)487―298 3.计算:402+307―297―99

例题2 你有好办法迅速计算出结果吗? (1)502+799―298―97 (2)9999+999+99+9 思路导航:(1)是一道加减混合运算,每个数都接近于整百数,计算时可先把这些数拆成两部分,再把整百数与整百数相加减,“零头数”与“零头数”相加减,最后把两个部分数合起来; (2)这四个数都分别接近于整万、整千、整百、整十数,我们可以把9999看作10000,999看作1000,99看作100,9看作10,这样每个数都多了1,最后再从它们的和中减去4个1,即可得出结果。 练习二 1.计算。 (1)307+201―398―99 (2)208+494―498―95 2.你会迅速写出结果吗? (1)99999+9999+999+99+9 (2)1999+199+19 3.计算(说说计算思路): 375+283+225+17 例题3 计算: (1)487+321+113+479 (2)723-251+177 (3)872+284―272 (4)537―142―58 思路导航:(1)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487+113得到600,321+479得到800,然后600+800=1400。 (2)723与177可凑成整百数,因而用723+177得到900,900再减251,得数是649。 (3)可以先用872减272得到整百数是600,再用600加上284得数是884。 (4)537连续减142和58,而142和58正好可以凑成整百数200,再用537减去200,得到337。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专项练习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班别:姓名: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1、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乘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a×b=b×a 4、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1 38×62+38×38 75×14—70×14 101×38 12×98 55×99+55 55×99 12×29+12 58×199+58 42×79+42 52×89 69×101—69 55×21—55 125×(80+8) 125×(80×8) 125×32×25

三年级奥数第03讲-加减巧算(学)(1)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三年级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03讲-加减巧算 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②培养学生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了解加减法巧算的主要方法和遵循的主要原则。 ③学会运用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授课日期及时段 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1、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2、减法 巧添括号: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核心:凑整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4、“基准数”法.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数=(首项+末项)×项数÷2 知识梳理 典例分析

考点五、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数=(首项+末项)×项数÷2 例1、求1到99共99个连续自然数位上的所有数字之和。 P(Practice-Oriented)——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课堂狙击 1.巧算下面算式 876+385+124+615 2.巧算673+288 3. 巧算6397+1876-397

三年级奥数-乘除法的巧算及练习

乘除法的巧算 计算: 8×4×125×25= 分析: 进行四则运算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题目的数字特征及运算符号的特征。熟记:5×2=10 25×4=100 125×8=1000 37×3=111 观察8×4×125×25=的特征,因为8×125=1000 25×4=100,所以,可先将8和125,4和25乘起来,再把他们的积相乘。即:8×4×125×25=(8×125)×(4×25)=1000×100=100000 试试身手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8×6×125=4×7×25×10= 2、巧算 10×3×3732×25×125 3、计算 37×25×3×43×5×4×37×25×2

知识向导: 计算:125×32×25 分析由数字“125,25”及符号“连乘”的特征,可以想到“8,4”,结合上章所学,因为他们的乘积是整千、整百数。而32=4×8,所以,可以将一个乘数“32”拆成需要的几个因数。即: 125×32×25=125×8×4×25=(125×8)×(25×4)=1000×100=100000 试试身手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8×2 2、37×9×10 3、25×64×125×5 4、125×125×64 知识向导 计算:1200÷25÷4 分析: 观察题目发现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连除;二是25和4的积是100

所以我们有两种方法: 一、可以用25去除以被除数1200,也可以先用4除以被除数1200,即1200÷25÷4=48÷4=12 或1200÷4÷25=300÷25=12 二、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1200÷25÷4=1200÷(25×4)=1200÷100=12 试试身手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6000÷125÷85200÷4÷25 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来运算,比一比哪一种更简便 250÷5÷25500÷5÷25 巧算: 333÷37÷3 1000000÷8÷125÷25÷8÷5 知识向导 计算: 12÷5+13÷5 32÷3-20÷3 分析:

四年级奥数巧算乘除法

教学主题: 巧算乘除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乘法运算律,特殊的由原有规律推出的定律 难点:把乘除运算律延用到乘除法混合运算中,尤其在含有括号或多项的题目中。 教学过程 1.导入 一、复习引入 1、利用乘法运算律,填空: 15×10 = 16×______ 25×7×4 = ______×______×7 (60×25)×______ = 60×(______×8) 125×(8×______) = (125×______)×14 3×4×8×5 = (3×4)×(______×______) 2、下面哪些运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 + 117×7 = 117×(3 + 7) 24×(5 + 12) = 24×17 4×a + a×5 = (4 + 5)×a 36×(4×6) = 36×6×4 2.呈现 例1计算 (1)25×5×64×125 (2)56×165÷7÷11 分析:(1)在计算乘、除法时,我们通常可以运用2×5、4×25、8×125来进行巧算。 (2)运用除法的性质,带着符号“搬家”。 解(1)25×5×64×125 = 25×5×2×4×8×125 = (25×4)×(5×2)×(8×125) = 100×10×1000 = 1 000 000; (2)56×165÷7÷11

= (56÷7)×(165÷11) = 8×15 = 120 说明:第二题中我们没有用除法的性质:a÷b÷c = a÷b÷c = a÷(b×c),而是把乘除法进行了一个很好的顺序变换,方便计算。 例2 计算 (1)4000÷125÷8 (2)9999×2222 + 3333×3334 分析(1)题运用性质a÷b÷c = a÷(b×c),可简化计算; (2)题将9999分解成3333×3就与3333×3334出现了相同的因数,可逆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运算. 解(1)4000÷125÷8 = 4000÷(125×8) = 4000÷1000 = 4 (2)9999×2222 + 3333×3334 = 3333×3×2222 + 3333×3334 = 3333×(6666 + 3334) = 3333×10 000 = 33 333 000 说明:(2)题是创造条件运用乘法运算性质,这需要我们具有一双数学的慧眼。 例3 计算218×730 + 7820×73 分析本题可以运用“积不变的规律”,即“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规律求解. 解法一218×730 + 7820×73 = 2180×73 + 7820×73 = (2180 + 7820)×73 = 10 000×73 = 730 000 解法二218×730 + 7820×73 = 218×730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 说明本题运用乘法中积不变的规律,就可以为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算创造条件.这种解题方法叫做扩缩法.

三年级奥数第3专题加减法的巧算(供参考)

加减法的巧算 (要求:1.掌握用“凑整”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根据减法的性质,简化运算。 几个数相加,利用移位凑整的方法,将加数中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交换顺序,先进行凑整,然后再与其他一些加数相加,得出结果。 在加减混合算式与连减算式中,将减数先结合起来,集中一次相减,可简化运算。 几个相近的数相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是整十,整百等的数为“基准数”。再把大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和,小于基准数的数写成基准数与一个数的差,将加法改为乘法计算。 几个数相加减时,如果不能直接“凑整”,就可以利用加整减零,减整加零或变更被减数。) 例题1 计算(1)3326+303 (2)574+498 方法一:先看做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 (1)3326+303 (2)574+498 =3326+300+3 =574+500-2 =3626+3 =1074-2 =3629 =1072 方法二:根据“和”的变化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多少,另一个加数就减少多少,那么和不变,来进行简算。 (1)3326+303 (2)574+498

=(3326+3)+(303-3 )=(574-2)+(498+2) =3329+300 =572+500 =3629 =1072 特别注意:在计算时,将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和不变的规律,多加的要减掉,少加的要补上。 例题2 计算487+321+113+479 方法: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可以凑成整百数。我们可以通过交换位置的方法,487+113得600,321+479得800. 487+321+113+479 =(487+113)+(321+479) =600+800=1400 特别注意:这道题要运用凑整的思路,将487和113,321和479分别凑成整百数,便于计算。注意:先算的要加括号。 例题3 计算9998+998+98+8 方法:本题可采用凑整的方法,将9998,998,98分别凑成10000,1000,100.而凑成这些数可从8里面借用。 9998+998+98+8 =(9998+2)+(998+2)+(98+2)+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你们来试一下) =———————————— 特别注意: 对于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应先将其凑成整数,然后再将

小学奥数:计算专题《乘除法的巧算》练习题

小学奥数:计算专题《乘除法的巧算》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1×2×3×4×5…×21÷343,则商的千位上的数字是() A.6B.0C.5D.2 2.1×1+2×2+3×3+…+2005×2005+2006×2006的个位数字是() A.1B.4C.5D.9 3.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的() A.交换律B.结合律C.分配律 4.105×18=100×18+5×18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5.÷2017=. 6.计算:12345679×28=. 7.47×25×8=. 8.a(b+c)=ab+ac是乘法律,请你用、25、4这三个数编一道适合运用这一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算式,这个算式是. 9.计算:25×259÷(37÷8)=. 10.已知7A=11,9B=13.则143÷AB=. 11.10÷(2÷0.3)÷(0.3÷0.04)÷(0.04÷0.05)=. 12.计算:5×13×31×73×137=. 13.计算下列各题. 7.2×1.3×4=; 17.9+17.4×3.8=; 100.48﹣3.14×15=; 4.05÷0.5+10.75=; =. 14.计算125×75×32=.

15.计算:13×1549277=. 16.计算:47167×61×7=. 17.2013×20142014﹣2014×20132013=. 18.算式143×21×4×37×2的计算结果是. 19.两个2012位数和的乘积里有个数字是偶数. 三.计算题(共15小题) 20.计算. ①110÷5 ②3300÷25 ③44000÷125 21.计算. (1)76×74= (2)31×39= (3)78×38= (4)43×63= 22.你能迅速算出结果吗? 125×16 125×33 125×24 125×81 23.6237÷63 24.简便计算 25×42×4 125×17×8 25×125×4×8. 25.计算 52×9432×91321×972×99321×99 7231×9978×9142×991564×91723×99 26.×的积是多少? 27.计算:999×996996999﹣996×999999996.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加减法中的巧算一完整版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加减 法中的巧算一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三年级奥数系列之 加减法中的巧算(一) 课前小练 1、计算 480—101= 598+99= 43+189+57= 591+482+118= 2、根据加法运算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28+=45+() 4、(163+)+15=+(75+) 5、()+28=()+a 6、a+( +b)=( +50)+()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5+29+71 143+(57+26) 396—28—22 99+(38+101) 158+67+142 135+267+65 知识点精析精讲 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a+c=…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三个以上)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它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二、互补 两个自然数相加,如果它们的和恰好是整十、整百、整千·····那么就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补数”,这两个数称为互补。在做减法的运算时,如果有两个加数互为补数,那么可以先求出它们的和,使计算迅速简便;如果题中没有互补的加数,那么可以设法分出互补的加数,以便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题型一:凑整法 【例1】计算 (1)31+58+69; (2)325+28+675; (3)75+26+25. 【变式训练】 (1)7475+847+525+153; (2)323+9677+92+108; (3)9495+9697+505+303. 题型二:借数凑整法 【例1】计算 (1)74+75+28; (2)325+996; (3)125+47. 【变式训练】 (1)9997+4+99+998+3+9; (2)299999+29999+2999+299+29; (3)698+15+39+47. 题型三:分组凑整法 【例1】计算 (1)400-89-11; (2)960-102-98;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巧算

凑整法——直接凑整 【知识要点】 凑整法就是根据题中数据特点、借助数的组合、分解以及有关运算性质,将其凑成整十整百的数,从而达到计算简便、迅速的一种方法。使用直接凑整法只需记住一句口诀:两数相加,和凑整;同尾两数直接相减,差凑整。 如:1+9=10,2+8=10,3+7=10,4+6=10,11+89=100,35+65=100 。 【典型例题】 例1.24+44+56 =24+(44+56) =24+100 =124 例2.303+102+197+298 =(303+197)+(102+298) =500+400 =900 例3.453+598+147-198 =(453+147)+(598-198) =600+400 =1000 【我来试试】 1.53+36+47 2.214+138+486+262 3.428+657+172-157 4.256-28-72 凑整法——拆(加)补凑整 【知识要点】 拆补凑整,又叫加补凑整法,就是当加数或减数接近某个数时,根据交换律、结合率把 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等,再减去多加的或加上少减的部分,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及正确 率。 【典型例题】 例1. 1999+198+97+6 =(1999+1)-1+(198+2)-2+(97+3)-3+6

=2000+200+100+(6-1-2-3 ) =2300+0 =2300 例2. 998+397+506 =(998+2)-2+(397+3)-3+(506-6)+6 =1000+400+500+(6-2-3) =1900+1 =1901 例3. 836+501-498+305 =836+(501-1)+1-(498+2)+2+(305-5)+5 =836+500-500+300+(1+2+5) =1136+8 =1144 (注意:把减去498变为减去500时,多减了2,所以后面要加上2。) 带符号搬家之抵消法 【知识要点】 带符号搬家是说在我们做计算题的时候,若需要改变两个数字的顺序,一定要记得将数字前面的符号(+或-)跟着数字一起带走。 而抵消法则指的是在改变数字的顺序后,可以相互抵消,简化计算,提高运算速度与正确率。有的时候,如果两个数相隔很近,并且为一加一减,也可以先计算,也是可以简化计 算的。比如:236+475-236=236-236+475=0+475=475901-898+1577=901- 898+1577=3+1577=1580 【典型例题】 例1. 19+28-66+17-19-28+66 =19-19+28-28+66-66+17 =0+28-28+66-66+17 =28-28+66-66+17 =0+66-66+17 =66-66+17 =0+17 =17 例2. 278+325-156-278+331-325+156 =278-278+325-325+156-156+331 =0+0+0+331

【强烈推荐】四年级奥数巧算乘除法

巧算乘除法 知识集锦 实际进行乘法、除法以及乘除法混合运算时;可利用以下性质进行巧算: ①乘法交换律:a b b a ?=? ②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③乘法分配律:c b c a c b a ?+?=?+)( 由此可以推出:)(c b a c a b a +?=?+? c b c a c b a ?-?=?-)( ④除法的性质:)(c b a b c a c b a ?÷=÷÷=÷÷ 利用乘法、除法的这些性质;先凑整得10、100、1000……会使计算更简便. 例题集合 例1 计算:)1(12564525???; )2(11716556÷÷?. 练习1 计算:)1(1259625??; )2(11111111119999977777÷÷?. 例2 计算:)1(81254000÷÷; )2(3334333322229999?+?. 练习2 计算:)1(852********÷÷÷÷; )2(3711111799999?+?.

例3 计算:737820730218?+?. 练习3 计算:482750480375?-?. 例4 不用计算结果;请你指出下面哪道题得数大. 458452? 457453? 练习4不用计算结果;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 1234554321?=A 1234454322?=B

例5 求)65()54()43()32(1÷÷÷÷÷÷÷÷的值. 练习5 求)3516()1611()117(5÷÷÷÷÷÷的值.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没有反映出简便运算的是( ). (A )42000020002002019999199919919-+++=+++ (B ))654(45006544500÷÷=?÷ (C )481251920481252408÷?=÷?? (D ))25542(100002554210000???÷=÷÷÷÷ 二、简算下列各题. 2、)9025(4500?÷; 3、1812518000÷÷; 4、5335613542?-?+?; 5、16)12599125(?+?;

最新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乘法与除法

二、速算与巧算:乘法与除法 【例1】 ①21×5×2 ② 17×4×25 ③ 125×19×8 ④24×25 ⑤125×72 ⑥16×16×25×125 巩固练习1: 125×23×8 5×37×20 32×25×125 【例2】 ①526×9 ② 123×99 ③ 2004×25 巩固练习2: 31×99 378×9 808×125 【例3】 ①45×11 ② 56×11 ③ 2222×11 ④2456×11 巩固练习3: 37×11 78×11 333×11 3245×11 【例4】 ①225÷9÷5 ②(81 + 72)÷9

②(2046-1059-735)÷3 ④ 211÷50 + 89÷50 巩固练习4: 450÷2÷5 (70+56)÷7 (2000-650-75)÷5 173÷30 + 427÷30 【例5】 ①136×5÷8 ②125×(16÷10) ③4032÷(8×9) ④2560÷(10÷4)⑤527×15÷5 ⑥2460÷5÷2 ⑦(54×24) ÷(9×4) 巩固练习5: ①49×2÷7 ②250×(4÷10) ③315÷(3×7) ④1000÷(10÷4)⑤25×32÷8 ⑥2300÷25÷4 ⑦(24×63) ÷(3×7) 二、速算与巧算:加法与减法(练习题) 练习一、 4×73×252×17×508×13×125 5×25×64×125 625×32 625×16 120×9 387×99 89×999

34×11×11 555×11 503×11 (497-210)÷7 3÷10 + 17÷10 (1000-688-136)÷8 2352÷(7×8)1200×(4÷12)1250÷(10÷8)3000×800÷400 636×35÷7 练习二、 16×12525×33×4 88×125 625×3×32 5×32 8×250 83×9 71×99 29×99 257×999 701×999 66×9999 427×11 24×11×1183×11 (54×24)÷(9×4)(126×56)÷(7×18)

奥数乘除法巧算

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二) 一、乘法中的巧算 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 5×2=10 25×4=100 125×8=1000 例1 计算①123×4×25 ② 125×2×8×25×5×4 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 例2 计算 ① 24×25 ② 56×125 ③ 125×5×32×5 3.应用乘法分配律。 例3 计算① 175×34+175×66 ②67×12+67×35+67×52+6 (原式中最后一项67可看成 67×1) 例4 计算① 123×101 ② 123×99 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 例5 一个数×10,数后添0; 一个数×100,数后添00; 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 以此类推。 如:15×10=150 15×100=1500 15×1000=15000 例6 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 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 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

以此类推。 如:12×9=120-12=108 12×99=1200-12=1188 12×999=12000-12=11988 例7 一个偶数乘以5,可以除以2添上0。 如:6×5=30 16×5=80 116×5=580。 例8 一个数乘以11,“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如:2222 11 如:2456×11=27016 例9 一个偶数乘以15,“加半添0”. 24×15 例10 个位为5的两位数的自乘:十位数字×(十位数字加1)×100+25 如15×15= 25×25= 35×35= 45×45= 55×55= 65×65= 75×75= 85×85= 95×95= 二、除法及乘除混合运算中的巧算 1.在除法中,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巧算 商不变的性质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利用这个性质巧算,使除数变为 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除。 例11 计算①110÷5 ②3300÷25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巧算

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第一题: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① 36+87+64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第二题:拆数补数 ① 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第三题:减法中的巧算添括号与去括号 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③ 1654-(54+78) ④ 2937-493-207 第四题:巧算 ① 4723-(723+189)② 2356-159-256 第五题:巧算 ① 506-397 ② 323-189 ③ 467+997 ④ 987-178-222-390

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1.538-194+162 2.497+334-297 3.7523+(653-1523) 4.9375-(2103+3375) 5.874―(457―126) 6.3467―253―174―47―126 2.计算下列各题。 (1) 657-(269+257)+169 (2) 77+79+79+80+81+83+84 (3) 901+902+905+898-907+908-895 (4) 997+3―(997―3) (5) 995+996+997+998+999 (6) 1000-91-1-92-2-93-3-94-4-95-5-96-6-97-7-98-8-99-9 (7) 1000―81―19―82―18―83―17―84―16―85―15―84―16―83―17―82―18―81―19

提高练习: 1 25+53+75+78+47 2 91+90+88+92+93+84+85+95+97 3 9999+4+97+998+95+7 4 1200-856-144 5 7869-(234+869) 6 1943-(132-57) 7 459+78-259+22 8 936+(296-636)-596 9. 773+368+227 10. 10000-8927 11. 582-(82-14) 12. 4941-268+28 13. 999+99+9+3 14. (24-15+37)+(26+63-35) 15.3572-675-325-472 16. 34+47+53+66 17. 3000-99-9-999 18. 111000-(99998+9997)-996 19. 1028-(233-72)-67 20. 2000+2003+2006+2009+2012+2015 21. 25243+83214-8457 22. (1+2+3+……+2003)-(1+6+11+….+31+36) 23. 22222222220000000000-2222222222 24. 99+99+99+99+99+99+6 25. 100+99-98-97+......+4+3-2-1

第15讲 乘除巧算

第15讲乘除巧算 一、知识要点 前面我们已给同学们介绍了加、减法中的巧算,大家学会了运用“凑整”的方法进行巧算,实际上这种凑整的方法也同样可以运用在乘除计算中。为了更好地凑整,同学们要牢记以下几个计算结果:2×5=10,4×25=100,8×125=1000。 提高计算能力,除了加、减、乘、除基本运算要熟练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巧算中,经常要用到一些运算定律,例如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等,善于运用运算定律,是提高巧算能力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你有好办法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1)25×17×4 (2)8×18×125 (3)8×25×4×125 (4)125×2×8×5 【思路导航】(1)我们知道25×4=100,因而我们要尽量把25与4放在一块计算,这样比较简便。所以我们先算25×4=100,再与17相乘即100×17=1700;(2)因为8×125=1000,因而我们先把8与125放在一块计算,8×125=1000,再乘18:1000×18=18000;(3)已知25×4=100、125×8=1000,因此这道题我们要通过移位的方法把25与4相乘,125与8相乘,然后再把1000与100相乘,1000×100=100000;(4)因为125×8=1000,2×5=10,因而这道题也要移一移,先计算125×8=1000和2×5=10,再计算1000×10=10000。 练习1: 1.计算:(1)25×23×4 (2)125×27×8 2.计算:(1)5×25×2×4 (2)125×4×8×25 (3)2×125×8×5 3.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125×16 【例题2】你有好办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1)25×8 (2)16×125 (3)16×25×25 (4)125×32×25 【思路导航】(1)已知25×4=100,因为8=2×4,所以我们可以把25×8转化为25×4×2.然后先算25×4=100,再算出100× 2=200。(2)125×8=1000,16=8×2.因而我们可以把16×125转化为2×(8×125),然后算出8×125=1000,再乘2得到20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