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落花诗十首
唐寅落花诗原文解释

唐寅落花诗原文解释一、“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1. 原文解释- “刹那断送十分春”:刹那间,春天的美好景色就消逝了。
“刹那”极言时间之短,“十分春”表示春天的十足美景,这里描绘了春天消逝的迅速。
- “富贵园林一洗贫”:原本富贵华丽、繁花似锦的园林,经过落花之后就变得一无所有般的贫寒。
这是一种对比描写,以园林的前后变化来烘托落花后的萧索景象。
二、“借问牧童应设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1. 原文解释- “借问牧童应设酒”:想要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应该准备些酒来消愁。
这里化用了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的意境,表达诗人看到落花后的惆怅,希望借酒来排解。
- “试尝梅子又生仁”:试着品尝梅子,发现梅子已经长出果仁了。
梅子生仁意味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时光的流逝,与落花共同营造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氛围。
三、“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1. 原文解释- “若为软舞欺花旦”:如果(落花)像轻盈柔软的舞蹈一样,仿佛在欺负那些扮演花旦(美丽女子角色)的人。
这里将落花的飘舞姿态拟人化,与花旦作比,有一种灵动与哀伤交织的感觉。
- “难保余香笑树神”:(落花)难以保持残留的香气,(这种情况下)还能笑话守护树木的神灵吗?表达落花飘零后,即使曾经有过香气,现在也难以维持,更没有资格去嘲笑其他事物的一种自嘲和无奈之情。
四、“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处惹愁人。
”1. 原文解释- “有限好春无限恨”:春天的美好时光是有限的,但是由此引发的遗憾和怨恨却是无限的。
诗人感慨春天的短暂,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留存,从而引发内心深处的愁绪。
- “没来由处惹愁人”:没有什么特别的缘由,(落花等春景的消逝)却招惹得人满心忧愁。
强调这种愁绪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需要特别的触发事件,是对美好消逝的一种本能的伤感。
五、“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1. 原文解释- “春风百五尽须臾”:从冬至开始数到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春风很快就过去了。
和答石田落花诗十首 文辟

和答石田落花诗十首文辟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一文徵明-文辟〔明代〕点径沾篱已灿然,飞帘扑面更翩联。
红吹晴雪风千片,锦蹙春云浪一川。
老惜鬓飘禅榻畔,醉看燕蹴舞筵前。
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二文徵明-文辟-〔明代〕零落佳人意暗伤,为谁憔悴减容光。
将飞更舞迎风面,已褪犹嫣洗雨妆。
芳草一年空路陌,绿阴明日自池塘。
名园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屐齿香。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三文徵明-文辟-〔明代〕蜂撩褪粉偶粘衣,春减都消一片飞。
蒂挠园风无那弱,影摇庭日已全稀。
樽前漫有盈盈泪,陌上空歌缓缓归。
未便小斋浑寂寞,绿阴幽草胜芳菲。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四文徵明-文辟〔明代〕怅人无柰晓风何,逐水纷纷不恋柯。
春雨捲帘红粉瘦,夜凉踏影月明多。
章台旧事愁边路,金缕新声梦里歌。
过眼莫言皆物幻,别收功实在蜂窠。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五文徵明-文辟〔明代〕战红酣紫一春忙,回首春归属渺茫。
竟为雨残缘太冶,未随风尽有馀香。
美人睡起空攀树,蛱蝶飞来却过墙。
脉脉芳情天万里,夕阳应断水边肠。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六文徵明-文辟〔明代〕桃蹊李径绿成丛,春事飘零付落红。
不恨佳人难再得,缘知色相本来空。
舞筵意态飞飞燕,禅榻情怀袅袅风。
蝶使蜂媒都懒慢,一番无味夕阳中。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七文徵明-文辟〔明代〕开喜秾纤落更幽,树头何用胜溪头。
有时细数坐来久,尽日贪看忘却愁。
惹草萦沙风冉冉,伤春恨别水悠悠。
不堪旧病仍中酒,疏雨浓烟锁画楼。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八文徵明(文辟)〔明代〕风袅残枝已不任,那堪万点更愁人。
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
急须办取东栏醉,倒地犹堪藉绮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九文徵明-文辟〔明代〕飞如有恋堕无声,曲砌斜台看得盈。
细草栖香朱点染,晴丝撩片玉轻明。
江风飘泊明妃泪,绿叶差池杜牧情。
赖是主人能爱惜,不曾缘客扫柴荆。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十文徵明-文辟〔明代〕情知芳事去还来,眼底飘飘自可哀。
唐伯虎落花诗译文

唐伯虎落花诗译文唐伯虎的《落花诗》有很多首,我先选取其中一首来进行翻译吧。
原文: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设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译文:就那么一下子啊,这满满的春色就没了。
那些富贵人家的园林,之前还繁花似锦呢,现在一下子就变得像被洗劫了一样,啥好看的花也没了,就跟变穷了似的。
我就想问问那放牛的小孩啊,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摆上点酒呢?你看啊,这时候梅子都已经长出果仁了。
那些柔软的舞姿啊,就像要把那些像花旦一样娇美的花朵比下去似的。
可是啊,这花剩下的那点香味,好像在对着树神笑呢,意思是说你看这舞蹈能把我咋样,我还是有我的韵味。
我想啊,那些穿着青鞋的伙伴们,这个时候啊,太阳都老高了,可他们还在呼呼大睡呢,估计是因为这落花的景象让他们有点伤感,没什么精神,就想多睡会儿。
出处:唐伯虎《落花诗》。
你看这落花啊,就跟人生似的。
那春色刹那间就没了,就好比人有时候正过得顺风顺水呢,一下子就啥都没了。
那些富贵园林,就像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一时风光无限,可是一旦遇到点事儿,就像这花儿落了一样,啥都没了。
这牧童和设酒呢,感觉就像是一种对生活的小调侃。
梅子生仁了,也是在说时间过得快啊,这花刚落,梅子就变样了。
软舞欺花旦这里啊,就像是生活里那些爱炫耀的东西,总想把美好的东西比下去,可是花就算落了还有余香呢,这就告诉我们啊,别太张狂,那些看起来弱小的东西也有自己的厉害之处。
再看那些青鞋携手伴,估计也是和唐伯虎一样的人,看到这落花就有点伤春悲秋的,早上也不想起,就这么躺着,可能还在心里琢磨着这花儿的事儿呢。
这唐伯虎也是挺有意思的,把这落花写得这么生动,就像在跟我们讲一个有趣又有点小伤感的故事。
芳菲 诗句

芳菲诗句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3.节候初临谷雨期,满天风日助芳菲。
——蔡襄《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4.金谷多欢宴,佳丽正芳菲。
——陈子良《赋得妓》5.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6.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
——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7.离别又经年,独对芳菲景。
嫁得薄情夫,长抱相思病。
——魏承班《生查子·离别又经年》8.曾识清明上巳时,嬾能游冶步芳菲。
——仇远《次胡苇杭韵·曾识清明上巳时》9.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柳氏《答韩翃》10.清明池馆,芳菲渐晚,晴香满架笼永昼。
——曹勋《倚阑人》11.黄云高阙芳菲少,紫塞长城氛祲多。
——杨慎《交河令行赠袁子变》12.清明已近芳菲日,鼓角偏伤迟暮心。
——居节《新晴寺阁》13.寒食无佳赏,芳菲半已空。
——司马光《梦与之美为寒食之游》14.山园近寒食,春事总芳菲。
——喻良能《遣兴·山园近寒食》15.稠红乱紫正芳菲,寒食青门客自归。
——韩元吉《会稽道中有感》16.不道芳菲成一梦,满城寒食藉梨花。
——胡寅《和吴元衡》17.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18.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19.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欧阳修《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20.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
——唐寅《落花诗》21.芳菲又谢一年新,能赋今无八斗陈。
——唐寅《落花诗》22.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23.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李白《感遇其二》24. 占芳菲。
趁东风妩媚,重拂淡燕支。
——王沂孙《一萼红·红梅》25.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关于王孙的99个诗句

关于王孙的99个诗句1.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4.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李贺《竹》5.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崔郊《赠去婢》6.桂花满袖王孙远,空倚天风十二阑。
——仇远《再答元父》7.黄鹤楼东卖酒家,王孙清晓驻游车。
——乃贤《京城春日二首·其二》8.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9.击鞠王孙如锦地,斗鸡公子似花衣。
——皮日休《洛中寒食二首》10.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白胜《赤日炎炎似火烧》11.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
——苏轼《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12.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杜甫《哀王孙》13.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杜甫《哀王孙》14.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杜甫《哀王孙》15.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杜甫《哀王孙》16.伯劳东去燕西飞,南浦王孙怨路迷。
——唐寅《落花诗》17.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
——史达祖《三姝媚·烟光摇缥瓦》18.春光绿遍江南草,多少王孙怨不归。
——文征明《春日斋居漫兴·深巷无人昼掩扉》19.王孙骑马有归意,林彩着空如细尘。
——温庭筠《东郊行》20.况复近芳茨,时能荐蔬果,虽无刘伶钟,略慕王孙躶。
——戴表元《傍家东北有山曰绍地余幸得之规以素庄也》21.且饶帝子共王孙,须去繁华锉锐分。
——吕洞宾《敲爻歌》22.王孙香草年年绿,阿母桃花度度红。
——黄景仁《绮怀十六首》23.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
——金庸《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24.摛辞尽道李王孙,执辔皆称魏公子。
——屠隆《青溪道士吟留别京邑诸游好》25.云开瑞色天,清廓打三筹,公子王孙第一流。
文征明小楷研究

文徵明小楷1小楷《醉翁亭记帖》,纸本轴,纵53.5厘米,横2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醉翁亭记》是宋代欧阳修谪于安徽滁州期间,修建醉翁亭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书家多有发挥题写。
這幅《醉翁亭记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鉤。
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記”的原由。
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冰清玉骨的感受。
2《小楷离骚经九歌卷》(局部)纸本纵23.0厘米横263.0厘米小楷前后赤壁赋86高龄3《小楷归去来兮辞》4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每页8行,正文每行18字。
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首页为工笔水墨老子像,题蝇头小楷一行:“长洲文徵明写像。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凡37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十二日,时年68岁。
《老子列传》凡34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六月十九日,时年69岁。
均钤“徵”、“明”朱文连珠小印。
5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纸本,纵25.5厘米横9.8厘米6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
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
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
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7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各纵23.2、横2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这件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此件册页纵二十三点二厘米,横二十八点四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考从小楷书法产生到臻于完善,在历史上形成了几个发展高峰.魏晋时期由钟繇和王羲之等书家推动形成的魏晋初创高峰,将小楷书法正式引入书法艺术的大家庭中,并且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隋唐时期有大唐众书家和抄经高手形成的唐代成熟高峰,在这一时期中,小楷书法与楷书的成熟同时完成,达到了"法"的完备;元代赵孟糖等书家形成的元代中兴高峰和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书家形成的明代复兴,承传高峰,在这两个时期,小楷书法已经很难再像魏晋,隋唐时期那样辉煌和壮美,但是,小楷艺术自身的魅力和审美意味依然吸引着大批书家拼其全力,奋斗终生去开拓小楷书法艺术的新境界.这些小楷书法发展高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小楷书法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书体的发展,承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和民族艺术灵魂的血脉.有明一代是书家辈出的时代,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唐寅,仇英,董其昌,徐渭,张瑞图,黄道周等等都是大书家.在书法史上都闪着耀眼的光辉.在小楷的技艺上,这些书家大都有着不俗的建树,当然明代小楷书法执牛耳者首推文徵明.正如朱和羹《临池心解》所言:"明楷以文衡山第一."的确,文徵明的小楷成就直接延续了元代赵孟颊小楷高峰的成就和影响,亦发扬了魏晋,隋唐小楷的古朴天真和谨严法度.在文徵明以后的时代,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和书家风范一直影响着无数的后学,直至现在和将来.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正德末以岁贡生诣都,授翰林院待诏,故又称"文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堪称我国古代书坛画界的老寿星,德高望重,影响颇大.应该说是勤奋最终成就了文徵明的书法艺术.文徵明的勤奋是有据可查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出版)和周道振先生编着的《文徵明书画简表》两本书收录文徵明传世书画作品有千余件之多.这个数量在我国古代书画家存世作品中实属罕见.而且,其涉猎书画的门类相当广泛,绘画中的山水,花鸟,工笔与小写意,水墨和重彩;书法中的行书,草书,楷书无所不精,尤其是小楷书法更是不与凡同,九十岁的老人依然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小楷,的确让人景仰.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待诏以小楷名海内."此评价文徵明当之无愧.从前人着录和现存的作品来看,文徵明一生的小楷书法学习和创作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五十岁以前广博学习的时期,五十至六十岁融会贯通的时期,六十岁以后成熟和发展的高峰期.文徵明传世小楷书法作品年代分布表①、3岁以前31—4岁41—5岁51—6岁61—7岁71—8岁81—9岁总计作品191536494352205数量文徵明小时候学习特别刻苦.据《明史》本传记载,在"郡学"念书时,同学们多背着老师玩乐,他却埋头临写《千字文》,每日多达十本之多.②、稍长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李应祯乃当时名士,对书学颇有研究,造诣很深,文徵明的书法最得力于李氏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和严格要求.据文徵明自己说,一次李氏见他写字带有苏东坡的笔意,便大声斥责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118?之,只是他人书耳!"③、另有一次李氏对文徵明说:"吾学书四十年,今始有得,然老无益矣,子起及目力壮之时为之."后文徵明在一题跋中记起此事说:"因极论书之要诀,累数百言,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小大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见《文待诏题跋?跋李少卿帖》)可见,李应祯的指导对文徵明书法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徵明早年楷书习字是很宽泛的,除临摹智永外,对唐代欧阳询的楷书用功很深,同时受李应祯的影响宋元的笔法学习也很多.在他五十岁以前写的楷书里,主要是受欧阳询和赵孟烦的影响,字里行间偶或有颜真卿和倪瓒的面貌.④、从所见文徵明早年传世作品看,欧的面貌在这一时期是比较多的.这一时期的小楷,起笔露锋,结字略呈扁势,严整规范,但是风格不统一,显得不够灵活.梁嵫说:"⑤、文衡山小楷初学欧,力趋劲健,而板滞之气未能尽脱."可见,文徵明早年的小楷书法尚未确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未形成臻善的个人书法风格.但其书法的定位是非常鲜明的,尽量不受时人的影响,学习历代优秀的法帖,走的完全是赵孟的学书之路,这于他崇拜赵孟烦的书艺有直接关系.⑥、下面这些小楷书法就是文徵明二十岁至五十岁时的作品.书《落花诗》清张培敦补,跋倪瓒《江南春》,跋张灵画《落花诗》,《落花诗》与画合卷,《甲子杂稿》,跋《江山初霁图》,书杜启撰《重修姑苏志后序》,跋《烟江叠嶂图》,跋《苏轼五帖?苏过一帖》,《明故中书舍人徐君墓志铭》,题王羲之《七月帖》,跋钱良佑书吴仲仁《春游图》,跋欧阳修《付书局帖》,《铁崖诸公花游倡和诗》,《圣主得贤臣颂》,跋《落木寒泉图》,《落花诗》并图,跋《湘君湘夫人图》,跋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书唐人绝诗扇面》②文徵明五十岁以后官翰林院待诏时,为适应职务上的要求,写比较工整的字.丰坊说他"书写亦是一种修持——兼说文徵明小楷书法孙稼阜任何一门技艺,达到极致时,都通于“道”,道是指一种普遍的规律,是可打破门类区别而对话的“语言”,所谓万事“理通”。
唐寅落花诗集

唐寅落花诗集唐寅的《落花诗》原文、注释及译文如下:原文其一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其二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其三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其四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其五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
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湿补红。
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
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
其六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
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
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
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其七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
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
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臂唱盈盈?其八白华垂柳弄新晴,紫背浮萍细点生。
三月寻芳骑凤侣,一时齐唱踏莎行。
收灯院落伤栖燕,细雨楼台湿啭莺。
莫问东君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其九春朝何事默凭阑,庭草惊看露已团。
花并泪丝飞点点,絮飘眼缬望漫漫。
书当无意开孤愤,带有何心绾合欢。
且喜残丛犹有在,好随修竹报平安。
其十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共当中。
其十一恻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
周遮燕语春三月,荡漾波纹日半帘。
病酒不堪朝转剧,听风且喜晚来恬。
绿杨影里苍苔上,为惜残红手自拈。
其十二杨柳楼头月半规,笙歌院里夜深时。
花枝灼灼难长好,漏水丁丁不肯迟。
金串袖笼新藕滑,翠眉奁映小蜼垂。
风情多少愁多少,百结愁肠说与谁。
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三)

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三)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三)
《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
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
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
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文徵明小楷归去来辞
文徵明《小楷归去来兮辞》纸本13.7×16.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小楷四山五十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急搀春去先辞树,懒被风扶强上楼。 鱼沫劬恩残粉在,蛛丝牵爱小红留,色香久在沉迷界,忏悔谁能倩比丘。
五
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尘;深关羊户无来客,漫藉周亭有醉人。 露涕烟洟伤故物,蜗涎蚁迹吊残春;门墙蹊径俱零落,丞相知时却不嗔。
六
十二街头散冶游,满街红紫乱春愁;知时去去留难得,悟色空空念罢休。 朝扫尚嫌奴作践,晚归还有马堪忧;何人早起酬怜惜,孤负新妆倚翠楼。
供送春愁上客眉,乱纷纷地佇多时;儗招绿妾难成些,戏比红儿杀要诗。 临水东风撩短鬓,惹空晴日共游丝;还随蛱蝶追寻去,墙角公然隐半枝。
再和征明昌穀落花之作 百五光阴瞬息中,夜来无树不惊风。踏歌女子思杨白,进酒才人赋雨红 金水送香波共渺,玉阶看影月俱空。当时深院还重锁,今出墙头西复东 阵阵纷飞看不真,霎时芳树减精神。黄金莫铸长生蒂,红泪空啼短命春 草上苟存流寓迹,陌头终化冶游尘。大家准备明年酒,惭愧重看是老人 扰扰纷纷纵复横,那堪薄薄更轻轻;沾泥蓼花无狂相,留物坡翁有过名; 送雨送春长寿寺,飞来飞去洛阳城;莫将风雨埋冤杀,造化从来要忌盈。 四 似雨纷然落处晴,飘红泊紫莫聊生。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疾行 去是何因趁忙蝶,问难为说假啼莺。闷思遣拨容酣枕,短梦茫茫又不明 五
七
昨日才闻叫子规,又看青子绿荫时;秋娘劝早今方信,杜牧来寻已较迟。 脱当不归魂冉冉,溅枝空有泪垂垂;淹留墙角嫣黄甚,暴殄芳菲罪阿谁。
八
芳树清樽兴已阑,抛阶滚地又成团。带烟窗扇棂斜透,夹雨檐沟瓦半漫。 老衲目皮闲作观,小娃裙衩戏承欢。无端打破繁华梦,拥被伤春卧不安。
九
为尔徘徊何处边,赤阑干外碧檐前。乱飞万点红无度,闲过一莺黄可怜。 观里又来刘禹锡,江南重见李龟年。送春把酒追无及,留取银灯补后缘。 十
赋得落花诗十首
富逞秾华满树春,香飘落瓣树还贫;红芳既蜕仙成道,绿叶初阴子养仁。 偶补燕巢泥荐宠,别修蜂蜜水资神;年年为尔添惆怅,独是蛾眉未嫁人。
飘飘荡荡复悠悠,树底追寻到树头;赵武泥涂知辱雨,秦宫脂粉惜随流。 痴情恋酒粘红袖,急意穿帘泊玉钩;欲拾残芳捣为药,伤春难疗个中愁。
是谁揉碎锦云堆,着地难扶气力颓;懊恼夜生听雨枕,浮沉朝入送春杯。 梢旁小剩莺还掠,风背差池鴂又催;瞥眼兴亡供一笑,竟因何落竟何开。
盛时忽忽到衰时,—芳枝变丑枝。感旧最关前度客,怆亡休唱后庭词。 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莫怪留连三十咏,老夫伤处少人知。
和答石田落花十首
文徵明
扑面飞簾漫有情,细香歌扇鄣盈盈;红吹乾雪风千点,彩散朝云雨满城。 春水渡江桃叶暗,茶烟围榻鬓丝轻;从前莫恨飘零事,青子梢头取次成。
零落佳人意暗伤,为谁憔悴减容光;将飞更舞迎风面,已褪犹嫣洗雨妆。 芳草一年空路陌,绿荫明日自池塘;名园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屐齿香。
四
落柄开权既属春,少容迟缓亦谁嗔。酷憎好事败涂地,苦被闲愁殢杀人。 细数只堪滋眼缬,仰吹时欲堕头巾。不应扪蝨穷檐者,荐坐公然有锦茵。
五
打失郊原富与荣,群芳力莫与时争。将春托命春何在,恃色倾城色早倾。 物不可长知堕幻,势因无赖到轻生。闲窗戏把丹青笔,描写人间懊恼情。
六
千林红褪已如挚,一片初飞渐渐添;梨雪沍階人病酒,絮风撩面妾窥簾。 并伤鸟起余芳尽,汛爱纷争晚浪恬;可柰去年生灭相,今年公案又重拈。
蜂撩褪粉偶沾衣,春减都消一片飞;蒂挠园风无那弱,影摇庭日已全稀。 樽前漫有盈盈泪,陌上空歌缓缓归;未便小斋浑寂寞,绿荫幽草胜芳菲。
四
怅人无奈晓风何,逐水纷纷不恋柯;春雨卷帘红粉瘦,夜凉踏影月明多。 章台旧事愁边路,金缕新声梦里歌;过眼莫言皆物幻,别收功实在蜂窠。
五
战红酣紫一春忙,回首春归属渺茫;竟为雨残缘太冶,未随风尽有余香。 美人睡起空攀树,蛱蝶飞来却过墙;脉脉芳情天万里,夕阳应断水边肠。 六桃蹊李径绿成丛,春事飘零付落红;不恨佳人难再得,缘如色相本来空 舞筵意态飞飞燕,禅榻情怀袅袅风;蝶使蜂媒都懒慢,一番无味夕阳中。
七
夕阳无那小桥西,春事阑珊意欲迷;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女奚,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
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园桃李只须臾,白白朱朱徹树无;亭怪草玄加旧白,窗嫌点易乱新朱。 无方漂泊关游子,如此衰残类老夫;来岁重开还自好,小篇聊复记荣枯。
九
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人散酒阑春亦去,红销绿长物无私。 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日鬓如丝。 十
七
开喜秾纤落更幽,树头何用胜溪头;有时细数坐来久,尽日贪看忘却愁。 惹草萦沙风冉冉,伤心怅别水悠悠,不堪旧病仍中酒,疏雨浓烟锁画楼。
八
风袅残枝已不任,那堪万点更愁人;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塵香并作尘。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急取辦须东阑醉,倒地犹堪藉绮茵。
春归莫怪懒开门,及至开门绿满园;渔楫再寻非旧路,酒家难问是空村 悲歌夜帐虞兮泪,醉舞烟江白也魂;委地于今却惆怅,早无人立厌风幡 芳菲别我是匆匆,已信难留留亦空。万物死生宁离土,一场恩怨本同风。 株连晓树成愁绿,波及烟江有幸红。漠漠香魂无点断,数声啼鸟夕阳中。
七
筇枝侵晓啄芳痕,借尔阶庭亦暂存。路不分明愁唤梦,酒无聊赖怕临轩。 随风肯去从新嫁,弃树难留绝故恩。惆怅断香余粉在,何人剪纸一招魂。
三答太常吕公见和落花之作 分香人散只空台,红粉三千首不回。恶劫信于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 节推系树马惊去,工部移舟燕蹴来。烂慢愁踪何地著,谢承惟有一庭苔。
玉蕊霞苞六跗全,一时分散觉凄然;风前败兴休当立,窗下关愁且背眠 放怨出宫谁恋主,报香投井死同缘;无人相唤江南北,吹满西兴旧渡船。
马追红雨倦游回,春事阑珊意已灰。生怕渐多频扫地,酷怜将尽数衔杯。 莽无留恋墙头过,私有徘徊扇底来。老去挂牵宜绝物,白头自笑此心孩。
八
卖叟篮空雨满城,塵芳战胜寂无声;挽留不住春无力,送去还来风有情。 莫论漫山便麤俗,仍怜点地亦轻盈;乱纷纷处无凭据,一局残棋不算赢。
九
十分颜色尽堪夸,只奈风情不恋家。惯把无常玩成败,别因容易惜繁华。 两姬先殒伤吴队,千艳丛埋怨汉斜。消遣一枝闲拄杖,小池新锦看跳蛙。 十
香车宝马少追陪,红白纷纷又一回。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 只从个里观生灭,再转年头证去来。老子与渠忘未得,残红收入掌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