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措施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蓄电池的充放电安全规程

蓄电池的充放电安全规程

蓄电池的充放电安全规程
Ⅰ.蓄电池每年进行一次全容量放电,按l0h放电率进行。

每只蓄电池电压低于1. 8V 时应停止放电。

Ⅱ.在放电期间,每小时应测量记录蓄电池的电压、电解液的相对密度、温度和电流等,并计算蓄电池组放出的电量。

Ⅲ.蓄电池在定期放电完了,停止1h后,立即进行充电。

充电开始应用蓄电池经常充电的第一阶段充电电流,当蓄电池有明显气泡出现1h后,应改用第二阶段充电电流,直至充电结束。

Ⅳ.具备下列条件则认为蓄电池已经充足电,可停止充电:
·正负极板已强烈冒出气泡;
·蓄电池电压上升至2. 5~2. 7V,在此范围内2~3h不变;
·电解液的相对密度2~3h不变,并达到规定数值。

Ⅴ.蓄电池每月进行一次均衡充电。

但在发生下列情况时,也必须进行均衡充电:·蓄电池在完全放电以后,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及时充电,停放时间1~2天及以上;
·蓄电池停放一个月以上未使用;
·蓄电池放电电压在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值以下;
·长期放电电流过大。

Ⅵ.个别蓄电池有下列情况时,应对其进行充电:
·电池电压降低、电解液相对密度减小;
·电解液有不纯物落入;
·将极板取出检查,或抽出电池内的沉淀物以后。

Ⅶ.蓄电池组除每月进行一次均衡充电外,还应对调整电池每月进行一次充电,以防调整电池极板硫酸化。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多个方案要点归纳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多个方案要点归纳

蓄电池充放电多个方案注意事项、关键点220kV 及以下变电站内单组阀控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检验蓄电池电压检查:蓄电池总电压、单只蓄电池浮充电压值在(2.23-2.28)V×N。

调整运行方式:(1)不允许进行全容量核对性放电,只允许带负荷放出额定容量的50%。

(2)将充电机退出运行。

(3)检查运行直流系统是否正常。

(防止直流母线失压。

)放电仪参数设置:(1)设置放电电流0.1C10A 减去负荷电流。

(2)设置放电终止电压2.00×NV。

(3)设置放电时间5小时。

蓄电池放电:(1)合上放电开关,开始放电。

(2)放电过程中保持放电电流恒定,注意观察蓄电池外观和温度有无异常。

(3)每小时记录一次蓄电池组端电压和单只蓄电池电压及室温。

(4)使用巡检仪的应核对测量电压。

(5)任一单只电池电压降到以下标准时停止放电:1)标称电压2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2V;2)标称电压6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6V;3)标称电压12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12V。

或参照蓄电池说明书。

(6)计算蓄电池容量:C= I*h(考虑温度补偿)。

蓄电池充电:(1)蓄电池放电终止后,立即断开放电开关,合上充电开关,充电装置应进入均充状态。

(2)充电过程中,注意蓄电池温度情况,超过40℃时,应降低充电电流。

(3)每2小时记录一次蓄电池组端电压和单只蓄电池电压、温度是否正常。

(4)蓄电池充电完成后检查充电装置进入浮充状态。

循环充放电:(1)放电5小时,单只蓄电池电压不低于2V,放电即结束。

(2)上述条件不满足时,重复充放电步骤,再次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若第三次仍不满足,应更换。

GFM—400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4000AH蓄电池充、放电技术要求:(1)放电截止电压10小时放电率的终止电压为1.85V 。

(2)电池系浮充运行时,蓄电池单只电压不应低于2.10V,如长期低于2.10V时则需进行平衡充电。

方法是:补充充电电压和充电时间可为单只2.34V充24小时或2.4V充12小时。

蓄电池安装及充放电措施

蓄电池安装及充放电措施

1.编制技术措施的依据《西北电力设计院直流系统订货及蓄电池安装图》(F4871S-D0506)《威海文隆GFM型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说明书》《威海文隆GFM型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安装、使用说明书》《电力建设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DL/T5210.1-200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5161.1~5161.17----200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

2.工程概况介绍2.1 国华呼伦贝尔电厂2×600MW机组一期工程#1机蓄电池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设计为三组蓄电池。

其中主厂房110V控制直流系统采用两组GFM-1000Ah 型电池,分别单独供电,每组电池52块(每组由52块电池串联为一组。

两组共计104块)。

220V动力直流采用一组GFM-2000Ah型由103只电池供电。

由威海文隆电池有限公司供货。

2.2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是荷电出厂〔100%容量〕。

电池的特点是不会漏液,使用安全可靠。

免维护,不需要补水。

内部无游离酸,可以多种方位安装。

设有安全阀和防爆栓,从而内部气压维持在正常值,保证使用时的安全。

自放电率小,寿命长。

3.施工应具备的条件3.1 施工作业前的准备3.1.1 对现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3.1.2 施工现场实现“五通一平”;4.施工主要机具及材料4.1 作业所需的器具、仪器的要求:4.1.1 施工前应做好各种机具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使用性能良好。

仪器、仪表经过校验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5.施工方法、步骤5.1 安装前检查:5.1.1 安装前先检查电池有无在运输期间遭到破坏。

检查单体电池外观有无异常,是否有电解液泄漏的污迹等。

5.1.2 对照发货单检查系统件、产品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产品说明书、到货配件、附件是否齐全。

5.1.3 电池在存放中应保持正立,做好极柱防护,电池端面不能受压,安全阀不允许松动,正负极严禁短路,不得将无外包装木箱的电池重叠堆放。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方案蓄电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的装置,常用于储存电能以备不时之需。

而充放电技术方案则是指将电能从电源输入到蓄电池进行充电,或者将蓄电池储存的电能输出到负载进行放电的技术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蓄电池充放电技术方案。

1.恒流充电技术恒流充电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电流大小以稳定充电电流的技术。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始终保持不变,直到蓄电池电压达到设定值为止。

恒流充电技术具有充电速度快、充电效率高的优点,但需要对充电电流进行严格控制,避免过高的充电电流导致蓄电池损坏。

2.恒压充电技术恒压充电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充电电压大小以稳定充电电压的技术。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始终保持不变,直到蓄电池电流降低到一定程度为止。

恒压充电技术具有充电过程较为安全的优点,但需要对充电电压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充电电压过高导致蓄电池过充。

3.智能充电技术智能充电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以及利用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根据蓄电池的充电状态和环境条件进行充电的技术。

智能充电技术能够实现充电过程中的多种保护,如过充保护、过放保护、温度保护等,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1.直流放电技术直流放电技术是一种将蓄电池储存的直流电能直接输出到负载的技术。

直流放电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输出效率和稳定性,适用于大多数需要直流电源的应用。

2.交流放电技术交流放电技术是一种将蓄电池储存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输出到负载的技术。

交流放电技术适用于需要交流电源的应用,并且可以实现电流和电压的调节,提供更好的输出质量和稳定性。

3.无线放电技术无线放电技术是一种将蓄电池储存的电能通过无线能量传输转化成电能输出到负载的技术。

无线放电技术不需要物理连接,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移动性,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和设备的无线充电需求。

以上是蓄电池充放电技术方案的一些基本介绍,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充电和放电的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蓄电池的安全和性能稳定。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方案

#1蓄电池核容性充放电技术方案批准:审核:初审:编制:XXXXXXXX部2014年月日#1蓄电池核容性充放电技术方案概况:集控#1蓄电池为天津蓝天高科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阀控铅酸蓄电池组,于2005年安装投运,已连续运行9年,多瓶电池出现瓶体开裂、极柱锈蚀、漏酸、电压偏低等故障,蓄电池设备成为直流系统重大隐患。

为掌握设备真实状况,排查出损坏、失效的单瓶电池,恢复电池组整体性能,计划于#1机组C级检修中进行一次蓄电池设备的排查、摸底、修复充放电检修,拟以充电、放电、充电流程进行电池组维护,制定以下技术措施,在充放电维护工作中执行。

1充放电前的准备工作:1.1清扫集控#1蓄电池本体、蓄电池配电室墙面、地面内积灰,清理室内杂物,保持蓄电池室内通风。

1.2逐瓶检查蓄电池组外壳破损、极柱锈蚀、漏液情况,测量瓶体温度、室内温度,完善电池组编号、标志,做好修前原始记录。

1.3测量蓄电池单瓶电压,电池组端电压。

1.4准备跨接导线约4-8根(短接板,如有内部开路电池,拆除故障电池,使用跨接导线连接电池组。

1.5清扫备品电池,将其接入电池组,整体充电。

1.6检查主充装置及其它工具材料,转入修前充电阶段。

2充电2.1调整直流主充装置,先以均衡方式充电:以输出端电压243.4-247.5 V【2.34V-2.38V/单瓶电压×(104+4】(带4只备品电池,温度系数K=-3.5mV/°C进行16-20小时均衡充电。

2.2充电开始后,测量电池组充电电流。

如发现充电电流过小,逐瓶检查单瓶电池是否存在内部开路、干涸情况,可使用短接线将故障电池跨接。

如退出电池过多,整组电池少于104瓶,应按照电瓶实际数量调整充电电压。

2.3充电过程中严密监测充电电流、单瓶电压、温度变化,每2小时记录一次。

2.4进入充电后期,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电流降低至10-12A时,可认为充电结束。

2.5充电结束后测量全部电瓶单体电压,如有低于2.18V/单体电池,进行120A电流(0.1C10A放电3-4小时,再次以0.1C10A限流、2.36V/单瓶恒压均衡充电。

蓄电池充放电标准作业指导书

蓄电池充放电标准作业指导书

编号:Q/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现场标准作业指导书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黄石供电公司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通信站蓄电池充放电操作。

2、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成为本书的条文。

在规范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的标准、规范都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规范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电源维护规程》
2)DL/T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3、检修前准备工作安排
3。

1准备工作安排
3。

2作业人员要求
3.3工器具及材料
3.4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4、作业内容及步骤。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设计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设计

蓄电池检查试验方案一、目的为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确保电源类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需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试验,为保证检查试验过程中的人员分工明确、安全风险可控、试验方法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与职责(一)组织管理组组长:1.协调蓄电池检查试验的整体统筹与实施。

2.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副组长:1.配合组长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2.配合组长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安全负责人:1.全面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当中的票证、倒闸操作以及安全交底工作,一经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叫停改造工作。

技术负责人:1.负责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运行方式调整。

2.负责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二)现场实施组组长:成员:三、编写依据1.GB 50172-1992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2.DL/T 5044-199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3.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四、工作范围UPS、EPS、直流屏装置蓄电池组。

五、工作前的准备1.方案学习1.1组长负责对所有改造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培训,并进行签字确认。

1.2各小组组长负责对自己的成员进行方案的分解落实。

1.3安全负责人对所有人进行安全交底及措施的落实情况。

2.材料及工器具准备六、工作项目及内容1.按下表检查蓄电池型号及参数。

蓄电池型号及参数记录表2.外观及接线检查逐个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不应有变形、污迹,蓄电池间连接可靠、无锈蚀。

检查项目和结果满足下表要求。

蓄电池外观及接线检查项目确认表3.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记录表4.放电前的运行方式检查4.1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将相关风险以“风险告警单”形式告知工艺及仪表,在工艺及仪表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作业。

4.2设备交流输入电源为双电源的,先验证双电源切换正常。

4.3对照图纸,核实隔离措施,确认装置运行正常,且无其他工作。

5.放电5.1将蓄电池组脱离直流母线。

蓄电池充放电措施

蓄电池充放电措施

蓄电池的核对性充放电措施一、使用共器具及材料1.校验合格的万用表;2.扳手(金属手柄用绝缘材料包好);3.干净的滤油纸(100张);4.温度计;5.足够的医用口罩;6.足量的小苏打粉末;7.防酸服、防酸靴,护目镜二、安全事项1.组织学习本措施;2.检查蓄电池室内通风机是否良好,并准备好轴流风机,以备急用;3.在蓄电池充电时,产生大量的氢氧气体,因此在整个充电过程中,通风机必须运行;4.蓄电池室内严禁点火、吸烟和安装可能产生火花的电器用具,如碘钨灯、开关插座等,预先准备好一定的消防器材;5.充电结束后,全面进行一次清洁工作;6.严禁接错极性,拆接线过程中注意防止“+、-”短路。

三、放电1.开工。

2.确认蓄电池已与系统隔绝。

3.蓄电池连接片处理,螺栓紧固,测量连接片与接线柱间的接触电阻。

4.对蓄电池进行放电前的均衡充电。

充电电压稳定在 2.35V/只(总输出电压为2.35×电池数),一直到充电结束。

此间每2个小时测一次电瓶电压并记录,选择温度较高的8只电瓶,每1小时测一次温度。

充电结束的标志为:。

充电电流稳定在10% I105.均衡充电结束后,使蓄电池脱离系统,静置1小时。

然后拆开蓄电池“+、-”母线接头。

拆线过程中注意防止“+、-”短路,可用绝缘材料(塑料纸、滤油纸等)包住相邻的带电体。

6.检查放电盘绝缘良好,内部线无短路。

接好放电盘放电线,注意极性。

7.测量每只电瓶的电压,测量室温。

根据公式Ct= C25/[1+0.006(t-25)],计算t℃时的容量Ct。

投入放电盘,放电电流设定为I10(I10=蓄电池容量/10)。

记录放电开始的时间。

8.整个放电过程应持续T(T=Ct/ I10)个小时,并且应保证电流恒定为I10。

放电开始的0-6小时间,每两个小时测一次电瓶电压并记录,放电7-8小时间,每小时测一次电瓶电压并记录,放电9-T小时间,每半小时测一次电瓶电压并记录。

9.在T小时放电时间内,当有单只电瓶的电压低于1.8V时,应把该电瓶解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805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方案及安全措施标准版

操作指南 /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8055

第 2 页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
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
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
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项目名称: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工作时间:20xx年 10月11日--20xx年 10
月 14日
工作地点:主厂房#2蓄电池室
现场负责人:刘建军
安全监护人:刘海斌
技术负责人:暴素先
工作负责人:董 东
工作人员: 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一、工作前的准备
操作指南 /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8055
第 3 页
1、将所需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好,并检查工
器具是否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措施,
并做好事故预想。
3、在开工之前应与运行人员配合,将蓄电池组
从直流系统分离出来,改变运行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均
充,电压设置为244V。
4、使用#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带#2机组直流系
统,在蓄电池充放电期间,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二、直流系统蓄电池概述:
我厂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为800Ah,该设备可
保证我厂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各种直流负荷的供电,同
时也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
运行。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
流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供电是否可靠,决定着我厂主
操作指南 /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8055
第 4 页
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电池充放电总体安排:
此次充放电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2机组Ⅱ
段直流母线提供电源,将#2机组Ⅰ段104个蓄电池
全部投入充放电,同时通过在放电过程中对蓄电池组
的现场记录值进行分析,为确保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系
统的稳定运行,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蓄电池
单体电池电压不低于1.8V,为保证充放电过程中出
现意外时,及时提供电源做准备,当在充放电过程
#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充电装置发生故障时或系统故
障时,立即将蓄电池投入运行,确保正常的直流供
电。
四、技术措施:
(一)放 电(10小时放电率)
1、从蓄电池组出线侧铜排接线柱端处接放电电
操作指南 /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8055
第 5 页
缆至放电装置直流输入接线柱,红色接正极,黑色接
负极。
2、取检修电源箱交流220V电源接至蓄电池放
电装置。
3、检查放电接线,控制接线,确认正确无误。
4、检查并调整当前运行方式,将1ZK切换至Ⅱ
段母线位置,3ZK位置指向Ⅰ段母线位置,检查直
流系统供电正常。
5、检查放电回路接线正确后,将放电装置控制
器上电。设置参数后,开始放电。
6、 放电电流不超过10小时率的电流。即放电
电流控制在80A。放电量应为额定容量的80%以
上。放电期间,始终将放电电流保持在80A左右。
7、前3个小时之内,每小时测量一次单个蓄电
池的电压及室内温度,并做好记录。
操作指南 /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8055
第 6 页
8、后2小时之内,每0.5小时测量一次单个蓄
电池的电压及室内温度,,并做好记录。
9、在蓄电池放电后期,测量单个蓄电池的电
压,若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1.8V后停放电设备,停
止放电。
(二)充 电(80A恒流充电)
1、在终止放电工作结束后,检查蓄电池温度符
合规定即可开始充电。
2、本厂使用GFM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充电时采用恒压限流的充电方法进行充电。
3、对Ⅰ段蓄电池进行均充,检查1ZK处于Ⅱ段
母线位置,将3ZK切换至Ⅱ段母线位置,检查直流
系统供电正常。
4、充电柜系统根据蓄电池的工作状况,自动运
行充电程序,控制充电器对蓄电池进行均充或浮充,
操作指南 /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8055
第 7 页
使蓄电池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
5、开启充电机管理系统,调整充电电压为
244V(2.35V*104),充电限流80A,开启手动均
充。开始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间约10小时-
16小时)。电池组亏电较深,充电电流大,则进入
恒流充电阶段。当电池电压逐渐上升至均充电压,充
电电流开始减小至电池组限流值以下,电池充电进入
恒压充电阶段。充电电流继续下降,当小于“均充转
浮充电流”时,开始进入浮充状态。$ h2 Y"
6、充电开始后,每间隔2小时测量一次单个电
池的电压及室内温度,并做好记录。
(三)直流系统恢复运行:
1、蓄电池充放电结束后,观察蓄电池无异常现
象,即可将蓄电池恢复为运行状态。
2、直流系统运行正常后,结束工作票,结束蓄
操作指南 /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8055
第 8 页
电池充放电工作。
五、安全措施:
1、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办理电气第二种工
作票。
2、充放电期间,电气运行人员应密切监视直流
母线电压,如有下降应立即通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调
整,如发现直流系统失电的现象,立即关闭放电装置
并将1ZK切换至Ⅰ段位置,检查3ZK指向Ⅰ段位置,
检查直流母线电压正常,以保证直流系统的正常运
行,检查并排除故障后再恢复开始的充放电运行方
式。
3、放电过程中,若在短时间内,发现个别蓄电
池电压降到1.8V以下,应及时汇报,并做好记录。
4、充放电过程中,应在蓄电池室内及放电设备
附近配备足够的灭火器。
操作指南 /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8055
第 9 页
5、充电期间,蓄电池单体温度保持在15--40℃
之间,最高不得超过45℃。若温度过高,应采取有
效措施降温。
6、若发现个别蓄电池极板有弯曲、变形、开
裂、脱落等现象,及时汇报,必要时停止充放电工
作。
7、在充电过程中,应监视充放电电流保持在
80A。
8、开始充电,蓄电池室内严禁有明火现象,严
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9、蓄电池室通风设备应齐全,并能可靠投入运
行。
六、注意事项:
1、本次采用大电流放电,恒压限流充电方式进
行,充放电过程中应密切监视蓄电池极板的变化情
操作指南 /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8055
第 10 页
况。
2、充放电过程中,请值长及有关运行单位领
导,要求运行人员尽量减少合闸操作。
七、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一)危险因素:火灾
控制措施:1、严禁烟火。
2、室内通风良好,门窗密闭。
3、配备消防器材。
(二)危险因素:蓄电池爆炸
控制措施:1、严密监视蓄电池的温度。
2、当温度超过50℃时,应立即停止充放电工
作,当温度降到27℃以下时再继续充放电工作。
3、保证室内的轴流风机设备完好,确保室内温
度在规定范围内。
操作指南 / OPERATION GUIDE 编号:RHD-QB-K8055

第 11 页
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20xx年10月10日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