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微电网示范工程总结

合集下载

拓展电网心得体会和感想(专业16篇)

拓展电网心得体会和感想(专业16篇)

拓展电网心得体会和感想(专业1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拓展电网心得体会和感想(专业16篇)经验和教训都蕴含在我们的日常行动之中,总结是将这些经验和教训提炼成有价值的智慧。

微电网发展与开发思路

微电网发展与开发思路
电能质量要求高的关键负荷和公共建筑。保障边远地区中卫生院、学校、 金融通信部分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Page 24
偏远地区微网模式分析—技术特征
25
能源: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小水电、 公共电网、储能系统;
负荷需求:新建住宅建筑、既有住宅建 筑、公共事业建筑、商业服务业建筑的 生活用电、炊事用能、采暖用能、办公 用电;
微电网发展与开发思路
Page 1
主要内容
一、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应用模式及发展机制 三、发展趋势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Page 2
一、发展现状
Page 3
微电网(微网)定义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 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自治 系统[3]。微电网可以看作是小型的电力系统,它具备完整的发电、配电和 用电功能,可以有效实现网内的能量优化。微电网有时在满足网内用户电 能需求的同时,还需满足网内用户热能的需求,此时的微电网实际上是一 个能源网。按照是否与常规电网连接,微电网可分为联网型微电网和独立 型微电网。
应用于热电联产等多能互补地区,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 应用于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电力用户,能够满足用户
对电能质量的特殊要求,实现对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 应用于灾害多发地区,可以提高供电备用,有利于故障后黑启动; 应用于峰谷功率差异很大的地区,包括峰值容量占容费与峰谷电价差。
西藏阿里10MWp光伏电站技术专题研究:总体技术方案
技术专题4 技术专题5
技术专题3
技术专题2
解决年供电量严 重不足问题!
总体技术方案需细化并进行初步 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专题2:电网能量管理及运行方式研 究 专题3:电网稳定性技术研究 专题4:高压并网控制逆变技术的研 究 专题5: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第13页

微电网你并网运行

微电网你并网运行

摘要微电网为新能源并网发电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微电网技术可以对分布式电源进行有效管理,降低分布式电源对大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符合我国新能源发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随着微电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新需求,微电网中微电源的协调控制、微网运行模式切换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将从微电网的控制系统角度进行研究,以实现微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首先,本文系统详细的阐述了微网主要的整体控制策略以及微电源逆变器接口侧的控制方法,并对各种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了基于P-f /Q-V下垂控制的微网功率最优分散协调控制方法。

针对微电网功率分配因微电源到负荷线路的影响而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传统P-f /Q-U下垂控制的缺点,给出了P-f/Q-V下垂控制方法,建立了微网的数学模型,通过部分输出量反馈最优分散协调控制方法,使微网在实现微电源功率合理分配的基础上,保证电压和频率处在正常范围内,仿真结果表明微电网在输出有功功率分配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输出无功功率的分配情况得到明显的优化,而且微网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最后,提出了将对等控制与主从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

针对微网运行模式转换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微电网运行模式转换的条件,通过分析对等控制以及主从控制在微网运行模式切换时的优缺点,提出了将两者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并结合控制器状态跟随的平滑切换控制方法实现了微网运行模式的平滑、可控切换,减小了切换过程对微网的冲击,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微网;功率分配;协调控制;并网运行模式;孤岛运行模式目录摘要目录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1.2微电网的研究现状与前景1.2.1微电网的定义1.2.2国内外微电网的研究现状与概况1.3微电网运行控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3.1系统控制层面1.3.2分布式电源控制层面1.3.3微电网运行层面1.4本文所做的工作第2章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仿真建模与特性分析 2.1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仿真2.1.1光伏电池数学模型2.1.2光伏电池建模与特性2.1.3 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与建模2.1.4光伏Boost升压控制器2.1.5光伏发电系统特性分析2.2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建模及仿真2.2.1微型燃气轮机系统结构2.2.2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2.2.3微型燃气轮机的整流器的控制 2.2.4微型燃气轮机特性仿真2.3蓄电池模型2.3.1蓄电池通用模型2.3.2蓄电池双向DC仍C变换器2.3.3蓄电池系统充放电仿真分析 2.4本章小结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能源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以及人类的日常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日本仙台微电网示范工程在地震中的运行情况

日本仙台微电网示范工程在地震中的运行情况

日本仙台微电网示范工程在地震中的运行情况王晨晨;杜秋平【摘要】介绍了日本仙台微电网示范工程,并对该示范工程在2011年地震中的运行和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得出了微电网的设计、选址和建设建议.【期刊名称】《华北电力技术》【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微电网;地震;运行【作者】王晨晨;杜秋平【作者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45;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610 概述微电网(Micro-Grid)是一种新型网络结构,是一组微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系统单元。

微电网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

微电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是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

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的过渡。

目前微电网还处在示范阶段,而日本在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发展组织(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NEDO)是日本政府为较好利用新能源而专门成立的组织,它负责统一协调日本国内高校、企业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新能源及其应用的研究,并在2003年开始建设可再生能源和本地配电网之间互联的微电网示范项目。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强烈地震,震区原有的大电网一度中断供电达3天,而正处于震区的仙台微电网示范工程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对于灾害时期选用能够提供长时间后备电源的微电网设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仙台微电网情况仙台微电网是NEDO在2004年着手兴建的示范工程。

郭力:微电网关键技术和工程实践

郭力:微电网关键技术和工程实践
************(编务)
************(订阅)
在会上,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郭力,做了题为“微电网关键技术和工程实践”的主题演讲。
他的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独立微网系统;智能配电网与微网。小结认为:配售电市场更加灵活;不同品质的电力需要区别其价格;实现Win-Win局面。
本号特将报告整理发************(编辑)
2018年8月23日在2018第十二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第八届电工技术前沿问题学术论坛举行期间以新能源消纳与高效利用为主题的2018第七届新能源发电系统技术创新大会在天津胜利召开
郭力:微电网关键技术和工程实践
2018年8月23日,在“2018第十二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第八届电工技术前沿问题学术论坛”举行期间,以“新能源消纳与高效利用”为主题的“2018第七届新能源发电系统技术创新大会”在天津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科研设计院所、新能源投资及运营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和装备制造单位的众多领导和专家约15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

电网发展历史总结汇报材料

电网发展历史总结汇报材料

电网发展历史总结汇报材料电网发展历史总结汇报材料一、电网的起源和发展电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电学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电力传输的理论。

1878年,英国工程师斯瓦尔兹用直流电开始了实际的电力传输实验,这被视为电网发展的开始。

接着,直流电的传输距离被不断延长,直到1882年,美国纽约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中央发电站,并开始实施全市配电网的建设。

二、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在电网发展的早期阶段,直流电和交流电成为两大主要竞争技术。

直流电具有传输距离短、线路损耗小的优势,但是由于它无法通过变压器进行电压调节,使得传输效率受限。

而交流电通过变压器可以方便地进行电压调节,使得电网更加灵活、高效。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持续不断,最终由交流电取得了胜利,并成为了世界上电网的主流技术。

三、电网的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20世纪初,电网开始迅速发展,不断扩大规模。

电力公司相继成立,大规模的发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使得电网开始覆盖城市和农村。

在技术方面,变电站和变压器的设计不断改进,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电网的自动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维护变得更加智能化。

四、电网的跨国互联和能源互联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力市场逐渐向跨国互联发展。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网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实现互联,这极大地促进了电力贸易和能源互联。

例如,欧洲联网项目连接了欧洲大陆上的电力网络,实现了欧洲范围内的电力互联。

此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互联网也成为了电网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将风电、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进行整合,实现了更加可持续和可靠的能源供应。

五、电网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近年来,电网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成为电力行业的关键发展方向。

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远程监控、优化调度和故障快速定位。

智能电表的推广和智能家居的普及,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用电体验。

智能电网论文总结

智能电网论文总结

智能电网论文总结一.智能电网定义欧盟智能电网特别工作组描述的智能电网是:可以智能化地集成所有接于其中的用户-—电力生产者(producer)、消费者(consumer)和产消合一者(prosumer)—-的行为和行动,保证电力供应的可持续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美国能源部在其研究报告中将智能电网描述为:智能电网利用数字化技术改进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此处的电力系统涵盖大规模发电到输配电网再到电力消费者,包括正在快速发展的分布式发电和分布式储能。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将其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描述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涵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具有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内涵的现代电网。

二.智能电网特征1)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系统功率/负荷发生较快的变化、造成较大功率不平衡时,通过调整发电或电力消费保持可靠供电的能力。

2)可观测性和可控性。

智能电网连接着众多的不可控源和灵活源,必须对这些灵活源进行有效的观测和控制,才能实时跟踪不可控源的变化,保证电力和负荷的平衡;同时,间歇式能源、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加剧了电网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输电走廊的获取难度加大,为了提高电网的利用率,电网更多地运行在临界稳定运行状态,加大了电网的安全稳定风险.为了保持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

3)互操作性. 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可观测性和可控性,离不开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自动化技术,需要以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作为支撑。

互操作性是指保证 2 个或更多网络、系统、设备、应用或元件之间相互通信以及在不需要过多人工介入即可有效、安全、协调运行的能力。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总结(3篇)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总结(3篇)

第1篇1. 选用环保设备与技术:- 建设和施工单位应优先选择高性能、低噪声、少污染的设备。

- 采用机械化程度高的施工方式,减少使用污染排放高的车辆。

2. 施工区域管理:- 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间设置标准分隔设施,保持连续、稳固、整洁、美观。

- 硬质围栏/围档的高度不得低于2.5m。

3. 防止泥浆和粉尘污染:- 对易产生泥浆的施工,实行硬地坪施工。

- 所有土堆、料堆需采取加盖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防止粉尘污染。

4. 清洁能源使用:- 使用清洁燃料的锅炉等设备。

- 严禁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等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5. 防汛与应急设施:- 按照防汛要求,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

6. 噪声控制:- 在市区(距居民区1000m范围内)禁用柴油冲击桩机、振动桩机、旋转桩机和柴油发电机。

- 严禁敲打导管和钻杆,控制高噪声污染。

7. 环境卫生责任制:- 施工单位落实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 施工现场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

8. 生活垃圾管理:- 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

- 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9. 建筑废料和渣土的综合利用:- 鼓励建筑废料、渣土的综合利用。

10. 危险废弃物管理:- 对危险废弃物设置统一标识分类存放。

- 收集到一定量后,交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置。

11. 全电景区建设:- 建设全电景区,将景区内能源消耗全部改造成使用电能。

- 推广光伏伞、光伏桌椅等绿色公共设施。

- 构建零碳微电网,实现清洁能源自给自足。

12. BIM+AR技术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应用BIM+AR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 提升施工现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以上措施和途径有助于实现绿色施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2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其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传统的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相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微网示范工程 (2)1 美国 (2)(1)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2)(2)电气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联合会(CERTS) (2)(3)分布式能源技术实验室(DETL) (4)(4)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 (5)(5)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 (6)(6)分布式电源集成测试(DUIT) (7)(7)通用电气(GE) (8)(8)狂河市(Mad river) (9)(9)帕姆代尔市(Palmdale) (10)2 欧洲 (11)(1)西班牙:Labein 联网模式 (11)(2)希腊:Kythnos 孤岛模式 (12)(3)葡萄牙:EDP 转换模式 (13)(4)荷兰:Continuon 孤岛模式及储能 (14)(5)德国:MVV 孤岛模式及储能 (15)(6)意大利:CESI RICERCA 交替结构 (16)(7)马其顿共和国(F.Y.R.O.M):孤岛模式 (18)(8)丹麦:Bornholm 孤岛模式 (19)(9)德国:Demotec (19)(10)法国:ARMINES (20)(11)希腊:NTUA (21)3 日本 (21)(1)爱知县(Aichi) (21)(2)京都市(Kyoto) (23)(3)八户市(Hachinohe) (25)(4)仙台市(Sendai) (27)(5)清水建设公司(Shimizu) (28)(6)东京燃气公司(Tokyo gas) (29)4 加拿大及其他国家 (30)(1)加拿大Nemiah和Ramea (30)(2)加拿大Quebec和Boston Bar (31)(3)加拿大Utility (32)(4)非洲乌干达Bulyansungwe (32)5 中国 (33)(1)浙江舟山东福山岛 (33)(2)浙江温州南麂岛 (35)(3)南京供电公司 (35)(4)天津 (37)(5)河南财专 (37)(6)广东珠海 (37)(7)河北承德 (37)国内外微网示范工程1 美国(1)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安装地点: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微网组成:两台位置对等的直流稳压电源;纯阻性负荷。

示范目的:本地下垂控制策略,微网的暂态电压和频率调整,并能实现微网互联;联网和孤岛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

(2)电气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联合会(CERTS)安装地点: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的Dolan技术中心。

微网组成:三台60kW燃气轮机;三条馈线,负荷可分为一般负荷、可控负荷和敏感负荷。

示范目的:联网和孤岛模式之间的自动无缝切换;不依赖于高故障电流微网保护;无需高速通信实现孤岛条件下的电压和频率稳定。

多兰技术中心CERTS微网测试台布局CERTS微网实例示意图(3)分布式能源技术实验室(DETL)安装地点:Sandia国家实验室。

微网组成:微网模拟;光伏,燃料电池,燃气;轮机,风机。

示范目的:分析分布式电源利用效率;监测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负荷变化对微网稳态运行的影响。

(4)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安装地点: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微网组成:200kW电网模拟;燃气轮机、光伏、风机、蓄电池、柴油机等;直流母线。

示范目的:允许三套独立系统同时运行;分布式发电系统可靠性测试;分布式发电,微网运行导则制定。

(5)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安装地点: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示范目的: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排放数据实时监测,燃烧尾气分析。

(6)分布式电源集成测试(DUIT)安装地点:加利福尼亚的San Ramon。

示范目的:分布式电源的高渗透率对配电网络影响的研究;微网的电压和频率调整;电能质量监测和分析;微网的继电保护。

(7)通用电气(GE)安装地点:原计划安装在新泽西Wayne市;2007年9月,在新墨西哥开始建设;2009年计划迁至夏威夷Forrest市。

示范目的:微网的控制策略、保护;微网上层能量管理。

GE公司微网能量管理框架(8)狂河市(Mad river)安装地点:Vermont州Waitsfield。

系统组成:两台100kW的生物柴油机、两台90kW的丙烷柴油机、30kW的燃气轮机,光伏,陆续将加入燃料电池,风机,飞轮等。

示范目的:建立微网经济模型;特定地点建设微网可行性;加快微网技术和制度上的认知度;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微网的上层监控。

(9)帕姆代尔市(Palmdale)安装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市。

示范目的:超级电容器对电能质量影响的研究。

2 欧洲(1)西班牙:Labein 联网模式安装地点: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毕尔巴鄂市。

微网组成:发电设备--光伏(0.6kW,1.6kW和3.6kW),直驱式风机(6kW),2台63kVA的柴油发电机;储能装置--蓄电池(48V/1925Ah和24V/120Ah),飞轮储能(250kVA),超级电容器48V/4500F);负荷(阻性150kW和50kW,2套36kVA的感性负载)。

示范目的:联网模式下的中央和分散控制策略;微网频率的一次、二次和三次调整;联网和孤岛模式切换;通讯协议验证;微网的需求侧管理。

(2)希腊:Kythnos 孤岛模式安装地点:希腊爱琴海基克拉迪群岛。

示范目的:提高供电可靠性;上层调度管理;智能负荷管理。

微网组成:包括两个子系统。

子系统1:三相系统;光伏10kW,蓄电池53kWh,柴油机9kVA;负荷:12户家庭。

子系统2:单相系统;光伏2kW,蓄电池32kWh;用于通讯设备的供电。

(3)葡萄牙:EDP 转换模式系统组成:80kW燃气轮机;负责本地游泳池的电力和热力供应;可以为外部家用、商用、工业提供电力。

示范目的:在联网与孤岛运行状态下,不同的发电与负荷水平时,分析微网行为;在几种运行状态下,演示从联网切换到孤岛状态的可能性;辨识微型燃气轮机的仿真参数;分析微型燃气轮机与柴油发电机组在孤岛模式下的相互影响;切负荷控制策略。

葡萄牙伊利亚沃ILHAVO酒店(4)荷兰:Continuon 孤岛模式及储能安装地点:荷兰的Zutphen度假村,荷兰首个微网项目。

微网组成:380V,50Hz系统;335kW光伏,蓄电池;提供200幢别墅电力。

示范目的:联网孤岛自动切换;黑启动能力;维持孤岛运行24小时;蓄电池智能充放电管理。

(5)德国:MVV 孤岛模式及储能安装地点:德国曼海姆。

微网组成:光伏,蓄电池;燃气轮机。

示范目的:微网的社会认可;微网运行导则制定;微网经济效益。

曼海姆Wallstadt生态房地产(6)意大利:CESI RICERCA 交替结构系统组成:电池储能,包括蓄电池,全钒氧化电池,Zebra电池;超级电容器储能和飞轮储能(用于改善电能质量);生物质能,斯特灵发电机,燃气轮机和柴油机。

示范目的:微网通讯;微网电能质量分析;不同结构微网研究;微网的上层控制。

(7)马其顿共和国(F.Y.R.O.M):孤岛模式安装地点:Kozuf山新滑雪中心附近。

微网组成:沼气发电,光伏。

示范目的:提供羊圈及滑雪中心用电。

(8)丹麦:Bornholm 孤岛模式安装地点:丹麦的Bornholm岛。

为欧盟微网示范平台唯一中高压微网。

示范目的:微网的黑启动;孤岛运行后与大电网重新并网。

(9)德国:Demotec安装地点:德国卡塞尔大学的太阳能技术研究所。

示范目的:联网孤岛模式切换;P-f和Q-V下垂控制;不同负荷对微网暂态影响;分布式电源输出波动对微网稳定性影响。

(10)法国:ARMINES安装地点:法国巴黎矿业学院的能源研究中心。

系统组成:光伏3.1kW+Sunny Boy 850;蓄电池(48V,18.7kWh)+SW4548E;柴油机3.2kW;阻性,感性,容性,非线性,电机负荷。

示范目的:联网和孤岛运行;微网的上层调度管理,开发基于AGILENT VEE 7和Matlab的上层软件。

(11)希腊:NTUA安装地点:雅典国立大学。

系统组成:光伏1.1kW+Sunny Boy 1100;光伏110W+Soladin120W;蓄电池(60V,250Ah)+SI4500。

示范目的:分层控制策略;底层的微源控制和负荷控制器;微网经济性评估;联网和孤岛模式切换。

实验室微网设备及单线图3 日本(1)爱知县(Aichi)安装地点:2005爱知县世博会,2008年搬迁到日本中部城市机场系统组成:熔碳酸盐燃料电池270kW+300kW、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25kW、磷酸燃料电池4*200kW;光伏发电330kW;钠硫储能电池组示范目的:建立多种分布式能源的区域供电系统,并避免对大电网产生不良影响(2)京都市(Kyoto)安装地点:东京都的Kyotango微网组成:4台100kW的内燃机;250kW的燃料电池;100kW的铅酸蓄电池;2组光伏电站,50kW风机;ISDN和ADSL通讯线路。

示范目的:微网的能量管理;微网的电能质量控制。

(3)八户市(Hachinohe)微网组成:用电需求是7栋楼房的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厂;可再生能源是510kW (170*3)生物质发电,130kW光伏发电,20kW风力发电,100kW铅酸蓄电池;网架是5.4km的6.6kV架空线路。

示范目的:孤岛运行测试;微网上层调度管理(包括每周,每3分钟,每秒,每10毫秒)。

(4)仙台市(Sendai)微网组成:燃料电池,内燃机,光伏;动态电压调节器;直流母线。

示范目的:供电质量分为A,B1,B2,B3四个等级,通过上层调度管理,实现不同等级供电质量;发展含有分布式电源和无功补偿,动态电压调节装置的的新型配电网络。

(5)清水建设公司(Shimizu )示范目的:实验室规模微网的基础上,建立微网示范平台;负荷跟踪、优化调度、负荷预测、热电联产四套控制软件。

(6)东京燃气公司(Tokyo gas)安装地点:横滨。

示范目的:保证微网电力供需平衡;实现本地电压控制;高质量电能供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 加拿大及其他国家(1)加拿大Nemiah和Ramea安置地点:加拿大Nemiah和Ramea。

改造目的:加拿大幅员辽阔,岛屿众多,其北部存在几百个柴油机为主的岛式电网,消耗昂贵的燃油。

加入分布式电源,开发分布式电源容量优化软件,并对微网进行上层调度管理,使微网运行达到经济最优。

Nemiah岛式电网光伏改造Ramea岛式电网风机改造(2)加拿大Quebec和Boston Bar安装地点:加拿大Quebec和Boston Bar。

研究目的:实现有计划孤岛运行,研究孤岛运行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对紧急停电状况下孤岛运行稳定性、电压和频率波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