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译英新闻翻译的增译和删译
谈英汉翻译技巧中的增补与省略

谈英汉翻译技巧中的增补与省略【摘要】增补法是英汉翻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所谓增补,就是为了使译文准确和符合汉语习惯,译者应该添加必要的词句。
所谓省略法,就是将不必译的冠词、物主代词、连系动词等省略不译。
【关键词】翻译技巧增补法省略法英汉翻译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在今天的飞速发展的世界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一篇好的译文应该是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的用法习惯,并且在内容与形式上与原文达到辩证的统一。
忠实于原文是翻译中最重要的一点。
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忠实”的涵义并不是逐字逐句地照搬原文,而是“忠实地表达”原作者的思想,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表现原文。
因此,译者必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将原文译出。
英汉翻译技巧一般来说有8种,即“分清主从”,“选词用字”,“增补法”,“省略法”,“词性转换”,“词序调整”,“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以及“长句拆译”。
本文侧重谈谈英汉翻译技巧中的增补与省略这两种方法。
1.增补法增补法是英汉翻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增补不是给原文增加某些内容,而只是翻译中的一个必要的规则。
它实际上主张,为了使译文准确和符合汉语习惯,译者应该添加必要的词句。
增补法在下面几种情况下经常使用:A.当某些词在英语的句子中被省略时例如:We can get rid of a bad style and keep the good.虽然,在good 一词后省略了style.这句可译成: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He majors in English and l in French.在I 后面省略了动词major.这句应译成:他主修英语,我主修法语。
在这类句子中,原文省略的部分应在译文中写出来。
B. 当英文中用代词来避免重复时例:Her room is lighter than the one next door.代词one 代表room.这句应译成:她的房间比隔壁那间亮堂。
浅谈英汉新闻翻译及其翻译策略

浅谈英汉新闻翻译及其翻译策略英汉新闻翻译是指将英语新闻内容翻译为中文的一种翻译形式。
由于英语和中文在语言表达方式、语法结构和词汇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进行英汉新闻翻译时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英汉新闻翻译需要将原文的信息准确传递给读者。
新闻翻译要保持原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得进行意译或加入自己的观点。
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原文中的重要信息和关键词,使读者能够理解新闻的内容。
英汉新闻翻译需要注意语言风格的转换。
英文新闻通常追求简洁明了和直接性,而中文新闻则更注重辞章华丽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观念进行风格的转换,使译文更符合中文读者的口味。
英汉新闻翻译还需要注意文化背景的考量。
中英两个语言和文化有着许多差异,因此对于一些具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和习惯用语,翻译时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解释,以使中文读者易于理解。
还要注意避免直译或生硬翻译造成的歧义和误解。
在具体的翻译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实现准确和自然的翻译。
要进行意义的还原。
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些词语的表达方式和搭配习惯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理解原文的意义,并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要注意准确传达语气和语调。
新闻语言通常具有一定的情绪和感情色彩,因此要根据原文中的语气和语调,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和修饰词,以保持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性。
要注重语法和句法结构的调整。
英语和中文在语法和句法结构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型和语法结构,使译文更贴近中文表达习惯。
英汉新闻翻译需要注意信息的准确传递、语言风格的转换、文化背景的考量等方面,通过合理选择翻译策略和技巧,可以实现准确、自然和易于理解的翻译效果。
2020英语翻译常用的十大技巧

2020英语翻译常用的十大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英语翻译常用的十大技巧,来欣赏一下吧。
英语翻译常用的十大技巧一、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①、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 (增译主语和谓语)②、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③、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④、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翻译方法之增译法、减译法、重复法

翻译方法之增译法、减译法、重复法•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既可能要将词义进行转换,有可能要在词量上加以增减。
•有的时候,为了明确、强调或生动,也需要将一些关键性的词加以重复。
•什么叫增译法?我们可以这样确定它的定义:为了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按意义上(修辞上)和句法上增加一些词语,这就叫做增译法。
•一、根据意义(修辞)上的需要•二、根据句法上的需要一、根据意义(修辞)上的需要•(一)增加动词•(二)增加形容词•(三)增加副词•(四)增加名词•(五)增加表示名词复数的词•(六)增加表达时态的词•(七)增加语气助词•(八)增加量词•(九)增加根据上下文需要及反映背景情况的词•(十)增加概括词•(十一)增加承上启下的词(一)增加动词•根据意义的需要,可以在名词前后增加动词。
•如:In the evening,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ions, he would work on ……Practice•They talked for almost eight hours, through dinner and well into the night. •My work, my family, my friends were more than enough to fill my time.(二)增加形容词•With what enthusiasm the Chinese people are building socialism!中国人民正在以多么高涨的热情建设社会主义啊!•O, Tom Canty, born in rags and dirt and misery, what sight is this! (Mark Twain) 出生在破烂、肮脏和苦难中,现在这番景象却是多么煊赫啊!Practice•With the meeting to begin in hours, I hadn’t have time to worry about such trifles.我没有闲功夫为这些琐事操心。
笔译技巧3 英汉互译中的增词法和减词法

英汉互译中的增词法和减词法(一)语法增减词A.英汉在语法上存在某些明显的差异;B.英语有冠词,汉语没有;C.英语多用代词,相较汉语;D.英语介词丰富,汉语介词很少;E.英语多用关联词语,汉语主要靠逻辑关系来铺排句子,强调意念的连贯性;F.汉语多用助词表示各种语气。
例如:a.I’ve been rich and I’ve been poor —and I tell you , rich is better.富裕也罢,贫穷也罢,我都经历过。
说实话,富裕当然胜过贫穷。
(省略关联词和已出现过的作主语的人称代词)b.活到老,学到老。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增加人称代词)c.该地区已没什么城乡差别。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in this region .(增加介词)d.Is more growth really better ?经济发展得越快越好吗?(增加语气词)(二)词义增减词A.很多情况下,英汉词汇的语义范围往往有宽窄之分,并非一一对应;B.如果英语词汇的语义范围比汉语宽,英译汉时要采取增词法,使原文隐含的意思得以充分表达;C.如果英语词汇的语义范围比汉语窄,英译汉时要则要采用减词法。
例如:a.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heer(纯粹的,一味地)increase in quantity of products has imposed an enormous cost on societyin the form(方式,形式)of pollution ,crowding , proliferation(激增)of wastes that need disposal ,and debilitating(使虚弱,使衰弱)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effects.一味地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已经让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常用十大英汉互译翻译技巧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增译名词)(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一)

1. 增译法
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 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 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 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 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 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 完整。
根据有效句子的判断标准: 1.一致性Unity 2.连贯性Coherence 3.简练性Conciseness 4.多样化Variety 5.强调性Emphasis 6.韵律性Rhythm
重复可以使短文具有一致性,强调性,简练性,韵律 性,同时起到平衡作用
4. 词类转换法
• 英译汉时词类转换的核心是根据需要将具有动作 性的名词转换为汉语的动词,或者将可表示概念 的动词转换为汉语名词。
2.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Confucius said: “He who learns without thinking is lost. He who thinks without learning remains puzzled.”
3.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 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1.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He who makes no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has no right to speak. (No investigation, no right to speak.)
(完整word版)常用英汉翻译技巧

来源: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 (增译主语和谓语)(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汉译英新闻翻译的增译和删译
作者:李真真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5年第10期
【摘要】计算机翻译迅速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文学翻译和新闻翻译将成为人工翻译的最
后两个阵地。文学翻译始终是翻译界的“宠儿”,而新闻翻译却长期受到冷落。笔者认为,在
“走出去”的过程中,新闻翻译的地位更为重要,因为其影响直接、受众普遍。本文将浅谈汉译
英新闻翻译中的增译和删译情况。
【关键词】新闻翻译 汉译英 增译 删译
一、引言
新闻报道文体,是指严肃的非专业性报纸、杂志等宣传工具在报道或评论政治、时事性的
事件时所使用的文体(王佐良、丁往道,1987)。作为信息型文本,首要任务是准确地再现原
文。今天,新闻翻译担任着让世界了解中国、塑造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任务。太过忠实的翻译
可能会引起语义模糊,甚至有损中国形象。20世纪80年代,赖斯和维尔米尔提出的目的论认
为:译文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这意味着为了满足预期目的,翻译可以适当地偏离原文。Bielsa
和Bassnett甚至指出:“在新闻翻译中究竟有没有一个真正的原文?”(Bielsa & Bassnett,
2009)
新闻翻译除了要遵循信息文本一般的翻译原则,还要考虑到新闻的特殊性。在实际的翻译
中,译者应做出适当的增译和删译。笔者从《今晚报》翻译中找到了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辅助说
明。
二、增译
中英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中国和英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也存在很多差
异。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同样的效果,译者往往要添加背景信息加以解释,以提
高译文的可读性。
例一:原文:对我们来说,今年的主要开销就是红包。
译文:This year,our main expense is giving Hongbao (“lucky money” wrapped in red
envelopes)
评注:新闻是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文化传播手段,像“红包”这样的文化特色词应直接音译,
但读者可能不明白。笔者认为此处应添加解释来有效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二:原文:今年的活动格外多,除了在天津和北京、河北一带骑行外,我们还去了粤、
琼、桂、湘四省区。
译文:This year,we not only rode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in North China,but also
went to Guangdong,Hainan,Guangxi and Hunan in South China.
评注:汉语可看出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此处若不添加“north China”和“south China”
的话,英语读者获取到的可能只是他们去了几个地方,信息量大大减弱,也会减弱读者的好奇
心。
三、删译
新闻写作一个基本要求是简明易懂。要简明易懂才能快速传递(余也鲁,1984)。因此译
者在翻译中可以删除不必要的信息。新闻报道中可能会有一些话有损中国的形象,作为文化的
桥梁,译者可以进行适当地筛选。
例三:原文:11年来超千名老人曾到陈塘庄街市民学校学英语——银发英语角 真有国际
味
译文:Tianjin elders embrace English
评注:此例中文标题冗长,其中学校名称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属于多余信息,而 “11年
来”、“超千人”的信息正文中有,在翻译中并不宜将原文信息一字不漏照翻。
例四:原文:中国科考队是结束对马来西亚的科学考察后,前往印度尼西亚进行计划中的
教学考察的,今晚报特派记者随科考队一同前往。日前科考队前往亚非会议纪念馆参观,打车
时意外地遇到了一位能说流利中文的爪哇族出租车司机阿吉尔。
译文:Several days ago,following an Chinese expedition team to Asian and African Meeting
Memorial,our reporter encountered Agil,a taxi driver who can speak Chinese fluently.
评注:对考察队行程的介绍对于外国读者来说毫无意义,徒增阅读负担,可以删除。
例五:原文:天津外国语大学历时两年进行的“外国人对天津印象”的调查分析近日新鲜出
炉。在老外眼中,天津人友好、热情,但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需要改进。
译文:Foreigners regard Tianjin as a stable,hospitable and delicious city,according to
“Foreigners’ Impression of Tianjin”,a two-year long survey by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评注:对于源语读者来说,“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需要改进”能起到警醒作用。而目的语读
者会觉得中国的服务质量不好。因此此种信息应当删除。
四、结语
新闻翻译的原文在本质上远不如文学和学术型来的重要,但在数量和功用方面却是从事翻
译工作者所不容忽视的(高克毅,1884)。作为译者,我们要充分地了解背景知识,根据不同
的翻译目的及受众类型、可接受程度等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同时我们要有自己的政治
立场,以事实为依据引导读者正确、及时地了解时事新闻,促进各国文化信息有效、顺畅的传
递和交流。
参考文献:
[1]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2]余也鲁.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3]高克毅.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4]Bielsa & Bassnett.Translation in Global New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