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总结

. .

..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课标1】: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 太阳系概况; 从地球自身条件和宇宙条件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1、 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2、 天体系统四个层次:

3、太阳系概况

(1) 太阳系成员: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带(位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等。 (2) 八大行星排列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行星绕外边。

4、 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 普通性:A 属性的普通性B 运动特征的普通性(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 特殊性:存在生命物质

【课标2】: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的能量来源:太阳部核聚变反应。

(3)影响:A 、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 、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C 、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源。 2、(1)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分外三层,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各层太阳活动如下:光球层 黑子 色球层 耀斑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年。

3、太对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 扰乱大气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

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的某些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其有关。

【课标3】:说出地球自转、公转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黄赤夹角;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公转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自转 公转

方向 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乎椭圆形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速度 角速度:地球上处处相等,15°/h 。(除南北两极

点外)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两极线速度为零。

一月近七月远 近快远慢

周期 地球自转360°所用时间为23h564,称为一个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一个太阳日:24h 。是昼夜更替的时间。 地球公转360°所用时间约为365d6h9′10″,是地球公转的真

正周期,称为一个恒星年。一个

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

2、黄赤夹角(23°26′)(阅读教材P 17,看P 18最上边图1-3-5) 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称为 黄道面 。地球自转的轨道面称为 赤道面。

黄道面和赤道面这两个面形成了一个夹角称为黄赤夹角,黄赤夹角的角度为23°26′.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为66°34′. 3、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节气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太阳直射纬度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赤道

日期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地球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统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月球

地球 地月系 其他行

星系统

总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统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保证了地球表面适宜的大气 地球

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公转和自转的周期适中,使

地球表面保持了适应的温度 液态水的存在

安全的宇宙环境(①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

外部条件

北回

赤南

高中地理第4页,共20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结论:纬度=23°26′:一年太阳直射一次;纬度<23°26′:一年太阳直射两次;

纬度>23°26′:一年无太阳直射。

4、地球自转、公转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意义:A、昼夜更替;B、地方时;C、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右南左赤道无

(2)地球公转意义(重点)

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直射点的纬度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日期3月21

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

日前

12月22日前后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

规律由赤道

向两极

递减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一年最小值,南半球达

到最小

由赤

道向

两极

递减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一年最小值,北半球最

昼夜长短变化

(以北半球为

例) 昼=夜

昼>夜。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南

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

昼=夜

昼<夜。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北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半

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课标4】:说出地球的各个圈层名称;地球部圈层结构,岩石圈组成。

1、地球部圈层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为岩石圈。

2、地球外部圈层

共分为三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习题【课标1】: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系概况;从地球自身条件和宇宙条件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1、宇宙中最基本天体:、。

2、天体系统四个层次

【例题】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图1中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D.总星系

【课标2】: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维持了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大气运动、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

2、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分外三层,分别为、、。

3、各层太阳活动如下:光球层:、色球层。

4、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周期。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3】:说出地球自转、公转方向;黄赤夹角;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

1、地球自转、公转方向(在下图中标)

自转方向公转方向

补充:地球公转轨道是。月份位于近日点,近日点速度;月份位于远日点,远日点速度;

2、黄赤交角

(1)角①是角,角①的大小是 ; 角②

的大小是。

(2)b点的纬度是,d点的纬度是。

3、太阳直射点(在图1、图2中标)

图1

太阳地球

月球

图1

. . ..

图1 图2

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 的存在)

(1)读图2、图3,完成下列表格

A B

节气

太阳直射纬度 日期 对应图3中数字代码

(2)当地球由A 向B 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且正向____方向移动; 当地球由B 向 C 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且正向____方向移动;

当地球由C 向 D 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且正向____方向移动; 当地球由D 向A 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且正向____方向移动; (3)在图中A 、B 、C 、D 四点,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 。远日点附近的是 。 (4) 纬度=23°26′:一年太阳直射 次;纬度<23°26′:一年太阳直射 次;

纬度>23°26′:一年太阳直射 次。 5、地球自转意义

(1)昼夜更替时间是 。 (2)区时计算:“东加西减”

【例】(东八区)20点,求伦敦时间(中时区)? 。 5、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试重点)

(1)在图13中用字母P 标出太阳直射点、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这一天,图13中A 、B 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 ;A 、B 、C 、D 四地白昼最短的是 ,该地昼长为 小时。

(3)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围是 。 (4)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图14中的 位置上;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5)在图14的①、②、③、④四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 、 。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暖大气、大气还。

4、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实例与应运

削弱(吸收、反射、散射):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天低;地球白天气温低于月球

保温(大气逆辐射):阴天早上不会有霜、露;东北防冻害时燃烧植物秸秆;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变暖。 注:比较不同下垫面、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昼夜温差大小 二、热力环流原理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② ①

图2

图3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④ ②

图14

A

B

图13

C

D N S

高中地理第3页,共20页高中地理第4页,共20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1形成(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热力环流示意图的应用

(1)确定气流方向

A、根据气压高低:同一水平面由高到低。

B、根据气温高低:同一水平面由冷到热。

C、根据等压面凸凹:(高高低低)等压面向高

处凸为高压,向低处凸为低压,再由气压高低确定气流方向。

(2)比较气压高低:A、根据气流、温度、等压面先比较同一水平面,B、根据气压垂直递减率得到,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

(3)比较气温高低:A、根据温压关系,确定同一水平面的气温高低(冷高压、热低压)

B、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3热力环流实例: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4、风向注:风向的确定:A、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B、确定半球(地偏力方向)

C、判断近地面和高空,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

5、风力(风速)

同图或相同比例尺的地图: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比较两图两条等压线之间的实地距离大小,

越大风力越小。

2.2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冷热不均,地球自转)

3、各个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1)各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低纬信风带——干燥少雨;中纬西

风带——湿润多雨;极地东风带——干冷少雨。

(2)各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湿热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干热少雨;

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多雨;极地高气压带——冷干少雨。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地区气候类型所处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特征

南北纬10o之间热带雨林气候终年:赤道低气压带终年高温多雨,长夏无冬南北纬40o-60o的

大陆西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中纬西风带终年温和湿润,气温降水

季节变化小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地区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

南北纬10o-20o的

大陆中西部

冬季:低纬信风带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

冬季:暖热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有明显干湿季节变化。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30o-40o的

大陆西部

冬季:中纬西风带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少雨。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地中海气候4、气候类型总结:

. .

..

5、气候类型的判读 (1)分布规律判读法:

(2)特征判读法:

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o之间 主要赤道低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o-20o

主要赤道低压、

信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o-25o大陆部、 大陆东岸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

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

全年高温、 干湿季交替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o-30o大陆部、 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或信风 控制

全年高温 干旱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o-35o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形成的冬夏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o-40o大陆西岸

夏季副热带高压与

冬季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o-50o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形成的冬夏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o-60o大陆部 大陆气团控制 夏热冬寒、 干旱少雨

比较项目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 季 风

风向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性质 暖湿 湿热 源地 太平洋 印度洋 强弱

(较冬季风)弱 (较冬季风)强 冬 季 风

风向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性质 干冷

干暖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亚洲陆 强弱

(较夏季风)强

(较夏季风)弱

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高中地理第3页,共20页高中地理第4页,共20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3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

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

方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

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主要区别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势均力敌

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

锋前锋后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

锋面力度较大较小小

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

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围雨区围小中大

锋图

简图

天气图

雨区

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

晴朗

单—气团控制,天气晴

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

出现阴天、下雨、刮风、

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

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

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

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

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

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

团的位置,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气团控制,天气

晴朗

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

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

的大风、沙暴、寒潮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

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

1、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

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

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气流方向垂直方向上升下沉

水平

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天气

中心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天气晴朗

对我国

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

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

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

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示意图

(北半球)

2.4全球气候变化

一、全球气候变化

1、地质历史时期:冷暖交替

2、近一两百年:波动上升

3、全球变暖的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

(1)矿物燃料的燃烧(排放二氧化碳)

(2)破坏植被(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

2. 影响农业生产——低纬地区作物减产、高纬地区作物增产

3. 影响水循环——蒸发增强、径流减少、灾害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4. 影响人体健康——热带疾病向高纬度蔓延等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多使用清洁能源(风能、水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低碳”生活)。

4.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和滥砍滥伐。

5.加强国际合作

. .

..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

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示意图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和下渗。其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是地表径流环节。

(3)水循环的类型

A、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最为重要——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得以更新,发生在外流区。

B、陆地循环——多发生在流区

C、海上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的更新。

(2)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交换

(3)通过径流促进物质的迁移。

(4)塑造着地表形态。(侵蚀和堆积作用)

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2、分类

(1)暖流——暖水区流向冷水区(低纬到高纬)

(2)寒流——冷水区流向暖水区(高纬到低纬)

3、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例: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②南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如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狭长的热带沙漠。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0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如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凌兰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弯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是由于秘鲁寒流引起上升流补偿流形成的。

3、对航海事业影响

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使污染围扩大

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圈(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

(1)在水的三态中,

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围次之;

固态水:水量较多,分布围最小。

(2)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

大气水(0.001%)

水圈海洋水(96.5%)

地表水(冰川、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沼泽水、土壤水)陆地水(3.5%)

地下水

北半球中高纬环

中低纬环

以副热带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

南半球—逆时

北半球中高纬

大洋环流

逆时针方

南半球西风带影

南极大陆外围

西风漂流

自西向东绕南极大陆流

季风环

北印度洋海区

季风洋流

高中地理第3页,共20页高中地理第4页,共20页

2、水资源的含义及分布

(1)水资源的含义

广义:地球上水圈的水量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

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经常说的水资源)

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十万分之七,所以地球上水资源是有限的 !

(2)水资源的分布

A、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影响因素:降水量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

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B、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①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反之,水资源贫乏。

②从世界围看:按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州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世界第六。(分析径流量时,不仅要看总量多少,还要看人均径流量)

②从我国看: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空间分布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时间分布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结论:水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

3、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如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很少。)

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效益(如酒厂、饮料厂的分布)

3、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4、合理利用水资源

1、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开渠引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人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等。

2、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农业和工业这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等。

五、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冰期、断流等情

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河流补给类型

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冰雪融水补给

最稳定的一种补给来源——地下水补给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1

2

(1)褶皱: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向斜和背斜

(2)背斜和向斜的判断

A、正常情况,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不完整的要补完整)。

B、最科学的依据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核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核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

岩层新老关系的确定:切割定律(被切的岩层老,主动切入的岩层新)

(3)实际运用

利于排水,保持隧道干燥

3、断层

(1)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外移,就形成断层。

(2)常形成谷底和断块山,在工程中要避开断层。

4

. .

5、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

在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2)、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

由于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表崎岖,因此线路选择时应避开陡坡和沼泽地,而是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对交通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如在陡坡上往往是“之”字形弯曲。 三、外力作用与河流地貌

(1)风化作用:在水、温度及生物等的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或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2)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 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 形谷 海浪侵蚀:形成海蚀陡崖等

(3)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4)堆积作用

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

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

流水堆积:形成冲击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风力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

冰川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蚀湖等 海浪堆积:形成沙滩

2、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流侵蚀的三种类型 3、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1)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颗粒由扇顶到扇缘越来越小。 (2)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

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3)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

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1)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是在地球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2)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岩的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3)变质岩: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岩、板岩等

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 如图……

高中地理第3页,共20页高中地理第4页,共20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A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B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C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D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2、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2、自然带

(1)概念: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布规律概念及特点成因主要分布地区举例

由赤道到两

极的地域分

异(纬度地带

性)

各自然带沿着纬

度变化的方向作

有规律的更替,

与纬线大体平行

伸展呈条带状

纬度高低引起的

热量差异,水分

亦有影响

低纬和北半球

的高纬地区

非洲沿东经

200从赤道自

南向北的自

然带的变化

从沿海向陆

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

性)

各自然带沿着从

滨海向陆方向更

替,并大致与经

线平行呈条带状

距海远近引起的

水分差异,也受

一定的温度影响

中纬度地区

北美大陆部

从大陆滨海

地区向陆方

向自然带的

更替垂直地带性

各自然带从山麓

到山顶的垂直分

海拔高度引起的

水热状况的垂直

差异

海拔较高的山

珠穆朗玛峰

的垂直自然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第四章区域经济 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可变性;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不同发展阶段 1、开发早期:技术水平低。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发展时期 (1)技术水平: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2)克服限制条件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三角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三角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核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点 区域差异分析 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 类 活 动 差异成因具体表现 农 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 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 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 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 异 工 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 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 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 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 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 差异 城 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 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 水平等差异 交 通 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 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要素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表现如下: (1)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 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完整版)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空间单位 2.区域的属性: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边界、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的特征:差异性(行政区边界明确,干湿地区边界具有过渡性),整体性(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东北平原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4.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长江中下游平原由若干平原组成,水系密布,土质黏重,影响早期的农业生产,由于船的使用,稠密的水系反而促进了发展 6.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转型期—人地矛盾尖锐;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7.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8.遥感(RS):a原理:不同的地面物质和地面物质的不同状态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不同。b、应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广泛应用,除了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 9.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2)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3)地位: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4颗GPS卫星。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能提供准确的三维信息(经度、纬度和高度)和时间。四颗卫星可确定运动物体速度。(4)组成:空间部分—CPS 卫星星座、用户部分—GPS信号接收机、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汁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 前言: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下面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 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 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近年来高考试卷申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许多能力要求的体现,常反映在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掌握。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并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遍已学过的初中课本,而应该重视对旧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上,还要注意与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有机联系。下面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一、掌握图像要领熟悉判读技能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建立空间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都需要以图像作为主要媒介。运用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复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学具。地理图像类型很多,如各种地理事物分布图(可分综合图与专题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单项或综合、自然或人文)、各种等值线图、各种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模式图(成因、过程、分布)、系统联系框图等。它们或展示了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或说明了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变化过程,或展现了地理事物的具体情况,或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反映它们的数量特征,或从多个侧面显示它们的内部状况、成因剖析、阶段特征、分布规律、结构关系等,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分析、比较,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主要图像的组成要素、绘图要领,并进而熟悉判读技能。 在众多图像的判读技能中,尤其要注意等值线图的判读。以等高线图的判读为例,先要阅读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数据,然后看高度递增或递减的方向,最关键的是观察线间点和线上点高度的差异,如线间点高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反之,如线间点低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集水线,地形为山谷。 由以上判读要领可迁移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上。如等高线图中的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可相当于等压线图中的脊线,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三角洲多水而质地黏 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三角洲人口 越来越稠密。(人口迁移)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 地。 现代社会: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 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教学提纲

模块三区域地理 专题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我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我国东北地区中部。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不足。土地条件 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类 活动 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旱地 主要粮食 作物 主要种水稻,还有油菜、棉花等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 甜菜等作物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 其他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生产活动工业 我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 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②重工 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 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 工业,成为我国重化工业基地。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口, 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结论: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4、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①为保证建筑物有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宜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与子午线成300-600夹角;②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防寒),屋顶坡度小(少雨),楼间距大(正午太阳高度小,楼影长);③南方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屋檐宽(遮阳挡雨),房屋进深高度大(防热),楼间距小(正午太阳高度大,楼影短)。 5、地理环境对交通的影响:为保证运行安全和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①公路、铁路设计,需考虑沿线暴雨、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等;②港口需建在水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例题: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

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遥感(RS)-----获取信息 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3 工作过程: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受限制少;提高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 5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获取信息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 组成: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卫星, 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 作用和优点: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优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课程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 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5.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3)区域发展阶段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新课程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地理三”则是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这一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由于区域存在差异性,各区域可持续发展也各有其特性。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了“区域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流域的综合开发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及其产生的问题”等五个典型论题进行了剖析。各版本教材采用不同的案例来呈现这五个专题内容。可以看出地理三模块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 以第二章《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荒漠化的防治》是人教版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一个案例,这部分内容的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发现这可以是案例教学的典型范例。在这个章节里,教材除了选取我国西北地区作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外,还选取了非洲萨赫勒地区和前苏联垦荒区为分析的次目标,将这些区域的各种情况通过图表、资料呈现,分析荒漠化发生的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我在高一(12)班和高一(13)班教授这节内容。在这两类不同学生的教学中,我对《荒漠化的防治》这一章节内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尝试,感到教学效果差异很大。 教学设计一:教师讲解荒漠化的概念,提出教学主题“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师生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完成教材“活动”内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人为原因分析——师生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问题及防治措施 教学设计二: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 1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西北与青藏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南方与北方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 《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 1、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全球定位(GPS)——定位导航(21颗工作卫星,3颗在轨备用卫星,至少用4颗卫星确定一个地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资源跨区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3、资源跨区调配的影响: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国家层面的上看,平衡各地经济发展 对输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对输入地: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分析。 4、产业转移的规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过渡 实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 5、产业转移的原因:①当地资源、环境问题(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②寻求新的 市场(台商的IT企业迁至大陆)③实现区内产业布局均衡(珠三角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 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迁出区发展新产业腾出空间;促 进迁入区产业升级);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地区,依次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转嫁污染);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就业机会由迁出区转移到迁入区) 8、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华北平原的盐碱化:自然:地势低平,气候上旱涝频繁变化,东部近海; 人为:不合理的灌溉。 ②西北的荒漠化: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 植被的破坏,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长江中下游的洪涝:自然:有的年份流域内多降水,流量大;蓄洪、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中上游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下降; 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等。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雨水冲刷能力强 人为: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 土保持。 9、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使土地退化;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产生洪涝灾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北京市高中地理 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1月0℃等温线 秦岭—淮河 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图)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 、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补充: “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古+广西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变化性)(P17、P19图) 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

地形:丘陵、平原 欧洲的三圃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 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 1、影响: 有利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石太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原因: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地理必修3知识点汇总

必修3(区域地理)考点 注意:区域地理复习时一定要结合教科书中的图,做到图文对照。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关于区域的一些概念: (1)区域是地球不表面的空间单位。(2)区域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1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域;有的区域边界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气候区、地形区、工农业区等。○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3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有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选择题或判断题) 2 3.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4.现代长江中下游平原“粮仓”的地位日渐下降原因? 答:(1)随着工商业、交通的发展,○1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2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稠密的水网,耕地破碎;加之土质粘重,因此,农业生产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附]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1)人均耕地多;(2)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3)肥沃的黑土. 5.我国最大的粮仓是东北,其次为华北,再次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大的棉花产区为新疆南部,其次为华北,再次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6.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7.遥感简称(RS.)是人们在航空器(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信息数据的获取)。 ⑴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响图像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⑵利用遥感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病虫害监测、农作物估产。 8.全球定为系统简称(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为系统。(1)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2)全球定位系统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3)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4)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地点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高程(海拔)。(5)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三颗备用卫星组成。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地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为你服务。(信息数据的获取) 10.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1)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检索、空间分析、和运用评价。并对区域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交通、人口、经济等进行精确的分析。对自然环境进行评估等(管理、分析和应用)[选择、判断题]。 11.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促进。遥感主要用于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12.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后,有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3、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⑶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14.荒漠化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 15.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原因。 答:(1)自然原因: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及高大山系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深入,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 ②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4气候异常(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也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起决定性作用):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渡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湖北荆门外语学校魏兆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②举例说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日常生活及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操作电脑或手机软件,体验RS、GPS和GIS的强大功能,认识他们各自的特点、优势和区别。 ②通过与获取及处理地理信息的传统方法做对比,得出RS、GPS和GI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让学生深刻体会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 ②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会借助电子产品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重点:RS、GPS和GIS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及特点。 2、难点:GIS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导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信息技术更是发生了爆炸式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在促进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理信息技术。什么是地理信息技术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第1、2自然段。 【板书】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2、应用 【讲授】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渡】地理信息技术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大家常用的软件或者手机APP来体验一下,看你能不能发现地理信息技术的存在? 【投影】四个备选任务 任务1:利用谷歌地球找到漳河之畔的爱飞客特色小镇。 任务2:利用百度地图制定一条从荆门到武汉大学的自驾线路。 任务3:利用微信“位置”功能共享你跟某个微信好友的彼此位置。 任务4:利用记步软件沿曲线或直线走300步,看看自己所在的位置、走过的路程以及消耗的卡路里。 【活动】各小组长认领一个任务,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并将成果截图,用通讯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1)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2)异:①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4、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6、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7、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2、遥感:(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关键装置)→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整理89451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4、东部季风区的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1月0℃等温线经过

岭—淮河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湿润区与班湿润区分界线 冬季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耕作方式分界线 ②南北差异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蒙+广西

一、区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 2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围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定位、测速、导航、授时)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鲁教版)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认识区域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 【教学重点】: 1、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的概念 2.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辨析均质区和功能区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提出问题“什么是区域”,可以结合初中所学的世界和中国地理,列举出一些区域类型。 (新授) 一:知识结构 二:基础知识点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是指一定范围 的地理空间,指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 1 3、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自然要素 综合指标人文要素 4、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2、功能区 3、区域的尺度与区域的特点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重点解释: 1、所有的区域是否都有明确的边界? - 不一定。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干湿区).2、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 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不是一个区域? 从类型、区位特征、共性、区间差异和边界形状五个方面分析判断。 东部季风区符合上述要求,是一个区域。 3、如何区分均质区与功能区? 提示:均质区和功能区的区别在于,均质区内部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其划分的依据就是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而功能区内部则是在某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4、为什么说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都存在差异性? 提示: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就是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应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我们所说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 5、为什么说区域既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反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提示:区域内的地理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其地形、气候、土壤、生物等具有相似性,反映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各区域所处位置不同,水热条件、土壤类型、生物种类等也存在着地域差异。 6、认识区域特征有什么实践意义? (1)整体性对于利用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2)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开放性有利于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例题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