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55 钻石分级 自考考试大纲

08655 钻石分级   自考考试大纲
08655 钻石分级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钻石分级课程代码:08655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钻石分级的原理与方法》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书系统的介绍了当今国际上最有影响的钻石分级规则,系统的阐述了钻石分级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注重介绍应用最简便工具进行钻石分级的技术方法和如何解决钻石分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钻石分级的体系、原理、方法及各种仿钻的特征等内容。为今后从事钻石分级、鉴定、评估等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并掌握钻石的颜色分级、净度分级、切工分级、克拉重量及仿钻的鉴别方法,了解钻石的评估内容。

通过学习要达到以下的目标和要求:

1.了解钻石分级的意义、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分级标准和机构;

2.熟练掌握钻石分级的原理,包括颜色分级、净度分级、切工分级、克拉重量等内容,并

能进行钻石4C分级的实际操作;

3.能快速准确的鉴别钻石和仿钻。

4.了解钻石评估的内容。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钻石分级的原理与方法》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让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钻石分级的技术方法、技术要点和应予注意的问题,与宝石学、加工学、评估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4C分级的意义、分级的产生以及国际上较有影响的钻石分级标准和机构。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钻石分级的意义(一般)

理解:钻石4C分级对于评价钻石的意义

(二)钻石分级的产生(一般)

理解:钻石分级的历史及现状

(三)国际上较有影响的钻石分级标准和机构(重点)

理解:CIBJO、IDC、GIA、RAL、Scan.D.N.的钻石分级标准

识记:国标GB/T 16554-2003我国的钻石分级标准。

第二章钻石的颜色分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钻石颜色的分级条件,包括颜色分级的原理和方法,常用工具熟练颜色分级的实际操作与步骤,注意钻石颜色分级的常见问题。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钻石的颜色与分级(一般)

识记:钻石颜色分级的对象

理解:钻石的颜色分类、颜色分级的发展、各种色级标准的异同和特色

(二)颜色分级的基本条件(重点)

识记:颜色分级的原理和方法、对比色石的要求等

理解:颜色分级对光源、环境、经验的要求

(三)颜色分级的常用工具(一般)

理解:钻石比色灯、白纸槽、比色板的用途

(四)颜色分级的实际操作与步骤(重点)

识记:比色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比色的实际操作与步骤

(五)颜色分级的常见问题

理解:大小不一钻石的比色、花式钻的比色、切工欠佳的标准圆钻的比色、镶嵌钻石的比色等

(六)比色石的选择

识记:比色石的数量、大小、琢型、净度、荧光特征等。

第三章钻石的净度分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钻石净度分级的意义,熟悉钻石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重点掌握钻石净度级别的划分及其判定,并注意钻石净度分级实践中常见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钻石净度分级的概述(一般)

识记:净度分级的意义

理解:净度分级的沿革

(二)钻石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及其观察(重点)

识记:钻石的内部特征、外部特征常用符号

理解:用的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三)净度级别及其判定(重点)

识记:净度级别的划分、说明和判定

理解:外部特征的作用

(四)净度分级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一般)

理解:镊子影像、刻面对内含物的映像、花式钻石的观察、区别内含物和表面灰尘等

第四章钻石的切工分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两种确定圆钻比例的方法,即目视法和实测法,理解圆明亮式琢型的比例与评价。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钻石明亮度形成的原理(一般)

理解:亮光的形成、火彩、闪烁等

(二)圆明亮式琢型的比例与评价(重点)

识记:圆明亮式琢型及其比例、评价标准

(三)确定圆钻比例的方法——目视法(重点)

识记:台宽比、冠部角、亭深比、腰棱厚度、底小面大小的评定等。

(四)圆钻的修饰度及其评价(重点)

识记:重要对称性特征、一般对称性特征、对称性的评价、抛光及评价

(五)确定圆钻比例的方法——实测法(一般)

理解:钻石比例仪及其操作与应用

(六)花式钻的切工评价(一般)

理解:花式琢型的类型、比例及其评价、对称性及其评价、抛光评价等

第五章钻石的克拉重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钻石重量的意义,钻石的称重及法则,钻石重量的估算。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钻石重量的意义(一般)

理解:钻石重量的意义及十大名钻的重量

(二)钻石的称重及法则(重点)

识记:钻石称重的方法、仪器和常见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钻石重量的估算(一般)

理解:钻石尺寸的测量、不同琢型的估重公式,重切钻石的估重

第六章钻石仿制品及其鉴别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主要掌握钻石仿制品的种类,放大镜下钻石与仿钻的区别,鉴别钻石的常用仪器和简单测试。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钻石仿制品的种类(重点)

识记:目前钻石仿制品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

(二)放大镜下钻石与仿钻的区别

识记:切工特征、切磨特点、光泽与火彩、刻面棱重影、内含物的特征

2013年4月自学考试27871统计基础试卷

2013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871统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B.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C.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D.搜集资料的时间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合理的分组形式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C.正确选择组数和组距 D.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分组指标 3.统计一般是指( )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 4.运用于整个统计工作过程的统计方法是( ) A.统计分组法 B.模型推断法 C.大量观察法 D.指标分析法 5.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完成统计学和概率论结合的学者是( ) A.海尔曼·康令 B.威廉·配第 C.约翰·格朗特 D.阿道夫·凯特勒 6.标志是指( ) A.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 B.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 C.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 D.总体单位数量特征 无锡市区-中山路大成巷8号12楼无锡新区-长江北路2号人才大厦三楼学习广场306 藕塘—文良路A1号大学生旅行社楼上

7.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式是( ) A.非全面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8.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资料中存在少数特大和特小的变量值时,宜采用( ) A.等距 B.不等距 C.开口组 D.闭口组 9.江苏省1996年底总人口7110万人,该数字说明全省人口( ) A.在年内发展的总规模 B.在年初与年末间隔内发展的总规模 C.在统计时点的总规模 D.自年初至年末增加的总规模 10.变量数列是( ) A.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B.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II.计算平均指标的前提条件是总体单位的( ) A.大量性 B.数量性 C.同质性 D.具体性 12.在全面调查中不会出现的误差是( ) A.测量误差 B.计算误差 C.登记性误差 D.代表性误差 13.某村企业职工最高工资为426元,最低工资为270元,据此分为6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 A. 26 B.71 C.132 D. 156 14.某储蓄所9月末的储蓄存款余额是8月末的105%,这个指标是( )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量罢象中,∑qiP。一∑q。夕。表示(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16.如呆估计标准误差Sxy=0,表明( ) 无锡市区-中山路大成巷8号12楼无锡新区-长江北路2号人才大厦三楼学习广场306 藕塘—文良路A1号大学生旅行社楼上

钻石分级考试练习题-答案

钻石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24分) 钻石分级: 指钻石的4C分级,即从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四方面对钻石进行等级划分。 烧痕: 抛光不当在钻石表面留下的糊状疤痕。 Cape钻石: 指无色—浅黄色钻石系列,属于Ia型。 克拉溢价: 钻石特有的一种价格方式。由于钻石的稀有性,当钻石克拉重量达到一定整数重量时,价格会有跳跃式的增长,如同等条件下,1ct钻石的价格远远大于的钻石。 鱼眼效应: 在钻石圆钻型切工中因亭深过浅而在台面上观察到一个白色圆环,环内为暗视域,被视为切工差的钻石,一般亭深比小于40%时会产生鱼眼效应。 蝴蝶结效应: 黑底效应: 在圆钻型切工中因亭深比过大,从冠部向下观察可见台面范围内充满阴影的现象和亭部漏光的现象,一般亭深比大于49%时就会产生黑底效应,是切工不良的表现。 净度素描图: 将钻石的全部内、外部净度特征使用规定的净度特征符号描绘在冠部和亭部的投影图上,称之为净度素描图。 二.填空题(20分) 1.钻石具有平行___{111}__方向的中等—完全解理,所以抛光钻石在腰部能见到__须状腰_______、___V形破口___,这些是鉴定钻石与其仿制品的重要特征。 2.钻石的原生矿发现于_金伯利_岩和__钾镁煌斑___岩 3.天然钻石主要为__Ia____型,而合成钻石主要为___Ib____型。 4.国际上主要的分级体系有____GIA_____、___IDC______、___HRD______ 5.云状物大而浓时会降低钻石的___透明度___、___亮度___。 6. _深色包体__、_羽状纹__、_浓重的云状物___等净度特征从对面更容易看到。

2014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0447数据、模型与决策试题

2014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30447数据、模型与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然后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断,称之为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单位时应遵照( ) A.判断原则B.参与原则C.随机原则D.程序原则 2.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较大的样本,获得第一重样本,然后再从第一重样本中随机抽取一个较小的样本即第二重样本,利用这第二重样本,对研究目标进行统计推断,这种抽样组织方式叫做( ) A.类型抽样调查B.简单抽样调查 C.阶段抽样调查D.双相抽样调查 3.在调查工作已经完成,进入数据编辑和整理阶段所用的评估数据质量的方法统称为( ) A.相对技术B.抽样技术C.后验技术D.误差分析 4.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形成的样本单位在各个组间的分配,叫做( ) A.直方图B.交叉分类表C.频数D.频数分布 5.在频数分布中,观察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就是( )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四分位数D.中位数 6.在若干个能够互相比较的资料组中,把产生变异的原因明确区分出来的方法,叫做( ) A.方差分析B.回归分析C.描述分析D.样本推断 7.对一元线性回归y i=α+βx i+εi,β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 ) A.正向影响B.负向影响C.边际影响D.回归影响 8.时间序列中各项观察的一阶差分为常数,可拟合( ) A.指数曲线模型B.直线趋势方程C.抛物线模型D.指数平滑模型 9.顾客在排队系统中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的和叫做( ) A.排队长B.队长C.等待时间D.逗留时间 10.在库存管理中,需求是库存系统的( ) A.输出B.输入C.订货D.变量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运用数据模型开展分析,是根本目标。 12.文化程度属于定性资料中的资料。 13.各个组中的频数与所有组频数之和的比率叫做。 14.把每个观察数据划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主部一是余部,并分别用植物的“茎”和“叶”形象地称呼,然后把数据的主部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纵向排列,再在每个数据的主部后面列出余部,由此得到的统计图称之为。 15.对顾客就某款产品使用效果询问的结果是:很不满意、不满意、满意、满意、很满意、很满意、不满意、满意、满意,则顾客的代表性意见是。 16.χ2分布的形状随自由度n的增大而逐渐趋向于。 1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 b2为组间离差平方和,反映了各组平均数与的差异情况。18.时间序列中的每一项观察值,称为时间序列的,反映客观现象发展变化在各个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状态、规模或水平。

最新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复习必看知识点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复习必看知识点 统计:对事物某方面特性的量的取值从总体上加以把握与认识。教育统计: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它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运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统计学内容:描述统计是通过列表归类、描绘图象、计算刻画数据分布特征与变量相依关系的统计量数,如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把数据的分布特征、隐含信息,概括明确地揭示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对待和使用数据。推断统计是教育统计的核心内容。如何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即进行统计估计和统计假设检验。测量: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教育测量:给所考查研究的教育对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量尺上的指定值。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其上的数字量化水平最高,全面具有可比可加可除性。标准化测验(测验):测量工具、施测与评分程序、解释分数的参照体系都以科学地实现标准化。即代表性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验。标准化考试:教育条件下的心理特质是学业成就的标准化测量。量表:标准化测验中的测量工具(考试卷或心理测试项目的集合)与解释分数的常模(或标准),都有物化的形态,合在一起称为量表。教育测量的特点是间接性和要抽样进行。理解教育测量抓住:测量的结果就是给所测对象在一定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要达到目的就要按照一定规则来进行一系列工作。工作如何进行和能在什么性质量尺上指定值,归根到底取决于所测对象本身的性质。数据: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现的事实资料。数据种类:来源分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人工编码数据。反应的变量的性质分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数据。数据特点:离散性、变异性、规律性。计数数据:以计算个数或次数获得的,多表现为整数。测量评估数据:借助测量工具或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指派给数字后所得的数据。人工编码数据:以人们按一定规则给不同类别的事物指派适当的数字号码后形成的数据。称名变量: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不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有劣。计算次数或个数,不能进行运算。顺序变量: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的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数据之间有次序和等级关系,不具有相等的单位,也不具有绝对的数量大小和零点,进行顺序递推运算。等距变量:表明相对大小,相等的单位,零点相对,不能用乘除法反映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比率变量:具有量的大小、相等的单位、绝对零点、进行运算,用乘除法处理数据,做比率描述。不同性质的测量量尺:名义量尺(指定数字有类别标志意义,无性质优劣、分量多寡涵义,量化水平最低);顺序量尺(数字量化水平最高,有优劣大小先后之别,单位不等,有可比性无可加性);等距量尺(数量化水平更高,数字是单位相等但零点可任意指定的线形连续体系上的值,有可比可加性无可除性);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其上的数字量化水平最高,具有可比可加可除性)。次数分布: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次数多少的情况,或者是这批数据在数轴上各个区间内所出现的次数多少的情况。编制次数分布表的步骤:求全距: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定组数:确定把整批数据划分为多少个等距的区组,数据个数200个以内,组数取8-18组。定组距:全距与组数的比值取整数就是组距,取奇数或5的倍数。写出组限:每个组的起止点界限,如10-15(9、5 14、5)。求组中组:组中值等于(组实上限加组实下限)除以2,选奇数。归类划记:设计表格记录上述有关结果对数据归纳划记。登记次数。次数分布图—次数直方图: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次数多边图:利用闭合的的折线构成多边形以反映次数变化情况的图示方法。累计次数曲线图绘制步骤。1、纵轴为累计次数的量尺,横轴代表测验的分数量尺。2、对于“以下”分布来讲,各个坐标点的位置,其横坐标是各组的实上限,纵坐标是累计的次数。3、用连续光滑的曲线把点的轨迹连起来,再与横轴上最低组的实下限所在点连起来,形成“S”形曲线。线形图绘制:1、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2、根据有关统计事项的具体数据,在由纵横两轴所决定的平面上画记圆点,用稍粗的线段把相邻的点依次连接。3、在同一个图形中,可画若干条线(不超过3条)不同的线形图,便于比较分析。用不同的折线,在图形的适当位置上标明图例。次数多边图制作:1、画纵轴和横轴。二者长度之比5:3,纵轴为次数的量尺,横轴代表测验的分数量尺,并在横轴上最低组与最高组外各增加一个次数为0的组。2、在两轴所夹的直角坐标平面上,分别以每个组的组中值为横坐标,相应低次数为纵坐标,画出两个点。3、用线段把相邻的点依次连接起来,连同横轴,构成一个闭合的多边形。统计分析图——散点图: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形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适应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线形图:以起伏的折线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适于描述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藐视一种事物随另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比较不同人物团体在同一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几相互联系。条形图:用宽度相同的长条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用于描述离散性的统计事项。圆形图:以单位圆内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形面积的百分比表示各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的图示方法。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数据。集中量数:观测数据不仅具有离散性的特点,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具有向某点集中的的趋势,反映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作用—提供整个分布中多数数据的集结点位置,集中反应一批数据在整体上的数量大小,是一批数据的典型代表值。种类—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算术平均数:一批数据总和除以数据总次数所的的商。特点(反应灵敏、确定严密、简明易懂、概括直观、计算简便、代数运算、应用普遍)。性质—数据组全部观测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为0。每一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常数c计算变换后数据的平均数等于原有数据的平均数加上这个常数。每一观测值都乘上一个相同常数c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其值等于原数据的平均数乘以这个常数。对每个观测值做线性变换,即乘上相同的常数,再加上另一常数d,计算变换数据的平均数,其值等于原数据的平均数做相同线性变化后的结果。中

钻石分级复习题

钻石分级学复习题 1.在旧术语中,Jager钻用来表示钻石的颜色是蓝白色 2.最简化的比色石系列,数量一般为4粒或5粒 A.3.准确判断钻石色级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观察者的经验 4.圆钻底小面为小到点状,切工比例的级别是优 5.不是 ..花式钻对称性特征的是( C ) A.同种小面不等大 B.面棱不交于一点 C.小面有抛光痕 D.缺少刻面 6.圆钻型钻石切磨底小面的目的是保护亭部底尖 7.三合透镜和四合透镜用于钻石净度分级,它们的优点在于消除像差和色差 8.不能 ..用于区分钻石内含物和表面灰尘的观察技巧是( C ) A.反射光观察法 B.平面对焦法 C.透射光观察法 D.摆动观察法 9.钻石内含物对净度影响最小的位置是腰棱附近 10.下列钻石在佩戴过程中发生破损可能性大的是( D ) 11.系统观察钻石内外部特征,照明条件最好的位置是6点钟位置 12.决定无色—黄色系列钻石颜色深浅的化学元素是氮 13.钻石的临界角是24°26′ 14.对全球钻矿高度垄断的公司是 15.钻石“4C”分级中好的颜色是指无色 16.在中国钻石净度分级体系中,专业分级师用十倍放大镜很难发现内含物的级别是VVS 17.紫色光在钻石中的折射率是 18.最常见的钻石夹持方法是平行腰棱夹持 19.英文简写“CZ”代表的是立方氧化锆 20.裂隙充填处理的钻石最明显的识别特征是闪光效应 21.钻石颜色分级不适合 ...的环境背景颜色是( D ) A.白色 B.黑色 C.灰色 D.淡蓝色 22.在旧术语中,用来表示带有明显黄色调钻石的是Cape钻 23.钻石净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内含物 24.双晶面是钻石的内部特征,它属于结构现象 25.对钻石耐用性有影响的内含物是裂隙 26.净度为“肉眼洁净”的是( B ) 到P3到SI1以下以下 27.“钻石分级证书”中的“钻石”,无其它注释时,表示的是天然钻石 28.属于花式钻对称性特征的是( D ) A.小面有明显灼烧痕 B.小面有轻微灼烧痕 C.小面有抛光痕 D.缺少刻面 29.点状底小面较易受损,在“4C”评价时属于( C ) A.切工 B.颜色 C.净度 D.克拉重量 30.反射仪测定的是宝石的反射率 31.钻石在不同光源下观察会有不同的色调,在直射日光下、白炽灯下钻石的颜色21 32.圆钻切工分级中,用台面影像法评定亭深比,当台面影像占台面20、30、40%时,亭深比108 33.“钻石分级证书”中钻石尺寸单位和精确到的位数172 34.在使用弧度法测钻石台宽比时,当星小面比上腰小面大1倍、大倍、小1倍,则对所估计的百分比的影响101 35.圆钻台面偏心、底尖偏心 119 36.我国和美国GIA的钻石色级数为32 37.亭部投影图位于冠部投影图右边,亭部投影图位于冠部投影图下边,几点钟的对应关系53 38.圆钻出现鱼眼效应、黑底效应的原因是107 39.标准圆钻的台面和八个星小面组成两个相互重叠的“正方形”,使得正方形的边外拱、向内弯折的台宽比是99 40.椭圆形、祖母绿琢型和水滴形钻石合适的长宽比例是138 41.直径为、毫米的标准圆钻大约重量为145

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大纲

第一章 一、识记:数据的概念以及数据的两种分类方法 计数数据 测量评估数据 人工编码数据 名称变量 顺序变量 等距变量 比率变量, 数据的三个特点 领会: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 等距变量数据及比率变量数据的运算特点及其间区别二、识记:次数分布 领会:简单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 简单次数 相对次数 累积次数 累积相对次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简单应用:阅读统计表并能回答或分析有关数量的问题三、识记:次数直方图 次数多边图 领会:次数多边图与次数曲线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简单应用:能绘制简单次数分布直方图和多边图 能绘制相对次数分布直方图和多边图 四、识记:散点图 线形图 条形图 圆形图 领会:四种常见的统计分析图的应用特点 第二章 一、识记:集中量数 常见的几种集中量数 领会:集中量数的主要作用 二、简单算术平均数 识记:简单算术平均数在通常情形下称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定义 公式及符号表达 领会: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及四条基本性质 、 简单应用:正确计算算术平均数 应用算术平均数有关性质简化计算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三、识记:加权(公式)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领会: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区别 简单应用:加权和及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与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四、识记:中数、、 众数及其记号 领会:中数的特点及适应场合 简单运用:对一组简单的数据能用观察法迅速确定其中数事众数。 利用经验公式确定某次数分布的众数 五、识记:集中趋势 离中趋势 差异量数 常见的几种差异量数种类 领会:差异量数的主要作用 差异量数与集中量数之间的联系 六、识记:平均差 计算公式及符号 领会: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差与平均数的区别 简单应用: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差 七、识记:方差 标准差 计算公式及符号 领会:标准差与平均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标准差的若干性质 简单应用: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 应用标准差的性质确定一组新数据的标准差 八、识记: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及符号 领会:使用差异系数的意义 简单应用:正确计算次数分布的差异系数 应用差异系数评价两组数据的相对差异程度 九、识记:地位量数 百分等级 领会:百分等级的意义及其计算步骤 简单应用: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法则 按得分点详细统计出次数分布的情况下,能够为每个得分点确定相应的百分等级 第三章 一、识记:相关 相关系数符号 领会:相关统计学意义 相关系数的评价 相关几何意义 相关散点图与因果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二、识记: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江苏自考06090_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_考前资料_可靠汇总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90 单选题:(1 X20分) 1:彼得德鲁克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其重要性超越资金,土地,厂房等其他经济资源。他进而指岀,人力资源是所有经济资源中,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因此,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的最大契机是提升人力资源的绩效 2: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 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 3: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三种:一是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4: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把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 5:能级本身具有动态性,可变性和开放性,因此能级对应是一种 动态对应 6:职业发展理论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金兹伯格和萨帕等人于20世纪40年代提岀来的 7: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阿弗莱德比奈和医生西奥多西蒙编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评量表 8:比奈和西蒙提出了比率智商的概念 9:由于比奈量表的使用范围为18岁以下的儿童,因此成年人的智商是不能应用比奈量表的比率智商来测定的 10:心理测验于智力测验,并迅速扩展到诸多领域,行业,如教育,军事,商业,医学界等 11: 1927年,美国学者斯特郎编制岀版了至今还受到重视的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兴趣测评---斯特郎男性职业兴趣量表,为职业选择与个人特点相结合做出了贡献 1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大五”人格理论逐步形成,有关的“大五”人格量表被开发岀来 13:在西方,人员素质测评已经产业化。在美国,每年仅人员素质测评服务的直接收入就达到100多亿美元 14: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社会每年接受各种人员素质测评的人员多达数百万人次15:整个调查显示有33%?35%的企业运用过基本技能评价中的文字表达能力测验,有35%~38%的企业运用过基本技能评价中的数字计算能力测验。调查还发现,62%的企业运用职业技能评价来选拔员工,41%的企业运用职业技能评价来考核评价在职员工 16:德才兼备,“四有新人”便成为此一阶段我国人员素质测评的主流标准 17: 1989年1月,中组部,国家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国家行 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 18: 1994年6月,人事部颁布《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 19:施耐德在1987年提岀了“吸引-选择-磨合”模型 20:信度的高低用相关系数表示,它通常是同一样本所取得的两份数据的相关,理论上用实得分数和真分数的相关系数平方之比来表示 21 :再测信度是指采用重复测量估计信度 22:测验所含题目的数量称作测验长度 23:方差:方差通常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也是项目分析的常用方法,方差越大,表明被测评者得分越分散,就意味着不同的被测评者在该项目上产生的差异性越大,该项目就越适合用于测评 24: 一个测评项目,如果大多数人都答对,说明该项目的难度偏低,如果大部分人都打错,则说明该项目难度偏高 25: 1883年,高尔顿在《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岀了“测评”这个术语,1884年他创设了“人力学测量实验室”,6年间测量了9337个人的身高,体重,视力,色觉等素质特征 26:因此,心理测评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萌芽时期,成熟时期,昌盛时期与完善时期 1864~1904年,这是心理测评的萌芽时期1905~1915年,这是心理测评的成熟时期1916~1940 年,这是心里测评的昌盛时期1841年至今,可以看做心里测评的发展完善时期 27:心理学中对能力的界定包括两个层次,实际的已经获得的知识 和技能称为“成就”,将来有可能达到的水平称为“倾向” 28: 一般能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如个体的思维,记忆,推理,口头表达和数学能力等 29:特殊能力测评主要是测个体某方面特有的潜在能力,多用于教育辅导,职业选择和训练等,如机械能力测评,心理运动能力测评, 30:罗夏墨迹测验是著名的投射测验,由瑞士精神病医生赫尔曼罗 文书能力测评,计算机相关测评,艺术能力测评和音乐能力测评等第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

统计:对事物某方面特性的量的取值从总体上加以把握与认识。 教育统计: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运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 统计学内容:描述统计是通过列表归类、描绘图象、计算刻画数据分布特征与变量相依关系的统计量数,如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把数据的分布特征、隐含信息,概括明确地揭示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对待和使用数据。推断统计是教育统计的核心内容。如何利用实 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即进行统计估计和统计假设检验。 测量: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教育测量:给所考查研究的教育对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量尺上的指定值。 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其上的数字量化水平最高,全面具有可比可加可除性。 标准化测验(测验):测量工具、施测与评分程序、解释分数的参照体系都以科学地实现标准化。 即代表性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验。 标准化考试:教育条件下的心理特质是学业成就的标准化测量。 量表:标准化测验中的测量工具(考试卷或心理测试项目的集合)与解释分数的常模(或标准),都有物化的形态,合在一起称为量表。 教育测量的特点:是间接性和要抽样进行。 理解教育测量抓住:测量的结果就是给所测对象在一定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要达到目的就要按照一定规则来进行一系列工作。工作如何进行和能在什么性质量尺上指定值,归根到底取决于所测对象本身的性质。 数据: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现的事实资料。 数据种类:来源分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人工编码数据。反应的变量的性质分称名变 量、顺序变 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数据。数据特点:离散性、变异性、规律性。 计数数据:以计算个数或次数获得的,多表现为整数。 测量评估数据:借助测量工具或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指派给数字后所得的数据。 人工编码数据:以人们按一定规则给不同类别的事 物指派适当的数字号码后形成的数据。 称名变量: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不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有劣。计算次数或个数,不能进行运算。 顺序变量: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 的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数据之间有次序和等级关系,不具有相等的单位,也不具有绝对的数量大小和零点,进行顺序递推运算。 等距变量:表明相对大小,相等的单位,零点相对,不能用乘除法反映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 比率变量:具有量的大小、相等的单位、绝对零点、进行运算,用乘除法处理数据,做比率描

中国钻石分级标准

中国钻石分级标准 钻石净度:几乎所有的钻石都或多或少地含有细微的杂质或一些生长纹,在10倍的放大镜下,鉴定师根据钻石中内含物的性质、成分、位置和大小等来评价钻石的净度等级。钻石中的内含物越少、越小越接近无色,钻石的净度级别越高,钻石也就越珍贵。在进行净度分级时,钻石的大小也有关系,如一颗半克拉的钻石和一颗三克拉的钻石,同样的位置有一个同样的内含物,半克拉的钻石的净度等级可能为VS2级,而三克拉的钻石的净度等级可能为VS1级。在向顾客介绍钻石的净度时,建议营业员避免使用“瑕疵”这类带有负面含义的词,可用“内含物”“内部特征”“外部特征”等中性意义的词向顾客解释。尤其对于一些对钻石知识缺乏了解的消费者来说,作为营业员应多向顾客宣传天然钻石不可避免地会含有内部、外部特征,例如:SI级及其以上的钻石都是很有价值的钻石,都属于“肉眼下无瑕”的钻石,它们的特征是肉眼下看不到的小瑕疵,不会影响钻石的光泽、火彩,更不会影响钻石的耐久度。 中国国家钻石分级标准将钻石的净度分为五个大级别,十个小级别。在进行净度分级时,要求钻石的净度分级就由2-3名技术人员共同无成,在十倍放大镜下,彩比色灯或其它日光灯下进行。 观测前,应对钻石进行清洁,在店内钻石柜台上应常备干净的钻

石专用的擦布,如尼龙织成的方帕、鹿皮等,并经常清洗、保持干净。 正确使用放大镜:平常惯用右手者,右手持放大镜,左手拿镊子夹住钻石或左手拿钻饰,平常惯用左手者则向反。将放大镜几乎接触到眼睫毛,双眼自然睁开,移动钻石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焦距。先从钻石台面开始观察,将焦距逐渐向下“压”,来观察钻石内部不同部位的净度情况,然后观察钻石底部由底尖到腰部的净度情况,再将钻石台面朝下观察腰围特征。 七种(外形瑕) 指钻石表面上的特征,可分为下列几种(在钻石鉴定证书上记载时以绿色来表示): (1)洞痕瑕:指在钻石表面上的洞痕而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裂痕、撞击或是抛光的程序中,在表面上造成的洞痕。 (2)刻痕瑕:指钻石表面上极小的擦伤,因长期佩戴,或是钻石相互磨擦所造成,通常出现在腰缘面上,或是各刻面的接看点上。(3)双晶线、晶结线、纹理线由于双晶,或主晶体与客晶体间的晶结,或是纹理在表面上造成的线痕。双晶线是因孪生晶体的抛光面硬度不同,原石经抛光后所遗留下的线痕。晶结线又称纹理线,是两个晶体因纹理不同,在抛光时若经过晶结所留下的线痕。 (4)原形瑕:是指钻石表面因保重而留下无抛光的表面,也可说是一种残渣,原形瑕通常在腰缘面上出现,冠部、亭部出现机会较少。 (5)刮痕瑕、车迹瑕:放在钻石纸中整包的钻石,常因彼此的摩擦而造成刮痕,或钻饰穿戴不小心而刮伤。

2018年江苏自考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真题与答案0696

“2018 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土地使用费属于( b ) A.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B.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C.预备费 D.流动资产投资 2.下列内容中不应计入材料基价的是( d ) A.材料原价 B.材料运杂费 C.采购保管费 D.施工过程中材料损耗费 3.二次搬运费属于( b ) A.直接工程费 B.措施费 C.间接费 D.利润 4.工程定额测定费属于( c ) A.直接工程费 B.措施费 C.规费 D.税费 5.下列属于企业管理费的是(d ) A.养老保险费 B.失业保险费 C.医疗保险费D.劳动保险费 6.间接费的计算按取费基数不同而不同,可以作为取费基数的是( A ) A.直接费 B.直接工程费 C.材料费 D.机械费 7.某工程营业额为1000万元,纳税人所在地为县镇,则城乡维护建设税为( B ) A.0.3万元 B.1.5万元 C.2.1万元 D.10万元 8.可行性研究费属于( B ) A.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B.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C.预备费 D.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9.下列项目中,可以不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是( C ) A.全部使用国有资金的大、中型建设工程 B.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 C.全部使用国有资金的小型建设工程 D.招投标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私人资金项目 10.人工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之间的关系是( B ) A.相等关系 B.互为倒数 C.正比关系 D.没有关系 11.机械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之间的关系是( B ) A.相等关系 B.互为倒数 C.正比关系 D.没有关系

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复习资料

就是“统而计之”对所考 察事物的量的取值在其出现的全部范围内作总体的把握,全局性的认识。教育统计: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它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进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教育统计学: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应用统计,是数理统计跟教育学、心理学交叉结合产物2、测量: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教育测量:就是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的规则在某种性质量尺上指定值 3、心理量表:心理测验工具与常模的结合 4、数据: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示的资料事实称为数据。计数数据:是以计算个数或次数获得的,多表现为整数。测量评估数据:借助测量工具或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指派给数字后所获数据。人工编码数据以人们按一定规则给不同类别的事物指派适当的数字号码后所形成的数据 5、称名变量: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并不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优劣。顺序变量:是指可以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的变量,具有等级性 和次序性的特 点。等距变量: 除能表明量的相 对大小外,还具 有相等的单位。 比率变量:除了 具有量的大小、 相等单位外,还 有绝对零点。比 率变量数据可以 进行加、减、乘、 除运算 6、次数分布:一 批数据中各个不 同数值所出现次 数多少的情况, 或者是这批数据 在数轴上各个区 间内所出现的次 数多少的情况。 简单次数分布 表:通常简称为 次数分布表,其 实质是反映一批 数据在各等距区 组内的次数分布 结构。相对次数: 各组的次数f与 总次数N之间的 比值 7、次数分布曲 线:从理论上讲, 如若总次数无限 增大,则随着组 距的缩小,这些 折线所接近的极 限便将成为极光 滑而富有规则性 的曲线,称为次 数分布曲线 8、散点图:用平 面直角坐标系上 点的散布图形来 表示两种事物之 间的相关性及联 系模式。散点图 适合于描述二元 变量的观测数 据。线形图:以 起伏的折线来表 示某种事物的发 展变化及演变趋 势的统计图,适 用于描述某种事 物在时间序列上 的变化趋势,也 适用于描述一种 事物随另一事物 发展变化的趋势 模式,还可适用 于比较不同的人 物团体在同一心 理或教育现象上 的变化特征及相 互联系 9、观测数据不仅 具有离散性的特 点,而且还具有 向某点集中的趋 势,反映次数颁 分布集中趋势的 量数叫集中量 数。中位数:位 于数据分布正中 间位置上的那个 数。如果一组数 据从小到大排 列,则中位数通 常是将这批数据 个数一分为二, 居于中间的那个 数。众数:一个 次数分布中出现 次数最多的那个 数,众数不唯一 可有一个或多 个。用符号表示。 离中趋势:数据 具有偏离中心位 置的趋势,它反 映了一组数据本 身的离散程度和 变异性程度。差 异量数:反映一 组数据离散程度 的量 10、一批数据的 算术平均数指的 是这批数据总和 数除以数据总次 数后所得的商 数。平均差:各 数据与其平均数 的离差绝对值的 平均值。方差: 数据的离差平方 数的算术平均 数。标准差:方 差的算术平方根 11、差异系数: 差异量数和集中 量数两相对比后 所形成的相对差 异量数。地位量 数:凡反映次数 分布中各数据所 处地位的量就叫 地位量数 12、相关:行为 变量或现象之间 存在着种种不同 模式、不同程度 的联系。这种联 系叫做相关。直 线性相关:两个 变量的成对观测 数据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上描点构 成的散点图会环 绕在某一条直线 附近分布 13、原始分数: 在测量工具上直 接得到的测值 (数字),叫原始 分数。相对评分 分数:通过被试 间相互比较而确 定意义的分数叫 相对评分分数。 绝对评分分数: 通过拿被试测值 跟应有标准作比 较来确定其意义 的分数叫绝对评 分分数 14、常模:测验 常模简称常模即 指一定人群在测 验所测特性上的 普遍水平或水平 分布状况。组内 常模:解释被试 原始分数的参照 体系,即被试所 属那类群体的 人,在所测特性 上测验取值的分 布状况。标准分 数常模:用被试 所得测验分数转 换成的标准分数 来揭示其在常模 团体中的相对地 位的组内常模 15、线性变换: 对所有要作变换 的值,都乘以同 一确定值然后再 都加上另一确定 值。测绘项目的 难度:被试完成 项目作答任务时 所遇到的困难程 度。项目的难度 指数:定量刻画 一个测验项目的 被试作答困难程 度的量数就叫项 目的难度指数。 得分率(通过 率):最通用的项 目难度指数的求 法,就是计算被 试在项目上的得 分率或者说通过 率。项目区分度: 就是项目区别被 试水平高低的能 力的量度。测验 信度:测验在测 量它所测特质时 得到的分数(测 值)的一致性。 它是对测验控制 误差能力的量 度,是反映测验 性能的一个重要 质量指标 16、观察分数: 如果从测验实施 过程中实际得到 的被试分数叫观 察分数。真分数: 被试在所测特质 上客观具有的水 平值。测量误差: 观察分数与真分 数的差就是测量 误差。信度系数: 利用同一测验向 同一批被试重测 两次所得的两批 独立测值,求出 其间的相关系 数,就可利用这 种重测相关系数 作为测验信度的 估计值。这样的 相关系数就叫信 度系数。稳定性 系数:由于重侧 法十分强调特质 的稳定性,所以 用这种方法求取 的信度系数就叫 做稳定性系数。 等值性系数:用 平行形式相关求 得的信度系数, 因为特别强调两 测验形式的等值 关系所以又叫等 值性系数 17、测量标准误: 实际测验中所得 测值偏离真分数 的程度叫做测量 标准误可记为。 测验效度:测验 实际上测到它打 算要测的东西的 程度。内容效度: 测验项目构成应 测行为领域代表 性样本的程度。 效标关联效度: 测验预测个体在 类似或某种特定 情境下行为表现 的有效性。结构 效度:测验测得 心理学理论所定 义的某一心理结 构或特质的程 度。效度系数: 测验分数与效标 1 / 8

钻石分级标准(精简版)

钻石分级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的抛光钻石的分级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的、未镶嵌的、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质量大于0.040g (0.20ct)的抛光钻石的颜色、净度、质量分级,切工分级仅适用于标准圆钻型切工钻石;也适用于已镶嵌的、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质量在0.200g~0.020g之间的钻石的品质分级。 本标准不适用于未镶嵌及镶嵌的彩色钻石分级,也不适用于经辐照处理、充填处理的未镶嵌及镶嵌钻石的分级。 2 术语(1) 2.1 钻石 diamond 钻石是主要由碳元素组成的等轴(立方)晶+系天然矿物。摩氏硬度10,密度3.52(±0.01)g/cm3,折射率2.417,色散0.044。使用"钻石"名词不考虑产地。 2.2 钻石分级 diamond grading 从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及质量(carat?)四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等级划分,简称4C分级。 ?:国际钻石贸易中仍然沿用克拉这一质量单位,1ct=200mg。 2.3 颜色分级 color grading 采用比色法,在规定的环境下对钻石颜色进行等级划分。 2.3.1 比色石 diamond master set

一套已标定颜色级别的标准圆钻型钻石样品。通常由7~10粒组成,依次代表由高至低不同的颜色等级。 2.3.2 比色灯 diamond light 色温在5000~7200K范围内的日光灯。 2.3.3 比色板、比色纸 white background 用作钻石比色背景的无荧光、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白色板或白色纸。 2.3.4 荧光强度 fluorescence degree 钻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的可见光强弱程度。 2.3.5 荧光强度对比样品 masterstone of fluorescence degree 一套已标定荧光强度级别的钻石样品。由3粒组成,依次代表强、中、弱三个级别的下限。 2 术语(2) 2.5 切工分级 cut grading 采用放大测量和镜下观察的方法,对钻石切磨工艺质量进行等级划分。 2.5.1 标准圆钻型切工 ideal round brilliant cut 由57或58个刻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圆形切工(见图1)。标准圆钻型切工各部分名称见图2、图3。 2.5.1.1 腰 girdle 钻石中直径最大的圆周。 2.5.1.2 冠 crown 腰以上部分。由33个刻面组成。

2017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最新复习资料

2017年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育统计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2、测量结果能在其上取定数值的量尺,从量化水平高低的角度可分为:名义量尺、顺序量尺、等距量尺与比率量尺。 3、在名义量尺上所指定的数字,只具有类别标志的意义,而无性质优劣,分量多寡的意义。 4、顺序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则较高,有优劣、大小、先后之别,如学业成绩评定优劣。 5、等距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又更高,这种数字是单位相等但零点可任意指定的线性连续体系上的值,如温度,可比可加。 6、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如身高、体重等。能加、减、乘、除 3、测量工作按一定的规则进行,体现为三种东西即:测量工具、施测和评分的程序与要求、结果解释参照系或参照物 4、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的两点突出差异:一间接性;二要抽样进行 5、数据的种类①从数据来源分成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和人工编码数据②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量 的性质分分为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等距变量和比率变量数据。 6、顺序变量、等距变量与比率变量的区别;顺序变量数据之间虽有次序与等级关系,但不具有相等单位,也不具有绝对的数量大小和零点,因此只能进行顺序递推运算,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等距变量不能用乘、除法运算来反映两个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能做加减运算。比率变量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7、数据三个特点 ①数据的离散性 ②数据的变异性 ③数据的规律性 8、统计一批数据的次数分布两种方法:一、按不同的测量值逐点统计次数;二、为了简缩数据以区间跨度来统计次数。如分数段统计 9、编制简单次数分布步骤 ①求全距②定组数③定组距 ④写组限⑤求组中值 ⑥归类划记⑦登记次数 10、相对次数分布表主要能反映各组数据的百分比结构 11、累积次数分布表还分成“以下”累积次数分布表与“以上”累积次数分布表两种。 “以下”累积其目的在于反映位于某个分数“以下”的累积次数共有多少 12、次数分布图两种表达方式:次数直方图和次数多边图13、次数分布曲线按形状有各种不 同类型 ①单峰对称分布曲线。正态分布曲 线也是这一类型曲线中的一种 ②非对称曲线即偏态分布。正偏 态: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 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 在一些考试中,若题目偏难,多数 考分偏低时,可形成正偏态分布。 而负偏态的次数分布偏向正好与 正偏态相反 14、几种常用统计分析图:散点图、 线形图、条形图和圆形图。 15、圆形图有其独特的功能,特别 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 类数据 16、集中量数有三个作用 ①向人们提供整个分布中多数数 据的集结点位置 ②集中反映一批数据在整体上的 数量大小 ③一批数据的典型代表值 17、集中量数有多个种类,最常用 的是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 种。其中算术平均数是使用最普通 的一个集中量数。 18、中数在下列情况中有较好的应 用价值①数据分布中有个别异常 值或极端值出现时,用平均数作分 布的代表值倒不如用中数作分布 的代表值来得客观合理②在次数 分布的某端或两端的数据只有次 数而没有确切数量时③在一些态 度测验、价值观测验或一般的民意 问卷测试中,通常向被调查对象提 出一些事项,要求被调查对象对这 些事项排序。那么,在这种资料的 信息数据整理分析中可应用中数 来概括各个事项的总体排序结果 19、常用的差异量数是平均差、标 准差和方差等指标 20、差异系数又称为变异系数和变 差系数,用符号CV表示。差异系 数是一种反映相对离散程度的系 数,即相对差异量数。它消去了单 位,因而适合于不同性质数据的研 究与比较。 21、数据在次数分布中所处的地位 可用百分等级来表示。百分等级也 称百分位。用记号PR表示。 百分等级反映的是某个观测分数 以下数据个数占总个数的比例的 百分数,在0到100之间取值。如 百分等级PR=75,与其对应的这个 百分位数,读作第75百分位数, 记作P75 20、相关:统计学上用相关系数来 定量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性 相关的强度与方向。 如相互关联着的两变量,一个增大 另一个也随之增大,一个减小另一 个也随之减小,变化方向一致是正 相关。 如相互关联着的两变量,一个增大 另一个反而减小,变化方向相反是 负相关。 相关系数用r表示, r在-1和+1 之间取值。 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大小,表示两 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 相关系数r的正负号,表示相关的 方向,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相关系数r=0,称零线性相关,简 称零相关; 相关系数|r|=1时,表示两个变量 是完全相关。 当0.7≤|r|<1,称为高相关; 当0.4≤|r|<0.7时,称为中等相 关;当0.2≤|r|<0.4时,称为低 相关;当|r|<0。2时,称极低相 关或接近零相关 21、积差相关是应用最普遍、最基 本的一种相关分析方法,尤其适合 于对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情 况进行定量分析 22、等级相关适用的几种情况 ①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 据,或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 列是连续变量的数据。如对学生的 绘画、体育测试成绩排名就属顺序 变量数据 ②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 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 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如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可测验加以 测量但学生的课文朗读水平却只 能根据若干准则由老师给予大体 的评估。 点双列相关适用于双变量数据中, 有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数据,如体 重、身高以及许多测验与考试的分 数;另一列数据是二分类的称名变 量数据,如性别 23、原始分数的意义必须要跟一定 的参照物(系统)作比较,才能真 正明确起来。 原始分数意义的参照物大体有两 类,一是其他被试的测值,即其他 被试在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 水平分布状态;二是社会在所测特 性上的客观要求,即被试在所测特 性上发展应该达到程度的标准 24、常模总是指某一具体测验(不 能简单地看成是其名称所指特性) 上的常模。常模总是特定的、具体 的,是就一定人群在具体测验上的 表现来说的。常模又可分为发展常 模与组内常模两大类。发展常模又 有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之别,组内 常模又有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 数常模之别 25、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常模这一科 学概念的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他 最早建立了智力测验的年龄常模。 发展常模就是某类个体正常发展 进程各特定阶段的一般水平 26、智商(IQ)=智力年龄/生理年 龄×100 27、组内常模又可分为百分等级常 模与标准分数常模两个类别。一个 分数的百分等级,就是该分数在所 属分数组中,取值比它小的分数个 数占该分数组总个数的百分数。百 分等级值只有可比性而无可加性, 不能累加求和与进一步求平均;这 是百分等级常模的一个局限所在 28、一个测验分数的标准分数,就 是以它所属分数组的标准差为单 位的,对它所属分数组的平均数的 距离 29、难度指数(p)取值越大并不 意味着项目越难,而是越易;指数 p的数字值与其代表的含义,方向 恰好相反 30、三种偏态分布: 如果一个测验对某一被试团体来 说,难度相对显得大,那么,被试 团体中大多数人就会得低分,被试 总分分布就会形成正偏态分布; 如果一个测验对某一被试团体来 说,难度相对显得小,被试团体中 就会有很多人得高分,总分分布就 会形成负偏态分布; 假定被试团体在某一特定方面,其 水平分布事实上是呈正态分布的, 若测验项目的难度确能做到对这 个被试团体来说是恰当的,那么对 这个团体施测这一测验,所得被试 测验总分分布自然也会呈正态分 布 31、“高、低分组求得分率差”的 办法就是将全体被试按总分多寡 加以排队,然后取得分最多的27% 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得分最少 的27%的被试作为“低分组”,最 后求这两个组上项目得分率(通过 率)的差来作为区分度指数的取值 31、人们就使用两个平行形式测验 来测查同一批被试,这样也可获得 同一批被试的两批独立测值,从而 通过求相关系数,估出测验的信度 32、效度验证工作大体分为三类即 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 度。效标关联效度又包含“并存” 效度和“预测”效度这两个小类别 33、测验即使相当有效,效度系数 r XY的取值也很少能超过0.70,一 般取值能达到0.40就相当不错了 34、根据课堂教学运用测验的一般 顺序来分可把学业成就测验分成 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 测验和终结性测验。 根据解释测验分数的方法不同可 把学业成就测验分成常模参照测 验和标准参照测验两类。 根据成就测验的实施方式与测验 载体,我们把成就测验分成口头测 验、纸笔测验和操作测验 35、纸笔测验优点 ①提高测验的效率,即同时可以进 行大团体的测验 ②便于完整记录学生在题目作答 上的反应 ③便于施测和评分过程的规范化 和标准化从而提高学业成就测验 的信度与效度④便于对测验中答 题信息的分析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