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

浅谈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内容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经济,它强调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废物利用。循环经济作为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的历史阶段,必然有其发展的社会必然性。本文从自然资源的稀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理念,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四个方面谈一下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关键词:循环经济必要性

正文:

循环经济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经济,它强调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废物利用。循环经济作为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的历史阶段,必然有其发展的社会必然性。本文从自然资源的稀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理念,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四个方面谈一下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的状况与发展趋势是制约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欧洲经济共同体在一份预测报告中,曾向人们发出这样的警告:现在如果用简单方法计算,即把资源的埋藏量用每年的消耗量去除的话,估计还可用500年,如果按复利法计算,假定每年消耗量以平均2.5%的速度递增,那就只能维持90多年了。最近,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报告对我国国情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是: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日益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森林资源已经处在其顶点

关于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调研与思考仪征市发改委张榕赵正斌辛俊杰张文君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仪征是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不仅处在宁镇扬三大城市城市之间,具有较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也拥有良好的产业形态,构建出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基础。近期,我们就仪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循环经济内涵及现状 1、循环经济含义、范畴、主体 循环经济含义是指: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其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范畴包括:狭义循环经济是指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广义的循环经济是指覆盖所有社会生产活动。(关于循环经济还存在着两种概念,一是“静脉产业”,是指废弃物资源化形成的产业;二是“动脉产业”,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的产业。)循环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工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 2、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从国际看,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许多国家

特别是德国、日本、美国以及欧盟等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出台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并将循环经济运用到各个领域。目前,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家庭废弃物利用率由1996年的35%提升至80%,其中玻璃、塑料、纸箱等包装回收利用率超过90%;废旧汽车经回收、解体,循环利用率达80%;垃圾再利用行业每年创造500亿欧元的价值和20多万个就业机会。日本的资源循环利用率也相当高,如空调循环利用率为78%、电视为73%、冰箱为59%、洗衣机为56%。另外,美国、瑞士等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也令人侧目,美国的废弃物利用率达40%,几乎所有的汽车全部被再循环使用,家用电器再循环率达80%,建筑工业再循环使用的钢条和钢板达到95%。英国、俄罗斯等生产钢使用的废钢铁在40%。 从国内看,经过短短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上,据有关研究,“十五”期间,我国回收的再生资源总量约4亿吨,年均回收量约8000万吨,年均增长12%以上。2006年,我国废金属、废塑料等主要再生资源的回收总量达1.03亿吨,总值2421亿元,占当年全国GDP(20.94万亿)总量的1.15%。在环境效益上,废铜铁、废铝、废塑料等,生产时消耗能源资源,属于载能产品;用来生产新的产品可以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回收利用1吨废钢铁,可产新钢0.9吨,节约铁矿石2—3吨,节能0.4吨标准煤,少产生1.2吨废渣;利用1吨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能1.2万吨标准煤,

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5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一系列影响人类生活和日益突现的环境问题。传统发展观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率的最大化,而很少考虑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问题,其结果是人民福利水平下降,经济发展难以继续维持。面对经济发展中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循环型发展道路。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04年和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建设循环型社会,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认同的发展模式。同时,“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发展循环经济符合资源有限性的要求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很不乐观的发展中大国。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水平上的贫国。比如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从资源利用效率看,目前我国创造世界(3DP的4%,却消耗了世界上31%的钢、30%的煤炭和50%的水泥。我国每创造1美元价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从资源再生化角度看,我国资源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废旧轮胎再生利用率仅有10%左右。据测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从资源消耗角度看,自2001年起我国万元,3DP能耗已经逐年下降,2004年又上升了14%。电力消耗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显然,今天重工业所必需的资源已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和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的考试-87分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 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 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 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 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 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 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2.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 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 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3.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4. ()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5. 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6. 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二、多选( 共3 小题,总分: 20 分) 1. 清洁生产应用于()。 A.治理污染

2017-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及趋势分析

2017-2021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及趋势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 (一)循环经济契合“一带一路”科学建设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众多,其自然环境、产业基础等千差万别,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始终保持绿色低碳,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当前,我们应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着力,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建设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辅相成、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科学路径。 1、建设生态廊道,实现协调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创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创新。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在传统区域增长极的基础上,依托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城市群和城市带,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比如,就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而言,已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城市带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麓城市带。这些城市群和城市带成为所在区域协调发展的龙头。当前,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正呈现多点带状延伸、区域连绵发展的态势。“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应坚持生态导向和环境保护原则,做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使“一带一路”成为生态廊道。立体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应坚持绿色低碳建设、绿色低碳运营管理,充分考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交易市场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城镇规划选址等都要综合考虑地理、地形、气候与环境等条件,力求科学合理,坚守生态底线。比如,在位于“胡焕庸线”以西的我国西部地区,年降雨量大都在400毫米以下,多为草原、荒漠和雪域高原之地。其间也有少数地段形成绿洲,适合进行城镇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承载地、人口的集聚地,但多为孤岛式发展。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些区域也有了较快发展。但根据近70年的人口调查,“胡焕庸线”以西人口的增长仍然非常有限。总体看,受生态条件限制,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较低,聚集大规模产业、大规模人口的能力较弱。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的功能区大多位于西部地区。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研究产业和城镇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特点和规律,依据各地区具体的自然、经济、历史、空间等条件,以可持续发展和综合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 区的几点思考 关于*** 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园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根据省经委《关于做好全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园区的实际开发建设步伐,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封闭或半封闭循环 1、努力实现重点生物制药产业循环链依托园区的生物制药企业,在形成“玉米—淀粉—副产品蛋白—饲料—养殖业、畜牧业—有机肥料—玉米种植”,半封闭循环的同时,主产品“玉米淀粉—生物发酵原料药—药物制品制剂—人用或兽用药品”,实现了科学循环发展。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努力拓展上下游产品加工,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入区建设。 2、完善“煤电铝”循环产业链重点依托粉煤灰生产铝硅系列合 金项目,电厂发电后所产生的粉煤灰,经高科技提取氧化铝,氧化铝通过电解生产电解铝,进而发展铝制品加工。目前,***集 团拟投资35 亿元在园区建设年产25万吨电解铝项目。围绕 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园区还将逐步发展下游产品加大对项目的扶持力度。园区依托电厂基本形成“发电—高铝粉煤灰综合利

用—电解铝—铝型材加工”产业链。 二、积极扶持引进节能、环保项目 1、*** 节水工程面对园区污水处理压力日益加大的局面,园区积极提倡企业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全面减少污水排量。*** 三、四期工程增加投资近10 亿元改用空冷技术,对一、二期工程冷却水采取反渗透法集中处理,对污水纯化实现再生利用,每年节水300 多万吨,减少排量500万吨,继续推广该项目在自备电厂项目上得到应用。 2、**8 公司污水利用项目 ***淀粉公司利用川效分离器回收凉水塔蒸汽补充循环冷却水,使之长期循环无需补给也无需排放,既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消耗,又对环境无污染,利用淀粉污水经蒸淋浓缩制取玉米浆为石药提供生产原料,实现了变废为宝。推广该技术在***** 等其它企业中的应用,实现污水零排放,有效保护园区环境。 3、水电一体化项目 ******* 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拟投资5150 万元,在一期淀粉项目的基础上生产液糖、变性淀粉及工业酒精,提高淀粉产品附加值。同时,***** 将与XX***** 公司合作,引进德国的水电一体化项目,进行环境改造。即利用一期工程淀粉污泥,通过沼气能量转化进行发电,园区将大力扶持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步扩大污水的利用范围,鼓励其他企业的有机污水也统一由该项目处理。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企业课后题答案

1.【单选题】可通过下面()方法,判定出现了环境问题 A生态效率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B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质量标准 C大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负荷小于环境承载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2.【单选题】网上学员该课程成绩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观看视频 B单元测试 C作业 D期末测试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A 3.【单选题】人类总环境负荷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产业分布 B人口规模 C社会关系 D资源储量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4.【单选题】 IPAT 方程中的 A 可以表示成以下哪个方式()。 A GDP B C O2 排放量 C室内温度

D人均住房面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5.【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出现环境问题 A生态效率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B经济增长速度高于生态效率增长速度 C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社会福利增长速度 D生态效率增长速度低于服务总量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6.【单选题】人类与环境间存在着以下关系()的辩证关系 A既对立又统一 B既独立又相互制约 C既矛盾又相互联系 D既破坏又保护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7.【单选题】以下哪一指标可能反映IPAT 中的 T A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量 B能源消耗量 C能源储量 D产品产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8.【单选题】以下哪一指标可用作某系统的环境负荷

A单位服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B温室气体排放量 C单位产品的矿产资源消耗量 D产品产量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 B 9.【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更有可能变差() A污染物人为排放速率高于自然循环速率 B污染物人为排放速率低于自然循环速率 C污染物人为排放量高于资源储量 D污染物人为排放量高于生态效率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10. 【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更有可能变差() A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 B环境负荷类型较多的地区 C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 D发展速度较慢的地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11. 【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形的环境质量更有可能变差() A生态效率较发展速度提高更快的地区 B生态效率较发展速度提高更慢的地区 C技术发展较快的地区 D产业结构调整较快的地区

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 对我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对我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特别是能源需求快速上升,供需矛盾日益突现,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缓解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而且直接关系到生态县建设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实质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首先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其次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了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三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二、我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县坚持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同时也为下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1、健全、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循环经济建设的引导。出台《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大=秘=书=网=站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龙游县2006年度发展工业循环经济行动方案》,制订《龙游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运用经济激励手段,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节约能源,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改革,降低生产成本;规范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和经营行为,用足用好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结合“生态县建设”,在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制定《龙游县淘汰拆除水泥机立窑实施方案》,力争在2007年前淘汰全部水泥机立窑,编制出台了《龙游县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加强地方生态型消费宣传,大力推广使用绿色技术产品。 2、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建立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我县对清洁生产工作十分重视,2004年以来有十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其中恒达纸业有限公司和腾龙竹业有限公司被评为浙江省绿色企业。十家实施清洁生产企业实施无/低费方案237个,中/高费方案44个,共投入清洁生产资金4237万元,每年可节煤19072吨,节电1313万度,节水384万吨,节浆200吨,减排CoD、SO2等污染物2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支持废物、废料、废旧物资的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更好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使废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节约成本,又治理了三废。如绿得农药化工公司淘汰高毒农药,开发高效、低毒、高附加值的农药产品,其中IDA法草甘膦生产技术和ADC二个产品分别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该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效益连年翻番,2003年产值1.23亿元,利润1252万元,2004年产值2.4亿元,利润3280万元,2005年产值3.07亿元,利润5363万元,2005年投入技改资金1600万元,新增销售收入0.6亿元。该公司2005年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500%,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下降率85%,固废排放下降率82%,废气排放下降率10%,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综合能耗利用比率30%,“三废”综合利用率75%,“三废”达标排放率100%,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理率100%。二是充分利用资源,上马余热发电。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一方面有大量的中、低温余热排放掉,另一方面又消耗大量的电能,如何将中、低温余热转换为电能并用于水泥生产,从而进一步降低水泥生产能耗,节约能源,是水泥产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浙江青龙山建材有限公司积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新路子,引进国内先进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建成一座总装机容量为2×3000千瓦的纯余热电站,这是我市首个利用纯余热发电的项目,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纯余热电站的建成既充分利用资源,又

我国循环经济政策解析

我国循环经济政策解析 时间:2008-05-05 14:42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417次 分享到: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循环经济作了全面部署,会同国家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并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会议,总结了各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党的十七大首次把资源环境问题列为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并提出了循环经济要形成较大规模、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再生金属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 在全国人大财经委、环资委的组织领导下,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已正式颁布,《循环经济法》立法工作进展顺利。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配套法规正在抓紧制定,《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即将颁布。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修订调整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修订和实施了《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加大了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2007年中央财政新增70亿元节能奖励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27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有关部门发布了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机制,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配合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加快《循环经济法》立法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配套法规体系建设。抓紧与国务院法制办协调,尽早出台《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同时,加快建立与废纸、废塑料等回收利用相配套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完善节能、节水和再生产品标准和标识等。 (二)加快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组织编制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制糖等重点行业和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再生金属利用等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在组织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时要对资源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充分体现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根据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

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和分析

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和分析 一、循环经济的优势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受宇宙飞船的启发提出,但其诞生后并未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在整个经济系统以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评价原则,简称“3R”原则。 1、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 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同化能力。 2、循环经济遵循“资源化”原则(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 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来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3、循环经济遵循“无害化”原则(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

目标 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应增强购买再生产品的意识,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必要性 (1)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非持续局面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我国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将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然而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2)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壁垒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发展中国家物质生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灾祸。一方面,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把环保作为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谈判的砝码,迫使发展中国家做出更大的让步。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设置了一些环境壁垒,打破这些壁垒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重大动力。同时,发达国家的援助也不断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有利于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加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因此,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国际关系和国家间政治斗争的矛盾焦点,也是关系国际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国际环保标准。 (3)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由于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考试题及答案——72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2.()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3.“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是()提出的。 A.钱易 B.蕾切尔?卡逊 C.卡诺勒斯 D.奥巴马 4.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是日本含量的()倍。 A.3 B.5 C.8 D.11 5.(),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6.()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A.伦敦 B.纽约 C.德兰 D.巴黎 7.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8.十五计划中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387 B.487 C.587 D.687 9.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10.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二、多选(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对工业企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及生命周期分析 B.? 加强研究开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C.? 执行国家及地方法规,向公众定期报告企业环境行为 D.? 对社会公众负责,与社会公众合作 2.清洁生产的预期效益是()。 A.? 环境效益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一、关于循环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指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 济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首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 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 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要求改变生产的社 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求改变环保企业 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发展循环经济要解决的目标问题———生态环境和资源 问题说到底是经济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在技术层面上实 行试点,面临着很多困难,涉及到对经济增长、就业与环境之间的深层 次矛盾问题,需要对若干理论实行分析,才能制定合理的配套政策,有效推动。 1.关于污染治理的经济学问题 经济学对污染的定义可表述为外部不经济,也就是未签订契约就将生 产成本的一部分强加给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说,污染是违背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规律而形成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源于生态环境没有作为生产要素并界定其产权。在自然特征上,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天然性、流动性、外部性等特征决定了其产权难以实现私 有化,任何私人和企业都无法有效行使对生态环境的产权,只能由国家 政府代表社会来实施。当政府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园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根据省经委《关于做好全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经环资[**]158号)文件精神,结合园区的实际开发建设步伐,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封闭或半封闭循环 1、努力实现重点生物制药产业循环链 依托园区的生物制药企业,在形成“玉米—淀粉—副产品蛋白—饲料—养殖业、畜牧业—有机肥料—玉米种植”,半封闭循环的同时,主产品“玉米淀粉—生物发酵原料药—药物制品制剂—人用或兽用药品”,实现了科学循环发展。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努力拓展上下游产品加工,吸引的优质”项目入区建设。 2、完善“煤电铝”循环产业链 重点依托粉煤灰”生产铝硅系列合金项目,电厂发电后所产生的粉煤灰,经高科技提取氧化铝,氧化铝通过电解生产电解铝,进而发展铝制品加工。目前,***集团拟投资35亿元在园区建设年产25万吨电解铝项目。围绕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园

区还将逐步发展下游产品加大对项目的扶持力度。园区依托电厂基本形成“发电—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电解铝—铝型材加工”产业链。 二”target=“_blank”title=“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积极扶持引进节能、环保项目 1、***节水工程 面对园区污水处理压力日益加大的局面,园区积极提倡企业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全面减少污水排量。***三、四期工程增加投资近10亿元改用空冷技术,对一、二期工程冷却水采取反渗透法集中处理,对污水纯化实现再生利用,每年节水300多万吨,减少排量500万吨,继续推广该项目在自备电厂项目上得到应用。 2、**8公司污水利用项目 ***淀粉公司利用ⅲ效分离器回收凉水塔蒸汽补充循环冷却水,使之长期循环无需补给也无需排放,既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消耗,又对环境无污染,利用淀粉污水经蒸淋浓缩制取玉米浆为石药提供生产原料,实现了变废为宝。推广该技术在*****等其它企业中的应用,实现污水零排放,有效保护园区环境。 3、水电一体化项目 *******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拟投资5150万元,在一期淀粉项目的基础上生产液糖、变性淀粉及工业酒精,提高淀粉产品附加值。同时,*****将与北京*****公司合作,引进德国的水电一体化项目,进行环境改造。即利用一期工程淀粉污泥,通过沼气能量转化进行发电,园区将大力扶持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步扩大污水的利用范围,” target=“_blank” title=“范文参考写作网站”>范文写作鼓励其他企业的有机污水也统一由该项目处理。 4、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 **全部建成后,每年将产生约300多万吨粉煤灰,这些粉煤灰根据传统方法除少部分用于建筑外,多数都是露天堆放。堆放粉煤灰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环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80分考卷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80分考卷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十五计划中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387 B.487 C.587 D.687 2.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3. (),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4.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5.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是()提出的。 A.钱易 B.蕾切尔?卡逊 C.卡诺勒斯 D.奥巴马 6. ()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A.伦敦 B.纽约 C.德兰 D.巴黎 7. 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是日本含量的()倍。 A.3 B.5 C.8 D.11 8. 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9. 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10. ()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清洁生产的预期效益是()。 A.? 环境效益 B.生产效益 C.? 经济效益 D.? 总效益 2. 光化学的污染主要来源是()。 A.化工厂 B.人类垃圾 C.汽车 D.环境污染 3. 新型超级汽车的特点是()。 A.? 超轻 B.? 超低摩擦

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2011年5月河北学刊May.,2011第31卷第3期Hebei Academic Journal Vol.31No.3 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叶梅 (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中伴随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制约的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寻求经济增长的新模式,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要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中国;发展模式;选择 [作者简介]叶梅(1968—),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高级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1)03-0159-03[收稿日期]2010-12-16 循环经济利用生态学原理,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循环经济是一种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高速、持续发展,经济总量有了巨大的增长。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矛盾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引入循环经济作为支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一、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循环经济概念于1990年代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理念倡导阶段(2002年)、国家决策阶段(2002—2005)、全面试点示范阶段(2006年以来)。 首先,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公众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前提。树立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作出努力,更需要公众积极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或通过开展有影响力的活动,鼓励单位和个人树立循环经济观念;二是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对循环经济进行广泛宣传,使民众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循环经济纳入了国家决策层面。中国政府意识到当前经济模式对环境资源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越加严重。通过一些积极的举措,如制定法律法规,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在社会、企业中积极推广循环经济模式。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已经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及战略目标,并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 再者,组织试点示范。中国已在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省市四个层面上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重点行业领域在推广循环经济上,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循环经济,对于加快中国产业化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 在中国,循环经济从理念引入、理念倡导到具体实践这一过程还不长,但围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已经出台了不少单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制定了4部环境法律、8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260多项环境标准[1],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但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仍然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或其他保障措施。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政策,虽然有许多原则和做法比较全面地体 951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十大成果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十大成果 2015-10-31 16:08 在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召开之际,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赵家荣撰文“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十大成果”,全文如下: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赵家荣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我国从国家层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经历了“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发展时期,整整十个年头。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

成效,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循环经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提到新的战略高度,把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坚持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二、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2008年8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确立了循环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1.1中国循环经济概况 1.1.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脉络 从20世纪末中国学者根据德国和日本的相关做法开始引入循环经济到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经历了理念倡导、国家决策和试点示范之后,中国经济的崛起带来了循环经济的全面推进。早在2004年就有学者指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主要是物质流管理,这与德国在2004年之后的环境政策新理念相吻合。循环经济主要的实践形式开展在企业、产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企业层次上的清洁生产方式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原料循环利用和能量阶梯级利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包括企业之间搭建生态产业链条和建设高效共享的能源、水等公共资源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层面上,我国学习日本的“静脉产业”积极建立回收、再利用和资源化各类废弃物的产业,通过世博会在消费领域积极倡导资源能源节约、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但是2011年1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绿色经济TIO 峰会上国家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表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的再利用是下策。发展循环经济的上策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他表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环境友好型体系作为重要的抓手,这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着力点。 1.1.2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三种区域战略模式 根据目前中国循环经济推广的实践情况,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经济条件、资源环境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和转型的类型不同,其具体实践模式各具特点,相关政策所呈现的需求不同。从地区经济发展阶段、技术经济水平和发展目标看,中国目前循环经济出现了三种区域战略模式。 中国的西部地区存在着交通不便、资金和技术匮乏、人力资源稀缺,生态脆弱等不利因素。20多年来,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资料显示,我国18%的GDP是以“生态透支”换来的。而西部地区的就是这种“生态透支”的典型代表。对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贵阳来说,作为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代表,只有做好自己提出的“两个环节、三个核心系统和八个循环体系”建设,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技术的飞跃。 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资源存量的不断减少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它们的环境和资源没有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2002年提出的“3+1”循环经济模式成为了它们现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旋律。 而江苏苏南、上海、浙江等地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从发展阶段看,循环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是同步合拍的,技术经济条件和制度条件都较好。所以东部地区通过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结合生态省建设,立足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分别制定了循环型社会规划,并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1.2从德日模式看中国模式的发展趋势 1.2.1德日模式与中国模式的对比 走在全球循环经济领域前列的国家有很多,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和日本。他们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典型代表,被许多国家模仿和借鉴 德国通过发掘公众潜力,吸引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并呼吁他们承担责任,利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尽早调整生产规则减少危险废物和降低长期成本,运用循环经济原则带来长期经济效益的手段来推广循环环境政策新理念并到达整体性的物质流管理。 与德国相比,虽然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称谓不同,但是他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是基本一致的。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采用一种“动”“静”结合的模式,即环保产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