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至2020年)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至2020年)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至2020年)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至2020年)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围绕民航优先发展战略,阐明我省民航未来十年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编制和实施本规划,对于促进全省民航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意义重大。

一、全省民航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就

——确立了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确定了民航优先发展的战略,民航正逐步成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机场基础设施的地位已经确立。

——运输业务量增长迅速。2001年至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19.3%和12.7%,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2.5%和14.2%,均高于全国民航平均增长水平。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

- 2 -

吞吐量分别达到918万人次和8.8万吨,其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870.8万人次和8.6万吨。郑州机场客运吞吐量在全国民用机场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2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0位,并于2008年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我省现有郑州新郑、洛阳北郊和南阳姜营3个运输机场和安阳、郑州上街两个通用航空机场。“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三个运输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实施了郑州机场货运站改扩建、次降仪表着陆系统、除冰坪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完成投资约20亿元,机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安全文明服务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民航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未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文明服务成效显著,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居全国前列。郑州机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文明机场”。

——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成立了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研究制定全省民航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成为国内地方政府民航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

――航空经济综合带动效应日益显现。随着郑州机场客货运业务的高速增长,全省航空经济快速发展。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 3 -

获得国家批准,“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工程实施,航空口岸功能不断扩大和延伸,搭建了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企业入驻,带动全省出口高速增长,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

(二)主要问题

1. 民航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协调。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2010年全省GDP总值

2.3万亿元,占全国的5.76%,居全国第五位,中部第一位。尽管过去几年全省民航运输量增长迅速,但是航空运输规模依然偏小,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仅占全国的1.6%和0.8%,居全国第十八位,中部第三位,与河南人口大省和中部地区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2.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机场布局不合理,经济较为发达的豫北地区以及一些相对偏远的山区等缺少运输机场;二是全省民用机场隶属关系复杂,统筹发展的难度较大;三是航线网络结构不合理,通航点数量和航班密度不能适应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航线尤为突出。

3.民航资源紧缺。一是空域资源紧缺;二是基地航空公司偏少,航空公司运力投入不足,特别是部分热点航线、支线和货运飞机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是人力资源紧缺,民航人才建设体系尚不完善。

- 4 -

4.民航业自身发展水平低。航空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与民航运输相配套的航空器零部件制造、修理和航空服务业,规模经济效益低。配套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民航快速发展的需要。工作系统性不强,整体服务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5.民航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偏低。我省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仍处于产业转型期,与民航关联度比较高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依然偏小,外向型经济不够发达,推动航空运输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6.郑州机场国际航空市场规模偏小,和大型枢纽机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一是国际旅客运输量偏小;二是国际航线数量偏少;三是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少。国际航线运力投入不足,出入境旅客被周边大型国际机场分流现象突出。

二、面临的形势

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将推动交通运输业持续繁荣。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民航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国民航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我省民航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把郑州机场建

- 5 -

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为我省民航业发展明确方向和相关政策措施。随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加,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民航与贸易、旅游等关联产业相互促进,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以航空港为中心,公路、铁路、航空、轨道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建成,为民航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民航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我省以郑州机场为依托,建设多种产业集聚发展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带动人流、物流的加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民航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我省民航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机场基地航空公司数量少、规模小,运力短缺;航线网络结构不够合理,未形成完善的枢纽轮辐式航线网络;二是从交通衔接看,我省陆路交通网络发达,但尚未与航空网络形成有效对接,发展多式联运体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周边省份机场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加速改善,枢纽机场竞争加剧;四是高铁的发展对中短程航线造成一定冲击,加快发展民航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 6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这一总体战略目标,统筹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陆空衔接,发展多式联运,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打造国际货运集散中心和全国重要的航空客运中转换乘中心。坚持适度超前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在保障航空安全的前提下,以满足航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河南民航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河南民航业综合竞争实力,发挥航空运输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和带动作用,促进河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贯彻落实持续安全理念,在确保航空、空防和地面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民航大发展。

坚持适度超前。结合我省实际,适度超前规划和建设全省机场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坚持统筹协调。注重统筹兼顾、区域协调,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举、速度与质量并重、结构和效益统一。

- 7 -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河南民航创新能力,将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转化为民航发展的动力,努力加快民航现代化进程。

坚持节能环保。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资源,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民航发展机制。

(三)主要目标

至2020年,河南民航业基本发展成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战略性先导产业,航空运输持续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

——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15年,完成郑州机场二期、洛阳机场、南阳机场扩建工程以及信阳、商丘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全省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5个。到2020年,建成豫东北和鲁山机场;规划研究三门峡、潢川、周口、济源等支线机场。全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航线通达”的运输机场体系。

——航空运输能力显著提高。至2015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18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5万吨,其中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至2020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2万吨,

- 8 -

其中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

——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功能完备。至2015年,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区港联动工程、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等建成并投入使用;覆盖全国、连接世界各大区的枢纽轮辐式航线网络基本形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已经建立,实现空地高效对接。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基本建成。2015年实验区建设初见成效,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货运集散中心,培育形成全国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初步构建起现代航空都市基本框架。

——通用航空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完成我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配合国家全力推进低空空域开放,全面发展通用航空。合理规划布局全省通航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初步形成全省通航机场体系和航线网络,做好通航相关的航空制造、维修等产业集聚,成立一定数量的通用航空公司,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要和航空消费需求。

四、构建省内运输机场体系

(一)省内运输机场布局

规划期内,建成信阳明港、商丘、豫东北和鲁山4个民用机场,规划研究三门峡、潢川、周口、济源等支线机场。全省将初步建立以郑州机场为核心,以洛阳、南阳、信阳明港、商丘、豫东北、鲁山机场为辅助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运输机场体系。

- 9 -

- 10 -

图1 : 河南省运输机场规划布局图(2011-2020)

(二)战略定位

——郑州机场。建成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成为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中心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河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间布局的核心。 现有机场

拟建机场

规划机场

南阳姜营机场 洛阳北郊机场

商丘机场 明港机场

豫东北机场

三门峡机场 鲁山机场

潢川机场

郑州机场

周口机场 济源机场

——洛阳北郊机场。发挥飞行训练教学优势,大力发展飞行执照培训和学历教育,建设成为全国主要的飞行员培养训练基地;与郑州机场错位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干线机场;郑州航空枢纽的主要备降机场。

——南阳姜营机场。服务本地航空市场,支撑豫西南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省内重要的支线机场;大力发展飞行员培训,逐步对社会公众开放,建成具有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的飞行训练中心。

——信阳明港机场。服务豫南、鄂北地区,服务大别山地区红色旅游和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为省内重要的支线机场。

——商丘机场。服务豫东、苏西北和鲁西南地区,促进商丘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成为省内重要的支线机场。

——豫东北机场。适时做好安阳机场的迁建工作;服务豫东北、冀南地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已有的通用航空基础,把安阳打造成全国“航空运动之都”,成为公共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一体化发展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鲁山机场。服务于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和旅游发展,成为省内重要的支线机场。

——三门峡机场。省内支线机场,带动豫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伏牛山旅游资源开发。

——潢川机场。省内支线机场,为鄂豫皖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11 -

(三)基础设施建设

1. 未来十年内,省内运输机场建设和配置新设施的布局与规模概括为:

表1:河南省规划期内运输机场规模等级(2011-2020年)

- 12 -

2. 规划期内重点推进和完成的规划建设项目:

表2:规划期内河南省民航运输机场规划建设项目表

- 13 -

五、建设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

(一)发展目标

按照“货运为先,以货带客;国际为先,以外带内;以干为先,公铁集疏”的原则,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提升航空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吸引国内外航空公司,建立通达、通畅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提高中转经停比例,将郑州机场建成集客、货运于一体的功能齐全、运转高效、辐射全球的国内大型航空枢纽。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以第二跑道、第二航站楼和综合交通换乘中心为主要内容的郑州机场二期工程,适时启动第三跑道和T3航站楼前期工作。完善机场配套设施,提升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口岸设施功能,打造便捷的中转流程,营造顺畅的通关环境。优先发展航空货运,发挥郑州机场一类口岸和郑州综合保税区聚集要素的优

- 14 -

势,配套建设物流、信息和商贸设施,优化机场货运设施布局,建设物流专用通道和航空快件集散分拣中心,建成综合保税区和机场货站以及“区港联动”信息系统。

(三)优化航线网络布局

研究调整郑州航线网络布局,科学规划“航班波”,形成以郑州机场为中心,国际和国内航线网络有机结合的轮幅式航线网络。

——建立国际和地区航线网络。按照“开美、稳欧、拓非、联亚”的思路,建设连通四大洲的航线网络。开通美洲航线,以美国的安克雷奇、芝加哥、洛杉矶三个机场为主要连接点,辐射北美市场;巩固欧洲航线,以莫斯科、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三个机场为主要连接点,辐射欧洲市场;拓展非洲航线,以开罗、约翰内斯堡两个机场为主要连接点,辐射非洲市场;联通亚洲航线,以香港、台北、仁川、大阪、新加坡、迪拜六个机场为主要连接点,联接辐射亚洲市场。

——完善国内干线网络。发展快线化旅客运输,建立郑州与北京、上海、广州等门户机场的航空快线;提高郑州与其它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的航班密度。

——构建以郑州机场为中心的支线网络。支持和鼓励支线航空公司开通郑州至周边省会机场及所有支线机场的空中航线,优化乘机流程,开展联营联运,构建“干支衔接、协调发展”的航线网络结构,实现支线航班对干线和国际航班的“喂给”功能。

——打造“郑州中转”品牌。大力拓展中转市场,设计、完善“中

- 15 -

转产品”,引导航空公司提供多层次、差异化的航空服务,提高郑州机场中转经停旅客比例。

——完善货运航线网络。支持和鼓励航空货运企业在郑州建设航空货运基地、货运分拨中心和快件处理中心;鼓励货运航空公司与铁路、公路和物流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大力发展以“卡车航班”为主的多式联运。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国、连接国际的货运航线网络。

(四)引进培育航空公司

通过政策引导,与国内外大型航空企业合作,引进和培育航空公司总部,大力发展基地航空公司。完成河南航空公司重组复飞和南航河南分公司重组;引进2家以上的基地航空公司,争取2至3家国内、国际大型货运航空公司在河南设立航空转运中心。至2015年,省内机场过夜飞机达到50至60架;至2020年,省内机场过夜飞机达到100架。

六、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际产业分工规律,立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国家民航发展战略需要,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和主要任务,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一)总体思路

按照“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总体要求和科学布局、集约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主体,以综合保税区和关联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 16 -

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着力加强政策支持,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航空物流、航空偏好型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航空经济集聚区,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二)战略定位

1.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不断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网络设施,健全多式联运体系,增强客货集疏能力,将实验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2.国家内陆开放新高地。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实验区聚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3.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赋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主体区新的功能,布局新产业,培育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4.中西部地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集聚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实验区率先走出一条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子,实现产业高级化,成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引领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5.现代航空都市。通过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以机

- 17 -

场带物流,以物流促产业,以产业兴新城,推进产城互动、产城融合,优化城市形态,形成畅通、生态、智慧、活力的现代航空都市。

(三)空间布局

以郑州机场为核心,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及其周边区域为重点,规划建设航空物流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商务服务区和生态功能区,加强与周边其他区域的产业和功能对接,形成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的发展区域。

(四)产业布局

1.航空核心类产业

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业。依托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结合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完善扶持政策体系,打造宽松优良的软硬件环境,做大做强河南航空运输业。强化郑州机场综合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进驻,多元发展运力,形成优势互补、良性竞争格局。重点培育和支持1至2家客运基地航空公司构建以郑州机场为中心的客运航线网络,大力开展国际、国内旅客运输,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支撑郑州机场成为国内大型航空枢纽的骨干航空公司。引进、培育壮大全货运基地航空公司,构建国内枢纽型货运航线网络;引进2至3家国际大型货运航空公司,开辟世界主要航空货运枢纽与郑州机场的国际货运航线,增强郑州航空货运的网络辐射能力,形成国内、国际的货物集散中心和货运枢纽。

- 18 -

大力发展航空制造与维修产业。2020年以前,引进现代大型航空器零部件研发、制造等航空产业链上游的航空制造企业在区内集聚,拉动全省材料、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特种加工、电子和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引进2至3家航空器维修、大修和改装企业(MRO),使其具备波音和空客等系列现代大型飞机的机身检修和客改货能力;引进或成立航空器附件维修企业和航空器维修人员培训机构,形成对航空工业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依托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建设航材储运和配送中心;引进一批航空地面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形成航空地面特种设备研发和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依托我省航空产业基础,培育发展一批直升机、航模、轻型航空器、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器整机与零部件研发、制造和维修企业;引进、培育飞行员培训机构和通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培训机构。

2.航空关联类产业

发展临空加工制造业。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制造、电子维修等依托“空运”、临空指向性强、时效要求高的现代高端制造业,打造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航空枢纽周边区域资源,引进生物制药、光学仪器、精密机械、新能源汽车、通讯电子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鲜活产品、冷链、花卉等与航空运输高度关联的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聚集航空金融、资产管理、商务服务、管

- 19 -

理咨询等知识、信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电子产品交易展示中心、科技成果发布中心、总部经济聚集区、金融离境结算中心和高端人才培训中心等。

3.航空引致类产业

发展航空物流业。以郑州机场为依托,充分发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口岸作业和综合服务等功能,以“区港联动”为优势,建设综合性的现代航空物流体系。引进国内、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及航空物流企业,重点发展时效性强的国际、国内快递、邮政转运、保税物流和高新技术产品物流。

发展支持型服务产业。充分利用航空业所带来的客流、物流等资源,加快发展仓储、酒店、餐饮、购物、医疗、文化娱乐、广告、停车等各类辅助、配套和支持型服务产业。与国家有关航材、航信等企业合作,加快郑州航材会展业发展。利用机场门户功能和我省丰厚的旅游资源,发展高水平的、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中心及机构。

鉴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正在编制中,尚未获得国家批复,该部分内容以国家的正式批复规划内容为准。

七、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抢抓国家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我省在通用航空运营和制造方面的良好基础,加快全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一)规划与政策

完成《河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 20 -

力争2020年前,形成全省范围内的低空航线网络。根据国家有关扶持政策,探索研究我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通用航空作业、航空运动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医用、警用、应急救援等公益性航空服务体系。

(二)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

依托航空运动与飞行训练两大优势资源,努力构建完善的通用航空产业链和服务体系,重点发展“一个中心、两个基地”。

“一个中心”。在郑州机场建设公务机运营服务中心,引进公务机公司和主要从事公(商)务飞行的通用航空公司设立总部或运营基地。

“两个基地”。打造安阳和郑州上街两个通用航空基地。充分发挥两地已经具备的通用航空产业基础和空域资源,做大做强航空运动及飞行训练,提升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带动通用航空制造、维修、航模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人工降水、医疗救护、紧急救援、航空探矿、空中游览、航空摄影、空中广告、海洋监测、渔业飞行、气象探测、科学实验、城市消防、空中巡查指挥、农林作业等相关服务业,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通用航空产业链。

(三)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至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18个地级市统筹规划建设包括通用航空机场、临时起降点、通用航空固定运营基地(FBO)及飞行服务站在内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初步形成全省通用航空机场体系和直升机起降点网络。鼓励通用航空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通

- 21 -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一览(2004-2012)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一览 2004年-2012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支出、以及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力争通过5-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同时将推进水价改革,稳步实行阶梯式水价制度。 力争未来10年水利年均投入较2010年高出一倍,并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农村需求,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三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措施。 2009年《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新土改,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权。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明确了旨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一系列措施。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出财政支农投入及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12年河南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2012年河南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各省辖市的省重点项目数量分别为——郑州市295个、开封市34个、洛阳市102个、平顶山市36个、安阳市40个、焦作市48个、鹤壁市40个、新乡市67个、濮阳市44个、许昌市59个、漯河市42个、三门峡市38个、南阳市70个、商丘市48个、信阳市37个、周口市37个、驻马店市42个、济源市24个。 一、康项目16个 竣工项目1个 1郑州航空港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30万吨供水厂一座、104立方米/小时燃气门站5座、380吨/小时热源厂一座、修建8条园区道路郑州市 续建项目2个 2河南郑州出口加工区项目主要建设30万平方米厂房、76万平方米蓝领公寓郑州市 3郑州富航空港区项目主要建设400万平方米厂房,250万平方米蓝领公寓郑州市 新开工项目4个 4郑州四棉康工业园区主要建设12万平方米厂房,24万平方米蓝领公寓郑州市 ★5周口康河南钧鼎电子科技发展公司苹果手机配件项目年产300万套苹果手机配件,主要建设厂房24万平方米周口市 ★6河南华祥光学集团公司3G手机面板及电脑触控屏项目日产13.2万片3.7寸手机屏南阳市 ★7南阳英宝电子公司LED路灯、LED显示屏项目年产500万套LED灯具及10万平方米LED显示屏项目南阳市 前期项目9个 ★8华电康郑州分布式能源站建设规模3X50兆瓦容量的分布式能源站,其中一期规模容量2X50兆瓦郑州市 ★9郑州航空港区富配套产业园一期计划占地500亩,入驻富配套产业链项目郑州市 ★10康集团洛阳超薄玻璃生产线建设150吨/天超薄玻璃生产线洛阳市 ★11康科技集团洛阳精密零件项目精密减速机、精密丝杠单元等洛阳市 ★12康新乡原瑞电池项目iPhone手机电池和iPad电池生产线各1条新乡市 13南阳康标准厂房合作项目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南阳市 ★14康开封实训基地宿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厂房31平方米开封市 ★15康洛阳机器人项目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年产3000套机器人洛阳市 ★16康南阳屏杆项目年产30万套屏杆南阳市 二、工业项目362个 竣工项目34个 奇瑞汽车河南生产基地项目年产微车30万辆、轻卡8万辆开封市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客车专用车郑州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年产2500台客车专用车郑州市 河南省瑞歌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汽车变速箱生产线项目年产10万台汽车变速箱长垣县 河南天地之中矿用运输机械及其零部件项目年产2000台矿用运输机械及其零部件郑州市开封大型空分及化工设备制造项目主要建设有色容器厂、板式换热器厂、煤化工容器厂等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回顾(1982—2011)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5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1982-1986) (一) 1982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联产承包制的性质问题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1981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1个1号文件)。 1、内容:文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 2、特点: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认为包工、包产、包干,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3、意义:文件影响深远。由于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二) 1983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第2个1号文件)。 1、内容:文件对实现农业发展目标,改进农村生产结构,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合作经济,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搞活商品流通,广辟流通渠道,农业技术改造,广辟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加快边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文件指出,家庭经营是合作经济中一个经营层次,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可适应当前手工劳动为主的状况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又能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特点:文件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文件指出,人民公社的体制,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这就把农村从上层建筑的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3、意义:联产承包制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河南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至2020年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2011至2020年)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围绕民航优先发展战略,阐明我省民航未来十年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编制和实施本规划,对于促进全省民航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意义重大。 一、全省民航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就 ——确立了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确定了民航优先发展的战略,民航正逐步成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机场基础设施的地位已经确立。 ——运输业务量增长迅速。2001年至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19.3%和12.7%,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2.5%和14.2%,均高于全国民航平均增长水平。2010年,全省民航客货

吞吐量分别达到918万人次和8.8万吨,其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870.8万人次和8.6万吨。郑州机场客运吞吐量在全国民用机场的位次由2005年的第2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0位,并于2008年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我省现有郑州新郑、洛阳北郊和南阳姜营3个运输机场和安阳、郑州上街两个通用航空机场。“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三个运输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实施了郑州机场货运站改扩建、次降仪表着陆系统、除冰坪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完成投资约20亿元,机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安全文明服务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民航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未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文明服务成效显著,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居全国前列。郑州机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文明机场”。 ——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成立了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研究制定全省民航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成为国内地方政府民航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 ――航空经济综合带动效应日益显现。随着郑州机场客货运业务的高速增长,全省航空经济快速发展。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 2011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多种困难挑战,农业农村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粮食生产稳定跃上新台阶,农民增收成效喜人,水利建设明显加速,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安定祥和。农业农村形势好,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和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首先要稳住粮食生产,确保不出现滑坡。要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紧缺品种生产,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继续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提升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生产能力。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优势产区加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布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积极扩大规模,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乡大力开展整建制创建。大力支持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2.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抓好"菜篮子",必须建好菜园子、管好菜摊子。要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生猪生产,扶持肉牛肉羊生产大县标准化养殖和原良种场建设,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制定和实施动物疫病防控二期规划,及时处置重大疫情。开展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试点,支持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政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大力推广高效安全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规范使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落实"菜篮子"

民用航空的发展历程

小喷喷一家亲 20世纪50年代 B707邀请DC-8、图104、彗星号飞机,气球加入了群聊 B707:咳咳,各位安静。我邀请了许多民航飞机代表加入此群,供大家一起探讨飞行问题。 彗星号:大家好! B707:你怎么也来了,那么的弱。 彗星号:刚来群就杠上了?我虽然解体了几次,也带你们了许多启发。没有我,你们不知要坠毁多少次。 B707:得了吧你,我可是空军改造的,不知要比你强多少倍。用数据就能看出我们的差距。我,B707生产了143架,而你才生产了2…… B707:你牛啊兄弟,你竟然生产了2033架!@彗星号飞机 彗星号飞机:你看,没文化多可怕,骂人都不会。人家是轰炸机,而且是日本产的,而我是妥妥的英国制造。 图104:吃瓜群众已就位。 B707:对不起,你还没有吃瓜的资格。 热气球退出了群聊。 彗星号飞机:咦?热气球退出了群聊,热气球是谁? DC-8:不知道,应该是走错群了吧。 20世纪60年代 DC-9,B737,B727,图154加入了群聊。 DC-9:DC-9前来报告!哥哥好,大家好。 DC-8:天空一声巨响,我弟闪亮登场。在窄体飞机里,可以说我们最强。 B737:屁股挂着两个沉甸甸东西的家伙,你还狂,你知不知道你是什么水平?图154:就是就是。 DC-9:你哥哥B727还挂了三个东西呢,你咋说?

B727:至少我爸爸发现了我的问题,研发出了B737.况且,在被我弟取代之前,我可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飞机。 此时此刻,我想吟曲一首: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B737:哥哥好帅! 图154:凭什么我也是三发尾部客机,而销售量只有它的一半? DC-9:呵呵,其实你跟B727能力相仿。就是那些航空公司不好好保养你,造成空难。 图154:哎,我太难了。 20世纪70年代 B707邀请B747加入了群聊 B707:它来了它来了!我孙子可是目前世界上载客量最高的飞机。 B747:[无语]爷爷,我是女的。别人都誉我为“空中皇后”呢! DC-8:哈哈哈哈哈!我也来秀一波我的孙子。 DC-8邀请DC-10加入了群聊。 DC-10退出了群聊。 DC-8:我滴天呐,他干嘛退出群聊?? 彗星号飞机:嘿嘿,他继承了我的优秀,被称为“Daily Crash-10”。因此他根本就没资格加入群聊。 B707:注意言语,别违背群聊的标题。 DC-8将群名修改为“小喷喷仇恨群” A300将群名修改为“别让DC的进来” B707将群名修改为“小喷喷一家亲” 图154:吓死我了,A300是怎么进群的? A300:嘿嘿,悄咪咪得来的,不留下一点痕迹。我结合了你们的优点,研发出了我这架飞机。

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附件一 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确保省重点项目建设的质量、速度和效益,全面构建和谐工程,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重点建设项目,是指省政府同意确定的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土地、环保、安全、节能、市场准入等政策; (二)能够有效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 (三)能够促进经济社会谐调发展,改善民生; (四)能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能够增强区位优势,促进区域谐调发展; (六)能够促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利于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条省重点建设项目按投产、续建、新开工项目分类管理。投产项目是指当年计划建成投产(用)的项目;续建项目是指上年度在建,当年继续建设的项目;新开工项目是指当年计划开工建设的项目。 第四条省政府大型项目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统一指导、监管和协调。省政府大型项目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大项目办)承担省政府管理重点项目建设的日常工作。省政府有关部门、省直有关单位和中央驻豫有关单位,在各自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各省辖市应成立相应机构,加强本辖区内省重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 省政府管理省重点项目建设的日常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省重点建设项目按以下程序确定: (一)各省辖市政府、省行业主管单位根据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条件,对拟列入省重点建设的项目进行谋划和筛选,并于每年11月底前将报送省大项目办; (二)省发展改革部门和省大项目办进行审查和综合平衡,报经省政府同意确定。 (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直接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按照省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汇总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工业,是满足民航运输快速增长需要的根本保证,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为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民用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对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我国民用航空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研生产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是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H425直升机、运十二通用飞机等开始批量进入国内外市场,C919大型客机、ARJ21涡扇支线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等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

展。三是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航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航空科研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和产业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航空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航空产品体系不完整,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适航取证和适航审定能力不足;发动机、关键材料和元器件等仍然是制约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面临的形势 未来十年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航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产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国家已将航空装备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正在实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将推动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二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为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空域管理改革和低空空域开放步伐的加快,为通用飞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三是工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将为加快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和工业基础。 另一方面,世界航空工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市场上已形成了高度垄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航空科学技术前进步伐不断

2004年-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一览

【2004年-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一览】9年9份专属三农,不论你是哪个地区的,你只要考乡镇基层公务员、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这就9文件至少要好好的读上三遍,尤其是近三年的https://www.360docs.net/doc/cf861713.html,/a/201203/19088.html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今日(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1年中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2004年至2012年,中央已经连续发布了9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一览: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该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1月30日,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文件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一号文件”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河南省关于改进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完善协调推进机制的意见

关于改进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完善协调推进机制的意见(试行) (省发展改革委二○○九年一月二十二日) 重点项目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战略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的建设项目。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对于拉动投资增长,推动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发挥战略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搞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建设上有新进展、管理上有新提高、服务上有新成效、融资上有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改进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项目遴选机制,确保重点项目质量 1.项目遴选的总体要求: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更加突出战略性、基础性和影响力、竞争力,能有效改善薄弱环节,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重要引领与支撑作用。 2.项目遴选的主要范围:重点项目按省、市两个层级进行遴选。省级重点项目的遴选范围,主要包括国家布局的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项目,重大生态工程和节能减排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其他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项目。省辖市级管理的重点项目应突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 3.省重点项目的入选条件:必须符合国家产业、土地、环保、安全生产、节能政策,符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具体条件与标准由省发展改革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制定年度省重点项目选择指导目录加以规范。 4.省重点项目的分类:重点项目按实施进度分为前期项目、计划新开工项目和在建项目。前期项目是指正在开展规划、论证和相关手续报批,需提前协调落实建设条件的项目;计划新开工项目是指已经完成项目备案(立项)或通过城市规划预审、土地预审、环评审批,建设资金落实,当年能够实质性开工建设的项目;在建项目是指各种建设手续完备,当年继续建设或竣工投产(用)的项目。为了加强对重点项目组织实施过程的协调调度,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重点项目办)可视需要在当年在建项目中列出竣工投产项目,在前期项目中列出预备项目,以利于目标任务的考核。 5.省重点项目的选定程序:省重点项目每年分两批确定。每年10月底前,由各省辖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根据年度省重点项目选择指导目录,向省重点项目办推荐报送下年度第一批重点项目。省重点项目办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按照“重大标志性、基地型、枢纽型的项目优先,技术含量高、关联度大、支撑引领作用强的项目优先,投资规模大、产出效益好、要素成本低的项目优先,布局在重点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产业带的项目优先”的原则进行论证、比选,提出初选名单,经分管重点项目的副省长初审,并征求有关副省长意见后,12月底前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或省长办公会议审定。第二批项目于当年5月底前推荐报送,并按上述程序审定。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 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3.4 为了适应机型更新和发展国际通航需要,在此期间,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

历年来中央1号文件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近年来的一号文件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7、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 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情况 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8、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八个“一号文件”。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中国民航发展史

中国民航发展史 前言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类型:选修课 2、课时:36课时 3、授课方式:讲课、讨论、作业、考试等 4、考核方式: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的考试(70%) 5、期末考试:开卷考试 6、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重在日常、重在态度、重在表现 二、课程目标:旧中国民航起步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1、时间:1919--今 2、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背景、发展思路、管理体制变迁、对国家宏观经济影响行业文化沿革等 3、目的:分析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探讨中国民航发展规律 三、课程结构 1.1903-1929:中国民航早期发展 2.1929-194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用航空 3.1949-1979:新中国民航的创立 4.1979-1999:中国民航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5.1999-今: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民航 6.台港澳地区的民航业

第一章中国民航早期的发展(1903-1929) 第一节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回顾 一、飞机发明 18世纪:产业革命促进了航空理论、器械的研究和探索 1782年,【法】Joseph Montgolfier制造出热气球 1783年6月4日,Montgolfier兄弟的热气球首次公开飞行 1783年11月【法】成功把人带离地面 1852年9月24日【法】H.吉法尔载人飞艇(蒸汽动力)巴黎——特拉普斯,航程28公里,实现了操作飞行 19世纪【英】G.凯利发明了滑翔机,揭示动力飞行的基本原理——利用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利用不同的翼面控制和推进飞机 1891年夏奥托〃李林达尔设计并制成一架悬挂式滑翔机,并完成15米距离滑翔 1896年失事遇难,共进行了2000多次滑翔飞行。 1903-12-17,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者号在北卡罗兰娜州的Kitty Hawk 首次实现动力驱动、可操纵、持续的、重于空气的载人飞行,这次飞行标志着飞机的研制成功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 二、外国人在华的飞行表演 1910年【俄】布尔列奥,XT单翼飞机,北京东交民巷 1911年【比利时】广州近郊,五次 1911年【法】范龙,上海泯城桥赛马场表演时失事,机毁人亡,成为第一个在中国牺牲的外国飞行家

中央一号文件历年解读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指出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

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7、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中央财政“三农”支出情况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8、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9、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民航发展史汇总

民航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 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初创时期)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 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 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 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 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 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 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 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 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 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 —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

2010年河南省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市场信息特刊 第九期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郑州分行办公室二○一○年三月十五日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面对发展道路上的机遇与挑战,全行上下一定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知难而进,激励奋发的勇气,坚定必胜的信念,坚决打赢这场翻身仗。现刊登2010年度河南省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希望对大家工作有所帮助。 2010年河南省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项目名称建设规模 一、铁路项目(21个)2990.8公里 竣工项目(1个)115公里 新菏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河南段)115公里 续建项目(11个)1736.8公里 546公里(含郑西联络线39公里、黄河公铁两用桥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 14.89公里)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铁路及共建部分)全长14.89公里 16座站台、34条股道,客运站房15万平方米;广新郑州东站 场及配套市政工程 漯阜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河南段)136公里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河南段)255公里

许禹地方铁路改建工程58公里 洛张铁路电化洛阳枢纽配套改造及宜阳支线改线工程46.6公里 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工程 528公里,郑州铁路局段308公里,武汉局220公 里 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77公里 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50.3公里 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39.9公里 新开工项目(6个)632公里 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河南境)240公里 运城至三门峡铁路(河南境)13公里(含铁路黄河桥),公路桥3公里 孟平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项目101公里 新乡至月山铁路增建第二双线80公里 郑州机场至登封至洛阳城际铁路141公里,洛阳段70公里 郑州机场至许昌城际铁路57公里 前期项目(3个)507公里 郑渝铁路郑州至南阳段320公里 商丘至阜阳至合肥高速铁路客专(河南段)47公里 焦作至济源至洛阳城际铁路约140公里 二、民航项目(7个) 竣工项目(2个) 郑州航空应急投送保障基地占地约300亩 洛阳机场改扩建工程站坪扩增6个C类机位,新建货运仓库800平方米续建项目(2个) 郑州机场配套工程7个单项工程:除冰坪、站坪及联络道、许昌异地候机楼、双围界、鸟害防治、中转流程、二类盲降工程 南阳机场扩建工程扩建飞行区及相应配套设施新开工项目(3个)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三农”一号文件回顾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5年又连续十二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名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出台。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文件就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商品生产等问题提出了?两个转化?、?三个一点?的新政策。即促进农业从自给自足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党和政府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

都应力求做到: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更大胆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保证?两个转化?加快速度进行下去。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的产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允许农村社会资金自由流动,允许农民经商,发展社队企业。此后,中国农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乡镇企业?。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文件的中心内容:一是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逐步把价格放开;二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标志着我国农村从此进入全面发展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至2020年)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至年) 河南省民用航空发展十年规划,依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围绕民航优先发展战略,阐明我省民航未来十年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编制和实施本规划,对于促进全省民航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意义重大。 一、全省民航发展现状 (一)发展成就 ——确立了民航优先发展战略。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确定了民航优先发展的战略,民航正逐步成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机场基础设施的地位已经确立。 ——运输业务量增长迅速。年至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和,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和,均高于全国民航平均增长水平。年,全省民航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万人次和万吨,其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郑州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万人次和万吨。郑州机场客运吞吐量在全国民用机场的位次由年的第位

上升至年的第位,并于年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我省现有郑州新郑、洛阳北郊和南阳姜营个运输机场和安阳、郑州上街两个通用航空机场。“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三个运输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实施了郑州机场货运站改扩建、次降仪表着陆系统、除冰坪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完成投资约亿元,机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安全文明服务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民航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未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文明服务成效显著,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居全国前列。郑州机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中国民用航空局确定为“全国文明机场”。 ——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成立了河南省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统筹研究制定全省民航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成为国内地方政府民航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 ――航空经济综合带动效应日益显现。随着郑州机场客货运业务的高速增长,全省航空经济快速发展。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准,“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工程实施,航空口岸功能不断扩大和延伸,搭建了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