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脱叶药剂脱叶效果试验

合集下载

两种脱叶催熟剂在鄂北棉区的使用效果

两种脱叶催熟剂在鄂北棉区的使用效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减少,传统精耕细作棉花栽培技术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棉花生产发展必须走轻简节本、提质增效、全程机械化之路[1,2]。

化学脱叶催熟技术是棉花机械收获的重要前提,也是机采棉综合农艺配套技术的关键环节。

为探索鄂北棉区麦(油)后棉花化学脱叶催熟技术,解决麦(油)后棉花因收获时间晚影响小麦、油菜种植的季节性矛盾,本研究于2022年9月19日在襄阳市东津新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试验农场开展了2个品种脱叶剂的棉花脱叶催熟试验,进行了棉花脱叶催熟剂药剂脱叶催熟效果初探,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可更好地促进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最终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新脱隆(噻苯·敌草隆含量540g/L ,噻苯隆含量360g/L ,敌草隆含量1800g/L ,悬浮剂),由安道麦安邦(江苏)有限公司生产;欣噻利(噻苯·乙烯利含量50%,噻苯隆含量10%,乙烯利含量40%,悬浮剂),由河北国欣诺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选用农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人工喷雾,药箱容量20L 。

供试棉花品种为晶华棉116,生育期110d 左右,2022年5月24日播种,6月2日出苗,8月27日开始吐絮。

棉花整体长势平衡,整齐度较好,株高90cm 左右,果枝层数11层左右,667m 2棉铃数5万个左右。

1.2试验地基本情况襄阳市位于鄂西北,居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南缘,自然条件优越,地处南北分界线,气候优兼南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过渡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适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5.1~16.9℃,全年降水量878.3mm ,年平均日照1940~2033h ,适宜水稻、棉花等作物生长。

1.3试验设计试验设计3个处理,分别为新脱隆、欣噻利和清水对照,棉田吐絮达50%左右时施药,专人喷雾,喷施均匀,每个处理3次重复。

逸采对棉花的脱叶与催熟效果

逸采对棉花的脱叶与催熟效果

逸采对棉花的脱叶与催熟效果作者:李德荣刘丽霞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22期运用化学技术对棉花进行脱叶与催熟,是棉花生育后期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该技术不仅提高了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的作业效率,解决了棉花后期晚熟问题,提高了霜前花率。

我们选用逸采进行了试验,为大面积使用脱叶剂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棉花品种:新陆中32,属长势较旺,中熟品种。

供试药剂:(1)逸采(新疆锦华农药有限公司);(2)乙烯利(河北黄骅化工厂)。

2试验处理2.1逸采:40ml/667m2;2.2逸采35m1+乙烯利80ml/667m2;2.3乙烯利:100ml/667m2;(4)cK(空白对照)。

3试验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长15m,宽2.88m,各处理随机排列,于9月21日用工农16型喷雾器喷药,药液雾化程度好,棉株上下均匀沾湿药液,667m~喷药液量45公斤。

每小区选代表性强的连续10株定点调查,于药前和药后6天、10天、15天、20天调查,棉株叶片数、青铃数、吐絮铃数,计算脱叶率和吐絮率,药后30天摘棉株上部铃50朵测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考查各处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并统计霜前花率。

4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于4月18日播种,株行距配置(60+40+22)×9.5cm,前作棉花、沙壤土、肥力中等。

棉株平均高度73cm,主茎叶片15~16片,果枝9~10台,生育期化调5次,灌水15次,施肥105kg。

5天气情况。

9月平均温度17.5℃,9月上旬23.1℃,中旬18.4℃,下旬ll℃,施药前3天,最低温度11.3℃,施药后5天,最低温度6.8℃,气温偏低,其它时间以晴天为主,对棉花吐絮有利,10月18日打霜。

二、结果与分析1各处理脱叶与催熟效果比较。

喷药后5~10天,逸采40ml/667m2处理和逸采35m1+乙烯利80m1处理脱叶效果好,脱叶见效快,施药后10~15天脱叶速度达高峰,脱叶效果明显,20天后各脱叶剂处理的部分果枝叶未脱落,若要达到更好的脱叶效果,需进行第二次药剂处理,并加大药量,药后10~15天逸采+乙烯利处理吐絮效果最明显,其次是逸采40ml处理,二者差异不大,并且与乙烯利100ml处理差异不显著。

不同种类棉花脱叶剂比较试验研究

不同种类棉花脱叶剂比较试验研究

不同种类棉花脱叶剂比较试验研究贾军成;樊庆鲁【摘要】@@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棉田化学脱叶技术是机采棉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化学脱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械采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为此,兵团农八师一三三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脱叶剂应用试验,以探索不同棉花脱叶催熟剂在一三三团自然环境下的脱叶催熟效果,为今后推广机采棉科学合理使用脱叶催熟剂提供合理依据.【期刊名称】《新疆农垦科技》【年(卷),期】2011(034)003【总页数】3页(P44-46)【作者】贾军成;樊庆鲁【作者单位】农八师一三三团,新疆石河子832064;新疆农垦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实施机采棉是促进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

棉田化学脱叶技术是机采棉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化学脱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械采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为此,兵团农八师一三三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脱叶剂应用试验,以探索不同棉花脱叶催熟剂在一三三团自然环境下的脱叶催熟效果,为今后推广机采棉科学合理使用脱叶催熟剂提供合理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选在一三三团六连8轮2号地内,前茬为棉花。

参试品种新陆早33号。

棉田株行距配置为(66.0 cm+10.0 cm)×10.5 cm,接行60 cm,理论株数17 625株/667 m2,4月16日播种,田管措施同大田。

施药时间:2008年9月2日。

参试药剂:(1)瑞脱龙(8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江苏瑞邦农药厂新产品;(2)新产品(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新疆农垦科学院生产;(3)脱吐隆(噻苯隆+敌草隆),德国拜尔公司生产。

乙烯利(40%)由绍兴市东湖生化有限公司提供;助剂(金诺高性能展着剂)由瑞德丰制药;伴宝(烷基乙基磺酸盐),德国拜尔公司提供。

噻苯隆棉花脱叶应用技术

噻苯隆棉花脱叶应用技术

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Thidiazuron 50% WP)产品突出的卖点:●能够促使作物体内产生脱落酸,使叶子、叶柄自然脱落,脱叶彻底,不会因枯叶碎屑污秽棉花,使人工采棉、机采更为方便,使棉花品质更高;●保护盖顶桃,促进盖顶桃开裂,增产效果明显;●使用后可使棉花色白、纤维长,棉籽饱满,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套种作物田中使用,可改善套种田通风透光,有利于套种作物正常生长,同时棉杆易拔;棉叶还田还可增加土壤肥力;登记使用范围:一:使用时期和天气:1:棉花自然吐絮率达 35% ~40%左右时 , 用5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喷雾 , 能有效促进棉花脱叶,对棉铃吐絮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霜前花比例有所提高。

施药时间不能过早,否则会影响产量。

2:手工采棉:新疆北部8月底-9月初,新疆南部9月上旬使用;亩用本品25-30克整株喷雾。

3:机器采棉:新疆北部8月底-9月上旬,新疆南部9月中旬使用,温度24℃以上30克/亩,温度24℃以下30-40克/亩。

选择晴天用药,避开阴雨天用药。

4:施药后的气温变化,用药后日最低温度≥12℃且连续3-5天,有利于本品较好地发挥药效,一定要避开1周之内强降温天气。

5:棉株密度≤1.3万株/亩,成熟度较好,可以用低剂量,否则用高剂量。

6:机械或人工使用亩用水量30-50升,飞机喷施亩用水量6-8升,全田叶面喷雾。

7:至少要在采摘前12天前使用。

二:和乙烯利混用技术:一般可用40%乙烯利3千克/公顷加50%噻苯隆450克/公顷。

对于长势弱甚至有早衰趋势的棉田可用40%乙烯利2.25千克/公顷加50%噻苯隆300克/公顷。

三:影响噻苯隆药效发挥的因素:1:温度与湿度:高温高湿,棉株新陈代谢,脱叶快;低温干燥,棉株代谢慢,脱叶速度慢,效果差;低于12℃,棉花的生理代谢被抑制,即冷休克,在此温度下脱叶剂就不产生任何生理作用。

2:棉花成熟度:当棉株已自然衰老,结铃均匀一致,营养生长显著减弱时用药,容易脱叶。

北疆棉花脱叶剂使用效果研究

北疆棉花脱叶剂使用效果研究

北疆棉花脱叶剂使用效果研究作者:马龙冶军黄江涛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12期化学脱叶可以提高棉花质量、减少机采棉含杂率[1-2],更是贪青晚熟棉田促早熟的有效措施,化学脱叶效果直接影响机械采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目前各种脱叶剂在棉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并不多,不断更新的药剂多数缺乏实际验证。

因此,有必要对常用和最新的脱叶剂进行筛选。

本研究通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棉花品种(新陆早62号)进行喷施脱叶剂试验,分析不同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衣分、马克隆值及纤维长度等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用于北疆机采棉的脱叶剂产品,为合理使用脱叶剂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药剂:欣噻利(河北国欣诺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铁鸣(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速脱乐(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喷脱(四川兰月科技有限公司)、富棉(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脱吐隆(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供试棉花品种:新陆早62号。

1.2试验设计试验设在新疆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园区北园区1~6条田,面积66.7 hm 2,为膜下滴灌条田,一膜三管(自动化滴灌)。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欣噻利、富棉、铁鸣、速脱乐、脱吐隆、喷脱处理及清水对照,2016年9月3日喷药.各处理脱叶剂使用量见表1。

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面积为0.67 hm 2。

1.3试验方法根据整个处理区的总体情况,从每个处理内,随机选择有代表性的5个点,每点选代表性的棉株50株定点定株调查。

样点避开缺苗断垄,双株不计数,处理间各点棉株长势对应一致。

调查药前、药后10 d和20d棉株总叶片数和吐絮铃数,利用各期的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棉花的脱叶率和吐絮率。

在施药前调查基数时,统一将各点棉株新生小叶片(直径在1 cm以内)全部摘净。

每处理分别取棉株上、中、下各50个吐絮棉桃测衣分、马克隆值、纤维长度等性状指标。

记载各处理实际收获产量、示范棉田的基本情况及整个试验过程天气情况。

噻苯·敌草隆悬浮剂棉田脱叶效果调查

噻苯·敌草隆悬浮剂棉田脱叶效果调查
关键词院噻苯窑敌草隆悬浮剂曰脱叶率曰吐絮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 All R供i试gh棉t花s 品R种es院e新r陆ve早d4.5 号和新陆早 46 号遥
供试药剂院540 g/L 噻苯窑敌草隆悬浮剂渊江苏激 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冤曰40%乙烯利 渊安徽某 公司生产冤遥 1.2 试验地点
产品应用 CHANPINYINGYONG
噻 苯窑敌 草 隆 悬 浮 剂 棉 田 脱 叶 效 果 调 查
苏学亮 渊兵团第八师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袁新疆 石河子 832003冤
摘要院随着机采棉面积的逐年增加袁棉花脱叶剂的选择 和使用技术成为八师发展机采棉的关键技术之一袁开展机采 棉脱叶剂剂型筛选和使用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遥 本试验对噻苯窑敌草隆悬浮剂进行了棉田脱叶效果调查袁结 果表明袁脱叶效果与施药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袁应适时施药袁 施药偏晚对棉花脱叶和吐絮均有一定的影响曰 噻苯窑敌草隆 13 mL/667 m2 + 40%乙烯利 100 mL/667 m2 + 助剂 52 mL/667 m2 脱叶效果较好袁药后 20 d 脱叶率最高可达 97.2%遥
[1]王哲.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机理作用及应用[J].新疆 农垦科技袁2011渊2冤:35-36. [2]李煜雨.3 种药肥在骏枣上的作用[J].西北园艺袁2011渊6冤: 26-27.
CHANPINYINGYONG 产品应用
脱落率渊%冤 = 渊施药前叶片数 - 调查时叶片数冤
/ 施药前叶片数 伊 100%
药后 18 d
脱叶率 吐絮率 脱叶率 吐絮率 脱叶率 吐絮率
一四三团 37.10 50.53 64.20 62.30 86.55 91.44
表 圆 一四八尧一四九团施药后棉田脱叶率和吐絮率调查

几种脱叶剂组合对机采棉脱叶效果?

几种脱叶剂组合对机采棉脱叶效果?

几种脱叶剂组合对机采棉脱叶效果?作者:李旭龙来源:《棉花科学》2014年第03期摘要:为了适应棉花机械化采收,推进机采棉的发展。

通过应用噻苯隆、乙烯利、百草枯等新型脱叶剂或催熟剂的单独施用或组合配施,进行机采棉田的脱叶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噻苯隆750 g/hm2+乙烯利2250 ml/hm2组合的脱叶和催熟效果好。

可在机采棉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脱叶剂;棉花;化学催熟;机械采收中图分类号:S48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4)03-0029-03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4.03.0060引言近几年,棉花生产受气候异常影响,烂铃增多、青铃花率高,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棉农的收益也受到较大影响[1]。

从棉花生理学来看,当棉铃龄期达到45天以上时,棉铃内部发育已基本完成,其余时间是棉纤维脱水扭曲过程,这就给棉花脱叶和催熟提供了依据[2]。

而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田棉花脱叶和催熟的最佳使用药剂和施药时期如何难以定论,因此,作者按照机采棉机械采收的标准(指杆式采棉机要求吐絮率需大于85%,而摘锭式采棉机要求吐絮率大于90%)设计了本试验。

旨在按照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相结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机采棉试验研究和示范,以推进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的发展。

1 试验设计试验安排在聊城市农业新品种推广中心试验基地,供试品种为鲁棉研28号。

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1为噻苯隆750 g/hm2+乙烯利2250 ml/hm2;处理2为百草枯1800 ml/hm2+乙烯利2250 ml/hm2;处理3为百草枯1800 ml/hm2;处理4为乙烯利2250 ml/hm2;处理5为噻苯隆750 g/hm2;处理6为清水对照。

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8.8 m2,密度为45000株/hm2。

于2013年9月25日喷施脱叶剂。

2 取样与调查方法施药前各小区选择10株调查棉花单株叶片数,青铃数,喷药后12天调查各小区棉花单株叶片数、吐絮铃数,并计算脱叶率、吐絮率。

麦后直播棉花脱叶催熟试验研究

麦后直播棉花脱叶催熟试验研究

麦后直播棉花脱叶催熟试验研究作者:卢俊赵建明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5期摘要为解决麦后直播棉花熟期迟的问题,现通过喷用不同药剂对其脱叶催熟,使其提早成熟,便于采收。

结果表明:试验的4种脱叶催熟剂均有脱叶催熟效果,其中乙烯催熟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麦后直播;棉花;脱叶催熟剂;脱叶率;吐絮率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156-01麦后直播棉花由于播种迟,开花结铃时间短,成熟吐絮迟,后期叶片多不利于棉桃开裂收获,采用脱叶催熟技术[1]可提早成熟,便于采收。

鉴于此,本试验选用不同药剂进行了脱叶催熟试验,以期找出最合适的药剂及其适宜的浓度。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在本公司试验基地8号地进行,该地块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排灌方便。

供试棉花品种:中棉所50;供试药剂:欣噻利、噻苯隆、乙烯利[2]。

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欣噻利(中国农大研制)2 700 mL/hm2(A)、1 800 mL/hm2(B),噻苯隆600 g/hm2+乙烯利4 500 mL/hm2(C),乙烯利4 500 mL/hm2(D),以清水作对照(CK),对水450 kg/hm2叶面喷雾。

1.3 试验方法棉花是大麦收获后机器直播,密度9万株/hm2,试验于10月11日下午进行叶面喷雾,处理前调查叶片数、结铃数、吐絮铃数,处理后每7 d调查1次,调查脱叶数、吐絮数,共调查5次,计算脱叶率和吐絮率[3-6]。

2 结果与分析2.1 脱叶效果各处理喷后4 d叶片出现黄色斑点,7 d后除喷用乙烯利的少数叶片出现发红或卷曲脱叶外,喷用其余2种药剂出现叶片枯萎卷曲和脱叶,CK没有出现症状和脱叶。

处理A、B、C、D的脱叶率分别为41.12%、46.72%、41.83%、35.74%(表1)。

喷后14 d脱叶增幅最大,以后缓慢增加。

喷后29 d调查脱叶率高的为处理C、B,分别为81.27%、80.18%,处理A、D的脱叶率分别为71.51%、71.83%,CK为17.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种脱叶剂脱叶效果试验
先新良 薛丽云
(农二师三十三团 尉犁 841505)
摘要:为验证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的效果,本文对5种脱叶药剂进行田间试验,以
便掌握脱叶剂产品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筛选出最佳脱叶药剂。
关键词:脱叶剂 棉花 脱叶 催熟
近年来,为了有效缓解 “三秋”劳动力紧缺的局面,各地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
从而急需筛选出经济实惠且脱叶效果较好的药剂。本试验分别对农二师农业技术推广
站提供的5种脱叶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通过对几种新型脱叶剂在棉花上的试验,
以便掌握脱叶剂产品对棉花的脱叶、催熟效果,筛选出最佳脱叶药剂,为今后棉花生
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处理1:1ower7500ml毫升/666.7 m²+乙烯利
80g /666.7 m²;处理2:佰脱隆(噻苯隆80%)25g/666.7 m²+乙烯利80g/666.7 m²
处理3:脱佳(50%噻苯隆)40g/666.7 m²+乙烯利80g/666.7 m²;处理4:逸采(50%
噻苯隆)40g/666.7 m²+乙烯利80g/666.7 m²;处理5:当地常规脱吐隆12g/666.7 m²
+乙烯利80g/666.7 m²;处理6:清水对照 喷施等量清水。
小区面积33.44m²,3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8个小区。
1.2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33团农试站3—9西条田2毛1条,土壤质地壤土,肥力中等,前
茬作物为棉花,采用膜下滴灌,滴灌方式1管2行,株行距配置:(66+10)×9.5 cm,
秋耕冬灌。3月26日整地,3月28日播种,7月10日打顶结束,理论密度18468株
/666.7 m²。施肥概况:基施油饼100kg/666.7 m²,二胺15 kg/666.7 m²,硫酸钾
100g/666.7 m²,中耕追肥:二胺10 kg/666.7 m²,硫酸钾2.5 kg/666.7 m²。全生育
期滴施尿素34.5 kg/666.7 m²,磷酸二氢钾3.25 kg/666.7 m²,2号滴灌肥41.5
kg/666.7 m²,全生育期共滴水17次,每亩滴水460立方米。
1.3参试作物:棉花中棉49
1.4施药方法、时间:喷药时间为9月16日,各处理用水量45kg/666.7 m²
2.调查内容及方法
每个处理中间选一段有代表性棉株20株,定点、定株调查。调查药前,药后
10、15、20、25、30天时的棉株叶片总数、青铃数、吐絮数,计算各期脱叶率、吐絮
率,待各小区全部吐絮后,在每个试验区植株上、中、下部顺株取吐絮铃50个,测
定单铃重、衣分、绒长、籽指等和小区实收计产。
3.结果与分析
表1 各处理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

处理
药前
脱叶率%
药后10天 药后15天 药后20天 药后25天 药后30天
总叶数 叶片数 脱叶率 叶片数 脱叶率 叶片数 脱叶率 叶片数 脱叶率 叶片数 脱叶

1
466 314 32.62 216 53.65 175 62.45 135 71.03 21 95.49

2
501 310 38.12 177 64.67 150 70.06 91 81.84 23 95.41

3
637 336 47.25 221 65.31 157 75.35 112 82.42 8 98.74

4
478 223 53.35 172 64.02 121 74.69 86 82.01 13 97.28

5
448 213 52.46 158 64.73 106 76.34 78 82.59 8 98.21

6ck)
551 510 7.44 435 21.05 376 31.76 311 43.56 104 81.13

从上表结果分析,各处理用药后的脱叶效果均较对照明显,其中以处理3、5、4
脱叶效果较好,药后30天脱叶率较对照增加17.61%、17.08%、16.15%。
表2 各处理对棉花催熟效果的影响

处理
药前
吐絮率%
药后10天 药后15天 药后20天 药后25天 药后30天
总铃数 吐絮数 吐絮率 吐絮数 吐絮率 吐絮数 吐絮率 吐絮数 吐絮率 吐絮数 吐絮

1 175 101 57.71 143 81.71 160 91.43 166 94.86 170 97.14
2 144 88 61.11 119 82.64 127 88.19 132 91.67 140 97.22
3 190 116 61.1 160 84.21 176 92.63 182 95.79 188 98.95
4 187 150 80.21 174 93.05 180 96.26 182 97.33 184 98.4
5 171 103 60.23 147 85.97 163 95.32 166 97.08 167 97.66
6ck) 185 76 41.08 112 60.54 126 68.11 148 80 160 86.49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处理在药后10、15、20、25、30天的吐絮率差异不大,均明
显高于对照处理,其中以处理3和处理4催熟效果较好,较对照增加12.46%、11.91%。
表3 脱叶剂对棉花品质影响
处理 纤维长度(mm) 衣分% 衣指(g) 籽指(g) 单铃重(g)
1 28.73 41.23 6.59 9.4
6.07

2 28.44 41.1 6.63 9.5
6.1

3 28.43 41.33 6.76 9.6
5.96

4 27.33 42.37 6.98 9.5
5.98

5 28.1 41.92 6.71 9.3
6.05

6(ck) 28.9 41.6 6.91 9.7
6.23

由上表分析,由于药剂的催熟作用,单铃重、纤维长度与籽指均有所下降,而对
衣分却无影响。
表4 产量分析

处理
亩株数(株) 单株铃数(个) 小区实收产量(kg) 小区平均产量(kg) 亩产籽棉
(kg/亩)

比对照±

kg/亩 %
Ⅰ Ⅱ Ⅲ

1 12567 5.6 20.4 22.8 20.3 21.17 422.07 -33.1 -7.27
2 12383 5.9 20.9 23 23.2 22.37 446 -9.17 -2.01
3 12608 5.5 20 21.3 20.9 20.73 413.3 -41.87 -9.2
4 12450 5.6 17.2 23 22.6 20.93 417.29 -37.88 -8.32
5 13180 5.5 19.7 23.9 22.4 22 438.62 -16.55 -3.64
6(ck) 12828 5.7 22.2 22.9 23.4 22.83 455.17 —— ——

从产量分析结果看,各处理产量均低于对照,其中处理3、4产量最低,分别较对
照减少9.2%、8.32%。
4.结论
(1)
脱叶剂能促进棉花脱叶、催熟,利于机械采收。
(2)
脱叶剂的使用对棉花单铃重、纤维长度、籽指有一定的影响。
(3)
通过5种脱叶药剂的试验表明:处理 3脱佳(50%噻苯隆)40g/666.7 m²+乙烯
利80g/666.7 m²和处理4逸采(50%噻苯隆)40g/666.7 m²+乙烯利80g/666.7 m²脱叶、
催熟效果均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