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鼻窦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耳鼻喉科小讲课鼻内镜鼻窦手术护理常规PPT课件

耳鼻喉科小讲课鼻内镜鼻窦手术护理常规PPT课件
出院后一月内勿剧烈运动,忌食辛 辣刺激的食物。
术前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查血 常规、凝血时间,肝功,肾功,血 糖,血脂,鼻窦CT 术前备皮:剪鼻毛,冲洗鼻腔 全麻手术者常规禁食6小时,局麻手 术者,术前可进少量流质饮食
术前半小时给予阿托品、苯巴比妥 钠肌内注射
饮食
体位
术后护理
鼻部护理
病情观察
体位及饮食; 局麻-半卧位-2h进半流食或软食 全麻-术后清醒6h后半卧位-6h进半流食软食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鼻腔渗血、填塞情况,指 导患者用口呼吸,将口中的分泌物吐于纸 巾,以观察出血情况。
鼻部护理;术后24h冷敷额部,保持鼻腔敷料 固定,勿用力咳嗽,打喷嚏,撸鼻,及过 分低头以防敷料脱出引起出血。鼻腔填塞 物于术后24—48h内取出,最迟在72h内取 出。
出院指导;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对鼻腔的 强烈刺激。 遵医嘱每日鼻腔冲洗(每日2次) 定期复查,以了解创面的恢复情况, 一般鼻腔恢复要六周。
功能性内镜手术单纯性鼻窦炎根治性手术其他鼻窦炎经鼻窦内镜泪道重建术泪囊炎经鼻窦内镜视神经减压术视神经损伤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翼管神经切断术过敏性鼻炎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查血常规凝血时间肝功肾功血糖血脂鼻窦ct术前备皮
工作范文,仅供参考!
如需使用,请下载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121组耳鼻喉科小讲课;
概念; 在鼻内镜直视下,以尽可
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 能为前提,以清除病变、改善 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 能为目的的鼻外科技术。
鼻内镜鼻窦手术适应症; 功能性内镜手术-单纯性鼻窦炎 根治性手术-其他鼻窦炎 经鼻窦内镜泪道重建术-泪囊炎 经鼻窦内镜视神经镜鼻窦手术护理常规
简介; 鼻息肉、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病、多发

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手术配合

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手术配合

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手术配合何鹏飞;王斌全【摘要】应用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对20例慢性鼻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息肉病人进行手术配合治疗,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各项配合顺利完成.主要护理配合要点包括术中持镜配合、出血止血配合和息肉切除配合等.【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7(031)009【总页数】3页(P1121-1123)【关键词】鼻-鼻窦炎;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单手操作;手术配合;持镜护士【作者】何鹏飞;王斌全【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6鼻内镜手术主要以改善鼻窦引流、恢复鼻腔通气为主要目的[1]。

由Messerklinger和Stammberger教授提出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对鼻窦炎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了显著进步[2]。

传统的手术方式,即单手操作,是指鼻内镜手术过程主刀左手掌控鼻内镜,右手拿取器械吸引或者切割[3],仅剩下一个右手操作手术器械,这样的手术方式导致术者不仅在工程力学方面存在缺陷,长期以来会引起术者手臂、颈椎神经等损伤,而且还会由于术中变换器械中断手术,延长手术时间[4]。

此外,随着鼻内镜手术范围及领域的不断扩大,鼻内镜手术操作更加复杂,需求更加精细。

因此,鼻内镜手术过程中需要一个专科持镜人员,以解放主刀双手,进行更加精细的操作。

似乎医生助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随着临床的开展和调研,医生不愿总拿内镜或者长期的助手工作,总想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导致在合作过程中,没有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整体效果不佳;再者,额外增加一个持镜医生助手会增加手术费用和病人负担。

作为科室鼻内镜手术专科组护士,担当鼻内镜持镜助手是科学之举,将势在必行。

开展鼻内镜医护四手操作技术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也是未来鼻内镜手术团队建设的必然趋势。

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论文

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论文

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116-02【摘要】总结了138例鼻窦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医生鼻腔冲洗及换药、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等。

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护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

慢性鼻-鼻窦炎是一个较为漫长的综合治疗过程,由于疏于对其规范化的治疗,从而导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1]。

对本病保守治疗无效者,多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fess)为核心的综合治疗[2]。

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来治愈鼻窦炎鼻息肉[3],具有损伤轻、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

本科自2008年12月~2011年12月,行鼻内窥镜手术共138例,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38例,其中男84例,女54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36-68岁。

术前所有病例均经鼻窦ct扫描及临床检查并按相应疾病及手术适应症确诊,其中单侧病变41例,双侧病变84例,原有鼻息肉摘除手术史13例。

1.2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施术,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技术。

手术按messerklinger术式进行,根据不同病变进行鼻腔鼻窦手术,术后用梵士林纱条或止血海绵填塞鼻腔。

1.3疗效评定标准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的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标准评定疗效[4]。

治愈:症状消失,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内粘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

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镜检查见窦内粘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耳鼻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耳鼻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第一篇鼻科学2ﻩ第一章鼻外伤及鼻外部炎性疾病2ﻩ第一节鼻骨骨折复位术 (2)第二节眶骨骨折复位术3ﻩ第二章鼻中隔疾病 (4)第一节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4)第二节鼻中隔成形术6ﻩ第三章鼻黏膜炎性疾病 (7)第一节下鼻甲温控射频、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7第二节下鼻甲部分切除术8ﻩ第三节下鼻甲成形术 (9)第四章鼻出血得常用止血方法 ................................... 10第一节鼻腔填塞10ﻩ第二节血管结扎12ﻩ第五章鼻炎、鼻窦炎手术 (13)第一节上颌窦穿刺冲洗术13ﻩ第二节鼻内镜检查术 (14)第三节鼻窦负压置换术....................................... 15第六章鼻内镜下鼻窦及鼻中隔矫正术 (16)第一节鼻内镜鼻窦手术16ﻩ第二节儿童鼻内镜检查术...................................... 25第三节儿童鼻内镜鼻窦手术26ﻩ第四节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27ﻩ第五节后鼻孔闭锁得鼻内镜手术治疗 (29)第七章鼻及唇腭整复手术..................................... 31第一节整复外科概述. (31)第二节鼻部整复手术 (36)第二篇咽科学45ﻩ第八章咽部创伤及咽部异物45ﻩ第一节ﻩ茎突截短术45ﻩ第九章咽淋巴环疾病 (47)第一节扁桃体切除术47ﻩ第十章咽部及颈深部脓肿 ..................................... 48 第一节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术48ﻩ第二节ﻩ咽旁脓肿切开排脓术49ﻩ第三节脓性颌下炎切开引流术50ﻩ第十一章咽部良、恶性肿瘤手术51ﻩ第一节ﻩ颈外动脉结扎术 (51)第二节鳃裂瘘管、囊肿切除术 (52)第二节扁桃体肿瘤切除术53ﻩ第三篇喉科学................................................ 54 第十二章喉创伤、喉狭窄及喉异物 (54)第一节ﻩ急性喉外伤手术54ﻩ第十三章喉麻醉及检查术....................................... 56第一节喉腔表面麻醉.......................................... 56第二节喉纤维镜检查及手术57ﻩ第三节支撑喉镜下手术 (58)第十四章喉感觉、发声障碍及喉肿瘤切除术60ﻩ第一节喉显微手术60ﻩ第二节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 61第三节喉裂开术.. (62)第四篇耳科学63ﻩ第十五章耳损伤及后天性畸形63ﻩ第一节耳郭部分缺损得修复术.................................. 63 第二节外伤性鼓膜穿孔得手术治疗65ﻩ第十六章耳部非特异性炎性疾病66ﻩ第一节鼓膜穿刺66ﻩ第二节鼓膜切开 (67)第三节鼓膜修补术68ﻩ第四节乳突根治手术.......................................... 69第五节改良乳突根治术....................................... 70 第六节单纯乳突凿开术71ﻩ第十七章传导性耳聋 (72)第一节乳突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72ﻩ第十八章耳源性眩晕........................................... 74 第一节甘油试验. (74)第二节温度试验 (75)第三节位置性眼震检查法77ﻩ第四节变位性眼震检查法78ﻩ第五节耳石复位法79ﻩ第六节迷路瘘管试验80ﻩ第七节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梅尼埃病81ﻩ第五篇气管、食管学83ﻩ第19章气管切开术............................................ 8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第一篇鼻科学第一章鼻外伤及鼻外部炎性疾病第一节鼻骨骨折复位术(XXXXXXXXXXX医院XXXX年第XX版)鼻骨单纯性骨折而无移位者不需处理;发生外鼻畸形者,须在肿胀发生前或消肿后进行手术复位,但最好在受伤后2~3h内或10d之内进行,以免影响鼻腔得生理功能或后遗难治畸形。

如何进行鼻内镜手术的前后处理

如何进行鼻内镜手术的前后处理

加地塞米 松 5m 庆大霉 素 8万 U的混合 液 冲洗鼻 腔 、 鼻窦 ,
每日2 。 次 术后 定 期 随访 者 均 按 如 下 程 序 处 理 : 后 1 月 内每 周 在 术 个
后 给予头孢 、 青霉素类抗生素 或类 固醇激素给药 1周 , 术后 第
2天开始给予 吉诺通等 鼻黏膜黏液纤 毛系统维护药物 , 周后 1 改用 口服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 。 由于类 固醇激素对于术后 减轻水肿 , 减少渗出 , 抑制息 肉生长 的良好效果 , 故又被称为药 物鼻息 肉摘除术 。笔者观察到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类固醇
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类 固醇激素 , 对控制感染和炎性水肿 等反应 有 良好效果 , 可以不 同程度上减少术 中、 术后出血 , 术野暴露清 晰, 有利 于手术准 确操作 , 彻底清 除病灶 , 而减少 复发 的概 从 率。笔者 主张术前常规 口服抗生素和类 固醇激素 5 一 . 7 d d
料的 9 2例患者术前术后处理 的初步经验总结 ,探 讨并 提出了 鼻内镜手术 围术期的一般处理原则。
1 资 料 与 方 法
膜部分区域水肿 、 肥厚或 肉芽组织形 成 , 有少 量脓性分泌物共 1 (08 ; 0例 1. %)无效 : 内镜检查 见术腔粘连 、 口狭窄或 闭锁 、 窦 息 肉形成 , 有脓性分泌物 , 2例( . 。 共 22 %)
如 何 进行 鼻 内镜 手术 的前 后 处理
濮晓 萍 陈继 东 胡宏 海
( 无锡市锡山人 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 4 1 ) 3 0 1
鼻 内镜手术为慢性鼻 一鼻窦炎患者带来 了新 的治疗手段 , 但其疗效取决于诸多因素 。 除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 精确、 细致手 术操作外 , 当的术前 处理 和术后用药 以及术后正确规范化的 恰 处理 , 特别是术后 内镜下换药处理对手术疗效起到至关 重要 的

鼻窦炎手术操作评分标准

鼻窦炎手术操作评分标准

鼻窦炎手术操作评分标准1. 背景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疗法。

为了评估手术的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制定鼻窦炎手术操作评分标准是必要的。

2. 目的本评分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系统化的方法,评估鼻窦炎手术的操作过程,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准确评估手术的质量和结果。

3. 评分标准3.1. 手术操作流程- 评分指标:手术操作流程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 评分方法:根据手术记录和术后报告,评估手术操作流程是否按照规范步骤进行,并且是否无关操作。

- 评分等级:优秀(无关操作、流程清晰)、良好(少量无关操作、流程基本清晰)、一般(一定数量无关操作、流程不够清晰)。

3.2. 手术器械使用- 评分指标:手术器械的选择和使用是否得当。

- 评分方法:根据手术记录和术后报告,评估医生是否选择和使用了适合的器械,同时注意器械的消毒和操作方法的正确性。

- 评分等级:优秀(正确选择和使用器械)、良好(偶尔出现选择或使用错误)、一般(频繁选择或使用错误)。

3.3. 精细操作技术- 评分指标:手术操作的技术熟练度和准确性。

- 评分方法:根据手术记录和术后报告,评估医生的手术技术是否熟练,并且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了准确的操作。

- 评分等级:优秀(手术技术熟练、准确度高)、良好(手术技术基本熟练、准确度尚可)、一般(手术技术有待提高、准确度较低)。

3.4. 术后恢复情况- 评分指标:手术后疼痛程度和恢复速度。

- 评分方法:根据术后报告和患者回访,评估手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恢复的速度。

- 评分等级:优秀(几乎无疼痛,快速恢复)、良好(轻微疼痛,恢复较快)、一般(疼痛明显,恢复较慢)。

4. 结论制定鼻窦炎手术操作评分标准,能够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准确评估手术的质量和结果。

通过评估手术操作流程、手术器械使用、精细操作技术和术后恢复情况,可以对手术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请注意: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分方法和等级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鼻内窥镜技术ppt演示课件ppt演示课件

鼻内窥镜技术ppt演示课件ppt演示课件

.
知识点链接
3)鼻-眼相关外科:鼻内镜下完成泪囊鼻腔造
孔术,手术简捷,避免了面部切开和内眦韧带损伤。
以往视神经减压手术的径路多经鼻侧切开进行,手 术中常需结扎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在内镜下行 视神经减压术体现了内镜手术直视和精确的优势。 4)头颈肿瘤外科: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头颈 肿瘤, 主要是鼻咽血管纤维瘤和鼻窦骨化纤维瘤等。
.
知识点链接
5)蝶鞍内肿瘤切除术:经鼻内镜蝶窦进入蝶鞍快捷,大大缩 短手术时间;同时免除切口和进路过程中对鼻腔、鼻窦、鼻 中隔的破坏和重建过程;可准确判定解剖部位和切除病变范 围。
6)桥小脑再手术:乙状窦后进路,配合鼻内镜行面神经减压
和梳理术、三叉神经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舌咽神经及前 庭神经切断术和听神经瘤切除术,认为内镜是目前客观评价 桥小脑脚显微血管压迫和行神经根手术的理想方法。
.
历史沿革
现代鼻内镜外科
内涵:在鼻内镜直视下,以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 构和功能为前提,以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 流功能为目的的鼻外科手术。 内容:1.电视监视下的鼻内镜手术; 2.清除鼻腔和鼻窦病变; 3.正确的黏膜取舍与结构重建; 4.术后随访和综合治疗。
.
历史沿革
鼻内镜外科技术及延伸
鼻内镜手术学
1
历史沿革
.
历史沿革
• 1879年 Nitze(德国) 研制膀胱镜
• 1901年 Hirshman将膀胱镜应用于鼻腔鼻窦检查
• Caldwell(美国)和Luc(法国)各自创治疗慢性上颌窦炎 手术——Caldwell-luc手术 • 1925年 Maltz经犬齿窝检查上颌窦 • Messeklinger(奥地利)首先开展鼻内镜手术(NES)

耳鼻喉操作规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

耳鼻喉操作规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鼻骨骨折复位术【适应证】1、鼻部骨折后鼻梁变形 鼻骨下陷性骨折和鼻中隔骨折 触诊有骨摩擦感。

2、鼻骨X线片显示骨折错位。

3、如鼻部肿胀严重 须待肿胀消退后 尽早在2周内进行骨折复位。

【禁忌证】1、无特殊禁忌证。

2、如合并严重的颅脑外伤 应首先处理颅脑外伤。

3、如有严重的高血压病、冠心病 外伤后恶化 应等待病情稳定后在行骨折复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1、闭合式复位法用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小儿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但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

⑴单侧骨折 可将鼻骨复位钳一叶伸入同侧鼻腔内 一叶置于鼻外 将钳闭合 钳住软组织与骨折片 稍加拧动 并用手指在鼻外协助复位。

复位后行鼻腔填塞。

如无鼻骨复位钳也可用鼻骨膜分离器或钝头弯血管钳代替。

⑵双侧骨折 可用鼻骨复位钳伸入两侧鼻腔至骨折部位的下后方 向前、上轻轻用力平行抬起鼻骨 此时常可闻及鼻骨复位声 用另一手的拇指和示指在鼻外协助复位。

如鼻骨骨折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脱位或外伤性偏曲 可先用鼻骨复位钳的两叶 伸入两侧鼻腔置于鼻中隔偏曲处的下方 挟住鼻中隔 垂直向上移动钳的两叶 脱位、偏曲之处即可恢复正常位置 复位钳向上已达鼻骨下后方时 即按上述方法抬起鼻骨。

⑶鼻中隔须矫正者 可用两叶较宽的钳子松松夹住鼻中隔使其复位 或在偏曲一侧先填塞 将鼻中隔压向对侧 再填塞对侧鼻腔 必要时在鼻外加以固定。

⑷伴有鼻中隔血肿者 应先切开引流并严防感染形成鼻中隔脓肿 然后再复位。

2、开放式复位法做内毗部弧形切口,必要时行两侧内毗部切口并中间连接成H形切口,在直视下根据骨折的情况用电钻穿孔,用不锈钢丝固定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或将两个碎骨片连接在一起,填塞鼻腔。

【注意事项】1、情绪异常紧张者可给予镇静药。

2、合并脑脊液鼻漏者勿堵塞鼻腔。

3、复位后勿挤压骨折处。

4、昏迷患者,为预防窒息在填塞前应放入鼻通气管。

二、鼻甲电烙、微波热消融【适应证】下鼻甲肥大以黏膜肥厚为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鼻窦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慢性鼻窦炎及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

2鼻中隔偏曲。

3肥厚性鼻炎或泡状中鼻甲等导致鼻阻塞者。

4脑脊液鼻漏修补。

5鼻腔、鼻窦异物及前颅底异物。

6恶性突眼、眶内脓肿或急性眶内出血。

7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

8鼻腔、鼻窦及鼻咽囊肿和良性肿瘤。

9慢性泪囊炎、外伤性泪囊炎及泪囊异物或泪囊黏液囊肿。

10蝶鞍区占位性病变。

11局限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或可疑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探查等。

【禁忌证】
1伴急性传染病、血液病或严重心血管病等全身疾病,且
未良好控制。

2侵犯广泛的恶性肿瘤。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熟悉解剖,在内镜下必须熟悉鼻腔内立体视野下的解剖结构才能进行手术,否则易发生错误或不必要的损伤,术者最好能先做尸解训练后,再进行临床实践。

2内镜和手术器械同时通过鼻阈后,钳头并不在视野中,寻视中易损伤出血而影响手术。

要求内镜先进入鼻腔,然后手术器械沿镜杆进入视野。

3内镜下手术配合,要多次反复练习后才能熟练掌握,30°内镜应为首选用镜,其视野宽,死角小,手术适应性强,一般无须频频更换其他角度内镜。

4微创概念与功能保存是内镜手术的灵魂。

在清除病变,建立引流通道时,必须保存正常的组织结构,保护鼻黏膜功能。

术中的操作方法及程序,应根据手术适应证和目的来认真选择。

一、钩突切除术
钩突切除术(又称筛漏斗切开术)是鼻内镜下行中鼻道手术的基本步骤。

【适应证】
1钩突畸形、生理性肥大或息肉样改变,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引流者。

2半月裂及筛漏斗中有息肉或瘢痕粘连或其他局限性病灶。

3为开放筛漏斗,进一步为鼻额裂、筛窦或上颌窦手术提供进路。

【禁忌证】
1急性鼻炎和鼻窦炎者。

2中鼻道有占位病变,钩突窥视不清者。

【操作方式及程序】
1仰卧位头抬高30°。

2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3鼻腔黏膜以1%鼻卡因(加1‰肾上腺素)表面麻醉,收
缩血管2次。

4用0°或30°镜确认钩突后,用钩突切开刀,在钩突前下方紧贴鼻腔外侧壁骨刺入,贯穿整个钩突进入半月裂或筛漏斗中,前上到鼻额裂,后用咬骨钳咬断前端,取出钩突。

【注意事项】
1术中必须完全切除钩突,如有残留视为手术不彻底。

2中鼻道宽畅者慎用此手术,避免中鼻道过宽引起干燥结痂,不利于引流。

3术中出血,可用双极电凝止血。

4如中鼻道有小息肉,瘢痕等病变一并处理。

二、筛窦手术
【适应证】
1慢性筛窦炎、息肉、囊肿、良恶性肿瘤。

2前筛窦病变影响额窦、上颌窦通气引流者。

3外伤性纸样板骨折。

【禁忌证】
原发于筛窦恶性肿瘤已广泛侵及颅底,眶及其他鼻窦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手术包括根治性和功能性两种。

1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鼻腔黏膜以1%丁卡因(加1‰副肾上腺素)表面麻醉和收缩血管。

3先在0°镜下做钩突切除,咬除筛泡,开放前筛窦。

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是否做中、后筛窦开放术。

在咬除筛窦气房时,注意勿损伤筛窦顶壁(前颅底)、外壁(纸样板)及前中筛窦之间沿颅底走行筛前动脉和筛板。

4上颌窦口可酌情扩大,尽量保留中鼻甲。

5如筛窦有慢性化脓性炎症,并伴有息肉样组织,影响上颌窦、额窦和蝶窦引流者,应对筛窦做根治性切除,但对筛顶及黏膜病变轻微者,应予保留,以恢复筛窦的通气与引流。

【注意事项】
1眶板附近凸出的滑车凹棘,不要误认为筛泡损伤。

2筛顶色黄,触及甚痛,为术野上界。

3勿伤及上颌窦前方骨质坚硬的鼻泪管,处理鼻丘气房时,不要穿入泪囊。

4筛漏斗过浅者,勿穿入眼眶。

5术中如有出血,应寻找出血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三、上颌窦手术
【适应证】
1慢性复发性上颌窦炎保守治疗无效者。

2上颌窦真菌病。

3上颌窦息肉、囊肿。

4上颌窦良、恶性肿瘤,未侵蚀破坏骨壁者。

【禁忌证】
病变已超越上颌窦骨壁范围的良、恶性肿瘤。

【操作方法及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