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第五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管理心理学的动力模型

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概括,是对真实世界的简化表征。

管理心理学的模型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三种水平。

模型通常由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构成。

变量是可以在任何一种可改变幅度和强度并可观察测量的一般性特征,如人的性别、性别、能力、工作满意、工作压力。。。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中间变量。自变量是能够独立变化并引起其他变量产生变化的变量。如能力、性格、经验、动机、领导风格、报酬分配方式等。

自变量有三个层次:个体(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人格特征、能力特征、动机和态度、学习)、群体(沟通、领导方式、权利和政治、决策)和组织(组织的设计、组织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组织的文化、工作的压力)。

因变量是指受自变量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量。如工作绩效、生产率、缺勤、工作流动、工作的满意、组织的凝聚力。

中间变量是指参与对因变量影响从而削弱自变量的作用的变量。如“个体的工作绩效”这个因变量是随着“个人人格特征”这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变化的程度和方向是受到“工作任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的影响。在此,“工作任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就是一个中间变量。

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类: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X—→Y”,“动机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生产率”,这里的“动机”是自变量,“生产率”是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但是“快乐的员工是生产效

率高的员工”,不能说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两个变量之间在量变上存在着稳定的关系。通常用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的程度。

构建模型还牵涉到效度和信度。

效度:有三种用途,一是描述测量工具的效度,二是描述研究内部效度,三是描述研究的外部效度(推广)。

信度:所获得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二具体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和仪器按照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并分析结果的研究方法。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两种。自然观察指的是在自然行为发生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实验室观察是在实验室内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进行观察。观察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应用广泛,缺点是往往是表面现象,揭示本质和因果规律比较困难。

(二)调查法

调查法指的是通过事先拟订的一系列的调查问题,针对某些心理品质和其他相关因素,收集信息加以分析的方法。

其优点是既可个别调查(访谈法)又可团体调查。团体调查可以大规模收集资料,同时便于人们回答问题,但有时缺乏针对性。有关态度问题的回答可能不完全真实,所收集到的材料的价值要大折扣。

(三)测量法

测量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或精密仪器对心理品质和行为进行测定、分析

的方法。其中包括对能力、人格等的测量。

(四)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方法。是对个体、群体以及组织以各种方式收集各方面可能的资料以供分析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生动,其收集的资料具有个案性,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五)实验法

实验法是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指的是在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下,精确操纵自变量而考察因变量的变化,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实验法可以按照其对环境的控制程度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人为制造的环境中进行的,其特点是很准确,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内部效度很高,但也因此失去了外部效度,实验结论的推广比较困难。现场实验是在真实的组织环境中进行的,对环境的控制相当有限,所得出的结论比较容易推广(外部效度比较高)。

思考题

1 概念:模型、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协变量)、相关关系、信度、效度

2 简述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各自的特点

3 简述实验研究的主要类型以及各类型的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